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1)本项目于2015年11月正式立项以后,于2016年1月10日,举行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会由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教授主持,张国星、廖可斌、朱万曙、吴承学、黄仕忠等6位专家参加会议并提出如下修改建议:
第一,建议取消第六个子课题《中国历代小说刊印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编制带有部分检索功能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文献资料库,投放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网,供学界之需。
本课题跨越的时代长,从七世纪印刷术兴起以后,根据现存文献来看,最迟在宋代开始运用于小说刊印之中,一直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跨越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经历了众多朝代的更迭、变迁,经历了印刷出版业尤其是小说刊印的兴盛与衰落的历程。由于时间跨度很大,给课题研究带来很大的难度;另外,课题跨越的地区很多,仅历代刊印小说的重要地区就有福建、苏州、南京、杭州、上海、北京、徽州、广东等地,各地文化氛围、风土人情、文人群体、经济状况、文学观念、读者阶层等各不相同,对小说刊印带来各自不同的深刻影响,这给本课题研究带来不小的难度;同时,有关历代小说刊印的文献资料散布于全球各地,要求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认真规划,立足于全面占有材料,尽可能系统、全方位地搜集相关文献。
有鉴于此,建议课题组成员集中精力从事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考证以及理论研究,本课题的“数据库”建设需要的人力、资金巨大,需要的技术含量很高,建议课题组调整第六个子课题《中国历代小说刊印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保留前五个子课题,在完成前五个子课题基础上,编制带有部分检索功能的文献资料库,供学界之需。
第二,在五个子课题的设置上,建议进一步细化,进一步加强可操作性。开题专家们建议从文献和理论两个方面,在五个子课题的基础上,做如下调整:
子课题一:《中国历代小说刊印图录》,由纪德君教授负责。
子课题二:《中国历代小说版画文献集成与研究》,包括《历代小说版画图录》和《历代小说版画研究》两部著作,分别由汪燕岗教授和程国赋教授负责。
子课题三:《中国历代小说刊印文献汇考》,包括《历代小说书坊集成》等书,由苗怀明教授负责,在《小说书坊录》的基础上,编制更为详尽、准确的历代小说书坊集成,并对重点书坊、刻工、刊印技术等进行研究。
子课题四:《中国历代小说刊印史》,由程国赋教授、王进驹教授负责,作为本课题的标志性成果。
子课题五:《中国历代小说刊印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由涂秀虹教授负责。
第三,建议后期追加经费投入。从本课题的实际操作来看,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尤其是到国内外各大图书馆查找历代小说刊本文献,并加以拍摄、复制,需要大量经费,从目前情况来看,现有的80万元科研经费远远满足不了本课题实际操作的需要,希望全国社科规划办公室追加后期经费投入,以保证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第四、专家组还就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意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1、建议课题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建立定期联系机制。2、建议避免与前人研究重复,要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寻求更大的创新和突破。3、建议紧紧扣住“小说刊印”这一关键词,认真撰写《中国历代小说刊印史》,突出与其他小说史的区别。4、建议突出北京地区在小说刊印中的地位与作用。
(2)召开专题会议集中讨论。课题组首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围绕本项目,先后于2016年1月8-9日、2016年12月16-18日2次召开会议,讨论本课题的资料搜集、写作框架以及写作进度等问题,达成共识。
2、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
为广泛搜集文献资料,调研相关数据,课题组首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多次赴国内外查找资料,请教有关专家,召开学术会议,围绕本课题,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首席专家程国赋教授、子课题负责人苗怀明教授、王进驹教授等人先后赴北京、上海、南京、芜湖、徐州、安徽等地,围绕本课题查找资料。
(2)首席专家程国赋教授指导的博士后江曙、吴肖丹于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先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查找日本各大高校图书馆所藏相关资料。
(3)课题组成员、暨南大学文学院曾肖副教授、张春晓副教授先后于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到英国伦敦大学各担任一年的访问学者,围绕本课题查找资料。
(4)课题组成员、暨南大学文学院曾肖副教授于2017年6月至10月,赴美国担任访问学者,并围绕本课题查找资料。
(5)首席专家程国赋教授指导的硕士生刘晓宁2016年毕业后到法国孔子学院工作,并查找法国相关文献资料。
(6)课题组邀请韩国翰林大学金敏镐教授、梨花女子大学崔真娥教授协助查找韩国所藏中国历代小说刊印文献资料。
(7)2016年12月16-18日召开“文化视野下中国古代小说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专家有60余人,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围绕该重大项目进行讨论并展开交流。
3、成果宣传推介情况(成果发布会、《工作简报》报送情况、国家社科基金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等):
课题组首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围绕本课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已完成以下阶段性成果:
(1)《中国历代小说刊印研究资料索引》(著作),40万字,程国赋、郑子成编,凤凰出版社2017年版(附出版合同)
(2)《中国历代小说刊印研究论著集萃》(著作),36万字,王进驹、张玉洁编,凤凰出版社2017年版(附出版合同)
(3)《〈水浒传〉版本知见录》(著作),邓雷(课题组成员)撰,35万字,凤凰出版社2017年版(附出版合同)
(4)《浅论四库全书总目视野中的古代通俗文学》(论文),苗怀明撰,载《长江学术》2015第2期
(5)《国外首部金瓶梅全译本的发现与探析》(论文),苗怀明、宋楠撰,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6)《新发现的近代小说史料》,程国赋、刘晓宁撰,载《文献》201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
(7)《论清末粤汉铁路风潮对粤港地区报业的影响》,程国赋、刘晓宁撰,载《新闻界》2016年第7期
(8)《〈万年青〉小说版本关系及作者问题探讨》,王进驹撰,载《文学研究》2016年第2卷第2期
(9)《建阳刊<三国志演义>版本特征再探讨——建阳刻书背景对<三国志演义>版本形态的影响》(论文),涂秀虹撰,载《福建论坛》2016年12期
(10)《二十一世纪前十多年间聊斋志异文献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论文),苗怀明、王文君撰,载《蒲松龄研究》2016年第3期。
(11)《二十一世纪前十多年间红学文献研究的新进展》(论文),苗怀明撰,载《红楼梦学刊》2017年第2期。
(12)《文献与文本——突破红学研究瓶颈》(论文),苗怀明撰,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6日
(13)《清代雕版印刷下佛山通俗小说的出版》(论文),汪燕岗撰,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2期
(14)《剿闯小说版本新考》(论文),王进驹撰,《文学遗产》2017年第6期(已采用,待发)
(15)《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约稿3篇文章,即将于2017年9月初刊发:
《出版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程国赋撰
《私人书坊:中国古代小说生产与传播的关键一环》,苗怀明撰
《古代小说版画插图研究的多重学术意义》,汪燕岗撰
二、 研究成果情况
1、《〈水浒传〉版本知见录》,邓雷撰,35万字,凤凰出版社2017年版。
(1)基本内容:该书对现存《水浒传》诸多版本进行收集并加以著录,主要信息有藏处、存佚情况、递藏情况、书籍概况、著录情况、影印本及点校本情况、序跋被收录情况、相关研究文章、目录等。书中除客观著录之外,亦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前人书中著录有误之处一并指出。
(2)主要观点:全书将《水浒传》版本分为两大类,繁本与简本,繁本又细分为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三小类,大致按照版本类型、底本刊刻时间与出版时间相结合进行排序。繁本的顺序为嘉靖本、容与堂本、石渠阁补印本、钟伯敬本、三大寇本、大涤余人序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简本的顺序为京本忠义传、种德书堂本、插增本、评林本、英雄谱本、刘兴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渔序本、十卷本、汉宋奇书本、征四寇本、八卷本、百二十四回本、三十卷本,试图通过版本的排序体现《水浒传》版本演变的过程。
(3)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该书对现存《水浒传》版本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以及清理,在前人著录以及研究的基础上集其所成。对于《水浒传》版本研究来说,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有助于推动《水浒传》版本的研究,以及《水浒传》其他方面的研究。
2、《新发现的近代小说史料》(论文),程国赋、刘晓宁撰,载《文献》2016年第2期
(1)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近代出现小说创作繁荣、兴旺的局面,不仅小说作品数量庞大,而且这一时期的小说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近年来,有关近代小说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考证以及理论研究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陈大康先生的《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六册)全面、系统地收录近代小说相关资料,包括小说篇目、小说作者及其笔名、小说广告、书刊价格等,是研究近代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厚重之作。本文作者在阅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文献资料时,发现一些未被此书收录的近代岭南地区报刊小说篇目及小说广告,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对此书进行辑补,补充近代报刊小说文献资料之遗漏与不足。
(2)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