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G20峰会国家对外传播理念与机制研究的中期检查报告

2018年12月03日15:34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1、提高站位、形成新框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求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优化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媒体。2018年3月,中央宣布在原“中央三台”基础上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整合三台资源打造国际传播旗舰媒体,中国对外传播的总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课题组在立项后先后召开了三次项目讨论会,在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课题核心概念按照十九大的新要求,重新进行释义,更新了研究理念,提高了研究站位,明确了新时代国际传播的若干概念界定,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理论框架。

首先,课题组对基本概念进行了释义。对“G20峰会国家对外传播”概念的界定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其核心在于中国对G20国家传播的策略。课题中提到的“理念”和“机制”指我国媒体对外传播理念和机制,或者说是中国对G20国家的传播策略或者传播战略。

第二,课题组提高了研究站位。在新时代国际传播的历史时点上,要站在“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四个自信”的高度,研究中国对G20国家的传播战略和传播内容。课题组提出,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最关键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找准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发展方位,提出前瞻性、实效性的传播策略。

第三,课题组强调了G20传播环境研究的重要性。开展对G20传播研究必须紧密依托国际经济环境、国际政治环境、国际文化环境以及传播业自身环境。要深入分析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国家政治格局演变、文化的激荡兴衰及传播技术革命带来的媒体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将原有六个子课题扩展为七个,分别为新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的环境;G20国家对外传播的理念、布局及其经验借鉴;中国对G20国家的传播策略;新时代中国对G20国家传播的内容建设;新时代中国对G20国家的媒体布局;对G20峰会国家传播的重点专题研究;以及新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理论体系建设。

2、子课题进展情况

子课题一:新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的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并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对外传播的新形势下,如何在基本解决了中国人“挨打”“挨饿”的问题后,解决国际上“挨骂”的问题,建立与国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对国际传播工作提出新要求。国际局势的变化给国际传播带来了新动力 ,软实力的差距给国际传播带来了新挑战,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对国际传播带来的新机遇。子课题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国家站位,从时间、空间方面研究G20的发展变化,从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入分析国家政治格局演变和世界文化兴衰等角度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并研究技术革命带来的媒体发展新趋势,了解传播业态环境的变化。目前子课题已完成了文献的阅读和梳理,正在整理研究G20峰会国家为代表的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国际传播案例,开展相关研究报告撰写。

子课题二:G20国家对外传播的理念、布局及其经验借鉴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然而借助互联网的兴起,西方传媒也正在加快对全球舆论格局的重构。在这一大环境下,了解和借鉴G20国家对外传播的理念、布局和经验,有利于尽快扭转我国新闻媒体国际传播中的“他塑”局面,加速由被动传播向主动传播的转变。子课题成员详细梳理了19国对中国的传播现状,包括传播理念、在华状况、传播布局、研究布局、运作机制等。目前已经完成“G20峰会报道策略及对大型会议传播的建议”研究,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韩国、墨西哥、土耳其、中国、德国等东道国媒体对G20峰会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从议题选择、消息来源、报道视角、报道立场、叙事特点、报道节奏等方面分析各国峰会报道的框架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塔斯社、新华社等世界性通讯社对历次峰会的报道,对国际高端会议的跨文化传播提出了可操作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目前成果计划结集出版。

子课题三:中国对G20国家的传播策略

在国际传播中争夺话语权,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要求媒体了解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找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和利益交汇点;需要在传播策略制动过程中,充分考虑差异性、复杂性及接受程度等方面因素,针对不同国别制定相应的政策,并结合媒体、智库、企业、民间和地方传播力量,形成“大传播格局”。子课题对19国传播客体进行逐一分析,从政体、宗教信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媒体发展水平、受众需求及特点、对华关系等角度对19国情况分类,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目前通过深入调研,正在对阿根廷、巴西、德国、俄罗斯、法国、韩国、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南非、澳大利亚、欧盟、日本、沙特、土耳其、意大利、印度、英国、印尼等国的传播生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描绘,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及文化多样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媒体发展水平、受众特点,对华关系,域外主要媒体等方面。子课题成果计划结集出版。

子课题四:新时代中国对G20国家传播的内容建设

当前国际传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梦为引领,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只有做好内容建设,才能找到国际传播的突破口,在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等重大问题的对外传播上掌握主动权,在国际热点的新闻竞争中占据主动权。我国国际传播存在两方面突出问题:一是信息量不足,在国际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原创率、首发率还不高,国际影响力还有限。二是宣传效果不到位,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社会主义的故事、一带一路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等外宣内容讲得不够出彩,对于国外受众而言不够有吸引力。为了改变这一格局,需要从内容建设着手,向世界展示现代、立体、负责任大国形象。目前,子课题提炼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理念的关键词,包括“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新发展理念/开放型经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新型大国关系/和平发展/文明互鉴”“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严治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军战略”,从供给侧充实国际传播内容资源。在传播方式上,应针对受众需求,融入我方关键主张,把握事实性信息、服务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的逻辑关联性。子课题已召集相关语种的课题组成员讨论了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阶段性研究成果正在陆续完成。

子课题五:新时代中国对G20国家的媒体布局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战略布局、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媒体,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作用,同时善于借力国外媒体平台。近十年来,不少中国媒体在对象国扎根,培养了一大批对外传播的业务骨干,形成若干个区域传播中心,积累了一定的传播经验。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过“三台合一”的顶层设计,对外提高了海外宣传发声的广度,也意味着对外传播的战略、机制的重新调整、对外传播资源的重新整合、以及对外传播机构的重新布局,避免了海外的多头传播、重复传播,也避免了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在此基础上,子课题已开展了多项针对性研究:新时代国际传播的重点首先是欧美发达国家,要加大对G7、G20的覆盖力度;其次是对周边,如东北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的覆盖,实现总体突破;第三,加大对非洲、拉美的传播。另一方面,从媒体形态上,要以传统的媒体布局如广播电视报刊传播,转向新媒体特别是移动媒体的传播,对传播技术发达国家,实现即时的互动传播;第四,由传统的媒体自身发声,转为与对象国媒体的合作传播,借助对象国的主流媒体发出中国声音,更好地提升传播实效。

子课题六:对G20峰会国家传播的重点专题研究

中国正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世界经济走势、大国关系、文明冲突、安全反恐、气候变化、网络治理、地区争端等国际热点问题的报道中,尤其是涉华报道方面,必须旗帜鲜明的发出中国声音,主动引导国际舆论。在国际传播中,只有提前规划、面向未来提出重点议题,发掘西方媒体刻意回避的事实,发出与西方不同的声音,才能在紧要关头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在第一时间参与议题设置。子课题提出了未来3年国际传播关注的重要议题,重点专题,以及未来30年影响世界对中国认知、最为急迫的若干选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为G20国家所关注的选题如何进行报道,如何破解当前对外传播的困境,使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中国主张等在国际上被接受,如“特朗普后的世界舆论格局”“贸易战和全球化经济的泛政治化解读”“国际重大事件与危机传播”等。目前子课题组正在结合案例,分析针对重大议题如何开展对外传播、以及对重大历史节点预设传播。

子课题七:新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理论体系研究

我国的经济体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与之相匹配的政治、文化影响力以及传播理念和机制却没有同步建立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论述,形成了系统全面、科学严谨、全球视野、中国气派的国际传播思想和理论,指明了国际传播建设的目标任务、价值追求、责任使命、实践途径和突破方向。课题组在此基础上,总结国际传播最新理论动态,概括在新传播格局和新动态下的传播新思潮和新观点,并结合六个子课题研究成果提出中国国际传播新思想,作为中国国际传播下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目前,各子课题正在完成支撑材料的收集及相关准备工作。通过出访交流、资料查阅、本土信息采集等多种方式,初步完成了对G20主要国家世界主要广电媒体:美国知音(VOA)、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集团(CNN)、日本放送协会(NHK)、德国之声(DW)、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 半岛电视台(Al Jazzera)、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传播战略及运行机制的调研和考查,全面客观地剖析了当前国际传媒行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运行机制、发展态势等,对国际传播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分析与预测,收集了一手资料,形成对德国、对俄罗斯和澳大利亚传播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课题成员在学术交流和国际交流方面:

课题首席专家胡邦胜参与2018年博鳌亚洲媒体高峰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并与参会的相关国家媒体机构负责人会面,探讨如何深化媒体合作传播,推动媒体创新发展。2017年12月,胡邦胜赴日对文化放送和朝日放送等日本主流媒体进行调研并商谈合作传播事宜。

课题组于2017年7月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并组织召开专题论坛“中国对外传播的精准化转型”,多位课题组成员在论坛上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副校长介绍了课题阶段性成果《国际高端政经会议报道经验与启示——以历届G20峰会外媒报道为例》,受到与会专家好评。

子课题负责人姜飞于2018年7月4-6日赴新西兰奥克兰参加澳大利亚-新西兰传播学会年会,以《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新定义文化与文明:一个逻辑函数关系的视角》为题进行主旨发言。

子课题负责人周亭参与了2018年3月在大连外国语大学召开的“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研究”研讨会,2018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的“海外媒体视野中的中欧人文交流活动”研讨会,2018年6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高端论坛”等学术会议并发言。

课题组成员邵建光等参加“第七届中德媒体对话会”,围绕“社交媒体时代的国际新闻报道”“经济全球化与媒体作用”两个主要议题,与德国主流媒体精英开展直接对话,探讨中德媒体在对外报道等方面的异同;参与举办“第六届中日韩新闻研讨会”,中日韩三国38家主流媒体和记者组织的50多位资深媒体人士围绕“全媒体融合发展和创新合作”这一主题及“媒体在促进双边关系中的作用”“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两个分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①代表性成果简介

1、胡邦胜完成17万字专著《新时代国际传播》的撰写,系统地从传播理论、传播规律和传播经验多角度对国际传播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面向新时代的国际传播观,包括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遵循国际传播新理念、丰富国际传播新内容、开创国际传播新格局、引领国际传播新生态、拓展国际传播新空间等。目前专著正准备出版。

2、姜飞、黄廓发表的《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新思路》从价值观研究的学术和历史经验以及实践创新视角提出,在新阶段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把价值观建设有机融入国际传播实践的新思路,认为从价值观的建构和诠释上增加共享性同时要创新传播方式,或可以有效推进价值观国际传播的理论和实践。论文被《新华文摘》2018年第8期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2018年第5期全文转载。

3、孙有中、刘滢、章晓英主编的《G20峰会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集,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韩国、墨西哥、土耳其、中国、德国等东道国媒体对G20峰会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从议题选择、消息来源、报道视角、报道立场、叙事特点、报道节奏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各国峰会报道的框架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塔斯社、新华社等世界性通讯社对历次峰会的报道。基于对历届12次峰会11个东道国报道和4家通讯社报道的研究,对国际高端会议的跨文化传播提出了可操作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4、孙有中、章晓英、刘滢主编的《G20峰会国家传播生态研究》论文集,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韩国、墨西哥、土耳其、中国、德国等G20国家的传播生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描绘,包括政治、法律,宗教、文化多样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媒体发展水平、受众特点,对华关系,域外主要媒体等方面。

5、胡正荣、王润珏发表的《信息化时代网络舆论工作的新特点与新格局》中总结,信息化对网络舆情工作带来的变化包括:舆论格局持续变化、舆情态势更加复杂、技术需求更加迫切等。网络舆论工作与建设网络强国、维护网络安全密不可分,亦需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应从把握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网上网下同心圆等五个方面展开工作。

6、周亭、程南昌发表的《全球多语种媒体视野中的“一带一路”传播研究》使用机器与人工相结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对2017年1月至6月全球18个语种、27个国家和地区的482家境外媒体和20家高端智库的相关报道进行采集;从媒体报道的情感倾向和走势等多个维度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成为世界认知和认同中国价值观的重要议题,但是境外媒体对其报道大多集中在宏观层面,对重点工程的报道未能进入对象国媒体的议程,有关人文交流的话题鲜有提及,存在负面批评焦点集中,公众、媒体和精英的舆论场分化等现象,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国际传播的方向性建议。

7、朱瑞娟发表的《新媒体与西方知名智库的传播机制研究——以“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研究传播为例》以“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研究传播为例,聚焦于话语体系分析中文本与机构、外部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究新媒体时代西方智库话语传播机制的构建路径。研究表明,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使用加强了智库研究内容文本与媒体及智库、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情境下,智库研究的扩散形成一种"耦合"的传播过程,使得智库可以以较低的运营成本接触到国际受众,获得全球性影响力。

8、陈静静,谭林茂发表的《对我国应对领土争端舆论战的思考——以西方主要媒体关于洞朗事件的报道为例》围绕洞朗事件的舆论斗争,折射出我国媒体在领土争端舆论战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并针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领土争端舆论战提出建议:应在密切关注西方舆论的同时,我国媒体需要更加重视如何应对争端当事国舆论、经略对外舆论斗争“第二战场”;需要认真思考如何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国际舆论力量、构筑坚固舆论阵地;需要深入研究如何保持舆论场的统一,特别是网络媒体、自媒体与中央主要媒体保持一致;需要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总结如何发挥媒体融合的优势,使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

三、下一步研究计划

以习近平新闻思想为指导,动态分析我国主要外宣媒体与国外主流外宣媒体的差别和异同,提出对G20国家传播的政策机制保障。总结中央外宣媒体对G20国家传播的经验与做法,提炼中国外宣媒体面临的共性体制机制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应对建议。具体方案如下:

子课题一“新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的环境”计划发布的成果包括:《世界秩序的重构:政治、经济、技术》《G20地位与价值的审视:新环境、新格局、新角色》及《国际传播理论的变迁:概念、方法、理论体系》。

子课题二“G20国家对外传播的理念、布局及其经验借鉴”正在整理研究G20峰会国家为代表的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国际传播案例,开展相关研究报告撰写。其中对G20峰会和大型峰会报道研究已完成素材整理和分析,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塔斯社、新华社等世界性通讯社对历次峰会的报道。子课题的成果计划结集出版。

子课题三“中国对G20国家的传播策略”从政体、宗教信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媒体发展水平、受众需求及特点、对华关系等角度对19国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下一步将集结成果出版。

子课题四“新时代中国对G20国家传播的内容建设” 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进行剖析,分别讨论如何全面、准确、生动地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中国人的故事、中国优秀文化的故事、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研究报告撰写。

子课题五“新时代中国对G20国家的媒体布局” 将聚焦中央外宣媒体,尤其是旗舰媒体的国际传播布局进行现状梳理和效果分析,结合中央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国际一流的国家级现代传媒航母这一最新进展,提出对G20国家传播的策略和机制保障。

子课题六“对G20峰会国家传播重点专题研究”在已收集的案例基础上,下一步将分类提炼主要议题,分析针对重大议题如何开展对外传播、以及对重大历史节点预设传播并发布成果。

子课题七“新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理论体系研究”将总结国际传播最新理论动态,概括在新传播格局和新动态下的传播新思潮和新观点,并在上述成果基础上提出中国国际传播新思想,作为中国国际传播下一步理论发展探索。

在以上子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计划明年中期完成课题总报告,总结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理论体系,提出系统化、针对性、可操作的国际传播策略。

(课题组供稿)            

(责编:孙爽、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