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问题

2021年03月05日15:37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庞立生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及其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BZX010),最终成果为专著《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问题》。课题组成员有:胡海波、刘举、张丽丽、赵继伦、黄慧珍。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精神生活是一种人类生活的基本维度,是人类生命获得意义和价值的重要的生活样式,也是人的存在本质、价值追求、文化教养乃至一个民族或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表征。伴随着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浪潮和时代精神的转变,精神生活问题已经成为我们这一时代的焦点问题之一。反思人类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构成了现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主题。现代西方的各种哲学诸如存在主义、现象学等对人类精神生活现代性状况的批判性思考,既比较真切地反映了现代性社会所遭遇的精神焦虑与困境,也表达了希望恢复和坚守人类精神生活维度的思想期待。但是,如何超越对个体自我存在的主观体验的过分渲染和对精神生活原初状态的迷恋,赋予精神生活及其现代性处境以一种更为冷静与成熟的理性分析,依然是作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历史唯物主义应当加以省思并解决的思想任务。

有鉴于此,该成果将有助于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建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的基本理论框架,从而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集中探讨和反思了西方现代性话语对于精神生活问题的反思及其局限,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对精神生活的物化与个体化处境的现代性理解,梳理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对当代中国精神生活变迁机理的内在线索,并比较系统地表达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扬弃精神生活现代性困境的理论观点,澄明了精神生活文化自觉与文明建构的思想方向,这对于推进和深化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的理论研究,清醒地察知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真实状态,把握当代中国的精神处境,引导时代精神的文化自觉与文明转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该成果的主要内容由七章构成,共25万字。第一章,精神生活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与方法论选择;第二章,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的基础理论框架;第三章,西方现代性话语对于精神生活状况的批判及其问题;第四章,精神生活物化与个体化状况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第五章,历史唯物主义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变迁;第六章,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现代性问题的扬弃;第七章,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的文化自觉与文明建构。

应当看到,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没有灵魂的物质主义”,既不是非批判的实证主义,更区别于非批判的唯心主义,它在政治哲学、社会理论、历史理论的层面上所实现的对人的现代性处境及其精神生活问题的深刻理解,具有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思想理论难以企及的高度和深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创造性地把握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并历史性地反思现代性社会矛盾的批判理论,它不仅能为我们理解精神生活及其现代性处境提供真实的思想框架,而且其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和对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也为当代人类的精神生活与精神家园划定了基本的思想方向。

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精神生活问题不是一个纯粹的认识论问题,而是一个存在论问题,是人的现实生活问题。精神生活也不仅仅是一种纯精神现象或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内在意识领域,而是从属于人的存在的总体性状况。马克思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既超越了超验主义对精神生活的抽象化理解,也扬弃了自然主义对精神生活的直观化理解,赋予精神生活以属人的、社会历史的规定性,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层面上,把精神生活及其发展融入了社会历史进步与发展的实践辩证法之中。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内,精神生活作为属人的生活方式,它的本质是实践的,也是社会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使精神生活走出内在意识的层面,进入感性现实的生活实践中。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精神生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主观精神活动,精神生活的问题并不是精神领域自身的问题,精神生活的建构当然也不是精神领域自身的事情。人的精神生活不是要遁入神秘主义的超验领域,也不能停留和下降为感性自我的自然表达,而在于通过社会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不断确证和提升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实现精神的升华。历史唯物主义对精神生活的实践本质及社会历史向度的理解,为我们把握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思想框架。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中,精神生活的自由问题不仅是一个深邃而迷人的形而上学的哲学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极具现实性的现代性问题。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之,西方现代性话语对精神生活现代性处境的反思和批判比较真切地反映出现代社会人们所遭遇到的精神上的焦虑与困境,也诠释了希冀恢复并守护人类精神生活维度的思想期待,但由于西方现代性话语缺少对精神生活的实践本质及社会历史向度的深刻理解,其所呈现的西方中心主义立场、个体主义倾向以及悲观主义气息仍然反映出其精神生活批判的无力感与内在局限。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从属于人的存在的总体性状况。马克思通过对人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认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构成了现代性社会形态下人的存在的基本境遇。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物化、人的独立性与人的个体化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人的存在的根本矛盾。一方面,人依靠“物的依赖性”挺立起个体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对物的片面追求、占有和享受以及个体独立性的片面发展,又使人的存在沉陷于物化和个体化的双重困境之中。物化与个体化,构成了人的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应当看到,随着资本逻辑的全球化推进,物化与个体化不仅越来越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后果,而且也逐渐成为后发展中国家所要面对的生活现实。与此同时,社会共享的精神结构与核心价值也在物化与个体化中遭到溶解。在现代社会,通过对物的依赖,人的存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性,资本逻辑、科学技术、大众文化等诸要素,构成了形塑人们精神生活的现实性力量。资本逻辑的扩张,一方面敞开了人的社会交往和精神生活的可能性空间,另一方面又使精神和文化被卷入利益最大化的元叙事之中;现代科技的发展,既为精神需要的满足提供了发达的物质基础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反过来造成人与自然的疏离以及精神生活的物化;大众文化的兴起,在使我们的精神生活获得了感性丰富性和暂时性满足的同时,又无法支撑起生活的持久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借助于大众传媒和网络世界,人们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从诉诸文字到诉诸影像,从愉悦心灵到刺激感官,从理性反思到情绪宣泄,精神生活的文化表达越发呈现碎片化、感性化、娱乐化和快餐化的倾向。更让人忧虑的是,现代社会从一个“熟人社会”变成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们之间的情感和关系也容易随着流动性而变得日益淡漠,个人关系逐渐变得只是一种临时的利益和兴趣合作关系。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以及社会转型期不确定性带来的困扰,也加剧了个体对传统的质疑,从而使公共核心价值的建构、意识形态的认同和社会多元文化的整合面临窘境,作为终极价值的信念信仰也由此遭遇危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和以利益为核心的世界,必然既缺乏真情和温情,也缺少意趣和意义。如何拥有内在超越、平和从容、优雅文明的精神生活,已成为当今时代亟须解决的思想任务。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判断,精神生活问题的秘密不在人们的精神、意识自身之内,而在于人的总体的存在状况和现实的生活过程之中。那么,精神生活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生活世界的整体性改变,只能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创造条件。历史唯物主义坚定地认为,只有改变把物化和个体化固定下来的社会关系,推进个体化与社会化统一的历史进程,改变劳动的社会性质,从而使劳动和财富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的形式,使“偶然的个人”、“狭隘的利己主义的个人”转变为“有个性的个人”和“社会化的人”,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变为人的独立性和个性,才能使人的存在获得社会历史的提升,人的精神生活才能挣脱个人内在意识和“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固执和偏狭,敞开内在的丰富性和普遍的自由性。现代性社会及其精神生活的重构,不仅有赖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更依赖于特定社会制度的创新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这一方面需要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的“资本的逻辑”及其所从属的制度框架,另一方面也需要扬弃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价值体系。精神生活的现代性重构,要求把个体的精神生活奠基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中,并积极地促进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化,创新用来规范和引导社会关系的更为合理的制度文明,同时创造性地阐释和提升既植根于自身文化传统又超越于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

归根结底,精神生活引导着人们对于好生活的希望、企盼和追求,负载着人们对于生活意义的理解和理想生活的想象。它内在地要求精神自觉地从物性的需要和自我的天地中提升出来,并获得文化的意蕴和文明的品格。在我们的理解、想象和期待中,当代精神生活的建构,需要在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互动中,敞开一种能够引导新的文明形态的精神生活。总之,超越相对主义的焦虑,在和谐的社会关系和高远的理想追求中,拥有平和从容的心理生活;塑造书香社会的文化氛围,以文化的滋养来浸润和提升我们的精神品质,追求诗意栖居的文化生活;提升自我的人格修养,在经验与超验、世俗与神圣的连接处获得内在超越的终极关怀,实现心有所依的心灵生活。这是我们这一时代精神生活应有的文化自觉和文明自信。

三 成果的价值

该成果的学术价值在于它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总结与搭建了关于精神生活的基础理论框架,并在批判性反思各种西方现代性话语的基础上,深刻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对精神生活现代性处境的总体性理解。该成果有助于推进和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精神生活问题的思想理解,拓深拓宽对精神生活问题的理论研究,也有助于引导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方向。该成果的相关观点已被采纳用于高校以及省内干部教育的一些论坛、讲坛中,对于提升大学生、干部及群众的精神生活文化自觉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责编:刘琼、黄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