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东大杖子墓地及相关遗址勘探、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1月29日16:38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采取统一组织、分工协作的工作方式进行,目前各子课题均已按照预设的工作目标,基本完成了资料采集、检测、整理及初步研究工作,详情如下:

1、第一子课题:

完成了资料搜集、初步整理并发表简报的工作,初步研究已基本完成,工作时间及具体内容如下。

2014年7-12月:

完成了大凌河上游地区的考古调查及资料整理工作。

完成了杜梨树遗址与北山遗址的试掘工作,经初步整理发现:杜梨树遗址并非与东大杖子同期的窑址,而是魏晋时期的大规模粮仓及相关建筑址;北山遗址主体为辽金时期的建筑址,地表所见与东大杖子墓地相关的遗物系后期居民生活搬运所致,未见战国时期相关遗迹。鉴于上述情况,经专家论证,东大杖子课题及最终报告将不纳入以上两遗址,其报告单独编写。

完成了东大杖子2001、2002年度,M40、M47的报告修改工作并正式发表。

2015年:

以吉林大学师生为主,赴葫芦岛市博物馆,建昌县文物管理所、县公安局实地调研,完成了东大杖子墓地涉案资料、征集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当年发表报告。

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参加发掘的人员为主,赴葫芦岛整理,完成了东大杖子墓地2000度发掘报告。

由辽宁大学4位教师主持,6名研究生、8名本科生参加,利用暑假、寒假约3个月的时间,分2组分别赴东大杖子文物收藏地点——葫芦岛市博物馆,以及文物修复地点——本溪市博物馆,对所有文物进行统一描述、对图纸进行核对,并进行了初步排版与资料编辑工作。

2016年1-6月:

继续组织学生在文物收藏单位核对资料。

在资料搜集初步完成的基础上,加大研究力度,主要课题组成员分别承担了不同的研究课题:成璟瑭:青铜兵器研究已初步完成;王闯:玉、石器研究已初步完成;华玉冰:辽东青铜考古学文化研究、东大杖子墓地初步研究均已完成,并指导研究生仲蕾洁、张依依各完成一篇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生论文。

2、第二子课题:

2-1.科技考古组

完成了东大杖子墓地40余件木材样品的显微观察和鉴定工作,获得了古代人类利用木材的信息:葬具用材选用了树体高大、耐腐的柏木和松木两种;葬具不同部位用材不同,M47的棺和内椁盖板用的是侧柏属木材,而外椁壁板、底板、盖板及内椁壁板用的是松木;墓主人不同,墓葬形制不同,墓葬等级不同。M4、M5和 M7为封石墓,棺用的是松木;M47和 M40为土坑木椁墓,棺的用材为柏木;器物部件木材有蒙古栎、辽东栎、青檀和槭树,材质优良,常用于工具、兵器等的柄,具有材尽其用的特点。

完成了对东大杖子墓地和相关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的全面采集,室内整理包括清洗、粘对、鉴定、测量、推测年龄和性别、观察病变和使用痕迹、记录信息、定量统计、辨别加工痕迹等工作,并建立起了数据库;目前已经对墓地出土动物的种属、不同动物的数量比例、墓葬埋葬的骨骼部位、左右、性别、年龄等进行了基本的分析,完成了动物考古报告的基础内容;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技术,对东大杖子墓地出土的部分人及动物遗骸进行了锶同位素比值分析。鉴于本墓地出土动物标本保存状况不佳,仅采集到M6、M13及M16出土的马牙齿各一颗;数据分析结果表明,M36出土的人牙釉质与M6、M13及M16出土的马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在同一范围内。说明这些人与马可能来自同一地区。至于这些人与马是否为当地的,则需要在检测更多的动物标本后才能够作出。

完成了对M45:1壶底芯土、M45:21豆底芯土、M45:2壶底芯土、M11:1豆底芯土、M45残铜器碎片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分析工作,其中M45泥芯样品的背散射图像显示出有低黏土、高粉砂、高孔隙的特点,符合自二里头时期以来陶范材料的基本特征;M11:1为附着的泥土。并初步判断了当时的冶铸技术以及可能的技术来源、与同时期周边青铜文化的联系等等。

对东大杖子碳十四测年工作基本完成,样品来自JDM10,JDM4,M6,以及2014 C1③层。前三个单位的样品测定在2014年完成,年代为战国前后;后一个单位的样品测定为2015年完成,测定结果为汉代。

2-2.文物修复组

与秦俑博物馆合作,完成了 M40 出土彩绘陶器修复、保护工作,形成了陶器保护与研究报告。

聘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专家,完成了东大杖子墓地第一次、第二次、第五次发掘出土铜器碎片检测及文物复原工作,形成了文物修复、保护与研究报告,并通过验收。

2016年5月22日,首届中国 “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评选结果揭晓,“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荣获该奖项。

上述工作的完成极大地促进了东大杖子墓地的整理工作。

3、第三子课题:

根据东大杖子墓地周边地区遗址与墓葬实地考古调查数据,集成遥感影像、地形、水文等数据资料,建立了东大杖子墓地周边地区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运用缓冲区分析、坡度分析、水文分析等空间分析的方法,研究东大杖子墓地及周边遗址等的分布与水系、地形等周边环境之间的空间特征,探索古代人地关系模型。同时运用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对M40墓葬发掘的不同阶段和典型文物进行三维重建,制作了多个具有真实纹理的三维模型,为后期研究和博物馆展示积累了素材。多视角三维重建方面已经完成两篇研究论文,对相关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形成考古现场空间信息获取的新方法,得到国内同行广泛认可。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

2014年7以后,与本课题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依旧进行,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工作日益加强,具体情况如下:

1、调查研究

主要集中在对遗存及文献资料的收集方面。

遗存资料方面:子课题1成员多批次赴建昌、葫芦岛、本溪等地对遗迹、遗物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并详细记录调查数据,形成了有关墓地遗存的大量一手资料;同时,为子课题2、3的课题组成员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相关标本。

文献资料方面:全面搜集了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中南部及河北北部等地)出土东北系铜剑遗存、燕文化遗存、土著文化遗存的发掘简报及相关研究论文,并运用于相关的研究中,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学术交流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各子课题之间定期交流学术研究成果,确定合作研究任务;二是课题组成员分别进行考察,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2-1.课题学术交流及工作协调会:

2014年7月25——27日,华玉冰、徐韶钢等课题组成员赴长春与子课题1责任单位具体落实项目推进事宜,并分别听取林沄、朱弘、赵宾福等专家的指导意见。

2014年10月12——14日,华玉冰、徐韶钢等课题组成员赴北京就子课题2、3责任单位落实项目推进事宜,并征求王巍、袁靖、赵志军等专家意见。

2015年6月29日,与原课题责任单位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吴炎亮、副所长李新全等就下一步工作及经费管理与使用进行协商,决定在完成课题的前提下由课题组承担东大杖子墓地报告编写任务。

2016年2月23——24日,华玉冰、徐韶钢等课题组成员赴北京,与子课题2、3的全体成员就课题进展、主要成果、存在问题、未来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并就拟于2016年8月召开的成果汇报会筹备情况进行通报。会后,又分别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座谈,落实各自的工作内容及实施计划。

2016年3月5——7日,华玉冰、徐韶钢等课题组成员赴长春,与子课题1课题组成员、责任单位领导就项目进展、主要成果、存在问题、未来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并就拟于2016年8月召开的成果汇报会筹备情况进行通报。

2-2.学术交流情况

2014年4月,赵春燕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41届“计算机与定量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国际会议。演讲题目为“利用土壤多元素分析破译古人类活动”,涉及东大杖子墓地相关内容 。

2014年8月14——16日,华玉冰赴海拉尔参加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举办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实验室考古”座谈会,就东大杖子遗址保护问题发言。

2015年4月29日——5月6日,成璟瑭应韩国高丽大学校考古环境研究所所长崔钟泽先生的邀请访问韩国。4月30日下午,在高丽大学校举行的“海外著名学者讲座”上作了《中国东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东大杖子墓地为例》的讲座,来自高丽大学校、岭南大学校、韩国文化财调查机关联合会等单位的30余人参加了讲座活动;5月2日,应韩国东北亚支石墓研究所所长李荣文先生的邀请,为东北亚支石墓研究所、全北文化财研究院、济州考古学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人员做了《穿越两千年——东大杖子墓地的发掘与收获》的讲座。

2015年10月11日——16日,成璟瑭与徐韶钢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参加第六届“中国北方及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地区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东大杖子墓地出土铜镞研究》。

2015年12月9——12日,华玉冰赴山东莒县参加“青铜器与山东古国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试论辽东青铜考古文化圈》,就辽东考古学文化与东大杖子遗存的关系提出了新的看法。

2016年3月29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的发掘与综合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召开,华玉冰参加了会议并结合建昌东大杖子墓地在资料整理方面的经验,对课题组提出了四点建议以保障各项研究的顺利实施(详见中国考古网) 。

2016年5月9日——15日,应韩国蔚山文化财研究院邀请,徐韶钢赴韩国做了《东大杖子战国墓地的基本情况及出土铜镞的初步研究》报告,蔚山大学、釜山大学、东国大学、庆明大学、岭南大学及蔚山文化财研究院共40余人进行了研讨。

2016年5月15日——21日,刘煜在希腊卡拉马塔举办的第41届世界科技考古论坛上讲述了中国商周时期的陶范铸造工艺问题,提及东大杖子墓地的部分材料。

2016年5月21——23日,赵春燕在郑州参加了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并在新兴技术分会场发表了论文《 中原地区出土人与动物遗骸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

(三)成果宣传推介情况(成果发布会、《工作简报》报送情况、国家社科基金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等)

本课题成果主要通过成果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网等媒体进行推介,扼要汇报如下:

2014年6月,为做好本项目的中期评估工作,在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由辽宁省社科规划办组织召开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大杖子墓地及相关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中期检查评估暨项目推进会。中国社会科学网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耿雪,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年06月23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大杖子墓地及相关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中期检查评估暨项目推进会在沈阳召开)。

2015年1月22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田野考古汇报会,其中杜梨树、北山遗址参与了汇报,中新网、辽宁日报、沈阳晚报及全国各大媒体对发掘成果进行了报道(朱明宇,中新网,2015年02月13日,辽宁破解东大杖子战国墓附近遗址“身份之谜”)。

借汇报会之机,东大杖子课题组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报的采访,发布了当年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报道有:

耿雪,《东大杖子墓地与中原文化关系密切》,《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2月11日第704期。内容摘要:近日,记者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通过对建昌县东大杖子墓地出土的4件薄壁青铜水器进行科学检测与分析,学者认为战国时期燕据辽西之前的当地“土著”文化可称为有本地特点的“中原文化”。

耿雪,《“秦开却胡”是固土而非拓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3月4日第709期。内容摘要:文化认同是政治一统的重要基础。随着考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在文化融合过程中,中原文化有一种“向心”凝聚力。 在东北地区战国时期诸文化谱系和源流这一问题上,学术界并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但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东北地区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更多细节正逐渐显现出来。

2016年4月,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立项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项目,《辽河文明》开始播放,这是一部介绍辽宁省境内辽河流域文化起源及发展演变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其中辽宁式青铜短剑文化一集详细介绍了东大杖子墓地发现与研究过程及重要研究成果,称之改写了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历史。

2016年5月22日,首届中国 “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评选揭晓,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的“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荣获该奖项。墓地出土各类遗物近千件,因受墓葬封石塌陷影响,大量文物遭到严重破坏。考古所文物保护技术人员经过4年的努力,对破损的文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试和保护修复,成功复原了一批青铜器和彩绘陶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和成果得到了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也为后续的科研、展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截止目前,本课题各项研究进展顺利,进度与申报书中的预想基本吻合,预设阶段性研究成果基本完成,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扼要总结如下:

1、主要问题

资料方面:一是资料汇总难度大。东大杖子墓地发掘达七次,参加者计十余人,资料多未发表;有的发掘年度较早,属抢救性质,因未动迁,被院落围墙、房屋所压,加之受发掘季节、设备、技术所限,资料多不完整;而且出土文物分别放置于辽宁省考古所、辽宁省博物馆、葫芦岛市博物馆、建昌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有的正在出展,有的正在本溪市博物馆集中修复,故难以将标本集中整理。二是科技检测标本较少、较差:一方面受保存条件的限制,墓葬出土的人骨标本无一例可做相关的分析研究,动物骨骼甚至无法从现场揭取;另一方面早年发掘标本采集极少。

成果方面:发表周期相对较长:因考古文物类期刊杂志数量较少,各期刊又有大量积压稿件,最快的发表周期也在一年至二年以上,因此,尽管课题组按计划完成了各项阶段性任务,但成果发表还是显得有些缓慢。

管理方面:首先,统一协调难度较大:本课题三个子课题的责任单位分别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加上辽宁大学共四家单位。因相隔较远,各组工作性质有别,故课题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相对有限,每年召开的年度协调会为最广泛、最深入的交流。其次,经费执行相对繁琐:本课题现由四个单位成员联合组成,外单位的课题组成员发生的研究经费都需要不定期的汇总到责任单位来报销,加大了报账的难度,对本课题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2、改进措施

获取资料方面:首先,从惯例与知识产权考虑,全力保障由发掘者本人发表简报,不求观点统一,对资料不完备者暂存疑;资料发表后,再由课题组组织人力按照统一标准逐地、逐墓、逐件收集资料,集中处理疑难问题,由此加快了资料收集进度、避免了在细节上的过多纠结;其次,通过资料整理不断、随时地提取新的科技检测资料,以及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尽可能弥补资料缺乏无法进行深入的科技考古研究的缺憾。

成果发表方面:与相关杂志社协商,采取组稿的形式,提前预定发表时间。现已在《考古》、《文物》、《边疆考古研究》分2个年度发表了3组稿件。

在经费管理方面:以不突破预算为前提,采取相对灵活的方式确保研究顺利开展。因考古资料整理、科技考古检测等需要较多的人工费用,且人员成分不同,分别为高科技人员、高校学生、技术工人、普通工人等,经与项目单位协商,可参照考古工地发放民工费的办法解决相关费用。对课题组成员的出差费用,一律采用辽宁省的标准。相关成果可参照各单位成果奖励办法适当予以奖励。

3、意见与建议:

项目责任单位应加大对项目管理的协调力度。

能否改进经费管理办法,将部分科研经费划拨到其他子课题承担单位,加强社科基金经费管理的有效性。

允许在中期检查时对经费各子项进行微调。

(五)其他

1、关于项目经费未转入辽宁大学的情况说明

项目首席专家华玉冰调入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后,学院考古学系部分师生加入了该项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但研究力量仍以其原工作单位——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业务人员为主,承担着出土文物的修复、保管、绘图、摄影等基础工作;而且经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商,课题组承担了完成项目之后的考古报告正式出版前的各项工作,需要考古所大量人员配合;同时,这些业务人员还承担着协调、接待、协助第一、二、三子课题组成员实地调研、提取资料与标本采集等工作。鉴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参与人员多,且多年来辽宁所与社科院考古所、吉林大学大学考古学系长期合作,已形成了较完备经多次专项审计认可的考古经费及相关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方法的前提下,在遵循《国家社科基金经费管理办法》各项规定的基础上,为了便于不同单位的课题组成员使用与报销经费,经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商决定暂时不将课题经费转至辽宁大学,待2016年9月份以后,项目进入整合阶段,工作人员以辽宁大学师生为主后再转拨。

故此次项目中期检查时的经费管理单位仍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特此说明。

2、关于申请在会议费中列支课题组成员及特邀专家差旅费的说明

按照计划安排,2016年8月及2017年10月课题组将分别召开两次会议,鉴于三个子课题组成员参会者较多,且分别来自北京、长春,因未拨付相关费用,故需要提供差旅费。同时,部分特邀专家来自外地,也涉及此类问题。

按照一般的会议规定,费用中无差旅项,而本项目所列差旅费中又不含会议差旅,因而在会议费不超支的前提下,在下一步会议经费使用项中单列差旅项,特此说明。

二、研究成果情况

2014年7月以来,课题组发表的成果可分为三大类,综合概况如下:

(一)简报报告类

计7篇,发掘单位署名。包括《辽宁建昌东大杖子墓地2000年发掘简报》、《辽宁建昌县东大杖子墓地2001年发掘简报》、《辽宁建昌县东大杖子墓地2002年发掘简报》、《辽宁建昌东大杖子墓地2003年发掘简报》、《辽宁建昌县东大杖子墓地M40的发掘》、《辽宁建昌县东大杖子墓地M47的发掘》、《大凌河流域上游2012-2013年区域考古调查简报》等。

主要内容及观点:均以发表考古资料为主,辅以对遗存的初步认识。

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皆为新资料,是对墓地及相关历史课题深入研究的基础,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故下载引用率较高,其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均较大。

(二)专题研究类

计6篇。代表性论文有:

刘建国:《辽宁建昌县东大杖子M40的三维建模与探索》,《考古》2014年12期。

研究内容:用照片制作三维模型。在发掘过程中的三个关键阶段拍摄了大量的数字照片,运用数字摄影测量和多视角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处理,制作出了M40发掘至不同部位的三维模型。

学术与社会价值:随着考古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深入,以及三维信息获取技术的飞速发展,考古调查与发掘中全方位空间信息的采集和展示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考古发掘的过程是一个破坏过程,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上面的地层逐渐被清理而不复存在,全方位三维信息的获取更显得尤为重要。三维数字模型能够记录和重现考古发掘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全方位地保存发掘瞬间的空间信息,符合人们日常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习惯,为没有到过现场的学者和大众提供亲临现场的三维感受。同时三维模型记录的空间信息非常全面,能够为后期分析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王丹:《辽宁东大杖子墓地M32出土织物检测及研究》,《边疆考古研究》18,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主要内容:对出土于M32的两件相同的铜构件内的织物残片进行检测与用途分析。

主要认识:织物发现时包裹在木条外,一同塞于铜构件管内。 通过检测分析可知纤维成分为大麻,组织结构为平纹,其质地较为粗糙,属八到九升布;其实际作用是作为车马器车舆四角固定饰件中木条与铜构件之间的填充物;同时可知,大麻纤维由于具有价低、易得,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延展性,且表面摩擦系数大的特点,在我国古代,曾较多的被用于填塞在金属器与木质部件之间起固定作用。

主要学术价值:通过有机材料的发现及被认识,为深入研究人类历史提供新的材料。

王树芝:《辽宁建昌县东大杖子墓地M47棺椁木材的鉴定与分析》,《考古》2014年12期。

主要内容:对M47所用木材进行系统检测与鉴定,对其用法及含义进行分析。

主要认识:棺底板、各方向的侧板、棺盖板及内椁盖板用的是侧柏属木材,其有香气,耐腐力强;外椁壁板、底板、盖板及内椁壁板用的是松木。松木树干高大,材质轻软,纹理直,易加工,耐腐力强。这种做法说明墓主人对棺椁用材是有选择的,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墓主人认为柏为贵,松次之;另一种原因可能是受先秦旧制的影响。如《礼记·丧大记》云:“君松椁,大夫柏椁,士杂木椁。”《礼记·檀弓上》孔疏云:“柏椁者,谓为椁用柏也。天子柏,诸侯松,大夫柏,士杂木也。”

此外还有成璟瑭《葫芦岛市博物馆藏东大杖子墓地出土器物研究》、金东一《中国东北地区出土剑把头饰研究》等对单类遗物的整理与分析,王贺《辽宁建昌东大杖子墓地出土薄壁铜容器的检测与分析》等基于科技考古检测基础上的相关古代技术研究等。

(三)综合研究类

计6篇。代表性论文有:

华玉冰等:《东大杖子墓地及相关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庆贺徐光冀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

主要研究内容:在简要介绍东大杖子墓地、北山、杜梨树遗址考古发掘成果的基础上,对墓地及相关遗址的性质、年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主要认识:东大杖子墓地是一处延续使用时间较长,经过统一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既具有浓郁土著文化色彩,又与燕文化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重要的是,以往研究辨识出来的不同土著文化几乎在本墓地都有所反映,又与乌兰宝拉格类型最为接近;水泉墓地的层位关系表明,以水泉北区墓葬为代表的水泉文化早于属乌兰宝拉格类型的南区墓葬,类似的情况在东大杖子墓地也有发现,从新近发表的袁台子墓地出土遗物看,也有上述两类遗存。可见,在燕文化到达辽西之前,存在着与燕文化关系极为密切的乌兰宝拉格类型取代水泉文化的历史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乌兰宝拉格、三官甸子、黄家店土城子、北山根、袁台子、东大杖子等出土东北系铜剑的相关遗存应联系起来考虑。

主要学术与社会价值:对辽西地区魏营子文化之后至燕文化占据前后不同遗存的性质与年代问题重新估价,对“秦开却胡”这一历史事件重新定位:系“固土而非拓疆”。

仲蕾洁:《东大杖子M40初步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通过论文答辩时间:2016年5月。指导教师:华玉冰、徐韶钢。

主要研究内容:M40是东大杖子墓地已发掘墓葬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随葬器物最丰富的一座,在墓葬形制、随葬品方面都具浓郁燕文化因素,而在殉牲等方面又具有土著特点,因其见于燕秦汉时期的右北平郡辖境,故其较为确切的年代、文化属性、墓主人身份等问题颇为学术界所关注。论文从墓葬形制、随葬制度等方面对将其进行系统的比较与研究,提出一些新的认识。

主要观点及其依据:从封土、墓道、墓向、墓穴、棺椁等五个方面,深入把握墓葬的形制特点,结合历史文献和战国时期燕国墓葬的考古发掘资料,推测出其构造形式及特殊遗迹的功能;通过对随葬品的组合、形态特征、摆放位置等详细观察,深入了解其用途并初步讨论了其寓意;同时,对其殉牲特点及源流做了初步的推断,继而完善其随葬制度;通过随葬品组合、单体器物特征与风格等系统比较,归纳出与M40相近的一组燕墓,并据以往对这些燕墓的年代研究成果推断其年代为战国中期晚段;通过与同期或较早时期相关考古学文化葬俗的系统比较,确定本墓葬应属燕文化而墓主人身份可能为当地土著;依据以往学者对燕墓等级研究的相关成果,推断墓主人的身份应为受燕国所辖的地方诸侯。

学术及社会价值:上述新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与燕统辖东北相关历史研究领域的空白,为相关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点,增加了东北历史时期较早阶段的内容,在研究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把握古代东北亚地区史前族群的活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以史为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张依依:《东大杖子墓地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通过论文答辩时间:2016年5月。指导教师:华玉冰。

对东大杖子墓地除M40与M47之外的墓葬进行了系统研究。

核心内容:讨论墓地的年代和布局。

主要认识:首先将墓地的所有墓葬分为填石和填土两类,细致地就两类墓葬在形制、规格、殉牲、墓向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认为两类墓葬形制上的差异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葬俗,可能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群。两类墓葬同时共存,预示着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其次,对除小件玉、石器之外的陶器、铜器进行了系统的型、式分类。在此基础上,据器物组合的相关联程度将墓葬分为5组,而后合并为3段2期。通过不同期段的共存器物型、式将所有墓葬进行归组,进而推断出了墓地的发展过程:从南至北呈现出年代上的从早到晚。最后,通过将各期、段典型器物与其他地区相似器物比对,利用以往相关断代研究成果,综合判定各期、段墓葬的年代,最终判定墓地延续年代大致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具有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不同阶段,不同文化因素的比重不同:早期,土著文化因素较浓郁,也受到了辽东地区同期文化的影响,燕文化因素相对较少,第I段仅限于武器,第II段见有铜容器;晚期,土著及辽东同期的考古学文化因素反映在遗物方面极少,燕文化因素增多,除铜器外,开始出现陶礼器。东大杖子墓地体现出了燕文化在辽西地区的传播过程,燕文化色彩的随葬品和土著固有的葬俗结合,成就了墓地自身文化因素的多样性。

学术及社会价值:上述新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公元前5-3世纪前后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东北、北方及整个东北亚地区有关古代民族的分布状况、活动范围、文化交流、相互影响、发展趋势、消亡背景,及土著文化与燕文化的融合过程,燕、秦、汉统辖东北地区的历史背景、统治方式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社会价值。

此外,还有华玉冰《辽东青铜文化谱系再检讨》、陈山《辽东地区战国(燕)、秦、西汉早期长城调查与研究》、刘明《辽东地区汉长城调查与研究》等与辽东地区同期考古学文化有关的研究论文。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