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进展情况
1、课题开题与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研究在首席专家的指导下,按照项目整体时间安排,各子课题负责人积极推进本项目的各项研究工作。总体来说,已经完成子课题一和子课题二,正在实施子课题三。具体研究进展情况如下。
1. 子课题一:中国文化下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结构与理论建构(已全部完成)
任务1:对已有国内外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综述文献、实证研究文献以及干预方案等进行系统性分析,确定了本课题的基本理论指导为“关系-发展-系统模型”,并发现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此环节为本课题建构基于中国青少年的积极发展结构、内涵和测量指标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与此同时,为探讨流动背景下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发展问题,课题组对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受虐待儿童的已有研究以及相关问题做了系统回顾,如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做了元分析和系统评价;对受虐待儿童的心理、行为与神经发展等相关研究做了文献评述,在此基础上完成了3篇相关的文献综述类文章。
任务2:基于前期的文献分析,我们通过基于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对5类人群(包括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工作者)共112个个案进行了半结构访谈,获得访谈文本近200万字,音频100余小时。通过对文本进行编码确定了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四维结构(能力、自我价值、联结和品格)。具体过程如下:
(1)2016年6月至7月,组织撰写了质性访谈提纲(含教师版,专家版,学生版,家长版等)、抽样方案以及培训手册,并对所有访谈员进行现场或是在线培训。
(2)2016年7月,组织访谈员进行预访谈,并将访谈资料转录后,就访谈质量问题再次进行培训,确保了访谈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2016年7月29日,邀请北京雷安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就质性研究软件QSR Nvivo11.0的使用进行培训,课题组主要成员全部参加,为访谈资料的编码与分析做好了技术准备。
(4)2016年7月至9月,课题组对来自辽宁、江西、北京等地的教师、社工、教育专家、中小学生及家长共112人进行深度了访谈,获得了编码的数据。
(5)2016年8月,课题组根据已有访谈内容,进行预编码,提出初步的编码方案。
(6)2016年8月31日,召开文本编码专家研讨会。课题组邀请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专家就编码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研讨。最终达成以下共识:对基本的概念要界定清晰;考虑到“联结”等概念的文化特异性;充分考虑中国文化下的积极发展;借鉴核心发展心理学理论;突破西方研究者Lerner提出的积极发展的5Cs结构;编码方案要逐步研讨与修改。
(7)2016年9月至11月,课题组成员在“编码→研讨→修订编码→再编码”的反复探索中,完成了112个个案的编码工作,并进行了编码节点数据分析,初步形成了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能力、联结、品格和自我”的四维结构。
(8)2016年11月2日,课题组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专家就编码结果进行研讨。达成的共识有:重视自我部分的内容;健康生活能力作为能力的重要方面需要单独列出;框架内容比较丰富,但要避免“大而全”的问题;确定“积极发展”是一种“过程”还是“结果”的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不能完全依赖已获得的数据。
(9)2016年12月初,针对编码过程中“品格”部分编码节点众多,较难提出关键节点的问题,我们通过邮件的方式,邀请了30位国内发展心理学专家对37个“品格”编码节点进行评价,最终获得了20个代表青少年积极发展品格方面的核心品格特征,分别是:友善、尊重、宽容、感恩、孝顺、爱集体、爱国、认真严谨、自主、好学、好奇心、勤奋刻苦、有志向、主动进取、诚信、责任心、自律、坚毅、心理弹性、乐观。
任务3:整合文献综述以及质性研究的结果,针对中国文化下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内涵、结构以及促进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最终构建了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框架。具体过程如下:
(1)2016年12月16日,课题组邀请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等专家就质性研究结果进行讨论。达成的共识主要有:联结作为青少年积极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合理的;品格部分要突出中国文化特色,和西方研究结果要有一定的区分;要理清各个概念的层次性和结构性;最终的结构可以通过最后的实证数据再次进行调整。
(2)2016月12月18日,课题组成员再次对“品格”部分的编码节点进行研讨。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积极发展的青少年“品格”归纳为“爱、智、信和毅”四部分。
(3)2017年1月至2月,课题组依据多次专家研讨及实证研究结果,最终提出了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四维结构及其内容,即能力、自我价值、品格和联结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结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社会-情绪能力和生活能力;自我价值主要包括自信、自尊和自我接纳;品格主要包括爱、智、信和毅;联结主要包括家庭联结、学校联结和社区联结。由此,我们提出中国青少年的积极发展结构模型。这与西方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积极发展结构(如Lerner等提出的5Cs)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总体结构与西方研究结论相似,但具体内涵存在较大差异,如更重视修身、家国关系等方面的品格等。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结构与内涵融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
2. 子课题二:中国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测查工具设计(已全部完成)
任务1:遵循科学的心理学问卷与研究工具发展程序,建立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状况的测查工具库。课题组基于质性编码及中国优秀传统和时代发展需要,已经以较高的标准完成了本课题的核心成果之一《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问卷》的编制。一方面为以后的实证研究开发了有效的测量工具,另一方面也从定量的角度验证了我们提出的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结构的合理性。具体过程如下:
(1)2017年2月至3月,课题组开展青少年积极发展相关问卷的梳理工作,共收集到国内外相关问卷34个。之后,课题组依据质性研究的基本结果,通过参考已有问卷、自编等多种途径,初步编制了《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问卷》的项目,共317个。
(2)2017年3月至4月,课题组对初步编制的问卷进行预测试。选取大连、开封和德阳的中小学生共计约2000人。之后,对初步编制的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基本确定了正式测试的《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问卷》的179个项目。
(3)2017年5月3日,课题组召开项目中期总结与研讨会。首席专家林丹华教授报告了项目中期进展,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央财经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专家组成员充分肯定了课题取得的成果,并对研究过程、研究重点、研究特色、研究成果深度转化及课题工作尚存的困难等方面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扣准了“积极青少年发展”这一核心概念,课题成果既与西方已有研究接轨,又突出了中国文化特色;同时,课题中的部分研究结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对落实我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他们还建议,积极发展的中国青少年的特征,要突出“爱国”等重要元素;即将开展的测量工具编制和数据库建立,要广泛地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相联系,深入基层学校调研。同时,专业组其他成员,就课题的总体框架、部分概念的文化差异、变量测量等问题与课题组成员做了深入的交流。
(4)2017年6月2日,课题组邀请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就量表编制问题及后续施测进行研讨。最终达成以下共识:为确保信效度,部分量表加入父母和教师报告;问卷的项目应注意区分能力和结果;充分考虑问卷在不同群体中的适宜性;家庭经济情况的测量要考虑到农村和城市的差异;注意排版的多样性等。
(5)2017年6月6日至6月16日,课题组在北京、河南、辽宁抽取中小学生2128人对编制《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问卷》进行正式施测;2017年6月21日至7月13日,课题组在北京选取中小学生681人进行问卷重测。至此,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测评工具研发顺利完成。
除此之外,课题组还对针对我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状况的其他测量工具进行了整理、修订和完善,为后续大规模施测形成了完整的测量工具包。
任务2: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已初步建构了我国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结果指标体系以及影响积极发展结果的个体和环境促进性因素指标体系。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1)基于质性研究提出的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框架,课题组目前已经初步制定了影响青少年积极发展结构的关键性个体和环境因素指标。
(2)2017年7月7日,课题组邀请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专家与课题组成员就测量指标体系进行研讨。会上,对课题组提出的影响青少年积极发展结果的关键测量指标逐一进行了审核,最终达成了相关的测评指标体系。
(3)为了后续研究中更好地探索处境不利儿童积极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后果,课题组前期利用已有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和测量工具,开展了探索性的研究工作。主要考察了以下问题:①留守儿童的未来定向和社会支持在其心理适应中的作用;②心理弹性在流动儿童同伴侵害对抑郁情绪影响中的保护性作用;③未来定向和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积极发展的影响;④流动儿童的同伴侵害与孤独、抑郁等内化问题的相互影响;⑤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潜在类别;⑥情绪调节策略对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机制;⑦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学校适应及成就目标的影响;⑧流动儿童的集体和个人自尊与流动儿童的歧视;⑨心理虐待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影响。
3. 子课题3: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发展状况及追踪调查(正在实施)
任务1:在全国范围内代表性取样,考察我国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市非流动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特点及差异。课题组目前已经完成抽样方案的设定。具体情况如下:
(1)2017年6月,邀请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对全国范围的抽样方案进行了初步拟定;课题组成员也对我国留守、流动儿童的分布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确定了抽样省份。
(2)2017年7月13日,课题组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专家,就“青少年积极发展的测量指标体系”和全国范围施测方案进行研讨。最终主要达成以下共识:为方便追踪,可以将测查年级的起点定位小学4年级;尽量避开少数聚居区域;采用在线测试;对相关概念要进行再次界定,如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多群体数据报告要理清各指标之间的关系。
任务2:将在全国代表性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些处境不利儿童开展2次追踪调查。目前课题组正在联系相关单位和人员,逐步完善追踪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2、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课题组对112名个案的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后,最终构建了“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四维结构,形成了研究报告一篇。基于质性研究的基本结论,我们开发了《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问卷》,并获得了有关该问卷的心理测量学指标以及基于北京、大连和开封等地青少年积极发展的潜在类别。
3、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活动
(1)2016年11月17日,首席专家林丹华教授参加了儿童发展与保护研讨会暨中国扶贫基金会“童伴计划项目”贵州启动仪式,就留守儿童目前的现状和干预问题,从积极发展的视角作了最新研究成果报告。
(2)2016年12月7日,首席专家林丹华教授参加民政部“好老师工程留守儿童地区教师能力建设及心理支持试点项目”——“开心屋”成果阶段交流会,就留守儿童的积极发展发表了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启示。
(3)2017年2月,课题组首席专家林丹华教授前往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犹他大学交流访问,分别作了“流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影响因素”、“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发展”的主题报告。在此期间,同时出席了美国东部社会学学会年会,作了Chinese Youth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USA的报告。
(4)2017年4月,课题组向有关部门提交《关于从心理弹性视角开展处境不利儿童一体化心理关怀工作的建议》的政策咨询报告。
(5)2017年6月14日,首席专家林丹华教授参加了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的青少年健康与发展媒体培训会,就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内涵与结构和如何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发表了演讲。此次演讲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中国青年报》、《科学网》等媒体做了重要报道,心理学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公众号《神经科技》也进行了转载。
(6)2017年7月20日,首席专家林丹华教授参加了由北京大学主办的"一带一路"青少年全球健康联盟筹备会议暨2017年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与发展研讨会,并作了题为“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与身心健康“的特邀报告,介绍了中国文化下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结构与内涵的质性研究,从积极视角出发,分享了青少年积极发展与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关系及其促进与培养方面的研究。
二、 研究成果情况
本项目已在领域内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发表英文论文3篇。其中,《Future Orientation,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mong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A Longitudinal Study》一文基于积极青少年理论框架,通过追踪研究探讨未来定向(个体资源)和社会支持(环境资源)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的即时和后续的影响。结果发现未来定向,尤其是未来打算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都有即时和后续的影响。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尤为重要,对非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的影响主要体现了即时的作用。该研究对进一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而《Peer Victimiza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Rural-to-Urban Migrant Children in China: The Protective Role of Resilience》一文则是针对流动背景下流动儿童这一群体开展的研究,该研究基于积极青少年发展和心理弹性的理论框架,关注中国流动儿童的内化问题(抑郁水平),并探讨环境因素(同伴侵害)对该问题的消极影响以及个体因素(心理弹性)的潜在保护性作用。结果发现,同伴侵害能显著增加流动儿童的抑郁水平,同时,心理弹性可以起到保护性作用。我们的研究强调了降低环境危险性因素和增加个体保护性因素的意义,并为通过开展心理弹性干预降低流动儿童的内化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此外,《Family and Individual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of Depression among Chinese Migrant Children with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Symptoms》则进一步关注中国流动儿童中具有对立违抗性障碍(ODD)的儿童的情绪问题(如抑郁情绪),综合考虑到家庭和个体变量中的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包括家庭功能、家庭虐待、儿童的心理弹性和自动思维。结果发现儿童的自动思维在家庭虐待对儿童抑郁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家庭功能中的亲密维度(cohesion)和儿童的心理弹性,可以调节家庭虐待对儿童自动思维的作用。我们的研究强调了降低风险因素和增加保护性因素的意义,而且为具体ODD儿童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理论和现实指导。
同时,本项目还分别在《心理学报》、《心理发展与教育》等杂志上发表4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文文章。
首先,《流动儿童同伴侵害的特点及与内化问题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一文发表在国内心理学领域顶尖杂志《心理学报》上,该研究在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的框架下,采用纵向设计,以四、五年级流动儿童为被试,重点考察流动儿童同伴侵害的特点及其与内化问题的动态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同伴侵害和内化问题(社交焦虑、抑郁和孤独感)呈循环作用关系,且抑郁、孤独感与同伴侵害的循环作用在两类流动儿童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而在社交焦虑和同伴侵害的模型中, 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同伴侵害对社交焦虑的作用比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更大。该研究启示,未来预防/干预研究可以聚焦于减少流动儿童的同伴侵害或内化问题的角度打破二者的恶性循环, 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构建良性循环, 促进他们的积极发展。
其次,《流动性、教育安置方式和心理弹性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一项追踪研究》一文已在CSSCI 100种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上发表,该研究采用追踪设计探讨中国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发展变化趋势,并探讨环境危险性因素(流动性和教育安置方式)和个体保护性因素(心理弹性)对孤独感即时水平和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孤独感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流动性和教育安置方式仅显著预测流动儿童的即时孤独感水平,心理弹性对流动儿童的即时孤独感水平和孤独感发展趋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提示,增加进入公立学校学习的机会、降低流动频率和提升心理弹性对降低流动儿童的孤独感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发表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的《流动儿童心理弹性潜在类别及内外化问题比较》一文基于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框架,聚焦于探讨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潜在类别,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3种类型:“高弹性组”、“一般弹性—平稳组”、“一般弹性—波动组”。该研究还进一步比较了几类儿童在自尊、抑郁、孤独感及问题行为等心理健康指标上的异同。对未来在流动儿童群体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最后,在本项目文献梳理阶段的成果《国外儿童心理虐待的神经机制研究综述》一文已发表在《中国特殊教育》杂志上。本文从神经学层面对儿童心理虐待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从发展的视角理解这一主题。文章主要沿着心理虐待的脑机制、心理系统与心理虐待这两条脉络进行阐述。阐明了儿童心理虐待会损害HPA 轴的正常运作,并结合心理弹性的知识阐述心理虐待儿童处理压力 事件的相关神经机制。未来研究应更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应结合神经科学的相关成果,探讨相应的干预方案,更好地为儿童提供帮助。
除了上述提到的7篇已发表的文章,本项目还有5篇中/英文文章正处于审稿或投稿阶段。其中,《情绪调节策略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尊和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一文已投稿到《心理科学》,正在最后的修改阶段。该论文从流动儿童积极发展的视角,探索了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如何通过自尊、心理弹性促进和阻碍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机制,弥补了以往流动儿童“缺陷与问题”研究视角的不足,对相关的干预计划具有重要的启示。而另一篇已投稿到《心理科学》上题为《儿童心理虐待对不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的文章,则主要关注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因素,考察人格特质在心理虐待对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儿童心理虐待可以通过神经质的中介作用影响不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其次,现投稿到《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的文章——《Collective and personal self-esteem as mediators between perceived group discrimination and adjustment in Chinese migrant children》一文,以城乡流动儿童为被试,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群体歧视知觉对其情绪和行为适应的影响,并且考察集体自尊和个体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群体歧视知觉不仅可以直接增加流动儿童的反社会行为,还可以通过降低流动儿童的集体自尊和个体自尊,进一步导致其反社会行为的增加。群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积极情感不存在直接的消极影响,主要通过降低流动儿童的集体自尊和个体自尊,进而降低其积极情感。该结果提示群体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适应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而《Parenting styles and adolescents’ school adjustment: Using the 2 × 2 framework of achievement goals》一文主要聚焦于探讨家庭中父母教养风格和青少年的学校适应,目前已投稿到《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最后,作为本项目文献梳理和综述阶段的另一成果,《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loneliness among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一文首次通过元分析技术系统综述了我国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研究发现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有:性别、年龄、自尊、心理弹性、外向性、社交焦虑、家庭功能、亲子关系、父母支持、同伴支持、教师支持等。总体上呈现出小到中等程度的效应量。研究结果为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干预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更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我们正在积极组稿和撰写一批(3-4篇)系列专题论文,并拟于2018年初前发表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这批系列专题论文是对本项目文献综述、质性研究探索中国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结构和内涵、编制测量工具等各阶段研究成果的系统综述和报告。拟连续重磅推出本项目的系列重要成果,以扩大其在学术研究、教育实践等多个领域内的影响力。
另外,本项目还完成了拟发表在Springer上的专著《Well-Being of Youth and Emerging Adults across Cultures - Novel Approaches and Findings from Europe, Asia, Africa and America》中的部分章节,该著作是隶属于“Cross-Cultural Advancements in Positive Psychology”系列的专著之一。其中,题为《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among Chinese Migrant Children: The Protective Roles of Future Orientation and Social Support》的研究作为该著作的第14章,主要介绍了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理论框架,并以中国流动儿童为被试,在该理论框架下,探讨未来定向和社会支持对中国流动儿童积极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中国流动背景下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体系的构建和未来干预研究奠定基础。
同时,本项目的成果还包括编制了《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问卷》、《中国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访谈提纲》及正在构建和逐渐形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指标体系系列工具包》等测查和评估工具,并产出了《中国文化下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内涵——基于学生及家长的访谈》、《流动儿童积极发展的类型及潜在转变分析》等硕士论文。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