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基于全国调研数据的中国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研究的中期检查报告

2018年12月03日16:21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基于全国调研数据的中国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研究》课题以中国文化背景下失独人群哀伤体验的理论建构为基础,采用质性访谈、量化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采集心理行为和脑成像等多种指标数据,基于全国代表性调研的测查结果,考察失独人群的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心理病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并尝试构建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援助体系,以提高我国失独人群哀伤症状早期筛查与干预治疗的效果,有助于从临床心理科学的角度服务于失独人群的工作和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本研究项目在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王建平教授的指导下,按照课题计划的整体时间安排,由各子课题负责人带领相关研究人员稳步推进各项研究工作。总体而言,本研究项目已经顺利完成子课题一和子课题二,子课题三和子课题四正在进行中。具体研究进展情况如下。

子课题一:中国文化背景下失独人群哀伤体验的理论建构(基本完成)

任务1:系统分析研究文献,总结前期研究成果,形成研究理论指导

全面搜集和整理国内外现有哀伤方面的研究文献,利用系统性文献综述和元分析的方法对文献进行综合性分析,对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与有关专家进行深入讨论,确定研究的理论指导。具体过程如下:

(1)2016年11月,利用文献搜索引擎如CNKI、Web of Science、PsycINFO等工具进行文献搜索,关键词以丧亲和哀伤为主,搜索结果涵盖文献综述、质性研究、量化研究以及干预研究等不同的研究类型;由于失独现象的特殊性,国内外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本研究在结合国内外已有丧亲人群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关注丧子父母的相关研究,然后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和元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整合出国外丧亲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此外,课题组在前期还针对一般丧亲群体以及失独群体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的研究工作,比如何丽博士发表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的文章——《失独者宗教应对的质性研究》、《生死相连:失独父母持续性联结的质性研究》等。依据国外先进的哀伤研究理论以及课题组前期工作的铺垫,课题组初步提出本课题的基本理论指导为“中国文化背景下失独人群的哀伤体验”。

(2)2016年12月8日,中华女子学院的张静老师(“关爱失独暖心联盟”群召集人,联系全国各地志愿者服务机构代表,共同探索失独群体的优质帮扶方式)和“深圳市星聆相约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中心”的李敢老师(失独互助机构负责人,同时也是失独父亲)受邀参加在京举办的专家讨论会,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及课题组成员同两位老师就“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失独人群哀伤体验”这一基本理论框架进行了深入讨论。两位老师均充分肯定了该理论提出的合理性,并从他们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出发,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最终达成以下共识:失独人群的哀伤研究必须重视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重视孩子对中国家庭的特别意义,重视失独人群实际面临的生产生活困难,即对失独人群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要立足于中国的大环境来进行深入思考。

此环节为本课题建构中国文化背景下失独人群的哀伤体验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方法学和实践上的指导。

任务2: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索失独人群哀伤体验的理论框架

基于前期的文献分析以及研究工作,课题组采取深度访谈和实物收集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对17名失独人群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并搜集5名失独父母的实物资料,获得文本近45万字。通过使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确定了失独人群丧子后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心身症状,哀伤体验的特点,哀伤体验的阶段模式等,还探讨了影响失独人群哀伤症状的保护和风险因素,如个体因素(性别、年龄、社会经济水平等)、丧子相关因素(丧子事件是否具有创伤性和预期性)、社会文化因素(自我构念、传统价值观)以及其他因素。具体过程如下:

(1)2016年12月,基于前期的文献分析以及研究工作,提出研究问题,组织课题组成员撰写质性访谈提纲;并且,就质性研究方法进行专项培训,提升课题组成员实际开展深入访谈的操作技能。

(2)2017年1月,组织访谈员进行预访谈,并分析转录后的访谈资料,就访谈质量问题进行再次培训,确保访谈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2017年1月13日,邀请质性访谈研究方面的专家,就质性研究的方法和软件Nvivo的使用进行专项培训,为访谈资料的编码与分析打好基础。

(4)2017年1月至3月,课题组2名博士与4位硕士分工合作,对17名失独父母进行深入访谈,获取访谈资料。在访谈过程中,根据已有的访谈内容,进行预编码,提出初步的编码方案,并整理总结访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收集和分析资料,在理论形成的同时发展资料收集过程,即根据发展理论的需要决定下一步收集什么资料以及从哪里收集,边收集边分析,直到数据饱和,不再有新的主题出现。

(5)2017年3月,课题组成员完成了全部编码工作,并进行了编码节点数据分析,初步探索出失独人群的一系列心理、身体症状,哀伤体验的基本特征,丧子后再适应的五阶段模型“丧子前期—断裂期—追寻期—理解期—升华期”,如个体因素(性别、年龄、社会经济水平等)、丧子相关因素(丧子事件是否具有创伤性和预期性)等,并发现一些可能影响失独人群的哀伤体验的特殊的中国社会文化因素,比如“自我构念”(即生者是否依赖死者构建自我)、“失独信念”(对失去唯一孩子的认知)以及意义重构等。

(6)2017年3月28日,在京举办项目启动会议以及项目研讨会,课题组邀请了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和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包括北京、石家庄、西安等地在内的失独机构志愿者和失独父母代表,在项目启动会议中就初步编码出的结果进行研讨。达成的共识有:重视失独人群独特的哀伤体验,重视丧子后再适应的阶段性,重视“自我构念”、“失独信念”、“意义重构”等这些社会文化因素对失独人群哀伤体验的影响,时刻铭记临床研究以实践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为临床实践服务。

任务3:综合文献分析和质性研究,构建完整的理论框架

整合文献综述以及质性研究的结果,针对中国文化背景下失独人群的哀伤体验特点进行系统性分析整合,最终构建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失独人群哀伤体验的理论框架。最终成果总结在一篇博士论文《失独父母的自我构念对哀伤反应的作用》(部分研究)和一篇硕士论文《一位母亲在独生子因抑郁症离世后的再适应历程》中。

尽管如此,随着后续子课题的量化研究和干预研究的开展,理论框架的构建也会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子课题二:中国失独人群心理社会评估工具的修订和开发(已全部完成)

任务1:失独人群心理社会评估指标的确定

基于子课题一中文献分析以及质性研究的结果,课题组尝试提炼出一系列评估失独人群心身健康状况的测查指标,具体过程如下:

(1)2017年2月至3月,对质性研究的结果进行梳理,提取与失独人群心身症状有关的条目,共提取出215个条目;

(2)同时,课题组从质性研究的结果中提取与失独人群信念、认知、想法相关的条目,共提取出56个相关条目;

(3)此外,整理出影响失独人群心身健康状况的个体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

任务2:失独人群心理社会评估问卷包的修订和开发

首先,基于已有的研究和问卷及任务1所确定的心身健康状况指标,课题组整理出《中国失独人群心身健康状况检测清单》;其次,课题组发现“意义重构”这一变量对失独人群的心身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而《哀伤意义重构量表》尚未在中国丧亲群体中进行修订,故课题组成员决定对该量表进行翻译并修订,以便在失独群体中进行使用;并且,“失独信念”也是影响失独人群心身健康的重要认知因素,但是目前尚无相关问卷可以量化这一指标,因此,课题组遵循心理学问卷和研究工具科学的开发和使用程序,从子课题一中质性研究的结果出发,尝试编制《中国失独人群信念量表》。一方面为以后的实证研究开发了有效的测量工具,另一方面也从定量研究的角度验证了质性研究结果的合理性。具体过程如下:

(1)2017年3月,基于任务1所得到的失独人群心身症状有关条目,整个课题组开展丧亲人群相关问卷的梳理工作,共收集到国内外相关问卷26个,结合国内失独人群的实际情况初步整理《中国失独人群心身健康状况检测清单》共78个条目。

此外,征得国外研究者Robert A. Neimeyer教授(也是国社科项目组的专家之一)同意,获得The Grief and Meaning Reconstruction Inventory的使用权,通过“翻译-回译”的问卷修订的标准流程后,最终形成中文版的《哀伤意义重构量表》。

在失独人群信念、认知和想法相关的条目中,特别注意提炼中国文化特色的条目,经过反复讨论、筛选和整理,去掉已有的《哀伤认知问卷》中的重复条目,保留与中国文化特色兼容的有关的条目,最终留下21个条目,形成《中国失独人群信念量表》。

(2)2017年3月28日,课题组在京召开项目启动会以及研讨会,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和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河北电力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多名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多地失独机构的志愿者和失独人群代表等参加了启动会及研讨会。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整体介绍了本项目的概况,并报告了项目进展,专家组成员充分肯定了课题组在项目开展半年内所取得的工作进展和成果,并对研究过程、研究重点、研究特色和研究成果深度转化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对课题工作开展方面存在的困难给予了切实可行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与会专家、失独志愿服务代表以及失独人群代表们一致认为,该课题扣准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失独人群哀伤体验”这一理论主题,课题成果既与西方已有研究接轨,又突出了中国文化特色;同时,课题中的部分研究结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对改善我国失独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有专家还建议,对即将开展的全国性调研数据库建设,要广泛地与临床实践相联系,深入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进行调研。此外,参会人员还就课题的总体框架、部分概念的文化差异、变量测量等问题与课题组成员做了深入的交流。

(3)2017年4月,课题组邀请北师大心理学部有关专家就《中国失独人群心身健康状况检测清单》、《中国失独人群信念量表》的编制和《哀伤意义重构量表》的修订问题及后续施测进行研讨。最终达成如下共识:问卷条目的表达应进行口语化的修改,以确保失独人群理解问卷内容,考虑到受测人群的特殊性,要保证调研时长的合理性,注意量表的排版,在进行全国性调研时,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失独人群数量差异,失独人群的居住地(农村、乡镇、城市)的差异,确保量表的适用性,并且需要把第三代对失独人群的影响纳入考量等,尽力提高问卷施测过程的标准化。

(4)2017年4月至5月,课题组分别在吉林省延吉市、江苏省泰州市、江苏省镇江市三地使用《中国失独人群心身健康状况检测清单》对当地失独群体进行集体施测,发现问题,修正问题,为后续大规模施测形成了完整的测量工具包。此外,通过随机抽样的选取失独父母264人使用《中国失独人群信念量表》进行正式施测,分别对问卷编制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一个月后随机选取失独父母50人进行重测,以验证问卷的重测效度。通过以上环节,《中国失独人群信念量表》正式形成,最终得到9道题目,涉及到三个特殊的文化因子,分别是孝道文化、缘命天定和歧视知觉。在此过程中对《哀伤意义重构量表》在失独群体中进行了修订和信效度检验,完成该量表的修订工作。

(5)最终该任务的成果整理成一篇硕士论文《失独信念的问卷编制及初步应用》,一篇英文文章《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Grief Meaning Reconstruction Inventory in Chinese Parents Who Lost Their Only Child and Its Short Form》。

子课题三:中国失独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病理机制研究(已部分完成)

任务1:建立全国性调研数据库,开展追踪研究(已部分完成)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代表性取样,考察我国城市、乡镇、农村的失独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完成;并对失独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进行追踪研究,正在进行中。具体情况如下:

(1)2017年4月,将中国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7个大区,根据以往研究者对中国各个省市失独人群总人口的推测,计算每个大区失独人群所占比例,考虑研究经费的限制,最终确定总的抽样总量为961人,具体分配为东北区104人,西北区96人,华南区71人,华北区108人,华中区115人,西南区175人,华东区292人。

(2)2017年5月20日,课题组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区的失独机构负责人进行面对面座谈或者线上讨论,商讨合适的测查方式。最终达成的共识如下:考虑到很多失独人群在失去孩子后选择长期不外出、拒绝与陌生人接触、对谈论离世子女十分敏感,并且部分地区语言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课题组决定联系各个大区的相关政府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机构以及失独互助组织,请当地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进行调研。

(3)2017年5月底,课题组商讨制定测查培训方案,确定合适的培训方式,包括对科研伦理、调研内容以及调研过程中突发情况应急处理的培训。

(4)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课题组积极联系各个大区的工作人员,与他们进行商讨,达成一系列的合作方案,对当地的志愿者进行网络或者面对面的培训,保证他们掌握调研过程中的伦理准则、调研内容以及基本的心理咨询技能以便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支持。

(5)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最终课题组与20多家机构达成合作,涵盖了7个大区,包括8个省和3个直辖市,27个城市,其中东北区2个城市(吉林延吉和吉林白山),华东区15个城市(江苏省泰州、镇江、无锡;安徽省宁国市;山东省肥城市、滨州市、济南市、莱芜市、聊城市、青岛市、日照市、泰安市、威海市、潍坊市、淄博市),华北区2个城市(北京市,河北石家庄市),华中区3个城市(湖南株洲市;河南郑州市和安阳市),西南区2个城市(重庆市,四川成都市),华南区1个城市(深圳市),西北区1个城市(青海西宁市),总共收到1054份有效问卷,完成全国代表性样本的测查。

(6)2018年4月,完成全部的数据录入。

(7)2018年5月至7月,课题组主要成员积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撰写科研论文。目前调研结果已经写成两篇英文文章《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mong Parents Who Lost Their Only Child in China: 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Prevalence, Correlates and Services》、《Latent Profiles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of Bereaved Parents Who Lost Their Only Child in China》,已投到国际心理学领域顶级期刊《Psychological Medicine》。

(8)关于追踪研究,课题组目前开展的工作如下:从2017年11月30日至今,对于失独一年内的被试,采取一对一访谈的方式(线上或线下),深入了解失独人群在丧子一年内的状况。此后分别在半年后、一年后进行追踪测查,以探讨复杂性哀伤诊断的病程标准。目前已追踪个案近二十例,追踪第二阶段的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之中。

任务2:中国复杂性哀伤失独人群的心理病理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

(1)2017年3月至2017年5月,课题组成员通过文献分析以及质性研究的结果,共同商讨,确定关键性的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包括伴侣的支持、个体的自我构念、哀伤意义重构、失独人群信念等,决定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在更广泛的群体当中对这些因素的作用进行验证。

(2)2017年5月底,课题组成员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的有关专家,完成机制研究的理论探讨及论证,确定了影响失独人群心身健康关键性的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达成以下共识:这些因素充分结合了西方的理论以及中国特有的国情,并且对失独人群的后期干预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3)2017年6月至9月,课题组成员联系内蒙包头市、北京市七彩昀社工机构、江苏泰州市的政府单位、社工以及志愿者机构,与他们达成合作,对这些机构的志愿者进行培训,做好调研前的准备工作。

(4)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当地志愿者进行调研,课题组成员与志愿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保证调研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最终完成了对610名失独人群的调研。

(5)2018年1月至4月,课题组成员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初步的结果,在课题组内部报告,论证结果的合理性,形成有效结论。

(6)2018年5月至7月,调研结果整理成两篇硕士论文《失独父母哀伤症状和伴侣取向自我调节的关系:伴侣支持的中介作用》、《失独父母自我认同融合和持续性联结与哀伤反应的关系: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一篇博士论文《失独父母的自我构念对哀伤反应的作用》(部分研究)。

任务3:复杂性哀伤失独人群的认知神经机制(准备开始)

结合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包括结构磁共振成像(structural MRI,简称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MRI,rs-fMRI)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 MRI,fMRI),筛选30名失独父母,探索其大脑结构与功能连接网络(大脑灰质密度、白质弥散特性等)的特点,并分析失独人群的人口学变量及心身健康因素的影响作用。其次,与非失独的30名控制组父母进行对比,最终全方位地揭示失独人群的脑区特征。具体情况如下:

(1)2017年9月至11月,与北京师范大学老年脑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张占军教授开展合作,对失独人群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研究,并指派博士生史光远、硕士生文军进组学习核磁实验的开展和数据分析方法。

(2)2017年12月,课题组邀请香港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老年脑健康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就“失独人群的脑结构、功能以及连接的特点”、“失独人群注意回避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进行了多次讨论,在研究方案、研究主题、研究日程、实验程序、问卷调查内容等方面达成共识,并逐步开展研究计划。

(3)2018年1月至3月,通过质性访谈和文献分析,准备实验材料。对6名失独父母进行了质性访谈,确定其中与失独相关的情绪词;同时从文献、网络、社交平台交流中广泛搜集有关失独的情绪词。搜集后,由1名哀伤领域的专家和5名研究生共同讨论,对词语进行整理和归纳,删减了部分意义不明确的词汇,最终保留了182个情绪词,并进行词频和笔画的标准化。

(4)2018年4月至6月,同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进行合作,深入失独人群,让失独父母对失独相关词语进行情绪效价评定,完成失独相关情绪词的标准化工作,同时开展行为的预实验,为后续的核磁实验做准备。

子课题四:中国失独人群的心理社会干预研究(初期筹备中)

在子课题一、子课题二和子课题三的基础上,加上对失独人群的深入接触,课题组成员认识到,失独现象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中国失独人群的哀伤与回避水平,远远高于西方的一般丧亲人群。西方的哀伤理论及其干预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失独人群。大多数的失独父母,社交回避问题严重,普遍存在对内抱团取暖,对外社会隔绝的现象。他们无法适应丧失子女带来的严重影响,并主观上进行回避和掩饰,因此极少数愿意参加临床心理学家实施的基于西方理论的心理干预手段。

本项目前期开展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提升失独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保护性因素包括:伴侣取向的自我调节、感受到的主观伴侣支持、复原力、意义重建、与孩子的持续性联结以及独立我的自我构念。比如,本课题组成员尉玮博士的博士论文《失独父母的自我构念对哀伤反应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国失独父母的自我构念表现为关系互依我很突出,而独立我较弱。关系互依我主要表现在:孩子是我生命的全部、孩子是我心灵寄托和孩子重于一切。而关系互依我更突出的话,失独父母的哀伤反应也更严重;独立我突出的话,个人成长也会更多。因此,课题组成员考虑,可以从这些角度进行干预。

课题组成员根据中国失独人群所展示出来的实际心理特点并考虑干预方案的现实可行性,最终决定对项目申请书中子课题四的内容进行修改。修改部分涉及“急性哀伤失独人群的整合性心理社会干预方案”(方案一)和“复杂性哀伤失独人群的整合性心理社会干预方案”(方案二)。在查阅文献和多次讨论后,决定采用基于社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预方案。课题组成员目前已经完成了初步干预方案的制定。具体情况如下:

(1)2018年1月至4月,课题组成员和1名具备丰富CBT临床经验的专家,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已有的全国问卷包的调研数据,形成对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水平问题的概括化认知,提出初步的干预方案设想——基于社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同命人互助帮扶的干预方案,包括“健康讲座”、“正念冥想”、“榜样故事”、“哀伤理论”、“传统文化”五个核心模块。

(2)2018年4月至5月,与长期接触失独人群的志愿者进行讨论该干预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提出尝试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预方案。

(3)2018年5月至6月,与失独机构洽谈,讨论合作方案,确定招募被试的方法和途径,签署合同。

(4)2018年6月至7月,与失独机构一起开展活动,促进与失独人群建立进一步联系,了解失独人群的基本信息以及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的干预做好准备工作。例如,6月14日,端午节“朝来公园健步行”活动。6月30日,八达岭长城“为爱行走”大型公益活动等。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调研数据的整理运用,及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调查研究情况

(1)整合文献分析与质性研究的结果,课题组提出“中国文化背景下失独人群的哀伤体验”,最终成果总结在一篇硕士论文《一位母亲在独生子因抑郁症离世后的再适应历程》,一篇博士论文《失独父母的自我构念对哀伤反应的作用》的部分研究。

(2)基于问卷开发及整理的结果,课题组编制了《中国失独人群信念量表》,整理形成了一篇硕士论文;修订了《哀伤意义重构量表》,形成一片英文文章(撰写中)。

(3)通过全国性的抽样调查,课题组在中国七个大区完成了对失独人群有代表性的抽样调研,探索了失独人群心身健康的基本情况,发现失独人群的潜在类别,最终结果整理在两篇英文文章中《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mong Parents Who Lost Their Only Child in China: 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Prevalence, Correlates and Services》、《Latent Profiles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of Bereaved Parents Who Lost Their Only Child in China》(在投)。

(4)通过心理病理机制研究,课题组完成了对一系列影响失独人群心理健康因素的探索,比如失独父母自我构念、伴侣关系、失独信念、哀伤意义重构的探索,最终结果整理在一篇博士论文《失独父母的自我构念对哀伤反应的作用》(大部分研究)、两篇硕士论文《失独父母哀伤症状和伴侣取向自我调节的关系:伴侣支持的中介作用》《失独父母自我认同融合和持续性联结与哀伤反应的关系: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中。

2、学术会议及学术交流

(1)举办的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会:

2016年12月8日,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与中华女子学院的张静老师、深圳市“星聆相约发展促进会”的李敢老师在京开展座谈会,详细了解他们在该群体当中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中的经验,讨论该群体的特点,与该群体进行工作时的注意事项,项目实际推进过程中要关注的重点。

2017年2月22日,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与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的秘书长伍华和失独项目负责人辛欣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中心老师进行座谈,了解与失独人群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了解失独人群的心理和需求,为项目进展做了充分的准备。

2017年3月28日,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组织召开国社科项目启动会及研讨会——《中国计生特殊家庭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研讨会》,邀请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中华女子学院、河北电力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失独志愿机构(如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和失独互助组织,失独人群代表等参会。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报告了项目的总体情况,以及项目进展,与参会专家就失独人群的哀伤体验进行讨论,就项目目前的进展和未来的规划进行研讨,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做了铺垫性的工作。

2017年5月10日,课题组成员与原中国计生协秘书长、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苗霞女士进行座谈,了解她与失独人群工作经验,以及对失独人群研究工作的想法,掌握失独人群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分布情况,讨论了全国性普查的抽样量计算的科学性。

2018年4月19日,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与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的秘书长涂释文和失独项目负责人辛欣进行座谈,就干预项目的开展进行了沟通。此外,为了更好地了解失独人群的心理状况,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始终强调并坚持临床研究不能脱离实践,多次携课题组成员与从事失独人群研究与实践工作的专家以及代表进行座谈、讨论,包括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创办人同时也是失独母亲的毛爱珍女士,独立学者、自由撰稿人同时也是失独母亲的柳红女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原西南财经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孔勤老师(已退休,现从事失独人群的干预工作),失独人群代表(如马泉祥、高艾华、刘新宪等)等等,这些学术讨论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很多思路和启发。

(2)参加的主要学术会议

2017年8月24日,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参加了“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第二次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华夏精神卫生论坛”,报告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哀伤体验”,并报告项目的研究进展,提出中国失独人群哀伤体验的特殊性以及干预的特殊性。

2017年8月25日至8月27日,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参加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十次学术大会,作了新技术辅助下CBT干预治疗的专题报告,为中国失独父母哀伤干预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指导。

2017年10月26日至10月29日,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参加了第五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大会,作为报告主讲人报告了中国CBT的发展与现状,对哀伤领域干预治疗的培训与实践提供了指导意见。

3、国际合作

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与瑞士苏黎世大学Andreas Maercker教授开展合作,对中国和瑞士的丧亲群体进行跨文化的比较。

2018年1月,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与哥伦比亚大学Katherine Shear通过Skype进行讨论,将失独人群的哀伤体验与国外的丧亲理论进行比较、整合。

三、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目前,本研究项目除了通过深入研究推进成果的产生,同时也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成果的宣传推介工作,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

1、利用现代多媒体平台大力推进失独人群心理健康的知识宣传和科普工作

(1)2017年1月,推出了国内首个为失独家庭提供心理科普的微信公众号,主要板块主要包括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评估以及丧亲相关文章的科普。到目前为止累计发表原创文章31篇,内容涵盖老年心理常见问题的应对、哀伤应对、如何预防痴呆症等,也包括丧亲相关影视作品的鉴赏分析,还对读者的来信进行分享等。多篇文章阅读量过千,曾跻身北京师范大学最有影响力公众号50强榜单,受到了很多失独父母的肯定与赞扬。

(2)2017年11月28日,京师心理大学堂公众号工作人员对本项目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以及失独母亲高艾华进行专访,讨论失独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其访谈稿发布在京师心理大学堂公众号以及知乎平台上,受到多人点赞,转发率较高,产生比较良好的社会效应。

(3)2018-02-05期05版,《人民政协报》报告了本项目的调研项目,高度赞扬了本研究课题的意义。

(4)2018年3月27日,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推出的《重燃生命之光》——国内首款失独父母精神慰藉阅听组合产品(【暖心手册】+【暖心音频】),本项目参与了该组合产品的发表。

(5)本项目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在《心理与健康》上发表封面文章《缓解心中之苦,走出幽谷之路》。通俗易懂的阐述了失独人群的哀伤特点及其干预,为失独父母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今后对失独父母的心理干预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6)2018年7月,课题组向有关部门提交《中国失独家庭心理健康三级援助体系建立工作的建议》的政策咨询报告。

2、通过参加与举办学术会议和主题座谈会促进研究合作,深化研究成果推广

学术会议是学术交流的一条重要途径,本研究课题成员除了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心理学学术会议之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包括项目启动会和主题座谈会在内近十场,例如2017年4月28日,2017年6月15日,2017年11月17日,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和课题组成员曾三次参加“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筹办的“暖心工作坊”,做了《疏解心中悲伤,走过幽谷之路》的讲座专题报告,介绍了国社科重大课题研究的成果,覆盖到近500人次的失独父母,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交付帮助失独父母了解哀伤,走出哀伤,为项目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将调研与培训工作相结合,使理论渗透于实践之中,完善成果推介模式

目前,课题组在全国性调研的基础之上,已与北京、石家庄、成都、重庆、德州、白山、金华、西宁、深圳等多地志愿者服务机构和失独互助组织有机对接,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多场哀伤有关的讲座和转向培训活动,帮助他们为失独人群提供更专业的心理服务,切实提高失独人群的生活质量。此外,课题组成员在课题开展期间,还加入了诸多失独微信群,在群中回答失独父母的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帮助失独父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诸多失独父母的积极反馈。

四、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1、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内外有关失独人群哀伤体验的理论依据较少。现有的关于哀伤理论多是基于西方的丧亲群体提出来的,比较少关注到中国的丧亲群体,特别是中国的失独人群,因此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本课题研究成员深感已有西方哀伤理论在失独人群中适用的局限性,因而理论依据的匮乏成为前期研究工作需要急切攻克的难关。

(2)全国代表性调研取样难度大,成本高。失独人群在经历丧子事件之后,很多人会常年不愿出门,即使有部分人能够出门,与人接触,但是他们认为调研是再次揭开曾经的伤疤,会采取回避的态度不接受调研,所以这部分人也没有办法纳入到全国性调研当中,导致样本有一定的偏差,无法得到严格的代表性取样。而且,由于人群的特殊性,通过培训志愿者的形式进行一对一的调研是综合各种因素考虑之后比较合适的方法,但这无疑增大了调研的间接成本和时间。

(3)难以保证标准化的调研过程。从调研的培训到调研的完成,存在一系列不可控因素,会影响得到客观的调研数据。比如,尽管课题组对主试经历过标准化的培训,但是主试对调研的理解和态度可能会存在差异,以及主试与被试的关系建立情况也会有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到调研的过程以及客观结果的获得。

(4)研究的可行性受限制。丧失独生子女对于失独人群是严重的心理创伤,并且很多父母年龄较大,受教育水平低,因此对科学研究存在较多的不理解,参与研究的热情不高,对心理方面的干预也存在较多的疑惑,需要在研究及干预前做大量的工作;而且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普遍较差,有一部分研究方法在这个群体中的可行性比较低(比如实验研究),很多实验材料、实验过程都要根据这个群体的特点重新改变甚至重新设计,这大大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5)研究群体牵涉部门广泛。失独群体涉及卫生、计生、民政等多个部门,单独依靠心理方面的工作是不可能解决这一群体的帮扶工作,要更好的为这个群体服务,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努力,但其中涉及到的困难可想而知。

2、改进措施

(1)课题组不仅梳理了西方的哀伤理论,而且在中国的失独人群中也进行了比较多的探索工作,通过质性研究深入了解失独人群的哀伤特点、哀伤阶段以及相关因素;同时秉持着临床研究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积极与各方的失独机构、失独父母代表进行沟通、交流,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帮助构建理论。

(2)课题组通过联系全国范围内各个地方的社区、失独互助组织、失独志愿者机构、失独父母代表,结合这些机构、组织和个人长期服务于当地的失独人群,与当地的失独父母保持着比较密切联系的优势,培训他们组织调研,提升失独父母参与调研的意愿和配合度。同时,通过“滚雪球”的方式依靠一部分参与调研的失独父母带动身边同命人参与调研,扩大调研的影响力。

(3)课题组严格把关调研人员的培训和工作态度,与调研人员建立工作群,及时沟通、讨论调研的过程,有问题及时沟通,保证调研过程科学地、严谨地进行;并且在拿到调研数据以后,认真检查每一份问卷的质量,保证结果的客观性。

(4)课题组成员在研究材料的准备中,经过多次修改,并且进行预实验,确保材料是可以让失独父母理解的。在调研培训的过程中,向调研人员讲解清楚每一个条目的意思,用什么样的语言向调研对象解释条目的意思,保证失独父母能够理解每一个条目,保证研究的可行性。

(5)在调研前,课题组成员多次参与失独父母的活动,比如植树节活动、健步行活动等等,与失独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通过心理讲座的形式,普及心理学知识,让他们对心理研究和心理干预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6)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充分发挥自己在心理咨询界的知名度,向很多心理咨询界的微信群广发消息,推广该项目,寻找卫生、计生、民政部门的支持,与各方人员进行沟通、洽谈,讨论基础研究与临床干预方面的合作。

3、研究心得

对失独群体的研究牵涉到心理学、生理学、社工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容,而且这些学科的研究范式明显不同,足以说明本研究课题开展的复杂性与困难程度,然而,本项目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也有许多的研究心得,现归纳如下:

(1)理论与实践互为依托,浑然融为一体。理论研究必须立足于实践,只有从实践中取得的资料才是最为详实可靠的,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理论才能最为有效;另一方面,理论需要实践经验的不断验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修正与完善,特别是发掘中国文化背景下失独人群的哀伤体验特点以及哀伤干预方案尤其需要有这种思想预备与工作预案。

(2)要有不怕困难的勇气和谨慎细心的科研精神。对失独人群的心理帮扶工作一直是项目开展的一大难题。很多研究者都在非常艰苦地探索,获得任何进步难免存在不同的困难,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课题组有不怕困难的勇气和克服挫折的决心。

4、意见建议

(1)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社会偏见等因素的制约,在基础研究和干预研究过程中被试的选取存在一些困难。对此,可通过政府和社区宣传、社交媒体等手段普及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提高社会对这类人群的了解,减少社会偏见,同时,可对失独家庭开展说服和教育工作,调整他们的心态,努力使他们配合基础研究和临床干预工作。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推行公平公正的服务理念。失独人群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由于家庭、社会和法律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许多人的生活无法得到支持和保障,因此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二、研究成果情况

本课题已在领域内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Psychiatry Research》,《PLoS One》,《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发表英文论文3篇;还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中文文章2篇;科普文章1篇,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心理与健康》;完成硕博士论文5篇;参与北京师范大学科研学术竞赛一项,获得一等奖;还有6篇中/英文文章正处于审稿阶段。具体如下:

1、SCI/SSCI英文论文:3篇

(1)《Prolonged grief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after loss: latent class analysis》:发表在杂志《Psychiatry Research》上,该杂志属于SSCI,Q2区,影响因子为2.223。丧亲会引发不同的心理反应,比如说延长哀伤障碍或者创伤后成长。这两个心理结果之间的关系仍然未知。本文调查了273个中国丧亲者,潜在类别分析揭示了三种类别:弹性组,成长组和混合的哀伤/成长组。哀伤/成长组的功能受损水平较高。死者年龄更小和父母、孩子或者伴侣的离开更能显著预测混合的哀伤/成长组,和逝者的主观亲密感以及性别可以边缘显著的预测哀伤/成长组。通过多项逻辑回归分析,只有亲属关系即父母、孩子或者伴侣的离世能够显著预测混合的哀伤/成长组。这些发现提示,我们可以从丧亲群体的个人力量这个角度提供针对性的干预。该研究对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

(2)《Avoidance of Bereavement-Related Stimuli in Chinese Individuals Experiencing Prolonged Grief: Evidence from a Dot-Probe Task》:发表在杂志《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该杂志属于SSCI,Q2区,影响因子为2.089。采用2 (哀伤水平)*2(意识水平)*2(词汇类型)的三因素混合设计,分别在意识水平和下意识水平任务中进行。结果发现:不管是在意识水平还是下意识水平任务中,高延长组被试对死亡相关信息都反应地更慢。在逐步回归分析中,在控制了其他症状变量后,PG-13分数能够显著预测在意识水平任务中对死亡相关刺激的回避倾向;而焦虑则能最好地预测下意识水平任务中对死亡相关刺激的回避倾向。本研究结果发现高延长哀伤个体倾向于回避死亡相关的词汇。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针对高延长哀伤水平或已被诊断为延长哀伤障碍个体的回避倾向的干预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3)《Effects of cognitive bias modification on social anxiety: A meta-analysis》:发表在杂志《PLoS One》上,该杂志属于SCIE,Q1区,影响因子为2.766。本研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探讨认知偏差矫正对社交焦虑障碍的作用。研究发现,认知偏差矫正对社交焦虑的主要症状有小而显著的效果。在降低社交焦虑和认知偏见方面,解释偏向矫正的效果优于注意偏向矫正。更年轻的,女性和更有认知偏差的群体,更容易从认知偏差矫正中获益。由于失去孩子,失独人群常常自我觉知自己和正常人不一样。常常出现认知偏差和社交焦虑,社交回避。因此,该研究对如何改善失独人群的认知偏差和社交焦虑,提高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经历延长哀伤的丧亲群体对死亡/威胁相关的刺激表现出注意偏向。对不同认知加工过程的测量可能会反映出不同的认知特点。

2、中文学术文章:2篇发表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生死相连:失独父母持续性联结的质性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11名失独父母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实物资料,研究中国失独父母在哀悼过程中的持续性联结现象。结果发现,失独父母的持续性联结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看见逝者、整理与保留遗物、祭奠与纪念、梦的联结、内在化联结。结论:中国的失独父母在孩子离世之后依然保持与孩子的持续性联结,持续性联结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及文化的特殊性。这对于失独父母的哀伤辅导具有启示意义。

(2)《失独者宗教应对的质性研究》:选取北京市5名有宗教信仰的失独母亲(3名佛教徒,2名基督徒)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实物资料,采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中国失独者丧子后宗教应对的表现。结果发现失独者的宗教应对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死亡归因、智慧领悟、来世探索、仪式运用、宗教团体的支持。结论:失独者在丧子后会采用宗教应对,宗教是失独者哀伤平复历程中的积极资源。研究失独者宗教应对对于失独者的哀伤辅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今后提高失独父母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3、中文科普文章:1篇封面文章发表于《心理与健康》

2018年4月,本项目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在《心理与健康》上发表封面文章《缓解心中之苦,走出幽谷之路》。本文通俗易懂的阐述了失独父母的哀伤特点及其干预,帮助失独父母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对失独人群的心理干预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4、硕博论文:博士论文1篇,硕士论文4篇

(1)《失独父母的自我构念对哀伤反应的作用》:该博士论文共做了三项研究。研究一对失独父母的哀伤反应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失独父母的哀伤反应较丧偶/丧父母者更为严重,阳性症状多为无法接受丧子、震惊、愤怒、对生活失去信心,严重哀伤个体的检出率高达19.5%,可见失独父母的哀伤症状是相对严重的。而且哀伤与抑郁、失眠存在共病,在与失独父母的交流过程中发现,自我构念可能对病理性哀伤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研究二使用质性方法,探索失独父母自我构念的表现形式,以及自我构念在哀伤历程中的作用,建构理论模型。结果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失独父母的自我构念以关系互依我为主,而独立我较弱。丧子的最终结果是哀伤与成长并行,而且哀伤反应表现在心理、躯体两个方面。失独父母的自我构念会通过认知、行为与人际应对,影响到丧子的最终结果。研究三使用量化方法,验证了研究二提出的理论模型。结果发现,失独父母的关系互依我得分显著高于独立我。在控制了抑郁症状之后,关系互依我得分仍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哀伤反应,而独立我得分不能预测哀伤反应。丧失不真实感、情绪的灾难化解释、抑郁性回避,在关系互依我与哀伤反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此外,在控制了哀伤反应之后,独立我得分仍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个人成长,而关系互依我得分不能预测个人成长。重视生命,在独立我与个人成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这说明:失独父母的自我构念以关系互依我为主,而独立我较弱。关系互依我,可以通过丧失不真实感、情绪的灾难化解释、抑郁性回避,对哀伤反应起到间接作用;独立我,可以通过重视生命,对个人成长起到间接作用。本论文收集了失独父母的哀伤反应数据,为失独群体的心理学研究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使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设计,修正并拓展了认知依恋模型,细致深入地探索并验证了失独父母的自我构念对丧子结果的预测作用及中介路径,为失独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新视角。同时,本论文就识别高危个体、哀伤治疗技术、促进个人成长等方面,对失独父母的心理干预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呼吁国家建立失独父母养老、看病、临终照料的政策。

(2)《失独父母哀伤症状和伴侣取向自我调节的关系:伴侣支持的中介作用》:失独父母中,伴侣取向的自我调节是一种常见的行为,个体为了保护伴侣不受到丧子事件的困扰,会避免向伴侣表达自身对孩子的思念,并且在伴侣面前假装坚强。该研究发现,在我国社会对情绪表达的期望下,失独父亲的伴侣取向自我调节不能够预测自身的哀伤症状。此外,当失独夫妻采用伴侣取向的自我调节越多,他伴侣感受到的主观伴侣支持越多,从而减轻伴侣的哀伤症状严重水平。本研究揭示了国内失独群体中,伴侣取向的自我调节对夫妻双方哀伤症状的影响,并探讨了主观伴侣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以后从家庭层面探讨失独父母的研究提供了启发。

(3)《一位母亲在独生子因抑郁症离世后的再适应历程》: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资料收集法收集其关于丧子后再适应的资料,研究发现:该研究对象在孩子离世后的再适应历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丧子前、断裂期、追寻期、理解期、升华期,这5个阶段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不断循环前进、相互交叉的关系,每个阶段的认知活动、情绪反应、应对方式相互影响并随着时间的进程发生着改变;促进受访者哀伤适应的因素有3种:复原力、意义重建、与儿子的持续性联结,3种因素共同作用,对受访者的再适应历程起促进作用。该研究为今后了解和改善因抑郁症而失去孩子的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失独信念的问卷编制及初步应用》:编制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适度信念问卷,探索了失独信念的内容结构,包括孝道文化、缘命天定和歧视知觉三个维度;失独信念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测量失独信念的工具。为今后进一步了解失独父母的认知,提供了良好可信的工具。

(5)《失独父母自我认同融合和持续性联结与哀伤反应的关系: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选取一直辖市和一省两地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哀伤反应存在城乡和地区差异,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被试倾向于出现更为严重的延长哀伤症状和更低水平的创伤后成长。个体可以在报告较高延长哀伤状况的同时报告较高创伤后成长,两者非互斥。自我认同融合水平较高个体可以具有较高水平的联结水平,内化联结现象较之外化联结更为普遍。内化联结较高的个体创伤后成长较高,而外化联结较高的个体的延长哀伤症状更高。外化联结在自我融合认同水平与延长哀伤症状水平的中介效应显著,内化联结在自我融合认同水平与创伤后成长水平的中介效应显著。婚姻状态对自我认同融合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年龄对自我认同融合与延长哀伤症状的中介模型起调节作用。该研究启示,认知依恋模型中自我认同融合与哀伤反应存在相应关系而持续性联结起到中介作用,该组关系的确定有助于哀伤理论模型的丰富和本土化。

5、处于审稿或投稿阶段:6篇中/英文文章

(1)《失独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结构、特征及预测因素》已投稿到《心理学报》,完成了二修,并且本文参与北京师范大学科研学术竞赛,获得一等奖。该研究根据DSM-IV和DSM-5的诊断标准,有70.4%的失独父母筛查为PTSD阳性,其中PTSD的闯入、回避、精神痛苦性唤起、情感麻木、焦虑性唤起维度阳性率依次增高。反复出现压力性事件(孩子逝去的事件)的记忆、想法及引发的痛苦,努力回避压力性事件(孩子去世的事件)的记忆、想法是阳性率最高的症状。失独父母PTSD症状的预测因素包括:被试年龄、家庭所在地,逝者年龄。为了解失独父母在各症状中的表现,及人口学变量对失独父母PTSD症状的影响提供指导,也为针对性地对失独父母开展PTSD的干预提供思考。

(2)《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mong Parents Who Lost Their Only Child in China: 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Prevalence, Correlates and Services》,通过在全国进行调研,对失独人群的生理疾病和心理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了心理问题的预测因素,并且了解他们接受心理服务的状况。结果发现,66%的参与者至少有一种心理障碍的得分高于临床诊断的临界值(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或者延长哀伤障碍)。对于生理疾病来说,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率最高(60.7%),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27.4%),之后是骨质疏松(19.8%)。年轻的失独人群、女性、居住在经济条件更差的地方、收入更低、丧亲时间短和夫妻关系不好可以预测更差的心身健康状况。在整个样本中,20.1%的人反映曾经接受过心理服务,其中只有25.9%的人说心理服务帮助他们恢复,然而,大部分人(72.4%)的参与者报告说有必要为这个群体建立心理帮扶体系。总的来说,失独群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都不佳,对这个群体的帮助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同时要提供更专业的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复原。该文已投稿《Psychological medicine》。

(3)《Latent Profiles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of Bereaved Parents Who Lost Their Only Child in China》,使用潜剖面分析探索了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指标(包括生理健康、消极的心理结果比如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延长哀伤障碍和积极的心理结果比如创伤后成长),并且使用多项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探索了社会人口学信息、丧失相关变量以及夫妻关系对不同模式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三剖面模型,按照严重程度分级,包括弹性组(n=153),应对组(n=338),以及功能受损组(n=45)。越年轻,生活在农村,离异或分居,月收入少,没有孙辈,事故性死亡和夫妻关系差可以预测应对组和功能受损组。该文已投稿《Psychological medicine》。

(4)《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in Chinese Parents Who Lost Their Only Child and Its Short Form》,修订了创伤后成长问卷,验证了创伤后成长问卷及其简版在中国失独人群中的信效度。该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以在中国失独人群中使用,测量中国失独人群在失去孩子后的积极改变。已投稿到《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5)《延长哀伤障碍个体的认知机制及神经基础》在以往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延长哀伤障碍个体的认知机制及神经基础。认知行为模型和认知依恋模型较好的解释了丧失人群的认知机制,以往对丧失人群认知方向的研究在于注意偏向和自传体记忆,注意回避和过度概括化的自传体记忆是丧亲人群发展成复杂性哀伤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丧亲人群的神经基础研究表明,诱发哀伤时脑岛和伏核区活动的增强、情绪调节任务中前额叶的受损、脑容量减少小、默认网络模式和中央执行网络的受损,楔前叶、左侧顶下小叶和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连接性异常,左侧海马容量的减少等是预测复杂性哀伤的重要脑区。该文对我们全面深入的了解延长哀伤障碍个体的认知机制及神经基础,对哀伤进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已投稿到《心理科学进展》。

(6)《失独人群的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分析》,考察失独人群的延长哀伤症状、抑郁症状和创伤后应激症状的表现,以及分析可能诱发失独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因素。结果发现失独人群存在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延长哀伤障碍的患病率较高,同抑郁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有着较高的共病率,而且其延长哀伤症状受到部分人口学特征和丧失相关特征的影响。探讨失独人群在丧子事件所伴生的心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在理论上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失独人群的心理健康机制,而且从实践上而言,关注其背后潜在的风险因素有助于相关心理健康行业的从业者正确识别延长哀伤障碍的高危人群,并能够为失独人群提供及时专业的心理援助。已投稿到《心理学报》。

三、下一步研究计划

本项目已经完成了中国文化背景下失独人群哀伤体验的理论建构(子课题一)、中国失独人群心理社会评估工具的开发(子课题二)和中国失独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子课题三任务1),部分完成了中国失独人群心理病理机制研究(子课题三任务2)。以上研究为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

下一步研究聚焦于中国失独人群的心理病理机制和认知神经机制的深入探索,并进一步进行中国失独人群的干预研究,同时出版哀伤疗愈系列书籍,开展成果总结与研讨会,建立中国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援助体系。因此,下一步研究计划主要包括6项内容,具体方案如下:

1、失独人群的哀伤体验:基于社会人际学框架模型(子课题三任务2)

2018年4月至7月,已完成质性访谈。

2018年7月至10月,进行编码,初步构建失独人群哀伤体验的“社会人际学”模型。

2018年10月至12月,联系失独相关机构,与他们达成合作,对这些机构的志愿者进行培训,做好调研前的准备工作,并收数据,通过量化研究,验证质性研究提出的模型。

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整理分析数据,确定写作思路。

2019年3月至6月,积极撰写论文,投稿到高水平杂志。

2、失独人群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子课题三任务3)

2018年7月,招募被试。需要深入社区,对被试进行严格的认知功能和临床心理健康访谈,筛选符合条件的被试。临床心理健康访谈需要翻译国外的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5 (SCID-5),并在临床心理医生的监督指导下,对招募的被试进行心理健康诊断。筛选完成后,对被试进行初步的问卷调研。

2018年8月至12月,对招募被试开展脑成像研究。结合结构性、静息态、DTI以及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对中国失独人群的脑结构、功能以及连接,以及对哀伤相关刺激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

2019年1月至3月,整理分析数据,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老年脑健康研究中心张占军课题组研讨,确定写作思路。

2019年4月至6月,积极撰写论文,投稿到高水平杂志。

3、中国失独人群的心理社会干预研究(子课题四)

对于子课题四的研究计划,主要是实施前期准备工作已开发的基于社区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初步干预方案(详见子课题四进展情况),并验证其有效性。研究计划主要如下:

2018年7月至10月,通过失独机构、社区、网络等方式招募失去独生子女的爸爸妈妈。对愿意参与干预研究的失独父母进行评估性访谈,确定入组对象。初步计划,在北京等三个地方进行试点研究,每个地方干预组和等待组各三十人。

2018年9月至10月,由于失独人群更倾向于接受同命人,因此本干预方案采用失独父母带动失独父母的方式。由临床心理学专家及对哀伤有深入研究的心理学博士生,对恢复良好的失独志愿者进行干预相关的培训,做好干预前的准备工作。

2018年10月到2019年2月,收集基线资料,包括哀伤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抑郁水平、工作社会适应程度、哀伤回避水平和创伤后成长水平。由2名失独志愿者主导,3名心理学博士生辅助,1名临床心理学专家进行督导,实施为期四个月,每月一次,每次三天的基于中国文化的,社区支持的干预方案。

2019年2月至8月,干预效果的追踪调查。分别在干预后一个月、三个月和六个月再次测量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验证干预效果的有效性和效果稳定性。

2019年8月至10月,整理分析数据,课题组成员讨论,确定写作思路。

2019年10月至12月,撰写论文,投稿到高水平的杂志。

4、中国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的建立(子课题五)

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梳理本项目子课题一、二、三、四的研究结果,邀请专家进行成果总结与研讨会(详见下文:下一步研究计划第六项),为建立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援助体系提供实证基础。

2020年3月至7月:探索针对失独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保障体系,旨在保护失独人群的心理健康,减少不良功能反应的出现。从政府、社区、科研、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媒体等多个层面来进行,包括深入社区进行宣传教育和心理筛查,通过媒体宣传关爱失独人群的策略,为政府撰写研究报告。

2020年8月至11月:探索针对失独人群的心理社会干预的心理援助体系,形成研究报告,旨在为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影响社会功能的失独人群提供专业干预,防止疾病恶化。

预期成果:《失独群体心理援助工作手册》(自助版和专业指南版),研究报告《建立健全失独人群心理援助体系的建议》。

5、图书出版:哀伤疗愈系列书籍

本项目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已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进行沟通合作,计划在项目开展后期出版哀伤疗愈系列丛书。具体书目如下:

(1)由本项目首席专家王建平教授联合刘新宪先生(失独父亲,美国哀伤咨询认证心理咨询师)撰写《失独父母心理疗愈指导手册》一书;

(2)逐渐专业翻译团队,拟翻译桑迪.派金帕(Sandy Peckinpah)撰写的《How to Survive the Worst That Can Happen: A Parent's Step by Step Guide to Healing After the Loss of a Child》一书,以及纳塔莉. 赫迈里(Nathalie Himmelrich)撰写的《Grieving Parents: Surviving Loss as a Couple》一书。

这些书籍通俗地介绍关于丧子哀伤疗愈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能够为失独人群提供专业和技术上的指导,以应对各种具体困境。这些书籍不仅为我国失独人群提供了“救生守册”,还为我国各级计生委工作人员和大量的公益组织志愿者提供真实可靠科学的数据资料,让更多人能够深入地了解失独父母;同时也为职业心理咨询师提供了全面的知识,有利于该行业的工作者为丧亲以及失独父母提供更专业的心理服务;并为完善我国对失独父母的社会信息支持系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后续计划出版的书籍还在筹划之中。

6、成果总结与研讨会

2019年,课题组计划开展1次全国性的成果总结与研讨会(大会2天,会后工作坊3天),邀请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志愿服务机构负责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哀伤治疗师和学生等。

首先,成果总结与研讨会旨在介绍项目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果(图书、论文、研究报告)、成果的宣传推广情况等,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

其次,本次会议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研讨,总结现有的工作成果,指明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方向。

最后,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的专家举办工作坊,培训国内失独领域的学者和社会工作人员,提升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援助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课题组供稿)

(责编:孙爽、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