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6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傅其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四川大学举行。
首席专家傅其林教授及五位子课题负责人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Galin Tihanov、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周启超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胡亚敏教授、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家冯宪光教授、知名符号学专家赵毅衡教授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价值与意义、总体框架、子课题构建、重点难点、创新价值、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论证汇报。该选题是傅其林在长期研究东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美学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充分论证而提出的。该课题第一次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命题实践美学、现实主义美学、美学现代性、马克思主义符号学、马克思主义艺术门类美学展开深入研究。该项目有助于推进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东欧马克思主义具有丰富的、深刻的美学研究著述,文献著述数以万计,从数量上和范围上都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值得深入研究和发现;东欧马克思主义对文学、艺术、文化与美学问题进行了多重维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文艺理论与美学命题,针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提出具有时代性、开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形成了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俄苏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实语境、问题意识和话语形态;由于东欧与中国有相似的文化政治语境,通过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可以反观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为组长与国内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立元、王宁、张政文、高建平、曹顺庆、李春青、祝东力、朱国华等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听取了开题汇报并进行评审。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首席专家傅其林关于东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与美学的前期成果,认为此次项目课题组做了充分准备,研究团队体现国际性,子课题负责人与课题组成员包括了保加利亚、匈牙利、澳大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美国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整合了马克主义哲学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界、外国语言文学界的老中青学者,阵容强大。课题文献整理有基础,前期研究有质量,论证报告扎实有力,选题意义重大,学术前景广阔。专家组建议,研究过程要区分东欧同西欧、苏联以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突出东欧“实践”的基础性地位;对于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不仅是介绍,更应该进入到对其美学理论的研究与价值判断,要突出中国学者的研究立场与价值选择,要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中国化的研究和项目建设,强调本土化意义,要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视角评价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彰显中国标识、中国话语,在国际国内学术领域做出中国学者的独特贡献,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美学与文化建设。最后专家组全票通过开题报告。
附录一 首席专家傅其林教授所作开题报告
一、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
1、研究状况
通过本研究团队对国内外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基本把握,至今世界上还没出现全面系统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文献整理与研究的著述,国家批准设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但是国内外已经日益重视这个领域,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进行局部整理与局部研究的著述不断增加,还出现了一些标志性成果。这些已有的文献整理与研究成果为全面系统地展开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中,卡冈《马克思主义美学史》、《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梅斯里夫钦科主编、《重建的美学——布达佩斯学派论文集》、贾泽林《南斯拉夫当代哲学》 、衣俊卿主编《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衣俊卿《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史研究》对本课题极有参考价值。
2、选题价值
本选题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进行系统地整理,并展开深入研究,这对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和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第一、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本进行系统地整理与深入研究,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在全球具有标志性意义,有助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促进世界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解与体系建设。
第二、东欧马克思主义具有丰富的、深刻的美学研究著述。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上万种,马克思主义美学专著众多,而除卢卡奇、沙夫、科拉科夫斯基、赫勒、鲍曼、齐泽克等少数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文献之外,大多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与文献几乎不为中国学界甚至欧美学界所知晓,本选题试图系统整理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代表著述,可以为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美学界进一步研究奠定重要的文献基础。
第三、据掌握的文献资料,东欧马克思主义对文学、艺术、文化与美学问题进行了多重维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文艺理论与美学命题,针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提出具有时代性、开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形成了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俄苏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实语境、问题意识和话语形态。
第四、基于东欧与中国有相似的文化政治语境,通过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可以反观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不仅研究初期社会主义文化美学问题,而且关注“发达社会主义”的文化美学问题,这为中国社会主义未来文化建设与美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有助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工程中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总体框架
(1)总体问题
本课题内含的总体问题是: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主要有哪些?哪些文献著述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这些文献在哪些国家以何种语言存在?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核心命题是什么?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俄苏马克思主义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哪些相同点,存在哪些不同点?
(2)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对象就是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主要涉及到东欧受苏联影响的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民主德国等七个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与研究。
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与核心命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即实践美学、现实主义美学、美学现代性、符号学美学和艺术门类美学,这确定本课题研究具体对象,也就是说涉及到东欧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东欧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性文献整理与研究,东欧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东欧马克思主义艺术门类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这五个方面凝聚在一起就构建了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3)总体框架与子课题构成
本课题总体框架由总论部分和五个子课题构成。总论部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献学视野概括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概况与美学核心命题,首先研究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社会历史语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然后从国别梳理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基本概况以及东欧马克思主义核心命题,并从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视野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评价。五个子课题分别从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命题出发整理文献,展开深入的美学研究。
子课题一:东欧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主要整理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实践哲学基础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不仅文献重要有代表性,世界上产生了较多的影响,而且在东欧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革命美学,在存在主义、现象学基础上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形成了实践美学新形态。
子课题二:东欧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现实主义美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最为重要的维度之一,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在马克思主义审美反映论、艺术与社会关系、虚构与现实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美学。
子课题三: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性文献整理与研究。东欧马克思主义把美学置于历史哲学的视野,思考美学与现代性的复杂关系,确立历史性与时间性的美学维度,并反思后现代性为美学提供的重要意义与负面性,形成了美学现代性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
子课题四:东欧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东欧马克思主义从不同层面回应20世纪日益繁盛的符号学思想,建构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特色的符号学美学,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思想,也促进了世界符号学的发展。东欧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强调符号的实践意义与历史维度,重视符号意指的物质的、历史的过程的分析,把握意义交往的复杂社会机制,为马克思主义符号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子课题五:东欧马克思主义艺术门类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不仅探讨美学的哲学基础,也对具体的文学艺术实践及其美学特性进行研究,涌现了众多的艺术门类美学文献。这些文献侧重于具体的艺术门类的创作实践与各民族文艺历史发展过程,凝聚了东欧马克思主义者丰富细腻的审美经验,分析不同艺术门类的相同性与异质性,形成了文学美学、音乐美学、戏剧美学、绘画美学、电影美学等文献与美学命题。
三、重点难点
1、重点问题
主要有两个问题群:
一是关于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的问题群,主要涉及到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的总体概括的问题,东欧各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情况,东欧主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及其代表著述,这涉及到《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目录汇编》和《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的具体落实的问题,涉及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代表文选的翻译与编辑整理问题;
文献目录汇编体例
Fodor, Géza. Zene es drama/Music and drama/《音乐与戏剧》. Budapest : Magveto, 1974.
---.Zene és színház/ Music and theater/《音乐与剧场》. Budapest : Argumentum, MTA.
二是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核心命题的问题群,进一步凝练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核心命题的具体维度,探究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实践美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创新探索,现实主义美学的继承与发展,美学现代性的主要内容及其探索价值,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贡献,艺术门类美学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关注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对文学美学、音乐美学、戏剧美学、电影美学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和独特价值。
2、难点问题
第一,难以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进行全面整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涉及到十多个,每个国家都有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有一些重要的产生世界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譬如卢卡奇,也有一些较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还有一些参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普通学者,这些美学家难以穷尽,即使涉及到一些代表性的美学家,也难以完全把握其所有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
第二,对于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存在语言困难。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涉及多种语种,一方面是由东欧各国的语言写作出版的,涉及匈牙利语、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波兰语、捷克斯洛伐克语、保加利亚语、罗马尼亚语、德语等文献,另一方面涉及到直接用英语、德语、法语等他国语种写作出版的第一手文献,也涉及到研究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有关问题的其他语种文献。这些文献在国内基本上属于小语种,而且属于东欧语言小语种,在国内懂得这些语种的学者比较少,就是专门进行东欧语言小语种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也很少,以至于处于东欧文学研究“断层”危机。
第三,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命题的研究也是一个难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众多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思考与探索,观点复杂多样,甚至针锋相对,不仅有着多方面的哲学基础,关联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本体论,其美学与实践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理论、逻辑学、符号学等密切联系,而且涉及到不同美学家的语言文化基础、现实问题与具体多样的审美体验。如何把这些美学文献与美学探索进行分类整理与深入研究,是一个长期不断展开的工作,给本课题带来了困难。
四、研究计划安排
2015.6-2016.12:进一步论证课题,完善课题研究提纲,召开开题报告会与提纲讨论会;
2017.1-2017.12:调查研究、整理资料、初步分析阅读资料,召开研究讨论会,形成《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目录汇编》《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初稿,发表相关论文;
2018.1-2018.12:进一步分析阅读资料,展开对文献历史统计、逻辑结构框架、关键范畴、话语形态、实践维度的分析研究,撰写《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初稿,发表一系列研究论文,提交中期检查报告;
2019.1-2019.12:完善和深化文献历史统计、逻辑结构框架、关键范畴、话语形态、实践维度的分析研究,完成初稿,发表系列论文,召开研究讨论会,提交咨询报告;
2020.1-2020.12:完善修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目录汇编》《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东欧马克主义美学》著述,召开结题学术会议。进一步修改润色,准备结项工作。
本课题最终成果为编著《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目录汇编》(约30万字)《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由五部构成,《东欧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文选》《东欧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美学文选》《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性文选》《东欧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文选》《东欧马克主义艺术门类美学文选》,约100万字)以及《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电子数据库》、学术专著《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由五本专著构成《东欧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东欧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美学》《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性研究》《东欧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东欧马克思主义艺术门类美学》,字数约100万字)。在国外出版英文专著《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Eastern Europeanm Marxist Aesthetics)。
附录二 开题报告会评议专家发言记录
王宁
希望在国际上也能树立中国人的学术研究。课题的重点放在文献整理上,这样对后续工作有更大的帮助。大家都很需要这些文献,尤其是对于东欧语言不太了解的人。和提哈诺夫合作,把中国人推向世界。
张政文
课题设计很好,前期准备充足,尤其是邀请了衣俊卿教授。报告的陈述到位。
建议:高度关注研究和材料整理中东欧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过程。如何本土化。卢卡奇、沙夫不论对错也走过来了。落脚于哲学美学要高度关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艺术、美学、艺术理论、美学理论对美学的影响。美学不是纯哲学,美学是感性的,包含艺术。
东欧情况不同于西欧,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美学和国家政策有密切的关系。东欧很多哲学美学思想与国家的政策设计是有关系的。
成果出来以后搞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包含所有文献和检索以及文献使用功能上在其他领域的功能,让大家能更好地使用。
高建平
课题设计很好,分类很有新意。
注意东欧和西欧的区别。马克思主义是社会运动的产物,和实践联系在一起。与东欧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运动的结合造成了其鲜明的特点。
困难:适应多语言世界,怎样适应。注意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不要苛求面面俱到。任何的代表性都是有眼光的代表性,都是中国人研究东欧的代表性,对中国的发展有用的代表性,不要全面。
朱立元
这个课题的设计从大的框架到各个子课题一直到基本思路都是能够成立的。
三点建议:
1、文献整理放在前面很对,要以文献的整理翻译作为前提和基础,各个子课题编一本很好。标准是什么?有选择: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角度,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做一些和我们相近相关的选择;大致了解在不同的国家理论家在国家中影响的大小进行选择,以后可以滚动申报大数据库。
2、建议关注和西欧的区别和联系,不可偏废。还有东欧和苏联的关系。写进总论里。
3、结语部分要写五个子课题如何打通。要有中国化意识。哪些部分对中国语境建构会有重要作用。
李春青
本课题前期准备相当充分,实行起来难度较大。首先是文献整理就是繁复的工作。对中西方学界都会有影响。文选精选,翻译精确是很好的。研究的层面是一个没有止境的工程。三五年内至少可以做到对一些国家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有概述性评论。本土化问题,与其他国家马克思主义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和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都需要细致研究。要联系到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对其具体学术思想产生的原因和复杂的关联进行梳理和呈现。
培养一个团队继续深入研究,从一个学派形成一套独到的方法论和观点才是非常有意义的。
王文英
开题报告准备充分,课题涉及范围广,课题组成员阵容强大,希望能切实合作,形成一个团队,做出成绩来。
朱国华
建议论文集前面有一个较长的introduction。希望翻译一定要精当。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背后依托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概念。能否在研究中体现历史的演变。西方人的身份又有着东欧社会主义怀旧的情绪或者理论的激情。那些有东欧社会主义生活的经验的人,是否可以加入项目研究之中。
祝东力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论作为课题组研究的基本方法,社会学的社会历史的方法作为基本方法之一。比如说二十世纪东欧处于西欧和苏俄之间的社会状况,社会主义一直是一种选项。苏联将其推向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将苏联模式加到东欧之上。应该把社会结构和历史处境等多种维度纳入研究思考的范围。东欧和苏联马克思主义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流派,不妨把眼光放开一点,把他们都视作马克思主义不同流派争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学术发展相对滞后,这个现象在十七届每一次全会上都有特别指出。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之上,中国应该向世界学术核心之一的地位去努力,需要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课题成长空间很大,应该以这个重大课题为契机,把川大文新以课题为基础,建立成一个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世界研修基地和中心:资料,研究,国际交流中心。
总体问题中,应该明确一些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共性和普遍特征,被七个国家分享的大体的普遍特征是什么,能否用一段话或者一句话概括其内核和灵魂。另外,基本诉求和灵魂是什么。
在规模和成果数量上应该在初期更注重质量,眼光应该放在国际学术界背景之下,在开始注意数量和规模。
曹顺庆
建议本课题加强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世界性影响的梳理,如与西方、苏联、中国,并趁势将该项目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和扩大。我们要有中国学派、有抱负、有话语权和世界对话。总之,本课题成长空间很大。诸如成立东欧美学研究中心,世界东欧美学研究中心之一。研究中心或研究所举办国际会议,多邀请东欧的国家来,召开国际美学会议;进人,进东欧的博士;建立一个期刊,申请英文刊物,出一个成熟的A刊。
预祝项目取得真正的成功和学院新的生长点。
张江
这个题目具有很广阔的理论空间,对于共产党人领导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意大利共产党人给一代代的共产党人留下了许多的借鉴意义。
从课题的开题总结来看,傅其林是十分认真的。重大课题还是得给年轻人。在座专家的意见十分重要,特别是共产主义和理论的历史空间问题值得研究。建议要有中国视角。对资料的选择本身是一种判断,要表达出判断的立场,不能仅仅介绍而已,要有判断和借鉴,要对中国的文艺理论体系建设要有贡献。其次,一定要有标识性的概念。
以下问题要进一步思考:
1、东欧理论本土化问题,即要有现实实际意义。
2、东欧马克思主义相较于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进步之处在什么地方要阐释清楚。
3、领袖的意识形态如何政策化?要充分研究。希望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研究的中心可以在四川、在川大。并和我的党执政理论联系在一起。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