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民国新闻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5)期

2017年06月26日15:40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近年来,有赖于学界前辈大家、同行学者、青年才俊和有兴趣于民国新闻史研究的社会各界的勠力同心,民国新闻史研究呈现出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的万千气象。借此大好时机,自2014年开始,每年的夏末秋初之际,中国新闻史学会、南京师范大学通过连续举办“民国新闻史高层学术论坛”,致力于定期将诸多同行学者和民国新闻史研究爱好者齐聚于一堂,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示成果、交流学术、碰撞思想、相互学习的平台,希冀由此形成民国新闻史研究的一股合力,从而为民国新闻史乃至中国新闻史研究更高水平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016年11月,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三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将如期举行。

在成功举办前两届论坛的基础上,本届论坛中国新闻史学会自2016年2月初发出论文通知后,得到新闻史学界同行学者的热烈响应。截至7月底左右,论坛筹委会秘书处共收到应征论文71篇。经组委会邀请专家进行评审,选用其中62篇为参会论文并编入本论文集。根据研究主题和内容重点,大致将其分为民国时期的“新闻史研究总论”、“新闻人物研究”、“新闻媒介研究”、“新闻事件研究”、“地方新闻史与民族新闻史研究”、“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研究”、“新闻思想与新闻观念研究”及“民国新闻史其他方面研究”等八个类别。现将有关论文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民国新闻史研究总论

总论研究偏重于宏观视野和整体考察,属于这一类的文章共8篇,均以见微知著的方式,立足于以宏观视野整体考察民国新闻事业发展和历史演进过程,故将其归入总论研究类。这8篇论文在选题和内容上也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和关照:

一是侧重于对民国时期中外新闻事业和新闻人交流的探讨。倪延年的《论民国前外国人对中国的新闻交流及特征》首次系统梳理了民国前外国人对中国新闻交流活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为这一阶段外国人对中国进行新闻交流活动具有“围绕‘中国’进行新闻活动的初始本意并不是为了‘中国’”,“是随着中国在军事外交及经济等方面的衰败和东西方列强的强行‘进入’而推进”,“通过适应中国读者的文化和阅读习惯,以求吸引中国读者阅读,取得新闻宣传的实际效果”及“这些新闻活动的本质是为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服务,因而体现出各帝国主义国家新闻人在中国新闻界互相争夺势力范围”等主要特点。孙建庚的《民国时期在华法国报刊综览》独辟蹊径,通过对大量法语原版史料分析和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民国新闻史研究中并不多见的在华法文报刊情况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指出相比英美同行,法国报刊和记者进入中国相对较晚,且规模较小,在华创办的报刊数量相对也比较有限,但是他们见证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并维护着法国的在华利益。何村、叶俊的《抗战时期海外华文报刊及与大陆新闻业的关系》以抗战时期海外华人华侨举办的抗日爱国华文报刊为研究对象,指出这些报刊的新闻报道和言论打通了与大陆报刊在“抗日救国”问题上的舆论界限,与国内新闻舆论达到了高度统一,并与大陆新闻业形成了紧密的抗日共同体。张弢的《境内与域外——清末民初的新闻事业与关不住的国门》则探讨了在清末领事裁判权下,洋人是新闻事业管理的“法外之民”,租界是新闻事业管理的“法外之地”,国人境外办报的影响指向国内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时期中国作为一个主权不完整的国家的新闻事业管理中存在问题,以及海外办报与国内革命活动的关联。

二是侧重于通过对新闻实践个案的微观分析关照民国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宏景,印证民国新闻史研究应具有的科学的方法与态度。韩丛耀、苏渝的《意识形态架构下的媒介景观——以<时事画报>图像为例》一文通过对抗战时期日本人在北京出版的《时事画报》登载的图像新闻的数据统计,分析挖掘出数据背后的报道样态和报道规律,并进一步强调了图像新闻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重要性。陆高峰的《民国时期新闻出版人从业生态》一文则从新闻出版业从业人员角度入手,指出这一时期新闻出版人从业生态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险性和复杂性。

三是侧重于分析研讨民初中国传统与政治生态对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谭泽民的《试析传统动力对民初新闻业短暂繁荣的深层影响》指出, 中国的新闻业与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有深刻的联系,“大一统”的传统思想成就了以政治活动为核心的大环境,形成了一股潜在的传统动力,即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实践个体经世治国宏伟目标的力量。这种传统动力推动了民初新闻短暂繁荣。杨晓娟、田悦芳的《互动冲突:民初新闻场与政治场的关系》运用场域理论考察民初政治家办报、政客办报与政治发展的关系,认为政治家办报因其思想政治理念的先进性,对于政治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政客办报因其受政党私利所左右,所以与政治的发展相互冲突等观点。

(二)民国时期新闻人物研究

民国新闻人物研究是民国新闻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本文集收录的这类文章共有11篇,它们在选题和内容上也有不同的侧重:

一是侧重于对国民党体制内外职业新闻人的研究。艾红红的《“史家办报”与“史家”办报——以<申报>史量才形象建构为例》一文立足第一手史料,对史量才主持的《申报》中和当时其他媒介及对手眼中的“史量才”形象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史量才“史家办报”的理念和实践,首先是奠基在“史家”办报之上的。新闻史研究者在面对研究对象时,既应充分掌握相关的史实文献,更应注意相关文献(文本)生产的背景和这类信息生产者的立场、动机等隐藏在文本背后的因素,不能仅凭一家之言就妄下结论。阳海洪《论民族主义与民国新闻教育的合法性论证:以“成舍我”为中心》指出成舍我当时将办报实践与社会改造相结合的新闻教育思想建构路径,依然有其合理性,新闻职业教育的“成舍我方案”可以成为当代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思想资源。张国伟《多方参与下的邹韬奋精神塑造——基于纪念文章的分析(1944-1949)》以纪念文章为切入口,探讨了邹韬奋去世后各方对于“韬奋精神”的塑造、建构与宣传的过程与各自的特点,指出在“韬奋精神”的凝练与宣传中,政治、社会与文化等力量在综合性地发挥作用,存在着在某种程度上的此消彼长,其背后的适用性宗旨都始终存在。余玉的《多彩与多姿:陈冷的“时评”内容及风格论析——以上海<时报>“时评”为例》通过分析陈冷在上海《时报》任职期间的大量时评,指出其时评随体附形,特色鲜明,为报刊评论带来了新风气,为新闻评论型塑了新样式,发挥了新闻评论“轻骑兵”的作用。吴加峰的《第一位中国战地记者——顾执中》在梳理分析《新闻报》、《申报》、《大公报》等新闻史著名大报现有史料基础上,提出了顾执中是有明确文献记载的中国籍有姓有名的第一位战地记者的观点。于岸青、严洁的《1946年,赵则诚在大众日报》向当今读者介绍了曾在大众日报社工作过的上千位报人中比较特殊的一位——赵则诚,并认为他的经历代表了民国时期追求进步报人的一个人生走向。关梅的《胡道静新闻史学研究的主要特征》通过对胡道静新闻学研究及其成果的研究,指出胡道静使得上海地方新闻史研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走在全国地方新闻史研究的最前列,并第一次明确提出“电视新闻”这一概念,并从媒介演变规律的视角准确预言了“电视新闻时代”即将到来。曹爱民的《新闻人黄天鹏缘何走上宪政之路》认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民主宪政运动此起彼伏,而怀有中国文人参政情结的黄天鹏正是在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当选国民大会代表,最终走上了宪政之路。王继先的《“星野”之源——马星野笔名之考证》通过对《马星野档案》、马星野直系亲属口述等一手史料的整理、研判和分析,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本名马伟(后以笔名“马星野”行世)第一次使用笔名“马星野”发表文章的史实进行了考证,为马星野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准确可信的基础。张勇丽的《从“言论救国”到“公益济世”——<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济世救人”思想探析》通过分析英敛之的经历了由显到隐的人生轨迹,指出其思想认识也经历了由“言论救国”到“公益济世”的巨大变革,这本质上反映出社会现实冲突中的知识分子“济世救人”的人生选择。

二是侧重于对在华开展新闻活动的外国新闻人进行研究。张晓慧的《乔治?莫理循与托马斯?密勒在华新闻活动评析》通过对比乔治?莫理循与托马斯?密勒在华的新闻活动,指出了两人在华的新闻活动业绩因其职业背景、新闻人经历阅历、个性特征以及英美两国的“国家意志”等原因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三)民国时期新闻媒介研究

媒介发展之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承载了特定时代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影响了我们的理解和思考习惯”。本文集共收录的9篇论文,其研究内容包括了对通讯业、报刊杂志业及特殊的政府公报等的研究。

一是对民国时期中外通讯社的研究。其中万京华《中国人在海外开展通讯社业务之历史考察》认为,中国人在海外开展通讯社业务的早期,不仅机构较小、人员较少,规模和影响也非常有限,但也由此迈出了通讯社走出国门、对外宣传中国和了解世界的最初步伐,对于增进中外信息交流、打破外国通讯社对国际舆论的操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为后来通讯社海外业务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谭林茂的《民国时期在华外国通讯社发展历程及双重历史作用》认为,外国通讯社在华业务的发端、演变历程、特点等与世界格局和大国政治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的地位与近现代西方列强在华的势力和影响本质上是一致的,并扮演着“启蒙者、领路人”与“殖民者、干涉者”的双重历史角色。王会的《申时电讯社业务发展及运营管理研究》认为,申时电讯社是民国时期国内最具规模和力量的民营通讯社,其在业务发展和运用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诸多探索,形成的理念和方法符合现代通讯社发展规律,为以后我国通讯社发展积累了经验,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有关报刊杂志业务的研究。其中吴果中、何艳玲《<晋察冀画报>与中国红色战地文化的视觉表述》通过对《晋察冀画报》的创办主体及纪实追求、叙事主题及意义表达、战争动员及社会效用等的分析和总结,指出其以影像记录时代,建构了战争、革命英雄主义与边区民主生活三大论域,以“人民的姿态”和“敌后斗争”的责任感实施战争动员和战地文化建设,成为“抗战鲜花”和中国革命摄影的摇篮。陈莹的《<良友>画报儿童专栏的儿童摄影形象探析(1926-1937)》借助“图像证史”的方法,研究《良友》画报的儿童摄影形象,指出这一形象的构建综合了编者的出版理念、读者的消费心理与画报所处的时代背景,但不能代表上海地区乃至广大中国儿童的真实生活。彭润的《民国时期<申报>的国际新闻与世界图景构建》通过分析“近代第一大报”《申报》的国际报道,从新闻选择和处理方面研究其如何国际新闻报道业务,探讨民国时期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国际新闻发展情况以及其构建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图景和这样的媒介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互动联系。王世清的《沦陷时期的<民国日报>沿革》以汪伪政府机关报《民国日报》为研究对象,依据较为翔实的资料和史料,记述了《民国日报》的各个时期的活动与特点。周哲的《民国中央政府机关报的第一个里程碑——<临时政府公报>略论》通过对《临时政府公报》内容的分析,探讨以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在运作时所遵循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以及临时政府在艰难的时局中建立共和、稳定政权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刘林沙,曹璐的《抗战时期<新新新闻>报纸医药广告研究》以《新新新闻》的医药广告为研究对象,着力探析报纸广告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等诸多因素的内在关系,归纳抗战时期四川地区报纸医药广告的特点与影响,探索四川地区报纸广告的激变与发展变化。

(四)民国时期新闻事件研究

此处的“事件”是宽泛概念,收录论文中有6篇大致属于新闻事件研究范畴。其中邓绍根的《中国新闻界代表团与1921年世界报界大会》通过对中国新闻界代表团参与1921年第二届世界报界大会情况的详尽介绍,指出在该次国际新闻会议上中国代表们以流利的英语、自信的演说、积极的讨论给大会各国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新闻界代表团的优异表现,足可以说明第二届世界报界大会是民国时期中国新闻界在国际新闻会议上最出彩、最成功的一次,它表明中国新闻界以积极的姿态、崭新的面貌在国际新闻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刘继忠的《总理崇拜与主义灌输——<中央日报>总理纪念周报道研究》借助《中央日报》标题索引数据库,在对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央日报》总理纪念周报道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呈现高频率、模式化的特点,认为由于纪念周沦为国民党党政要人个人政治秀的表演舞台,且日渐流于形式,纪念周报道也随之失去社会整合功能。经盛鸿的《中国报刊最早对南京大屠杀发表的社评》认为中国新闻传媒最早发表的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评论文章是1937年12月25日《武汉日报》发表的短评《惨痛的一页》与1937年12月28日《大公报》(汉口版)发表的社评《为匹夫匹妇复仇》,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经盛鸿)陈媛媛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与<大公报>交往策略研究》通过详细梳理战后中国共产党与《大公报》之间交往的过程,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与《大公报》之间相互的态度和策略的演变及其原因。肖江波的《以“自由”的名义:清末民初的<申报>改革与剪辫运动》通过对《申报》在清末民初有关剪辫运动报道的分析,认为透过宣扬剪辫自由,《申报》追求更高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诠释报刊对于自由的理解和认识。赵佳鹏的《国际宣传纳入国民党反日方略之进程初探——以九一八事变为中心》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前后国民党国际宣传的分析,认为尽管国民党开始意识到国际宣传的重要性,但其坚持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使得国际宣传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国民党口头与书面决议所表现的重视程度,以及应有的效果。

(五)民国时期地方新闻史、民族新闻史研究

地方新闻史和民族新闻史研究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从第一届开始就有意识地将民国时期地方新闻史、民族新闻史研究纳入其中。本文集收录了6篇这一主题的论文。又可分为两个小类:其中即专门收录了、《意识的觉醒,时代的桎楛——论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业发展得失》(荆琰清,白润生)、。

一是有关地方新闻史研究的成果。其中李日的《川渝新文化运动中的<南鸿>与<爝光>》指出1920年代共产党人恽代英、萧楚女、张闻天等人所负责的《新蜀报》、《南鸿》和《爝光》等报刊为川渝地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川渝新文化运动的一致性和整体性。张磊的《<新华日报?华北版>:抗战宣传战线的一杆旗帜》认为,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华北版》成为全国性大报在敌后根据地发行地方版的首创。它在推动抗战胜利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表现出坚决的党性原则、强烈的战斗性、鲜明的鼓动性和较强的群众意识。刘志鹏的《略论抗战时期国民党在华北的宣传工作》通过分析抗战时期国民党在华北的宣传工作,指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通过集会式宣传、一般文字宣传和报刊类宣传等方式,对抗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同时也存在着宣传力量不足、宣传区域偏向城市以及宣传内容空洞不实等不足。李宏刚的《民国时期<天山日报>始末考》通过对民国时期《天山日报》发展概况的分析,指出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限制,《天山日报》在办报条件、规模和质量等方面并未取得较大发展,但其积累的办报经验却为后来《新疆日报》的创刊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是有关民族新闻史研究的成果。其中荆琰清、白润生的《意识的觉醒,时代的桎楛——论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业发展得失》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认为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业具有“爆发性产生”、“‘核心人物’存在”、“‘寿命’短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政治立场多元化”以及“党报化趋势明显”等特点,指出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少数民族报人创办的报纸,为传播民族觉醒、民族团结的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泽旦卓玛的《民国时期藏族新闻业发展初探》通过对民国时期的藏族新闻事业发展历史的回顾和特点总结,指出民国时期藏族新闻业,尤其是藏语报刊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洽,推动了藏汉文化的交流,为现代意义的藏文字典的编撰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藏区邮政通信的便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六)民国时期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研究

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属于新闻业务实践和理论研究范畴。在本文集收录了6篇这一主题的论文。具体又可分为两小类:

一是有关新闻事业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姚瑶、庄曦的《从<印刷附律>之争看上海租界新闻管控中的权与谋》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发布《印刷附律》为研究对象,指出《印刷附律》之争及其最终流产归根结底在于帝国主义在上海的制度层面的冲突、对华政策立场的差异以及复杂利益的纠纷,成为帝国主义在沪行政体系内部矛盾和权力斗争的爆发焦点。郑潇的《民国时期上海租界的新闻审查(1912-1949)》通过对一手档案的梳理分析,考察上海租界当局与新闻业的关系,指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对新闻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新闻审查。这种新闻审查是有机的整体,其方式和力度是不断变化的,充满了斗争和矛盾。张朋的《陈独秀与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创建》以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为研究对象,指出建党及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在中共早期新闻宣传体制创建中扮演双重角色,对中共早期党报骨干汇聚、党报体系形成发挥了作用。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注重党报新闻宣传制度化建设,对充分发挥党报宣传、教育、组织的政治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廖利明的《抗战时期中国对日伪无线广播的干扰浅探》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广播力量在艰苦的抗战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利用有限的设备除了开展对敌广播外,还积极对日伪广播实施干扰。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起着组织、协调作用,在其指导下的国民党及国民政府各相关部门机构运用所属专业设备联合对敌广播信号实施干扰,起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二是有关新闻事业经营方面的研究成果。夏士芬的《日据时期台湾民族主义报业经营者研究回顾──以林献堂为中心》一文对林献堂及其开办的《台湾新民报》加以分析,指出以林献堂为代表的日治时期台湾民族主义报业经营者在思想上有先进与开放的色彩,其性格深受儒家的影响,在实践中致力提升台湾人的政治地位与汉文化教育水平。但由于个人性格与台湾被殖民的境地,也同时受激进改革者和当权政府之双重挤压。此类人群的政治目标或难达成,但维系文化传承的努力和影响,仍是历史中的一波浪潮。曾来海的《试论民国时期报纸多样化促销与推广的营销思想》指出报纸的多样化促销与推广早在民国时期就普遍存在,不仅有通过提升报纸质量和报馆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等根本性的促销与推广的营销思想,还普遍存在通过低价、竞赛、赠品、广告、社会服务与读者服务等创新性促销与推广的营销观念。这在当时很新奇有效,至今也是报纸等大众传媒促销与推广的有效方式。

(七)民国时期新闻思想、观念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在本文集收录的论文中有9篇是涉及到民国时期新闻人物思想或观念研究这一主题的。其中李秀云、吴云柯的《抗战时期左翼人士的新闻理论探讨——以<新闻记者>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以《新闻记者》为考察对象,对抗战时期左翼人士的新闻理论加以探讨,指出抗战时期,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为代表的左翼新闻人士,以此期刊作为学术交流与自我教育的园地,自发地开展业务技术与经验的交流、学习、研究,提倡改革战时新闻检查制度,探索战时新闻宣传的规律与作用,加强记者的角色意识与职业修养,探寻战时报业经营管理方略,从而成为抗战时期新闻学术研究的一支重要而又独特的力量。王绿萍的《实业家卢作孚的办报经历与新闻理念》以卢作孚的办报经历为研究对象,归纳了其重视办报,把办报刊作为启迪民智的工具,列为文化建设的先锋和先导;始终贯彻报纸为大众服务的思想;强调报纸的根本任务在于提供新闻;强调新闻的价值在于及时和准确等办报思想。谢清果、王小贝的《成舍我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变迁(1913-1991)探析》认为,追求新闻自由是成舍我新闻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成舍我一生为人权保障和新闻自由而战,在实践中不曾停止思索新闻自由与社会政治、经济及公众的关系,并根据社会变迁不断调整自身的新闻自由观,以寻求实现新闻自由的最佳途径。李建新在《谢六逸新闻教育思想的史论理析》中指出,作为民国新闻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谢六逸的新闻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新闻教育对社会是迫切需要的”、“新闻教育要注意社会环境的需要”、“新闻教育要理论实践两相宜”、“新闻教育需要文学与新闻等的联姻”等方面。这些新闻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是引领指导新闻教育发展的思想,对当今的新闻教育也有借鉴价值和意义。王文利的《民国时期国人对广播功能问题研究的历史沿革》将20世纪民国时期对广播功能研究分为三个阶段:20年代,广播的宣传、教育、新闻传播、娱乐等作用相继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对广播功能、作用的探讨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次上,缺乏深入的学理层面的思考和分析论证;30年代早中期,开始关注到广播的正面功能与负面功能的研究,学理性增强;抗战爆发后,广播在战争中的功能和作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王保平的《抗战前夕“新闻救国”思潮下的媒介批评思想研究——以<新闻事业与国难>为文本的考察》针对抗战前夕的“历史结合部”,以《新闻事业与国难》为文本,爬梳出“新闻救国”思潮下媒介批评视野中存在着“国难”与“业难”的双重面貌,指出伴随着抗战爆发,两“难”的纠缠冲突共同影响着战时中国的媒介生态和新闻文本实践。郭静的《民国新闻教育的国际视野与本土化探索》通过史料分析认为,民国时期的报人和新闻教育者是一群有着国际视野以及民族情怀的先锋和开拓者,在他们的推动和摸索下,民国新闻教育一方面在寻求国际先例,从中选择一条最优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也在积极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吴晶的《<新闻学季刊>的新闻学术价值初探》以《新闻学季刊》为研究对象,认为该刊所涉及的新闻学研究领域广阔,尤其重视新闻实务研究;作者群体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有一定认知,研究旨趣以问题为出发点,犀利直接,具有批判精神,体现了该刊力求“客观、公正、独立、包容、中庸”的学术品格和追求。冯帆的《储安平“文人论政”思想探析》以储安平为研究对象,指出储安平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形成了其独特的“文人论政”思想,其对言论自由、客观公正、舆论监督的重视和言论中展现的理性分析以及专业视角,均指向了自由主义的精神标的。然而,这种自由主义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社会现实面前,只能是一种理想主义,根本无法实现。

(八)民国新闻史其他方面研究

民国新闻史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研究领域。在本文集论文中,有7篇论文涉及到新闻史学与传播学、社会学、出版学、艺术学以及考古等诸学科领域融合的主题。其中刘泱育的《“服务”因何等于“为善”:民国时期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校训精神及方汉奇个案的文化社会学诠释》以方汉奇为研究对象,认为方汉奇的新闻人生涯经历了“为民众服务”、“为人民服务”和“为公众服务”三个时期。其中“为公众服务”是其最为珍视的阶段。方汉奇在不同时期不断拉近其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从“服务”到“为善”的联结与转换,践履了其“人生以服务为目的”的信念。范东升、周弯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版本学研究初探——从<动荡中之西北大局>谈起》从版本学角度对《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的“多版本”现象进行研究考察,通过对不同版本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考证,提出了只有1937年正式出版的两本原版书内容才是正本的观点。杨志平的《抗战时期日本利用儒家思想与新闻媒介——建构“大东亚共荣圈”认同的研究》认为,日本侵略者利用中国儒家文化在新闻媒体上抛出“王道”、“新民”、“平天下”等概念,意图迷惑中国社会、掩饰其侵华的非正义性,建构“大东亚共荣圈”之“国家认同”。其通过牢牢控制的沦陷区新闻舆论宣扬的所谓“儒家思想”,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和迷惑中国人的烟雾。姜华的《日本对东北文化殖民(1931-1945年)的传播学省思》一文从传播学视角进行分析,认为1931-1945年间,日本以所谓“王道政治”对中国东北进行了战略性、系统性的意识形态输出,以恐怖主义控制媒介,试图通过奴化教育泯灭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而这种以沦亡和彻底同化另一个民族为目的、从根本上违背受众利益的非正义传播,必然会遭遇失败。胡荣彬的《从发现徐宝璜墓到建议开展全国新闻史迹普查》从自身参与过的文物保护实践出发,通过对徐宝璜墓、黄远生墓的发现、保护、利用过程的阐述与分析,论述了在全国进行新闻史迹普查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新闻史迹普查的具体建议,具有特别的意义。周航屹的《近世相声和娱乐期刊的关系初探(1924-1949)》以新颖的视角,探讨了相声与娱乐期刊的关系,指出期刊借助相声报道吸引读者关注,相声借助期刊扩大影响。此二者之间利益相连,相辅相成,在近代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共谋生存。董浩的《<摩登>的议程设置对青年的“安慰剂效果”》以“议程设置理论”为工具,通探讨《大公报》副刊《摩登》的创办背景、内容特色与传播效果诸问题,指出《摩登》对于青年之“安慰剂效果”也许要更加显著于其欲达成的“意见效果”。

笔者认为,本次论坛文集的论文成果呈现出一种走向更加开放、多元和深入的趋势,这既是本届高层论坛的鲜明特点,也反映了近年来民国新闻史研究的欣欣向荣环境和氛围。

首先,是本次论坛学术成果的开放性。在思想上,本次论坛的成果普遍体现出民国新闻史研究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把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进行学术研究的总体态势;与此同时,思想解放的氛围使得研究者和爱好者能够有更加合适的空间对诸如国民党体制内新闻人和新闻事业等问题加以创新性研究。在选题上,本次论坛成果展现出了研究者和爱好者更加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新颖的角度,成果内容涉及到了民国新闻史研究的方方面面,呈现出内容丰富、开放创新、百花齐放的特征。

其次,是本次论坛学术成果的多元性。在学科融合方面,本次论坛成果呈现出明显的“新闻史+”特征,新闻史学与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出版学、艺术学及考古、企业管理等诸学科领域的融合,使得民国新闻史研究的领域得到很大扩展,空间愈发开阔。在研究队伍方面,作者队伍不仅延续了以往老中青学者齐聚,研究梯队明显稳定的特点,还呈现出专业研究者与民国新闻史爱好者、本专业研究者与其他专业研究者、中国研究者与外国研究者、中国大陆研究者与台湾地区研究者、汉族研究者与少数民族研究者齐聚一堂,共襄论坛盛举的态势。在方法运用方面,除了民国新闻史研究常见的文献研究、定性分析、个案研究、对比研究以外,还涉及到了统计分析、调查、系统科学以及田野调查方法等在民国新闻史以往研究中不太常见的方法,使得本次论坛的成果的研究方法更加综合多样,科学有效。

第三,是本次论坛成果的深入性。主要表现在史料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以尽可能详尽准确的史实为基础,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开展民国新闻史的研究。本次论坛成果在史料的发掘、整理、甄别、分析和利用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可喜可贵的专业深度和水平。在学术探讨方面,基于史实的恰当而精辟的专业论断是本次论坛成果又一个亮点。而深刻的史料发掘与深刻的学术探讨并行,体现本次论坛绝大多数成果对于“史论结合”这一民国新闻史科学研究理念的较好把握与运用。在研究目的方面,对于研究对象和结论的深刻反思是提升民国新闻史研究成果价值的重要方法。而这种对于反思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体现出了研究者们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和作为一名新闻史学研究者对于历史与现实的责任担当。

民国新闻史研究的大好形势和本次论坛的大量优秀成果让每一位致力于或有兴趣于该领域研究的专业学者和爱好者与有荣焉。与此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民国新闻史研究在现阶段仍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比如,对于民国时期区域新闻史、红色新闻事业史的研究相随薄弱;针对中外新闻事业相互交流及影响的研究较少等。从总体上看,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依赖于史料的文本分析,甚至相当一部分是依托第二手史料进行再分析或再研究,新史料的挖掘还需有较大的提升,尤其是“走出书斋”进行研究的状况依然比较薄弱。然而,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我们相信,在所有专业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民国新闻史研究在加快开放、日益多元和不断深入的发展道路上一定会昂首阔步,高歌猛进;民国新闻史研究这片肥沃的学术园地一定会迎来硕果累累、花团锦簇的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会议论文概况

《民国新闻史研究2016》

编 后 记

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项目组在项目招投标书中的承诺,在项目的研究实施期间应该承办两次全国性的民国新闻史研究学术会议,发表50篇左右民国新闻史研究方面的专题学术论文。为此,在中国新闻史学会的全力支持下,我们创设了属于全国新闻史研究者尤其是“民国时期新闻史”研究者的学术交流平台——“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2014年5月举办了“首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征集到论文62篇,会议录用46篇;2015年11月举办了“第二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征集到论文68篇,会议录用48篇;即将举行的是“第三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

2016年2月底,中国新闻史学会通过学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正式发布《第三届民国新闻史高层学术论坛征文通知》,作为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的品牌平台“第三届民国新闻史高层学术论坛”筹备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征文通知得到学术界同行的热烈响应,论坛组委会秘书处一共收到71篇应征论文。经过认真严肃的两轮评审,论坛组委会秘书处集体决定录用62篇应征论文,邀请论文作者参加于2016年11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三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并收录进本届论坛论文集《民国新闻史研究:2016》。

关于本文集所收录的论文,有几点需要做些说明:

一是经中国新闻史学会领导批准,本次论坛应征论文的选用标准大致: 1、与会议主题(民国新闻史研究)直接相关。凡是与会议主题无关的论文不予录用;2、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神一致。凡是违背或与宪法精神抵触的论文不予录用;3、文章在史料发掘、研究结论、观点阐发、研究主题及研究领域等方面有一定新意或“亮点”;4、学术观点争鸣文责自负,只要言之有理,自成一说,不影响录用。5、根据同等优先的原则,对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副教授作者、少数民族作者、台港澳作者及境外学术单位作者的论文予以优先考虑。

二是评委会成员根据以上原则对应征论文进行独立评审,分别对应征的论文按“建议录用”(A)、“修改后录用”(B)和“不予录用”(C)等不同等级作出独立评价,最后集体讨论确定录用论文。主编负责提出评审原则并参加论文评审、确定论文集论文类别、撰写编后记及论文集最后审读;执行主编参加论文评审,并负责对录用论文进行初步编辑整理及补充有关信息的组织;副主编参加论文评审并负责论文集综述的撰写。出版社负责对论文集进行专业编辑,不修改论文的观点、数据和结论等信息,只对论文格式、版面等进行规范统一。

三是为了鼓励和培养民国新闻史研究队伍中的年轻人,在这次应征论文评审中,对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提交的论文,按照“注重新意、保证水平,同等条件、优先录用”的原则适当给予倾斜。这部分大多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的青年作者们思想敏锐,基础扎实,大有前途,所提交的论文颇有亮点或特点(这一点各位可以从论文中有清晰的感知),因为民国新闻史研究的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四是今年应征论文整体质量和水平较前明显提高,理应尽可能多地录用论文以充分发挥论坛的交流平台功能,也不负作者对论坛的热情支持。但与出版单位有论文集篇幅60万字左右的约定,为此,秘书处对决定录用的论文做了区别处理:于8月15日左右向近20位作者发出《第三届民国新闻史高层学术论坛论文录用及参会通知》,请这些作者对论文进行删改,明确提出把文章“压缩到6000-8000字”及“在8月25日前返回”的要求。非常感谢这些作者,无一例外地在规定时间返回了修改稿。正是由于他们的积极配合,才使得今年的论文集能够容纳62篇论文,使我们有机会与更多新朋老友在南京相聚。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从全国新闻史学界同行专家、青年才俊应征的71篇论文中评选录用的62篇论文组成的第三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论文集《民国新闻史研究:2106》。这是中国新闻史学界在继2014、2015年举办了两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后“民国新闻史研究成果”又一次“集中展示”,是全国新闻史学同行专家、青年才俊在“民国新闻史研究”园地中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之一部分 ,是全国新闻史学界专家学者共同浇灌的“民国新闻史”研究领域2016年度绽放的一朵鲜花,也是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平台建设和应用的又一标志性成果。第三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组委会秘书处对积极参与和支持本次论坛的所有专家学者(包括积极参加应征论文没有入选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学术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中国新闻史学会的领导和指导下进行的。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秘书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邓绍根教授等领导对论坛筹备工作一直非常关心,热情指导,全力支持,也正是在他们的全力支持下,论坛的各项筹备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再次表示我们真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第三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的筹备工作,得到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领导和教师的全力支持,院长顾理平教授、党委朱梅书记、副院长骆正林、刘荃和俞小松等领导自始至终地关心、参与、指导和领导有关工作。组委会秘书处的鄢放同志承担了联系和解释工作;《民国新闻史研究:2016》执行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继忠博士;《民国新闻史研究:2016》副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副教授王继先博士,以及参加论文初步编辑工作的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马超、闫洁、严茂亮等同学,为论文集如期出版付出了辛勤而认真的劳动。在此谨致以真诚的感谢!

由于我们自身的学识和能力有限,且必须赶在会议召开前出版论文集的时间限制,所以在第三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论文的征集、应征论文的评审、论文编辑及校对等方面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此我们深感歉意和愧意。一是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海涵,二是今后我们一定勉力改正。力求在此后举行的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中把事情做得更好些,以不辜负国家和同行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厚望。

媒体报道

编者按:由中国新闻史学会 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三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于2016年11月11-13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圆满落幕后,受到有关新闻媒体的关注和转载。现选择部分新闻报道内容予以刊载,以作为历史资料存览。

“高规格、高效率、高质量”

第三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

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11月17日报道)

2016年11月12日,“第三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圆满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等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多位专家学者前来与会,围绕民国新闻史展开了一场学思碰撞的饕餮盛宴。

南京师范大学民国新闻史研究所作为国内高校第一个以“民国时期新闻史”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的基础理论研究学术机构,在前两年成功举办了两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后,今年不仅汇聚了各地新闻史学科的研究专家学者,形成了“老、中、青”不同年龄梯度的研究队伍,而且在论坛举办前便成功出版了《民国新闻史研究(2016)》。

论坛会议伊始,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骆正林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顾理平、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王润泽、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傅康生分别致辞。

顾理平院长表示,作为民国的首都,南京在民国新闻史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南师大新传院在新闻史研究领域历史悠久,形成了专业的人才梯队。王润泽副会长对倪延年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全国新闻史学界的喜事和盛事,为填补中国断代史研究的空白提供了可能。傅康生教授在讲话中指出,民国研究作为南师大一个有特色的研究领域,硕果累累。他对各位专家和学者长期以来对南师大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专家学者们畅谈学术的同时,尽情感受南京的风土人情。

本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尹韵公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程曼丽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秘书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邓绍根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晓锋教授分别就民国新闻史方面的研究展开了主题演讲。南京师范大学民国新闻史研究所所长倪延年教授主持该议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以《红星何以能够照耀中国:兼论中国新闻史研究》为主题做演讲。今年是斯诺首访陕北、采写中央红军长征胜利报道80周年。斯诺的名作《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尹主任提出问题:历史为何把重大的新闻富矿送给了斯诺?他是如何让红星照耀中国,乃至照耀世界的?尹主任深入历史的碎片,将斯诺这段传奇的经历通过“起点、基点、拐点、落点”有逻辑地串联起来,最终梳理出斯诺的西行得以成功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程曼丽教授从文化政治的角度,研究清末西方传教士及其报刊出版活动。她在研究中集中关注了两个问题:一是在西方传教士的话语中,中国是什么样的镜像?二是他们传播的西学知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于第一个问题,程教授认为传教士们眼中和笔下的中国是在帝国扩张过程中建构出来的一种话语,并非一种自然存在;因此影响到第二个问题,他们只会考虑如何将其他政治实体组织到自己的政治框架中过来,而不会估计弱势一方经历这一过程之后的社会阵痛和文化撕裂问题,而这个问题对于一个民族国家的影响是更为深刻和长远的。

邓绍根教授为大家梳理了民国“新闻自由”演变历程。邓教授从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演变展开论述,他指出“新闻自由”在民国也经历了从“新名词”到“关键词”的曲折过程。国际新闻自由呼声兴起后,“新闻自由”的概念通过中英文两种渠道进入中国。经过外报在华的呼吁及国人办报的发展,数代中国知识分子经过演习和阐释之后,“新闻出版自由”已经开始从理论斗争逐步进入实践范畴。不过,直到抗战开始,“新闻自由”作为“新名词”依然是零星出现,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战争结束后,美国报纸编辑协会代表访华,“新闻自由”一度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关键词”被公众讨论。而在新中国政权建立之后,“新闻自由”进入了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之中,并成为攻击西方新闻自由虚伪性的“批判武器”。

张晓锋教授以时间线索为导向,分析了《大公报》视野下孙中山个人形象的发展变化。他首先指出,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史中是一位国共两党共同接受的重要人物,而在当时对其褒贬不一的报刊,直接影响时人在孙中山身后对其历史地位与形象的评价与认知,这是他本人这篇研究的主要出发点。《大公报》在北伐时期对“孙中山”个人形象的演变分别分为五个阶段,即“统率革命党”、“反帝反赤”、“近代中国领袖”、“一代伟人”及“偶像与镜鉴”。张教授着重对最后一部分“偶像构建与镜鉴生成”做出了详细的阐述。他从张季鸾的报人理想开始谈起,论述了《大公报》作为公民地位理想国的的报刊旨趣与孙中山的提倡若合符节。最后,他认为《大公报》中刻画的孙中山是张季鸾拿来对照国民党现时行为的一面镜子,最终避免不了将其符号化、理想化。

本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共征集到论文70余篇,最终论坛学术委员会遴选,共有60余篇稿件入选。入选的论文按照民国时期新闻人物与事件研究、民国时期新闻媒体研究、民国时期新闻专题史研究等专题分为五个分论坛进行师生间的评议交流。 民国时期是我国新闻出版业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的时期,是民营新闻出版机构以合法形式与官办机构并存的发展壮大时期,也是报刊新闻业务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转型的重要时期。由于政党纷争、战争不断,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新闻出版业发展艰难,新闻出版人从业生态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险性和复杂性。因此,在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副教授陆高峰的论文《民国时期新闻出版人从业生态战略》中,从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总体规模、战争和暗杀恐怖活动使得新闻出版人的人身安全难保障、政治势力打压使表达受禁、新闻出版环境艰苦、技术落后和政治阻碍导致传播渠道难以畅通、社会动荡导致薪酬收入不稳定以及新闻出版人职业素质和素养这七个方面进行阐述,全面分析了民国时期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复杂局面。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研究室编辑谭林茂对民国时期在华外国通讯社发展历程进行探究,他的论文《试析传统动力对民国初期新闻业短暂繁荣的深层影响》中强调外国通讯社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与近现代西方列强在华势力和影响本质上一致的;中国新闻界与外国通讯社之间的交流,也与近现代中外关系本质上是一致的。同时,他提出在华外国通讯社扮演者双重的历史角色:外国通讯社是中国新闻同行的“启蒙者”和“领路人”,为推动近现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启蒙和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又扮演着“殖民者”和“干涉者”的角色,甚至充当了外国侵略势力、殖民统治的“帮凶”和“爪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博士生谭泽明的论文同样是对民国时期新闻史的研究,他认为,中国传统动力对新闻业产生的效用,是中国新闻业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一种特质。他的论文《试析传统动力对民国初期新闻业短暂繁荣的深层影响》分为“民国初期新闻业短暂繁荣的描述及问题”、“民国初期新闻业短暂繁荣的历史特征”、“传统动力存在于民国初期的社会”、“传统动力推动了民国初期新闻业的短暂繁荣”、“传统动力在民国初期新闻业短暂繁荣中的效用”、“思考与启示”六部分,指出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里,民国初期的新闻业受到中国传统动力的深刻影响。艾红红教授在点评过程中指出,该论文与倪延年教授的论文互相应和,相互论证。与此同时,艾教授就论文中“传统动力对民国新闻业短暂繁荣的效用”部分内容提出疑问并给出个人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周航屹的论文题目十分新颖——《近世相声和娱乐期刊的关系初探》。他认为相声与娱乐期刊的关系耐人寻味:对于期刊来说,相声可扩大法向量,成了报道文体的一种,由此吸引读者的关注和“借口生言”;对于相声来说,期刊成了扩大影响的手段,起着一种捧角传名和“借笔升价”的平台作用。二者勾连利益,在近代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共谋生存。在评议与交流过程中,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文利教授与周航屹就论文题目中“近世”的界定做了交流,王文利教授同时指出,该论文“选题很有新意,研究很有价值”,并表示自己对这一选题很感兴趣,也在做一些相关研究。

论坛经过一天紧张的演讲与倾听、分享与讨论,于下午五点举行了简短的闭幕式。中国新闻史学会副秘书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邓绍根教授作了会议总结。邓绍根教授将本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精简地概括为“高规格、高效率、高质量”的学术论坛。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是国内第一个以“民国时期新闻史”为研究内容的学术论坛是为高规格;一天论坛进程高效紧凑,从主题演讲到分论坛的学术交流,会议议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是为高效率;入选的60余篇论文的主题涉及民国时期新闻人物与事件研究、民国时期新闻媒体研究、民国时期新闻专题史研究等,并涌现出一批创新的研究成果,此是为高质量。

南京师范大学民国新闻史研究所作为国内高校第一个以“民国时期新闻史”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的基础理论研究学术机构,期待下一届的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能再放异彩!(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会供稿)

南京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

第三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

(中国传媒与教育在线教育联盟网站2016-11-16 15:31报道)

2016年11月12日, “第三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我校随园校区圆满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等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多位专家学者前来与会,围绕民国新闻史展开了一场学思碰撞的饕餮盛宴。

南京师范大学民国新闻史研究所作为国内高校第一个以“民国时期新闻史”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的基础理论研究学术机构,在前两年成功举办了两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后,今年不仅汇聚了各地新闻史学科的研究专家学者,形成了“老、中、青”不同年龄梯度的研究队伍,而且在论坛举办前便成功出版了《民国新闻史研究(2016)》。

论坛会议伊始,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骆正林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顾理平、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王润泽、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傅康生分别致辞。

名家讲坛 引经据典谈古今

本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尹韵公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程曼丽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秘书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邓绍根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晓锋教授分别就民国新闻史方面的研究展开了主题演讲。南京师范大学民国新闻史研究所所长倪延年教授主持该议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以《红星何以能够照耀中国:兼论中国新闻史研究》为主题做演讲。今年是斯诺首访陕北、采写中央红军长征胜利报道80周年。斯诺的名作《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尹主任提出问题:历史为何把重大的新闻富矿送给了斯诺?他是如何让红星照耀中国,乃至照耀世界的?尹主任深入历史的碎片,将斯诺这段传奇的经历通过“起点、基点、拐点、落点”有逻辑地串联起来,最终梳理出斯诺的西行得以成功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程曼丽教授从文化政治的角度,研究清末西方传教士及其报刊出版活动。她在研究中集中关注了两个问题:一是在西方传教士的话语中,中国是什么样的镜像?二是他们传播的西学知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于第一个问题,程教授认为传教士们眼中和笔下的中国是在帝国扩张过程中建构出来的一种话语,并非一种自然存在;因此影响到第二个问题,他们只会考虑如何将其他政治实体组织到自己的政治框架中过来,而不会估计弱势一方经历这一过程之后的社会阵痛和文化撕裂问题,而这个问题对于一个民族国家的影响是更为深刻和长远的。

邓绍根教授为大家梳理了民国“新闻自由”演变历程。邓教授从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演变展开论述,他指出“新闻自由”在民国也经历了从“新名词”到“关键词”的曲折过程。国际新闻自由呼声兴起后,“新闻自由”的概念通过中英文两种渠道进入中国。经过外报在华的呼吁及国人办报的发展,数代中国知识分子经过演习和阐释之后,“新闻出版自由”已经开始从理论斗争逐步进入实践范畴。不过,直到抗战开始,“新闻自由”作为“新名词”依然是零星出现,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战争结束后,美国报纸编辑协会代表访华,“新闻自由”一度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关键词”被公众讨论。而在新中国政权建立之后,“新闻自由”进入了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之中,并成为攻击西方新闻自由虚伪性的“批判武器”。

张晓锋教授以时间线索为导向,分析了《大公报》视野下孙中山个人形象的发展变化。他首先指出,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史中是一位国共两党共同接受的重要人物,而在当时对其褒贬不一的报刊,直接影响时人在孙中山身后对其历史地位与形象的评价与认知,这是他本人这篇研究的主要出发点。《大公报》在北伐时期对“孙中山”个人形象的演变分别分为五个阶段,即“统率革命党”、“反帝反赤”、“近代中国领袖”、“一代伟人”及“偶像与镜鉴”。张教授着重对最后一部分“偶像构建与镜鉴生成”做出了详细的阐述。他从张季鸾的报人理想开始谈起,论述了《大公报》作为公民地位理想国的的报刊旨趣与孙中山的提倡若合符节。最后,他认为《大公报》中刻画的孙中山是张季鸾拿来对照国民党现时行为的一面镜子,最终避免不了将其符号化、理想化。

师生“论剑” 学思碰撞引思考

本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共征集到论文70余篇,最终论坛学术委员会遴选,共有60余篇稿件入选。入选的论文按照民国时期新闻人物与事件研究、民国时期新闻媒体研究、民国时期新闻专题史研究等专题分为五个分论坛进行师生间的评议交流。

民国时期是我国新闻出版业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的时期,是民营新闻出版机构以合法形式与官办机构并存的发展壮大时期,也是报刊新闻业务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转型的重要时期。由于政党纷争、战争不断,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新闻出版业发展艰难,新闻出版人从业生态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险性和复杂性。因此,在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副教授陆高峰的论文《民国时期新闻出版人从业生态战略》中,从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总体规模、战争和暗杀恐怖活动使得新闻出版人的人身安全难保障、政治势力打压使表达受禁、新闻出版环境艰苦、技术落后和政治阻碍导致传播渠道难以畅通、社会动荡导致薪酬收入不稳定以及新闻出版人职业素质和素养这七个方面进行阐述,全面分析了民国时期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复杂局面。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研究室编辑谭林茂对民国时期在华外国通讯社发展历程进行探究,他的论文《试析传统动力对民国初期新闻业短暂繁荣的深层影响》中强调外国通讯社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与近现代西方列强在华势力和影响本质上一致的;中国新闻界与外国通讯社之间的交流,也与近现代中外关系本质上是一致的。同时,他提出在华外国通讯社扮演者双重的历史角色:外国通讯社是中国新闻同行的“启蒙者”和“领路人”,为推动近现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启蒙和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又扮演着“殖民者”和“干涉者”的角色,甚至充当了外国侵略势力、殖民统治的“帮凶”和“爪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博士生谭泽明的论文同样是对民国时期新闻史的研究,他认为,中国传统动力对新闻业产生的效用,是中国新闻业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一种特质。他的论文《试析传统动力对民国初期新闻业短暂繁荣的深层影响》分为“民国初期新闻业短暂繁荣的描述及问题”、“民国初期新闻业短暂繁荣的历史特征”、“传统动力存在于民国初期的社会”、“传统动力推动了民国初期新闻业的短暂繁荣”、“传统动力在民国初期新闻业短暂繁荣中的效用”、“思考与启示”六部分,指出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里,民国初期的新闻业受到中国传统动力的深刻影响。艾红红教授在点评过程中指出,该论文与倪延年教授的论文互相应和,相互论证。与此同时,艾教授就论文中“传统动力对民国新闻业短暂繁荣的效用”部分内容提出疑问并给出个人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周航屹的论文题目十分新颖——《近世相声和娱乐期刊的关系初探》。他认为相声与娱乐期刊的关系耐人寻味:对于期刊来说,相声可扩大法向量,成了报道文体的一种,由此吸引读者的关注和“借口生言”;对于相声来说,期刊成了扩大影响的手段,起着一种捧角传名和“借笔升价”的平台作用。二者勾连利益,在近代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共谋生存。在评议与交流过程中,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文利教授与周航屹就论文题目中“近世”的界定做了交流,王文利教授同时指出,该论文“选题很有新意,研究很有价值”,并表示自己对这一选题很感兴趣,也在做一些相关研究。

论坛经过一天紧张的演讲与倾听、分享与讨论,于下午五点举行了简短的闭幕式。中国新闻史学会副秘书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邓绍根教授作了会议总结。邓绍根教授将本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精简地概括为“高规格、高效率、高质量”的学术论坛。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是国内第一个以“民国时期新闻史”为研究内容的学术论坛是为高规格;一天论坛进程高效紧凑,从主题演讲到分论坛的学术交流,会议议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是为高效率;入选的60余篇论文的主题涉及民国时期新闻人物与事件研究、民国时期新闻媒体研究、民国时期新闻专题史研究等,并涌现出一批创新的研究成果,此是为高质量。

南京师范大学民国新闻史研究所作为国内高校第一个以“民国时期新闻史”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的基础理论研究学术机构,期待下一届的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能再放异彩!(新传研会供稿)

第三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我校举行

(南京师大阳光网2016年11月16日报道)

11月12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与我校共主办的第三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随园校区举行。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王润泽教授,我校副校长傅康生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顾理平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骆正林教授主持。

论坛主题演讲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首席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民国新闻史研究所所长倪延年教授主持。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首批入选人才尹韵公研究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邓绍根教授,以及我校人文社科研究院副院长张晓锋教授分别作《红星何以能够照耀中国:兼论中国新闻史研究》、《从文化政治的角度看清末西方传教士及其报刊出版活动》、《民国“新闻自由”概念史:从新名词到关键词》、《偶像与镜鉴:新记<大公报>视野下的“孙中山”(1926-1928)》的专题演讲。在分论坛交流中,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学术与思想碰撞,理论与实践交融,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邓绍根教授在论坛总结中认为,本次民国新闻史高层学术论坛是一次“高规格”的参会人员、“高效率”的会议安排、“高质量”会议成果的“三高”学术盛宴,将对民国新闻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全面、加速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新疆大学、新华通讯社、第二历史档案馆及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欧洲政治活动研究所等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届论坛共收到应征论文70余篇,经论坛筹委会秘书处聘请专家经过两轮认真遴选,62篇论文入选参会。入选论文反映了我国学术界尤其是新闻史学界在“民国新闻史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呈现出一种走向更加开放、多元和深入的趋势。这既是本届高层论坛的鲜明特点,也反映了近年来民国新闻史研究欣欣向荣的环境和氛围。据悉,参会论文已全部收入《民国新闻史研究2016》集刊,并由我校出版社在高层论坛召开前正式出版。(辛文轩)

开幕式

会议时间:11月12日(周六)上午9:00-9:35

会议地点:新传大楼102报告厅

参加人员:特邀嘉宾、全体代表

主持人:朱梅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8:30-9:00 代表签到

9:00-9:05 介绍出席庆典的领导和嘉宾

9:05-9:15 致辞 顾理平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9:15-9:25 致辞 王润泽 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9:25-9:35 致辞 傅康生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

9:35-10:00 大会合影(大草坪)

主题演讲

会议时间:11月6日(周五)上午10:00-11:35

会议地点:新传大楼102报告厅

参加人员:全体代表

主持人:倪延年 南京师范大学民国新闻史研究所所长、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10:00-10:05 开幕 主持人介绍出席论坛的领导和嘉宾

10:05-10:25 主题演讲 《红星何以能够照耀中国:兼论中国新闻史研究》

尹韵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0:25-10:45 主题演讲 《从文化政治的角度看清末西方传教士及其报刊出版活动》

程曼丽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0:45-11:05 主题演讲 《民国“新闻自由”概念史:从新名词到关键词》

邓绍根中国新闻史学会副秘书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1:05-11:25 主题演讲 《偶像与镜鉴:新记〈大公报〉视野下的“孙中山”(1926-1928)》

张晓锋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1:40-13:30 午餐(南山专家楼花园酒店二楼餐厅)?

分论坛一(新传大楼502室)

上半场

主持人:方晓红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评议人:艾红红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时间 宣讲题目 宣讲人 单位

14:00-14:10 论民国前外国人对华的新闻交流及特征 倪延年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14:10-14:20 试析传统动力对民国初期新闻业短暂繁荣的深层影响 谭泽明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博士生

14:20-14:30 互动冲突:民国初期新闻场与政治场的关系 杨晓娟

田悦芳 河北经贸大学副教授

14:30-14:40 意识形态架构下的媒介景观——以《时事画报》图像新闻为例 韩丛耀

苏渝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14:40-14:50 从“言论救国”到“公益济世”

——《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济世救人”思想探析 张勇丽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14:50-15:00 日据时期台湾民族主义报业经营者研究回顾——以林献堂为中心 夏士芬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副教授

15:00-15:10 民国时期在华法国报刊综览 孙建庚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欧洲政治活动研究所博士

15:10-15:30 评议与交流

15:30-15:40 茶歇(五楼走廊)

下半场

主持人:刘 亚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系教授

评议人:韩丛耀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15:40-15:50 中川渝新文化运动中的《南鸿》与《爝光》 李 日 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15:50-16:00 “史家办报”与“史家”办报

——以《申报》史量才形象建构为例 艾红红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16:00-16:10 抗战时期海外华文报刊及与国内新闻业的关系 何村

叶俊 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6:10-16:20 多方参与下的邹韬奋精神塑造——基于纪念文章的分析 张国伟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

16:20-16:30 多彩与多姿:陈冷的“时评”内容及风格论析——以上海《时报》“时评”为例 余 玉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

16:30-16:40 民国时期的上海福音广播电台初探 陈媛媛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

16:40-17:00 评议与交流

分论坛二(新传大楼516室)

上半场

主持人:张 弢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评议人:阳海洪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时间 宣讲题目 宣讲人 单位

14:00-14:10 民国时期新闻出版人从业生态略论 陆高峰 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副教授

14:10-14:20 略论实业家卢作孚的办报经历与新闻理念 王绿萍 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14:20-14:30 成舍我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变迁探析 谢清果

王小贝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传播研究所所长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14:30-14:40 谢六逸新闻教育思想的史论理析 李建新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上海大学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14:40-14:50 抗战前夕“新闻救国”思潮下的媒介批评思想研究——以《新闻事业与国难》为文本的考察 王保平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

14:50-15:00 民国新闻教育的国际视野与本土化探索 郭静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讲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

15:00-15:30 评议与交流

15:30-15:40 茶歇(五楼走廊)

下半场

主持人:陆高峰 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

评议人:李建新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

15:40-15:50 论民族主义与民国新闻教育的合法性论证——以“成舍我”为中心 阳海洪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15:50-16:00 境内与域外——清末民初的新闻事业与关不住的国门 张弢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16:00-16:10 试论民国时期报纸多样化促销与推广的营销思想 曾来海 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传播系副教授

16:10-16:20 储安平“文人论政”思想探析 冯 帆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16:20-16:30 国际宣传纳入国民党反日方略之进程初探——以“九一八”事变为中心 赵佳鹏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16:30-16:40 1946年,赵则诚在《大众日报》 于岸青

严洁 山东大众报业集团该高级编辑

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主任编辑

16:40-17:00 评议与交流

分论坛三(新传大楼406室)

上半场

主持人:刘继忠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评议人:王润泽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时间 宣讲题目 宣讲人 单位

14:00-14:10 《晋察冀画报》与中国红色战地文化的视觉表述 吴果中何艳玲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系主任、教授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14:10-14:20 中国人在海外开展通讯社业务之历史考察 万京华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研究室副主任、高级编辑

14:20-14:30 民国时期在华外国通讯社发展历程及双重历史作用 谭林茂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研究室编辑

14:30-14:40 申时电讯社业务发展及运营管理研究 王会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研究室编辑

14:40-14:50 《良友》画报儿童专栏的儿童摄影形象探析(1926-1937) 陈莹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系博士生

14:50-15:00 民国时期《申报》的国际新闻与世界图景构建 彭润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15:00-15:10 “星野”之源——马星野笔名之考证 王继先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研究员

15:10-15:30 评议与交流

15:30-15:40 茶歇(四楼走廊)

下半场

主持人:王继先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研究员

评议人:吴果中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15:40-15:50 上海地方商业资讯资源整合与市民城市生活想象——《申报?本埠增刊》研究 蒋勇

王润泽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15:50-16:00 中国报刊最早对南京大屠杀发表的社评 经盛鸿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顾问

16:00-16:10 总理崇拜与主义灌输

——《中央日报》.总理纪念周报道研究 刘继忠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16:10-16:20 民国时期上海租界的新闻审查 郑潇 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

16:20-16:30 民国中央政府机关报的第一个里程碑

——《临时政府公报》略论 周哲 南京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16:30-16:40 乔治?莫理循与托马斯?密勒在华新闻活动评析 张晓慧 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助教

16:40-17:00 评议与交流

分论坛四(新传大楼306室)

上半场

主持人:骆正林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评议人:邓绍根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时间 宣讲题目 宣讲人 单位

14:00-14:10 抗战时期左翼人士的新闻理论探讨

——以《新闻记者》为中心的考察 李秀云

吴云柯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14:10-14:20 《新华日报?华北版》:抗战宣传战线的一杆旗帜 张 磊

刘若璇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系博士生;硕士生

14:20-14:30 略论抗战时期国民党在华北的宣传工作 刘志鹏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14:30-14:40 意识的觉醒时代的桎梏——论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业发展得失 荆琰清

白润生 中民族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博士

中民族大学教授

14:40-14:50 民国时期《天山日报》始末考 李宏刚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14:50-15:00 《摩登》的议程设置对青年价值观的建构 董 浩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15:00-15:30 评议与交流

15:30-15:40 茶歇(三楼走廊)

下半场

主持人:刘 荃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评议人:李秀云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15:40-15:50 中国新闻界代表团与1921年世界报界大会 邓绍根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15:50-16:00 陈独秀与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创建 张朋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16:00-16:10 论胡道静新闻史学研究的主要特征 关梅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副教授、博士后

16:10-16:20 从《印刷附律》之争看上海租界新闻管控中的权与谋 姚瑶

庄曦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16:20-16:30 第一位中国战地记者——顾执中 吴加峰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16:30-16:40 《新闻学季刊》的新闻学术价值初探 吴晶 上海工商职业学院讲师

16:40-17:00 评议与交流

分论坛五(新传大楼206室)

上半场

主持人:曹爱民 浙江财经大学财经新闻系副教授

评议人:王文利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时间 宣讲题目 宣讲人 单位

14:00-14:10 “服务”因何等于“为善”:以方汉奇为个案的文化社会学诠释 刘泱育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

14:10-14:20 《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版本学研究初探——从《动荡中之西北大局》谈起 范东升周弯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14:20-14:30 抗战时期日本利用儒家思想与新闻媒介

——建构“大东亚共荣圈”认同的研究 杨志平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14:30-14:40 日本对东北文化殖民(1931-1945)的传播学省思 姜华 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14:40-14:50 从发现徐宝璜墓到建议开展全国新闻史迹普查 胡荣彬 江西省九江市史志办公室主任科员

14:50-15:00 近世相声和娱乐期刊的关系初探(1924-1949) 周航屹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15:00-15:30 评议与交流

15:30-15:40 茶歇(二楼走廊)

下半场

主持人:刘泱育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评议人:杨志平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15:40-15:50 抗战时期中国对日伪无线广播的干扰浅探 廖利明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室馆员,《民国档案》杂志社编辑

15:50-16:00 民国时期国人对广播功能问题研究的历史沿革 王文利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16:00-16:10 民国时期藏族新闻业发展初探 泽旦卓玛 四川省省委党建杂志社编辑记者

16:10-16:20 新闻人黄天鹏缘何走上宪政之路 曹爱民 浙江财经大学财经新闻系副教授

16:20-16:30 抗战时期《新新新闻》报纸医药广告研究 刘林沙曹璐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

16:30-16:40 以“自由”的名义:清末民初的《申报》改革与剪辫运动 肖江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16:40-17:00 评议与交流

闭幕式

会议时间:11月12日(周五)下午17:00-17:20

会议地点:新传大楼102报告厅

参加人员:全体代表

主持人:骆正林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17:00-17:05 闭幕开始 主持人介绍出席闭幕式的领导和嘉宾

17:05-17:20 会议总结 邓绍根

中国新闻史学副秘书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17:20- 宣布闭幕

17:40-19:00 晚餐(南山专家楼花园酒店二楼餐厅)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