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2月01日16:17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进展情况

本课题较严格地按照原定计划执行。1、2012年10月立项以来,课题组于2012年11月10日,召开了开题报告会,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武汉大学何萍教授、中央编译局杨金海教授等在内的全体课题组成员16人参加,南京大学张异宾教授、南开大学王南湜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等原课题评审专家到会进一步评审,时任省社科规划办主任徐之顺到会发言。会议讨论通过了首席专家任平教授的开题报告,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会议明确了分工、各子课题研究目标和时序进度。现任规划办主任尚庆飞多次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并给予指导性意见。2、近4年来,各子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已经初步完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绝大多数文献的搜集、购置和分类整理工作,并正在转换为电子数据库,建立中国唯一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成果数据库”,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3、在此基础上,分别于2012年11月、2013年11月、2015年9月和11月四次召开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范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的研究视域”“中美哲学对话会”、“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出场与唯物史观”等全国和国际学术研讨会,汇聚了全国20多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40多名著名学者参加会议。4、与美国克莱蒙特林肯大学建立了合作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博士后国际科研流动站。翻译出版《有机马克思主义》并围绕这一主题召开国际学术对话会,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江海学刊》等发表论文。有机马克思主义研究得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肯定。5、出版了三本论文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前沿(201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前沿(2014)》、《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5)》。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月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6篇。6、在各子课题相继完成子报告的基础上,正在汇总撰写研究总报告。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期阶段性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一书约36万字。6、首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积极响应全国社科规划办的要求,在《光明日报》等全国报刊上发表《诚信与文明:中国梦的价值基石》、《“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出场的根本旨趣》等,被中宣部理论局收入《中国梦 我们的梦》一书。同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国家重要宣传媒体和学术刊物上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内容发表了有关“中国道路”、“治国理政”、“新举国体制”、“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与唯物史观”、“文化自信”和“不忘初心”等内容的5篇文章,成为积极发声的学术重镇。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 代表性成果简介

1、《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哲学研究》2012年3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中的研究范式的发生原因、基本特征、相互关联、创新作用和主要局限等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新华文摘》2012年14期题封并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哲学原理》2012年第7期也做了全文转载。2014年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前沿》2013卷、2014卷、2015卷。三书持续关注和专论2012年、2013年、2014年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前沿的状况,紧紧聚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说史的前沿,深度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对话范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反思的问题学范式、部门哲学范式、原理和形态阐释范式、出场学范式等各个范式创新理论的前沿状况,包括思想、观点、理论的突进和团队成长,成果展现和路径创新,学术交流和思想对话,进而描绘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活生生的学术图景。每一卷都有孙正聿、吴晓明、丰子义、何萍、张异宾等中年学术大家的论文。三书已经成为全国29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的博士生必读书。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一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该书作为本课题中期阶段性成果,充分运用近年来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中心数据库的数据,运用研究范式和范式图谱变换的方法来初步描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创新学说史的逻辑。可以作为最终成果的坚实的基础。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