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东北亚与欧亚草原考古学译丛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2月01日14:00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是东北亚与欧亚草原考古学译丛,分为东亚子课题、欧亚旧石器和欧亚青铜时代三个子课题,共选定了7本著作翻译。项目总负责人定期召集讨论,互通信息,统一掌握各子课题进展情况。每年向项目全体成员汇报课题的总体进展和经费使用情况。自项目启动以来,总体执行情况良好,进展较顺利。进展情况如下:

1、由滕铭予负责的《东北亚考古学译著》第一子课题

(1)高倉洋彰所著的《金印国家群的时代——东亚世界与弥生社会》(日文),已经翻译并校对完毕。

(2)崔梦龙、李鲜馥、安承模、朴淳发[韩]的《汉江流域史》,民音社,1993年)(韩文),已经翻译并校对完毕。

2、由陈胜前负责的《欧亚草原石器时代考古学译著》第二子课题

(3) 《The Palaeolithic Societies of Europe(欧洲旧石器时代社会)》1999.初稿完成(英文)。翻译基本完成,还未校对。

(4) 《Thinking small: Global Perspectives on Microlithization (思考细小:细石器化的全球视角)》2002(英文)。翻译并校对完毕。

3、由潘玲负责的《欧亚草原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译著》第三子课题

(5)《A History of Russia, Central Asia and Mongolia Volume I Inner Eurasia from Prehistory to the Mongol Empire (俄罗斯、中亚和蒙古史——内陆亚洲的史前时代到蒙古帝国)》2006(英文)。已经翻译并校对完毕。

(6)《The Origin of the Indo-Iranians (印度-伊朗人的起源)》, Boston,2007(英文)。已经翻译完,正在校对。

(7)策温道尔吉等:《蒙古考古学》(蒙文),乌兰巴托,2008年。正在翻译。

(二)、会议情况

在2013年,译丛项目召开一次会议,大家交流了在翻译中遇到的诸如人名地名的处理、注释与图表的翻译等技术性问题。最后决定不做统一要求,因为原著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语种各异。

(三)、项目推介与国际合作

1、为扩大该项目成果在学术界的影响,课题负责人与《边疆考古研究》(CSSCI来源集刊)协商,在该刊开设“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专栏”,迄今已在第16辑发表论文5篇,介绍了这些译著的重要意义,详见成果统计表。

2、在国际合作方面,我们在校对中邀请了日本九州大学副校长宫本一夫教授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谢礼晔博士, 为《金印国家群的时代——东亚世界与弥生社会》和《The Paleolithic Societies of Europe(欧洲旧石器时代社会)》校对。

(四)、项目进展中的问题

译丛包括一系列考古学著作的翻译,进展不一。已经翻译完毕并校对完成的书稿不能单独出版,而要等待全部译著都完成才能一并出版,使得已经翻译完成的译著不能及时与读者见面。

二、研究成果情况

①代表性成果简介

1、国外关于欧亚草原史前时代晚期的综合研究评介 杨建华 边疆考古研究14(2014年12月)

文章介绍了国外主要的关于欧亚草原史前时代晚期的宏观的研究成果,其中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三本主要的欧亚草原历史与考古的综合性著作。克里斯丁的著作《俄罗斯、中亚与蒙古历史》涉及的时空范围最为广泛,是从历史的视角出发的;契尔耐赫的《古代苏联冶金史》主要是对欧亚草原欧洲部分的金属器的研究;帕尔辛格的《欧亚草原早期人群——从新石器到中世纪的开始》注重考古学与地貌、植被和气候的关系,注重陶器的研究,但是没有包括与中国北方关系密切的蒙古高原。这些成果由各自的特点,经过比较分析,提出了我们选择克里斯丁的著作作为该项目翻译的著作的理由。通过这个分析与介绍,使国内学者了解到国外这方面研究的成果与方法,有些超出了考古学领域,涉及到文化生态学、生业类型、与农业文明的关系以及亚洲草原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小工具的大思考:全球细石器化的研究》的再思考 陈胜前 李彬森 边疆考古研究14

文章从中国考古学的相关研究实践的现状出发,认为目前对细石器研究的基本概念、狩猎采集者的文化生态学、石器工艺设计理论、石器生命史等方面还比较欠缺。考古学虽然研究物质材料这种非常具体的实物,但是考古学家仍然要思考人类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全球统一性与区域多样性等具有哲学意义的问题。文章讨论了细石器的定义和全球细石器化的过程、狩猎采集者的生业与环境、细石器的加工和使用。作者从文化的视角对细石器文化提出“惯习”的作用,这是理解人类文化的重要视角。作者强调把细石器的考察与重大学术问题联系起来。文章的学术价值是把细石器这个看似平常的一种石器制造技术,从全球的视野、文化和生态的视角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超出了一般意义的评介。

3 、《印度-伊朗人的起源》评介 邵会秋 边疆考古研究 14

《印度-伊朗人的起源》是作者集五十年的研究而成的,是一本微观研究的重头著作。文章首先介绍了《印度-伊朗人的起源》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学术意义,并对安德罗诺沃文化联合体的分期和年代以及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与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关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对中亚地区部落的迁徙及文化做了详细梳理;探讨了印度伊朗人的不同分支的起源。这本书为中国考古学者研究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在公元前2千纪的文化交往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与安德罗诺沃文化都对中国北方产生过影响,而书中对着两类遗存都做了分区的研究,它们的东区直接影响着中国北方。书中为从西向东的影响过程提供了详细丰富的资料。该文对深入研究安德罗诺沃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4、鲜卑马形饰牌的来源 潘玲 萨仁毕力格 边疆考古研究 14

作者是研究匈奴与蒙古考古的专家。文章选取了这一时空范围内常见的马形牌饰,对它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认为它最早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长城地带东段的鹿形牌饰,从鹿形向马形的转变经过了西汉中晚期和东汉中期两个发展阶段。东北地区中西部西汉时期的马形牌饰和两汉时期匈奴式马形牌饰,以及蒙古高原的马形牌饰是鲜卑马形牌饰的重要源泉,是与蒙古高原和外贝加尔匈奴文化交往的产物。鲜卑马形牌饰在使用方法上与匈奴的不同,保留了长城地带的文化传统,大多有背钮,单个使用,金质为主,具有象征意义,体现了鲜卑民族特有的动物装饰风格。文章体现了一种微观中见宏观的研究方法。

5 、朝鲜半岛青铜武器研究综述 成璟瑭 边疆考古研究 14

朝鲜半岛是我国的近邻,但是对于这一地区的考古我们了解得很有限,也许是因为语言的障碍。作者重点分析了青铜武器,并把这一研究放在东北亚的大背景下进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做了全面的评价,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分类研究多而综合研究少;地域研究多而比较研究少;单纯的考古学研究多而多学科系统研究少。并由此提出了今后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展望:首先是资料搜集的全面化;其次是定义概念的系统化,再次是资料分析的科学化,最后是主题研究的深层化。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