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2月01日14:40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执行与进展

“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项目作为《新中国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于2012年10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第三批)立项。2014年 9月1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发2014【51】号文件,正式通知本项目首席专家王素先生: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本项目中期检查已经专家评估顺利通过,拟续拨滚动经费80万元。同年11月,经总项目组认真填报的滚动经费预算亦顺利获批到位。项目主持单位故宫博物院及时向10个子课题所在单位,传达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发文件的精神,按规定与安徽省文物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二子课题组联系,就给安徽省文物局划拨经费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追加经费达成协议,并下拨了整理研究经费。

自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项目研究计划总体进展顺利。两个子课题的标志性专著成果——《新中国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江苏》[贰]、《陕西》[叁]正式出版;另有两个子课题的标志性著作成果已完成初稿,一部正在审订,一部即将送审,计划于两年内陆续出版;其他子课题亦在按部就班开展工作。故宫总项目组还就本项目的后续工作和总体进度,不定期与子课题组进行联系和沟通,对各子课题组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诸如拓片的制作、拍摄,墓志的录文、校对,编录工作中的注意事项,随时予以解决和解答,要求各子课题组重视阶段性论文成果的撰写和本项目的宣传推介。此外,本项目在故宫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聘了一名博士后,以墓志、出土文献为方向进行业务培养,2016年顺利出站。截至2016年6月,10个子课题工作进展情况如下:

子课题①:标志性专著成果《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贰],南京市博物馆负责。2014年8月12日至16日,本项目执行负责人任昉,率本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项目博士后王玉来,应邀赴南京市博物馆,主持该成果校样的信息覆审工作。同年10月至11月,子课题负责人配合总项目组,完成对校样的终审工作。2014年12月,该成果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

子课题②:标志性专著成果《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叁],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负责。2014年11月10日至19日,本项目首席专家王素、执行负责人任昉,应邀赴西安主持成果校样的覆审工作。2015年9月至12月,子课题负责人配合总项目组,完成对校样的终审工作。2015年12月,该成果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

子课题③:标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肆],洛阳师范学院负责。2015年2月5日至8日,本项目首席专家王素、执行负责人任昉,应邀赴河南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对该成果文稿质量进行检查和指导。此后,根据首席专家的意见,该子课题组织专家,经过半年紧张有序的工作,终于在同年9月,完成该成果初稿,并将初稿刻成光盘,寄给故宫博物院总项目组。截至2016年6月,总项目组即将完成对初稿的审订,待查漏补缺工作完成后,准备召开阶段性专著成果专家鉴定会。计划年内交付文物出版社排印,2017年6月前出版。此外,子课题组成员还对其中部分墓志进行了深入考释与研究,并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数篇论文,取得可喜的阶段性论文成果。

子课题④:标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国出土墓志?北京》[贰],首都博物馆负责。 主要收录首都博物馆藏北京地区1949年以来出土墓志300余合(约500余方)。子课题组在前期进行图版、释文等工作的基础上,对释文进行校对、排序,对一些难点,如伤损模糊字、疑难的异体字、冷僻字、假借字、误字、脱字和冷僻词汇、典故进行研究确定,必要处作注。目前已将目录、释文及简注完成,正在进行基本信息的补充、提取人名(查找仅有字号、封爵者的姓名)、将图片原始编码改编为顺序编码,以及个别图片的补拍等项工作。预计2016年底,可以向故宫总项目组提交初稿。

子课题⑤:标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负责。2015年3月,故宫博物院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签订《编集协议之补充协议》,续拨滚动研究经费3万元。研究院特批子课题组使用泾渭基地新建成的石刻库房制作墓志拓片,动员泾渭基地保安和院总务科工人20余名,连续加班搬运、摆放墓志,特聘曾供职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专业拓工4名,制作墓志拓片。精选出一套效果最好的墓志拓片,送专业装裱店手工托裱,运用最新的技术,对墓志拓片进行高清扫描。持续招募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历史、考古专业的博士、硕士、本科在读学生先后10余人次,以学生实习的方式协助整理墓志材料,做志文初录、测量、数据统计等工作,保证了项目研究的可持续性及初步资料的学术水准。截至2016年6月,已基本形成文字稿约35万字,图版600余幅,主要内容释文和图版说明,都已完成校对,正在编写本书“前言”和提取人名。预计2017年,可以向故宫总项目组提交初稿。

子课题⑥:标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伍],河南千唐志斋博物馆负责。主要收录河南千唐志斋博物馆新入藏墓志约300合(约400方)。截至2016年6月,已完成所有墓志的拓印、拍照、录文和标点等工作。下一步将对墓志出土情况进行调查、补充、覆核。预计能在2017年底完成全部调查补充工作,可以向故宫总项目组提交初稿。

子课题⑦:标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国出土墓志?安徽》,安徽省文物局负责。2015年11月26至29日,本项目执行负责人任昉,应邀赴安徽合肥,与安徽省文物局签署《编辑合作协议》,下拨研究经费6万元。任昉还与安徽省文物局局长及子课题组成员进行座谈,就推动课题工作的实施交换了意见。截至2016年6月,已初步完成碑志及买地券的登记编目工作,转入拓印、拍照、录文和标点、图版说明的撰写和人名索引的编写等工作。预计到2018年,可以向故宫总项目组交稿。

子课题⑧:标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国出土墓志?宁夏》,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2013至2014年,按照编集合作协议的要求,启动了墓志材料的调查、收集工作。对宁夏自治区各文博单位藏1949年以来出土的历代墓志进行了捶拓、拍摄,共107方(件)。2015至2016年,对已掌握的107方(件)墓志材料进行整理,完成了图版说明及释文、标点、简注等基础工作。2016年6月,本项目首席专家王素、执行负责人任昉莅临指导,提出了修改意见,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中。2016年7月后,将对散落民间未收或新出墓志进行了调查摸底和收集工作。

子课题⑨:标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北》[贰],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负责。2014至2015年,子课题负责人韩立森,借进京开会之际,两次与本项目执行负责人任昉面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并就课题组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诸如拓片的制作、拍摄,墓志的录文等细节,进行了沟通。截至2016年6月,已完成释文113份。2016年7月后,继续开展河北省各市县文博单位新入藏墓志的调查和收集工作,同时开展民间散落墓志的调查和收集工作。预计到2018年,可以向故宫总项目组交稿。

子课题⑩:标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国出土墓志?山西》,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负责。2014年,工作重点主要在文献档案方面,查找各地县资料汇总,整理出山西出土墓志目录,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经费等。2015年,课题组对墓志拓片的收集工作步入轨道,采集到晋中、太原、晋东南地区墓志石234方,墓志盖79方。2016年3月13日至16日,本项目首席专家王素、执行负责人任昉应邀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成果的编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截至2016年6月底,课题组又采集到临汾地区、阳泉、汾阳等地墓志拓片、墓志石343,墓志盖203;完成释文138份,约为总工作量的三分之一。预计到2019年,可以向故宫总项目组交稿。

总的来说,本项目各子课题工作进展基本顺利,多数子课题完成情况良好,2022年整理出版墓志类图书10卷、20册的目标可以预期。

(二)调研与交流

本项目的基础工作,就是对各子课题所在地的墓志等石刻资料进行调查与收集。对于该基础工作,本项目上述10个子课题所在单位都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此,前面已有介绍,这里不再重复。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故宫总项目组亦不定期到子课题承担单位进行调研、检查与指导,对此,前面已有介绍,这里也不再重复。

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故宫总项目组与子课题负责人及成员在墓志整理基础上,以举办学术讲座、参与各类学术交流与学术会议的形式,向密切关注出土文献的学界介绍经验与相关研究。主要有:

2015年4月14日至20日,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子课题负责人吴敏霞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任继愈先生100周年诞辰会”,提交了题目为《〈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第三辑〉综述》的论文。

2015年4月20日下午,本项目以故宫研究院学术讲坛古文献研究所学术讲座为名,在故宫第二会议室首次举办“隋炀帝墓志的发现及其意义”讲座。由日本资深隋唐史、吐鲁番学、中国石刻文物研究专家、明治大学教授气贺泽保规主讲,本项目首席专家王素主持、执行负责人任昉评议。此次讲座曾发布专门的宣传广告,故参加者除故宫职工外,还有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师生代表。讲座完毕,气贺泽保规教授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并与听众进行了多方面的学术互动,现场气氛热烈。本项目首次举办学术讲座获得成功,为以后继续举办同类讲座打下了基础。

2015年11月26日,本项目洛阳师范学院卷子课题负责人毛阳光参加由中国唐史学会主办、福建师大承办的“唐代东南社会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了题目为《洛阳出土唐代梨园弟子曹乾琳墓志及相关问题探析》的论文,引起与会者极大的兴趣。

2015年12月12日,中日联合在东京隆重举行“《新中国出土墓志》刊行20周年纪念:日中合同中国石刻国际シンポジウム(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故宫研究院古文献研究所与日本明治大学东アジア石刻文物研究所、日本东アジア石刻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日本唐史研究会、日本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会协办。这是本项目开展以来举办的第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本项目首席专家王素、执行负责人任昉、子课题负责人白宁应邀参会,并在会上宣读论文,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王素的论文题目为《南朝宋谢珫墓志再研究》、白宁的论文题目为《六朝时期墓志特征浅析》、任昉的论文题目为《古代墓志的材料来源问题——古代墓志材料问题探讨之一》。

2015年12月23日,本项目洛阳师范学院卷子课题成员赵振华参加在洛阳师范学院召开的“洛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了题目为《清代刘喜海<洛阳存古录>稿本考察》的论文,受到与会者的关注。

随着本项目整理工作进入录文、考释、研究阶段,各子课题组之间以及对外各项学术交流与学术研讨必将不断深入。

(三)成果推介

项目组的各项活动与进展,都及时推介给国内各大媒体(网站)。2015年2月27日,本项目《江苏》[贰](南京博物馆)在故宫博物院举行首发式,首席专家王素、执行主编任昉分别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央视第13频道以《北京故宫:最大墓志铭合集发布》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学术界反响热烈。同时,项目组还在《故宫科研工作简报》开辟“重大项目追踪栏目”,及时刊登本项目的活动报道,并在故宫网站发布。主要有:

2014年9月30日,本项目执行负责人任昉撰写《本项目通过国家社科基金中期检查评估获得首次滚动资助》报道稿,刊《故宫科研工作简报》2014年第3期,并在故宫网站发布。

2014年12月31日,本项目执行负责人任昉撰写《本项目首部标志性成果<江苏> [贰]如期出版》报道稿,刊《故宫科研工作简报》2014年第4期,并在故宫网站发布。

2015年3月31日,本项目执行负责人任昉撰写《项目举行<江苏> [贰](南京卷)首发式项目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畅谈墓志整理工作》报道稿,刊《故宫科研工作简报》2015年第1期,并在故宫网站发布。

2015年12月31日,本项目执行负责人任昉撰写《中日联合在东京举行纪念<新中国出土墓志>刊行20周年学术研讨会》报道稿,刊《故宫科研工作简报》2015年第4期,并在故宫网站发布。

2016年3月31日,本项目执行负责人任昉撰写《本项目标志性成果<陕西> [叁]如期出版》报道稿,刊《故宫科研工作简报》2016年第1期,并在故宫网站发布。

2016年5月5日下午,故宫研究院在本院建福宫花园召开新闻发布会,本项目首席专家王素介绍本项目《江苏》[贰]和《陕西》[叁]的出版情况。网易、搜狐、腾讯、凤凰、财经及中国、澎湃新闻、中国日报、中国科技、中国广播电视等数十家网站也进行了报导。

此外,陕西省社科院官方网站、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官方网站、汉唐网(陕西省文物局官网)、洛阳师范学院官方网站上,都多次报道本项目进展情况,将承担本课题作为荣誉对外宣传。

(四)问题与改进措施

从目前整理研究开展情况来看,项目进展顺利,成果殊可预期。但根据从事具体工作的各子课题组反馈的情况来看,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 墓志收藏分散,致使采集工作进程缓慢。这是因为,本项目工作特殊,有些重要的墓志或散落在乡村及百姓家,或陈列在各地市博物馆的展厅中,或由私人收藏,收集难度较大。如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反映:山西博物院展出的“娄睿墓志”、“虞弘墓志”及其他重要墓志,大同博物馆展出的“司马金龙墓志”等诸多北朝墓志,平遥博物馆、临猗博物馆等许多地市级博物馆展陈的墓志,子课题组前往采集都比较困难。此类问题,据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物局、河北省考古研究所反映,他们那儿也比较突出。对于这些墓志的收集,我们一方面尽力推进工作,一方面仍需要经费支持。

2.整理工作基本到位,深入研究工作尚显不足。从目前各子课题组的工作进展看,多数子课题组都大体完成了墓志的征集、统计、拓印、拍照乃至初步录文工作,但围绕新材料的考释、研究还很零星,可以开拓的空间很大。除洛阳师范学院卷子课题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外,一些子课题组尚未有成型的论文刊出,这固然是由项目进展的阶段性所决定,前期以整理为主,但在后期,应注意支持子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并争取资金,对学术论文的撰写、发表进行经费资助。故宫总项目组为使各子课题组之间加强交流,及时沟通信息,并激发研究热情,拟定期召开一些以墓志为专题的小型学术研讨会和中型学术会议等。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标志性著作成果简介

1. 2014年12月,本项目第一部标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国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江苏》[贰],正式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本书大八开精装,分上、下2册,上册为总叙、凡例、前言、图版、说明,下册为释文、简注、后记、索引(人名索引、人名笔画检字表),共收1949年至2012年南京地区出土、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历代墓志321合、523方,约有60多万字。其中,以东晋南朝和明代的墓志为最具特色和最有价值。

2. 2015年12月中旬,本项目第二部标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国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陕西》[叁],正式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本书大八开精装,分上、下2册,上册为总叙、凡例、前言、图版、说明,下册为释文、简注、墓志检索表(按地域排列)、后记、索引(人名索引、人名笔画检字表),共收西安市、渭南市、宝鸡市、榆林市、延安市、铜川市文博单位1949年以来出土、入藏的历代墓志421合、700余方。其中东汉至北周7方,隋唐98方,五代宋金元33方,明清261方,民国22方。其中,以隋唐和明清的墓志为最具特色和最有价值。

影响与评价 2015年2月27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刊出《在研重大项目陆续推出代表国家水准的精品力作》文章,并发布“国家社科基金在研重大项目推出的部分代表性成果目录”,“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项目《江苏》[贰]、《陕西》[叁]都被收录其中。这些说明,真正有学术价值和传承价值的项目,都是会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和认可的。

此外,2015年4月21日上午,本项目首席专家王素、执行主编任昉就新出土墓志的真伪和墓志的起源与价值等问题,接受上海《文汇学人》记者单颖文的采访。《文汇学人》2015年7月10日第6、7、10、11版刊出单颖文撰写的《新出墓志知多少》、《墓志究竟起源于何时》、《新出墓志告诉了我们什么》等系列报导,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5年12月12日,中国故宫研究院古文献研究所与日本明治大学东アジア石刻文物研究所、日本东アジア石刻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在日本东京明治大学举办“《新中国出土墓志》刊行20周年纪念:日中合同中国石刻国际シンポジウム(研讨会)”,本项目首席专家王素、执行主编任昉、子课题负责人白宁应邀参会,并在会上宣读论文。日本著名石刻研究专家中村圭尔撰写《〈新中国出土墓志〉刊行20周年纪念:中日合作中国石刻国际研讨会报告》,2016年4月5日在日本《东方》(月刊)2016年第4号(总第422号)刊出,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3.《新中国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河南》[肆],即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本书共收墓志及杂类石刻近340方,包括:正文收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藏历代墓志283方。附录有二:一为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藏杂类石刻(包括志盖、墓砖、镇墓铭、买地券、建祠诏书碑等)8方;二为偃师商城博物馆藏历代墓志46方。其中,重要的有属于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镇馆之宝的徐峤撰、王缙书《唐故左武卫大将军桓公(臣范)墓志铭》和刘迅撰、刘绘书《唐故江南道采访处置使长乐建安等郡经略使太中大夫使持节晋陵郡诸军事守晋陵郡太守上柱国慈源县开国公徐公(峤)墓志铭》。受到学术界广泛期待。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