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陕甘宁边区制度史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7年12月08日13:22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正在按照设计计划进行。(1)各子课题已经收集到已经出版的陕甘宁边区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收集的大型文献包括《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工商税收史料选编》、《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陕甘宁边区法律法规汇编》、《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等。还收集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版笔记珍贵的文献资料,如《陕甘宁边区重要政策法令汇编》、《抗战以来重要文件汇集》、《红色文献》等。在延安收集到了少部分民间文献,如《赵通儒日记》、《赵通儒回忆录》、《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金融史料摘编》(油印本)等。(2)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阅读和整理。(3)撰写专题研究论文5篇。

2、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2017年寒假期间,课题组成员到延安进行考察,主要搜集民间文献,获得了私人所藏文献,如《赵通儒日记》、《赵通儒回忆录》、《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金融史料摘编》(油印本)等。2016年5月,举办了陕甘宁边区制度史研究学术讨论会,2016年至2017年,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历史研究编辑部、抗日战争研究研究编辑部主办的学术讨论会;2016年10月底,应澳门理工学院邀请,参加抗战史料与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本课题研究的前期成果。2017年5月,邀请美国著名汉学家周锡瑞教授到陕西师范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讨论在陕甘宁边区史研究中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问题。

3、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因为研究的初期,只是进行资料的调查与整理,阶段性成果不多。故尚未做成果发布会,《工作简报》及相关工作。

4、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①档案资料无法收集。原陕西、甘肃等省档案馆所藏陕甘宁边区档案大部分已经解密。但自2012年以来,原来解密的档案又不让看,给课题研究带来极大不便。因档案资料无法查阅,影响了项目进度。项目组成员提出等等看,档案资料有没有再次开放的一天。

②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撰写论文,对中共制度创新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③在成果宣介方面,一方面,长期做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就算完事了,没有推介的习惯;另一方面,因对国家社科规划办网站投稿途径不熟悉,因此阶段性成果进展没有及时汇报。这方面逐步改进,跟上时代要求。

二、研究成果情况

1、黄正林:《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阶段》,《抗日战争研究》2016年第4期。

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为了清算新旧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危害,1937 年至 1938 年,中共党内开始总结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做了理论上的探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产物,《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又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抗日根据地的具体实践。“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和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努力目标,形成了中国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学术价值:用实证方法,研究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5期文摘,第70—71页。

2、温艳:《国家与社会视阈下的陕甘宁边区荒政研究》,《历史教学》2016年第2期。

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抗战时期,中共和边区政府十分重视荒政问题,在政府层面,建立了从边区政府到基层社会的灾荒救助体系,颁布了一系列救助灾民与难民政策;在社会层面,利用与嫁接传统社会的备荒机制,动员民间力量进行灾荒救助。通过赈济灾荒,一方面使灾民、难民度过困难,一方面巩固了边区的基层政权,也提高了边区政府的执政能力。但由于边区处于战时状态,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边区赈灾亦存在着一些不足。

学术价值:在国家与社会视阈下,讨论陕甘宁边区灾荒以及中共的荒政问题。

3、温艳:《抗战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的灾荒救助》,《光明日报》2016年4月26日理论版。

4、待刊论文:

黄正林:《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执政问题研究——以抗日民主政权与“三三制”为中心》,2016年10月,在澳门理工学院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主题发言。

汪红娟:《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盐税问题研究》。

课题组供稿

(责编: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