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人社会认知的特征:心理与脑科学的整合研究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1月29日14:00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自2014年7月以来,根据项目书的研究计划深入进行了相关研究,项目负责人与各子课题负责人之间、各子课题负责人彼此之间的定期研讨,保证沟通合作顺利进行,目前总体研究工作运行良好,已经得到一些新的标志性成果。目前已收到署名项目资助的学术著作一部,阶段性成果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6篇(JCR一区3篇)、SSCI论文6篇、CSSCI论文1篇,其中包括Social Cognitive & Affective Neuroscience、Neuroimage、Scientific Reports、Social Neuroscience、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Frontiers in Psychology、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科学通报》和《心理科学进展》等国内外一流的学术期刊。2012年立项截至目前为止,项目共已产生两部学术著作,阶段性论文成果25篇,包括SCI和SSCI论文19篇,CSSCI论文6篇, 这些成果产生了积极的国内外影响,进一步推动国内学者融入国际评价体系。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各子课题组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多次的集中研讨,并进行了子课题组间的讨论,结合了各合作单位的优势与特色,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面与目标,为最终顺利结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项目鼓励课题组成员积极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各课题组目前已参与过多个国际国内会议,包括2015年8月重庆ERP与应用研讨会,2016年7月大连脑成像-ERP研讨会,2016年6月HBM annual conference,并受邀参加英国牛津大学举办的Our world,Our brain,Ourselves会议。雷雳教授带领的子课题组自2014年7月以来,参与了在南京、北京、天津举办的第16、17、18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5年参加了在长春举办的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双年会。在2016年的7月和10月课题组成员还将赴日本参与第31届国际心理学会议和第19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在学术调研方面,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专业内文献,在全国多个省市如北京、湖南、山西、四川、广东开展学术调研。

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正在以简报形式积极报送。成果在多个国内国际会议上做过报告。首席专家刘超曾就心理学相关问题接受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咨询。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在大样本数据集采集方面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是全国范围内取样困难,尤其是对非学生身份的成年人的调研;其次是多人交互方面的研究技术有待成熟和完善;最后是在跨文化比较研究方面存在被试招募和研究结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面的困难。根据以上问题,子课题组之间通过反复的沟通与交流,认为应当简化精炼研究内容、并对较难抽样的被试给予更高的报酬;在技术方面,因所依托单位已处于国际前沿水平,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相关研究技术和方法的探索。总体来说,项目实施进度比预期时间安排延后,大概将于2017年底完成结题。、

二、研究成果情况、

子课题负责人金盛华教授2015年以来在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Psychology and Offender Profiling等SSCI期刊上连续发表多篇论文。研究介绍了社会身份突显对群体参照记忆效应的研究,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藏族人的民族身份在藏族是不突显的,研究者通过对藏族的藏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进行了基线测试,证明了无论是藏族还是汉族大学生的民族身份都没有突显。由于研究者认为民族身份对藏族群体来说比较特殊,在自我概念当中较为突出,没有突显可能是因为藏族被试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民族身份。因此,通过民族身份的启动任务,研究结果发现,相对汉族被试来说,藏族被试的民族身份突显了,并且对他们随后的再认记忆任务产生了影响,即促进了本民族参照任务条件下的记忆成绩(li et al., 2015)。研究组成员还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跨期决策问题很关心,研究者发现相比正常网络使用被试来说,网络成瘾大学生在跨期决策任务上表现出更大的冲动性,也就是更高的延迟折扣率,而且他们的折扣率还收到他们的思维的建构水平的影响,在低建构水平条件下的跨期决策的延迟折扣率要显著的高于高建构水平条件下的(li et al., 2015)。课题组成员还对动机和谎言识别的正确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只提供语言内容的条件下,个体的动机越高,则判断谎言的正确率也就越高(Wu et al., 2015)。

子课题负责人雷雳教授在课题支持下出版了著作:《青少年心理发展(第二版)》(雷雳 & 张雷, 2003)。该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近十多年来发展心理学重要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补充,并对结构体例进行调整,同时还补充了一些重要理论和青少年阶段重要的发展特点。此外,本书紧跟时代发展,补充了青少年网络心理一章,对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的特点进行归纳与梳理。本书还补充了青少年心理的进化解析一章,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下总结、分析青少年的发展特征。最后,本书在编写时主要反映中国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同时还对文化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归纳。因此,综合来看,这部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子课题负责人朱朝喆研究员2014年以来在课题支持下进行了社会交互过程的研究,在SCI期刊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上发表了主题为“多脑网络的群体成像技术:为多脑成像和群体建模提供的一般性框架”的研究成果(Duan et al., 2015)。人类社会交互过程的神经基础是社会神经科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本领域的脑成像研究通常关注双人交互过程中的神经机制。然而,当被试的数量进一步增加时,即使增加的数量很小,也会带来很大的技术困难。其中一个挑战是如何在高生态效度下同时扫描所有参与交互过程的大脑,尤其是当存在较多被试时。此外,群体内部存在复杂的神经信息交互过程,从中涌现出了同样复杂的交互行为,如何对这种复杂的交互过程进行有效的建模构成了第二个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提出了“多脑网络的群体成像技术”(CIMBN)(Duan et al., 2015),该技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于多近红外成像系统实现的高生态效度下的群体成像技术。使用这个技术,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将社会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同时成像容量提高到数十人。CIMBN的第二部分是基于图论的多脑网络建模技术。将每个个体的大脑看作一个网络的节点,将任意两个大脑间的关联看作网络的边,我们就可以构建出一组交互中大脑的网络模型。进而可以利用网络的属性,如拓扑结构和信息交流效率,来研究群体在社会交互过程中涌现出的复杂行为。虽然未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CIMBN为多脑成像和群体建模提供了一个一般性框架,为从一个新的视角理解群体社会交互中的神经机制,推动社会神经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课题组成员在首席专家刘超研究员的带领下,从多模态结合考察社会问题、多人交互、道德认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本年度我们课题组尝试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多种模态来研究社会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我们首先运用静息态的fMRI技术结合生理指标——皮质醇觉醒反应(Cortisol awakening response,CAR)的方法来研究个体在晨间醒来时分泌的CAR是否可以预测同一天下午时分大脑的内在功能连接状况。研究采用49名健康被试作为样本,分别得到其觉醒后15分钟,30分钟,45分钟的唾液皮质醇水平数据以及在同一天下午采集了被试的静息态fMRI数据并处理得到关于全脑功能连接值的数据,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上的相关分析得到,CAR与默认网络系统(the Default Mode Network,DMN),尤其是内侧前额叶(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成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得到越高的CAR水平能够预测内侧前额叶脑区处更强的正性的功能连接(J. Wu et al., 2015)。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皮质醇分泌活动峰值为特征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活动可能可以预测个体同一天下午时在静息状态下内侧前额叶脑区的内在功能连接状况。这一成果发表在2015年的NeuroImage杂志上。

在社会交互研究方面,我们运用基于近红外光学成像(functional Near - 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的多人同步交互记录(hyperscanning)技术研究了在改进版的最后通牒游戏(Ultimate Game)中面对面与非面对面两种自然交流情境下的双人脑间同步性与其交互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采集了101对同性别的陌生人被试在完成交互任务时右侧顶枕联合区(right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rTPJ) 和右背外侧前额叶皮层(righ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rDLPFC)的fNIRS数据,结果发现右侧顶枕联合区rTPJ在双人面对面交流的合作性社会互动时具有重要作用,该区域的脑间同步性(Synchronization coherence)在面对面条件下显著高于非面对面条件,并且只有该区域的脑间同步性与两人面对面交互过程中对彼此意图的理解能力(Shared Intentionality Rate)成正相关,并且这一相关在非面对面交流时消失了(Tang et al., 2015)。这一成果为我们未来在面对面的社会交互下运用基于fNIRS的hyperscanning技术来研究社交障碍比如孤独症,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该研究发表在2016年的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杂志上。

对道德认知的研究主要从道德判断和身体清洗和道德的隐喻关系、和亲属关系认知三个方面进行。人们对一个道德行为的好坏判断需要整合多方面的信息,其中对意图信息的加工及其与相关信息尤其是结果的整合是道德判断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在两个实验中探讨了伤人与助人两种不同道德判断中整合意图和结果加工的时间进程。实验设计中, “意图”和“结果”两个自变量都分别包含了负性和中性两个水平, 2 × 2 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四种实验条件:无伤人/助人(中性意图中性结果)、意外伤人/助人(中性意图负性结果)、伤人/助人未遂(负性意图中性结果)和伤人/助人成功(负性意图负性结果)。实验结果发现该任务诱发了显著的意图与结果的交互作用,表现在早期和晚期前额叶与双侧颞顶叶联合区(TPJ)的不同ERP成分上。尤其是右侧TPJ无论在成功伤人还是助人都引发出一个更大的N180差异,而左侧TPJ则在稍晚时间引发出一个N250差异。这一结果说明人们需要对意图和结果信息在双侧TPJ进行整合加工,而右侧相对左侧TPJ具有一定加工优先度。这一结果对我们理解道德判断加工脑机制的时间进程有重要意义(Gan et al., 2015)。研究发表在2015年的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

在身体清洗和道德纯净的隐喻关系研究方面,我们结合中国的面子文化与道德的连接关系,从“洗心革面”出发,验证清洗的效应及该效应在中国人身上的不同表现------洗心革面与金盆洗手。我们首先进行了中国-加拿大两种文化的启动,让在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观看代表中国和加拿大文化的图片,并让被试回忆不道德事件以引发道德相关的情绪,然后用湿纸巾进行脸部/手部的清洗。结果发现中国文化启动后清洗脸部的被试其感受到的愧疚和后悔情绪显著低于加拿大文化启动的被试。并且相对于洗手,清洗脸部使得中国被试的内疚驱动的帮助行为减少,在回忆完不道德事件后更愿意选择清洗脸部的商品并进行脸部清洗(Lee, Tang, Wan, Mai, & Liu, 2015)。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年的Frontiers in Psychology杂志上。

在亲属关系加工方面,我们根据已有的个体亲属关系表征的研究成果(Liu, et al., 2010),采用亲属关系客观研究实验范式,将三代内的亲属关系根据分为四层,即父母亲、兄弟姐妹为第一层关系,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孙女及外孙外孙女等为第二层关系,叔伯姑舅姨、侄子侄女、外甥及外甥女为第三层关系,堂表兄弟姐妹为第四层关系。本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对个体亲属关系表征的影响入手,在实验中同时招募了中英文被试,对相应的亲属关系进行判断,结果发现随着亲属关系的远近,中文被试对亲属关系的反应越来越慢,在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关系的加工的反应时上显著慢于英文被试。fMRI脑成像结果发现,与英文被试相比,中文被试在加工第三层和第四层亲属关系时激活了更多的额顶叶脑网络,表明了中国人特有的对亲属关系的深度加工(H. Wu et al., 2015)。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 年的Scientific Report杂志上。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