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陕西淳化枣树沟脑遗址发掘报告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2月05日13:24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计划执行与进展情况:

本项目立项以来,项目组召开了《陕西淳化枣树沟脑遗址发掘报告》开题论证会,确定了整体研究思路,明确了子项目及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分工,确保能够按照预定研究计划顺利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至2014年6月,枣树沟脑遗址发掘遗物资料考古绘图及器物描述等基础整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动物骨骼遗存完成了清洗、晾晒、拼对、鉴定、测量、称重、年龄性别判断以及埋藏痕迹、人工痕迹、病变现象记录等工作,并将上述信息录入电脑建立动物骨骼遗存数据库;墓葬出土人骨完成了性别、年龄鉴定、体质人类学测量和病理观察工作;用于科技分析的陶器、青铜器、玉石器标本基本制备完毕,完成了如骨化学等分析测试工作。

2014年7月以来,各子项目研究工作继续有序开展,主要工作有:

(1)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子课题(含2006-2007年度、2009-2010年度2个子课题,研究工作内容基本一致,因而一并总结):在出土文化遗物资料摄影、绘图与统计分析等整理工作的基础上,对枣树沟脑遗址先周时期文化遗存进行分期及文化因素分析,并对出土陶器的制作方法、施纹方式、陶器器形与烧制技术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深化和修正了以往的许多认识。其中,枣树沟脑遗址先周时期遗存可分为四期,年代自殷墟一期至商末周初,其陶器制作方法、施纹方式及陶窑形制均与泾河流域同时期遗存十分相近,文化特征较为统一,同时还包含有部分北方地区的青铜文化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充分显示出周文化形成的多源性与统一性,对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动物骨骼遗存鉴定与分析子课题:在完成动物骨骼遗存的种属鉴定、信息记录等工作之基础上,展开相关科学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7方面工作。

①根据已经建立的数据库进行定量统计,包括动物种属、可鉴定标本数(NISP)、最小个体数(MNI)以及重量的统计,以直观的反映遗址内各种动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

②将枣树沟脑遗址动物骨骼的测量数据与其他遗址出土动物骨骼或现生标本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推测枣树沟脑遗址动物的形体大小并将形态相似但个体大小存在差异的动物加以区分(如狐与狗)。

③根据不同动物牙齿萌出、替换、磨蚀以及骨骼在不同时间的愈合等记录,判断动物的死亡年龄。依据某种动物在各个年龄段的死亡数量统计其年龄结构。

④估算动物所提供的肉量,以更为直观的展现不同动物在人们肉食结构中所占的不同比例。

⑤根据形态结构、测量数据、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考古现象等方面的内容对遗址出土的家养动物进行综合判定。

⑥分析动物骨骼上的各种痕迹,对各类埋藏痕迹、人工痕迹和病理现象的成因进行解释。

⑦根据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复原枣树沟脑遗址的古环境特征。同时根据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的数量比例研究该遗址居民的肉食资源获取方式和经济类型。

(3)墓葬出土人骨鉴定与分析子课题:搜集整理与枣树沟脑遗址墓葬人骨种群相关的周原遗址人骨资料,并与之进行了对比研究。

根据已经整理的人骨信息资料,枣树沟脑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人骨标本,其种群特征属于古中原类型。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时代(约当五帝时代)乃至先周时期,渭水流域居民的种族特征具有较强的同质性。

病理观察结果显示,枣树沟脑遗址商周时期居民的龋齿出现率很高。结合骨关节疾病的发病部位、上下肢骨发育状况,判断是以农耕为主的生业模式。

此外,课题组还采集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个体的第三臼齿或第二臼齿,颞骨岩部,上下肢骨封闭较好(污染较少)的部分标本,进行古DNA的线粒体和Y染色体检测,以便深入探讨枣树沟脑遗址商周时期的人群构成、亲缘关系,以及先周时期的埋葬制度等问题。

(4)出土文物科技分析与保护子项目:针对枣树沟脑遗址出土的陶瓷器、玉石器、金属器等不同遗物,分别进行了相关的科技检测与分析工作。

①陶瓷器方面:利用XRF分析了板瓦的化学组成,测定了板瓦的硬度、吸水率等性能,初步研究了板瓦的物理性能、材质特征及其烧制工艺;采用数码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能谱仪、X 射线衍射仪等多种仪器,分析了西周陶鬲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探讨了陶鬲的制作特点;通过显微镜观察了陶器的绳纹施加工艺特征,并进行了模拟实验;利用微观结构观察、化学组成测试等方法,分析原始瓷的物理性能、胎釉组成及其工艺特点。

②玉石器方面:通过微痕观察,并结合模拟实验,对出土石刀的制作过程及使用功能、对玉器材质及加工工艺等,相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③金属器方面:利用XRF对出土铜器、金器的材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④卜骨方面:利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对出土卜骨的表面微痕、钻孔痕迹等的微观观察,初步探讨了卜骨的制作工艺特点。

⑤漆器方面:对从考古现场整体提取的漆器,在实验室内完成了部分清理工作,同时利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RD等仪器分析漆器的材质组成及其工艺特点。

⑥人骨与动物骨骼方面:完成了出土人骨与动物骨骼的碳氮同位素的测试工作,初步探讨了遗址先民的食性特征及其动物的利用情况。

2.调研与学术交流情况

课题成员除定期进行研究成果汇报与交流外,还积极参加了多次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活动,并开展各种学术合作,为本项目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学术保障。

陈靓副教授作为墓葬出土人骨鉴定与分析子课题负责人,参加了2014年7月在吉林大学召开的东亚地区生物考古学论坛和2016年5月在郑州召开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年会骨骼考古学分会论坛,与参会的中外学者交流了生物考古学研究的理论方法,诸如怎样才能做好一个具体遗址出土人骨遗骸的研究工作,为全面复原人类历史提供更有价值的科学信息等。此外,还赴周原搜集了姚家周人墓地,赴延安收集了宜川虫坪塬墓地的人骨资料,以便与枣树沟脑先周——西周的早期周人进行对比,分析周人的种族特征,疾病以及创伤等。

凌雪副教授作为出土文物科技分析与保护子项目负责人,参加了2016年5月20日在郑州举办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并做了人骨和动物骨骼同位素分析的研究报告。

凌雪副教授作为出土文物科技分析与保护子课题负责人,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以访问学者身份,以枣树沟脑遗址资料等为依托,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开展了相关的合作研究工作。

温睿副教授作为出土文物科技分析与保护子课题成员,于2016年5月参加了在希腊卡拉玛塔市召开的第41届国际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

2014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中心李志鹏副研究员来我院动物考古实验室,对枣树沟脑遗址出土的绵羊与山羊下颌骨进行鉴定,并与课题组成员深入交流动物骨骼形态与种属的鉴定方法等。

2015年12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安家瑗研究馆员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天恩研究员、胡松梅研究员来我院,就枣树沟脑遗址出土先周和西周时期动物骨骼遗存及相关研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2016年4月,英国剑桥大学林明昊博士来我院,就枣树沟脑遗址出土黄牛末端肢骨出现的病理现象,以及可能存在的畜力资源开发等国际前沿问题,与项目负责人及相关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3.成果宣传推介

项目组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国家社科办公室报送了《2014年工作简报》。同时,也非常重视最新研究成果的及时发表。2014年7月以来,相继发表了2012和2013年泾河流域彬县和长武地区考古调查报告、枣树沟脑遗址马坑出土马骨的DNA初步研究和枣树沟脑遗址出土原始瓷器制作工艺研究等阶段性成果。

4.存在主要问题

(1)枣树沟脑遗址所处的古“豳”地区,可供比较的先秦时期考古资料相对较少,有些问题难以展开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古“豳”地区相关考古工作一直较为薄弱,同时期的文化遗存虽有少量发现,但颇具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远远不够。针对这一突出问题,项目组成员逐年对这一区域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古调查,尽可能全面把握文化格局及其演进特点,以便深入考察枣树沟脑遗址发掘在古豳地区乃至周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与意义。

(2)遗址发掘所获遗存种类多,数量大,对于各类文物的分析检测及保护,从初步分析到样品制备再到检测分析,所需时间往往较长。同时,随着基础资料整理工作的进行,又引发出一些超出预定计划的研究内容,如随着1具雄性华南虎头骨的确认,其来源地就成为有待探索的重要问题,需要进行锶同位素检测分析等。因此,一些科技检测分析工作尚处于样品制备、等待检测阶段。

(3)在动物骨骼遗存的研究中,如何把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有效结合起来,也是一个学术难题。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相当零散,有些遗迹的功能也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其原因就在于实物遗存客观存在的“先天性”缺陷所决定的。因此,除了个别特殊遗迹单位如殉马坑等,依据普遍具有破碎性和偶然性特征的动物骨骼遗存,借助所在遗迹单位的空间分布特点等有限信息,难免在探讨动物资源分布差异及历时性变化时障碍重重。

(4)枣树沟脑遗址虽然发掘时间长、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是在遗址中采集到的人骨遗骸保存状况不好,有些非常零散,对确认和系统研究周人的体质特征带来了一定困难。例如种族人类学研究可以探索周人的渊源、流向等问题,但前提条件则是需要大量保存相对较好的头骨样本,而枣树沟脑遗址头骨保存较好的标本很少,且多为女性,给对比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研究成果情况

1.《陕西彬县商周时期遗址考古调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年3期。

2012年春季,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对陕西彬县境内先秦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本文对此次调查的13处商周时期遗址进行介绍。初步分析来看,调查所见遗存的年代主要为“先周”和西周时期,文化面貌与枣树沟脑遗址同时期遗存十分相近。位于彬县泾河沿岸商周时期遗存与黑河以北、红岩河流域所见遗存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红岩河流域所见红褐陶器区域特征较为独特,这种差异可能代表了区域文化和人群构成等方面的不同。此次调查对泾河流域商周时期文化分布、区域文化特征,先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古豳地"文化格局演进等方面的认识,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陕西省淳化县枣树沟脑遗址马坑出土马骨的DNA初步研究》,《南方文物》,2015年第3期。

该文运用古DNA 技术,对陕西淳化枣树沟脑遗址西周中晚期马坑出土马骨样本进行遗传学分析。共选取4匹家马骨骼样本,从中提取DNA 并对线粒体DNA 控制区和毛色控制基因的核DNA 进行PCR 扩增。全部样本获得了线粒体DNA 序列,在这4个序列中共检测出4个不同的单倍型,可以归属到4个不同的谱系A、B、C和F。枣树沟脑遗址马坑出土家马具有相对较高的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样性,依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古环境特征,陕西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似乎利于不同谱系和不同品种的家马聚集至此,由此推测该地区可能是先秦时期的一个产马和马匹贸易交换的集散地。毛色控制基因的SNP检测结果显示该遗址古代家马仅有枣色(bay)一种毛色。毛色的单一性与线粒体DNA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并不一致。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陕西地区古代家马遗传学研究的空白,为探索中国古代家马的起源与扩散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周代礼仪制度的规范性,即便祭祀用马也要求不同个体间的毛色一致。

3.《陕西周原遗址出土西周原始瓷工艺特征的初步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年第36卷第5期。

原始瓷器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发现,但南方地区原始瓷器出土数量较多,且出土地点较为集中,从而对它的工艺和产地研究较为深入;而北方地区原始瓷器出土数量较少,出土地点分布零散,相关的科技分析相对较少。为了深入探讨枣树沟脑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器,并与周原遗址所出西周时期原始瓷器进行对比研究,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别对原始瓷胎釉微观结构和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观察与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原始瓷胎料可能选用含钾较高的瓷石,釉应是添加有草木灰的钙釉,周原遗址的原始瓷工艺尚处于制瓷技术初级阶段,这与枣树沟脑遗址所出原始瓷器的特征表现完全一致。

4.《泾河流域商时期遗存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

泾河流域是周人的重要发祥地,今彬县、旬邑一带极可能为文献中周先祖公刘所居之“豳”地,直至古公亶父时期才因戎狄侵扰迁至周原。因此,系统梳理、研究这一区域商时期的文化遗存,探讨关中地区商时期文化格局的变迁,对于确定周人灭商前的物质文化面貌和探索周人兴起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针对以往关中商代文化研究中泾河流域这一薄弱环节,从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出发,以枣树沟脑遗址商代遗存的分期研究为基础,通过系统梳理已有的考古资料,初步建立了泾河流域商代遗存的年代序列,将泾河流域商代遗存划分为五期,年代自二里冈上层至商末周初。通过各类遗存特征和文化因素的对比分析,将泾河流域商代遗存分为孙家、碾子坡和黑豆嘴三类遗存。孙家类遗存的文化内涵与时代范围在以往研究中并不明晰,本文进一步明确了孙家类遗存是一支自殷墟一期至殷墟四期连续发展,主要分布于泾河中游,以高领分裆鬲等为典型陶器特征的地方文化类型。

5.《陕西枣树沟脑遗址先周与西周时期动物遗存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

枣树沟脑遗址是商周时期古豳地区等级较高的一处聚落遗址,发掘出土的动物遗骸非常丰富。本文对枣树沟脑遗址先周和西周时期的动物骨骼进行研究,以了解当时的遗址环境、经济类型以及人们对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

枣树沟脑遗址出土的动物遗骸,至少代表35个种属的瓣鳃纲、腹足纲、鱼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动物,其中哺乳纲动物占到全部动物的99%以上。通过形体测量、年龄结构、性别特征、病理现象、数量比例、考古现象、食性分析、DNA研究的系列标准判断遗址的家养动物有猪、黄牛、羊(绵羊/山羊)、狗、马,其余皆为野生动物。人类对家养动物的开发利用不仅涉及肉食资源,还包括其他副产品,如黄牛、马可能提供畜力资源,羊用于羊毛生产等,表现出利用方式的多样性。枣树沟脑遗址居民的肉食来源以饲养家畜为主,辅以渔猎野生动物。这与遗址的经济类型——以农业为主兼有畜牧业,狩猎和捕鱼则处于次要地位的情况相吻合。遗址中所消费的猪、黄牛、羊,可能既有来自遗址居民饲养的家畜,同时也有一些来自遗址以外的其他地方。

枣树沟脑遗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反映当时气候是比较温暖湿润,特别是先周时期的温度可能高于现在2℃。遗址周围的环境特征是以森林草原为主兼有一定的水域。野生动物中梅花鹿数量最多,其可能受到人类保护性狩猎或获取鹿角、鹿茸的影响。遗址所出完整的雄性华南虎头骨,较为罕见,其来源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