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2月05日13:11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课题进展情况

按照原定计划,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四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对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文化发展问题研究状况加以基本清理和概括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整体框架和各个子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第二阶段,各子课题收集材料和调研。第三阶段,按专题进行研究,形成系列性的论文、编译资料等阶段性成果,陆续发表。第四阶段,按照计划和要求撰写书稿,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目前,研究工作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正在进入第三、四阶段,主要精力放在第四阶段。自2014年7月以来,课题组根据原来的设计,首先分子课题提出研究方案,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课题的整体设计,最后形成课题的总体架构。课题组系统收集了国内外文化发展与文化研究的新动态和新成果,主要聚焦于文化发展的新趋势问题、文化发展的新机制问题、文化发展的新特点问题,在材料收集和调研的基础上完善并调整了原有的研究提纲,并对此进行了充分细化。

新的提纲如下:

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

导论:当代文化发展研究的意义与使命

第一章、文化发展研究的理论前提与方法论自觉

第二章、当代文化发展的时代境遇与基本特征

第三章、当代文化发展的内在矛盾与发展趋势

第四章、社会心理层面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第五章、大众文化层面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第六章、理论思潮层面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第七章、文化生产与消费的新特点

第八章、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特点

第九章、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新特点

第十章、文化分化与整合的新特点

第十一章、中国文化发展的当代格局

第十二章、我国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途径

自2014年7月以来,课题组核心团队连续进行了七次工作会议。

2014年7月,课题组核心团队集体讨论《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课题研究提纲细化方案》。课题组布置并分配写作任务,责成各章节负责人在二级目录的基础上形成三级目录的细化方案,系统阐述各个章节的主要研究思路,各个章节都要提炼针对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注意各个章节之间的理论衔接,避免内容重复与文风涣散。

2014年9月,课题组核心团队进行第二次工作会议,张梧向课题组成员做了《文化研究的现实性与针对性》的专题报告,从“文”与“化”的关系入手,指出文化竞争最终取决于文化能力,即“消化”时代、“教化”群众、“净化”精英、“融化”西方,重点阐释了文化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中国梦与文化共识、文化安全与网络安全、软实力与中国文化话语权、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融等热点问题。课题组首席专家丰子义教授提出,文化课题的研究必须紧扣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牢牢把握研究方向,不能抽象地讨论文化发展的一般趋势和特点,要在发展趋势的把握中发现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要在发展特点的揭示中形成具有对策性的政策建议。

2014年11月,课题组核心团队进行为期两天的第三次工作会议,各章节执笔人在《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课题研究提纲细化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各个章节的写作思路,并逐章展开热烈研讨。在研讨过程中,课题组重点研讨了文化发展机制的新特点,对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整合等机制的新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阐释。在讨论过程中,课题组重点关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文化消费的驱动机制、文化传承中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文化整合中的共识形成机制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讨,形成了本课题组在上述方面的创新点。

2015年3月,课题组核心团队认为第三次工作会议中对提纲的第二、三章的讨论还不够充分,因此专门举行第四次工作会议,对如何在理论上总结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的问题进行专题性讨论。经讨论,课题组认为,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是:1)文化领域的重新一体化趋势;2)文化内涵的新型现代化趋势;3)文化身份的再度本土化趋势;4)文化样态的多元并存化趋势。同时,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特征是:1)全球文化的差异化特征;2)文化价值的多元化特征;3)文化发展的资本化特征;4)文化生产的弹性化特征;5)文化传递的水平化特征;6)文化平台的网络化特征;7)文化主体的大众化特征;8)文化理念的世俗化特征;9)文化政治的激进化特征;10)文化风险的集聚化特征。课题组首席专家丰子义指出,目前文化发展的趋势和特征二者之间仍然有很高的重合度,在目前提炼总结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以区分,尤其是要从文化发展的内在矛盾出发把握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

2015年7月,课题组核心团队举行为期两天的第五次工作会议,专题研讨社会心理、大众文化和理论思潮三个层面的文化发展趋势问题。课题组充分论证了将当今时代文化发展划分成社会心理、大众文化和理论思潮三种形态的合理性与理论根据。对于社会心理的研讨,课题组充分研讨了消费社会与欲望伦理、流动社会与归属意识、风险社会与心理安全、竞争社会与价值实现、社会交往与理性表达、个体解放与集体认同、分配正义与心理平衡、社会认知与社会信任、多元社会与价值取向等问题;对于大众文化的研讨,课题组充分肯定了大众文化在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大众文化将为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提供新型解决思路,因此需要重新评价大众文化的功能。与批判大众文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关研究相比,本课题组的这一思路无疑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思潮的研讨,课题组认为,不能停留在政治思潮的现象性描述与罗列,而是深入揭示文化理论思潮的内在形成机制与交锋互动之后的新趋向。

至此,课题组成员完成了课题全部章节的所有讨论,提纲细化工作已经成熟,课题组成员也在历次研讨的基础上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成果。课题组首席专家丰子义要求课题组成员进入课题研究的第四阶段,课题组成员开始写作课题最终成果的各个章节。

2015年12月,课题组各章节执笔人拿出各章节的阶段性样稿进行第一次汇总,这是课题组的第六次工作会议,重点讨论了荣鑫承担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的新特点》、郗戈承担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特点》和张梧承担的《文化分化与整合的新特点》三章,在样稿中发现问题、统一文风,为下一步写作的全面铺开打下了扎实基础。

2016年3月,课题组各章节执笔人继续举办第七次工作会议,重点审读经过修改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的新特点》等三章内容,讨论丰子义承担的《当代文化发展的时代境遇与基本特征》、仰海峰承担的《文化发展研究的理论前提与方法论自觉》、陈志刚承担的《中国文化发展的当代格局》三章样稿。

以上是课题组核心团队的七次工作会议的概况,体现了课题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进程的最新进展情况。

二、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1、先后开过8次讨论会,其中1次是小型理论研讨会,主要讨论和概括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7次是课题组讨论会,主要讨论研究提纲和研究内容。

2、2014年7月至8月,课题组成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张梧对国内外著名文化专家和思想流派代表性人物,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问题进行了系列访谈,每次访谈留有记录。具体情况如下:

(1)2014年7月24日,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刘小枫教授进行访谈,访谈内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当代激活问题。

(2)2014年7月30日,对香港城市大学前校长张信刚进行访谈,访谈内容是港澳台青年的中国文化认同问题。

(3)2014年7月31日,对海外新儒家代表性人物霍韬晦先生进行访谈,访谈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问题。

(4)2014年8月9日对清华大学哲学系外籍教授贝淡宁(Daniel A. Bell)进行访谈,访谈内容是当代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意义与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

3、自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课题组广泛邀请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知名专家举行围绕文化问题的主题性讲座,并与课题组成员就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展开小范围的深入交流,前后共计5次。具体情况如下:

(1)2014年9月26日,课题组邀请国内著名价值问题研究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主讲“价值思维的主体性原则及其意义”,并与课题组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价值观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2)2015年4月24日,课题组邀请中央党校哲学部侯才教授主讲“马中西思维方式比较研究”,并与课题组成员对中西马三种文化形态的汇通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3)2015年6月8日,课题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研究员、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南开大学王南湜教授举办讲座,共同讨论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文化发展问题。

(4)2015年10月23日,课题组邀请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马俊峰教授主讲“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意识形态问题”,并与课题组成员对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5)2015年11月13日,课题组邀请首都师范大学杨生平教授主讲“话语理论与中国学术话语建构”,并与课题组成员对中国文化话语权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4、2015年6月6-7日,课题组首席专家丰子义与课题组成员、北京大学哲学系仰海峰教授参加“变化世界中的价值观”国际价值哲学论坛。课题组首席专家丰子义教授在大会发言,认为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理清价值体系建设与民族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

5、2015年10月10-11日,课题组首席专家丰子义与课题组成员、北京大学哲学系仰海峰教授参加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并分别在“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明的未来走向”和“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分论坛发表主题演讲,与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与未来文化发展的趋势进行了研讨。

6、2015年10月18日,课题组成员、中国社科院马研院陈志刚研究员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和拓展文化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世界文化论坛”,会议主题为“当代世界文化的先进性和多样化”。

7、2016年1月9日,课题组举办“当代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研讨会。会议围绕当代文化发展的时代境遇和基本特征、文化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当代文化发展的内在矛盾与发展趋势、文化的不同形态及其发展、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格局与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侯才教授、王东教授、崔新建教授、杨生平教授、吴向东教授等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课题组首席专家丰子义教授主持。

三、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1、课题组首席专家丰子义教授的阶段性成果《增强文化发展的时代意识》在2014年12月31日的社科基金专刊(社会科学报)刊出。

2、课题组首席专家丰子义教授的阶段性成果《全球化与文明的发展与建设》(《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被《新华文摘》2014年第17期全文转载;阶段性成果《中国道路的哲学自觉》(《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被《新华文摘》2015年第23期全文转载。

3、课题组首席专家丰子义教授的阶段性成果《克服路径依赖 确立理论自信》在《人民日报》(2015年7月24日)发表,并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网站栏目“学坛新论”中转载。

4、课题组成员郗戈和张梧将阶段性成果《弘扬核心价值观要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在《光明日报》(2015年2月26日)发表。

5、课题组成员张梧接受中宣部委托,执笔完成《文化霸权主义与颜色革命》内部报告,为我国的文化安全提供对策性政策建议。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课题组在阶段性成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数量和质量。

2、部分课题组成员的成果意识有待加强,许多已经发表的阶段性成果没有标注课题名称与课题号。

3、课题各部分进展还不平衡。

4、课题组在成果宣传推介方面还存在不足,向国家社科基金专刊投稿的数量还不够多,尚未形成被有关部门采纳的《成果要报》。

5、课题组在课题讨论和研究方面没有形成总结和记录意识,虽然举办了多次活动和工作会议,但没有总结形成《工作简报》并向国家社科基金进行通报。

改进措施:

1、近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借助中期检查,清理问题,督促检查,加快课题进度。

2、充分利用暑假时间,集中精力推进课题研究。

3、课题组成员将在2016年12月之前陆续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刊发一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并要求课题组所有成员在成果发布时必须标注课题号。

4、课题组将完善成果通报工作机制,将研讨材料和研究成果向国家社科规划办报送《工作简报》。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代表性成果简介

自立项以来,本课题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已形成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涉及当今时代或全球化问题、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问题、文化强国问题、儒学的当代发展问题、大众文化发展问题等。还有一些文章即将发表。

代表性成果简要介绍:

1、“中国道路的哲学自觉”一文,主要探讨了实践唯物主义赋予中国道路的文化内涵与哲学价值。中国道路实际上就是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理念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唯物主义所确立的实践理性、实践主体性、实践的价值取向、实践的辩证法、实践的合理性、实践的探索精神等,对于中国道路的成功确立和开拓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对实践唯物主义理念的运用和践行,同时也是对其丰富和发展。总结、概括中国的发展及其经验,这是实现中国道路哲学自觉的重要一环。

2、“全球化与文明的发展和建设”一文,提出文明发展程度和全球化发展程度是一致的。文明意味着进步,但文明的发展又包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全球化的顺利推进,客观上要求文明的跟进,文明是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就此而言,全球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同时是一个文明问题。要在全球化条件下推进我们的文明建设,重要的是把握好文明建设的方式,即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吸收文明成果,善于自主选择,善于在传承中创新。

3、“增强文化发展的时代意识”一文,提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任何一种有价值的文化都应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引领时代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对时代变化特点和趋势的清醒认识,自觉增强时代意识,并据此来确定文化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增强文化发展的时代意识,需要我们从民族和世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使文化发展真正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进而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

4、“在现代性的分裂中寻找民族自我”一文,提出文化发展的主体意识问题。在全球化条件下,这一问题日渐突出,以致“我是谁” 竟出现了疑问。面对各种文化冲击,自我与他者变得扑朔迷离。自我问题的出现,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以至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重大的。从文化上的精神分裂走向民族心理上的分裂,将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最大悲哀。自我认同的危机是文化发展上的最大危机。要克服这样的危机,必须有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强调文化自觉,事实上就要求突出文化的“主体意识”或“自我意识”。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讲非常重要。为什么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逐渐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精神上丧失了“自我”。因此,要走出自我困境和生存发展困境,必须唤起自我意识,必须从自我反省开始。

5、“价值观建设需警惕两种‘主义’”一文,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理论自觉。其中,特别要处理好价值观建设与文化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关系问题。在文化价值问题上,不能在抵制文化霸权主义的同时走向文化相对主义。构建核心价值观,当然要坚持其民族性,否则便是一句空话。但是,强调民族性和多样性,决不是要排斥其普遍性和共同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来说,现代性的这些基本价值和基本精神绝对不能放弃。追求科学民主,实现公平正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不可动摇的价值指向。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批判性和超越性固然值得我们借鉴、吸收,但这种思潮对现代文化精神所进行的解构和否定,则是不能随意接受的。

6、“克服路径依赖,确立理论自信”一文,提出中国的路需要中国人去走,中国的发展实践需要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不能指望西方给我们提供理论方案。这就要求我们重点加强自己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用中国的话语、中国的方式来研究和阐释中国的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中国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寄托于西方理论,无益于对问题的真正解答,无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克服对西方理论的路径依赖。

7、“欲望、生产与精神分裂症”一文,提出欲望并不意味着对象的欠缺,欲望所生产的对象不是不真实的幻象,欲望是一种创造性的生产,就像社会生产一样。欲望—生产体现出一种流动性,这是对传统主体—客体两分的形而上学的批判。欲望—生产通过欲望—机器表现自己,形成了欲望—生产与无器官的身体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与社会中的劳动生产和无器官的身体之间的对立相一致。正是这种对立,才是资本主义社会精神分裂症的根源。

8、“弘扬核心价值观要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一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象是传统文化,中介是文化生活和精神生产作为转化主体的核心价值观,既要发挥对传统文化的主体能动作用,又要把传统文化作为自身土壤和源泉,从中吸收精华养分;同时,作为转化对象的传统文化,也不是被动充当核心价值观的现成材料,而是通过重塑与创新,主动支撑和有效涵养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关键在于采取合理的文化转化模式,将“返本开新”的传承模式与“积累式”的创新模式结合起来。

9、“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人文精神重建”一文,提出重建人文精神是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人文精神的合理重建必须要立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语境。经济新常态的显著特征是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人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评价尺度,同时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经济新常态的人学意蕴。首先,经济新常态要从廉价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向人力资源的质量优势,就必须要用人文思维而非物化思维看待人力资源,这就要求实现财富观念的主体转向。其次,经济新常态要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转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就必须要正视人的发展需求和个性需求,这就要求消费文化的合理建构。最后,经济新常态要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就必须要正视创新劳动的积极意义,这就要求创新精神的全面培育。正是在财富观念的主体转向、消费文化的合理建构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培育三个维度上,经济新常态为人文精神的重建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而人文精神又为经济新常态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