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世界记忆遗产”东巴经典传承体系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建设研究工作简报(第七期)

2017年06月26日16:40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 课题研究工作及进展情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1.课题组成员代表进行国际交流成果汇报活动

2016年01月12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召开全校外事工作会议。 子课题4组负责人吴国新老师参加了此次外事会议专题报告,并代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组就赴法国巴黎进行课题研究与学术交流活动做了汇报(2015年10月26日至11月16日课题组在法国进行了系列学术研讨活动,相关内容见上期简报),汇报内容得到全校老师的关注,极大的推动了课题的成果推广。

2.召开总课题研讨交流工作会议

2016年03月11日,由首席专家召集并主持召开了课题组研讨交流工作会议。根据项目开展进展情况,会议研讨并布置落实深入东巴古籍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构建研究,分析了课题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疑点和难点等问题。课题组首席专家徐小力教授和各个子课题组负责人、课题代表以及参与课题研究的研究生等19人参加了会议。

课题首席专家徐小力教授介绍了“世界记忆遗产”东巴经典传承体系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整体进展情况,演示了国际共享平台的初步架构,并提出了国际共享平台架构的优化方案。并对进一步研究工作进行安排,包括:东巴文字、经典的数字化采集、数据整理、信息提炼和传送方式,课题组与民间文化机构采集、释读、经书编目,学术研究资料网站建设研究、文献检索,国际间学术研究交流成果,论文发表、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申请。研讨了后续重点研究工作,以及标志性研究成果的重点突破途径等。

子课题1组提出国际共享平台的特点要突出国际共享,可采用嵌入全球地图导航,文献资料分类等方式进行,主要资料分类包括历史来源、采集过程、音、视频记录,并加入国际东巴文献及文化研究。子课题1组成员提出,为文物保护提出一种途径和方法;增加音、视频记录,体现视觉成果。

子课题3组成员对文献检索部分进行了汇报,检索部分分为文件检索及后台登录。文件检索包括简单搜索、查看书籍;后台登录包括修改、删除等操作权限。

子课题4组对东巴经典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进行了展示报告,并听取与会课题相关人员建议,进行下一步平台构建修改与完善工作。子课题4组成员提出将经典文献以非文字形式呈现,并做出权威标示。

子课题5组提出对于学者而言东巴文字如何使用较为重要,应当适当加入东巴文字的读音及出现形式、句式等,在数据库建设中,搜索出单个文字对应的经典文本句式对数据库更有意义;将研究路径、阶段成果以时间轨迹路线图、时间轴形式呈现更为生动。

3.课题组成员代表参加课题相关民族交流活动

2016年3月12日,课题组参加了由子课题2负责人白庚胜老师负责主办的“2016-北京三多节”民族交流文化活动。

本次活动在东巴经《三多颂》中拉开帷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徐小力教授等参加了本次文化交流活动。徐小力教授在活动中,作为特约嘉宾做了主题报告,向参会代表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要研究进展情况: 运用数字网络化的现代信息科技手段,通过文理工大跨度学科交叉及国际合作的途径,并在发源地国家首先研究构建面向全球东巴典籍的国际共享信息平台,进行世界记忆遗产-东巴经典文化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及传播。

徐教授阐述了课题组截至目前在国内外做的一些工作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特别提到在国际合作方面,通过跨学科的四个机构包括我促进会的努力,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支持,与英、德、法、美等国家研究机构及收藏机构开展了东巴古籍的数字化收集与释读的合作;课题组还召开了面向纳西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化技术国际会议等等。

4.项目组各承担单位进行协调合作工作

2016年04月12日至04月20日,课题组2、3、4、5相关研究人员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进行了协调合作工作,就目前急需进一步推动的相关研究工作做了协调安排。主要内容如下:

(1)2016年04月13日,首席专家徐小力教授对项目开题、中期检查等情况进行汇报总结。该项目的核心内容为国际共享平台的建设研究,特色是文理工交叉学科综合研究,这就需要课题组人员加深交流,共同讨论相关对策。丽江文化研究院在纳西文化领域属于权威单位,进行学习交流能够使该平台建设更加完善、优化。会议主要任务有:讨论经书100卷方正版本的WORD版本转化方案,进行双方面协调沟通,尽快促成100卷的转化;所进行的视频资料编辑整理需要大量图片视频资料,望丽江文化研究院能够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对《创世纪》这一类较为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东巴经典,进行先行性详细标注与解读。云南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代表说明来访目的:其一,进行计算机相关应用学习,掌握网站建设相关内容,基本建设文化大关网站;其二,将带来的经书100卷方正系统版转化成WORD版本,实现原始资料的完好保存。子课题5组负责人同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代表交流字、词数据库的建设方案,望能够实现东巴象形文字与东巴经典著作的对应交互,寻求字、词、句之间的关系,实现字词句与具体东巴经典著作的对应关系。子课题4组成员对网站平台建设的面向对象进行沟通交流,对网站的大众版和专业版具体内容及公开方式进行讨论。

(2)2016年04月14日,子课题2、3、4组针对数据检索等方面内容召开了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要会议内容有:

①吴国新副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世界记忆遗产”东巴经典传承体系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建设研究数据检索方面的基本概况,并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李宁院长、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代表研讨了将100卷转成word格式的方案,对课题合作单位之一的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文化大观网站进行技术研讨。

②子课题3负责人李宁院长与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代表进行了交流,介绍了元数据规范的建立、编目及信息结构,依据国内相关考古、古籍资料,做出的元数据规范框架。李宁院长交流了对东巴古籍学术资源进行采集、分类、全文检索的相关研究工作,提出了对中国少数民族总目提要进行整理、数据结构分析、识别校对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与丽江文化研究院进行深度合作的设想:如将原始的100卷放入平台建设中,并对缺损信息进行修复等。

③子课题3成员申老师对虚拟现实进行了展示,并介绍了虚拟现实在古籍保护中的应用方式,拟与丽江文化研究院合作采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展示方式,进行东巴经典古籍的保护、传承与传播。

(3)2016年4月19日,针对课题共享平台网站建设召开研讨会。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代表参加会议,合同探讨了网站建设、搭建模块等研究内容。

会议由子课题4组负责人主持,由负责共享平台网站设计成员交流了“基于认知心理的东巴经典数字化平台交互设计研究”以及网站设计理念,该设计有利于实现东巴文化平台的友好交互;研究探讨了通过平台的交互设计研究使数字平台更易用,能够为用户提供更真实的文化体验,促进用户与平台的交流,扩大东巴文化的传播范围等。

研讨会上研讨了以认知为基础的东巴平台交互设计策略,提出文化传播类平台的设计途径,在设计实践中验证了面向东巴文化平台的设计策略合理性,通过用户分享、交流等方式有利于扩大东巴文化的传播范围;通过故事设计策略、漫画等方式,降低理解难度,有利于突出东巴文化的特色。

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田野调研与学术交流工作

5月18日—5月25日,课题组部分成员赴云南开展项目调研与交流工作。

主要活动包括:

(1)到“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古籍办)调研并召开了学术研讨会议,地处昆明的课题组成员李国文、古籍办谢沫华、龙江莉等参加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有:

①课题组李东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课题项目情况,与古籍办人员进行了课题研究工作的研讨与交流。

②吴国新副教授介绍了课题项目共享平台建设研究的进展状况,双方交流了研究工作中经典古籍利用及管理的方法,相互提供了有关信息与资料,研讨了与古籍办合作开展相关收集、编目、宣介等方面工作。

③古籍办谢主任表示希望与国家重大项目“世界记忆遗产”东巴经典传承体系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建设研究的课题组进行密切合作,特别是如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世界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东巴经典有其唯一性,影响较大,学科交叉的切入点很好。与课题组合作的工作内容包括:整理、出版和规划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如出版古籍总目提要、云南古籍丛书(珍本集成100卷,已成21卷)。古籍办愿意加强与项目课题组进行全面合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做贡献。

④古籍办研究人员交流了古籍办纳西族东巴经的编目概况,并认为课题组开展的古籍数字化很有必要,双方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在推动东巴文化古籍数字化的基础上,为云南省其它民族的文化古籍做出贡献。商定的主要合作内容包括通过合作方式沟通,学习及建立数据库,在云南古籍馆网站中加入链接的方式,通过信息共享方式将国外采集的资源、国内资源也联接到云南古籍馆网站中。

⑤课题组李国文教授交流了如何在文化古籍保护工作中采用文理工学科交叉的手段和途径,应当把新理念新技术带到云南省,使云南省地方人员能够从信息技术层面上,提升古籍保护及文化遗产传播的水平。

在古籍办调研中新发现,古籍办收藏有东巴经书180多本,并未做编目或者释读工作。

课题在昆明调研过程中,还到云南民族博物馆进行了调研及交流,云南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陪同调研并详细介绍了博物馆藏东巴经典藏品情况,双方对合作研究工作进行了研讨。

调研期间课题组成员访问了云南民族村纳西寨,现场调研了纳西寨法物法器、展品等摆设使用情况。课题组成员通过参观纳西村寨中展示的部分法物法器:五幅冠、木牌、手鼓、法帽、东巴画等,进一步加深认识了象形文字、纳西读音、器物材质及功用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2)21日课题组成员一行从昆明赶到香格里拉白水台,拜访了参与课题项目东巴经典古籍释读的和志本老东巴。

(3)22号课题组成员代表到三坝乡兹吾村,与兹吾村负责人交流研究工作,并数字化摄录纳西族迁徙路线的图表及沙盘等;还拜访了参与课题项目东巴经典古籍释读的东巴王-习尚洪东巴,为了精确进行东巴经数字化,特地向习东巴请教释读东巴经中的关键内容等。

(4)23号上午,课题组成员代表到课题合作单位之一的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与研究院人员一起开课题组研讨会,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协调,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工作主要围绕计算机信息化处理怎样为纳西东巴传统文化提供服务等问题开展。会议主要内容有:

①课题组成员交流了“世界记忆遗产”东巴经典传承体系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建设研究的基本概况,并对现有成果进行了成果汇总:信息加工、检索及其网络化传播;网络平台建设;数据库、知识库的建设。东巴经典信息处理、搜索主要包括:采集经典规范化加工、文献分类;制定实现网络检索元数据规范体系;开发元数据标注实例;实现元数据的存储和检索;纳西村寨三维场景建设等。网络平台建设包括运行环境搭建;古籍文字识别图像处理;多类型信息传播展示方法;多种终端实现的国际共享信息平台建设等。数据库、知识库建设包络:字库、词库以及句库的建设。

②研究院的参会人员共同研讨了东巴古籍信息化、数据化的需求及方法,并共同提出了将数字化技术性手段运用于东巴文化保护的优化方案。为了提供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构建的标志性数字化内容,课题组成员拍摄了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收藏的珍贵东巴经《创世纪》共计5本。

地处丽江的课题组成员和力民老师陪同课题组成员到丽江博物院参观调研,丽江博物院提供其收藏的珍贵东巴经书电子版三本给课题项目组,供数字化平台进行传承与传播。

(5)24号,课题组成员到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图书馆调研,玉龙县文化局副局长与图书馆工作人员全程交流图书馆藏等情况,双方就以后的东巴经书数字化以及研究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座谈研讨。为了提供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构建的标志性数字化内容,课题组数字化拍摄图书馆珍贵经书3本、一幅神路图等,并初步做了经书的外观特征记录。

课题组成员代表到洛克故居和玉水寨进行了调研。

7.项目责任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宣传部密切关注课题进展并录制宣传视频

根据课题组研究成果,课题责任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宣传部进行了宣传视频录制。

8.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组与中国国家图书馆洽谈数字化东巴古籍的合作事宜

2016年5月26日下午,课题组成员代表前往国家图书馆,与国家典籍博物馆负责人、上海远东出版社和云南美术出版社负责人等共同洽商关于数字化国家图书馆东巴古籍藏本及出版合作可能性事宜。

在本次调研中确认,国家古籍博物馆收藏东巴经典籍共计有经书3781本,共50000多页,照片104张,木牌画10余张,并于20世纪80年代请丽江的两位老东巴进行了编目释读。古籍馆副馆长介绍了对外合作的基本流程,并表达了愿意与国家重大课题项目合作的意向。

参会人员对东巴古籍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交流各自观点,讨论了东巴经释读方法、纸张文献保存方式、数字化方法等学术问题,还就国家古籍博物馆的东巴经数字化资源加入国家重大项目东巴经数字共享平台的问题达成了共识,并将进一步讨论落实方案。

二、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情况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巴古籍数字化抢救与传承的成果

(1)完成东巴学术研究资料的检索为目标的中英文网站,对东巴学术研究资料建立索引(收集器、索引器、检索引擎),并借助联合检索,实现网络资料的检索。

(2)①课题组成员代表与瑞典国立民族志博物馆洽谈,该博物馆同意免费提供给我东巴古籍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14本纳西东巴经典古籍高清数字版图片。

②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通过网络传输给课题项目组6本东巴古籍藏本的数字版,供研究用。

③通过课题组成员代表与哈佛大学的沟通,哈佛大学有关负责人于近日来信明确表态,其所有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的纳西东巴古籍手稿藏本(598本)均已数字化,为提供给学者研究,其所有材料都可以由课题组保存到东巴古籍共享平台的数据库中。课题组准备与哈佛大学签署学术合作协议的工作正在推进中。

(3)参与课题项目培养相关专业人员做的毕业设计展。

2、公开出版相关学术论著:

目前课题组已公开出版相关学术论著46篇(部);其中学术论文32篇,学术著作11部,学术工作报告文学2部,学术交流图册1部等。

3、申请发明专利情况:

目前课题组已申请国家级知识产权9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7项,国家软件著作权2项,还另有软件系统4项;正在申请的国际发明专利2项。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