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下一代互联网与我国参与建构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研究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1月29日15:43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①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总体执行情况良好,研究按步骤进行,节凑稍慢,现在处于结项报告汇总阶段,预计今年10月份完成结项工作。根据互联网近几年发展动向,本研究项目计划也有适当调整,一直在努力跟踪前沿问题。需要的调整体现于在原来议题——建构世界信息传播信息基础上,更加侧重网络空间秩序建构的研究。

子课题一: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本子课题为整个课题的研究开展与总体问题的解决提供现实基础。它主要梳理大众传播时代以来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形成与发展情况、全球为改善这一秩序所做出的各种努力情况。目前,这一部分研究已经完成,体现为研究成果《从世界信息与传播旧格局到网络空间新秩序》、《下一代互联网:中国参与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的新起点》。两篇文章中对世界信息传播旧秩序进行回顾,探索了目前世界信息传播秩序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变化和趋势。

多年来,发达国家凭借在电信、传媒、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技术、资本和政策优势,掌握着全球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在信息的选取、分配、交易上控制信息传播的秩序以利于自身政治、经济、文化输出的需求;而发展中国家则因为基础设施及信息控制实力的落后,无法迅速获取所需信息以分享人类的创新成果,严重阻碍了发展。同时,信息分配、流向、交易呈现严重的不平衡状态。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成了现有全球信息传播体系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基础性媒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的大数据和云计算运转能力给传播体系带来了全新景观。互联网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以发达国家原有的报业、广电、出版等传媒集团决定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的时代已经过去,人类生存的媒介环境已经出现巨大的变革。ITU 数据显示,到 2014 年底,在近 30 亿的互联网用户中,三分之二的来自发展中国家,全球移动宽带订阅的数量呈现阶段达到 23 亿,有 55%在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在 5 年中翻了一番,从 2009 年的 9.7 亿增长到 2014 年的 19 亿。应该说,以上变化的呈现阶段是撼动原有世界信息与传播格局的好时机。

但通过研究发现,在世界网络空间中,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因为新环境的诞生而与原有的西方信息传播大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美国等发达国家依然由于其科技、政治、经济实力的强大而占据优势甚至是霸权地位。其凭借在数据存储与挖掘领域占据主导的地位,在信息传播领域依然占据主动权,同时在经济上创造了空前的财富,在政治上获得巨大影响力,在文化输出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国家安全上建立了防护和进攻优势,以此形成了巨大的网络空间战略优势。如果视为世界信息传播秩序运动的延续,网络空间的崛起给重建新秩序带来一次新的机会和希望,其必要性较之前数十年更为迫切,其博弈过程也更为复杂。世界各国需要采取新的战略,为安全和利益在网络空间中进行多维度的共建和博弈。

子课题二:下一代互联网对网络空间的影响研究

本子课题是对解决课题总体问题的技术切入点的研究。在分析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生的前提与背景、中国及国际上下一代互联网的主要技术研发、网络规划、商业应用的现状及前景的基础上,本子课题运用信息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剖析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本质、发展机制(方法论)及其可能与社会发展所构成的互动关系,从而解析下一代互联网(相对于历史上其他信息传播技术)为实现子课题一提出的建构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目标所提供的独特的机遇与挑战。本子课题正在进行中,目前完成的研究成果有《下一代互联网:中国参与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的新起点》、《中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的挑战与前景》、《世界网络空间的格局与变局》。

当前随着网络空间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研究、布局的焦点,下一代互联网对于信息传播秩序的影响已经主要体现于对网络空间的影响。

本子课题首先对网络空间概念进行界定,把网络空间定义为:网络空间是伴随着信息科技发展而出现的一个全新的人造空间,这个空间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全部计算机、手机、通讯设施、媒体等信息终端。这一定义是在世界对于网络空间定义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最新动态的定义。这个定义将成为后面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本子课题还对网络空间的结构进行梳理和分析,网络空间主要有三个构成层面:分别是(1)硬件与基础设施 (2)软件与信息系统(3)数字内容服务系统。并绘制了网络空间结构图,清晰的对网络空间的构成进行了展示。

各国对下一代信息传播网络基础设施的规划首先是为信息传播及相关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实现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所采取的举措;其次,各国的规划各有侧重——欧美国家的重点在于建设带宽更大、速度更快、兼容性更强的传输网络,可以说欧美式的下一代互联网是对现有互联网的“改良”;而亚洲国家则侧重于对下一版地址协议的研发,是对互联网基础进行根本性的“革命”。对下一代网络的两种不同立场,是由各国在现有信息传播领域占据的地位所决定的。欧美国家主导了第一代互联网的研发并从而拥有世界信息传播的主要资源,掌控了国际传播秩序,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则将下一代互联网视作资源重新分配的起点,以及建立新的网络空间秩序的机遇。

子课题三:中国网络空间的国际策略

本子课题明确整个课题的核心议题。它从中国的立场出发、以与世界网络治理主体和谐发展为导向,提出中国网络空间发展的路径。该部分子课题研究分为1、网络空间中的国家版图;2、网络空间的国内格局;3、中国网络空间新秩序的宏观战略;4、中国网络空间新秩序的微观战略,四大组成部分。目前研究已接近尾声,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以下内容:

根据进度本课题研究首先完成了对中国在国际网络空间中的地位与竞争态势的分析。该部分研究以网络主权理论为依托,将网络空间中的国家版图视为与国家领土、领海、领空对对等的国家版图的一部分,因此该部分通过传统国家主权领域中的属人、属地原则对网络空间不同国家、地区、企业的空间版图进行了梳理。并将国家版图在网络空间“物理层”、“代码层”与“内容层”中的不同存在方式进行了界定,为后期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其次,本研究完成了对网络空间中国内格局的梳理,通过对中国百强互联网企业的量化分析,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物理空间分布进行了梳理,对具体城市中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状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从地理空间角度互联网产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与刺激要素。同时,根据对中国百强互联网企业的调研结果,分析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行业分布与优势空缺,探讨中国互联网产业在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取得的经验。最后,研究从发展的眼光,提出了中国互联网产业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与动向,为政府政策与战略的制定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

第三部分是对中国网络空间宏观战略的研究,研究认为网络空间中的战略核心是对互联网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标准的掌握,其次是对网络空间中关键资源的控制,再次是对网络空间中国家、企业和个体行为规范的治理。据此,本研究提网络空间的产业发展战略;网络空间的安全战略;网络空间的国际秩序建构,以及网络空间的国内秩序建构四方面战略举措。

第四部分是对中国网络空间微观战略的研究,该部分我根据我国不同地区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出中国互联网产业在不同区域中的政策性资源分配问题,信息性资源分配问题,以及财政税收等具体的政策性问题。

目前,课题已经完成了主要的数据收集和文献整理工作,正在完成最终报告的文字梳理工作,估计将在未来两月内提交课题的最终成果。

子课题四:下一代互联网时代中国参与建构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方案研究

在上述三个子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本子课题集中解答具体的方案问题。阐明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形态的基础上,中国如何参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即主要是网络空间秩序的重新布局,这一路径方案将以可能性与可行性为基础。目前研究主要观点为:战略部署、发展技术、结构性布局、要素培育、协调国际组织、发挥国际影响、完善国内治理等方面是制定方案的主要方向。体现为从技术研发的角度争取主动权;积极加盟互联网国际治理机构;加强人才培养(包括与网络空间相关的各类人才);增强国家谈判能力;调整网络空间国际关系思维等等。目前完成的成果有:《从中国防火墙治理看网络空间秩序变迁》、《中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的挑战与前景》、《互联网金融:不破不立的改革催化剂》、《初露端倪的云经济:我国发展信息经济的新领域》。

②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

调研数据:本课题的调研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下一代互联网的全面调查(理念、技术、手段、现状、趋势)、国际传媒结构调查(信息传播体系: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网络空间结构调查(分层情况)、国际互联网相关机构调查(ICANN、ITU、WGIG、IGF、ISOC、IETF、W3C等)、中国互联网相关机构调查(网信办、CNNIC、调查公司、民间机构),调研方法主要采用数据统计式调研和定性研究,途径主要有数据库查询、专业领域机构调研、关键人物访谈等等。

文献资料:文献综述,课题组已对目前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拉网式梳理,以“网络空间”、“网络空间秩序”“下一代互联网”“世界信息传播秩序”为关键词对近五年来我国的研究成果有详细完善的汇集和梳理。

学术会议:2016年举办“下一代互联网与网络空间”专题讨论会;2015年、2016年中国传媒发展论坛中以“网络空间”为分论坛进行专题讨论。

学术交流:首席专家2016年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会上与国内外专家以及ICANN主席法迪有直接交流;邀请中国政法大学陆小华教授、浙江传媒学院方兴东教授、中科院吕本富教授等主要相关问题研究者做报告交流;2015年10月亚特兰大“中美青年学者论坛”就课题进行交流;2016年3月中国舆论学年会就课题进行交流;2016年6月东京ICA会议就课题进行交流。

国际合作:与ITU秘书长赵厚麟进行课题讨论并邀请其成为课题组成员;与国际关系学院联合组织全球化与全球治理论坛会议;巴西全球化中的不平等与合法性研讨会,共同开展研究,承担全球网络空间秩序部分的研究;ITU150周年纪念论坛并就中国在下一代互联网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做主题演讲。

③成果宣传推介情况(成果发布会、《工作简报》报送情况、国家社科基金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等);

2015、2016举办中国传媒发展论坛,在论坛中发布研究成果并做主题演讲;与国际关系学院联合组织全球化与全球治理论坛会议发布相关成果;巴西全球化中的不平等与合法性研讨会,共同开展研究,承担全球网络空间秩序部分的研究;ITU150周年纪念论坛并就中国在下一代互联网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做主题演讲;2015年10月亚特兰大“中美青年学者论坛”发布研究成果;2016年3月中国舆论学年会上发布研究成果;2016年6月东京ICA会议发布研究成果。

④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由于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对于网络空、下一代互联网这些概念的认识不断加深和变化,这充分说明了问题意识和设计具有前瞻性,课题组根据对网络空间认识发展变化调整了研究方法和思路。使立项时的设计与现在出现了一些变化,研究方案也有调整,所研究的议题比立项时更为重大和紧迫。其中一项重大的调整就是对原来信息传播秩序的侧重调整为对网络空间秩序的侧重。网络空间秩序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相关联,在习主席提出“人类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命题以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更明确体现为以网络空间为核心,与传统媒体共同构成新秩序。

⑤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二、研究成果情况

1.《互联网驱动传媒产业增长——2014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崔保国 何丹嵋

基本内容、主要观点:2014年,既是中国传媒产业走向融合之路的关键时点,也是传媒霸主地位交接的重要节点。互联网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媒体全面迎接数字化。在这样一个新老媒体交融之际,数字、移动互联成为中国传媒图景中重要的特征。

学术价值:从传媒经济学视角对2014年中国传媒业发展概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其中对互联网作为驱动因素对传媒产业的巨大影响进行了汇总和分析,这丰富了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对象。

社会影响:被大量引用转载,成为传媒经济学科主要参照的资料。

2.《从世界信息与传播旧格局到网络空间新秩序》崔保国 孙平

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兴起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重建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的运动已经沉寂数年"互联网的崛起,网络空间的形成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重建秩序的机遇"作为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某种延续,网络空间秩序的博弈则更为复杂和立体"世界信息与传播旧格局中的信息传播不均衡#不平等主要是由美国等国家跨国传媒集团的垄断所造成的,而网络空间秩序则是由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互联网产业巨头等多利益相关方根据现有规则进行控制,对于大多数主权国家而言,为了安全和利益,需要采取新的战略在网络空间中进行多维度的共建和博弈。

学术价值:对世界信息与传播格局进行了新时期的解读和分析,指明了网络空间形成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评估指标的变化,对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研究更为深化并得到了新的发展。

社会影响:论坛中做主题演讲。

3.《世界网络空间的格局与变局》崔保国

基本内容、主要观点: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世界又带来了一场“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此次探讨的关键词不再是网络或互联网,而是“网络空间”的概念。并对网络空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结构与系统、格局与变局、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展开了多方位多视角的探讨和研究。

学术价值:对世界网络空间的格局以及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宏观视角的分析,对网络空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论述,这对网络空间的研究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社会影响:被多次引用借鉴,在专题研讨会中做主题发言和讨论。

4.《从中国防火墙治理看网络空间秩序变迁》张琛

基本内容、主要观点:从 1996 年开始,首次针对外网的系统性“过滤”,成为中国网络防火墙诞生的标志。在失衡的网络空间旧秩序中,防火墙起到保障网络安全的作用;在未来的网络空间秩序中,防火墙推动本土企业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反过来为网络空间秩序构建做出贡献。同时,防火墙阻止文化入侵和颠覆的功能,又为中国网络用户参与新秩序建立了系统的、互动的社会认同。

学术价值:文章从防火墙这一独特视角对世界网络空间的秩序的变化进行梳理和分析,这对网络空间秩序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丰富了网络空间的研究视野。

社会影响:被多次引用借鉴。

5.《习近平"五点主张"造福地球村》杭敏

基本内容、主要观点:构建良好秩序需要坦诚面对问题,世界互联网大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借此契机,各方可以推进对话与理解,共同应对挑战,携手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学术价值:对世界互联网治理体系的共建提出观点。

社会影响:被多次转载。

6.《从人性出发探索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新思路》徐佳

基本内容、主要观点:探索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要破解市场垄断者创新力不足的问题,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微型信息企业进入全球市场参与竞争提供条件,真正破解由市场垄断造成的人为垄断、认知垄断和思想垄断。

学术价值:对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的中、小、微信息企业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阐述,丰富了全球网络空间中的主体类型研究,对现实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社会影响:被多次引用并做主题演讲。

7.《互联网金融 不破不立的改革催化剂》徐佳

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在对互联网发展中重心转移变化过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网上支付和网上理财这两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形式的演进与现状。作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改革的影响关键在于倒逼银行调整业务结构,甚至大刀阔斧地进行自身系统改革,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方向是与传统金融业的良好嫁接和优势互补,而并非阻止与取代的对立关系,唯有互联网业与金融业的“跨界融合”才可能实现提升与突破。

学术价值:文章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互联网与金融嫁接的可能性与重要价值,研究丰富了全球网络空间中的主体的运行模式,现实网络空间中的企业主体对此有很强的参照价值。

社会影响:被多次引用并做主题演讲。

7.《济网信大事,以公共利益为最大权重》徐佳

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当前我国国内客观现实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网信治理方式、尤其是具体措施的特殊性,然而这并不排斥在以人为本的互联网发展宗旨、以公共利益为最大权重和原则的政策法规等层面与全球对接对话,在互联网伦理层面更应是求同远大于存异的!而这些正是互联网的核心和本质。我国网信治理者、新闻工作者、学界同仁应为发展中、试错中的中国互联网争取一个包容的内外部环境。

学术价值:文章从重置中国网络空间发展的权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网信治理体系、探索能与国际对话的中国网信治理体系三方面提出各界应达成的共识,为推进网络空间新秩序构建中的中国角色提供了参照依据。

社会影响:被多次引用并做主题演讲。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