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生态意识的培育与践行研究”课题组成员、哈尔滨师范大学副研究员
“两山论”是关于生态环境与物质财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思想理论,也是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思想理论;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也是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在人类文明背景下的关系更迭
原始文明时期,人与动物一样依附于自然、依附于绿水青山,渺小、羸弱的人类只能适应、屈从于自然环境和自然力量,自然是人类的主宰和支配者。以石头、木棒为生产工具的生产,只够维持人类生命和种族延存,真正意义上的金山银山还没出现。绿水青山是人类生产生活物质的全部,也是金山银山的全部。
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生产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实践领域在自然中不断深入,金山银山脱离了绿水青山变成了独立存在,人们开始踏上了为金山银山而改变绿水青山之路。农业文明阶段的物质生产是利用和强化自然过程为特征的农耕和畜牧活动,这种生产活动与自然直接联系,并直接受制于自然,金山银山必须依附绿水青山而生。此时,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是机械依附关系。
工业文明时期,以大机器为标志的生产和科技获得空前发展,特别是 20 世纪以来,快速推进工业化造成的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环境无节制的污染,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绿水青山消失导致自然生态恶化的速度和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和控制,人类陷入了日益深重的生态危机之中。特别是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加速了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对立。此时,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是矛盾对立关系。
生态文明时期,以毁坏绿水青山为代价造就巨大金山银山的工业文明发展理念,已经被人们淘汰、摒弃,转而投向了以绿水青山的承载力为前提,追求金山银山可持续增长的发展模式,人与自然开始恢复紧密联系的统一关系。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有效和谐的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成为人们的发展目标,将绿水青山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直接或间接获得金山银山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现实追求,经济的生态化和生态的经济化既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统一的要求。此时,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是和谐统一关系。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映射下的“两山论”内涵
马克思不仅强调人和自然界是统一整体,还强调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进而强调社会和自然界紧密联结的不可分割性。人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形成了社会。人受制于自然,其一切实践活动也必将受到自然及其规律的限制和约束,因此,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和接受生态环境的限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反噬人类和社会本身。因破坏而失去绿水青山,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根本所在。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理论是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自然和社会之间无数的物质变换组成了自然生态循环和社会经济循环,也促成了两个循环之间的交融,构成了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稳定、循环发展、优化进步。但是物质变换一旦发生断裂或缝隙,不仅会阻碍限制自然生态循环和社会经济循环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导致自然生态循环或社会经济循环的崩塌,造成生态危机或经济危机。其中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干扰和影响自然生态循环或社会经济循环的决定性因素,从物质变换的角度来看“两山论”,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是物质变换的两端,绿水青山是劳动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金山银山是劳动的结果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应“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马克思认为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生态经济整体,这个整体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又通过自身系统的循环,维持着各自系统的动态平衡,系统循环的稳定运行是系统稳态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生态循环和社会经济循环并不是独立的循环,而是耦合交织融合在一起的,有些自然生态循环就是社会经济循环的组成部分,有些社会经济循环也是自然生态循环的过程,二者统一协调,相互促进。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和谐统一,表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新时代“两山论”思想的践行路径
坚持树牢践行“两山论”的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指挥棒,理念的对错决定着发展的成败,发展的良莠取决于理念的优劣。“两山论”的发展理念是人与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生态文明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思想先导,理念先行,行动才能自觉。树牢“两山论”的发展理念,是充分调动社会各层面共同参与维护建设绿水青山的热情,自觉有效践行“两山论”发展理念的先决条件。只有将“两山论”的发展理念内化于心,根植于心,才能保证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建设的协调统一,才能实现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把中国经济引向一条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康庄大道。
完善践行“两山论”的制度体系。近年来我国关于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卓有成效,但从“两山论”的角度看,有些制度还需不断更新完善,才能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需要。完备的生态建设制度体系,是践行“两山论”思想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我们只有不断破除制约绿水青山建设的体制机制藩篱,形成内容自洽、协调统一的制度体系,靠制度来管人管事,来引导规范人们的行为,才能为推进绿水青山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氛围,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持续增强践行“两山论”的监督执法力度。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体系的构建要将不同层面的利益主体变成监督责任的主体,充分调动政府、市场、公益组织、群众等不同主体的监督积极性,强化监督责任意识,这样才能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监督局面,确保监督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法律是底线,执法是生态环境保护最后无奈的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对于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绝不能手软,不能搞下不为例,要防止形成破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