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建国以来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及其经验教训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2月01日16:00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①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立项后紧紧围绕课题的总体问题进行了如下问题的认真研讨:

其一,西方哲学为什么在建国后——中国步入现代社会时得到迅速发展?经研究认为,西方哲学在建国前走了一条西学东渐的渐进化、演进化路线,建国后走了一条对西方哲学主动建构的建构论路线。

其二,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阶段与历程,这样的历程呈现了哪些特点?经研究与提炼,将西方哲学在建国后的发展概括为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并将该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9)体现了以知识为中心的特点——知识性的传递阶段;第二阶段(1979-1999)体现了以历史梳理、历史研究为核心的特点——历史性的诠释阶段;第三阶段(1999-至今)体现了以思想文化研究为主导的特点——思想性的交融与创造阶段。

其三,如何总结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经验与教训,怎样把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揭示出来以及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未来发展?经研究,总结出西方哲学自我发展的形而上逻辑轨迹是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思想基础——西方哲学中国化是一部形而上学的批判史,形而上学批判史便是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思想轨迹。

上述问题合逻辑的构成了本课题的问题域,是本课题全部内容的思想主线。围绕这一思想主线本课题在申报时设置了五个子课题: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动力、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发展阶段及特点、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经验教训、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基本规律、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趋势。经一年半的研究,特别是紧紧围绕上述问题域与研究主线,并经与专家探讨同意将五个子课题调整为四个子课题: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动力、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发展阶段及特点、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经验教训及基本规律、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趋势。

研究进展如下:

其一,子课题一、二的研究初步完成,即对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发展阶段与历程做出总体性的梳理和把握,对各发展阶段呈现出的思想特点做出了自我诠释和理论说明。该研究成果分别体现在两组系列论文:《东北师大学报》2013年第5期的四篇系列论文,和《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2期的三篇系列论文。

其二,对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经验教训及基本规律进行总结和凝练。在对其历程和特征把握的基础上,提升对其经验教训的理论诠释。该研究成果已形成并发表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高级别刊物上。

其三,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得以广泛开展,不断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研讨,课题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与推进。

②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本项目立项后进行了较为扎实和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和学术交流活动。关于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收集了自建国以来到目前出版的全部《中国哲学年鉴》,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大、华中师大、吉林大学等院校出版的各种类关涉哲学自身发展的综述性学术作品。同时收集了建国以来出版的西方哲学类重要学术著作、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的西方哲学相关文献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西方哲学在中国或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的相关作品。同时通过系统调研和走访还获得了一些更新、更珍贵的史料,如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百年发展历程相关材料;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建国以来全部哲学年鉴;从辽宁大学获得尚未公开发表的关于建国后部分西方哲学中国化的中国现代哲学史料近三十卷;从黑龙江大学获得黑龙江博物馆保存的由俄罗斯传入到中国的西方文化方面的资料,如西洋哲学、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俄文版的宝贵资料。此外在调研过程中还获得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组织高校哲学专家学者负责编写的1978-2008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这些文献资料为本项目的深入研究和广泛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关于学术交流与深入调研。围绕本课题的相关内容在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走访,与知名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密切与友好的沟通。一些学者对本项目的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认为,本项目研究能够全面深入的总结建国以来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哲学研究的新特点和新进展;黑龙江大学丁立群教授和辽宁大学陆杰荣教授认为这一观点的提出实现了为西方哲学研究界“正名”——不是诠释他人,而是哲学创造,以此观点展开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系统研究更有助于诠释清楚建国以来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及轨迹;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提出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参照下理解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建议,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可以区分为教科书时代、教科书改革时代和后教科书时代,这三个时代的区分恰好确证和呈现了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轨迹——知识性的传递阶段、历史性的诠释阶段和思想性的交融创造阶段,以此对应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历程,既突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致性,将其发展历程的内在逻辑与外在逻辑相结合,又使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及阶段划分清楚明白和有根有据。在具体研究方式上,赵敦华教授提出了更加建设性的建议,比如结合每一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分析中国哲学自身的变化,审视西方哲学中国化对中国思想理论界的影响。关于学术会议与国际合作,本项目通过开题报告会和项目研讨会的方式邀请相关学者参与项目研讨,并就理论研究最新成果予以及时交流。本项目立项后,先后召开了开题报告会,各种类型的学术讨论会,除课题组成员外,还邀请西方哲学领域的学者参会,推进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借助各种会议平台,如每年的西方哲学史和现代外国哲学年会以及其他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机会,与中外西方哲学研究者们探讨相关问题,极大推进本项目研究的进展。

③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该项目研究成果通过开题报告会、专家咨询会和多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得以宣传和推广,特别是该项目立项后在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等刊物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有效宣传和扩大了该项目的学术影响。

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存在的问题包括:

其一,在已查阅和获得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资料搜集、专家访谈、学术交流是必须的工作。

其二,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研究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大历史背景下展开,同时更需关照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理论互动。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史料繁,是亟需的工作。

其三,项目经费有限(共40万),资料搜集、调研活动、学术成果出版等需大量经费支持,是更亟需的工作。

改进措施:

在接下来的项目研究过程中积极努力,攻坚克难,申请经费,解决困难。

二、研究成果情况

①代表性成果简介

其一,发表在《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3期的论文:“形而上学的批判史——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思想轨迹探寻”(韩秋红撰写)被《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17日学术看台重点推介。

该文从对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的“形而上学”的现象学历史的梳理中,提炼出对“形而上学”解释的双重维度,即狭义的“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和广义的“未来形而上学”。基于对形而上学历史的理解,作者认为“西方哲学中国化”实质上是在形而上学双重维度统一的基础上重建中国式的“形而上学”,是主动以中国人的文化血脉、思维方式、话语体系,即以“中国人的眼光”对形而上的西方哲学的再认识、再诠释和再创造;指出新时期西方哲学中国化是以“知识”为基础、以“创造”为己任、以“发展”为使命和以“未来”为指向的研究,是体现对形而上学“知识基础”的描述力量和形而上学“无限开拓”的解释力量。这一创造性的探索,不仅符合“形而上学”本性的哲学发展之路,更为人类的“安身立命”提供了“精神故乡”和“生存意义”。所以,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亦可以视为形而上学的批判史,形而上学的批判史构成了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思想轨迹和思想根据。

其二,发表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的论文:“西方哲学形而上轨迹与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韩秋红撰写)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1期以及《新华文摘》2015年第3期全文转载。

该文首先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形而上学批判史进行梳理与概括,总结出形而上学的本性是探索恒定不变的“一”,但在思想的长河中“一”却是以“多”的竞相更迭而存在的。文章中指出要真正洞察西方形而上学的深层演进逻辑,必须诉诸形而上学发展脉络背后的基本轨迹或范式转化,可将其基本范式概括为“本体论式”、“建构式”、“融合式”三种范式。以西方形而上学批判史的逻辑审视“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研究发现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演进逻辑与西方形而上学的自我跃迁理路正相契合,也即从本体论的形而上学、到某种程度的“反”本体论而体现为知识论的形而上学、再到融合的形而上学即内化基础上的再创造的过程。从而在对西方哲学形而上学的发展轨迹与逻辑进行理解与把握的同时,也要思考西方哲学形而上精神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在西方哲学形而上精神与中国哲学思想的双重交织中,挖掘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形而上学”历程。

其三,发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8期的论文:“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价值与局限”(韩秋红撰写)。

该文在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前提下,着重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价值与局限,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自觉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部之间相互转系的研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勾连中,以“史与论”的方法为核心进而展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诠释,能够引发对西方哲学中国化问题的进一步深思。通过对现代性的狭义维度的时间辩证法角度的解读以及对现代性广义维度的空间辩证法角度的解读,充分阐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现代性批判理论上所做出的贡献与局限,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批判。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比照中,深入探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呈现出的问题意识与运思路径。

其四,发表在《哲学研究》2015年第7期的论文:“‘西方哲学中国化’:西方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韩秋红撰写)。

该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于“西方哲学中国化”展开梳理:“西方哲学中国化”虽是一个新兴的理论话语,但其所表现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则代表了理论界一个时期以来的探索结果。西方哲学中国化始终立足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始终是在与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互相比重中不断前行的,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哲学拥有了中国式思维和中国式立场,形成了中国式话语和中国式表达,致力于中国式问题和中国式语境,融涵了中国社会的普遍需要及中国哲学的优势内容。这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西方哲学“在”中国,而是真正的西方哲学中国化将西方哲学自身所内涵的概念、命题、推理、方法等所具有的清晰性、“为知而知”的追求真理的非功利性、在无疑处寻找问题的批判、反思和追问的执着性等都作为一种基本精神融入中国哲学,变成发展中国文化烦人新生力量,进而实现哲学的进一步创新。

其五,发表在《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2期的“‘西方哲学在中国’与‘西方哲学中国化’”(韩秋红撰写)以及发表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的论文:“再论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自觉”(韩秋红、杨赫姣撰写)。

这两篇论文,在“‘西方哲学中国化’:西方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何为西方哲学中国化”以及“西方哲学中国化为何”的问题。文章将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视为一个“接受—辨识—认同—融通”的发展过程,认为这一历程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西方哲学在中国的理论融通与实际践行的历程,或可以将其称之为以西方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精神为原始素材,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思想基础,以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发展逻辑为审视维度,力图推动中国哲学理论形态的自我发展的历程。这一历程经历了西方哲学在“西方”的生成——西方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对西方哲学的反思与批判——对西方哲学的重组,西方哲学中国化不仅包涵了在反思批判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实现的对其有益成分的吸收,更蕴涵了在中国的思想土壤基础上实现对西方哲学的重组,体现的是西方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

其六,发表在《晋阳学刊》2015年第三期的“思想表达中的西方哲学中国化‘三跃迁’”(韩秋红撰写)以及发表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的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与机制研究(韩秋红撰写)。

这两篇论文在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语境下,认为我国西方哲学研究从“西学东渐”向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由“哲学史就是哲学”向“哲学史就是认识史”再向“哲学史就是思维的创造史”的三种理论形态的跃迁,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最初发展对中国社会问题有效回应中的“积极应变”,西方哲学中国化完成建构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话语背景中的“自觉反思”和“主动融入”,并在这一历程中彰显西方哲学中国化之文化自觉。以这种方式进一步展开对西方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演变的历程加诸动态的分析,深入挖掘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立足点,即以事实的梳理为我国西方哲学研究发展的内在根源,表明西方哲学中国化始终立足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始终是在与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互相比重中不断前行,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演进逻辑与西方哲学形而上自我跃迁理论的正相契合,证明中国化了的西方哲学研究已走向理论自觉和价值自觉。

此外,项目组其他成员在《广西社会科学》、《晋阳学刊》、《求是学刊》以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也均对西方哲学中国化这一问题加以阐释,从方法研究到实践自觉、从概念论述到逻辑分析、从历史进程到理论特征,可以说是多维度、多方面、多角度的对西方哲学中国化进行了全面分析与研究。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