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傅光全:百年中国因明研究之逻辑转向

傅光全2019年01月30日10:49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因明研究”课题组成员、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

近百余年来,我国学界围绕因明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试图在这门古老的学问中发掘一些新元素,寻找新的增长点,以推动其向前发展。所谓因明研究的哲学、语言学、史学、佛学、逻辑学范式就是在这种探讨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最具影响力、最具冲击力以及最具争议的是逻辑学范式。

因明的复兴与逻辑转向

因明源于古印度,逻辑源于西方。对中国而言,因明和逻辑都是外来之学。因明分别于公元5世纪、7世纪和9世纪传入中国。第一次传入影响甚微。第二、三次传入促成了中国因明的“一体二支”(即中国因明及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的形成。逻辑分别于17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逻辑第一、二次传入的结果类似因明的第一次传入,直到清末民初逻辑的第三次传入,因明和逻辑学二者之间才开始交汇、碰撞,导致了后来长逾百年因明研究的逻辑转向。

自唐以降,因明之果几为僧侣独享,世俗罕有触及。后近千年因明在汉土几近亡绝。及至清末民初,天下虽风云巨变,因明却得以复兴。何以如此?概言之,国弱民穷、外忧内患之时局,民族救亡之动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观念,西学东渐之潮流,逻辑再传入之契机,佛学亦成救国之方剂,皆成汉传因明近代复兴之因。然仅就学术而论,逻辑的再传入以及佛学的复兴最为重要。因明的复兴以及逻辑的再传入只是创造了二者交融的条件,而促使因明研究发生逻辑转向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日本学者的先行研究所产生的影响;二是中国学者对于因明和逻辑二者之间相似性的觉悟。

转向期间的几种学说

受西方逻辑在中国传播的影响,因明的逻辑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传统逻辑为主线,尤以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为主要理论,对因明进行了一系列的阐释和比较;第二阶段则以现代逻辑尤其是数理逻辑为主线,对因明进行了新的解读。这两个阶段形成了几种代表性学说:演绎归纳说、归证说、最大限度类比说。

演绎归纳说的要义是:因明三支论式既有演绎又有归纳的元素。前者显现于与三段论比较之时,后者显现于由喻依到喻体所展现的过程。大多数学者支持此说,这其中包括了那些持传统逻辑观主要以三段论解读因明的学者,也包括持现代逻辑观主要以数理逻辑解读因明的学者。

归证说由霍韬晦提出。所谓“归证”,实为“归溯”和“回证”之合说。“归溯”指由宗溯因或由果溯因的过程,“回证”则指自因证宗或由因证果的过程。因明论式具有这种归证形态,或者说蕴含了这样两个过程,而其中的“归溯”是归证说的核心。归证说虽为一家之言,但与其相近的思想不仅在陈大齐的《因明蠡测》中有所显露,在西方逻辑的溯因推理中也可找到一些相近的元素。

最大限度类比说是郑伟宏提出的。此说的要义为:同异品、同异喻依、因后二相、九句因、同异喻体皆须除宗有法;陈那因明或论式的逻辑性质是类比的,而非演绎的。该说自问世起就因其特异的“除外”之说以及广泛的批评指向,引起同行关注,引发了多轮论战,至今尚无停止的迹象。或许,此亦为该学说的一种特殊意义。

意义与局限的认知问题

围绕因明研究的逻辑转向,学界几经争议,最终聚焦于因明的逻辑研究是否得当以及是否有必要继续的问题,实质涉及如何看待逻辑转向的意义及其局限性的问题。

首先是对意义的认知问题。针对逻辑转向种种质疑声和反对声,支持者认为,逻辑只是因明诸多研究视角中的一种,从公平性而言,这类研究无可厚非。逻辑转向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加速了因明由庙堂走向世间的脚步,也促使因明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更重要的是,逻辑的介入更凸显了因明之“所是”与“所非”,逻辑对于论证、推理以及定义的严格要求,对于语言清晰无歧义的要求,使我们对于因明有一个更准确的认知。

从字源本义看,因明是关于因的学问。从佛教的角度看,因明被列为僧侣必修的基础学问,被视为护教、提升思辨力以及佛法领悟力的工具。从广泛的功能看,因明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从起源及其发展史看,因明是一门源于古印度的自成体系的学问。

对于上述认知,如果认识不到前三点,则易导致偏离本义,这无疑是断其根、失其本,活学问变成死学问;忽略最后一点,则易导致因明成为逻辑的附庸,使得该学问丧失其本来意义与天然的独立性。由此,我们更坚信因明不是逻辑,它不可取代,也不可归约。无论就历史还是就现实及未来而言,皆是如此。

在学术研究中,人们有理由对因明比附逻辑或逻辑强解因明的现象提出批评,但此错不在因明研究的逻辑转向,而在研究者自身。简言之,这属于研究失位,主要是研究者对因明或逻辑本身把握不准所致。为此,研究者应该自我反省,而不应该否定逻辑转向的意义。

其次是局限性问题。逻辑不是万能的,其自身也有这样那样的局限。因此,只戴着逻辑的眼镜看因明,逻辑的局限也会成为因明的局限。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研究者的局限,譬如受限于视野、格局、学识等所导致的偏见,往往具有潜在的破坏力,常常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在因明研究的群体中,有些学者强于逻辑而弱于因明,有些学者则强于因明而弱于逻辑,他们对于因明研究的逻辑转向往往因为各执己见而争论不休。

与此相关,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有些学者研究因明,仅仅涉及传统逻辑的层面就急着“果断地”下定论,对于蓬勃发展的多姿多彩的现代逻辑却视而不见,或知之甚少。凭借这种浅尝即止的研究所下的结论,有多大的说服力?

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

对于中国因明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的预判,必须基于对百年来因明发展历史的了解。自1896年杨文会于金陵刻经处刊印《因明大疏》以来,因明开始从寺庙走向了世间,更确切地说,是走向了学校、走向了学界。僧俗共研因明共享其果的局面业已出现。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然而,大众不知因明为何物依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未来因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让因明走出象牙塔,走向民间。显然,只有理论研究是不够的。这实际上已经暗示了一条未来发展之路,即应用性研究之路。这实际上也是一条契合因明实践本性的路。

从逻辑的角度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北美及欧洲兴起的非形式逻辑运动,或许能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相比于西方的传统逻辑、数理逻辑以及更后期的非经典逻辑,非形式逻辑与因明之间表现出更多的共性,二者的比较似乎更容易展示因明的“论辩”本性。尽管此类研究在国内尚未全面展开,但其光明前景可期。这可能是汉传因明逻辑研究的未来路径之一。霍韬晦的归证说给现代学者的一个启示是:西方逻辑中与之相近的溯因推理或可为汉传因明研究带来新的视角。这可能是汉传因明逻辑研究的另一条未来路径。

近来,汉传因明学界有一种强调研究量论甚至以量论代替因明的声音。研究量论是重要的,依量论和知识论的相近程度看,这是一条哲学之路,而非逻辑之路。量论研究在藏语、蒙语地区一直进行着,量论研究不能取代对因明的逻辑研究。

(责编:孙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