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近现代海外中华商会研究(南洋地区)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2月01日14:05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内容:①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②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③成果宣传推介情况(成果发布会、《工作简报》报送情况、国家社科基金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等);④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⑤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注:2012年立项的项目主要填写2014年7月以来的研究进展情况。

①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近两年来,课题组重点仍在收集和整理资料。首先,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合作,编纂出版了“民国时期统计资料汇编”3种,合计115册。这些资料中,有不少关于中国近代商人赴南洋地区贸易,以及南洋地区华商组织和活动的资料。其次,购置了1000余册南洋华人华侨研究的图书和文献资料。目前,这批资料已大部分通过海运邮寄回来,还有200余册正在邮寄之中。再次,先后有10余人次赴新加坡、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进行资料收集,尤其是采集口述资料,收获颇丰。不过,因课题时间跨度大、地域覆盖广,加之受经费使用限制,资料收集工作预计还得近一年的时间。

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同时,课题组还陆续在《史学月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6篇研究论文,其中多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或转摘,引起良好反响。此外,还有1项成果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五项子课题中,新加坡和印尼两地中华商会研究进展情况良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三地中华商会研究的进度不如预期。在前期基础之上,近两年新加坡和印尼中华商会研究两项子课题,分别完成了20世纪上半期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并分别撰写了30余万字的初稿。其他三个子课题,因经费无法转拨到负责人所在院校,子课题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但仍在收集和整理资料。

② 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近两年来,课题组先后选派10余人次赴新加坡、印尼、日本和美国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并在主持人所在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支持下,于2015年11月召开了题为“海外华商网络与华商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以及中国大陆40余名学者共聚一堂,对海外华商组织及其活动进行了热烈的研讨。著名历史学家、日本东洋文库库长斯波义信教授作了基调发言。

2016年7月,在财团法人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的资助下,课题组还组织举办了“全球史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学术研习营,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70余名教师和学员(主要为博士生)参加。海外中华商会与近代中国,是研习营的一个重要主题,有3篇学术演讲和5篇学员论文与此密切相关。

③ 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近两年来,本项目主要阶段性成果大多刊发于《史学月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民国时期统计资料汇编”还入选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计划”,并获得出版资助,出版后引起学术界广泛好评。

课题组举办的“海外华商网络与华商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全球史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学术研习营,获得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认可,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其中,学术研讨会的综述,以“网络视野下的海外华商组织研究”为题,拟发表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主办的《华人研究国际学报》2016年秋季卷。

④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因时间跨度大、覆盖地域广,涉及主题多,资料丰富,因此,无论是资料搜集整理还是专题研究,均进展缓慢不如预期,“海外中华商会”专题数据库的建设更因资料整理跟不上不得不暂定。目前看来,课题可能得申请延期1-2年结项。

⑤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本课题是主持人所在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长期学术研究计划(2010-2020)”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获得该所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鼎力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项目经费的支出。此次中期检查后,课题组将下调该所资助经费,加快本项目经费的支出。当然,经费的支出将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并接受学校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管。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代表性成果简介

1.《维护国权与商权:天津商会抗议日本领事干涉会长选举》,《史学月刊》2015年第12期

1919年11月日本驻津总领事蛮横干涉卞荫昌当选为天津商会会长,企图迫使农商部罢免卞氏会长一职,成为近代中国商会发展进程中的罕有事件。天津商会接连呈文国务院、外交部,要求向日方表示严重抗议并撤换该总领事,得到全国商会、天津各界大力支持。虽因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约,天津商会的抗议目的最终未能完全达成,但却使日本领事不敢再进一步提出相关要求,在维护国权与商权等方面产生了值得肯定的正面社会效应。

2.《20世纪早期菲律宾马尼拉中华商会与西文簿记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20世纪上半叶是亚洲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也是海外华侨华人探寻自我生存模式的过程。1909年始,菲律宾华商因政府要求采用西文簿记,在马尼拉中华商会的领导下,掀起了一场历时长久、声势浩大的"西文簿记案"抗争运动,以维护和争取华侨华人权益。这场"簿记案"抗争运动历时27年,充满冲突与妥协,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菲律宾马尼拉、怡朗、宿务等地中华商会得以快速成长,逐渐成为菲华社会的领导团体和组织中心。在长期的交涉和抗争中,华商积累了丰富的海外生存经验,实现了自我调整,并逐步适应乃至融入居住地社会。

3.“民国时期统计资料汇编”,共3辑、115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4月版

收录200余种经济、社会和国情统计资料。这些统计资料,涉及全国大多数省份,为研究民国史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按编撰者大致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官方统计机构所进行的经济统计,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另一类是机构、社会团体或个人所进行的统计,两者各具特色,又可以相互补充。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