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张涛:“孔子”的“美国之行”

张涛2019年01月15日13:29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孔子思想传入美国的渊源研究”负责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

自16世纪欧洲耶稣会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孔子论著便通过会士的译介传入西方,尔后又传入英属北美殖民地。通过这些论著的传播,“孔子”完成了踏足欧洲、登陆北美的“西行之旅”。

“孔子”行脚美国的主要途径

根据现有资料,美国社会最早公开提及孔子,是在1709年。是年,波士顿的一份报纸称呼孔子为“中国的伟大圣人”。此后,孔子迅速进入美国公众视野,成为美国社会文化意识的组成部分。

欧洲耶稣会的译著,是美国社会接触孔子的最早媒介。殷铎泽等17位会士参与编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1687)及其法文和英文节选本《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1688、1691),首次完整介绍孔子生平并翻译《大学》《中庸》和《论语》,很快传入英属北美殖民地,引起巨大反响。耶稣会的信件、中国观感和报告,同样被美国众多出版物和个人手稿所引用。耶稣会笔下的孔子,既有完美的道德,也有高尚的品行,甚至还有上帝意识。18世纪中后期美国产生的、有重要影响的欧美启蒙思想家,几乎全盘接受耶稣会的孔子观,进一步推动了孔子以完人身份在美国立足。

18世纪末期,新教传教士开始踏足东南亚和中国,成为孔子“美国之行”的另一推动力量。英国教士马士曼的《孔子的著作》(1809)、高大卫的《通称为四书的中国经典著作》(1828)等,代表着西方人士继耶稣会之后又一次孔子思想译介高潮。随着译本和英国传教士的中国主题著作、报告和书信进入美国,一个完全不同于耶稣会的刻画、充满负面色彩的异教孔子出现在美国。1830年,美国传教士加入新教来华传教的行列,向美国社会传递着无异于英国传教士的孔子认识。普鲁士传教士郭实腊的英文著作、英国传教士1817—1822年在马六甲出版的《印中搜闻》和美国传教士1832—1851年在广州出版的《中国丛报》,都充斥着抨击孔子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纷纷进入美国。

欧美商人和文人所提供的世俗民间文献,是孔子入美的又一渠道。荷兰人范罢览的《关于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的权威记述》(1798)、美国人小罗伯特?沃恩的《中国》(1828)以及英国人 C. 图古德?唐宁的《中国的陌生人:1836—1837年番鬼访问天朝帝国》(1838)等,包含着较为丰富的孔子信息。美国商人内森?邓恩为1838年费城中国博物展印刷的小册子《万唐人物》、小约翰?R.彼得斯为19世纪40年代“中华大观”博物展出版的同名参观指南,为人们认识孔子提供了又一契机。以《广州纪录报》(1827—1858)为代表的英美商人在华所办英文刊物传回美国,同样深化着美国社会的孔子观。包括作家、学者和思想家在内的欧洲文人群体,是美国初始孔子信息的又一提供者。代表著作有:英国剧作家奥利弗?戈德史密斯的《世界公民的信札》(1790)、18世纪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爵士的《诗经》译介、丹麦裔法国地理学家M.马尔特-布伦的八卷本《全球地理》(1810—1829)等。商人和文人兼收并蓄耶稣会和新教传教士对孔子的认知,所刻画的孔子既是异教思想家,又有很多优点。

欧美外交人员的著述,是孔子“美国之行”的第四条渠道,可称为世俗官方途径。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成员乔治?斯汤顿、约翰?巴罗,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成员亨利?埃利斯,香港第二任总督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19世纪40年代英国驻广州领事馆翻译密迪乐,香港立法会成员R. 蒙哥马利?马丁以及多名英国海军军官,都著有涉及孔子传入美国的著作。1832—1834年前往东南亚诸国的美国总统特使埃德蒙?罗伯茨写有《出使东方朝廷》,含有批评孔子的内容。签署《望厦条约》的顾圣及其秘书则在多个城市发表演讲,谈论孔子。此外,于1719—1722年和19世纪初分别随俄国使团来华的苏格兰人约翰?贝尔、俄国人乔治?廷考斯基也有涉及孔子的著作传入美国。总体而言,外交人员描绘的孔子有着不同寻常的人格和经历,受到美国人的盲目崇拜,其思想中的孝道和歧视女性、排斥外夷的观念受到批判。

“孔子”美国化的开端

传入美国之后,孔子及其思想随即在美国早期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孔子是美国社会谈论中国时的重要切入点。而与中国联系在一起的孔子,再现了双重身份,即本人基本受到赞赏,主宰中国思想所造成的危害则遭到批判。此举在尊重孔子的同时批判中国,显示出美国社会尊重文明圣人,但藐视中国现状的心理,既能表现美国人自诩的文化宽容,又不至于冲击其文化优越感。第二,孔子是美国政治思想的重要参照。美国社会和政治家把孔子制定的为政理念作为评判美国政治人物和政策的重要标准,同时呼吁美国人警惕中国迂腐坚持孔子原则导致的现状,比如重农轻商、裹足不前等。第三,孔子成为美国社会生活的推动者和参与者。美国人一面称赞孔子的道德伦理堪为修身养性和社会责任的典范,一面又把孔子当作新奇事物的象征,取笑或消遣孔子代表的异国情调和异于寻常的行为方式。第四,孔子是美国基督教对华文化攻势的巨大障碍。孔子因其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力,受到美国宗教人士和机构的口诛笔伐。

“孔子”“美国之行”的启示

我们不妨略作延伸,归纳几点启示,以期服务于中国文化的在美传播。第一,强化文化“走出去”的民间色彩,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美国的抵触情绪,增强传播的效果。第二,吸收欧美力量推动中国文化在美传播。美国社会数百年来引用孔子的情况显示,他们更加信任欧美人士撰写的孔子评论和翻译的孔子著作。第三,突出中美文化之间的和谐互补。美国社会对待孔子的历史经验表明,他们更加认可孔子经历和思想中类似于美国人格典范和价值观的成分。新奇且富含异国情调的包装虽可引起美国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一时兴趣,但只有当美国人真正意识到中国文化含有他们所需要的思想时,中国文化才能在美顺畅传播。

(责编:孙爽、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