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词体声律研究与词谱重修中期检查报告

2017年12月08日14:20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2015年12月于河北大学举行开题报告会,课题组成员经过认真讨论,决定根据专家组意见对课题内容、结构、子课题及负责人作了调整并向国家社科基金委提出申请(2017年6月正式获批),申请的同时,各个子课题负责人及参加人认真、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目前总体工作进展顺利,发表论文近三十篇,两部书稿已经完成,并提交出版社。下面是各个子课题的具体进展情况:

“明清词体声律研究”子课题:发表论文4篇,文献的搜集整理基本到位,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正在进行。计划三十万字的书稿已完成三分之一。

“近代词体声律研究”子课题:发表论文12篇,完成一部三十余万字的书稿(已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对近代词体律的发展、演变及贡献作了全面系统梳理。

“清代词谱汇刊”子课题:发表论文6篇,对清代现存词谱作了全面调查,初步甄选出了70余种词谱词韵著作(已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签约),此工作和国家图书馆联合进行,工作进展十分顺利。

“隋唐五代词调词谱重修”子课题:完成初期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具体词谱重修尚未全面展开。

“北宋词调词谱重修”子课题:发表论文4篇,对北宋词谱重修的工作基本完成完成,完成100余万字书稿一部(已提交中华书局)。

“南宋金元明词调词谱重修”子课题:发表论文2篇,完成初期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具体词谱重修尚未全面展开。

2.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2016年8月在河北大学主办的国际词学大会上,专门设置了词体声律研究专题,收到子课题负责人、参加者及其他专家三十余篇关于词体声律研究及词谱编撰的论文,与会者积极研讨,产生重要影响。

3.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成果宣传推介会计划今年12月或明年1月举行。尚未向国家社科基金专刊投稿。

二、研究成果情况

1、《词体声律研究与词谱编纂》(论文集,主编:田玉琪、陈水云、江合友,河北人民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

此论文集共收集课题负责人、参加人及国内著名词学专家论文21篇,一半以上为首次公开发表。论文集分三个版块:唐宋词体声律与词调研究、明清及近现代词体声律研究和词谱编撰与词谱重修。

论文集中展示了近一二年词体声律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为重大项目阶段成果集中推出,对词体声律研究及词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2、《北宋词谱》凡例与例谱(作者田玉琪,载于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词体声律研究与词谱编纂》论文集,2017年6月出版)

全文近两万字。北宋词调是唐宋词史上词调产生与发展的繁荣期,价值很高。作为“凡例”,本文在作者多年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也是在长期编撰词谱实践中提练,全文主要分条述及北宋词谱编纂应在全面考察两宋、金元相关词作的前提下,对诸如词调排列、声情考察、字声运用、句拍辨析等方面确立的标准,及在正体、别体的确立中展示词调体式发生、发展及演变的历史轨迹之编撰目的与方法。

此“凡例”不仅是“北宋词调词谱重修”的准则,也将做为“隋唐五代词调词谱重修”和“南宋金元明词调词谱重修”的主要参照。

3. 论清末民初词体声律学的新变(作者昝圣骞,原载《文艺研究》2017年第2期)

论文对明清词体声律学的新变作了探讨。认为到清末民初即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初,词体声律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以整合与突破为主题的时期,在体系建构、理论整合、研究思路转换、实践拓展和传承传播方式等诸多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新变,开启了现代化进程。考察清民之际词体声律学由传统而现代的演进历程,可以更好地继承近现代词学的丰厚遗产,为当代词体及文学声律研究提供借鉴。然而遗憾的是,当前除“清末四大词人”外,学界对清末民初这一词学的现代转型期关注较少。而且词体声律学的研究一向比较薄弱,相关学术史的梳理更乏人问津。此文的意义在于从词体声律学研究接受的角度首次梳理的清末民初词体声律研究的基本情况。

4、道光词坛的典范建构(作者陈水云,原文发表于《岭南学报》复刊第六辑,2016年6月出版)

论文从“声律”“寄托”“个性”几个角度入手,对道光时期词坛的典范建构作了较为全面论述。论文认为从乾隆末年开始,清代词坛渐现批评浙派的声音,嘉庆、道光时期常州、吴中两派同时崛起,以《宋四家词选》、《宋七家词选》、《心日斋十六家词录》先后出现为标志,重塑典范,更新观念,讲求声律谐美,崇尚比兴寄托,在清初曾经盛行的南北宋之争趋于消解,浙西与常州两派由对抗走向交融,这表明晚清词学从流派意识向典范意识转移的重大变化。此文全面系统阐述了道光年间词学发展的新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5、管窥戈载《词林正韵》的词韵思想(作者刘少坤,原载《中国韵文学刊》2016年第1期)

论文认为戈载编制的《词林正韵》是清代乃至整个词学史上最重要的词学著作之一。《词林正韵》摒弃了前人或空疏或不合时宜的毛病,分析中肯深刻,构筑了一部较为完美的词韵书籍,大力抬升了词体地位,透露出深刻的词韵学思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词学价值与词学地位颇高。此文具体分析《词林正韵》的词学思想,对其他韵书的整理研究有启示意义。

6、清代词韵制作与词谱之学((作者江合友,载于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词体声律研究与词谱编纂》论文集,2017年6月出版)

论文认为清代词谱在文献和理论方面对词韵制作提供支持,词韵则使词谱的制订有更加明确的标准。词谱和词韵互为依存,词谱包含词的韵法,词韵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词韵的制订使得词谱趋于完整。词韵制作的理论和规范发展成熟之后,词谱制订者有详实系统的词韵作为参照,有意识地借鉴词韵研究的新成果,其词谱的编纂质量往往能够得到提高。此文高屋建瓴地对清代词韵制作与词谱制作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对近代现代词体声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

课题组供稿

(责编: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