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国外童年社会学的当代进展研究

2021年06月09日08:47

浙江师范大学郑素华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外童年社会学的当代进展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CSH00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胡全柱。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儿童”“童年”在过去的社会学中不是一个中心议题,往往被视为其他议题的附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新”童年社会学开始发展起来,受女性主义研究及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启发,不再以传统“社会化”理论定位“儿童”,而视儿童为积极的、主动的社会行动者。近年来,西方儿童与童年研究的热情日趋高涨,几乎可以说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相较之下,国内儿童与童年思想的研究,则较为欠缺。故而探索西方当代童年社会学思想尤显必要。

为此,该成果研究目的:一是着眼于“童年的社会学再发现”,梳理当代西方童年社会学思想的发展线索、研究取向。二是借助比较研究分析当代西方童年社会学的新进展、新观点、新主张。三是聚焦、剖析当代西方童年社会学主要关注议题(作为社会问题的童年、作为结构形式的童年、媒介化童年、作为权利的童年)。四是探讨当代西方童年研究的方法与伦理争议。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该成果的主要内容是探索当代西方童年社会学的思想。最终成果由导论、结语、九个章节构成。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童年社会学的理论进展;二是童年社会学的当代议题;三是童年社会学的方法与伦理。

(1)首先,该成果分析了童年社会学的理论进展,其最直接地体现在一些关键概念的理解上,为此,我们在文献研读与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当代西方童年社会学思考儿童、童年的主要概念包括“社会化”“世代”“行动性”“结构”“参与”等,透过这些概念意涵的新理解来呈现童年社会学的进展。其次,为分析童年社会学究竟取得何种程度进展,我们着重探讨了为什么传统社会学忽视儿童与童年问题,传统社会学是如何思考儿童与童年的,传统社会学理解儿童与童年问题的主导框架;在此基础上指出新童年社会学究竟“新”在何处,并归纳其核心观点、主张。最后,我们梳理了当代新童年社会学两个主要研究取向:一是童年的结构—宏观取向的研究;二是社会建构取向的研究。指出两种研究取向并不矛盾,它们在解释某些问题上是互补的。

(2)该成果探析了童年社会学的当代议题,主要聚集于四个方面:一是童年与社会问题。该议题在西方涉及广泛,当代集中体现为“童年危机”话语。在梳理“童年危机”话语的基础上,我们指出其背后实系现代文化的危机。在这里,我们主张以宏观的视野理解童年问题,以超越过去的教育学、心理学的解读。第二个议题从结构的视野定位童年。传统儿童理论关注的重点是作为个体的儿童或儿童个体的发展,较少关注儿童群体的历时或共性变化;忽视从宏观上关注儿童群体及童年问题,这导致对儿童的结构性忽视。第三个议题是对儿童、童年与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介关系的分析,包括新媒介与儿童社会性发展、虚拟消费、移动文化等。第四个议题是有关“童年的文化政治学”的讨论,这个议题涉及儿童、童年与权利及政治的关系。

(3)该成果着重探讨了一些代表性的童年研究的传统方法以及新的研究方法,并剖析它们的优劣。指出这不仅是一种方法转变,同时是一种观念的变化:儿童从被作为被动的研究客体到作为有行动能力的研究参与者、组织者、主导者。此外,我们还探讨了有关儿童、童年研究伦理的一些基本伦理的争论,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儿童”“童年”在当代社会结构位置上的提升。

三 成果的重要观点

社会学中“儿童问题/童年问题”的反思,促进了西方当代童年社会学的新进展。社会学中的“儿童问题”主要是关于社会学家分析、梳理、书写、言说儿童及童年的概念、框架。在传统社会学研究中,儿童从不被视为中心问题之一,社会学中有关儿童、童年的研究并不真正与儿童、童年相关,它们不过是探讨其他问题例如社会秩序维系、文化传递与习得、社会稳定与整合等的跳板、工具而已,儿童群体本身的社会经验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该成果在研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指出这一问题与“妇女问题”密切相关。社会将少数群体成员(妇女、儿童)建构为不如成人即不具备成人的能力、不能像成年男性那样行动。独立、理性、自主、智慧、自信属于男性,是成人的标志,女性则被视为弱于男性成人而更接近于儿童。尽管妇女研究的起源、动力与儿童研究有所不同,但儿童、妇女的社会位置的共同特征,使得儿童研究、妇女研究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在一定程度上,能将儿童/童年从传统社会化范畴中解放出来。

在呈现当代西方童年社会学进展方面,一是通过“关键概念”的梳理,讨论了童年社会学的新发展,主要表现为对“社会化”的新理解、对儿童“参与”能力的重视、强调儿童作为“社会行动者”以及引入“结构”概念凸显童年的社会位置。传统社会学思考“儿童/童年”问题,最核心的概念是社会化,视儿童为社会秩序的潜在威胁。然而,我们认为这个概念仍然富有重要的价值,儿童的社会化不是单纯的被动适应、内化过程,也是建构、革新、创造性再生产的过程。二是通过比较分析,指出童年社会学的“新”“旧”之别,核心在于儿童在社会学知识生产中位置的不同。尽管在“新”“旧”童年社会学之间难以划出一个明确的界限。然而,“新”童年社会学的主要观点与立场,却促进了多样的童年研究,这些研究涉及文化、阶级、性别、社会政策、历史情境、新技术与新媒介等,发展出儿童中心的、儿童友好的和儿童赋权的、儿童参与的研究方法。

针对当代童年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该成果认为西方“新”童年社会学以两种路径凸显了儿童的能动性和“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主体位置。一种路径是从结构的、宏观的视野定位童年。通过将童年提升到类似于“阶级”“性别”“族群”等范畴的地位,来呈现儿童在社会中以往不被注意的位置。另一种路径从社会文化的层面上定位童年,视童年是社会建构的,强调童年的多元性、复杂性,其削弱了童年本质论的传统认识,实质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童年观。

西方童年社会学关注议题众多,我们梳理、概括出四个主要议题:童年与社会问题;童年与社会结构;童年与新媒介;童年与权利。有关童年与社会问题,我们提醒更应关注这些问题如何被“问题化”的或者这些问题的构成方式。儿童为什么在社会系统中位于边缘?我们认为结构模式的童年研究能解答此问题,这是由儿童在社会结构中的“依赖性”位置决定的,而这种位置是由成人给定、设置的,儿童无法改变。有关童年与新媒介的问题,我们认为儿童不是新媒介的被动接受者、受害者,而是参与者、创造者、生产者,新媒介重新配置了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实际上为儿童创造了一个新的数字社会世界。有关童年权利的探讨,我们指出当前对儿童权利的理解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儿童权利的实现包含错位、悖论与冲突:儿童参与权利与保护权利之间的深刻矛盾。不过儿童权利话语展现了一种新的童年隐喻,即儿童的社会位置需要被重新界定。

在当代童年研究的方法论与伦理方面。我们认为传统的童年研究方法的核心特征是视“儿童”“童年”为被研究的对象,他们是被解释的、被定位的。新的研究提倡儿童中心/焦点的研究,视儿童、童年本身具有独立研究价值,儿童也是研究者。这种研究方法上的转变,也可看作对儿童的一种新的赋权。至于童年研究的伦理,我们认为这一问题与儿童—成人的权力分配有深刻的关联,而当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儿童与成人的差异上,如何弱化成人权威、平衡儿童与研究者的权力,是最根本的问题。我们认为需要研究者不断自我反思,伦理问题贯穿童年研究始终。

四 成果的价值

一是弥补不足。“童年问题”是一个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然而,针对“儿童”“童年”的西方理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尤其是当代西方童年社会学思想的研究,目前还是一个学术缺憾。国内相关童年研究局限于儿童教育与心理、青少年问题、儿童社会互动行为研究,一般尚未上升至对“儿童”“童年”的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进行正面、深刻而系统的审察。

二是系统地呈现了童年的社会思想的发展与变迁。一般的研究多着眼于儿童、童年观念的教育维度或历史维度,较少对“儿童”“童年”的思想变迁、文化复杂性做全面的关注。该成果项目对儿童、童年的“现代”西方社会思想存在和现实表现方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三是该成果充分关注当代童年生存状态,既在理论上探讨了童年社会学思想的演进与发展,又关切到当代童年社会问题。故而,研究成果有助于从儿童的视角、立场,认识和介入现代风险社会中诸多童年问题。

(责编:王燕华、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