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进展情况
1、课题开题与子课题进展情况
经查阅大量国内外英文和中文相关文献和研究,围绕框架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框架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子课题完成情况良好,已完成阶段性的学术论文和译著。
2、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已经举办多次人文学的学术会议,还对国外人文学科的总体情况和最新研究做了调研。对“人文学”与“人文学科”的的基本界定与学科性质;东西方人文学的精神传统;人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具体方法;人文学的主要范畴和命题;人文学的价值体现人文学和人类思想史发展的关系;中国当前人文学研究的现状;人文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意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邀请了国外相关的学者来华讲学。子课题负责人利用在香港和美国的讲学或学术访问,与西方有关学者进行了交流和探讨,特别是针对西方和中国目前面临的人文学科危机状况,努力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同时参加了台湾大学和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相关学术会议。
3、成果推介与宣传
已经提交阶段性研究的工作简报12份,开设了和人文学有关的网络慕课4门。
二、 研究成果情况
1、《人文学导论》举办了十多次相关学术研讨会议,内容涉及:“中国电影与人文精神”“瑞兽与中国艺术中的狮虎形象”“人生价值的追求”“古希腊英雄主义的精神意蕴”“笔墨作为“表征系统”及其未来学价值”“从四个层面谈中华美学精神”“从昆曲复兴到汤学热潮”“提升人生境界”“弘扬中华美学传统,提高人生精神境界”等,已经以简报形式提交。
2、《从四个层面谈中华美学精神》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的美学层面的思考,对于美学理论研究,开拓了崭新的研究视野和更为广阔的思路。
3、开设《艺术与审美》《伟大的红楼梦》《昆曲艺术》《敦煌的艺术》《世界博物馆艺术》等网络慕课,推动人文精神在美育中的落实。
4、子课题《西方人文学读本》《中国文化的人文价值》研究进展顺利。在北京大学已经开设了《红楼梦研究》和《莎士比亚研究》两门课程。
5、子课题负责人周宪集中关注了当代人文学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特别关注当代大学教育重科技轻人文的普遍倾向,探讨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几个途径和方法,并在欧洲著名的《欧洲评论》杂志上发表英文论文。
6、在前期研究中,我们从文学艺术作为人文学科最主要的部分入手,关注文学艺术如何为当代人文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诸如文学与道德的关系,阐释作为人文学科基本方法的突破,审美作为人文学训练和熏陶的基本方式,如何在当代社会发挥新的功能。
7、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对技术支配的社会的倾向做深入思考,特别讨论了技术导向性社会中“装置范式”对公众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批判哲学的观点。同时,对当代中国的阅读生态做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从“沉浸式”阅读向“浏览式”阅读转变,进而探究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