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方言文化的困境与出路研究的中期检查报告

2018年12月03日15:09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①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五个子课题的执行情况:

一、语言接触带上方言极复杂地区的语言地理;

二、方言极复杂地区的方言文化典藏;

三、农村方言文化的现状调查;

四、农村方言自然口语语料库开发和建设。

五、农村方言历史文献整理和研究。

其中子课题一、二是本课题的基础性工程;子课题三、四、五将在前两个子课题的基础上分别就极复杂地区方言区的语言使用状况,语料库建设及方言历史文献进行深入挖掘,力争体现当前农村方言文化研究的最高成就。本课题开展一年半以来,课题组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子课题一和子课题二,但三、四、五课题目前均已有所开展。预计再过一年,子课题一、二进展大半之后,全面展开其他子课题的研究。

按照子课题一的研究计划,拟实地调查三、四片有代表性的汉语方言极其复杂的区域,辅之以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以统一的采集标准和技术规范获取第一手翔实可靠的语料。自立项至今,已有20个月,这期间课题组组织力量,已完成福建连城县及其周边关系密切的136个方言点(语料整理也基本完成)、广东连州51个方言点(完成三分之一)的实地调查工作,整体上田野调查任务完成接近一半。目前已经完成调查的每个方言点,都采录了900余个字音、260条词语和几段自然口语采样,包括纸笔记音和专业录音。其中福建的连城区域,完成了书稿《连城方言语音、词汇的历史层次及其地理展现》的80%,画好了方言特征分布图50张。提出了“方言层次的揭发与地理展现”理念及语言地理学方法论的创新:“图形逻辑与地理语言学内容呈现”。

按照子课题二的研究计划,对福建连城、湖北襄阳、江西南昌、广东连州、湖南江永,按照语言文化典藏技术标准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精细的标点、校注;聘请数据库专家,指导子课题成员着手建立语料库。一年多来,课题组已经完成《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连城卷》的写作,2017年10月已经出版阶段性成果,总字数41.9万。课题组成员负责其余的襄阳(丁沾沾)、南昌(余颂辉)、连州(严修鸿)、江永(杨慧君)语言文化典藏的计划正在进行资料采集中,2019年内资料将全部采集完毕,进入写作阶段。

子课题三,首席专家提出了“方言文学性的消失与传承危机”的命题,已组织队伍对梅州、北京的方言社区中不同年龄段人群中比喻、夸张等文学性表达及俗语使用进行专项调查,写好了专项报告2份——《关于方言的文学性消失的调查--以梅县客家话为例》(2万字)及《关于北京方言文学性消失的调查》(1万字)。对大城市城中村的语言生活进行专项调查,已经完成“城镇化进程中广州城中村语言使用状况调查研究”(2.4万字)。接下来,除了扩大调查范围之外,课题组将对方言文化在现代的振兴这个主题进行专项采访调研。对农村社区的语言生活,课题组成员丁沾沾对连南一个方言岛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调查,写成了论文《粤北连南“军声”社区的双言应用与语言和谐》,已为《语言文字应用》所采用,即将刊发。

子课题四的方言自然语料库建设,除了地理语言学的语料素材外,其中拟重点做方言文化大词典编撰的福建省武平县民主乡坪畲村做了12个小时的语料录音,完成可以采用的图片收集项目1000余项。对广东龙川县的佗城镇,进行了1.1万余条方言词语的记录与整理,书稿完成90%(合计30万字),2019年内将完成《龙川方言词典》条目的录音、建库的工作。

子课题五的历史文献方面:余颂辉先生对杨恭桓《客话本字》、《毛诗古音谐读》、《一日通韵》及唐廷枢《英语集全》、吴达邦《儒林音字贯通》、清代南海方言韵书《初學字辨》、清代新会方言韵书《同音字汇》整理已经完成。

组建专业队伍情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支持项目研究,特别设立“云山青年学者岗位”,毕业于同济大学实验语音学专业的邱春安副教授及毕业于中山大学方言学专业的丁沾沾博士陆续在2017年内到岗,以专职科研的身份全日制参加课题研究,合同期为四年。首席专家严修鸿教授申请并获任“云山杰出学者”,减少了本科教学工作量,全力投身到课题研究上来。

2017年调入的贝先明博士、林晴博士则以云山青年学者A岗身份,也承担课题部分研究任务,参与其中。2016年夏成立的“汉语方言资源的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团队的其他成员杨慧君、王媛媛、陈勇、魏慧斌、郝红艳等也参与本科题的研究中,承担任务。

②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参与学术会议

首席专家严修鸿于2016年12月2-5日参加广州中山大学举办的“第十二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客家话LACA式衬字构词,一种叠韵化的残留?》。

2017年1月16日严修鸿参加南昌江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方言文化教育研讨会”,宣读论文《方言文化进校园》,探索方言文化的保存之道。

2017年3月30日严修鸿参加北京语言大学主办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工作会议”,担任中国语言保护工程全国核心专家组成员,参与国家的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建设。

2017年7月12日至14日,严修鸿参加上海华东师大举办的“第四届地理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厨房”在福建省连城县及邻县乡镇的地理分布》一文,提出了“图形逻辑与地理语言学内容展现”的创新理念。

2017年8月29至31日严修鸿、邱春安参加云南民族大学举办的“第九届演化语言学国际会议”,宣读论文《软腭辅音趋于硬颚化时的内部分化》,探索音变规律。

2017年9月21至23日参加西安陕西师大举办的“中国语言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汉语方言文化大词典的编撰构想》,提出“汉语方言文化大词典”的构想并结合国家重大项目,付诸于示范实践。

2017年11月17至19日,丁沾沾参加《方言》编辑部主办的“第二届南方官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襄阳方言的声调及其属性讨论”,探讨襄阳方言的南北官话混合特征。

2017年12月15至17日,严修鸿参加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应用语言学及理论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宣读与香港浸会大学英文系黄良喜教授合作的论文Aspiration as mediation for affrication: Evidence from Hakka,属于境外合作。

2018年3月5至9日,严修鸿前往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举办的“马来西亚客家文化论坛”,宣读《客家方言文化大词典的编撰》。

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严修鸿参加了江西、湖南、浙江、安徽、四川、贵州等省市的中国语言保护工程的中期检查、预验收、最终验收等工作,积极与学界同行交流。

调研数据运用

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课题组将福建省连城县及其周边区域的调查数据建成可以检索的字音及词汇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写成了书稿《连城方言语音、词汇的历史层次及其地理展现》。

《连州方言调查》数据已经正在一边调查一边建库的阶段,目前已经完成51个地点的调查与输入。

课题组还积极开展其他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以课题的名义先后邀请李如龙(厦门大学)、伍巍(暨南大学)、林伦伦(韩山师范学院)等专家莅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进行学术讲演。

文献搜集

课题组成员余颂辉副教授与赵日新教授一起在婺源及皖南搜集徽语区方言历史文献。

③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成果发布:

本课题出版《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连城卷》《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衡山卷》,杨慧君老师代表团队参与了2017年12月15人在北京举办的新书发布会。《工作简报》暂时没有报送。尚未向国家社科基金专刊投稿。

重大项目开题情况:

2017年3月25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方言文化的困境与出路研究”开题报告会于第一会议室举行,该项目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严修鸿教授担任首席专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阳爱民副校长、科研处陈彦辉处长、校团委余海波副书记、中文学院李和民书记,北京语言大学曹志耘副校长、复旦大学游汝杰教授、暨南大学伍巍教授、厦门大学李如龙教授及子课题负责人邓玉荣教授、邵慧君教授、余颂辉副教授等级课题组成员等专家学者参会。会上,课题组得到了专家们准确到位的指导,为项目执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详细报道见:http://news.gdufs.edu.cn/Item/89752.aspx

课题立项以来,首席专家严修鸿应邀到国内多所高校进行讲演,多次专门就本课题的研究进展、工作理念、技术规范等进行广泛的宣传。课题组与南方卫视的“岭南方言文化保护与研究中心”密切合作,严修鸿担任“谁语争锋”节目组嘉宾,积极宣传方言文化的价值,并与社会各界人士探讨保护措施。2018年4月中旬,严修鸿与广东电视台节目组一起前往深圳、惠州调研客家童谣,做记录与转写工作。

④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第一,课题涉及的区域,是方言歧异最复杂地方。多数方言点方言的可懂度低,调查难度大,加上部分发音合作人不够理想(如态度不积极、缺乏信任、沟通能力差),都加大了工作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在实地调查过程中都使课题组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也花费了较多的经费。进一步改善发音人遴选机制,以及进一步加强同地方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的协调、沟通,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唯一出路。相信在今年内,连州市的布点能够按质按量完成调查任务。

第二,首席专家因国家语言工作的形势所需,承担教育部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核心专家组的任务,一定程度上消耗了一些时间。2019年后,这个任务基本完成,应该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全力以赴。

第三,方言自然口语语料库,专题录音尚可执行,但是转写任务非常繁重,语料转写常常是十几倍的时间。为此,培养一些志愿者及积极利用软件技术来提高效率是迫在眉睫。所幸,本学院的贝先明博士愿意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第四,汉语方言历史文献的版本、题材、年代等各不相同,搜集、整理有相当的难度,汉字版本的文献录入计算机,经常碰到异体字、生僻字、俗字等方言特殊用字问题。在语料库建设过程中,这些问题仍然存在,而且比较棘手。未来需要加强与语料库专家的沟通,争取在文字处理技术上实现根本的突破。

第五,目前国家出台了语言地图方面的出版限制,审批手续变得更加繁复,这可能影响到本课题成果的及时刊出。

第六,研究心得主要体现在“连城方言语音、词汇的历史层次及其地理展现”(书稿,未出版)及《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连城卷》的写作上,透过这两部著作,我们认为农村方言文化其藏存非常丰富,其价值非常宝贵,课题组必须竭尽全力做出成绩,在复杂方言区所发现的语言变化规律值得总结。希望更多人加入我们队伍,响应保护方言文化的呼吁。

⑤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首先,本课题要加强理论思考与建设,课题以调查为主,产出一定有事实根据的知识贡献是肯定的;但我们要在获得的真实语料与方言文化现象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在地理语言学、语言的接触与语言变化、方言文化的多样性传承上做深入的思考,提出独树一帜有影响力的系统理论来。

其次,要合理安排好时间与人力,集中突破,提高效率,要一边调查一边产出有影响力的著作及论文,吸引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关注这涉及国计民生的方言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问题。

其三,以本项目的研究为基础,扩大调查范围,进一步关注其他方言复杂的区域,包括浙南、晋语区,楚语区,待人力、经费足够时这些区域也可进一步纳入调研的范围。

二、研究成果情况

①代表性成果简介

A.首席专家严修鸿2016-2017年间涉及农村方言文化的论著及论文

a.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连城卷》,商务印书馆,2017.10

主要观点:方言文化系指用特殊方言形式表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包括地方名物、民俗活动、口彩禁忌、俗语谚语、民间文艺等。严修鸿、邱庆生所著《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连城》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方言文化的困境与出路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语言文化典藏》20卷系列丛书之一,条目按内容分为9大类34小类,其中9大类分别为: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日常活动、婚育丧葬、节日、说唱表演。全书共收录图片650多幅,一图一文,图文并茂,对闽西客家县连城的方言文化进行了深度的刻画与解读。

b.《擂茶、客家话禾宗祠——陆河客家人的三张脸》,《中国国家地理》2017.10

主要观点:陆河县以擂茶、独特的客家话以及宗祠文化著名,该文以独特细节对这三方面所呈现的客家文化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做了生动的介绍。

c. 连城全境及邻县相关乡镇方言中“儿子”一词的地理分布,《南方语言学》,2016年第二期

主要观点:“儿子”是中国宗族社会中一个重要角色,但这个概念在闽西连城县及周边相关乡镇的方言中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囝”、“仔”与“子”。其中“囝”显然是闽语的特征词。而“仔”、“子”则是客家话常见的。这三者在连城及其周边相关方言都有所分布,本文将透过132个地点的地理分布资料,给予展示。

d.《连城莲峰镇詈骂词语解读》,《龙岩学院学报》,2016年12月。 主要观点:连城话在闽西客家话中比较有特点,方言歧异大,县城方言具有一定代表性。连城莲峰 镇詈骂词语,既是地域方言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方言的研究对象,它往往是最容易长久传承的特 色词语,具有鲜明的小地域文化特征,反映了当地的地方风情。

e.《连城县的十种特色菜肴》,《客家文博》2017年12月

主要观点:连城虽地处一隅,但是美食却是远近闻名的。不论是因地制宜做成的家常小菜,还是屡屡获奖归来的名厨大作,都让人称道,"中国客家美食名城"绝非徒有虚名,众多远近的食客因此慕名而来。首先,在食材上,有各类山珍与河鲜,黄猄、鹧鸪、山鸡、野猪、白鸭、溪鱼、泥鳅、田螺、各种竹笋、野菇;有些是本地特别常见而其他地方不多的,如茨菰、雪薯、鱼豆、苦斋;有些则是经过本地发掘形成的独特组合,如牛内脏不同部位的"九门头"、猪的不同部位构成的"猪八品"等。

f. 《闽西连城县的牛肉菜肴》,《客家文博》2017年8月

连城牛肉菜肴有“九门头”“牛肉牛血汤”“焖牛肉”“牛仔煲”“牛血脾”“勾汤”等,风味独特,是当地饮食文化的代表。其中“勾汤”构词,反映了早期的做法,与勾芡有关系。

g.《关于方言的文学性消失的调查--以梅县客家话为例》(调查报告)

以梅县客家方言词汇的文学性为切入点,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梅县地区不同年龄层方言使用者的文学性方言“掌握情况”和“使用情况”,对比地道方言表达与现今方言使用者的词汇选择在文学性上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梅县客家方言文学性的消失的原因、保护客家方言的重要性以及做法等。

h. 关于北京方言文学性消失的调查(调查报告)

北京方言因为和普通话语音方面相近,所以很多人将北京方言与普通话混为一谈,殊不知北京方言也有着很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些文学性的表达。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表达已经渐渐消失在北京人的日常用语中。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年龄段的北京人对文学性方言的掌握情况,来分析北京文学性方言消失的趋势。

i.“厨房”在连城县及邻县乡镇的说法与地理分布,Journal of 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s 2018年内即将刊出

民以食为天,做出一日三餐的“厨房”乃煮食养命之处,是阳宅三要之一(与大门、主人房并列),其名称是见于汉语各个方言的常用词,它的命名理据值得分析,其名称的地理分布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方言的类别以及接触关系。

福建省西部的连城县,地处闽江、九龙江、汀江的源头,位于闽客方言的交接带上。县境及周边相关的方言复杂多变,世所闻名。

本人在1996-1998年间,曾调查过连城县及周边邻乡共计20个方言点。以此为基础,从2014年起开始进行乡镇下位的村级调查,该调查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闽客接触带上的语言地理——以连城方言为例”课题的内容。本文通过“厨房”在该县107个方言分布点,加上相关的邻县上杭南阳、古田、蛟洋、步云4个乡镇,龙岩市万安、江山、大池等乡镇,永安市罗坊乡,清流县的长校、李家、灵地、赖坊等乡镇的村落的31处,一共138个地点,以“厨房”的说法为例,对词语进行说解,并进行初步的地理展现。

j.“银环蛇”叫法在连城及周边相关方言的地理分布,拟投《语言研究》

在方言复杂的闽西连城县及周边地区进行密集的布点,就“银环蛇”的叫法进行调查,并进行地理展现。调查表明,主要有两类叫法,簸箕佮和白公狼。通过双声、叠韵、增生鼻音等语音变异,演变出35种具体叫法。地理语言学用图形展示调查结果,可以以形为上,以色为辅,然后一目了然。

B.杨慧君:《新媒体在语言文化传承中的应用》,《语言文字应用》2017年第二期

由于人口流动、环境改变等原因,汉语方言功能不断弱化,其所承载的文化也危在旦夕。各地方言文化是我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使用新媒体,通过网络努力构建方言社群,搭建交流平台,强化方言文化的实用功能和情感交流功能,更新其传播形式,促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和传播。在此过程中,可将网络视频作为主要手段,以众包作为主要策略,以青少年作为关键群体。

C.贝先明:《湘语浊塞音的声学特征》,《语言研究》2017第3期

湘语音系上的浊塞音从声学上看主要有两种类型:不送气带声浊塞音、弛声浊塞音。本次实验没有发现送气浊塞音,过去记录的祁阳方言送气浊塞音,分别表现为弛声浊塞音、不送气带声浊塞音、送气清塞音,新化方言送气浊塞音实际上是送气清塞音。

D.丁沾沾:《粤北连南“军声”社区的双言应用与语言和谐》,《语言文字应用》2018即刊(有录用通知)

粤北连南“军声”社区双言现象十分普遍,居民大多通晓“军声”、客家话、广州话、普通话,并能根据交际场合、交往对象的变化,选择使用其中一种方言或普通话进行交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法,详细考察了连南“军声”社区的语言使用情况,为双言现象的研究提供个案实证。调查发现“军声”社区各方言与普通话的交替变换因年龄、地域有别而存在差异。文章最后探讨了连南“军声”社区双言现象的成因及语言和谐问题。

E.李莉亚:《湘鄂交界地带常鹤片方言声调的类型和演变》,《方言》2017年第四期

湘鄂交界地带常鹤片方言声调在去声的分合和入声的演变路径上具有一系列区别于一般西南官话的特征,它们的“底层”应该是一种去声和入声分阴阳,阴去、阴入、阳平调值相近以及阳去、阳入调值相近的非官话方言,目前该地带各方言点的声调格局处于不同的演变阶段。同时,该地带方言其他一些音韵特征也显示出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湘语以及赣语间的种种历史关系和现实联系,混合和过渡性质明显。

F.王媛媛指导:《城镇化进程中广州城中村语言使用状况调查研究》研究报告,作者闫郁文等 :“城中村”是当今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产物,其中城中村居民语言生活的动态变化是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一项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城市语言调查的研究视角,以广州市两个典型的城中村——猎德村和陈田村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和问卷的社会语言学田野调查法展开调查,共收到问卷样本79份及访谈样本42份,通过数据定量统计分析,对广州城中村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的表征和语言态度进行描述,对城镇化进程中广州城中村语言生活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提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集体层面、家庭层面、个人层面的有关方言保护和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对国家城镇化进程中的语言规划工作以及语言资源保护事业起到一定参考价值。

G.待出版书稿二部

a.与农村方言文化主题密切相关的《客家水源音佗城方言词典(严修鸿,邓晓妮著),近期已经完成了田野调查,整理编辑,收词条1.1万,写成的书稿总字数30万。

b.子课题一的内容,写成《连城方言语音、词汇的历史层次及其地理展现》

作者严修鸿,字数35万字。

②阶段性成果清单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出版社或刊物名 出版或刊发时间 字数

(万字)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连城卷 严修鸿、邱庆生 论著 商务印书馆 2017.10 41.9

擂茶、客家话禾宗祠——陆河客家人的三张脸 严修鸿 论文 中国国家地理 2017.10 0.7

连城全境及邻县相关乡镇方言中“儿子”一词的地理分布 严修鸿 论文 南方语言学 2016.11 0.7

连城莲峰镇詈骂词语解读 严修鸿 论文 龙岩学院学报 2016.12 0.7

连城县的十种特色菜肴 严修鸿 论文 客家文博 2017.12 0.8

闽西连城县的牛肉菜肴 严修鸿 论文 客家文博 2017.08 0.6

“厨房”在连城县及邻县乡镇的说法与地理分布 严修鸿 论文 Journal of 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s 2018年内 1

“银环蛇”在连城县及邻县乡镇的说法与地理分布 严修鸿,魏慧斌 论文 语言研究(拟投) 2019年内 1

新媒体在语言文化传承中的应用 杨慧君 论文 语言文字应用 2017.05 0.9

湘语浊塞音的声学特征 贝先明 论文 语言研究 2017.09 1.0

粤北连南“军声”社区的双言应用与语言和谐 丁沾沾 论文 语言文字应用 2018(录用) 1.1

湘鄂交界地带常鹤片方言声调的类型和演变 李莉亚 论文 方言 2017.12 1.0

城镇化进程中广州城中村语言使用状况调查研究研究报告 闫郁文等 研究报告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采纳 2018年4月 2.4

关于方言的文学性消失的调查--以梅县客家话为例 曾蕊,严修鸿 研究报告 待刊 2018年5月 2.0

关于北京方言文学性消失的调查 黄怡宁,严修鸿 研究报告 待刊 2018年5月 1.0

客家水源音佗城方言词典 严修鸿、邓晓妮 书稿 待出版(完成) 2020年之前 30

梅州方言民俗图典(方言文化主题,2018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奖) 严修鸿等 论著 语文出版社 2014.12 42.4

三、下一步研究计划

第一,田野调查

目前课题组已经完成福建省连城县及周边小片实地调查工作,共计136个地点,记音材料和录音材料基本整理好。广东连州片的调查,完成了51个地点,达到该区域调查总量的三分之一,接着要实地调查连州80个左右的方言点,预计2019年初完成。接下来开始调查赣东北的婺源县、广东的乐昌县、湖南江永县这三者其中的两片区域。计划在2020年底之前全面完成海内外至少240个方言点调查工作和语料整理工作。

田野调查还包括社会语言学调查,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方言文化的现实情况与发展趋势,要做一些抽样调查,以可靠的数据反映这个社会生活图景。对全国各地自觉或者自发的一些抢救,继承一些举措,要进行专案采访,写成可供国家文化决策部门参考的翔实报告。

第二,方言文献整理

大部分重要的文献已经录入计算机,总字数超过200万。接下来的大量工作,将是校对、注释及科学解读,必须要由专业人员来承担。

第三,语料库建设

包括“极复杂方言区有声语料库”和“极复杂方言区历史文献语料库”,前者在2018年启动,完成之后将有超过39万条的语料通过网络数据库平台发布,供学界和公众检索和利用;后者将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历史文献语料库,总字数超过200万字,而且都是精准的熟语料。这两个数据库的建设,需要购置包括服务器在内的设备,也需要聘请数据库专家开发软件平台。

第四,比较研究

目前因为第一手的有声语料和历史文献还没有完备,所发表的比较研究成果只涉及部分问题(主要限于语音),因此尚未形成系统。数据库建设之后,课题组首先要整理出版三大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分别就语音、词汇进行广泛、深入的比较研究,预计2019年之后将撰写如下四类书稿:

1. 地理语言学类

《连城及周边方言地图集》、《连州市方言地图集》、《婺源县方言地图集》等

2. 汉语方言文化大词典类

《客家方言文化大词典》、《南昌方言文化大词典》

3. 方言文化典藏类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连州卷》、《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江永卷》、《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襄阳卷》、《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南昌卷》等书稿。

拟就地理语言学、方言文化保护等主题写成科学论文,往《方言》《中国语文》《语言研究》《语文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等刊物投递12篇以上。

已经写好,即将刊出的:

《“厨房”在连城县及邻县乡镇的说法与地理分布》,被Journal of 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s 刊物录用,2018年内刊出

《“银环蛇”在连城县及邻县乡镇的说法与地理分布》拟投《语言研究》

《“咬”字读音在连城县及邻县乡镇的地理分布》,拟投《东方语言学》

(课题组供稿) 

(责编:孙爽、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