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仓楚简释文与注释通稿会
2017年7月5日,课题组首席专家李天虹教授召集主要成员刘国胜、宋华强、何有祖、鲁家亮、李静等教师以及数位简帛中心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召开项目中期研讨会。李天虹教授通报项目总体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后,与会者重点就严仓楚简释文与注释展开讨论。
严仓楚简整理者李天虹和蔡丹,提前梳理、汇集现整理文本中有关释文、注释方面的问题,以PPT的形式向与会者进行展示,并作详细说明和分析,然后与会者逐条讨论,发表己见。
通过讨论,在释文与注释上均取得进展。比如626号简上有一个字写作 ,很令人困惑。宋华强根据《说文》和《古文四声韵》,认为这个字很可能是“两”字的古文。这是很有启发意义的看法,而且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如果最终确认,就是目前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古文”写法的“两”字;而且这个字确认后,还有助于疏通626号简的文义。刘国胜释出360号简的“橛”字。橛是马衔,以往在楚墓里有发现,可是楚遣册明确记载了“橛”的,这是首例。刘国胜、宋华强等释出568号简的“遊”字,通过这一释读,“遊”与其下的“环”合成一个词“遊环”。遊环是见诸传世文献记载的车马器,然而文献对遊环的记载存在歧异或不清晰之处,直到秦始皇陵铜马车面世,学者们首次见到了遊环的实物,现在又在严仓简中首次见到出土文献对遊环的记载,可以说令人兴奋。
此外,李静还就字形辞例数据库的编制同各位成员进行了交流。提示大家在核查现有数据库的问题时,还要注意将释文的变动情况反映到数据库中,做到释文与数据库的联动统一。
此次会议从上午开始,与会者没有午休,一直工作到当天下午6点半结束,反映了课题组成员对课题内容本身的极大兴趣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