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多卷本《中国报刊阅读史》的中期检查报告

2018年12月03日15:59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自2016年11月获准立项后,立即组织各子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着手制定研究计划,着力开展总论和各子项目的研究。通过近两年的研究,目前进展顺利。首席专家对四个子项目的具体工作进行了细化,从中国报刊阅读史研究的总体框架和具体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划,并撰写了总论的主体内容,通过报刊阅读的理论探讨,扩展报刊“思想版图”与读者“思想世界”的认知。总体上以读者读报活动为中心,通过对报刊阅读阶段性发展特点的划分,从报刊知识生产与观念传播的特点出发,对近现代报刊阅读史进行大体的阶段性分期,对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维新报刊—政党报刊的知识类型进行分析,从而对报刊阅读的阶段性特征进行全面考察。并结合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研究读者读报的历史进程,凸显读者阅报活动在整个新闻传播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四个子项目负责人组织各课题组人员开展实际研究,目前,第一子课题《甲午之前报刊阅读史(1815-1894)》已经撰写初稿20万字,对甲午之前邸报的发展与读者阅读,早期宗教刊物的传播与阅读观念,宗教刊物的空间转向、传播策略与阅读范围,《上海新报》与读报内容的转向,早期《申报》的阅读与传播,甲午之前报刊的大众化进程与读者阅读的扩展,等几个专题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第二子课题《清末报刊阅读史(1895-1911)》已经撰写初稿15万字。本子课题以清末报刊阅读发展与演变为基本研究内容,首先从清末“过渡社会”的背景分析入手,着力探讨时务报刊的发行与阅读问题,指出维新报刊在社会启蒙与思想变革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从清末“新政”的分析中,探讨报刊的大众化进程,突出士绅阶层的阅读需求与阅读风格。同时,关注学生社会的读报活动与思想思想。再次,以白话报刊与下层社会阅读问题为重点,探讨报刊的通俗化与社会教育问题,对阅报社与公共阅读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最后,对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的论战及其阅读阵线进行全面分析,探讨清末报刊作为政治纸的基本特征。从而系统全面地梳理清末报刊阅读的基本历程,目前课题研究进展顺利,不少阶段性成果在整理当中,拟投重要期刊发表。

第三子课题《北洋政府时期报刊阅读史(1912-1927)》已经撰写初稿18万字。

本子课题以北洋政府时期报刊阅读史为研究内容,突出报刊发展多元化与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从报刊“思想纸”与“政治纸”的角度,探讨在复杂的社会变革中读者阅读的文化景观。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与观念变革,引入“报刊地理学”概念,分析读报的空间布局,从读书人的晋升之途研究读报的际遇。从新文化运动与阅读革命的角度,研究《新青年》与阅读共同体的建构,着力分析报刊阅读与社会运动、社会革命之间的密切关系。厘清清末与民初两个时期报刊阅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读报史的角度深入认识民初思想史、文化史与社会史。目前已大体完成一半左右的工作任务。

第四子课题《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报刊阅读史(1928—1949)》已撰写初稿12万字。本子课题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报刊阅读为基本线索,从十年内战、八年抗战、三年内战三个阶段展开论述,突出报刊阅读的阶段性特点,强调政党报刊对大众阅读的重要影响,尤其是报刊政论对读者意识形态的渗透作用。对内战、抗日、第三条道路在报刊新闻传播中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报刊地理”对不同区域读者阅读的影响,系统分析二十多年间读者读报的演变过程,全面展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报刊阅读的发展历程。目前,课题研究进展较为顺利,整体完成近一半的工作任务。

2、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本课题涉及中国近现代史极为浩瀚的文献,需要广泛开展调研,从国内外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方志办等机构广泛开展调研,并通过各种途径检索各种数据库和其他文献,采用浏览法、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等作为基本的检索方法,同时配合追溯法进行检索。明确文献要求;选择豪检索工具,确定检索方法;确定检索途径,拟定检索标识;查找文献线索,获取原文。从多种途径获取了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各类文献尤其是电子文献,目前已整理了大约300G的调研数据和电子文献。

本课题的文献收集方面,重点突出与“读报”活动相关的重要文献,在报刊选择上,注重收集近现代具有较大影响的报刊,如《申报》、《新闻报》、《时务报》、《大公报》、《万国公报》、《民国日报》、《中央日报》等重要报刊,同时广泛收集各种地方报刊和各种短报短刊。在读者阅读研究文献方面,将日记史料置于首位,尤其关注具有系统性、典型性、延续性的代表性日记进行研究。日记可以全面而真实地展示读者阅读的心路历程和思想世界。同时,大量收集回忆录、自述、年谱、书信史料来证实读者读报活动的历史记录。还广泛收集档案文献等方面的史料。在阅读理论的阐释方面,一方面购买西方阅读史的经典文献,另一方面要广泛收集近现代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论著。突出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本课题立项之后,依托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召开了分别于2017年11月,2018年3月召开二次重要的学术会议,邀请黄旦、李彬、程曼丽、张昆等国内从事新闻史研究的著名学者进行学术指导和专题研讨。进一步深化了研究框架和思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首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国内新闻史、阅读史方面的会议共12人次,提交专题论文参与研讨,扩大了课题成果的交流,提高了课题的影响力。

3、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本课题获得立项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社科规划办予以专题宣传和介绍,依托本课题的前期成果,课题组首席专家蒋建国牵头成立了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研究委员会,团结全国150余名地方新闻史、阅读史研究者,本课题的前期成果通过研究会的宣传,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关注。

4、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通过二年的研究,本课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

(1)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阅报阅读史理论体系。从整体上把握报刊阅读的基本线索和文化脉络,一方面注重西方阅读理论的借鉴和运用,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史料的分析,结合中国报刊阅读本身的思想进行深度的理论阐释,形成具有中国语境的概念工具和思想资源,为中国报刊史和新闻传播史研究作出突出贡献。这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2)如何突破传统新闻史的编撰范式,体现报刊阅读史研究的基本内涵与规律。传统新闻史研究以报刊创办的时间顺序为论述线索。报刊阅读史的编撰体例,既要注重报刊与阅读之间的横向关系,又要体现报刊阅读历史演变的纵向联系。将阅读史、思想史、文化史与社会史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研究,体现立体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3)如何借鉴计量史学理论对报刊发行量与读者数量进行统计、估算与阐释。由于近现代报刊缺乏发行量的统计报告,而报刊销售的记录非常少见。这就对量化研究带来极大困难。尤其是早期宗教报刊是免费发行,报刊所宣称的发行量与读者阅读量往往不一致,有效的发行量与阅读量之间应保持多大的比例?一份报刊又有可能被多少读者阅读?公共阅报场所的“一报多读”现象如何进行测算?等等。这些问题极大困扰着史料的运用和理论阐释。在民国时期的报刊新闻中,对各地报刊销售量有部分统计,这些数据对于分析报刊发行和阅读有一定帮助,但许多报刊标明的发行量往往有些夸张,在运用数据时,如何进行科学分析,避免盲目臆测,是本课题始终要注意的一大难题。

(4)如何正确认识官方在推动阅报与培育“阅读公众”的作用。报刊阅读需要考虑普通读者是如何获取报刊传媒并获取思想资源的。传统新闻史研究大多从负面的角度说明官方对报刊的压制。事实上,没有官方和士绅社会的广泛推动,中国现代报刊阅读的推广就无从谈起。要正确地认识报刊阅读“中心”和“边缘”的演变过程,从制度化阅读的角度评价官方对报刊大众化阅读的推动作用,改变传统新闻史研究以“腐朽没落”来表述政治的话语体系。

(5)如何将整体描述与个案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严密逻辑的文本结构。研究中国近现代阅读史,势必要在整体上把握报刊阅读发展的线索、内涵、规律与特点,对中国报刊阅读发展的历史风貌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这需要对各子课题的历史分期和研究重心进行合理规划,科学设置,把握具体历史时期的整体风格。这就需要在论述中加以平衡,如何通过个案来体现整体,如何避免过度整体而缺乏具体分析。

(6)如何收集各类史料并克服零散史料的局限,体现报刊阅读史研究的丰富内涵。中国近现代报刊阅读史料浩如烟海,但有关大众阅读的文献资料却极难收集,尤其是对普通读者的读报状况,通常缺少记录和保持,查找的难度极大。而如何收集和凝练具有权威性、典型性、思想性的一手史料,并结合具体历史情境进行理论阐释,是决定本课题研究质量的重要前提。

改进措施、研究心得与意见建议

针对前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要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史料挖掘,加强理论分析,提升学术品味,突出关键问题。突出以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以读者读报活动作为本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报刊阅读的主体是读者,本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各种史料“寻找”读者,将读者的“在场”作为检验报刊传播效果的核心元素,并确立读者的消费者主体地位。从中国近现代社会演变的角度,探讨读者阅读报刊,阅读世界、领悟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历史进程,是本课题研究的首要问题。

(2)读者如何读报与报刊如何影响读者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关键内容。阅报史研究的核心就是如何阅读报刊,以及报刊如何产生影响,也就是报刊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读者如何接触报刊,如何阅读报刊,如何记录和思考报刊内容,始终贯穿于阅报史的各个环节,是探讨报刊阅读价值和意义的前提和基础。整个阅报史的研究,始终围绕着办报与读报的中心展开,报纸与读者是一体两翼,不可或缺。

(3)将读报活动作为社会现象的整体研究是本课题论述的基本史观。本课题区别于现有的个案或局部研究的关键是将阅报史作为“大历史”进行系统研究。报刊不仅是一种传媒,也是传承社会历史的载体。对于报刊阅读问题的研究,不能简单地、局部地、片面地下结论,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系统地研究。因此,综合考察与读报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注重阅读的时空传播与社会关联,将读者置于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系统研究,从近代性社会发展的线索中探讨中国报刊阅读演变的规律与特征,是本课题始终需要坚持的基本史观。

(4)加强对报刊史料的综合运用。已有的报刊阅读史研究多注重读者的阅读历程,对于报刊本身的史料运用不多,这是一个明显的缺失。事实上,报刊发行始终以读者为对象。其内容包含了大量有关读者的信息,并与读者之间进行互动。如报刊的销售网络、发行广告、征稿启示、读者来信、文艺副刊、专题评述等栏目中就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有关阅读的信息。因此,本课题在报刊史料的搜集和运用方面,注重其内在的阅读信息,尤其是读—写—编关系,从报刊中挖掘大量一手阅读史料。

(5)进一步加强对日记史料的挖掘和运用。晚清民国期间日记的数量无法进行准确统计,但至少在数万种以上,近年出版的各种影印本就蔚为大观。而各种稿本、抄本利用率很低。日记是本课题运用的基础史料,许多日记的主人便是报刊读者,有些日记更是反映了主人一生的读报史。但是,目前对日记的运用大多是个案研究,缺乏系统而全面的日记史观。前人日记关于读报的记载非常零散,需要在日记史料采集中注重零散记录的阅读,同时要从整体上研究某个时期的日记,在不同日记之间建立阅读联系。

(6)进一步加强对文集、自述、回忆录、年谱、档案、书信、手稿、调查表等多类史料的挖掘。近现代报刊阅读史料,分散于各种文献载体。各类文集、自述、回忆录、年谱中包含了大量的读报史料,此方面的史料,研究者挖掘还很不够,这是本课题要重点开掘的史料来源。而近年来名人书札出版量很大,许多书信真实地呈现了主人的读报感想,对研究某些具体新闻事件特别有用。一些档案、手稿之类的文献,也有不少读报材料,要加大对此类史料的挖掘。另外,民国一些报刊和读者调查资料、统计数据也极为珍贵,要善于利用。

总之,今后3年中,本课题首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要集体攻关,进一步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通过读者、报刊与社会的互动中对中国阅报史进行多元的探讨。以近现代报刊阅读的四个历史时期为主线,立足于阅读文本和个案的深度研究,既以“他者”的眼光进行“深描”,又将文本和个案“作为众多世界中的一个世界来看待”,试图利用近现代报刊、日记、自述、文集、杂录、年谱、档案等有关“读报”的史料,从整体上描述报刊阅读的“社会图景”,通过读者的阅读世界来分析他们的思想世界,体现近现代报刊发展、读者阅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多元关系,凸显读者读报的中心线索,体现报刊阅读史研究的史料价值、理论底蕴和现实意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报刊阅读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

今后,在建构本课题的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要通过全面系统地研究读者阅读、报刊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体现读者作为报刊阅读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对读者的身份、职业、阅读方式、阅读类型、阅读网路、思想观点、社会影响进行多方位的探讨,凸显读者在报刊与社会变革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以及读者阅读的思想文化价值,形成四卷本的中国报刊阅读通史,从而开掘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形成具有丰富内涵和表达形式的“中国报刊阅读史”话语体系。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代表性成果简介

本课题自立项以来,已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学术月刊》、《福建论坛》、《社会科学战线》等期刊发表重要论文11篇,主要代表性成果简介如下:

1、《晚清报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与精神世界》,《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5期。

(1)主要内容和观点

尽管晚清报人社会交往的范围颇广,但报人之间的交往对其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有着更直接的影响。从总体上看,晚清报人被视为“不名誉”职业,他们收入低微,地位低下,生活困窘,精神苦闷。因此,报人群体的自我认同充满着艰辛与困惑,报人之间“同命相怜”,更容易获取“交往报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群内交往成为个体生命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从报馆空间、都市空间到跨地域空间,交往空间可作为报人交往史的“注解”。报人之间的交往从自我需求、文化需求、精神需求到政治需求的发展,体现出晚清报刊对现代性和社会变革的影响日益深入,也彰显了报人的自我价值、群体认同与思想世界的互动关系。因此,从总体上探讨晚清报人之间的交往世界,可以深入洞察这一群体的文化网络与精神世界。

(2)主要理论创新与学术价值

首先.晚清报人群体对中国报刊传媒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作用,他们的办报活动与社会交往紧密相联。这一群体总体上脱离了科举正途,他们将编报办报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报人这一职业往往被视为“末路文人”之选择。然而,这些寄身于都会的“游士”,与原有的人际网络不断疏离。他们一方面要通过报刊媒体获取生存的资本,另一方面又要在日常生活中获取都市社会的“情感”。他们在重新寻求自我认同、群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的过程中,自然需要再社会化与重新“根植”。对他们而言,同侪群体是他们最亲近、最信任的交往对象。因此,报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应该是报人个体交往圈的核心部分。

其次,晚清报人的交往史,往往与报刊传媒所编织的文化网络有着直接关系。在传教士办报时期,“秉笔华士”数量不多,他们通常以报馆同人作为交往的核心圈。随着商业报刊的崛起,本土报人通过口岸文人的读写往来建立了比较广泛的文化网络,报人之间“以文会友”的方式需要在交往空间上进行拓展,戏园、茶楼、妓院、酒馆便成为报人交友聚会之所。报人们在公共空间中汪洋恣肆、挥洒自如,往往折射出他们精神世界的失意、苦闷与悲愤。他们对报刊诗词的赏玩,也体现出晚清报刊文学具有强大的消费市场,而他们对西餐、赛马等西方消费方式的热衷,则体现出这一群体对都市现代生活的向往。甲午之前,报人们作为大都会的“闲逛者”,在失落的职业生涯中寻求着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报人们“以文会友”的交往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追求自我价值和群内认同,进而通过群体关系提升自身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因此,报人群体的互动关系对于个体在都市的文化根植与精神交往有着深刻的影响。

再次,甲午之后,报刊、学校与学会三位一体式的发展,使维新派报人在“过渡社会”中更能发挥“新学”代言人的作用。以《时务报》为中心的报人群体迅速壮大,岭南、湖湘与江浙乃至四川的维新派报人以“维新变法”为共同价值理念的办报宗旨,使报人更加注重精神交往和政治认同,维新报人的社会声望与政治资本大为提升。报人群体为达到变法图强的共同愿景,在办报理念、资本筹措、出版发行、内容编排、舆论引领等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尽管报人之间仍然会借助公共场所进行互动,但“书信”作为报人讨论办报的基本交流工具,推动各地报人建立跨越时空的政治和情感共同体。

(3)学术影响

本文是2017年度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其主要观点在中国新闻史学会年会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赏,本文被列为《2017年的中国新闻学研究》、《2017年新闻学学科研究综述》的代表性论文,是新闻史研究的重要论文,中国社会科学网予以全文转载并重点介绍。

2、《清末革命思潮与报刊读者的阅读心态》,《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2期。

(1)主要内容与观点

20世纪初,“革命排满”思潮风起云涌,革命报刊激发了各类读者的阅读想象,革命报刊所持的立场,直接影响着读者的阅读偏好。读者对报刊的选择性阅读,又表明革命报刊具有明显的舆论导向。在帝制与共和之间,革命报刊预设了立场。许多读者以日记、自述与回忆录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时局的观察、记录、判断与感想。尤其是一些守旧官绅的哀叹,进步青年的狂喜,在他们的读报时分得到真实体现。因此,通过读者读报的私人记录来观察其阅读心态、社交网络、价值观念,可以构筑报刊阅读的“意义之网”,反映“革命”进入读者阅读世界的历史进程,体现读者在时局中的情感与态度。

(2)学术价值

从总体上看,辛亥年的报刊新闻,以“革命”作为关键词,激发了各类读者的阅读热情。而报刊对革命所持的立场,直接影响着读者的阅读偏好。读者对报刊的选择性阅读,又表明报刊具有明显的舆论导向作用。应该看到,面对清王朝的灭亡,时人无法置身于外。而革命形势发展之迅猛,使各方势力均无法想象。由于报刊往往有选择性报道的倾向,以致各种新闻鱼目混杂,难以辨伪。这恰恰为报刊的造势提供了舆论氛围。在帝制与共和之间,大多数报刊预设了立场。因此,不同身份的读者势必因价值观的差异而对报刊进行选择性阅读,并进而就固有的立场进行新闻解读,对时局的研判也会带有身份色彩。因此,报刊作为文本通过“延伸的场景”为读者建构了辛亥年的“社会图景”,读者的记忆因而可以构筑阅读的“意义之网”,是读者、报刊与社会互动的产物。

(3)学术影响

本文发表之后,被《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5期全文转载。

3.《晚清书院读报活动与时务新知的传播》,《学术月刊》,2017年第4期。

(1)主要内容与观点

晚清以降,教会书院在引入西学和传播“世界知识”的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传教士将创办书院作为传教事业和传媒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上促进了新式报刊在教会书院的组织化传播。维新前后,随着一些地方大员对书院西学教育和报刊阅读的重视,报刊作为思想纸和知识纸的价值被许多书院师生所体认。书院师生的读报活动具有公共与私人阅读相结合的特点,尤其是一些经学大师在书院的读报活动,起到了引领风气和改变知识架构的作用。书院规章对读报与评报的制度性约束,有利于学生了解时政、开拓视野、讲求新学,体现了“士绅社会”向“知识人社会”过渡的客观诉求。报刊、书院与学会的互动,则进一步推动了书院师生从“读书人”向“读报人”的转变。因此,探究晚清书院报刊阅读的发展历程,对于进一步认识新式传媒对书院师生“知识仓库”和“思想世界”的影响有重要价值。

(2)学术价值

清末之际,书院士子对社会风向较为敏感,地方大员要求书院订报的饬令,及时地满足了书院士子新的阅读需求。皮锡瑞、缪荃孙、吴汝纶、谭献等经学大师在各地书院传播经典的同时,都对西学和报刊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在他们的知识仓库中,报刊知识的比例在逐步提高,新学的观念也日趋呈现,报刊、社团、书院作为公共传播网络的价值凸显,三者之间互动又促使书院士子不断进行知识转型,将读报活动视为“察时政、求新知”的重要方式。岳麓、求是、东山等书院的“阅报章程”表明,当时在学生斋舍推广的“轮流读报”制度,规范了学生读报的程序和进度,极大了提高了报纸的利用率。而学生读报与评报的结合,体现了报纸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学生们在宿舍或者教室对报纸内容所进行的讨论,表明报刊在进一步建构“文化的意义之网”。在这个具有相对自由的话语空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对新思想的认知会得到极大的提高。维新时期,各地书院的一些师生在时务报刊上发表评论,说明他们已经将报纸视为延伸自己思想的载体,读报与投稿的结合,是知识接受与传播的互动,报纸作为“知识纸”、“思想纸”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3)学术影响

本文前期成果曾在第三届“传播视野下中国”高层论坛宣读,受到了黄旦等学者的高度评价。

4.《维新时期地方学会、学校与报刊阅读的拓展:以湖南为中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2期。

(1)主要内容与观点

维新时期,《时务报》执新思潮传播之牛耳,各地维新报刊群起而响应。而地方社会学会、学校与报刊之间的互动互进,对维新思潮的地域化传播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湖南的南学会创办报刊、开办讲会、倡导维新,推动了学会、学堂与报刊的一体化发展。而《湘报》、《湘学报》等地方报刊的广泛阅读,促进了维新思潮的“在地化”发展,对湖南地方“意义之网”与社会风气有着深刻的影响。

(2)学术价值

与甲午之前宗教报刊的说服式传播不一样,维新时期报刊传媒的组织化传播特色较为明显。维新报刊大多依赖于学会,而学会与学堂、书院又紧密结合,因此,维新报刊以社会组织为依托,利用各类社团广泛的、文化和经济资本进行运作。维新报刊的发行,更是依赖了各类学会、学堂的公共资源,并通过各种人脉关系将发行网络延伸到边远地区,使一般读书人有机会接受维新思想的洗礼,这显然是之前宗教报刊所无法做到的。因此,甲午之后,中国社会的启蒙,得益于维新刊物的广泛传播和阅读。

维新时期的地方性学会,是知识精英重塑主体性意识的重要标志。许多开明官绅的加入,又使一些舆论领袖找到了推广新思潮的舞台。学会办报首先保证了会员的阅读率,各地的学会利用报纸表达立场、弘扬学术、传播新知、团结同志,使维新报刊具有社会整合的作用。对读书人而言,加入学会不仅可以找到归属感,而且能够在组织中获得许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尽管我们无法统计有多少学会成员在读报纸,但学会对会员读报的关顾是毋须置疑的。南学会开辟的书报阅览室,就表明它已经非常注重报刊的普及,并较早地创造出“公共读报空间”,读者在阅览室读报,具有“集体在场”的体验,读报纸不仅是获得新闻和知识,而且因“集体阅读”更具有仪式感。

(3)学术影响

本文是《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2期推出的重要论文,作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专栏的首篇论文刊登,发表后引起学界关注,如湖南大学的邓洪波教授认为,此文对研究维新时期湖南书院、学会与报刊之间的关系,以及湖南早期的报刊阅读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5.《清末媒介文化的传统资源与精神传承》,《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3期。

(1)主要内容与观点

清末媒介文化之发生得益于深厚的传统资源。首先,作为一种传统的政治资源,官方的影响几乎渗入清末传播的各个领域。清政府在推动清末媒介文化近代化方面的作为,不容忽视。其次,口语传播在清末异军突起,并非顺应了社会变迁、技术进步的东风,却是借重了传统媒介文化的资源。清代口语宣教体系之完备,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培养了官绅士庶共同的接受习惯,从而为新式讲演孕育了为数庞大的听众群体。此外,通观清末媒介的运演轨迹,中国知识分子从开官智到开民智的心路历程赫然再现。或许是由于对西方现代媒介观念的认识偏差,更因缘启蒙的迫切需求,清末近代媒介文化展露出浓郁的功用主义色彩,无可否认,传统文化是其重要的精神资源。

(2)学术价值

从媒介特征来看,口语传播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接受门槛低,使文化层次较低的底层民众亦能接受,因而受到推崇。通观清末媒介的运演轨迹,从文言报到白话报之变迁,从纸媒一枝独秀到文字与口语传播并驾齐驱、争芳斗艳,中国知识分子从开官智到开民智的心路历程赫然再现。或许是由于对西方现代媒介观念的认识偏差,更因缘启蒙的迫切需求,清末近代媒介文化展露出浓郁的功用主义色彩,功过是非,尚难于做简单的判断,但无可否认,传统文化是其重要的精神资源。

(3) 学术影响

论文发表后,被《新华文摘》2017年第16期网络版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7期全文转载。

二、阶段性成果清单

三、下一步研究计划

1.加大史料收集力度。本课题涉及的史料极为广泛,下一步各子课题组要集中精力到全国各地收集资料,尤其是北京、温州、长沙、保定、西安、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藏有大量的报刊、日记、书信、回忆录、档案等方面的史料,需要组织力量,奔赴各地认真查阅各类文献,对各种日记、书信手稿,要尽量复制。另外,要充分利用各类数据库,大量影印报刊史料,加强对各类文献资料的比较与鉴别。同时,要购买中西方各类阅读史理论论著,强化理论基础。这一工作集中安排在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

2.深化研究计划。召开专家咨询会,加强对前期研究的总结和初稿的修改。目前各子项目均有部分书稿,但与总体研究计划之间有较大差距,需要统筹安排,认真对照,细化研究计划。计划在2019年2月召开专家研讨会,同时,在2018年9月左右,召集所有课题组成员集中进行讨论,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提出下一步研究计划。

3.大力加强与报刊阅读相关的人物访谈与调查研究。对于民国时期的阅报研究,不仅要重视日记、回忆录、书信、报刊等基本史料,重点要及时访谈一些民国老人,对读报的录音、影视、书信等回忆材料要注意保存。对于有关报馆、学校、书院、阅报社、图书馆、讲报所等机构,要多方面获取实证材料。通过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研讨会等方式方法,对报刊阅读的历史演变、发展规律、表现方式、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使实证材料与一手史料相结合,突出本课题“立体式”研究的路向。民国时期阅读史研究的两个子项目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间,集中进行人物访谈和调查研究工作。

4.进一步明确子课题的具体内容、重点和研究方法。下一步要根据研究框架细化子课题内容与重点,提出史料收集、田野调查、案例分析等具体措施和方法,根据各课题对报刊阅读研究的内容、特点、事件、人物等方面的差异性,突出各子课题研究的重点。在甲午之前,重点研究外报的宗教与科技传播问题及其对读者“西方知识”的启蒙,以及早期《申报》等商业报刊在都市社会的阅读问题。要对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人物的读报态度和阅读心得进行深入研究。而在清末时期,则对时务报刊与读者阅读共同体,革命报刊与学生社会的阅读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在北洋政府时期,则对《新青年》的阅读,国共两党的政治宣传与报刊阅读予以特别的关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政治斗争和抗击日寇为中心的报刊舆论,对读者如何产生影响是其论述的重点。下一步要结合重点内容,集中精力展开攻关,争取发表10篇左右重要论文,这是2018年至2020年间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

(课题组供稿) 

(责编:孙爽、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