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计量史中期检查报告

2017年12月08日10:55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 研究进展情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计量史》自2015 年10 月立项以来,在首席专家关增建教授的引领下,各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就度量衡卷、空间计量卷、时间计量卷、管理与社会卷、中外交流卷、人物卷、文物图集卷、文献史料卷、年表卷九个部分积极推进,完善细化提纲,通过各种途径对国内外相关计量数据调研并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取得了预期进展。迄今已在正规学术刊物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15 篇,召开3 次计量史专题学术会议,其中参加国际会议计量史专场报告论文12 篇,其他会议报告论文11 篇。出版著作1 部。邀请联邦德国技术物理研究院(PTB)、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所、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技术与创新研究中心、日本四日市大学、荷兰埃德霍温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专家6 人次来访并进行学术交流,派遣子课题负责人4 人次赴英国苏格兰皇家天文台、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所、日本京都大学等访问并开展国际合作。首席专家关增建还与PTB 资深专家Konrad Herrmann 教授在国外刊物联合发表论文多篇。关增建的计量史著作《〈考工记〉译注》获得2016 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资助。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研究院、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等相关机构对中国计量史项目都给予高度评价,并达成了合作意向,其中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简称“市计测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已经就联合成立“计量文化研究中心”事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课题组于2015 年12 月18 日—19 日在中国计量大学举行了开题报告会,并随之举行了“全国计量历史文化报告会”,有40 余人与会;2016 年11 月24-27 日在南京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设立了由关增建领衔的计量史专题会场;2016 年12 月8 日,课题组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度量衡”论坛,30 余人与会;2016 年12 月和2017 年6 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冬夏至论坛,都设有计量史专题。2017 年7 月3-29 日即将在巴西举办的第25 届国际科学史大会、2017 年9 月初即将在杭州举办的2017 年国际计量测试学会学术年会均设立首席专家关增建教授领衔的中国计量史专题论坛。综合而言,各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子课题进展情况

1、度量衡卷:在丘光明研究员的指导下,由赵晓军副研究员负责该项工作,目前已完成历史文献及相关文物图片的搜集整理,拟订了整体研究框架,其中先秦两汉部分度量衡制度的研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阶段性成果《先秦两汉度量衡制度研究》已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完毕,将于2017 年8 月正式出版。下一步将继续搜集整理汉代以后的度量衡资料,聚焦现有度量衡研究的争议问题,加快项目的进展。

2、空间计量卷:负责人石云里教授在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的重点,细化了提纲,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特别是通过国际交流,从中亚哈萨克斯坦、伊朗、韩国、梵蒂冈教会图书馆等搜集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图片资料,基本完成了该子课题资料搜集工作。在15 年12 月全国计量历史文化报告会、16 年10 月南京第14 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计量史论坛、16 年12 月北京大学“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度量衡”论坛上,石云里教授均做重要报告,交流了研究成果。在相关研究中,有关圆仪、浑仪、赤道式天文仪器的相关问题已经得到确证,为《中国计量史?空间计量卷》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时间计量卷:负责人汪小虎副教授在开题报告会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时间计量涉及的相关内容作了进一步分类整理,在时间单位及时刻制度、漏刻计时、时间管理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他和团队成员分别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发表了相关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古代历书之纪年表》、《“废历”:革命与进步情境中的旧历形象建构》等论文,参加了课题组组织的所有论坛,并在第14 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和即将举行的巴西第25 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的计量史论坛上报告相关研究成果。该卷的研究正在按计划进行中。

4、管理与社会卷:负责人董煜宇副教授在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就古代计量管理与社会涉及的相关问题,按照时间顺序确定了重点,并赴英国苏格兰皇家天文台、日本京都大学等地搜集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目前搜集资料工作已获丰富成果,并已经完成了宋代及明清部分的写作。研究成果分别在2016 年新加坡国际技术史学会学术年会、2016 年日本东亚数学史会议、2016 年南京第14 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2017 年中科院新疆天文台举办的第二届丝路天文学会议上报告。译作《中西计量比较》已经完成了西方的全部及中国的部分,拟于11 月由上海交通大学正式出版。目前该卷的研究工作正在顺利实施,中外交流卷:负责人萨日娜副教授根据专家意见,领导团队对中外交流中所涉及的重点史料、重点内容进行了搜集整理,阶段性研究成果《江户时期<享保日本图>的绘制研究》、《蒙古族传统计量考》、《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uangyu Quanlantu and the KyohoMap of Whole Japan by Takebe Katahiro》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民族学报》、《日本国际会议论文集》等刊物和书籍上刊载。并赴日本京都等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其所指导的计量史研究生乌雅汗已经毕业,其毕业论文《内蒙古计量发展及其管理机构演变》是学术界首篇对少数民族地区计量机构演变进行分析的学位论文,在答辩中获得肯定。

5、人物卷:钮卫星教授领导的团队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对计量人物及相关文献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整理,目前已经搜集整理了大量相关文献,完成了对祖冲之、荀勖、郭守敬、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沈括、刘歆等重要计量历史人物的研究,其他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之中。相关研究成果在2016 年第14 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2017 年第二届丝路天文学术会议上报告,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该方向在中国计量史重大项目立项之后已经毕业博士研究生2 名,现有数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正在积极投入相关研究之中。

6、文物图集卷:兰婷教授领导的团队根据专家的建议,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计量历史文物与图集,新搜集文物图集300 多幅,特别是对新出土计量文物的搜集,如海昏侯墓出土计量文物的图片,弥补了以前计量文物图集中的一些缺憾,为进一步写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课题组将项目的进行与中国计量大学的博物馆建设相结合,已征集计量文物1000 余件,并赴山东、陕西、河南、黑龙江、吉林、浙江、上海、广东等省博物馆、科技馆以及高校博物馆等30 多个单位调研,了解了计量历史文物的基本收藏情况。此外,课题组将项目的进行与所在单位的学科建设相结合,筹建了中国计量大学计量历史博物馆,其计量历史文化研究团队2017 年被学校批准为优势特色科研创新团队,并获学校计量历史文化研究重大专项支持,以该课题为基础衍生的《中国传统计量管理体制研究》项目获学校及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的资助。中国计量史重大项目促进了中国计量大学计量历史文化研究的开展,这是该项目值得肯定的一个收获。

7、文献史料卷: 该课题涉及史料汗牛充栋,重点围绕历代正史、政书和主要史籍等核心文献开展整理工作。目前为止,历代正史文献已基本完成梳理,正在加快推进对经部文献、文集文献、方志文献、典章政书文献和明清实录文献等整理工作。后期将同步启动对典型科技文献的重点整理工作。课题组成员在负责人何兆泉副教授带领下,完成7 篇相关学术论文,其中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2 篇,学术期刊已发表或已录用3 篇,已投稿待发表2 篇。2016 年11 月,参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十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计量史专题论坛”交流并做主题发言。

8、年表卷:由联邦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资深教授Konrad Hermann 博士负责。Herrmann教授与首席专家关增建教授协作,在德国度量衡协会学报上联合发表计量史论文5 篇;并在第14 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上做关于中西计量发展比较的大会报告。他和姬永亮博士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目前正积极就中西计量发展中的大事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迄今西方重大事件时间节点基本梳理完毕,中国部分已经完成三分之一,这些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术会议

1. 开题报告会暨中国计量历史文化学术报告会

2015 年12 月18 日-19 日,由关增建教授领衔的2015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计量史》开题报告会暨全国计量历史文化学术报告会在中国计量大学召开。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俞晓平教授、宋明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副处长谈毅教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深专家丘光明教授及相关专家学者40 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胡化凯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前校长著名科技史家万辅彬教授等与会的7 位评议专家充分肯定了该项目的研究意义、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整体设计,充分肯定项目的开拓性、创新性、集成性,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加强子课题间的相互配合,集中力量对计量史的现有难题进行重点突破,中外计量交流与比较研究的内容可进一步加强,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项目的投入等。在全国计量历史文化学术报告会的环节,关增建教授做了题为《对中国计量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的报告,厘清了计量的概念和计量史学的内容,对计量史的重要性进行了充分的阐释,说明了计量史学科形成的过程,并梳理了中国计量史的研究现状和有待后人深入之工作。丘光明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度量衡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对自己早年的研究经历和度量衡史的研究历程进行了回忆。丘教授的身上,充分体现了老一辈专家学者勤恳踏实、耕耘不辍的治学精神,令在场学者感慨不已。石云里教授报告了《中国古代天文测量和天文仪器发展历程》,以测量天体方位的浑仪和指示太阳运动的圭表两件古代测量仪器为例,并配以珍贵的文物第一手资料照片和图示进行说明。上海计量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史子伟报告了《计量的概念及其社会功能》,精准而不失幽默的把计量的重要性归纳为“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最后,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宋明顺教授对会议做了总结性陈词,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计量史》的研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2. 第14 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计量史专题

2016 年11 月24-27 日,第十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隆重举行。系列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是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有广泛影响。首届会议于1982 年在比利时鲁文大学举行,第13 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于2012 年在希腊雅典召开。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的是第14 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本次会议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计量史》项目组成功组织了计量史专题会议,推进了项目的研究。

在本次计量史专题会议上,项目组首席专家关增建教授、各子课题负责人石云里教授、赫尔曼教授、钮卫星教授、兰婷教授、董煜宇副教授、何兆泉副教授、萨日娜副教授、赵晓军副研究员、汪小虎副教授等全部与会,其中关增建、石云里和Herrmann 的三篇报告被遴选为大会报告。此外,计量史专题会场还另外提交了十篇会议报告,具体可见后附之成果清单。

本次计量史专题会场吸引了大量参加本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的学者参加,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对每个报告都有精彩的提问和解答。计量史分会场的举行,展示了项目组研究的进展,推进了中国计量史的研究,报告内容也获得了与会者的充分好评。

3. 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计量史工作坊

2016 年12 月8 日,项目组与北京大学文研院联合举办的计量史学术论坛“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度量衡”,于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所、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博敦大学、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单位30 余人参加了论坛,北京大学文研院院长邓小南教授和项目组首席专家关增建教授联合主持了论坛。邓小南教授在论坛开始的致辞中,阐明了北大成立文研院的目的,指出文研院的宗旨就是要推动不同学科的学者开展跨学科交流,推动学术发展。她指出,本次“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工作坊,从科技史、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视野对中国古代度量衡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是一次切实的跨学科交流,相信这样的交流一定会推动中国古代度量衡领域的研究。

整个工作坊由6 个主题报告和一个附加报告组成,其具体题目可参见后附之成果清单。每个报告时长1 小时,其中报告半小时,讨论半小时。与会者围绕各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李零教授就相关古代计量文物及考古发现发表了精湛见解。著名度量衡史专家丘光明教授最后做了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此次工作坊在推动度量衡史研究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指出过去度量衡史领域长期争论的一些问题,通过此次讨论得到了推进,希望今后能够多举行几次这样的论坛,以切实推进中国计量史的研究。她代表与会者对会议的组织者曹晋博士、对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对工作坊的举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次工作坊从8 日上午9:30 分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6:00,才得以结束。与会

者均觉得参加此次工作坊不虚此行,不同领域的学者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收获良多。

二、 研究成果情况

1. 赵晓军著,《先秦两汉度量衡制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年8 月出版。先秦至两汉时期是中国度量衡制度从萌芽、形成、发展到完备的时期,奠定了此后中国度量衡制度的基本框架,在中国度量衡史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无专门著作讨论这段时期中国的度量衡制度是如何从起源到成熟、逐渐完备起来的。本书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

本书的特点在于将文献资料与考古发现密切结合,重视考古实物对揭示度量衡制度的作用。书中指出,度量衡制度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甘肃的大地湾遗址出土了目前所知最早的原始量器。夏代,伴随着国家形态和国家机器的出现,以及大规模社会化生产活动的开展,度量衡制度开始形成。商代、西周时期,度量衡制度逐步发展完善,度量衡单位不断出现,但尚未形成体系。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走向没落、封建制度逐步兴起,战国晚期时检校制度成熟,标志着度量衡制度最终成熟。这一时期,一方面,诸侯各国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度量衡制度;另一方面,在一定范围内,长度、容量和重量单位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尺、寸、分制的长度单位,斗、升制的容量单位,朱(铢)、两、斤(益)、钧、石制的重量单位体系已开始在一些国家使用,单位系统逐步形成。这一阶段还出现了不等臂衡杆,这是后世杆秤的前身。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两汉时期,随着我国封建制度的逐步健全,度量衡制度得以最终完备。度量衡制度取法黄钟、累黍及四季等自然万物,建立了一套进位合理的单位制度,五度(分、寸、尺、丈、引)、五量(龠、合、升、斗、斛)、五权(铢、两、斤、钧、石)制的单位体系已完全定型,并影响后世中国近两千年。《汉书?律历志》中记载的以累黍和黄钟律管确定度量衡单位量值的方法,经过实测研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思想内涵,比较可信。

我国古代度量衡的检校制度经历了一个逐步起源、发展、成熟和演变的过程。西周春秋时期是检校制度的创立阶段。当时国家已设有专职官吏,对度量衡器具进行统一管理和审定。战国时期是我国度量衡检校制度的逐步成熟阶段。战国早中期,诸侯各国普遍铸造了一批标准器,来对当地使用的度量衡器具进行检校。这是检校制度的发展阶段。战国晚期,各国常在春、秋季节派专门官吏对度量衡器具进行统一检校,并多把检校结果刻于器物表面。这是检校制度成熟的标志。秦代延续了战国时期秦国严格的检校制度。汉代是检校制度的普及阶段。汉代一方面以标准器检校各地使用的度量衡器,另一方面仍在特定的时间,统一对度量衡器进行检校,将检校制度普及开来。古代世界各国的度量衡单位标准都多取源于人体、自然物或人工制造物。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还与音律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中国度量衡制度的特色。

2. 关增建、Konrad Herrmann,Die Erfindung von Normalger?ten für Ma?e und Gewichte imalten China(规圆矩方 权重衡平——中国古代度量衡标准器的发明),Ma?e & Gewichte,Nr.121, Marz 2017.

本文是项目首席专家与德国PTB 资深教授Konrad Herrmann 合作的系列文章的第一篇。该文发表在德国度量衡协会学报Ma?e & Gewichte 上。该杂志过去从未刊登过中国计量史的论文,本文不仅是该杂志刊登的第一篇中国计量史的文章,而且杂志主编还破天荒地决定将该文以中德文并列的方式刊登,并决定为项目首席专家和Herrmann 教授合作的计量史文章开设专栏,专栏每篇文章均以中德文对照的方式刊出,迄今该杂志已经刊登了4 篇此类系列文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考察中国古代度量衡标准器的发明和演变。在古代度量衡发展过程中,标准器的发明和演变居于支配地位。计量的起步是单位的制订,但单位需要有标准器的物化表示和保存才有意义。标准器既是量值传递的起点,又是量值溯源的终点,在保证测量的准确可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考察了中国古代度量衡标准器概念上的起源时间,分析了齐氏三量具有的标准器功能,但它们还没有资格作为标准器存在,因为它们是田太公私量的产物。文章指出,商鞅方升是现存最早的度量衡标准器,栗氏量是中国人设计的最早的复合标准器。中国古代标准器的圭臬是王莽新朝颁发的嘉量,即新莽嘉量。文章还讨论了汉代以后直至清乾隆时期度量衡标准器形制的演变。

3. 吴燕,“废历”:革命与进步情境中的旧历形象建构,《自然科学史研究》,2016 年第3

期。

在时间计量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时间传播,历法就是时间传播的一种载体。历法的编排本身是科学,但以何种形式编排并发行历法,却有很强的社会功能。科学史界过去较为关注中国古代历法的社会功能,殊不知在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民国时期,历法问题也在其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以西历取代中国原有的阴阳合历,此举发生在近代化背景之下,是民国时期政府参照或依据西方科学在中国社会完成的一次对时间秩序的重构。西历相比于旧历的“科学性”与“进步性”,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社会建构。在废除旧历运动中,西历被定为“国历”,而旧历则被称为“废历”;同时,在当时以“革命”与“进步”为线索的社会情境之下,“废历”还被附载了不属于它的内容和意义,它们与“废历”成为一体,从而实现对旧历的污名化。

4. 汪小虎,中国古代历书之纪年表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16 年第2 期。

这也是一篇讨论中国时间计量社会功能的文章。传统历法中会有纪年表的存在,纪年表是否准确,涉及到科学本身,而纪年表的一些相关要素,则又受到传统政治的极大影响。对此,科学史界论者不多,本文即是少见的讨论这一问题的有深度的文章之一。作者指出,纪年表是传统历日中关乎王朝正统性的重要内容。文章运用历日实物与历史文献相互印证的方法,首先考索纪年表这种形式从唐宋到明清的发展脉络。又进一步聚焦于明代大统历日,阐述其纪年表体现制度特征的两种类型: 一、追改纪年,即当下朝廷为昭示自身合法性,在纪年表中追改前任统治者之年号纪年; 二、改元易号,即造历需要与改元衔接,纪年表亦随之更新年号。最后,文章对中国古代颁历授时传统的性质进行了重新诠释。

5. 关增建,中国古代衡器形式的演变,《中国计量》,2016 年第11 期。

在中国古代度量衡史研究中,人们对衡器形式的关注相应于度和量的研究来说要少一些,而且还有些问题悬而未决,比如杆秤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的时代,郭正忠先生和丘光明先生的说法就有所不同。至于古代衡器形式的系列演变,更少专文论述。本文讨论了中外衡器的早期形式——天平的形成和发展,并由讨论战国时期楚国的王铜衡开始,论证了中国人掌握杠杆原理的时代及对杆秤形成的历史作用,还讨论了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呈现的不同形式,以及杆秤出现后权的形制的演变。本文对中国度量衡史的研究有补益作用。

6. 何兆泉:《古代印玺与度量衡》,第十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

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16 年10 月,南京。

考证古代度量衡制度,离不开文献依据,更离不开考古实物的佐证。本文在利用考古实物考证古代度量衡制度时,特别提出应重视古代公印的作用。文章指出,中国古代公印作为“制度之器”,既是昭信政府权威的象征,也是区分等级高低、身份差异的重要凭证。度量衡作为传统社会的法度之法和规矩标准,对古代印玺制度规范起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中国古代印玺制度自汉代以来就逐渐建立起“惟以式之大小分高卑”的品级标准,而且在时间上也呈现出印玺不断增大、制度日益细密的发展趋势。通过度量衡制度可以辨别印玺的真伪,反之,通过印玺文献与实物测量的互相印证,也可以来推测金、元等特殊朝代的尺寸之制。

7. 任杰:《20 世纪30 年代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的时间计量工作研究》,第十四届国际

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16 年10 月,南京。

本文关注中国近代计量发展过程中制度因素的作用,并以民国时期建立国家时间计量标准失败的过程为案例进行阐述。文章指出,国家时间计量基准在现代国家时间计量体系中居于首脑地位,起着向全国各地播送精准时间量值信息的作用。30 年代中研院天文研究所测时工作长期陷于停滞,这使得我国在解放以前未能建成独立自主的国家时间计量体系。本书结合书信、档案、工作报告、前人回忆等多类史料对此事件由内及外逐层考究,指出研究员李铭忠应为此负主要责任,而蔡元培、杨铨等院方高层也应承担一定的领导责任。当然,中研院建院初期人事制度的不健全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制度因素。本文提出的这些因素,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很少有人关注。

课题组供稿

(责编: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