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张晓:世界苗学研究的时代烙印

张晓2018年04月18日09:38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苗学通史”首席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给我国民族工作和侨界带来巨大鼓舞,也对新时代如何做好世界苗学研究提出新要求。

苗学研究分布广泛

苗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散布于亚洲、美洲、欧洲、澳洲等,但不管身处何方,他们对中国和中华传统文化都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附感。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东南亚各国的苗族分布区刚好处于我国从南部和西南部走向世界的过渡带;分布在欧美和澳洲的苗族,经过多年侨居已基本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但中国传统文化仍是他们的根。

从世界苗学研究学术史看,可将之分为古代苗学(鸦片战争以前)、近代苗学(1840—1949年)和现当代苗学(1949年以来)三个时期。鸦片战争以前,苗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苗学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该时期传流至今的苗学文献,主要是中国学者及少量东南亚学者的研究成果。最早涉及苗族及其文化的文献包括《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晋)《华阳国志》《隋书》卷三十一《地理志》等。这些文献属中国传统式的研究,研究初衷主要是服务于朝廷“教化”和“齐政”之需要。苗学研究遵循的学科体系是中国传统的国学体系,但研究内容实际上已涉及现代意义上的众多学科。流传至今的苗学文献,对当代学科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料价值。

鸦片战争后国外苗学研究以侵华为初衷

鸦片战争后,一些西方传教士、探险家、商人等逐渐进入中国与东南亚苗族社区调查,但观察和记录大多停留在表面上,缺乏系统性研究,因为他们的目的主要是为其国家日后的侵略和划分势力范围服务。《中法新约》签订后,法国正式启动了对整个中印半岛的殖民统治活动,并伺机向中国西南地区扩展其势力范围;英国在控制印度的基础上涉足缅甸,并致力于长江流域的势力范围与南亚连成一片。法英学人在此背景下对苗族社区展开调查。日本学人也开始为其国家侵略中国的需要服务。日本最早接触苗族文化的是人类学家鸟居龙藏,代表作为《苗族调查报告》(1907)。辛亥革命后,欧洲各国和日本可自由地展开对东南亚的研究。但因欧洲各国战后的衰败,学界对苗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沉寂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列强出于殖民活动的需要,选派大量学人对苗族及其文化进行研究。不过研究较为随机,成果极为零碎,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可贵的是,他们所做的具体研究工作相对翔实准确,且遵循通行的学科体系。

中国学人苗学研究多为“自我呈现”

在这一时期,中国学人对苗学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研究取向集中表现为传统国学与西方学科体系的相互渗透和兼容。最具代表性的是凌纯声、芮逸夫的《湘西苗族调查报告》。这一时期,杨汉先、梁聚五、石启贵等作为苗族最早的一批现代知识分子,开创了苗族学者的“自我呈现”。此外,张海岩、蔡元培、杨成志、瞿同祖、吴泽霖、陈国均和江应樑等都曾对苗族及其文化进行研究,研究大多围绕稳定国内政局而展开。张琨对苗语的研究则达到极高水平。以上学人成果主要汇编于《民国年间苗族论文集》。

1949年以后,世界苗学研究进入了繁荣时期。跨境而居的苗族处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的前沿:中国苗族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获得新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东南亚的苗族则陷入战火纷飞的困境。由于老挝、越南战乱,学人难以进入这些国家的苗族社区调研,非殖民地泰国的苗族成为研究热点,成果较多。越南战争造成大量苗族难民移民欧美国家,引起世界的关注和讨论,世界苗学研究呈现出复杂的局面。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苗学研究深受苏联学者影响。改革开放后,西方学者开始进入中国从事研究,日本学者掀起苗学研究热潮。国外苗学研究成果逐渐被翻译到中国。西方学人日益退出东南亚苗族及其文化研究,将兴趣转移到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苗族移民散居群体研究,并对苗族在老挝发挥的历史作用作出评价。因移居美国的苗族人口较多,美国学人对其本土苗族的研究成为主流。美国苗学研究主题从最初的难民安置、社会适应,逐渐转向教育、社会、医学、认同等跨学科研究。移居美国并接受美式教育成长的美国苗族知识分子,已成为当前美国苗学研究的主体力量。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苗族学者有杨道(YANG Dao)和李亚(Gary Yia Lee),杨道为海外苗族研究首位博士,代表作《转折中的苗族》于1975年出版。李亚博士是当前海外影响力较大的研究苗学的人类学家。

苗学研究为国家统一服务并逐步走向国际化

1949年以后,贯彻民族平等政策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主流,苗学研究成为我国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1956—196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状况调查后,涌现出一大批知名的苗学学者,他们在苗族语言、苗族文字、苗族民间文学等方面有着突出的建树。改革开放后的苗学研究成果丰硕,其中以历史学成就最大,伍新福、翁家烈、杨庭硕等是领军人物。但这个时期的研究,主要还是沿袭中国传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与西方学人的学术对话远远不够。20世纪90年代,中国苗学研究进入平稳状态,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成果逐渐增多。进入21世纪后,苗族博士不断涌现,他们将苗学研究推向新的台阶,在理论高度上展开对话,使苗学研究发生了质的飞跃。不少非苗族学者也投入到苗学研究之中。这个时期苗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全面铺开,涉及方方面面,其中苗族服饰研究成果数量较多。另外,杨鵷、石茂明、石朝江、张晓、吴晓萍等学者长期赴海外或在国内进行海外苗学研究,揭开了苗学研究与国际接轨的新篇章。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增多的背景下,苗学研究走向国际化。

世界苗学文献的生成与流传,是特定国际背景下的产物,主题和内容既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又代表着研究者国别的利益诉求。收集整理世界苗学文献,需进一步明辨文献的时空架构,并遵循这样的指针揭示相关文献与所处时空背景的内在关联性,才有可能使尘封的世界苗学文献在当代复苏,并有效服务于营建和平国际环境的中国大政方针的需要。通过世界苗学研究,在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积极向世界宣传中国苗学研究的最新动向,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苗学研究中的中国”,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编:李叶、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