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农民工文化需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2月01日16:54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城市化进程和农民工问题也出现了新特点和新要求。本课题研究在原定的“需求与供给”对应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2014年起,课题组重点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主要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深圳、东莞、广州等城市的实践经验,参照上海、浙江、成都、青岛等省市的实践经验,通过大规模多角度多层次的社会调查,从农民工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出发,深入讨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面对的新矛盾新问题,特别是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从基本性向发展性的递进、产业转型带来的农民工流动及劳动力相对短缺、城市融入的主客观屏障、劳动力文化素质提升、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观念与财政改革、社会协同实现多元化精准化文化供给、城市文化基础建设空间布局和人口结构关系等。这些研究思考都清晰地指向如何积极适应新常态和新需求,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

就整体研究定位和策略而言,有所调整:

第一,将前期发现问题以农民工(新生代为主)的文化需求研究为主,调整为重在解决问题以构筑更加有效合理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主;

第二,将前期提出一般性对策的思考为主,调整为考量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出台以后的实施效果和新的创造经验为主;

第三,将原有的以输送文化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调整为以输送与扶持相结合,以扶持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关注农民工文化主体地位、文化权益保障和文化创造的扶持问题;

第四,将原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范畴概念(文娱艺术、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等)适度扩充,调整为包含职业培训、随迁子女就学教育等在内的大文化概念;

第五,将前期侧重公共文化服务以农民工脱离农村户籍融入城市为政策导向,调整为如何以农民工的多元化发展和劳动力素质提升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

第六,将前期偏重于社会学研究视角,调整为更多采取跨学科研究视角(重点是公共管理、文化管理、财政管理、文化产业研究、网络新媒体研究、文化研究与社会学及社会管理的结合);

第七,将原有以问卷社会调查为主的研究方法加以充实,采取定点典型调查、行动研究,特别是帮助基层开发了多项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再追随这些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的经验研究。

上述思路的调整,也反映了课题组本身的认识的提升。在这些研究过程中,已经有一批阶段性成果出版、发表。在2016年内,还将有一批成果陆续出版发表。

课题组成员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国家文化部和广东等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工作,包括承担政府委托的研究撰写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规划、设计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公共文化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和示范项目进行专业指导等。

基于上述研究概念的扩充、深化和调整,新的研究案例和经验逐步充实原有的研究框架,带来新的问题和新的材料,本课题组将研究进度也适度调整为2016年底计划结项。

二、各子课题进展情况(含调研、研究进展、成果、交流、推介应用等)

1. 子课题之一:理论、制度与实践——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本子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完成本项目的总报告。总报告明确由首席专家执笔,课题组其他专家协助。随着国家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推进居民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为农民工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也需要相应深化。在总报告的研究中主要重点研究新形势下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问题、新思路、新举措,特别是从经济发展新常态、城市化新进程和社会文化建设的新导向的基点上,进一步明确问题意识、理论视角和实践路径。本课题组为此提出了七个思路的调整(见上文),关键的思考是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在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建设、社会治理、文化治理、融合媒体发展、文化市场培育等有机结合。我们注意到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价值理论、移民文化理论、城市化理论、文化身份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对于本课题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是,我们更需要突破既定的理论和观念框架,探索提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综合性、整合性的理论思考。对于实践方面的研究,就实际情况来看,中央部门的政策思路已经比较明确,各地方的实验探索也各有特色和成效,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政府的积极性高于社会的积极性,高于企业的积极性。政府的各项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对应效果以及精准度还有待提高。这都是我们要予以分析和讨论的。本方向已经完成了《以公共文化服务为纽带重建可沟通的城市》、《城市传播:城市化与信息化及数字化关联性研究》、《从“媒介化都市生存”到“可沟通的城市”——关于城市传播研究及其公共性问题的思考》、《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公共价值创造研究的评述》、《我国农民工文化权利实现路径的研究综述》等论文。系列短论也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在2014年、2015年与复旦大学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合作,在上海组织了两次城市文化学术研讨,本学科均组织了团队参加;2015年底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团队就农民工文化研究课题进行了工作坊式的学术交流;2016年6月,与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学者就“全球城市与地方性知识:网络力量”这一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课题首席专家应邀发表了论文。本课题首席专家已经编撰了《城市公共文化研究》、《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农民工问题研究》等两部论文集(合计约60万字),将在年内出版。总报告也将在其他六项分报告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完成。

在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方面,首席专家受聘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承担了评审、指导广东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和示范项目的工作,评审和指导范围包括有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佛山市禅城区和顺德区、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东莞市长安镇和塘厦镇、清远市连南县、惠州市惠阳区、珠海市龙湖区等;示范项目则包括上述市县区以及深圳、中山、韶关、云浮、江门、惠州、梅州、湛江等市的19个项目,对于广东省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有了比较全面和直接的掌握,还深入东莞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浙江东阳、四川成都等地的公共文化建设进行了实地调研。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专门对东莞市的劳务缺工情况、新莞人文化服务建设情况、东莞的打工歌曲原创基地等进行了多次专项调研。首席专家还带领学术团队在深圳市每年持续进行了城市公共文明测评、全民阅读城市指数设计和测评等。这些测评成为深圳市进行城市公共文明建设督导的指标抓手。

2. 子课题之二:农民工文化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本子课题在2014年完成了实地调查。调查城市为深圳、广州和东莞。深圳有效调查5920人,广州和东莞各有效调查822人。覆盖三个城市的所有行政区和基层街道。调查对象是在三个城市生活、工作一年及以上的、年龄在14—75岁之间的人口,以农民工为主,并有一定数量的市民作为参照组。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描述珠三角地区主要是深圳、广州及东莞三个城市的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及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其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分析农民工群体与户籍居民、来自城市的非户籍移民三个群体在文化生活与需求各个方面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第二,分析在市场化、信息化的趋势下,社会各阶层的文化需求和社会参与的特点和规律;描绘各阶层的文化生活图景、参与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社会活动的方式;第三,调查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情况,通过对现有的满足基本公共文化需要的各类文化设施的知晓度和使用率判断各类文化设施的作用;第四,分析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政府的公共文化产品与社会各阶层的文化需求的切合度,研究如何通过调整政府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及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来更好的满足各区域、社会各阶层居民的文化需求。此项调查已经结束,数据处理完成,已经撰写了近10万字的《珠三角农民工文化生活需求调研报告》(初稿)。

3. 子课题之三:网络媒体时代的新生代农民工研究

基于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社会交往媒介、文化娱乐生活媒介和文化教育媒介,深圳作为以农民工为主要移民人口的城市,又是全国网络新媒体最为发达的城市,本子课题的研究主要是立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新媒体体验来深度解析他们的社会文化生活面貌、文化需求和文化诉求。从2014年至今,本课题组已经完成了以下研究报告:《农民工网络使用与文化娱乐生活形态研究》、《新生代工人音乐供需与身份认同研究》、《新生代工人视频需求与供给研究》、《新生代工人阅读需求与阅读供给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求职信息渠道采纳研究》、《工伤工人在虚拟社区的实践研究》、《新生代打工妹手机消费的文化取向研究》、《新生代农民工QQ使用与社会资本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打工文学话语分析》、《城市流动人口的微信使用研究》、《以IPTV为例关于农民工新媒体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等11个专题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采取了跨学科研究方法,包括社会学(网络社会、社会资本、社会流动、社会交往)、传播学(使用与满足、媒介赋权、创新扩散、话语研究、媒介素养、视觉传播)、文化研究(身份认同、音视频、文化娱乐、消费文化)等多角度的解析框架,总体上形成了多元化的异彩纷呈的成果。上述研究成果,将在2016年内合集由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

值得提出的是,这一子课题的香港合作学者、香港中文大学的邱林川教授在2013年于国内出版了《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专著),在2015年发表英文论文“Locating Worker-Generated Content (WGC) in the World’s Factory,” 收录于由国际著名学者Richard Maxwell主编的The Routledge Companion for Labor and Media一书中,由世界著名出版社Routledge出版。他又于2016年和另一位学者合著论文“New Media Cultures of Chinese Migrant Workers,”由国际著名学者Larissa Hjorth 和 Olivia Khoo选编入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New Media in Asia.也由Routledge出版社出版。

4. 子课题之四: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的政府责任及考核指标研究

这一子课题的负责人毛少莹在2014年内出版了《公共文化服务概论》(专著)。本书主要基于公共管理学、公共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系统地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反映了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的最新尝试。本方向学者杨立青在2014年出版了《上下联动与制度变迁:中国文化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专著)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来分析我国公共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本子课题学者还发表了《从公共文化政策看文化管理类学科的构成》、《文化治理及其国际经验》、《我国公共文化设施政府供给的历史回顾与政策梳理》、《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变迁”》、《论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深圳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与走向》、《深圳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等一批论文。主持完成了2011、2012、2013、2014、2015的《深圳公共文化服务年度报告》(已编入历年《深圳文化蓝皮书》正式出版)。

本方向负责人毛少莹受聘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化厅公共文化服务专家委员会成员等职,多次参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建设标准的制定及修订、文化部、财政部组织的第一、二、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创建规划及制度设计研究与评审、多个城市示范区的中期督查及终期验收工作,作为主要专家参与《广东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项目)》、《深圳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研制工作。2014-2015年,多次参与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组织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立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十三五规划” 等国家重大文化政策的研讨。

除了积极参与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制定层面的重要工作以外,毛少莹等还担任了上海市徐汇区、山东省青岛市、云南省楚雄州等地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制度设计首席专家,并指导了广东省佛山市、江西省九江市的示范区创建制度设计。

基于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发展规划研究、区域研究、制度设计、案例研究的深厚基础,毛少莹等在2014年至2015年主持了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深圳市宝安区“文化春雨行动”的绩效评估,主持完成了《广东省东莞市各镇(街道)公共文化服务绩效指标体系》研制及“评估方案”设计工作。

5. 子课题之五: 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保障研究

本子课题专家经过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部门、劳动人事部门的多次调研,对财政保障流动人口公共文化服务的国际经验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和借鉴,在对我国财政体制、地方政府财政运行体制进行了综合研究和重点研究的基础上,已经完成了《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保障研究》专项报告(近8万字),报告提出了一些具有原创性的观点和思路。对于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而言,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下,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群体间均等化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针对我国财政保障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与改革要求,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保障体系:一是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二是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三是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四是着力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创新,统筹解决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问题。报告根据农民工未来迁移预测对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负担进行了测算,提出了对财政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此专题报告得到了财政部研究所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和领导的帮助指导。

2014年以来在此子课题方向的学者还发表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构建财政民主有效治理机制探析——基于佛山地方实践研究》等论文。

6. 子课题之六: 面向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规划是调查深圳市面向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参与现状,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参与主体与资源、困境与破壁、目标体系三个方面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本子课题研究集中于社区研究、社会组织研究、企业研究、公共文化机构研究、政府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组织研究等几个层面,以社区、社会组织和企业为主。

课题研究采取分类型调研的方法。由于深圳市是农民工定居类型非常全面的城市,我们在社区方面社区,选择了木棉岭社区(外来流动人口聚居形成的社区)、南约社区(外来人口占大部分的本地居民社区)、天安社区(工业园区内的外来员工社区)、皇岗社区(本地居民为主、外来人口散居的社区)、花果山社区(户籍居民为主、外来人口散杂居其中的社区)。在社会组织的调研方面主要集中于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元化参与,将公益性和市场性有机结合的面向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主要有:红马甲艺术团(隶属宝安义工联,兴趣自发,经多年的发展,组织完备,规模成型,由政府购买服务)、福永农民工街舞团(曾经登上全国春晚舞台,系从民间发掘并在街道办的支持下成立,由于各种问题一波三折,还在探索发展道路)、七彩梦艺术团(在区域商会和社工组织主导下成立,拥有各种资源优势,由基层政府购买服务)、时代青工文化服务中心(前身“青工大课堂”系深圳读书月活动的品牌之一,后孵化成立)等。在企业调研方面,重点集中于各种所有制、多个行业的大、中、小型企业十余家。如Ramaxel记忆公司、郎婷服装有限公司、腾讯公司、雅昌公司、富士康集团、娇雪贝尔公司、瑞尔得印刷有限公司、宏齐电子科技公司、深圳倍量电子有限公司等,以求揭示企业文化建设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关联,分析企业在对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可能承担的责任,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同时本课题也对公共文化机构包括市、区公共图书馆、文体中心等,以及宝安区、龙岗区、松岗区街道的相关文体部门进行了访谈调研。

课题组聚焦于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目标,结合社会公益、慈善立法、社区治理、公共文化立法、社会组织管理等问题形成综观分析框架,参照国外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和机制的经验,在理论上有选择地吸收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治理理论的合理部分,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社会参与机制。

课题组专家在2014年后陆续发表和完成的论文和研究报告有《中国慈善立法若干问题研究——基于对地方慈善立法的分析》、《社会基础、制度环境和行政化陷阱——对深圳市社区治理体制的考察》、《角色定位、价值冲突和模式选择——略论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问题》、《功夫在诗外:从雅昌商业模式看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公共文化服务NGO传播机制的空间转向研究》、《公共文化空间的资源整合、社会支持网络、职能交织与辐射相应》等。

本项子课题研究报告已经基本完成初稿。

7. 子课题之七: 面向农民工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研究

本子课题的进展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典型案例研究两个部分。在理论研究方面,完成并出版了《城市文化论》和《跨域视角下的文化政策研究》两部著作,发表了《农民工城市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文化公民权与当代城市治理策略》、《文化的公共性与新兴城市文化治理机制探讨》等论文。理论研究侧重于从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城市文化治理、文化产品供给的制度环境、运行机制方面的研究,涉及公共文化权利观念、意识形态导向、社会共创共享共治的机制。

在案例研究层面,以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和市社会科学院专家团队合作,组织青年学者、研究生以领先于全国的深圳市公共文化建设经验为基础全方位展开典型案例研究。这些研究均已形成系列研究报告,其中包括:《社区文化广场与广场文化研究》、《生态环保、绿道建设与居民休闲文化研究》、《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研究》、《博物馆文化与国民素质教育研究》、《创客文化现象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外来工在职教育与社会流动、城市融入问题研究》、《以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城中村学校教育教学状况研究》、《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状况研究》、《面向农民工的公共文化产品创设状况的研究》、《基于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分析视角的公益电影放映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外来青工文体节”案例研究》、《打工作家创作和培养路径研究》、《面向农民工的网络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保障女性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和资讯服务研究》、《文化义工现象研究》和《文化春雨行动研究》等。这些系列报告均已完成。

本课题组在推进“面向农民工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专题研究方面,有目标地解决理论和实际脱节的问题,因此将学术研究工作和实际文化服务产品的研发相结合。通过和基层合作,开发出一些面向农民工的文化产品,再进一步通过文化产品的实际使用、市场推广,跟踪农民工受众的使用状况,进一步深化对他们文化生活和文化需求的认知。课题组开创的面向农民工的文化产品主要有:(1)在深圳宝安区福永街道(农民工占人口90%以上),帮助当地街道办事处和文体中心自建依托移动互联网上新兴的自媒体平台——“文化福永”微站、“阳光福永”微信公众号。(2)本课题组深入基层,以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为题材创作了3部微电影《梦想在深圳》之一和之二、《山外的家》等。(3)与深圳广信传媒合作(主流新闻传媒机构),利用国网IPTV依托中国电信电话线建立的IPTV技术平台,创设《聚焦民工》专栏电视节目,侧重城市讲堂、文化知识、法律服务等内容。课题组还专门调研了全球著名的大型外资企业富士康,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O2O模式建立“富士康学院”,依托互联网+教育开展青工在线教育、在线服务。(4)2014年下半年为腾讯设计了“微爱益起来”社会公益平台建设及推广策划方案。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从2014年以来本课题的研究有较大幅度的推进。阶段性成果的数量、类型更加丰富,质量和实际效果也有明显的提升。就整体进展情况而言,已经处于整合提升阶段。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项子项目的研究还需要进行内部整合,各个子项目之间还需要进行协调整合,总报告的理论基点和逻辑框架还需要更进一步明确和提升。这个阶段的工作,需要更好地协调和探讨。解决这一问题,将通过更加经常化的沟通和专题研讨加以解决。

另一个主要问题是:由于从2014年以来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改革开放的新举措,特别是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公共文化服务、户籍改革、农民工关怀、社会建设和治理、文化传播方面的制度改革力度很大,出现了很多新事物新经验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使研究成果体现应用性价值,就要更加及时地进行政策和对策的转化工作,让理论和实际工作更好地对接。解决这一问题将通过组织撰写短论、成果要报、情况简报等方式加以改进。

二、研究成果情况

代表性成果简介(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学术价值、社会影响等)

1、毛少莹:《公共文化服务概论》(专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这本论著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概括介绍公共服务的发展历史、界定、分类、模式及影响的基础上,在公共管理学、公共服务学的理论框架下,结合西方经验与我国国情,围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与建设需要,就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梳理与创新论述:(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界定、内涵、提出的历史背景与意义;(2)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历史、既成模式与经验教训;(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构成;(6)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的科学测度;(7)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化与社会化;(8)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保障系统;(9)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绩效管理与评估。上述内容,基本涵盖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涉及的种种理论和现实问题,全面反映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的最新尝试。此著作已经被文化部公共文化司选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人员的主要培训教材,在全国各地使用。

2、吴忠、王为理:《城市文化论》(专著),海天出版社,2014年。

本书作者之一为本课题子项目负责人。该书是对城市文化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论述,提出在“构建刚健有力的城市文化精神”的基本理念基础上,立足当代文化发展语境和文化发展实践,选取城市人文精神、移民文化、公共文化空间、文化活动、文化政策、文化与科技融合等这些当代城市文化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独立见解。论著的第四章讨论移民文化问题、第八章都市文化政策、第九章讨论公共文化空间问题均与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为本课题组成员撰稿。本书的主要理念是对深圳近年来的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主要观点和提出的策略,已经成为深圳制定《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规划》的概念基础。

3、任珺:《跨域视角下的文化政策研究》(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本书主要开展与当代文化实践紧密结合的文化政策理论问题研究,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对国际、民族国家、城市不同层面文化政策的各个分支领域的发展状况及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探讨。论著以全球文化治理的广阔视野,对比中国文化政策和国际文化政策行动,注重探讨全球治理与公共文化领域实践、城市地方性文化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测度、文化参与及文化近用测度等前沿性课题,以公共文化政策作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的跨学科研究的著作,在国内学界还不多见。对目前中国正在努力构建的文化强国战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吴予敏:《从“媒介化都市生存”到“可沟通的城市”——关于城市传播研究及其公共性问题的思考》(论文),《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第1期封面文章。本文系统梳理并评介了城市传播研究的发展,归纳出“媒介化城市”和“可沟通城市”两个不同的研究取向:现代化取向和公共性取向,归纳了“媒介化都市生存”概念下的六个主要研究视角。本文阐释了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研究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本文进一步结合广东的典型例证,提出在中国新型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给予严重关注的是“社会鸿沟”问题,因此,要从“媒介化都市生存”走向“可沟通的城市”的建构。可沟通的城市,不是单指城市的媒介化水平,而是指在数字化信息网络建构新型城市的基础上,如何推进社会变革,弥合"社会鸿沟",真正形成可沟通的城市社会,使这样的城市成为基于文化认同的社会共同体。

5、吴予敏:《以公共文化服务为纽带重建可沟通的城市》(论文),全文刊载于教育部重点基地学术集刊,论文辑要刊登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1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论文提出,城市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前所未有、根本性的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内部由于阶层、族群等方面的差异变得非常复杂,城市文化面貌成为均质化和多元化的矛盾混合体。论文在几项大型社会调查和专项调查的基础上,以案例总结综述的方式,重点论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现建设所面临的四对矛盾。主要是: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和人口空间区隔的矛盾、基本性文化服务供给和发展性文化需求的矛盾、开放的网络化社会环境和社会流动结构阻滞的矛盾、文化权利和文化规训的矛盾。论文关注的重点人群是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不断扩大的新生代农民工。上述矛盾反映了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特别是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文化需求和我国现存的公共文化服务严重供给不足的这一症结。本文坚持以人文主义观念取代发展主义观念,认为保障公民(包括城市中大量非本地户籍人口)的文化权利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也是从根本上保护和激发社会发展动能、弥合社会隔阂,建立起可沟通城市的前提。

6、任珺、王为理:《农民工城市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论文),《江汉学术》,2014年第2期,论点辑要于《文摘报》2014年11月18日第6版;中国智库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全文转载。论文认为当前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社会结构中,仍处于明显弱势地位,文化生活极度贫乏。传统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未能很好解决农民工群体的文化需求问题,产生了明显的供需矛盾。农民工城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内容设计,必须要兼顾目标消费群体的特点及公共文化物品的特性。供给模式则必须充分考虑供给链上提供者、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三者构建的制度关系和良好的互动过程。改变传统公共行政体系为主要特征的供给方式,寻求新的治理机制并依此完善制度设计,是解决有效供给问题的关键。在公共文化产品提供者与生产者之间建立激励及约束机制,确定契约安排的界限与条件、服务质量及绩效评估的标准;在消费者与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者之间建立公共选择机制及需求反应机制,使生产者对变化的公共文化需求及其特定群体的消费偏好有及时反应;供给过程建立PDCA质量监督系统,确保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7、任珺:《文化公民权与当代城市治理策略》(论文),《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20卷》(CSSCI来源集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5年第10期全文转载。本文梳理了文化公民权理念在当代文化政策中的发展,探讨了当前中国大陆地区文化政策的执行并落实文化权利的保障措施,及未来工作的重点。公民文化参与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公民参与文化领域公共政策决策过程及公共治理活动的行为,是参与式治理视野下文化公民权的深层发展。城市更新运动中地方性文化治理强调了公民文化参与、基层赋权、自治管理,注重社会网络的建立,是文化公民权在当代城市治理策略中运用的重要体现。基于以上理论探讨,以保障文化公民权为内容的深圳城市治理策略为案例,探讨市民文化权利与责任意识培育及针对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生活参与障碍消除的路径,分析其中透露的实践意义、问题及未来方向。

8、任珺:《文化的公共性与新兴城市文化治理机制探讨》(论文),《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5年第6期全文转载。本文基于文化公共性特征以及理论界对公共领域的探讨,提出当前公共文化领域转型应以文化公民权的保障为前提,文化治理机制的确立为关键,核心价值的共识为目标。文化治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机制,它鼓励地方文化分权、基层多元自治管理和公民文化参与实践。公众对公共领域文化生活的充分参与,提供了一条形成公共秩序的文化途径;它将有助于在公共领域中重构文化主体性价值。本文提出促进公民积极的文化参与实践、搭建开放的创意社群网络及构建公共文化领域内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作为实现新兴城市文化治理的路径。

9、杨立青:《论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论文),《云南社会科学》(CSSCI期刊),2014年第6期。论文提出,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建设主体过于单一所带来的困境,在客观上要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形成“多元互补共供”的治理结构。为此,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文化事业单位社会化改革,促进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实行供给与生产分开的执行机制,强化服务过程的监管。

10、徐道稳:《社会基础、制度环境和行政化陷阱——对深圳市社会治理体制的考察》(论文),《人文杂志》,2014年第6期。论文指出,经过多年的改革,深圳社区治理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其行政化趋势一直没有变化,甚至还逐步加强。社区治理体制陷入理念上去行政化、实践中却趋于高度行政化的陷阱。深圳独特的人口结构给社会管理造成巨大压力,客观上需要行政权力强势介入社区治理,而城市居民在社会治安和公共服务方面对政府的期待是社区治理行政化的合法性基础。政府行为的自利性、路径依赖和地方政府的压力型体制是造成社区治理行政化的制度原因。为超越陷入行政化陷阱,必须通过社会体制创新,改革社区权力运作模式,减少行政干预因素,增加社会自治因素,逐步实现社区参与治理和合作治理。

11、徐道稳:《角色定位、价值冲突和模式选择——略论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问题》(论文),《社会工作》,2015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和社会学类刊》全文转载。论文提出企业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分支领域无疑具有特殊性,但是不应过度强调“企业管理”而否定企业的社会工作责任。社会工作的本质乃是关乎企业员工。社会工作与企业管理在价值目标上不应成为发展企业社会工作的障碍。发展企业社会工作要以服务内容和性质为标准把企业社会工作模式划分为生活服务型、职业发展型和劳动关系型更能体现企业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和专业技能。

12、文旗(第一作者):《地方财政预算制度的协商治理模式创新探索——对广东南海预算协商听证的研究》(论文),《财政研究》,2015年第4期。论文以广东南海预算协商听证的实践为案例,指出地方财政以办好事、办民众满意的事而花好钱为核心理念,通过协商共治的方式听取民众的意愿和建议,以帮助预算单位用好钱、办好事,保障预算编制的充分和有效可行,预算协商听证落实了创新、改革的要求,不仅是中国制度环境下协商治理方式的有益尝试,同时也使得预算的能动性得到了有效发挥。财政制度的国家治理的基础作用的有效发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科学理财发展道路。这种模式的财政预算由于契合中国国情,将对推动财政制度改革、提升财政预算分配的科学性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