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2月01日16:13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总体进展情况

截至目前,本课题严格按照原初研究计划,稳步有序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各子课题也均已基本完成初稿写作,目前仍在进一步校对与修改完善中。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第一子课题“现代中国美学的开端”已基本完成书稿的写作,初稿《现代中国美学的开端》共计21万字。相较于原初构想,书稿在专家研讨、论证及修改中,增加了“音乐美学”部分。目前书稿仍在进一步精改、校释中。

第二子课题“现代中国美学的论争与建构”也已基本完成书稿的写作,初稿《现代中国美学的论争与建构》共计33万字。书稿也仍在进一步打磨修改中。

第三子课题“争鸣与批判:从‘美学大讨论’到‘美学的危机’”仍在写作中,初部分章节外也基本完成书稿。初稿接近30万字。

第四子课题“从‘美学热’到美学的复兴”基本完成写作任务,初稿《从“美学热”到美学的复兴》共计近50万字,规模庞大,史料翔实厚重。

二、学术交流及调研情况

本课题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课题所有参与人员以多种形式组织召开了数次相关学术会议。较大规模的有两次:

一是2014年8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大型学术交流会。会议上,各子课题就研究纲要及主要内容进行了集中交流与研讨。会议期间,在子课题方面,负责人还就课题自身性质与特点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了相关交流。

二是2015年10月初,在江苏扬州举行了课题大型研讨会。会议上,邀请了扬州大学著名学者姚文放先生参与了研讨论证,并就课题写作中的问题进行了点评。为各子课题的下一步修改进展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除学术交流外,在文献资料与调研方面,各子课题也充分组根据研究对象特点,通过网购、图书馆借书、旧书网资源、组织外文翻译等多种不同渠道与形式完成了文献资料及相关调研数据的搜集整理,为课题写作准备了完善充足的史料准备。

三.成果推荐情况

在课题撰写过程中,各子课题成员也积极将科研成果适时地向《文学评论》、《文艺争鸣》、《清华学报》及《学术研究》等杂志上推介发表,相关文章还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文学年鉴》以及《文学学报》《哲学学报》等“全文转载”,引起学界较大反响。

例如,丁国旗教授以托洛茨基以及卢那察尔斯基为个案,通过对文献史料编年史般的细读,实证性地比较考察了俄苏美学这一外来思潮对20世纪中国美学文艺学的影响,得出了诸多新见。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论研究上,丁国旗教授作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凭借自身多年的知识贮备,延续了过去一贯的创新性思维理路,在课题研究中“翻新”并激活了诸多传统美学文论命题。

再如,围绕现代中国美学之开端,吴泽泉博士紧紧抓住了20世纪初年文学理论与美学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探索,相关成果正在发表中。张建军博士则紧抓20世纪中国美学史谱系中的开篇性人物王国维,将之置于历史语境中予以了多维系统地爬梳研究,并在各类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围绕20世纪80年代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新热潮,课题组成员也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果。韩伟博士在《20世纪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体系建构与视角转换》一文就20世纪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突围与范式转换为题进行了探索,认为研究者们更多地是围绕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历史分期、哲学基础、审美心理等方面开展外在式研究和静态性讨论,因而在长于性质探索的同时劣于体系建构;而在《皮朝纲的美学历程及其禅学转向》一文中,韩伟博士集中以80年代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皮朝纲先生为个案,总结了从范畴论到人生论再到禅宗美学的学思历程,由此也从一个侧面勾勒总结了古典美学在当代的发展图貌。

再如,杨向荣教授《现代中国美学的论争与建构》对中国现代美学建构的三种路径予以了深入考察,文章在《社会科学战线》发表后随即被《新华文摘》论点转载。李圣传博士所撰写的《美学大讨论始末与六条“编者按”》一文,依据翔实精当的史料考察与挖掘,对“美学大讨论”这一美学史案加以了重新论证,文章在《清华学报》发表后,也被《新华文摘》、“人大资料”、《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多家刊物二次转载,引起学界重视和关注。

除课题组成员外,以首席专家高建平先生领衔的团队对当代中国美学与艺术的转型问题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月刊》、《上海大学学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相关研究论文,得到学界普遍关注。

四、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

本课题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反映在“总体思路”的统一、理解与贯彻落实上。作为一项参与人数多、历经年代长、撰写年限久的国家重大项目,如何在一部宏大的“百年美学史”写作工程中真正将构思者的“撰史意图”本色自然地加以实践落实,这是所有课题组成员共需面对的难题。此外,百年中国美学史,不仅在线性的时间结节点上鲜明地划分为“1949年前”和“1949年后”,而且在共和国美学史的前后两期中又分化为不同阶段,且具有不同的美学表征。然而,其中的美学家,诸如朱光潜、宗白华、蔡仪等等代表性人物,大多横跨各个时期,而他们在“本土传统”地基上又都有都着自己深厚扎实的“西学背景”或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因此,研究者在面对不同阶段的政治、社会、文化及其学术背景时,如何处理好文化与学术背后学术人物不同阶段的人格历程、学思转换,又如何处理好“传统——现代”、“外来思潮——本土影响”之间错综复杂的美学关系,都需要研究者去反复打量、琢磨与思考,才能给出符合历史的美学史评价。

当然,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也时时面临各种大大小小的困难与问题,诸如因地域因素组织统筹课题组召开学术讨论会的艰难、研究经费的紧张、文献资料搜集的难度,等等。此外,尽管本课题组成员在相关研究领域均具有丰硕的前期研究成果,资料贮备也相当丰富,但对资料的爬梳、整理、研究以及对美学史的构思、理解与建构也均需一段过程。

总体而言,经过3年多的集体努力和攻关,课题组各成员在高建平先生的带领下,基本克服了多重困难,并以相对较高地质量完成了全部初稿的写作。目前课题仍在紧锣密鼓地通稿、校对和完善、修改中。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代表性成果简介

自2014年7月至今,课题组共发表相关阶段性论文20余篇,CSSCI论文18篇,其中有2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摘),另有8篇次先后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摘)。代表性成果如下:

高建平研究员在《新感性与美学的转型》(《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8期)一文中就美学的感性问题进行了富于创新型地思考,认为美学学科原本以研究感性从而加强感性为目标,但这种目标从未实现过。现代美学史上的各家各派都将感性的对象放在理性的框架中来研究,从而寻求对美做理性的解读。理性向感性的积淀,也是其中的一派。这种过度的理性化,最终导致了当代美学的衰退。在当代美学的复兴和转型中,有必要提出美学的意义在于感性的提升,在一个感性充盈从而造成麻木的时代,重新恢复健康的感性。该文发表后,随即被《人大资料·美学》等多家刊物转载,并在各种会议场合被引用和讨论,引发社会广泛反响。

杨向荣教授《现代中国美学的论争与建构:20世纪上半期中国美学史的理论建构》(《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8期)一文,从史料与学理的维度,对中国现代美学的论争与建瓯进行了深入论证。研究指出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现代美学的理论建构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格局。这一时期,既是中国现代美学史理论的自我建构时期,同时也是不同阵营之间美学思想碰撞和论争的时期。期间,不同美学思潮阵营,如左翼和自由派、京派与海派、俄日影响派与欧美影响派之间等发生了激烈的论争,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形成了现代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三条路径:欧美主流思潮影响下的美学路径,此路径继承王国维"静观"的美学观,以对西方欧美思潮的接受为主,以朱光潜和宗白华等人为代表;艺术为社会人生服务的美学路径,此路径继承梁实秋"为人生"的审美艺术观,以鲁迅等为代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路径,此路径以左翼理论家对俄苏美学的接受以及毛泽东和蔡仪等人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为代表。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美学史的建构中,一方面有着论争的背景,另一方面也体现着论争与建构的同步性。在现代中国美学的建构中,三条不同的发展路径在论争中建构了20世纪上半期现代中国美学的发展面貌,展示了现代中国美学的内在张力。在论争中,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话语权威,并逐渐演变成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学构建中的主流力量。该文发表后被《新华文摘》2016年第2期“论点摘编”。

李圣传博士《美学大讨论始末与六条“编者按”》(《清华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一文,基于翔实客观的文献史料支撑,对“美学大讨论”这一美学史案予以了新的论证。研究认为从"政治批判"到"学术转型"再到"美学争鸣",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可谓是"思想改造—‘双百’方针"合奏的一曲美学"双簧"。尽管讨论起点上是对朱光潜的政治批判,话语形态上也是对苏式美学的翻版移植,但在荆棘丛生的学术语境中,却仍不失为一道"夹缝"中的学术奇观,其学术意义与历史价值绝不容抹煞。但因政治意识形态的全程干预,"美学大讨论"又并非一场"真正的百家争鸣":从《文艺报》的"编者按"到《人民日报》的"编者按"再到《新建设》的"编者附记",中央权威报刊专门就美学问题先后发出了六条编者按语,直接框定并控制着美学讨论的进行;从抓美学领域"唯心典型"而令朱光潜"自我批判"到为制造凸显"百家争鸣"气氛而让高尔泰"论美",更清晰地显露出学术论争背后更为根本的意识形态目的。因此,在权力场域的干预下,"美学大讨论"不但并无"自由""平等"可言,还在苏化美学话语膨胀与欧美美学话语萎缩中尽显本土性美学话语的残缺及其学术性的不足。文章发表后先后被《新华文摘》2016年第9期“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美学》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哲学学报》2015年第6期“全文转载”、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文学学报》2015年第6期“全文转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1期『学术专栏』“论点摘编”。

丁国旗研究员《列宁文艺反映论与建国后我国文论的历史缘分》(《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一文认为反映论对促成我国文论的现代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后17年的文学观主要是反映论和认识论的文学观;新时期之后,伴随对"工具论"、"文艺为政治服务"等的反拨,文学反映论遭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与冲击,一些新的富有创见性的理论主张也在不断的质疑声讨中被提了出来,最终使我国文论在建国后实现了一次重大转型;然而,90年代中期,我国文艺理论界所出现的"文化研究"思潮,又让一些学者对反映论问题发生了新的兴趣。而对反映论思想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必将会为我国文艺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资源。该文发表后在学界引起一定的反响。

韩伟副教授《乐与中国美学的和谐精神》(《文学评论》2015年第6期)一文就乐与中国美学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认为中国古典美学从广义上说不同于西方式的哲学美学,中国美学很多重要范畴的最初肇始点都与乐论有关,并随着乐论内容的不断丰富而获得了更为充盈的内涵,进而成为一种整体性的美学精神,"和"恰是其中最主要者。

安静博士《形象思维从俄苏到中国传入期的理论内涵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8期)一文,对形象思维问题进行了再思考,指出形象思维的理论内涵从别林斯基的首次提出到法捷耶夫的阐释应用已经发生了诸多转变。形象思维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传入我国时,恰逢我国现代文学的定义从"文学革命"走向"革命文学",特定的时代语境对形象思维的转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这一段历史并没有引起我国学界的足够重视。文章对这一段历史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该文发表后随即被《人大资料·文艺理论》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此外,还有多篇艺术及媒介等跨学科领域研究论文,下载率较高,同样引起相应关注。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