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社会转型中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研究——以改革开放前沿广东的实践为切入点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2月05日13:18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在上一阶段课题组完成了对学校、社区、政府、慈善组织、媒体等公民道德建设五个主体的调研与访谈,形成了较为丰富的资料和初步的研究成果。为了推进和深化对公民道德建设现状的认识,课题组在对前一阶段的研究资料的分析、总结和公民道德建设现状的初步认识、把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聚焦相关地方政府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中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的研究思路,从原有的分散性、主题性调研模式向综合性、专题性调研的转向,以进一步把握公民道德建设的实际,切实推进本课题的研究。具体研究进展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课题组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明确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在价值目标上有着共同的指向,两者的内在逻辑具有共通性,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在路径与载体上具有一致性,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形成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导引。其次,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法治与德治在理论上具有互动效应,依法治国的全面实施需要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基础,在国家治理实践层面上,依法治国的实施离不开公民道德建设,依法治国的基础在于公民道德素质,其推进需要以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动力,公民道德素质提高的关键在于对公民实施道德建设。

2、课题组在对学校、政府、媒体、慈善组织与社区等公民道德建设主体的系列调研与访谈的基础上,对公民道德建设基本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全面的概括,形成了《2014年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现状》的阶段性成果。该成果以系统工程为视角概览了2014年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进展,主要通过文明城市创建、慈善组织、媒体等层面,考察和总结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上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该成果的主要内容体现在:首先,阐明了文明城市创建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引领社会意识发展方向和弘扬社会正气,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次,考察了慈善组织与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在一系列公益慈善活动中发生着良好的互动同构关系。一方面,慈善组织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主体;另一方面,慈善组织的发展也需要公民道德建设的推动。第三,论证了大众传媒作为大众传播所使用的、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是通过客观事实的符号化再现,在个人内心与客观现实之间插入一个“媒介真实”。大众传媒价值取向对公民道德的影响渗透非常显著,媒介真实不断影响着公众的主观认识。最后,通过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境外考察,探讨了境外有关地区,在国家价值建设层面和公民个人伦理世界建设中的挑战与努力。

3、课题组对粤港台地区学校德育进行了比较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香港地区作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无论是价值观还是家庭背景、宗教信仰,甚至种族都存在明显差异性,但香港地区也是一个公民身份认同度和社会参与度比较高的地方,作为一个在全球化和多元化背景下整合社会意识的典型范例,其推行德育及其公民教育方面值得借鉴之处。由课题组成员林滨教授与户晓坤副教授等在《当代港澳研究》上所发表的系列论文《香港学校德育“我—你”伦理关系的建构与启示》和《香港中小学德育的理念宗旨及推行策略研究》。分别通过对香港学校德育及公民教育状况的实证调查,探索其宗旨理念、推行政策和课程改革中所蕴含的深刻教育哲学思想,即通过建构师生“我—你”的关心伦理,建立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的“世界公民”身份认同,在课程教学中贯彻回归生活世界的情感教育与体验学习;基于对香港回归前后学校公民教育理念宗旨的比较和分析,对香港地区的课程名称和体系设置进行阐述,着力于探讨在香港地区中小学课程架构、教材体系中蕴含的德育和公民教育理念及其推行策略,这些都具有积极的启示。

4、课题组着手开展对广东省8座城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加强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调研。广东省的中山、深圳(2005年)、惠州、东莞(2009年)、广州、江门(2011年)、珠海、佛山(2015年)8座城市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实践证明,创建文明城市对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是新世纪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有效载体和成功范例,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和经验。以文明城市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研究的切入点和重点,对深入和系统地研究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具体的调研活动如下:

(1)2015年12月17日课题组成员赴中山市调研,先后考察了中山市石歧区民生社区、逸仙小学体育路学校、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展示厅以及小榄镇全民公益园等地,并与中山市各创文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完成了调研报告。中山市通过“全民修身行动”旨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化的文明,提升人的文雅素养,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以道德建设引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探索出一条公民道德建设新路径。

(2)2016年1月7日课题组成员赴江门市调研,先后考察了江门市五邑华侨博物馆、陈白沙纪念馆、新会区北门社区和梁启超故居等地,并与江门市宣传部进行座谈,完成了调研报告。江门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注重通过实施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打造健康活力与文化魅力之城,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公民素质来带动公民道德建设。

(3)2016年1月13日课题组成员赴惠州市调研,先后考察了博罗县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罗阳镇观背村、惠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中介超市”、惠州市第一小学等地,并与博罗县文明办、惠州市各创文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完成了调研报告。惠州市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致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创文过程中以“道德也是生产力”为理念通过公民道德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2016年1月23日课题组成员赴东莞市调研,先后考察了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东莞市图书馆等地,并与东莞市各创文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完成了调研报告。东莞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始终以“城市公共空间”为重要载体,注重城市人文关怀,不仅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德性支持,也极大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式城市道德精神文明共享发展的新模式。

(5)2016年1月27日课题组成员赴珠海市调研,考察了前山街道福石社区、珠海市慈爱社会服务院、珠海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等地,并与珠海市各创文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完成了调研报告。珠海市以智能社区服务为基础,通过整合社区各项资源,将社区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大平台,并引入NGO对社会公益事业进行专业性孵化,推动公益项目落地社区,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6)2016年1月29日课题组成员赴佛山市调研,先后考察了南海区桂城街道翠颐社区服务中心、志愿服务V站、社区长者饭堂等地,并与佛山市各创文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完成了调研报告。佛山市以注重城乡联动为创建文明城市核心内容,通过城乡统筹、拓宽与整合社会资源、活化古村落、改造城中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居、培育文化志愿服务队等方式针对佛山自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分化、社会冷漠、诚信缺失等实际问题建立起长效机制。

(7)2016年3月7日课题组成员赴深圳市调研,先后考察了东门步行街、福田区中心书城、深圳市儿童医院关爱空间、莲花山城市志愿服务站、莲花一村“四点半”学校等地,并与深圳市各创文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完成了调研报告。深圳市作为经济特区和移民为主的城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通过加强城市公民身份认同,形成公民对自身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尤其在公民道德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8)2016年3月22日课题组成员赴广州市文明办调研,与广州市各创文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并撰写调研报告。广州市通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弘扬“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城市历史和人文知识的传播等,增进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以城市精神为推动力引导市民进一步加强自身的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5、阶段性研究成果:形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社会》、《道德与文明》、《山西大学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近30篇,尚有一批处于投稿阶段的学术论文。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

1、学术会议

2015年1月28日,课题组举行学术会议,主要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两者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从思想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与目标,公民道德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密不可分,新时期的公民道德建设蕴含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也内涵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2015年7月1日,课题组召开学术会议,主题是探讨依法治国与公民道德建设两者关系。依法治国的实施和法治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法治意识是现代公民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通过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公民法治意识对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6年6月10日,课题组召开研讨会,主要以上述城市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调研为基础,探讨了广东省各文明城市建设的经验与特色、创建文明城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及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发展。

2、学术交流

2014年9月19日,范晓光、张建参加在中山市举办的广东省社科学术年会,并提交论文《身体哲学视角下的精神生态反思与建构》。

2014年10月23-27日,钟明华、古南永、范晓光赴复旦大学参加亚太地区道德教育学会第九届年会,并提交论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变革中的道德教育的境遇与回应》。

2015年10月31日,林滨赴南京晓庄学院参加核心价值、教育伦理与师德建设——全国第三届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并提交论文《从返本归真出发,建构教育理路的自觉转向》。

2016年4月9-10日,钟明华、林滨、童建军、龙柏林赴济南市参加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的2016年鲁、苏、粤伦理学会学术研讨会暨“互联互通背景下的伦理建构和道德治理”研讨会。

2016年6月7日,钟明华赴中山市参加中山市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并作了以《中山全民修身活动与公民道德建设》为题的发言。

2016年7月23-24日,钟明华、林滨、贺希荣赴黑龙江哈尔滨市参加"人学视野中的发展新理念"学术研讨会,分别在大会发言。

3、国际交流

2015年5月29日-6月1日,胡雪莲老师赴美国参加斯坦福大学举办的第五届访问学者学术年会,并提交论文《大众传媒与公民参政: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日报的“两会”报道与协商民主》。

三、成果宣传推介情况(成果发布会、《工作简报》报送情况、国家社科基金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等)

1、成果发布

2016年6月7日,首席专家钟明华教授赴中山市参加中山市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并作了以“文化自觉走向生命自觉”为题的报告。该报告从哲学角度详细论述了修身行动在当代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一方面全民修身行动是中山市民在文化自觉上的选择,显示出中山人对文化在社会地位的重要作用的重视,自觉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资源。人在遇到了生命的困境,时“修身”就帮助人们把握生命的真谛,超越物化的控制从而让生命得到体现。另一方面“修身”是通过以文化为载体对公民自我素质的提升的过程,“修身”自古以来是中国人培养道德品性,规范个人行为的基本方式,以汲取传统文化精髓融入至现代化文明中,提升人的素养,培养合格现代公民,破解了当下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现代人道德滑坡困境,为拓展公民道德建设新思路,探索新时期精神文明发展新路径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四、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工作方案,研究工作的体会、思考与相关建议等

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工作方案

根据课题招标书的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在基本完成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本课题将进入中期研究和完善阶段。本阶段的基本工作内容和主要任务是:

1、完成对以文明城市建设为视角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调查研究,并形成相关调研成果:在对广东省8座全国文明城市以及广东省外若干座全国文明城市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地方创文特色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拟于10月与广东省文明办召开广东省文明城市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同时编写《2015年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现状》和本课题中期成果。

2、对文明城市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进行深度理论探讨:通过召开公民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以文明城市建设视角对公民道德建设进行深度理论挖掘。在此基础上拟于11月举办全国公民道德建设高端论坛,进一步从多视角、多学科探讨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理论与实践。

3、在相关学术杂志上发表公民道德建设主题的笔谈和专栏论文。

4、对课题结题成果进行提纲的拟定和撰写。

研究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课题组在前一阶段通过对各地进行资料收集和主题调研中,认识到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以来,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形成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表现为,公民道德建设“有活动、没抓手、不系统”。通过对广东省8个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调研,课题组认为,以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研究切入点,深入研究公民道德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的契合点,公民道德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基础,文明城市的创建对公民道德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公民道德建设 “有活动、有抓手、系统化”,并成为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有效载体,使公民道德建设得以有力、有序、有效的推进,使创建文明城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最佳方式。为此,进一步开展不同地区和经济文化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的调研,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之一,还需要推进和加强,以期达到对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五、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

1、在研究计划方面,由于本课题研究人员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自身教学任务较为繁重,投入研究时间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同时,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批中青年教师得到培养和锻炼,在学术上取得进步,自2013年来先后有6位课题组成员成功申报并承担了广东省、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客观上分散了课题组研究力量,这两方面的因素皆不同程度影响了本课题的研究进度。针对这一情况本课题组拟采取对课题组的主要研究骨干酌情减免教学工作量的方法,增加研究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同时在调整研究思路的基础上调整课题组研究计划,延长课题的完成时间,以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

2、在研究经费的使用方面,原则上需按照原预算计划,但在课题在调整研究思路之后发现在对文明城市调研等调查费用上仍有一定的缺口,已经对课题调研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另外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还需召开三次规模较大的学术会议,希望国家社科基金委对实证类课题能够酌情提高经费额度,或增加后期资助,同时允许课题有变更经费使用的可能。

二、研究成果情况

代表性成果简介

1、王晓丽:《现代思维方式的变迁与道德发展》,《道德与文明》,2014年第4期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现代以来,道德随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迁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依据思维方式的不同,现代社会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划分为现代、后现代和超现代三个阶段,主客两分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分别是这三个阶段蕴含的思维方式。与这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形成了绝对道德、相对道德和生成道德三种前后相继的现代道德形态。

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以共生性主体和新理性为基础的新道德是一种和谐道德,这实质上就是生态道德,这种生态道德是指平等主体在和谐相处中产生的道德。是一种既不同于主客两分外生性关系产生的道德,也不同于批判思维中产生的道德,它是建立在内生性关系基础上的建构性道德,是道德的当代形态。

2、罗嗣亮:《公民道德视阈下的节俭论析》,《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4期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作为一种公民道德,节俭体现为节俭持家的家庭美德、节俭办一切事情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劳动、节约资源的社会公德。与作为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的节俭相比,作为公民道德的节俭在道德权利、道德义务和伦理观性质上都具有其内在的特质。

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中国传统美德中有着丰富的节俭思想,在中国当下强调节俭毫无疑问应充分吸收了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中关于节俭的重要思想,并将其化为节俭教育的道德基础。对节俭从传统美德到公民道德内涵流变的审视,分析作为公民道德内涵要求的节俭内涵,深入挖掘与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相区别的公民道德的节俭特质。这厘清了节俭在公民道德中本质内涵和时代要求,对发扬节俭这一公民道德要素提供了理论支持。

3、钟明华、刘小龙:《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性的发生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年第2期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文章从发生学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民众认同和自觉践行作为其价值旨归,我们势必要超越价值范畴理论自洽、话语相承的表层逻辑,挖掘其在理论高度、历史深度、制度厚度和实践热度等层面的深层逻辑。从这个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不仅源于它所包含的12个价值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论推演,更源于它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理基石、得以生成的历史语境和制度根基及其所蕴含的实践旨趣。

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12个价值范畴体现了一种整体性。这种整体性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方面的基本立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语境,凸显了它的实践旨趣。从制度根源、历史渊源和实践指向三个维度来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性的发生逻辑,不仅有助于从理论方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也有利于从实践方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4、童建军:《教师德性研究的三个基本维度》,《教育伦理研究》,2014年第1期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不同的道德哲学对教师德性作出了不同的诠释,德性伦理从功能论的视角解释了德性的地位,根据这种观念,教师德性内在于教师职业,中国传统师德重视师道尊严,有着强烈的师生等级观念;强调教师的君子人格,发展出成熟的由内而外的自我修养方式,对教育的信仰、对教师职业的敬畏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教师德性的核心价值。

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教师德性是优化教育质量的重要参数,加强师德建设就成为古今中外教育活动普遍关注的重点和难题,但是,在不同的道德哲学理论中,教师德性有不同的价值;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教师德性有不同的内涵,只有在明晰道德哲学的立场和自觉文化传统的预制后,教师德性的学术谋划才会更具说服力,其实践关怀才能更显合理性。

5、吴育林、李慧芳,《论传统文化与公民教育的中国本土化》,《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对中国来说,公民教育是一个舶来品,属于非本源性事物,具有异质性特点,需要文化上的改造才能穿越时空达到民族化与现代化的双重转型。但是,中国公民教育不能照搬西方公民教育的模式,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根据中国国情和融合传统文化的本土化道路。公民教育中国本土化寻根于传统文化的缘由在于传统文化的辐射力决定了中国公民教育,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需要吸纳和融合,中国现代化的特色路径依赖决定其公民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承接。中国本土化公民教育的思想资源的载体是传统文化,但公民教育中国本土化需要对传统文化化本开新。

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中国公民教育思想必须以理性的自觉对祖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改造和化本开新。历经数千年积淀,中华文化形成了以儒学为主线并涵括其他学派思想精神的博大思想体系,其整体本位、以人为本、天人和谐等理念品质蕴藏着丰富的当代公民教育思想资源。厘清其中的公民精神教育因素,使之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相对接,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公民教育思想的时代融合,对于推动公民教育的中国本土化有重要意义。

6、童建军:《“孺子将入于井”的伦理想象》,《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6期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西方德性伦理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复兴以来,一直遭受着实践上的质疑和理论上的挑战。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认为,德性伦理比较适合传统社会,而不是现代社会;它强于关注人生的目的及其所需要的相应的内在品质,而弱于为具体的行动提供规范上的指引;德性伦理过分突出了其与规范伦理的区分,实际上它与后果论都是一种目的论,且规范伦理也必然包括对德性的说明,从而包含了一种德性理论;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需要德性,但并不必然需要德性伦理。由于儒家伦理被视为德性伦理的重要资源,且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德性伦理,还是当代复兴中的德性伦理,都有着对道德情感的诉求,因此,本文通过借助对古代儒家一个典故的伦理想象,聚焦其揭示的具体的道德情感,反思德性伦理的价值与隐忧。

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孺子将入于井”是充满了伦理想象的道德典故。围绕这则典故的现代诠释,可以揭示恻隐的情感本质、恻隐的意向所指、恻隐的道德价值以及恻隐的道德风险。“恻隐”是一种与良心有别的关于伤痛的情感体验,是对他人痛苦的原始反应,不仅具有某种直接且未经思考的特色,而且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特征。孟子将恻隐视做具有道德价值的自足性,但不具有成就道德事功的完备性。批判性能力和操纵性风险并存,是现代社会恻隐运作潜在的重大隐忧。

7、范晓光:《论道德动机的自我性》,《道德与文明》,2015年第2期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本文所要探讨的是道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即在行动者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行动时,其根本的理由和出发点在于对自我的关注,无论从其表面的道德行为来看,还是从其所声称的道德行动是利他的或其他的目标指向来看,在行动者内心都是基于自我指向性的。之所以说这种道德现象是特殊的,是因为它与我们一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期望有出入。在我们通常的理解中,道德行动总是具有一种超越自我、有利他人和更多人的美称,即便没有这些显得美好的标签,道德行动也总该是表里如一的,否则就可能被称为伪善或者恶。然而,我们真的认为道德的行为与不道德的行为、品德高尚与不高尚是那么泾渭分明吗?在这种思维逻辑下,就能武断地做出价值善恶判断、简化或取消道德话语的讨论吗?在道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面前,我们是否已经习惯于关注道德领域中的某类集聚性问题而忽视另外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呢?无论是从道德生活的事实本身,还是从人性本能的立场,我们似乎都不能回避对这种道德现象的认识和讨论,承认并探究道德动机的多样性才能更真实地彰显道德理性的力量。

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作为道德行动的一类理由,自我指向性的道德动机具有其特殊的意蕴与复杂性。虽然道德动机的自我性有着不同意义、不同程度的指向,但若作为一个道德准则仍面临着来自普遍立法和道德价值上的质疑。道德上的自我沉溺与利己主义从各自角度进一步揭示了自我指向性的道德动机所具有的复杂意蕴及其所面临的伦理处境。作为自我指向性的道德动机有必要展开自我性的审视,在理性选择与人性本能的对话中进行自己的选择和言说,在道德价值和伦理生活的检视中直面自身的合理性与限度性。

8、王晓丽:《社会价值导向在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中的价值研究——基于“基础”课中“创造有价值人生”问题的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现代大学生注重个人自我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但是对于自我价值如何创造和实现却存在模糊认知,他们或认为个人自我价值就是以对社会的贡献多少为标准,或认为个人的自我价值以满足个人的需要为目标,这种各执一端的认知引发了各种人生问题,阻碍了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本文试图以社会价值评价为切入点,把社会价值导向引入到人生自我价值实现系统中,通过社会价值导向的制约使个人能够在自我与社会的平衡中消解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真正实现人生自我价值。

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问题的途径是在自我价值实现系统中引入以社会价值评价为表现手段的社会价值导向。人的社会存在是社会价值导向引入的理论依据,社会价值导向引入带来的人生自我实现系统的转变是引入的现实依据。引入社会价值导向后,自我价值实现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在社会价值导向引领下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有了抵制和消解错误人生观和错误人生问题的支点。

9、张增船:《美德为何应得》,《理论与现代化》,2015年第5期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当人们展现了善良的特质,或者做出了勇敢的、体贴的、慷慨的等行为的时候,我们说他们展示出了道德上的优点,但我们还不能说他们是有德之人或具有美德。因为,判定一个有德之人的标准,除了考察其外在行为表现之外,还要考察其内在的意志。对于一个完整的道德人来讲,其内在的意志要比外在行为更加具有人格构成的核心意义。对于有德之人,人们通常持有这样一种很强的信念,认为好人应得好报,只有有德之人才配享幸福。人们通常所持有的德福一致的信念也需要给出很强的理由。在应得理论的框架中,所谓“美德应得”的问题,也就是有德之人(应得的主体)根据某种可辩护的行为或品质(应得的基础)应该得到某种对待(应得的客体)的问题;所谓“美德应得的理由”也就是探讨将美德作为应得的基础何以成立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应得的客体,即某种对待,是指某种回报、善物、服务、赞赏、感激等。本文试图在应得理论的视阈中对这种信念的几种赞成与反对论证进行分析、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力图给“美德何以应得”以正当的理由。

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好人应得好报,有德之人配享幸福的信念充斥在我们的道德生活中。在应得理论的框架中,这种信念可转化为有德之人应得某种益处的信念。这种信念遭到了两种有力的反驳,认为它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发挥作用或者是自欺欺人。但它也得到了两种有力的支持,认为它产生于感激债务的原则或者是人的内在价值实现的必然要求。在浅见的意义上,感激债务的原则是有效的,但在更深的意义上,这种信念根植于人们对于人的内在价值或人格价值的反思。

10、童建军:《价值教育合德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

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本著作是以西方复兴中的德性伦理为思想资源和理论方法,探讨社会问题的一种学术努力。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于对以功利主义和道义论为主导的规范伦理学的不满,以安斯康姆和麦金泰尔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提出了“重新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主战。当前西方德性伦理学研究在挖掘传统德性伦理思想资源的同时,更是积极观照社会,发展出了应用德性伦理学。本书正是立足于这一大的世界性的学术背景而构思和写作,力求积极回应当代世界学术发展前沿,增强其应对现实疑难挑战的理论力量。

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本著作对于道德教育的伦理反省和实效改进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教育有着内在的道德蕴涵,是人类一项杰出的道德事业。英国教育哲学家彼得斯在《伦理与教育》中提出教育的两大标准是:传授有价值的东西;以合乎道德的方式进行;麦克莱伦则以有无道德区分教育“真品”和教育“膺品”。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价值教育,其实效性就不仅取决于合法性、合理性与合情性,还决定于其教育构成要素的合德性,应该接受伦理学的检视,提出一种“伦理学范型”,以甄别合德性的价值教育与逆德性的价值教育。

11、课题组:《2014年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现状》,人民出版社,2016(即将出版)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报告》从五个部分介绍2014年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情况:第一部分是总论,该部分从四个大的方面概述了2014年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情况:首先概览了2014年与公民道德建设有关事件;其次从系统工程的视角看待公民道德建设,认为各项工作需要协调一致、整体推进;再次论述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挑战与对策;最后综述了2014年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第二部分是文明城市创建与公民道德建设,该部分包含四个方面:首先阐述了文明城市创建与公民道德建设的提出与意义;其次列出转型视野下道德建设的影响因素;再次阐释了城市文明与市民个体道德能力的提升的互动关系;最后以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为案例指出了创新公民道德建设与探索精神文明发展的新路径。第三部分是慈善组织与公民道德,该部分从四个部分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展现慈善组织与公民道德互动构建的蓝图:首先主要从整体上展现自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以来中国慈善事业在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的状况与趋势;其次主要从理论与经验两个层面揭示近年来中国社会公益精神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育公益精神的应对策略;再次拟从新媒体慈善组织入手来探寻公民道德建设的新突破口;最后以中山大学学生公益服务学习机制的实践个案为例,展现学校慈善组织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的意义、问题与对策。第四部分是媒体与公民道德建设,该部分通过四个部分以大众传媒“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为出发点,审视2014年大众传媒与公民道德建设之间的复杂关系:首先从主流媒体的角度可见其树道德楷模、立城市样板、重理论探讨,继续发挥权威、正面的导向作用,成就权威性的道德宣传平台;其次从媒体与公益的角度,可见2014年各种吸引或者不吸引公众眼球的媒体公益活动,混合了热热闹闹的喝彩、追捧、争议或者批评,努力营造着一个有爱有公德的公益社会理想,颇令受众眼花缭乱却又充满期待;再次以公民道德视角反观新媒体的监督与被监督;最后盘点了盘点了2014年媒体失德事件,审视这一年作为信息传播者、社会监督者的新闻媒体,违背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伦理道德、职业操守的敲诈、失实、侵权事件,揭示媒体自身并未完美扮演公民道德楷模的另一面。第五部分是公民道德发展视野下的境外考察,该部分集中讨论了2014年境外的一些大事件对各国公民道德与价值的影响:首先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2014年大事与各国国家价值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的反思与比较;其次透过查理周刊事件对欧洲多元主义文化的反思;再次透过“香港占中”事件,讨论其中所反应的年青一代的身份认同问题;然后通过对“反服贸”运动的成因分析,透视台湾社会运动会出现“国族认同和阶级认同的合流”;最后是对2014年全球青年运动的共同特征的观察,呈现出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运动主体的年轻化。

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课题组在对各子课题调研与访谈成果的基础之上做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初步形成了《2014年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现状》。该书从公民道德建设关键词入手,以“建设者”在公民道德建设系统工程中的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入手,从与公民道德建设相关的人与机构的视角来看待公民道德建设,凸显“建设”之意,也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具体开展。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