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孙艳红:清代满族词体演变述略

孙艳红2017年02月13日15:30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唐宋词的女性化特征演进史”负责人、吉林师范大学副教授

清代满族词人是清代词人中最具代表性的群体,正如严迪昌所言,“清代满族词人是有着一部独异的倚声之史的”,可见,清代满族词坛灿烂至极。

清代初期,政治文化环境和词体本身的发展对满族词坛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清初满族词人的创作严格遵守词本体的种种规范,强调诗词的文体差异,以天然本色和婉曲含蓄为正宗。因此,清初满族词人的创作题材范围相对狭窄,所抒之情多为一己私情或富贵闲情,词风雅正,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凄艳真纯之美。最具代表性的词人是纳兰性德、佟世南、曹寅和岳端等。纳兰性德词集两宋之大成,以哀感顽艳、自然真切卓然屹立于清初词坛。佟世南长于小令,言辞婉丽,意境幽美,曲折含蓄,既继承了花间体少用典故多用白描的传统作法,又洗去了花间词的浓艳华美,显得清丽淡雅、自然流畅。曹寅具有浓厚的文人气质,其词直承北宋周邦彦又少了周词那种末世悲凉,格调奇高,凄美婉约之中多了一种浑厚淳雅。岳端作为宗室诗人,其词过于注重追求醇雅,缠绵有余而浑厚不足,词风自然清丽,美而不艳,对词本体的婉约之美体现鲜明。

清代中期,满汉文化融合、八旗子弟文化教育加强和词尊体问题的讨论等因素,对满族词坛产生巨大影响。清代中期,社会矛盾和满族内部矛盾加剧,满族词人的家庭变故和个人经历的曲折,丰富了词的创作题材和创作内容,在表现方式上也有所变化。代表性的词人是常安、铁保、斌良和奕绘等。受清初词人影响,常安写词注重抒发真性情,表现具有满族特色的风物人情,不同的是词中以抒写因清廷满族内部矛盾加剧而引发的愁情和不满为主,具有真率之美。与常安相类的还有铁保和斌良。铁保认为生活乃创作之源,建构了满族古典诗学理论。斌良强调写作以温柔敦厚为旨归,其词作把天性的情感流露与天籁的艺术高度融合,颇具汉家风尚。奕绘虽贵为贝勒,却对社会现实保持清醒的认识,一方面追求汉族文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采用写实手法揭露满族官吏家庭的荒淫腐朽。在艺术表现上,奕绘不再遵循词宜婉曲含蓄的传统作法和词宜清空骚雅的传统观念,振笔直言,使清代满词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有新的突破。

清代晚期,末世的悲凉和词体走向衰亡对满族词坛冲击很大。晚清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满族词人们畏惧惊悚,彷徨苦闷,悲慨迷惘,凝噎在喉,不吐不快。千年词史虽几度辉煌,也难免会走向末路。在词走向衰亡之际,满族词坛却呈现出灿烂如锦的盛况。代表性的词人有承龄、顾太清、耆龄和郑文焯等。承龄通读汉家典籍,深受儒家“诗教”影响,词风以忠厚缠绵、寄托深远为主,深得常州词派“沉郁”之旨。其以填词寄托身世之感与家国之情,哀怨而不消沉,悲慨而不愤激。这种风格在晚清词史上具有典型性与特殊意义。顾太清以女性写词天赋和清丽淳雅的风格跻身满族词坛,词以闺阁题材为主,烹词炼句自然精工,善构意境,笔致细腻明晰,绵密洗练,她将满人豪放俊爽的性格特点融入创作之中,词中的愁怨表现得沉郁顿挫,柔中带刚,又颇见稼轩遗风。清词的中兴,顾太清功不可没。耆龄生逢乱世却很少反映社会民生疾苦,其词缠绵婉约,寄意深长,可看作是对词本体特征的回归。郑文焯以精校词律著称,论词亦融浙派清空说与常州派寄托论为一炉,是近现代词学的一大结穴。其词风清雅瘦削,带有清代旗人文化特有的富贵闲雅气息,为词的最后中兴涂上一抹亮丽的色彩。另外晚清的继昌以词论著称,力主词有其独立的文体特性,以意趣为主,为词尊体史发展作出了贡献。

(责编:李叶、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