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2月05日13:22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

在首席专家的带领下,课题组定期开展课题研讨会议,召开了开题报告会,顺利通过中期检查,各子课题大体完成书稿的初稿,课题正按研究计划稳步推进,正在处于统稿阶段,总体执行情况良好。

2014年7月以来,课题组公开发表阶段性的成果26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7篇,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篇。子课题负责人李文阁研究员撰写的《“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文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全文转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内涵与意义》一文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子课题负责人王先俊教授撰写的《毛泽东"中国梦"的思想遗产及其当代意义》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全文复印转载;子课题负责人姚宏志教授撰写的《实现中国梦的支撑体系》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文复印转载。

(二)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子课题一:“走向文化强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进展。

目前课题研究的进展是完成了历史篇和理论篇的写作,正在进行统稿。子课题负责人李文阁研究员已公开发表5篇成果。

子课题二:“走向文化强国的理论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研究进展。课题组已经按商定的研究提纲完成第一、二、三、四部分的写作,已撰写十六万字,结语尚未完成。子课题负责人王先俊教授已公开发表10篇成果。

子课题三:“走向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研究进展。课题组已经按商定的研究提纲完成第一、二、三、四部分的写作,还有引言和结语未完成。子课题负责人姚宏志教授已公开发表3篇成果;子课题骨干成员郑本凤已公开发表2篇成果。

子课题四:“走向文化强国的精神动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研究进展。课题组已经按商定的研究提纲完成初稿的撰写,准备统稿。子课题负责人干成俊教授发表3篇成果,子课题骨干成员余在海副教授发表3篇成果。

子课题五:“走向文化强国的道德基石——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研究进展。课题组已经完成初稿的写作,撰写十八万字,统稿即将完成,准备定稿。子课题负责人戴兆国教授公开发表成果5篇;子课题骨干成员余亚斐副教授公开发表2篇成果。

子课题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策研究报告”的研究进展。课题组成员已经在高校、企业、社区、农村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理论宣讲和问卷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子课题负责人和骨干成员已完成材料的整理,撰写了对策研究报告。

子课题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读本”的研究进展。针对首席专家与其他子课题负责人提出的修改意见,课题组成员已完成修改和二次统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读本”已定稿。

二、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

(一)调研活动

1.为充分搜集和有效获取课题研究的一手资料,自立项以来,课题组赴革命老区金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等地调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状。

2.为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引领示范作用,自2014年7月以来,课题组骨干成员在党政机关、高校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讲座近20场。

(1) 2014年10月23日,子课题骨干成员张正光教授做客上海政法学院“求是”论坛,为师生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与制度自信”专题报告。

(2)2014年11月1日,子课题骨干成员张正光教授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24期入党积极分子作题为“精神的飞跃——党的群众路线”的专题报告。

(3)2015年4月12日,子课题骨干成员张正光教授应邀为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员做题为“绘蓝图促发展,聚共识勇前行”的专题报告。

(4)2015年5月6号,子课题负责人高正礼教授为高正礼教授为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全院教职工作了“四个全面”的基本理论辅导报告。

(5)2015年6月11日,子课题骨干成员牛菲副教授应邀为芜湖市消防指挥中心党员干部做题为“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作风建设”的专题报告。

(6)2015年10月30日,子课题骨干成员张正光教授应邀为皖江学院师生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和制度自信。

(7)2015年11月9日,子课题负责人戴兆国教授为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2015级新生讲授“大学之礼”的讲座。

(8)2015年11月21日,子课题骨干成员张正光教授应邀为政治学院第53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授课,主讲“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9)2015年11月22日,子课题骨干成员张正光教授应邀为中共芜湖县委党校科级干部提高班做了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的报告。

(10)2015年11月29日,子课题骨干成员郭理副教授应邀为武警安徽省总队巢湖市支队党员干部做题为“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的专题报告。

(11)2016年3月11日,子课题负责人高正礼教授应邀为芜湖市消防指挥中心党员干部做题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现状”的专题报告。

(12)2016年4月16日,子课题骨干成员郭理副教授应邀为环境科学学院学生党员培训班做题为“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列”的专题报告。

(13)2016年5月18日,子课题骨干成员郭理副教授应邀为芜湖市郦城社区党员做题为“学习十八大党章 做合格共产党员”的专题报告。

(14)2016年6月16日,子课题负责人高正礼教授为中石化芜湖石油分公司“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做题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现状”的辅导报告。

(15)2016年6月25日,子课题负责人戴兆国教授为宣城市寒亭镇通津村党员“两学一做”活动做“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专题讲座。

3.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课题骨干成员带领学生宣讲团赴凤阳、滁州池州、安庆、宣城等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宣讲和调研服务活动。宣讲和调研服务队师生深入地乡镇街道、中小学校、社区企业,面向广大基层干部、党员群众、中小学生、市民职工等开展20余场宣讲活动。其中在主要有:

(1)2013年7月5-13日,子课题负责人高正礼教授和骨干成员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开展“中国梦”的理论宣讲和调研。

(2)2014年7月5日至12日,子课题负责人高正礼教授和政治学院学生宣讲团赴池州、安庆、宣城等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宣讲和调研服务活动。

(3)2015年7月14日至16日,子课题骨干张正光教授和政治学院学生宣讲团赴南陵县、芜湖县进行“四个全面”理论宣讲和调研服务活动。

(4)2016年7月4日至10日,子课题负责人高正礼、骨干成员张正光教授和政治学院宣讲团赴芜湖下属各县区开展“两学一做”理论宣讲服务活动。

(二)学术交流

自2014年7月以来,课题组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1次,近20余人参与全国、省级各类研讨会20场,提交会议论文20余篇,同与会专家、学者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1.课题组骨干成员郭理、单传友应邀参加“第六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

2015年7月4日至6日,由求是杂志社《红旗文稿》编辑部、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和东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高层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求是杂志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红旗文稿》杂志社、东北师范大学等单位60多名学者出席会议。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课题组骨干成员郭理、单传友应邀参加,并与参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2.子课题负责人姚宏志教授应邀参加“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与理论前沿”研讨会

2014年8月26至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学月刊》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与理论前沿”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开封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的70多位学者出席。姚宏志教授应邀与会,并作了《抗战时期“学术中国化”运动再研究》的主题发言。

3.首席专家张传开教授等应邀参加第十一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

2014年10月17-19日,由全国“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首席专家张传开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新世纪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大会发言,子课题骨干成员余在海副教授、单传友博士也分别作了主题发言,与参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4.子课题骨干成员郭理等应邀参加“延安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研讨会

2014年9月20-21日,全国第28届党史党建学位点会议(2014)暨“延安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在延安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会议。子课题骨干成员郭理副教授、李祥兴、沈燕培博士应邀参会,并与其他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探讨。

5.子课题骨干成员方敏博士、单传友博士应邀参加第九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

10月31日-11月2日,第九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在哈尔滨召开,本次会议是由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主办、黑龙江大学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和《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杂志社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论坛。课题组骨干成员方敏、单传友博士在分组会议中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并与参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6. 课题组应邀参加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年会

2014年10月25-26日,由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和阜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共同举办的“开拓与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年会(2014)”在阜阳召开。与会人员围绕自己的研究领域、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传统儒家对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代启示等问题畅所欲言,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和充分的交流。课题组负责人高正礼教授、姚宏志教授、应邀参会并作主题发言。

7.子课题负责人戴兆国应邀全国外国哲学年会

2014年11月8日-9日,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学术年会在西安交通大学成功举行,年会主题是“中西哲学中的身体问题”。此次会议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育部社科中心《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承办了此次年会。子课题负责人戴兆国应邀参议,提交了会议论文,并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会议主题展开了思想的交锋。

8.子课题负责人高正礼应邀参加“中国道路与中国梦”学术研讨会

2014年11月29日-30日,由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和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道路与中国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安徽等10多个省市学者围绕中国梦的真谛和特征,依法治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全面深化改革等与中国梦的实现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我院高正礼教授应邀出席研讨会,并在大会作“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道路之争”的报告。29日晚,高正礼教授还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硕士生和进修教师等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论争”的学术报告,报告得到与会学者的好评。

9. 子课题骨干成员牛菲等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

2014年12月6日到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中心主办,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在安徽大学磬苑学术与交流中心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导刊》、《江海学刊》等单位的140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会。大会围绕“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创新与话语权”主题分设六个议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与创新、意识形态话语权与当代中国文化安全研究、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变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第二国际历史唯物主义论争及其当代意义研究、全面深化改革与历史唯物主义。子课题骨干成员牛菲、王艳应邀参会并与参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10. 子课题负责人高正礼应邀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

2015年5月10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近30所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约50名学者参加研讨会。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动态等前沿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高正礼教授应邀参加研讨会,并作“增强自信,疏而不堵——关于当前社会思潮之争的思考”专题报告,得到与会者的好评。

11. 课题组参与承办“第十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

2015年10月18—19日,第十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在我校召开。本次论坛由全国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和《哲学动态》编辑部主办,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求是》 《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多家刊物的编审,共12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收到学术论文54篇。此次论坛的主题是 “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会专家围绕哲学的价值和未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政治哲学以及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等论题对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课题组骨干成员张正光、余在海、单传友分别做题为:“习近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思想论析”、“论马尔库塞的具体哲学定向”、“卢卡奇对组织问题自发性的批判”的专题报告,得到与会者的好评。

12. 子课题骨干成员张正光教授应邀参加“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

2015年10月10日至11日,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中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和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汇聚北大,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主题,对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与发展,以及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展开了坦诚、热烈且极富深度地研讨。其中受邀前来参会的国外知名学者有44位,包括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耶鲁大学教授约翰·罗默、柏林MEGA促进会主席鲁夫·黑格、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舍甫琴科等。我院张正光教授应邀参加了此次盛会。

本次大会共开设了八个分论坛,即“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及其编译”、“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体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明的未来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据大会组委会的安排,张正光教授参加了分论坛八的研讨。

13. 子课题负责人姚宏志教授应邀参加全国中共党史(党建)学位点会议

2015 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全国党史学会高校教学分委员会主办,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承办的第27届全国中共党史党建学位点会议在天津隆重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等全国各地 40多所高校与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参加。我院姚宏志教授、解莉副教授以及在读硕士研究生郑本凤、陈思等人获邀参加了此次大会。本次会议包括两项议程,一是研究生进行学术演讲,二是导师和研究生分组研讨。姚宏志教授就“如何认识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基本问题”进行了小组交流。

14 课题组应邀参加2015安徽省哲学年会暨“哲学发展与当代社会”理论研讨会

2015年10月30日到11月1日,安徽省哲学学会2015年年会暨“哲学发展与当代社会”理论研讨会在马鞍山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114人共襄盛会。课题组应邀参会。张传开教授在大会上作题为“如何准确定位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思想”的主题发言报告,他提出要结合时代主题来把握这个重大问题,张老师的报告引起与会学者的热议。郭淑新教授作了题为“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逻辑起点与价值目标”的大会主题发言,指出荀子隆礼重法思想是基于儒家立场对先秦诸子百家,特别是对法家思想进行反思、评判后的理论结晶,其逻辑起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价值目标是“群居合一”。张涛老师作了题为“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相互批判: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高峰与限度”的大会发言。干成俊教授在大会上精到地点评了第三小组各位学者的发言。

15. 课题组骨干成员应邀参加“文化自觉中拓展中国道路: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年会(2015)暨高校智库研究员会议”

2015年12月12日,由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办的“文化自觉中拓展中国道路: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年会(2015)暨高校智库研究员会议”在安徽师范大学召开。 来自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芜湖团市委、铜陵团市委等部门和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阜阳师范学院、蚌埠医学院、淮北师范大学、皖西学 院、铜陵学院、池州学院等高校的中心研究员共45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子课题负责人高正礼、戴兆国,骨干成员郭理应邀参会,并围绕会议主题,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最新精神和文化传承等问题做了精彩发言。

三、成果宣传推介情况(成果发布会、《工作简报》报送情况、国家社科基金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等)

立项以来,课题组正常编写《工作简报》总结汇报每半年研究开展情况,截止到2016年6月份,课题组已报送《工作简报》八期。

课题组以“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史的系统研究”为题,向国家社科规划办报送《成果要报》一篇。

课题组撰写出版的学术著作《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重点出版物。

四、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工作方案,研究工作的体会、思考与相关建议等

(一)下一步研究计划和工作方案

进一步调研充实有关材料,拟赴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国家档案馆、井冈山、瑞金、延安等地收集、购买相关史料。

召开3次统稿定稿会:一是8月10召开子课题负责人统稿会,主要专题统稿子课题之七,即对策研究报告;8-10人,时间3天;二是在全部初稿出来后,先内部集中统稿,10-12人规模,时间5天,拟安排在国庆假期;三是修改后的书稿再请国内同行专家审稿,外请专家5人和所有子课题负责人参加,时间5天,拟安排在12月中旬。

在此基础上,各子课题最终定稿稿,力争2016年底结项;同时根据前阶段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各种问卷调查的数据),力争在10月份写出《对策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规划办;发表一批阶段性成果,特别是结合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宣传、学习和研究,拿出若干篇(部)重量级成果。

(二)研究工作的体会、思考与相关建议

根据两年多来的研究进展,我们深深体会到,进行重大课题研究特别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在不断完善研究计划和工作思路的基础上,重大课题的研究关键在于发挥各子课题人员的作用,充分调动各子课题人员的积极性,是完成课题目标的根本保障。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年轻骨干研究队伍,使青年科研人员尽快成长起来,在我们这个团队中显得特别明显。建议国家规划办加大对调研的支持力度。

五、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

1. 坐在书斋里研究多,深入调查的比较少;

2. 阶段性成果中,就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研究多,文化强国背景不浓;

3.阶段性成果中,重量级成果少。

针对上述情况,下一步强调加强调研,广泛接触并研究社会各阶层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解的状态,特别是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和重要阵地,要下功夫,花时间去做调研,在此基础上,写出有分量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文章。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代表性成果简介

(一)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子课题骨干成员余在海副教授在《哲学研究》2014年第8期发表《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一文。作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如何对其加以提炼和概括,是近年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下简称“中国道路”)的联系问题。具体来说,理论上的首要任务就是:从现代文明的本质及其界限、中华文明的和平主义传统和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性实践出发,具体阐明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基本规定。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确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取向,并对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作出较为合理的提炼和概括。

(二)呼唤道德自信 促进人类善治

子课题负责人戴兆国教授在2014年7月1日的《中国文化报》上撰文《呼唤道德自信 促进人类善治》认为,在传统儒家学者的观念中,都把人类古代社会看作人类文明的辉煌时代。他们认为三代时期,人们思想质朴、民风醇正,人与人之间少有野蛮与欺诈、冲突与纷争、战争与屠杀、恐怖与暴力,以及诸如此类的各种有悖文明进步的行为。现实历史发展证明,三代的清明世界毕竟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为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 提供足够的信心,儒家又提出了历史的进步次序,希冀历史能够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再进入到太平世。时至今日,我们用儒家的观点来反观现实,太平世界似乎离我们还非常远。但是儒家以高度自觉的道德自信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方式,仍然留给我们许多反思与启示。

(三)实现中国梦的支撑体系

子课题负责人姚宏志教授在《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4期发表《实现中国梦的支撑体系》一文。作者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着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这一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在怎样实现中国梦问题上,习近平同志分别从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四个方面,建立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支撑体系,并对它们在该体系中的作用作了科学分析,使中国梦的实现有了更加坚强的保证。

(四)“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子课题负责人李文阁在《光明日报》2015年6月21日第8版发表《“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文。作者认为,从“总依据”看,“四个全面”正是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提出来的。从“总布局”看,所谓五位一体,是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从“总任务”看,所谓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实现中国梦,其实质或内容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五)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抗日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子课题负责人王先俊教授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发表《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抗日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文。作者认为,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并在互动中实现统一,既是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要求,又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因为诸多条件使然,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之间,不仅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良性互动,而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进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六)当代中国道德传统接续与重构的理论自觉

子课题负责人戴兆国教授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发表《当代中国道德传统接续与重构的理论自觉--从〈新理学〉到〈新纲常〉》一文。作者认为, 冯友兰的《新理学》以自觉的道德反思意识为出发点,肩负着贞下起元的自觉使命,试图为处在国难中的中国找寻新的发展方向。这种对传统道德接续与重构的理论自觉在何怀宏的《新纲常》中也有集中的体现。从《新理学》到《新纲常》的理论创作,均充满了自觉的理论创造意识。这种理论自觉既有对社会道德根基的寻求,也有对道德传统的反思,既有对新道德伦理特点的理性辩证,也有对如何实施新伦理路径的详细考量。

(七)如何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

子课题负责人李文阁在《红旗文稿》2015年第13期发表《如何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一文。作者认为,理解“四个全面”,必须立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来理解;必须立足于“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来理解;必须立足于 “一体三翼”来理解。“四个全面”最大的创新、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全面”。这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的;是由现阶段我国发展的状况决定的。 “四个全面”中有重点,是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相对于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本身就突出了重点。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是一个长远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为实现“第一个百年”而进行的布局,是一个“阶段性布局”。既然是阶段性布局,那么就必须有所侧重,有所突出,就必须明确这一时期的重点。

(八)陈云关于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的论述及其当代意义

子课题负责人王先俊教授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3期发表《陈云关于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的论述及其当代意义》一文。作者认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陈云一贯重视党的纪律建设, 并就严格遵守党的纪律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述,强调不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就会亡党亡国;党的纪律是统一的,必须无条件遵守;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必须坚决维护中 共中央的权威;加强纪律教育特别重要,党员要自觉接受监督。重温和回顾这些论述,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高度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九)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内涵与意义

子课题负责人李文阁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发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内涵与意义》一文。作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分为酝酿、提出、深化三个阶段。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关键是要从价值理念的层次或高度上来理解它,而不是从目标、特征、实现方式、实践要求等角度去理解。培育核心价值观是建立文化自信,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凝聚社会力量的需要。对围绕核心价值观产生的一些困惑和片面理解,对如何深化核心价值观研究,要给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回答。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