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中期检查报告

2017年12月08日10:08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 研究进展情况

项目立项书下达后,课题组召开多次会议,研究项目如何开展。2016年4月8日在复旦大学举行项目开题和专家咨询会,与会指导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主编孙麾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王建疆教授、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宣传部副部长张雪魁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雄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黄颂杰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孙承叔教授。项目课题组和子项目负责人贺来、陈忠、邹诗鹏、陈学明竺20余人参加会议。上海市社科规划办李安方主任专程到会指导,复旦大学党委刘承功副书记到会讲话,对课题的重要意义做了充分的肯定,并代表学校承诺对项目给予充分支持。开题报告会后,课题组根据专家的意见对研究方案进行了细化,进一步突出了重点,对子项目的任务和分工做了进一步细化。目前,项目进展顺利,研究思路和任务日益清晰,子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资料收集整理、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成果宣传等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迄今为止已发生论文12篇。

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面,现已摸清与本课题相关的中外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现代性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西方各种现代性理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和思想发展,当今中国现代性话语建构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学术交流上主要活动有:首席专家参加2016年在澳大利亚New Castle大学举办的“中国道路中澳论坛”,在会议上发表了“如何成就体面社会”的报告,同时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行交流,了解国外专家对中国发展和中国道路的观点和看法。与上海师范大学王建疆教授的课题组有很好的交流,参加“艺术和美学话语创新暨别现代性高端国际学术讨论会”,同与会的国际专家进行了交流。鉴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在复杂现代性话语中的重要性,2017年6月首席专家和课题组主要成员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召开了“《法哲学原理》工作坊”,与赵敦华、郭大为等专家进行交流。2017年6月,首席专家参加南京大学举办的“第四届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与会国际著名学者有大卫?哈维、安东尼奥?奈格里、莫伊什?普殊同、贝尔纳?斯蒂格勒,进一步了解了当代资本主义现状,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课题组成员孙向晨、张双利等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与德国重点研究机构“规范研究中心”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建立双边合作关系,拟建立“现代性与规范秩序研究中心”,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国际学术交流条件。

在成果推广上,首席专家的阶段性成果“让体面社会建设成为后小康时代的目标”(《探索与争鸣》2016年)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阅读量达3000余人。针对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当选引起的“后真相”现象,首席专家与课题组成员邹诗鹏、王金林、陈忠等参加由中宣部建议召开的“多维视角下的后真相时代”,发表了“后真相的本质是后共识”、“后真相世界的民粹化现象及其治理”、“后真相政治探幽”“从后真相到新秩序:别样共同性及其公共治理”等篇文章,并通过《探索与争鸣》公众号广泛传播,引起较大反响,已引发学术争鸣,相关观点经《新视野》渠道报送相关部门。现代性理论和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对待“进步”,首席专家在这个问题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有2篇分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201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再发表“‘进步’的困境与历史的任务”一文,对复杂现代性条件下如何树立正确的进步观和人类努力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课题自发布以来,受到报刊和出版社的关注,深切感受到课题意义重大和研究任务的艰巨。现在面临的困难是,如何在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统一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理论话语,做到既有分也有合,突出成果的统一性和个性化。今后的思路和努力方向是通过中期成果论文和专题报告形式体现研究的广度和丰富性,通过首席专家个人的努力写出高质量的代表性成果。

二、 研究成果情况

首席专用和课题组成员共发表论文12篇,发表的刊物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复旦学报》等,其中10篇代表性成果简介如下:

1、《让体面社会建设成为后小康时代的目标》(2016)。从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到本世纪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改革和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我们虽然可以小康社会概念更多的内容,但其基本内涵仍然是物质富裕。本文提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应该把体面社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体面社会”作为介于小康社会和完满社会的中间性目标,不仅仅意味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要求每个人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消除势利社会和权力社会对人的羞辱。文章发表后受到广泛的关注,在网络上有近3000阅读量,有同行专家认为,建立中国的话语体系,重塑现代中国的文明形象,学者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本文是重要的尝试,有重要的意义。

2、《绝对命令的哲学——从康德到约纳斯》(2016)。今天在全球范转内盛行着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犬儒主义等末世情绪,理想底线的弃守、责任意识淡漠,严重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自从康德提出道德的“绝对命令”概念后,许多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绝对命令”,从这一谱系中我们可以领会到现代性的各种困境和他们所做的实践道德回应。叔本华针对康德的抽象理性主义的弊病,提出应该把消除他人的痛苦的仁慈作为绝对命令。马克思根据资本主义处境下人类陷入的灾难和痛苦,提出要消除一切蔑视人、压迫人、侮辱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并提出共产主义理想。阿多诺在经历了法西斯主义专制后提出,人类的文化和社会制度必须如此安排:使得法西斯主义和类似现象不会重演。在20世纪人类面临环境危机条件下,约纳斯提出应该把保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作为绝对命令。这些思想家的观点对我们思考哲学的理论担当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思考人类当前问题也有启发价值。当今中国正处在特殊时期,特别需要确立我们自己的“绝对命令”,透过它来审视理论和社会发展,确立自己的规范理念和价值基础,克服当前思想界存在的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中国知网下载192次,被引次数6,属于热度论文。

3、《超越个体责任的政治责任——论艾利斯?扬的社会联结责任模式》(2016)。社会正义是现代性的核心诉求,而如何确立相应的责任意识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美国著名哲学家艾利斯?扬在这个问题上有重要的贡献。她以社会联带模式为基础,在阿伦特的政治责任概念之后提出了一个应对全球非正义的公共责任模式,此模式既包含着个人行为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分析,也超越了传统的个人主义道德责任模式,这对我们建构和完善社会秩序有重要的启示价值。中国知网下载86次。

4、《两个绝对之间没有桥梁——齐泽克暧昧的政治哲学》(2017)。在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诊断和批判中,齐泽克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政治哲学有两个思想焦点,一是对犬儒主义意识形态和历史终结论进行批判,二是大胆地主张恢复共产主义理念和要求。但是,他没有对资本主义的绝对灾难与共产主义的绝对解放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今天任何对现代性的严肃思考都必须把规范与事实、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在一定意义下,这也我们提出复杂现代性理论的意图和目的。文章发表后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知网下载56次。

5、《视差之下的批判与政治——对柄谷行人另类反抗逻辑的解释与批评》(2017)。柄谷行人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左翼理论家之一,他把黑格尔的“资本-民族-国家”的构成体视为资产阶级现代性的标准形象,要求恢复康德的目的王国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念来全球资本主义。作者针对资本主义在生产和分配领域的霸权,主张建立一个全球消费抵抗的政治联盟。本文立足于马克思《资本论》对柄谷行人的思想进行了批判的分析,指出它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是由资本和权力在生产领域的非对称地位,而不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抽象市场地位决定的,离开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不可能真正地消灭资本主义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柄谷行人的理论是一种选择性的视差。中国知网下载9次。

6、《从<霸权与社会主义战略>到<民粹主义理性>——论拉克劳思想的民粹主义转向及其理论逻辑》(2017)。民粹主义既是群众反抗的重要形式也是现代性面临的重大威胁。本文通过对拉克劳的民粹主义理性的分析和批判,对民粹主义双重性和内在矛盾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在复杂现代性条件下底层人的反抗意识和运动面临的困境,在这里,既要承认草根运动的革命能力,又要警惕其非理性主义和暴力倾向。这一问题对当下中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知网下载49次。

7、《政治现代性视域中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关系再思考》(2017)。马克思与黑格尔在现代性理论上的批判继承关系是重大问题。马克思与黑格尔在现代性理念上具有一致性,他们都认为现代性社会必须以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都承认个人的自由发展依赖于合理的社会共同体关系,都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充满矛盾和片面性的,需要克服和改造。但是,他们对现代性矛盾的性质有不同的理解,对解决矛盾的政治方案有不同的设想。黑格尔相信现代社会可以依靠理智国家调节市民社会的私人矛盾,依靠伦理国家调节政治共同体和不同权力部门之间的矛盾,因此主张资本主义国家范围内完善现代社会秩序。马克思认为,自由资本主义无论是作为经济制度,还是作为政治共同体形式,相对于现代性理想来说都已经破产,不具有实现个人和集体自由的理性潜能。总的来说,黑格尔的现代性话语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它考虑到现代性诉求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化之间的矛盾和张力,但他的解决方案具有妥协和保守的性质,马克思的现代性话语具有解放的彻底性,但没有很好地解决从现实到理想的过渡和相应的制度性设计,如何把现代性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任务。

8、《黑格尔:一个不情愿的现代主义者》(2017)。黑格尔常常被看作一个主张理性绝对主义的思辨哲学家,一个反自由主义的保守思想家。实际上,黑格尔哲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批判意识。他明确把人类和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视为现代性的理念,并指出其实现的艰巨性和有限性。表面上,黑格尔宣扬思辨神学创世论、历史终结论和国家至上论,其实他是以思辨哲学的语言阐述现代人类人类理性思考和自由生活的可能性条件。现代世界中主观与客观、普遍与特殊、超越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具有难以消除的韧性,哲学的任务在于使人意识到现代性的矛盾性质,并以现实的合理方式加以调节。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是一个反思的、自我节制的现代主义者。我们生活在一个后乌托邦时代,现代性矛盾和复杂性已经充分暴露,任何简单化和绝对化的意识形态都会堵塞现代性的自我更新和改善,黑格尔哲学在这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中国知网下载6次。

9、《后真相本质上是后共识》(2017)。当代资本主义不仅陷入经济危机,而且陷入了民主政治的危机,其突出现象是民主不再能体现公民的合理意志,而是成了民粹情绪的表达。关于后真相有许多解释,本文认为,后真相是现代西方社会结构矛盾和危机的结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自由民主福利国家的社会共识解体的表现。后真相的本质是后共识。当一个社会失去对基本价值和社会秩序的基本共识,观念传达与接受之间就会短路,其结果是,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立场有选择地相信,呈现出理性与情绪、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对抗。西方的后真相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建构合理的社会秩序,合理地分配社会的利益和责任,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才可能为政治公共意志的合理化提供社会基础。中国知网下载132次。

10、《“进步”的危机与历史的任务》(2017)。在现代历史中,没有其他概念像“进步”概念那样表达了现时代的自我画像和殷切希望。启蒙时代带给我们的进步主义既是一个理智纲领,也是一个实践纲领。在两个多世纪中,进步的理智和实践纲领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复杂现代性背景下,进步需要反思和修正。今天如何言说进步,需要考虑5个方面的难题:一是如何在保护市场的效率和自由前提下驯服其不平等和异化的消极倾向;二是如何在发挥民族国家在维持社会秩序和再分配的功能前提上驯服其专断和任意性;三是如何在利用科学造福于人类的前提下驯服其风险和灾难性倾向;四是如何在坚持理性和反思态度前提下吸收传统思想的合理因素,重建人类的价值和意义秩序;五是如何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解决这些问题,确立理性中道的进步观,是人类的历史任务。中国知网下载4次。

课题组供稿 

(责编: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