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的中期检查报告

2018年11月27日10:08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

1.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已于2017年顺利完成总体项目开题和各子课题工作部署等工作,总体任务按计划执行顺利,各子课题进展顺利,部分子课题的研究组成员、研究框架和内容结构有所调整。

本项目立项以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科研计划开展工作,2017年4月16日,课题组在北京召开了开题研讨报告会,课题论证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并提出完善研究的建设性建议,课题组认真分析和改进。开题会进一步研究课题改进、文献资料以及科研步骤具体实施等实施细节,奠定了课题开展工作的基础。专家们还从课题可能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问题、学科之间的互动问题、最终成果的形式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立项至今,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科研工作得以稳步推进,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较好。五个子课题的进展情况基本顺利,首席专家与子课题负责人以及课题组成员通过密切沟通交流,具体布置严格要求,课题研究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并发表中外文相关成果40余项(见阶段性成果清单),达到了预期目标,项目研究稳步推进,一些研究成果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反响。

2. 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本项目已经按项目进展安排了多次实地调研。此外,由于项目的主要方向是理论研究,在相关学术会议中也结合学术交流和专题研讨进行了专项调研。

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以来,我们不仅与学者进行多方面的学术交流,而且召开多种形式的学术会议:

(1)2017年5月28~29日,在山东曲阜主办“第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杏坛年会”。会议研讨的主题: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

(2)2017年6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与《光明日报》等单位在北京主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会议研讨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构建。

(3)2017年11月25~26日,由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第十九届年会在南京召开。会议研讨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现实问题”。

(4)2017年12月2日,主办的“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研讨会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名家论丛》新书发布会在济南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5)2017年12月16-17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大讲堂”在中国科技会堂开班,来自全国“211”高校经济学院院长、地方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部分省委党校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参加了会议。

3. 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项目组注重项目的成果宣传与推介,开题会后即组织撰写工作汇报和会议综述。2017年8月17日,项目组在北京发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20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20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影响力评价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展。除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文外,课题组还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宣传范围广、影响力大的报纸、媒体发表系列文章推进宣传工作。同时,发挥课题依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宣传平台优势,努力打造新媒体平台“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这一平台获得学界高度认可,成为政治经济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之一。

4.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和研究心得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本项目时间跨度大、涉及广、理论性强,如何在深化改革、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动态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属性,实现对这一体制的理论解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得的经济增长奇迹应通过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解释。而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以及这种优越性得以发挥的条件是什么,则需要结合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进行解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回答中国重大现实问题,响应“四个自信”的重点问题。这些需要理论来回答。

由于本项目创新性要求高、理论性强,许多理论均属创新探索,可以直接借鉴国内外经验少。另外,作为国家重大项目,涉及的人员、机构、方面较多,协调一致也很不易。此外,研究期间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提出,依据相关学习文件和指导精神,研究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根据研究实际需要尽量保障交通费、会议费、国际交流以及网络通讯等方面的费用预算。

就研究心得而言,课题组的总体认识是:自新中国建立之初开始,中国学者寻求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努力从未停止,相关努力与中国历代领导人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在1960年代和1980年代,虽然经历了两次理论研究的高峰期,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尚不够明晰,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未充分展开,构建成熟经济理论体系的条件不充足。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迎来第三次高潮,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进入成熟和全面建设时期,总结中国发展道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正当其时。然而,由于这一理论构建工作,涉及经济发展各领域和几十年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史,其难度较大。从基本原则和中心线索等层面把握理论探索的整体性和全局性问题,结合当代实践和学说发展史展开深入探索,是唯一可取的研究路径。

概括地说,本项目的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均较好,有望克服困难,不断推出阶段性科研成果,争取按时、保质完成并提交最终成果。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

迄今为止,本项目已完成阶段性成果四十余项,具体的成果目录清单附后。

在这些阶段性成果中,比较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2017)》。这两本著作也是课题组研究过程中,推进策划“名家论丛”丛书,发布年度研究报告的代表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成果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以课题组成员为主力编委成员,策划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名家论丛”丛书中的代表性著作,是本课题首席专家王立胜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代表性论文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两次研究高潮后,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正形成第三次研究高潮。前两次研究高潮分别形成了构建中国版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目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成果,第三次研究高潮正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正逐步汇成一股理论潮流,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成熟。

在民族国家依然存在的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不可能消失。隐去国家主体性的世界主义经济学,实际上代表着经济强国主张扩大国际分工及强化全球经济控制权的国家主体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必然存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要研究这种竞争与合作关系——国家利益就是这种研究的根本点,国家主体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可或缺的基本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是经济规律一般性与个别性的统一,符合"普遍—特殊—个别"的哲学原理。国家主体性也是自主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落实两者的辩证统一,就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认真学习,坚持理论创新的开放性胸怀;另一方面立足中国国情,站稳中国立场。

该著围绕中国经验的理论升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构建集中著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中起到学术引领和理论中坚的作用,在著作中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探索和当前社会矛盾的论述,契合了党的十九大对社会发展阶段和当前社会矛盾的理论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2017)》成果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2017)》是以本课题组成员成员,在全国范围策划发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年度报告的代表性成果。这一报告将梳理每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上一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动态系统地梳理、总结和评述,系统梳理了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展。

该报告是响应习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讲话精神,顺应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高潮,是打破西方经济学话语垄断的重要举措,是理论自信的重要体现。该报告记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理论成果,为社会各界、学界提供相应的历史文献。

本报告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概括的八大理论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八个基本专题,以“问题导向”和“目标设定”的视角锁定八个专题的研究,研究内容聚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中国经济建设领域形成的独有的理论研究序列。

三、下一步研究计划

下一步研究计划

按照本项目科研计划,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七个方面:

1.在前期国内外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理论发展现状,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其他学者沟通交流的可行性,围绕不同学科理论范畴的哲学基础开展项目组专题研讨,形成哲学批判的研究纲领,撰写哲学批判研究的相关论文。

2.就哲学批判的研究成果召开专题研讨会,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改进研究思路。同时整理关于经济学说史和经济史的文献资料,为后续的历史研究准备基础。

3.进一步深化哲学批判的理论范式研究,基于相关理论范式的研究成果,全面开展经济学说史中不同学说的比较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经济史研究,就相关理论的解释力和实践指导效果进行理论评价。

4.结合经济学说史和经济史的研究成果,召开经济伦理研究专题会议,围绕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召开专题研讨会,梳理相关文献,推进“文明基础”的相关研究。

5.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实践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相关经济政策的实践效果,为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相应的“问题导向”视角。

6.基于哲学批判、历史研究和伦理反思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畴和分析工具,完成理论重构的准备工作,尝试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总体架构。

7、2021年提交最终成果学术专著的大纲,并开会交流研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进而修订完善和审定,具体落实撰稿工作,争取按时、保质完成最终成果。

(课题组供稿)

(责编:孙爽、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