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清代八旗驻防族群的社会变迁研究

2021年08月24日08:41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潘洪钢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八旗驻防族群的社会变迁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3BZS065),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路彩霞、陈新立、熊霞。

八旗制度是清代国家与社会的基本制度,八旗驻防是一个特殊族群,占旗籍人口约近半数,他们亦兵亦民,遍布全国几乎所有的关津要隘,是清廷统治的基石。驻防族群尤其是直省驻防,散布于汉族的汪洋大海之中,其族群演变与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变迁,是清史和满族史、社会史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新清史”的崛起,影响甚广,八旗驻防族群的相关研究意义更显得突出。此前,相关学术领域成果已有相当积累,但总体上梳理与讨论八旗驻防族群社会变迁著作尚付阙如。如定宜庄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一书,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研究年代止于乾隆时期,这一时期,八旗驻防制度已经定型,但对于此后驻防族群与社会的变迁,迄今未涉及;刘小萌的《清代北京的旗人社会》,主要对象为京师禁旅八旗,对驻防旗人着墨较少;韩国学者任桂淳的《清朝八旗驻防兴衰史》,选取广州、荆州等少数几个有驻防志书的旗营进行讨论,不免有所局限。从这个意义上讲,该成果的研究,有助于推动该学科领域的研究。近年来,新清史诸学者及其论著,如欧立德(MarkElliott)及其《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帝国族群认同》、罗友芝(Evelyn Rawski)及其《最后的帝王:清代皇族社会史》、柯娇燕(Pamela Crossley)及其《历史的明镜:清帝国意识形态中的历史与族群认同》、路康乐(Edward Rhoads)及其《满与汉:清末民初的族群关系与政治权力,1861—1928》等。或以理论见长,或进行一个点的研讨,且较少涉及驻防档案与地方文献。该成果研究中,或直接明确对其中一些结论给予回应,或在具体问题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实际上回应了新清史的相关研究。

总体上,该成果是一项长时段、大视野的研究,以清代历史沧桑巨变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从驻防制度到驻防旗人族群社会生活变迁,结合文献与田野调查,研究这一群体在从清中叶至辛亥革命以后的变迁与演变。对清代驻防旗人族群的社会生活、制度变迁、民族关系以及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时期的重大转变、民国以后各地驻防旗人的不同发展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讨论。

项目组多次赴清代八旗驻防故地进行田野调查,先后在南京、镇江、青州、杭州、福州、长乐、开封、西安、成都、广州、荆州等地深入调研。同时赴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及各地档案馆、图书馆检索、查阅档案及古籍文献,为研究打下基础,形成了注重民族学的田野工作的特色,并从这一新的视角探讨近代各个历史时期驻防旗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变迁,具有学术求真的史学意义和以史为鉴的现实意义。田野工作的丰富资料,不仅用于该成果的叙述之中,也在成果的附录中全文照录,提供给学界同人参考。如记录旗营社会生活和粮饷收入的“光绪时期青州旗营粮饷残册”、亲历辛亥西安旗城攻防战的《辛亥颠险始末记》,以及镇江旗人家族清末分割房产的契约,等等,均为值得重视的重要史料。

从内容上看,该成果讨论了作为大清王朝统治基础的驻防八旗制度及旗城社区的建立,并对社区日常生活、规范进行研究。驻防旗人族群中日常生活与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如妇女、婚姻,民族关系与驻防旗人族群的土著化,生计与出路,其经济生活与绿营军队的比较,太平天国以后旗城、旗营的重大转折,辛亥革命及其以后旗人社会所走过的不同道路,等等。采用了一些新的视角,比如将土著化作为驻防旗人社会变迁的一条主线,将族际关系与文化互动及族群认同联系讨论,又如辛亥鼎革以后的研究,已有的研究仅注意旗人的贫困与遭遇歧视的状况,而该成果进一步关注了各地旗人的不同变化,也注意到各地旗人族群内的世家与军人家属、小康人家的变化,等等,均有一定新意。

该成果在吸取学界已有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田野工作,口述访谈与档案、史籍文献结合,并搜集了相当数量的驻防地方文献与家谱、清代八旗驻防族群的社会变迁研究祭册、歌谣等,深入研讨,纵贯整个清代到民国时期,讨论驻防旗人的族群变迁,研究内容更为广泛和深入,访谈与档案、史籍资料、地方文献有机结合,实地考察的切身体验与新、旧资料的分类梳理,在内容与方法上均有一定创新。这些创新主要表现如下。

其一,从时段上看,该成果涉及自清代八旗驻防设立到民国时期驻防解体,以及驻防旗城、旗营解体之后旗人的生存状态,长时间、大跨度、多角度地对驻防旗人社会生活演变进行了系统讨论。

其二,以内容而言之,从旗城、旗营设立时起,即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由同质人口组成的社区进行观察与讨论。驻防旗营社区,既是独立的镇守单位,也是汉族汪洋中的孤岛。如果将若干点线结合来观察,也可以看成群岛,或者是点面结合的防线。而社区内部,驻防旗人生活于制度的规范之中,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均笼罩于驻防制度之下,甚至妇孺的作息饮食时间也有严格的规矩。驻防旗人无疑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特殊社区,将旗城旗营作为一种清代的特殊社区进行讨论,这是该成果的一个重要学术贡献。

其三,土著化是该成果研究的主要线索之一。驻防旗人族群长期的孤岛生活,逐渐土著化,成为当地世居族群。在项目负责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驻防旗人族群土著化的基本特征和方言岛现象等。驻防旗人成为所在地方的土著居民,是不以清廷统治者意志为转移的重要历史成果。也正由于土著化,他们成为当地社会的一分子。土著化不仅是项目负责人此前曾提出的四个标准,如就地安葬、就地参加科举、户籍管理的当地化和刑事案件的就地处理等,同时也包括与满语满文消失同时出现的方言岛现象,这种既便于与当地人民交往,又与之保持区别的语言现象,也是土著化进程中,驻防旗人族群对自身族群认同的形塑与构建。这对他们与当地民族的关系、他们自身的族群认同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四,该成果在上述视野与语境下,对驻防旗人族群及其后裔的社会生活与妇女、婚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如驻防旗营的妇女生活及其在家族中的地位等,虽然常常为人们所提及,却鲜有正面的讨论,该成果以调查所得的祭册等资料与文献结合,仔细观察和讨论了旗人妇女的生活、生育与家族地位等。

其五,民族关系与驻防旗人的族群认同,是既独立又紧密关联的问题。该成果对驻防旗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问题,在旗人土著化观念下,进行了深入讨论。用老舍先生一句“大家伙既谁也离不开谁,便无妨做朋友”来概括驻防旗人与当地的民族关系,贴切而生动。在民族关系深入发展条件下,驻防旗人族群融入当地社会,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同时,从文化的选择学习及差异上看,驻防旗人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族群与身份认同。在很多地方,这种自我认同在辛亥以后的民族歧视中,反而得到强化。

其六,太平天国至辛亥革命以后,驻防旗人社会的演变,尤其是各地旗人后裔走过的不同发展道路,也是该成果的重要观点。清中叶以后,在旗人贫困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又遭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这一事件也成为旗营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此后,虽经清廷种种努力,驻防旗城、旗营最终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至辛亥革命后,经历了“陵谷之变”的驻防旗人族群,走上了不同的变迁之路。一些旗营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仍然以军人集团的形式存在,其粮饷制度也得以大体维持;而另一些地区,则很快转向了城市贫民或农业劳动者;更有一些因其军人或军人家属的身份,仍然与当地居民保持着身份差异。而学界鲜有关注的旗人世家的历史变迁,也值得学界重视。

总之,该成果具体讨论了清代八旗驻防族群200余年的社会生活变迁,观察这个特殊群体与清代驻防制度的紧密关系,梳理整个制度与生活、族群与社会的大变化过程,是从族群与社会角度解读清代八旗驻防历史的学术成果。

(责编:王小林、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