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基于产业链技术链与价值链融合的文化科技创新研究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2月01日16:52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可另加附页)

主要内容:①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②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③成果宣传推介情况(成果发布会、《工作简报》报送情况、国家社科基金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等);④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⑤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注:2012年立项的项目主要填写2014年7月以来的研究进展情况。

1、2014年7月以来取得的成果

2014年7月以来,发表或完成了30篇论文,其中已经发表学术论文19篇,录用待刊学术论文2篇,完成学位论文或著作9篇(部);接受媒体采访或在媒体发表署名文章8次,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文汇报(头版)等重要媒体;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上海市市长杨雄和副市长蒋卓庆的批示。详见成果清单。

2、媒体报道情况

媒体名称

受访者

形式

主要内容

时间

《解放日报》上海观察署名文章

罗守贵

论文

上海知识密集产业特征

2016.4.5

解放日报

罗守贵

采访报道

建创新中心须有“高能企业”

2014.8.16

文汇报

罗守贵

采访报道

为“中国制造”突围

2014.8.16

文汇报

罗守贵

采访报道

用世界标尺度量创新中心

2014,10,21

上海电视台

罗守贵

采访报道

亚太知识竞争力

2014,10,21

凤凰卫视

罗守贵

采访报道

亚太知识竞争力

2014,10,21

文汇报(头版)

罗守贵

采访报道

亚太知识竞争力

2015.11.16

中央电视台

罗守贵

采访报道

亚太知识竞争力

2015.11.16

3、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由于研究进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部分内容有所调整,故2015年到期后申请延期1年,目前正准备办理结题。

二、研究成果情况

代表性成果1:基于生态位测度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生态位效率评价能够帮助企业认识自身发展现状和不足,有益于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占据优势位置。基于2013年29家文化传媒上市企业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方法,从互补性资产角度对其进行生态位的“态”“势”效率综合测度和评价。研究发现:企业“态”和“势”要素效率并不一致,“态”要素效率多为高效,“势”要素效率却几乎低效;互补性资产中的总资产和宣传推广费用对“态”要素的提升作用明显,而宣传推广费和研发费对企业生态位“势”要素的提升作用较明显。

1、 代表性成果2: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

基于2008~2012年上海市科技企业统计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运用OLS、FE、系统GMM、OP方法分别估算了企业TFP,并研究R&D人力和资本投入与国外技术引进与高新技术企业TF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主研发中的R&D人力投入和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有促进作用,但是自主研发中的R&D资本投入因存在1年时滞而产生抑制作用;(2)当研究自主研发与国外技术引进的吸收作用时,R&D资本的吸收效应可以提高企业TFP,而R&D人力的吸收效应不明显,且R&D资本的吸收加重了R&D资本投入的负作用。

2、 代表性成果3:上海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的经济实力与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不仅能向社会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附加值,它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带主要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我们在关注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规模的同时,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更是不容忽视。对文化产业的效率现状如何、技术效率受到哪些外在因素影响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有助于分析技术效率如何引起产业的增长、如何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简称SFA)测算了上海市文化产业各行业的技术效率,并按照要素密集程度将上海市文化产业划分成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三种类型,描述了整体文化产业以及三类要素密集型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的演变趋势,并对比了三类文化产业以及同一类型文化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技术效率的差异。随后分析了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影响因素,对比了外生性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在三类文化产业之间的差异。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1)在2008年到2012年这五年中,整个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呈现出逐年波动下降的态势;整体来看资本密集型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最高,技术密集型文化产业次之,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最低。

(2)行业内研发资本强度的提高可促进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但对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研发人力强度的提高促进技术密集型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但不利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员工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促进于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但不利于资本密集型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的提升;企业年龄对三类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相同,企业成立时间越长越不利于技术效率提高;企业所占行业份额对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有利于促进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的提高。

4、代表性成果4:基于价值链的文化产业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经济系统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相比于普通制造业,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且具有“内容为王”、重创新的特性,属于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文化产业获得了更加蓬勃的发展。

本文从理论、实证两方面入手,以价值链为框架,探究了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理论方面,首先给出文化产业的定义分类以及产业特点,并围绕文化产业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随后介绍波特的价值链理论,结合文化产业的特点,构建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将价值创造的活动分为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共8个环节。逐一分析各环节的影响因素,甄别出9个影响效率的核心因素,分别是创新能力、知识产权、营销能力、客户价值、人力资本、知识资本、财务支持、政策扶持,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文化产业效率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在实证方面,本文以2008-2013年共4096个上海文化企业为样本,为避免内生性,用OLS、FE、GMM、OP方法估算了文化产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文化产业效率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对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创新能力、客户价值、财务支持、政府扶持均能显著促进文化企业的生产效率;而现阶段文化产业中的模仿较多,故知识产权未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因存在资源错配问题而非高学历员工人数越多的企业效率越高。进一步研究人力资本的作用原理发现,该变量具有递减的边际贡献,呈现“倒U型”。最后,本文就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为我国文化产业效率的提高提出建议,主要是鼓励创新、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营造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5、代表性成果5:关于加强国际合作建设崇明创新生态岛的建议

根据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和崇明岛的定位,提出了通过国际合作,进行科技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建议:

第一,尽快确定合作对象。建议选择科技创新水平处于顶尖水平的国际有影响力大都市或区域,如伦敦、纽约、巴黎、东京、洛杉矶或硅谷等,或者实力很强但幅员较小的整个国家,如以色列、芬兰等。

第二,尽快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合作的具体方案,待方案基本成熟后通过半民间机构与潜在合作对象进行接触,然后逐步上升到官方层面,尽早促成这一重大合作项目的实施。

第三,在合作方式上,借鉴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经验,由上海市与潜在合作对象在崇明全岛约1200平方公里上开展合作(长兴岛等部分军事敏感区除外),前期可由外放主导,以先进的理念和智力资源合力将其打造成为全球著名的创新生态岛。

第四,在功能定位上,紧紧围绕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将产业链、技术链与价值链密切联系起来,重点在潜在合作对象具有优势的若干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合作研发,同时建立全球最先进的科技孵化器,并在吸引国际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方面进行创新,将崇明岛打造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高地。

第五,在产业定位上,强力保护崇明作为生态岛和上海绿肺的功能,重点发展农业技术、生态环保技术、软件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及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服务业,追求生态尽可能低负荷前提下的单位面积高产出效果。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