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桂学研究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1月30日17:20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本项目立项后,时任自治区副主席李康同志批示:“‘桂学研究’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可喜可贺,这是广西文化建设的重要事情。望课题组发奋努力,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我们将给予热情的支持与服务。”

本课题的执行与完成,得到了自治区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得到了自治区有关学会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学研究会”的大力支持,如该会在研究方向、论文刊发、专著出版等方面给予指导与支持,并支持经费开办桂学研究培训班与研究生班,等。本课题的执行与完成,得到了广西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把本课题作为本院的重大工作来对待,号召全体教职员工投入到此项研究之中,并举办刊物登载研究成果,拨发资金出版有关桂学的学术专著。从另一方面说,本课题的立项与执行,既极大地、全面地带动了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科学研究工作,甚至也带动了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学工作,学院开设有关桂学研究的选修课,开办有关桂学研究的研究生班,等。

课题首席专家、各子课题负责人及承担者把完成此项课题当做重中之重的工作来进行的,全力以赴此项课题工作,使课题的完成有了时间与精力的保证。在执行工作计划的过程中,课题首席专家与各子课题负责人及承担者不定期地交流情况。由于课题组成员大都在同一学校或同一城市工作,联系起来特别方便,时时见面;最远的一个子课题组在南宁,一年也要、也会多次碰面。方便的联系与经常的交流,为完成工作计划提供了有力的合作保证。

以“桂学研究”特聘专家团队为主体,整合区内桂学研究人才和资源组建的“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获得2015年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

本课题由七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可各自独立。

1、“桂学”综论:本部分由课题首席专家与各子课题负责人共同完成。其内容包括:其一,对桂学的总体论述,如桂学传统与粤西精神,桂学研究的意义与学术构成,桂学研究与全球性视野,桂学与地域学研究,桂学:我们该读些什么;以及桂学大讨论及其桂学基础理论研究综述,为桂学研究开掘优质文化资源,桂学兴起重在夯实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基础,等。这些桂学的总体论述,是对课题整体问题的鸟瞰式观察与总体上的指导。其二,对桂学相关问题的论述,如对粤西文化研究的几点认识,海洋文化理论构建与北部湾海洋文化战略,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机制建设刍议,卓然独秀南中国——论新世纪的广西文学,论壮族文学新质与新壮族文学,以花山岩画为中心的文学叙事,论广西文学在晚清的崛起,论清代广西诗派的形成、特征及其意义,清代壮族文人文学家族的特点及其意义,等。这些论述扩展了桂学研究的视野,有些或成为新一轮桂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些论述大部分已经在学术刊物上刊载。

2、桂学理论研究:本部分由子课题负责人张利群完成。“桂学理论研究”从桂学研究基本问题,包括“桂学”命名的合理性、桂学作为广西地方学的学科合理性、桂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定位、桂学的基本特征、桂学研究的文献资源基础、桂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等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入手,在综述桂学研究现状及其学术史评价基础上,讨论了“桂学元理论”、“桂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桂学研究方法论”,主要内容包括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文献学、生态学、文学、区域经济学、比较研究方法论等。

3、桂学文献研究:本部分由子课题负责人钟琼等完成。其对桂学基本文献的研究、论述,从时间上起自西汉至民国、当今,包括桂学古代文献、现代文献、当代文献;从地域上,不仅保存于广西的桂学文献,还包括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大量桂学古代文献、现代文献;从材质上,包括手抄本、印刷本、石刻、出土文物文献等。本部分研究的重点,在以著作产生的年代为序,介绍重要的或有代表性的“100种”桂学古籍(包括“桂籍”作者著述与外籍作者有关广西的著述)的成书过程、内容、文献价值等,撰写导读性的文献提要。此部分研究成果,命名为“桂学古籍100种提要”,这是桂学研究的文本依据。

4、桂学学术史研究:本部分由子课题负责人王德明完成。本子课题研究,对桂学学术史进行了梳理,以六个时期显示出桂学学术研究的规律与特色。一、从先秦到唐代的以传闻为主的时代;二、大量著作出现的宋元时期,有一些具有浓厚理论色彩且研究的内容更为广泛;三、广西籍本土学者兴起的明代至清代嘉庆时期,著作带有集成性质;四、具有全新内容的所谓“新学”逐渐走上历史舞台的道光至宣统时期;五、新旧交替的从民国至“文革”时期;六、桂学研究全面繁荣的“文革”结束以后至今时期,在这一时期桂学已从一般的学术研究转变为一家之学,成为专门的学问。

5、粤西古代士人研究:本部分由首席专家胡大雷完成。粤西古代士人,即广西古代知识分子,既有原籍粤西而土生土长的;他们的事迹或心理,有着根深蒂固的粤西文化精神;又有外籍人士远赴粤西任职为宦的,他们在粤西的事迹或由此的心理,是与粤西这片土地紧密相关的。其文化精神,是与粤西地域特点紧密相连者,是与地域相关的文化精神之个性,可显示粤西文化的特殊性。

6、多民族文化共存中的桂学精神研究:本部分由子课题负责人黄晓娟负责完成。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其一,论述广西多民族文学与身份认同;其二,论述民间文学与广西多民族精神的关系,着重论述广西各民族民歌所具有配合的宗教仪式、服务民间礼仪、恋爱交友、自我教育、传承历史等五大功能。其三,讨论当代广西审美文化中的多民族精神,包括民歌类审美文化中的多民族精神、花山壁画类审美文化中的广西多民族精神、铜鼓审美文化与广西多民族精神,等。

7、桂学应用研究:此部分由子课题负责人黄伟林负责完成。本子课题主要研究桂学文化资源如何为国家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采取了文化调查、文化研究和文化利用的研究路径。其一,对广西文化遗产和文化现状的调查,寻找和发现最具价值的广西文化遗产,以达到盘点文化家底,认知广西文化;传播广西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反思广西文化,献策广西发展;激活文化想象,提升广西形象;凝炼文化符号,支撑文化建设的目的。其二,文化研究,是对具有典型性的广西文化遗产和文化现状进行深度研究。如抗战桂林文化城研究。其三,文化利用,如制定桂林市文化发展规划(2010一2015)的案例,从文化资源、文化特色、存在问题和发展机遇,提出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提出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尤其新西南剧展案例,阐述从西南剧展到新西南剧展的历史进程,提出新西南剧展的多元视域的观点,列举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戏剧的经典之作;列举《秋声赋》导演手记,总结概括话剧《秋声赋》排演中的剧本改编、舞美设计、音乐设计的具体操作以及经验、体会。

本重大课题研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011年11月25日,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播出“桂学研究”视频消息,标题为——“桂学研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潘琦同志为广西师范大学“桂学研究基地”授牌。

本研究成果之“桂学理论”的阶段性成果——“桂学理论与方法论研究”系列论文,刊载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6期,于2014年获第十三次广西社科二等奖。

本研究成果之“桂学学术史”的阶段性成果——“清代粤西文学家族研究”,出版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于2014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本研究的某些成果已经转变为本地区的文化建设,如《广西文化符号》的出版,又如成果之“桂学应用”的阶段性成果——“新西南剧展”,先后在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广西省立艺术馆、南宁锦宴剧场、上海交通大学剧场等演出,荣获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优秀导演奖、优秀剧目奖、优秀组织奖,《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等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本研究成果中的文化调查、文化利用,正在被文化单位所采用并投入实际的文化建设。

成果推介工作:

连续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桂学研究”的有关学术信息,如《特质是桂学研究的重中之重》(2013年1月25日)、《桂学:我们该读写什么》(2014年9月26日)、《桂学兴起重在夯实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基础》(2013年8月30日)、

《为桂学研究开掘优质文化资源》(2014年8月29日),等。

为推广成果,已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连续出版两辑《桂学研究》(2014年4月、2015年7月)。

发表的论文,绝大多数都标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桂学研究》:12&ZD164”字样。

在大力宣传以及大量“桂学研究”成果的推动下,广西自治区教育厅确定本“桂学研究”为协同创新中心,以“桂学研究”特聘专家团队为主体,整合区内桂学研究人才和资源组建的“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获得2015年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拨发经费支撑“桂学研究”共计500万元,每年100万,已拨发两年。以“桂学研究”科研团队与“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名义,2015年已召开两次“桂学研究”学术讨论会,2016年已召开一次“桂学研究”学术讨论会。

研究心得如下:

1,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桂学研究体系。地域文化研究中往往就现象研究现象,因此,往往显得内容丰富但庞杂,不成系统。本课题以桂学之“学、源、本、魂、用”构建地域文化研究系统,提出“桂学是什么”、“桂学有什么”、“桂学能什么”三大问题,使桂学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有安身之处,既为当前的桂学研究确立了研究模式、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等,也为地域文化研究的学科建设树立了一个如何建立体系的示范。

2,提出实践是桂学研究的目标之一。地域文化研究中往往就理论研究理论,就以往研究以往,未能实现“去粗取精”的“古为今用”。本课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设立“多民族文化共存中的桂学精神研究”、“桂学应用研究”等子课题,着重讨论桂学文化资源如何从潜在演变为发展的硬支撑,为桂学研究提供了实践路径。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体现的当代广西审美文化中的多民族精神,表现出智慧广西的广西形象。又如课题中已经实施的三大文化调查: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广西区域文化调查、广西邻省文化调查;三大文化研究:抗战桂林文化城研究、文学桂军研究、山水实景演出研究;三大文化利用:制定桂林市文化发展规划(2010一2015)、新西南剧展、建立白先勇研究中心,等。这些都为了本地区的文化建设提供可具操作性的建议。

研究成果的主要不足及其原因

其一,虽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确立了桂学研究的框架,但桂学研究的框架内的具体方向很多,尚未能一一展开,如桂学中的语言文化、经济文化、政治文化等。如有可能,我们希望把“桂学研究”继续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们课题组愿意继续承担此项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更纵深、更广阔地把桂学研究继续进行下去。

其二,虽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确立了桂学研究与桂学应用结合起来的思路,探讨了桂学研究如何与为社会服务的路径,但提出的案例并不多,在此方面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二、研究成果情况

①代表性成果简介

胡大雷《地域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以“桂学研究”为例的探讨

(《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4期)

“地域”成“学”,各具学术基础、理论体系、社会需求及现实价值,而一些基本问题则是共有的。就桂学研究而言,其一,地域学研究以“人”为本,广西地域居住人口构成多民族性的特点及各种成分的士人,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其二,地域学研究的独特性视角是地域,广西远离文化中心而又是中华文化向外域传播的前沿,由此构成桂学的特殊形态。其三,地域学研究各具独到的学术价值,桂学研究作为新兴学问,既在于追溯学术之源,更应当注重其关注当前、放眼未来的应用价值。其四,地域学研究的社会意义,一般是传承本区域最具有时代价值的民族和谐精神,而建设桂学,更是要确立桂学在中华文化发展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文化智力支持。其五,桂学研究又承担着建立新型的地域之学的责任,既有一定方向的科学研究目标,又要为社会服务并培养人才。

胡大雷《桂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桂学研究》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

“桂学”成“学”,具其学术基础、理论体系、社会需求及现实价值。其一,桂学研究以“人”为本,广西地域居住人口构成多民族性的特点及各种成分的士人,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其二,桂学研究的独特性视角是其地域所在,广西远离文化中心而又是中华文化向外域传播的前沿,由此构成桂学的特殊形态。其三,桂学研究的凝聚点在于本地域空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桂系集团等。其四,桂学研究作为新兴学问,既在于追溯学术之源,更应当注重其关注当前、放眼未来的应用价值。其五,桂学研究的社会意义,传承本地域最具有时代价值的民族和谐精神,明确桂学在中华文化发展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文化智力支持。其六,桂学研究又承担着建立新型的地域之学的责任,既有一定方向的科学研究目标,又要为社会服务并培养人才。

胡大雷《<失父零丁>考论——兼论汉末北部湾地区的文化生态》

(《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6期)

戴良字叔鸾,又字文让,孙权时为交州刺史,所撰《失父零丁》告示,或视之为怪诞,分析如下:其一,《失父零丁》是寻找异人的告示,文中的“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怪诞形貌的“失父”,是所谓“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一书中就多载有如此有才德的异人。其二,如此怪诞之文,是汉末时代混乱“不可与庄语”所致,是任交州刺史的戴良“诞节”个性而形成的“论议尚奇,多骇流俗”的表现。其三,戴良上任伊始,继承前任太守士燮的招揽人才,继续为交州地域文化建设寻访人才。其四,如此怪诞特色的寻访人才的告示《失父零丁》产生于交州,也确实是因为交州地区有着如此三类异人:一是汉末大乱,中原人士多有躲避至此地的,如牟子等;二是边疆少数民族,在中原人士看来,其相貌本就是怪异的;三是来往于交州的北部湾区域这一与海外交流通道的外来胡人,他们的相貌看起来也是怪异的。其五,从《失父零丁》这一文化现象,可以考察交州处于偏远至极却又有交通海外的便利的地域的独特的文化生态,这就是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方法,虽然是远离文化中心的落后,却又有交通海外的先进。这对我们理解东汉末年交州地区的社会、地域、士人、少数民族特性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也对我们今日开发、建设边疆地区提供新的思路。

黄伟林执行主编《广西文化符号》(广西民族出版社2014年)

文化符号是代表特定文化形态及其显明特征的凝练、独特的象征形式系统,在文化形象的构建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鲜明、独特的文化符号是特定文化形象的象征与标示。高度凝练、流传广泛的文化符号是文化软实力的最直接体现。形象、凝练而具有高度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既是文化生产力和创新力的有效载体,也是高度的文化凝聚力、认同力和辐射力的有力体现。

广西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这里劳作、生息、繁衍。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广西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为了对广西文化知根知底,更好地揭示广西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文化符号的社会影响力,2011年起,由胡大雷、黄伟林等专家组建的广西文科中心桂学研究团队开始着手进行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工作。调查组分别在南宁、桂林、百色、北海、防城港、梧州等城市通过座谈会、学术沙龙的方式广泛征集候选符号,根据候选文化符号征集情况和专家的论证结果,最终确定了神话、地理、历史、民族、人物、文化、遗产、风物、工业九个类别共220个广西文化符号作为调查指标。

经过对代表性、影响力和推广价值三个测量项目的数据统计,获得了所有220个广西文化符号的调查排名。经过综合评定,确定广西最有代表性,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文化符号,在这个基础上撰写了《广西文化符号调查报告》,并组织力量对“桂林山水”、“刘三姐”、“壮锦”、“绣球”、“铜鼓”、“太平天国”、“桂系”、“山水实景演出”、“花山崖壁画”等113个广西文化符号的来历、形成、内涵等以文图并茂的形式给予表现并汇编成册。

这是第一本阐释广西文化符号,全面、形象地展示丰富多彩的广西地域文化的书籍,为人们了解广西历史与现状、地理与文化提供了一个视角独特、意义典型的读本。

黄伟林主持“新西南剧展”活动

西南剧展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是广西现代历史上最绚丽的一道风景线,是抗战桂林文化城的文化高峰。黄伟林主持的“新西南剧展”以“青春激活历史、学术引领时尚、信仰照亮人生”为宗旨,复排复演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剧目,有效地开发了广西现代历史文化资源,使抗战桂林文化城壮怀激烈的文化历史转化为活态的当代文化,在学术研究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为桂学应用的一个成功尝试,为保护、利用和开发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富于探索价值的经验。

2014年,新西南剧展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广泛的关注。新西南剧展的三台剧目《秋声赋》、《桃花扇》、《旧家》先后在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广西省立艺术馆、南宁锦宴剧院进行了演出,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2014年6月,新西南剧展三台剧目在第五届“广西校园戏剧节”中荣获“大学生戏剧奖”的多个奖项。

2014年11月,新西南剧展走出广西,《秋声赋》在上海演出,荣获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的优秀导演奖、优秀剧目奖和优秀组织奖。

2015年,新西南剧展走向乡村,在广西昭平县黄姚镇演出《桃花扇》,获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赞誉。《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文艺报》等国家级媒体均对其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和评论。

王德明《清代粤西文学家族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获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该书是国内首次在研读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清代粤西文学家族的系统研究。主要研究了清代粤西文学家族的发生与发展、特点以及它们各自的文化与文学创作。全书分绪论、上编、下编三部分。

绪论概述了清代粤西文学家族的主要类型、区别于同一时期其他地区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原因。认为清代粤西的文学家族主要有五种类型,即父子型、祖父孙型、兄弟型、叔伯兄弟侄子混合型和夫妻型,主要分布于桂北,多产生于乾隆以后,具有鲜明的移民特征、民族特征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广西近代文学与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编分别从清代粤西文学家族的发展,家风、家学、教育、科举、女性与文学家族之间的关系等,研究和探讨了清代粤西文学家族的发展特点以及多种文化对清代粤西文学家族的发生、发展的影响。认为清代粤西的文学家族经历了顺治至乾隆、嘉庆至咸丰、同治至宣统三个时期,其中顺治至乾隆是初期,文学家族的数量、规模与成就一般;嘉庆至咸丰是清代粤西文学家族发展的顶峰时期,文学家族的数量、规模与成就空前绝后;同治至宣统时期,粤西文学家族继续繁荣,但数量、规模与成就已逊于嘉庆至咸丰时期。而在清代粤西文学家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家风、家学、教育、科举与女性等影响着文学家族的性格、价值取向、文学兴趣、创作特征与文学家族的发展走向,对清代文学家族的发展起了特殊的作用。在这一部分中,还探讨了清代粤西壮族文人文学家族的特点和意义,认为清代粤西壮族文学家族具有自己的文化与发展特点,它们的出现,既完善了清代粤西文学家族的分布版图,又标志着壮族文人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下编主要论述了全州谢氏家族、临桂陈氏家族、临桂况氏家族、临桂朱氏家族、临桂龙启瑞家族、桂林李氏家族、上林张氏家族、全州蒋氏家族、“镡津三苏”、临桂王氏家族、灌阳唐氏家族等十一个清代粤西规模、成就与影响最大的文学家族的文化与文学,探讨了这些文学家族各自的发展过程、文化特征及其文学创作的特点与成就,认为这些家族形成的原因、发展的过程与创作的特点、成就各自不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又表现出很多的共性,每一个家族都有一部生动的发展史。

本成果的大多数内容,作为单篇论文分别发表于《民族文学研究》、《南方文坛》、《民族艺术》等国内著名刊物上,受到了同行专家的肯定,其中《论清代广西的文学家族——“清代广西文学家族研究之一”》于2012年获桂林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张利群“桂学理论与方法论研究”系列论文(《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2、3、4、5、6期;2014年获第13次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主要内容:“桂学理论与方法论研究”系列论文之一《论桂学研究的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从桂学研究的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论视角讨论了广西人类学研究及其具有广西特色的审美人类学新兴学科发展状况,及其在实证研究、田野作业、细描法与深描法等特点;之二《论桂学研究的文献学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从桂学研究的文献学理论与方法论视角,立足于广西历史文献资源及其研究现状,讨论文献学及其文献研究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方法;之三《论桂学研究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从桂学研究的社会学学科研究视角讨论其理论与方法论对区域社会发展及其社会研究的作用;之四《论桂学研究的文化学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从桂学研究的文化学理论与方法论视角对广西区域文化发展及其地域文化研究的作用;之五《论桂学研究的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从桂学研究的历史学学科理论与方法论视角讨论广西历史发展,包括史前考古、百越文化、骆越文化、岭南文化、粤西文化、八桂文化的历史脉络等内容;之六《论桂学研究的文学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从桂学研究的文学学科理论与方法论视角讨论广西历代文学发展脉络与当代文学发展状况。多学科研究构成桂学作为地方学的跨学科综合性视野及其分门别类的专业性学科研究,使6篇论文具有内在结构性、逻辑性与系统性,构成桂学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论整体,为桂学研究奠定学科研究及其学科理论与方法论基础。

学术观点:①提出桂学是广西地方学概念,相应于湖湘学、徽学、楚学、岭南学、蜀学等地方学范畴;②桂学作为地方学的总体性范畴既具有地方学的学科性,也具多学科、跨学科、综合学科的学科性,是学科与跨学科的结合;③桂学学科的综合性,涵盖各学科在内,具有跨学科研究的资源共享与优化、资源配置与组合、优势互补、特色明显的特点;④桂学之学作为学术、学问、学科、学派具有鲜明的学术性与应用性,必须依托学科研究及其学科理论与方法论,夯实桂学基础成为重中之重的基本观念。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