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1月30日16:57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①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2014年考核以来,项目进展总体上平稳顺利。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围绕“文化”这个核心概念不断进行新的思考和讨论,并调整思路,逐渐聚焦到“共同体形塑”上,将它从此前确定的十个关键词中凸显出来,作为“文化观念”的直接表征,统领“转型焦虑”、“心智培育”、“审美趣味”、“文学语言”、“伦理关怀”、“民族良心”、“工作方式”、“文化愿景”等其他关键词。项目总负责人已经就此撰写、发表了八篇论文作为样本。2015年7月,借杭州师范大学每年一度的全国“文学理论讲习班”之机,我们组织了大多数子课题组负责人和成员参加的讨论会,进一步达成了共识,使此前略嫌散杂的研究逐渐向这个方向凝聚。这次思路调整的过程对项目进度有一定影响,因此已申请延期。但是将焦点落实之后,视野更加清晰,整个团队的思路也更加一致,对提升研究质量大有裨益。此外,团队还建立了“重大招标课题组微信平台”,日常交流(包括学术上的争论和思想情感的沟通)已经成为新常态。我们认为,一个当下中国的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本身就有助于理解并阐释英国社会的共同体塑造过程。各子课题负责人认真贯彻执行总体的规划方向与内容,群策群力地推动项目的顺利发展。2014年考核迄今,整个团队已发表论文 36 篇(另有4篇已被录用,即将发表)。

目前,各子课题的进展情况如下:

子课题1:第一卷《总论卷》

本子课题的写作任务共9章27节,目前已完成初稿23节,其余4节正在抓紧写作中。绪论和结语的撰写也在积极准备中。因本卷的特殊性质,需要与其余各卷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因此未急于发表论文(2014年至今只发表了2篇,分别发表在《外国文学》和《英美文学论丛》上)。

子课题2: 第二卷 《文化观念萌芽时期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

本子课题的写作任务共9章27节,目前已经完成了21节。在尚未完成的6节中,四节正在正常撰写,另有两节因负责人员发生变动,正在重新组织写作。本卷的绪论和结语和各章的绪论也正在撰写中。

从2014年评估到目前为止,本子课题组成员已经发表8篇论文,其中有6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如《外国文学研究》、《河南大学学报》、《圣经文学研究》,《扬州大学学报》和《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等,另有一篇发表于法国《对流》(Confluent)学刊。

子课题3:第三卷 《文化观念生长时期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

本子课题的写作任务共9章27节,目前已经完成了21节。在尚未完成的6节中,四节正在正常撰写,另有两节因负责人员发生变动,正在重新组织写作。本卷的绪论和结语和各章的绪论也正在撰写中。

本课题在2014年评估以后,新增一篇发表论文。

子课题4:第四卷 《文化观念成熟时期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

本子课题的写作任务共九章29节,其中21节已经完成,另外8节都进展顺利,接近完成。本卷的绪论和结语和各章的绪论也正在撰写中。

2014年评估至今,本课题组成员已公开发表论文16篇,绝大多数发表于包括《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在内的国内权威或重要的学术期刊以及English Literature in Transition 等有影响的国际期刊。

子课题 5:第五卷 《文化观念拓展时期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

本子课题的写作任务共15章45节,目前已经完成了30节,还有15节尚未完成。2014年中期评估时子课题负责人发现有几位课题组成员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按时推进,因此重新落实写作任务,目前正在正常进展中。已经上交的初稿,有些需要大量修改,甚至需要重新招人另起炉灶。本卷的绪论和结语正在撰写中,各章的绪论也尚在准备中。

2014年评估至今,本子课题组成员已经发表5篇论文,其中有3篇发表在CSSCI和核心期刊,如《英美文学论丛》、《湖南科技大学学报》和《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等。

子课题6: 第六卷 《文化观念裂变时期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

本子课题共10章33节,目前已经完成了22节,还有11节尚在撰写中。本卷的绪论和结语以及各章的绪论也都在准备撰写。

2014年评估迄今,本子课题组成员新发表2篇论文,还有2篇论文已收到录用通知。

② 调查研究、学术交流与成果推广:

围绕“文化观念”以及与英国公共文化建设相关的十个关键词,课题组在两年中集中采购了两批共两百余本英文原版图书,加上此前两年的采购成果,以及从国家图书馆扫描及课题组成员相互分享的大量电子文档,已经建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英国文化研究资料库,为课题的进展打下了较为扎实的文献基础。

两年内,课题组成员大量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例如,以本课题研究为目的,先后有五人赴英国文化研究重镇剑桥大学访学;两人赴美访学;两人赴加拿大访学;八人次先后赴英国、日本、希腊、挪威参加研讨会并宣读论文或讲学,不但交流了学术成果,而且扩大了学术影响,使国际同行对中国正在进行的英国文化研究刮目相看。课题论文还发表在English Literature in Transition等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在国内发表的论文则多见于《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等重要学术刊物。(具体信息请参见研究成果一览表)我们还与美国的著名诗人与英国文学、文化专家John Rosenwald和Ann Arbor夫妇保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④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本课题研究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依然是因为规模庞大造成的思路、风格、进度难以一致的问题。首先,整个课题组对核心概念“文化”的把握在很长时间里一直较为模糊,即便在总负责人与各子课题组负责人之间对文化的重心所在也存在分歧,造成研究早期各自为战的局面。不过,经过大量思考与讨论,随着“共同体形塑”这一焦点的逐渐凸现,思路问题在总体上已经得到解决,剩下的工作是各子课题负责人应该不断提醒、检测本组成员工作的相关度。

即便在概念和思路都明确无误的情况下,三、四十位课题组成员个人的研究风格和写作风格的重大差别也需要子课题负责人投入大量精力加以统一。目前我们努力保证写作体例的统一,并以总负责人本人的、以及他推荐的样文来促进风格的统一。

再者,因为各组成员的学术能力、工作负担等方面不可避免存在较大差异,各组内部和各组之间的进度也有所不同。除了负责人的不断督促之外,我们也不断进行内部的工作微调以保证进度大致统一。

还有,本课题的各关键词之间,也就是每卷的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关性,有很多重叠之处,因此我们督促小组成员之间增加交流,但大量的后期工作依然不可避免。

很多课题组成员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本研究尤其需要梳理大量的文学、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的史料,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而且功力不够的研究者容易迷失其间,不知所措,这也是拖慢进度的一个原因。除了不断以本课题的目的和关键词提示课题组成员之外,还需要增加集体讨论的机会。有的子课题组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和汇总,写出了读书报告,并在课题组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成效显著,值得推广。

本课题努力研究的文化与共同体问题,恰巧是目前我们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全球知识界正在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不但理论积累纷繁复杂,而且崭新的理论层出不穷,这一方面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开路利器,另一方面也使我们需要勉力回答一个个新提出的问题与观点,增加了课题的理论难度。

随着研究的推进,我们日益真切地感受到,以“共同体”为核心关键词的文化观念对于重估英国文学知识分子在漫长的社会转型进程中对英国文学史、思想史的塑形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当下我国文学研究与文化建设的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如何立足于文学文本的解读,从英国社会发展的背景中探寻文学发展、文化共同体演进的思想特质?如何借由共同体的视角阐明文学创作在英国社会和历史现代性生成与范式转换中的作用?这些都是本课题最终要阐明的核心问题。

二、研究成果情况(可另加附页)

① 代表性成果简介(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学术价值、社会影响等)

1. 论文:“多重英格兰”和共同体:《荒凉山庄》的启示

主要观点:

热尔韦指出过《荒凉山庄》中的“多重英格兰”现象。然而,对于以下问题,热尔韦却语焉不详:狄更斯是怎样描述这“多重英格兰”的?其背后的共同体情结是怎样体现的?狄更斯又是如何引导他的同胞们重新想象英格兰的?本文认为:“多重英格兰”的存在隐含于小说的题目,反映在《荒凉山庄》中彼此各异的多重话语里。针对“伪共同体”话语,狄更斯通过埃丝特和伍德考特等人物之口,展现了一种旨在憧憬真正共同体的话语,并通过重塑“绅士”形象,对共同体重新进行了想象。

学术影响: 权威期刊

2. 论文:从自我到非我——《丹尼尔·德隆达》中的心智培育之路

主要观点:

西方学界忽视了乔治·艾略特小说艺术和她文化思想的一个具体结合点,即心智培育这一主题思想及其艺术呈现。关于“心智培育”的主张,散见于英国众多文学家的笔端,构成了一种共同的文化,其中有着艾略特的重要影响,而她的“天鹅绝唱”《丹尼尔·德隆达》可谓重中之重。小说叙述者给美德下了一个空前简洁的定义:美德即非我的自我。在艾略特的笔下,同情心是从自我走向非我的必由之路;“同情”既属于认知/审美范畴,又属于伦理/道德范畴。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席勒。在《丹尼尔·德隆达》中,“听”就是同情,关德琳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听力”的转变。通过关德琳的故事,艾略特点明了心智培育/文化生活的两个基本前提:爱心和知识。更值得称道的是,艾略特把二者看成互相交织的结合体,她笔下的知识教育不仅是智育和美育,同时还是德育。关德琳走出自我的每一步,都和自尊心被撕痛有关。这给了我们一个暗示:从羞耻心转向同情心(走出自我),还要耐得住痛才行。小说中还值得留心的是“去除所学”一词。许多提倡教育/心智培育的书籍只强调学习,而艾略特却把“去除所学”放在了首位,这样的悖论堪称一绝。

学术影响: A&HCI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