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蔡金亭: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

蔡金亭2020年01月08日14:47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产出中的母语迁移历时研究”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无论学习何种外语,我们的母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外语学习;而且,当外语学到一定程度后,反过来也会对我们的母语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母语与外语这种互相影响的现象,称为语言迁移(或跨语言影响)。语言迁移是有方向的,母语对外语的影响称为母语迁移(或正向迁移),外语对母语的影响称为反向迁移。其中,母语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经常出现,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母语迁移有时对外语学习有帮助,称为正迁移;有时有干扰,称为负迁移。在外语学习与使用中,当正迁移发生时,交流顺畅进行,因此人们往往对此习焉不察。但当负迁移发生时,往往会导致外语表达错误,影响交际,因此受到学者、教师和学生的特别关注。

母语迁移在外语学习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语篇等层面都会出现。例如,日本人说英语带有浓重的“日本腔”,这是因为日语的发音习惯对英语发音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因为日语中缺少[r]这个音素,日本人在说rose这个单词时,往往会读成[l■uz]。又如,每当旅游旺季,景点“人山人海”,形容这种情景的中式英语“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这是把汉语表达直译为英语时出现的词汇迁移和语义迁移。语法迁移最典型的表现是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一般过去时的时候,一不注意就会漏掉过去时的“-ed”标记,这是由惯常使用的汉语动词缺少形态标记引起的。就语篇来说,汉语组织段落中经常先分述,最后总结。为帮助我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改掉这种习惯,教师需要先讲清英语喜欢用主题句加支撑句的组段方式,再辅以大量练习,才能掌握英文的写作特点。

动态变化

语言迁移的基础虽然是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客观异同,但直接导致语言迁移发生的,却是学习者对母语与外语的主观心理表征。在双语心理表征形成过程中,学习者个体差异和外语水平都会影响语言迁移发生与否、迁移量以及方向。

对外语水平与母语迁移变化的关系问题,大部分人认为,刚开始学外语时母语迁移最多,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母语迁移逐渐减少。也有人认为,外语水平较低时,能表达的内容有限;水平越高,能表达的内容越多,母语迁移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要真正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解决母语迁移的判断方法问题。笔者提出了“判断母语迁移的比较归纳方法框架”。这一方法通过长达两年的历时跟踪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动名搭配、形名搭配、定语从句、关联词等八个方面的母语迁移。我们发现,学生个人之间在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发生量上存在较大个体变异;从组群表现来看,随着他们总体外语水平的进步,正、负迁移的量都是非线性变化的。

心理机制

母语迁移发生与否固然与学生的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客观异同有关,但并不是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就会出现正迁移,不同之处就会出现负迁移。实际情况往往复杂得多,有时候母语与外语之间在某一方面明明很相似,但学生却对此视而不见,无法利用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来帮助自己的外语学习;有时候两种语言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学生却没有注意到,想当然地认为它们是相似的,不当的“借鉴”导致了错误的发生,是负迁移的结果。那么,我们在用外语表达思想时,发生母语迁移的心理机制到底是怎样的呢?笔者研究提出“外语产出中母语迁移发生的心理语言学模型”,主要由主机制、知识储备和执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对应外语学习的初、中、高阶段,这一模型也分为三个阶段,它们在基本构成和运用程序上是相同的,区别主要在双语词汇表征及通达上。

发生母语迁移的物质基础是母语与二语的概念、词汇、语法表征存在异同。母语迁移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在二语产出过程中,与母语相关的概念、词汇、语法表征等被激活,能否在二语产出中真正出现母语迁移,则取决于执行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主要分为两种情况:(1)当被激活的母语相关概念、词汇、语法等表征与二语一致时,如果监控系统运行正常,允许其继续,就会出现正迁移;如果监控系统错误地把它们之间的一致之处判断为不一致,不允许母语的特征复制到二语中去,正迁移就不会在二语产出中出现。(2)当被激活的母语相关概念、词汇、语法表征等与二语不一致时,如果监控系统运行正常,及时发现,抑制系统就开始工作。如果抑制系统能够压制住母语的干扰,母语负迁移就不会在二语产出中表现出来;如果抑制系统能力不强,不能压制母语的干扰,母语负迁移就会在二语产出中表现出来。如果监控系统不够敏感,没有发现母语和二语表征中的差异,允许母语表征复制到二语中去,母语负迁移也会在二语产出中表现出来。

应对策略

既然母语迁移是一种客观存在,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首先,要增加对母语迁移的了解。教师要在熟练掌握母语和外语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要了解母语迁移,特别是负迁移的表现以及影响因素。此后,教师可以用通俗的语言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学生。其次,要有效地利用正迁移,克服负迁移。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母语和外语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相似性,利用母语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外语。对于可能引起负迁移的方面,要加大外语输入与互动的质与量,还可以借助认知语言学探究外语表达的具体认知动因,利用语料库帮助学生了解相似外语表达的细微区别。

新时代的语言迁移研究方兴未艾,大有可为。其中许多研究内容与共建“一带一路”有密切联系:第一,语言迁移与文化交流的关系。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我们在学习、使用其他国家的语言与其交往的同时,也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但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异同如何交互影响,值得探讨。第二,外语学习对年轻人思想的影响。外语学习的目的是为我所用,提高交流效率,学习他国先进的科技与文化;但同时要抵制外语所承载信息的负面影响。我国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外语学习,他们的知识表征系统与只会母语的单语者有什么区别,外语学习对年轻人的思维有哪些影响,需要认真调查。第三,多外语学习的语言迁移研究亟待加强。为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所高校的大学外语教学正在进行第二、第三外语教学试点。为提高多外语教学效率,必须尽快厘清多外语学习中语言迁移的表现、影响因素和心理机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主动发力,让外语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共建“一带一路”,服务于国家建设。

(责编:孙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