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顶层设计与发展实现路径研究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1月29日15:50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1.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

本课题将研究指向于再生资源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产业地位与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再生资源产业的基本内涵、功能定位以及发展总体思路,协调再生资源产业与传统产业尤其是原材料消耗产业的相互关系,探索其在成本增高、市场需求变动情况下的运行发展方式,整体概括产业发展的规律性,为以政策引导、法律规制促进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本课题重点研究再生资源产业理论架构与发展规律、再生资源产业现实基础与发展制约、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方式与行动路径、再生资源产业系统框架与发展体系。

为完成以上研究,分总论、三大模块、四个子课题设计研究的总体框架,在体系上和逻辑上保证课题的科学实施。四个子课题分别是再生资源产业理论架构与产业发展演变规律研究;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进程挑战与指标评价研究;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顶层设计与产业系统框架研究;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路线与行动路径研究。

根据研究计划安排,从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已基本完成所有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初步形成各个子课题的研究报告。各子课题已在公开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共完成论文60余篇,报送(拟报送)成果要报6篇,目前正在形成总课题初步研究报告,课题总体进展顺利。

2.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子课题一“再生资源产业理论架构与产业发展演变规律研究”。该子课题是理论研究部分。课题前期着重对该子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对文献与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类,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产业经济以及管理学相关学科理论中,凝练再生资源产业的理论基础与概念模型;然后基于产业结构演变、产业阶段发展、生命周期等相关理论对再生资源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与演变规律整体把握。截止2016年6月,该部分研究计划已完成,研究过程中已撰写文稿30篇,发表论文16篇,报送成果要报2篇,并已形成初步研究报告(约7万字)。总体上看,作为具有一定先导性和基础性的子课题进展正常,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子课题二“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进程挑战与指标评价研究”。该子课题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状况的实地调研要求较高。课题组分批次对国内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典型区域和企业进行调研,目前已完成对重庆市再生资源产业园(大足工业园)及重庆市再生资源集团、广东省深圳市、汕头市、潮州市等地区及企业和工业园区的调研学习;同时利用调研资料,在综合文献、数据搜索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愿景展开分析,并构建模型,分析产业约束条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完成并发表学术论文8篇,报送(拟报送)成果要报1篇。已完成阶段性研究计划,形成研究报告初稿(约3万字)。

子课题三“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顶层设计与产业系统框架研究”。按照子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课题组已于2014年度和2015年度相继开展相关研讨会2次,当前,子课题三已基本完成专题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和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顶层设计框架的研究工作,根据前期提纲形成了初步研究报告(约5万字),完成并发表学术论文4篇,报送(拟报送)成果要报1篇。

子课题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路线与行动路径研究”。该部分是课题总体研究的最后章节,与前三个子课题相比较,更具有行动意义和实践价值。当前,子课题四已根据前期提纲形成初步研究报告(3万余字),完成并发表学术论文6篇,报送成果要报2篇。子课题四将在前期既有研究基础上,继续推进和完善,尤其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路线设计和路径框架等重点内容的研究工作。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调查研究情况

调研数据整理和文献资料收集是本项目立项一年内(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完成的主要工作。2014年7月以来,课题组主要工作任务是通过前期的调研和资料收集,完成课题后续专题报告的撰写和相关学术论文的发表,这些工作由各子课题负责人承担。

——赴浙江杭州、台州调研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状况

2016年5月18日—5月21日,重庆大学课题组陈德敏带队,成员秦鹏、谭志雄、张瑞、董正爱、王睿赴杭州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台州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调研,了解先进地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具体情况。

杭州市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5721亩,以“出口、产业、城市、生态”为整体定位,以“一总部,三廊道,六基地,十大示范工程+X工程”为总体设计,致力通过“三全一零一化”,即全过程处理、全产业链发展、全物料循环,污染物零排放,园区运营智能化,打造协同处置城市固废全球典范,美丽中国生态浙江杭州样板,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总用地6633亩,毗邻规划建设的台州沿海高速、75省道和台州新机场,并规划建设配套专用码头,交通十分便利。新基地拟投入54.15亿元(其中企业生产性投资32.5亿元),建设生产区:重点发展金属资源、废旧家电及线路板、废旧塑料回收利用三大产业;生活区:主要布置住宅、商业、金融和餐饮设施等,为基地部分从业人员提供居住和配套服务;物流区:主要承担废旧金属、废旧家电、废旧塑料及再生资源的交易与物流功能;环保设施区:主要布局热解炉等环保设施和一般固废、危险固废堆场;管理区:主要用于办公、研发中心、交易展示中心及绿色休闲广场、教育、医院等五大功能区。

——赴重庆市报废汽车集团、重庆渝商集团调研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

课题组于2016年4—5月先后调研了重庆市报废汽车集团、重庆渝商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2010年,为了规范我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经营行为,市政府批准由我市较大的几家报废汽车企业组建成立了报废汽车集团,报废汽车集团成立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完成了70家回收网点的资源整合,形成了对我市报废汽车回收行业70%的市场管控,投入8000多万元建成了报废汽车拆解基地等,但目前行业的整体情况并未达到市政府的预期,甚至行业市场行为呈现越加混乱的趋势。

重庆渝商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后,仅在重庆就将形成年处理报废汽车20万辆的拆解处理能力,同时还将全国布局。此次是渝商投资集团大规模、并打算长期持续投入的第一个实体项目,后期投入将不设上限,预计今年就将投入10亿元以上来推进业务开展,在中钢集团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全国布点。此外,除了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公司也将涉足废钢、有色金属、塑料、废纸等回收利用业务。

齐合天地集团亦从事铸造业务,运用再生金属产品,生产供销售的铝锭与铜杆及铜线(即「铸造产品」)。除再生金属产品及铸造产品外,集团也采购及销售其他采购后的未进一步加工的废金属(即「批发产品」)。齐合天地集团的混合废金属回收、利用及处理业务主要包括:将混合废金属诸如废电机、废电线电缆等进行拆分、拆解、分离等处理,将之变为可使用的废铜、废铝、废钢及废铁等,这些产品将被分类并销售给冶金、机械、电子等各行各业。

——赴永川港桥工业园区调研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

2016年5月5日,课题组一行6人调研港桥工业园“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对示范基地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推动“城市矿产”建设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深入调研。参观了新格再生铝公司、理文造纸公司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

为加快推进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永川将“城市矿产”列为全区六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中的重要产业规划布局。重点项目中的再生资源网络回收项目、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市场项目、5万吨废旧塑料综合利用项目、废钢分拣中心及6万辆/年报废汽车项目、120万台废弃电器电子拆解项目、示范区污水处理项目、示范区综合管理系统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当中。园区优化了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外,园区还创新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构建网上回收平台,利用“互联网+”新型模式,形成“互联网+再生资源”,发展新型电商模式。

——赴重庆再生资源集团调研重庆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

2015年4月,课题组再次赴重庆再生资源集团开展调研。重庆再生资源产业园是重庆市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程之一,再制造产业化示范工程之一。该项目由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直属的全市性集团公司——重庆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该园区已初步形成3条。以废钢处理为例,废钢铁经分类处理后,进行冶炼、锻造等深加工变成特殊钢,再加工成各种成品钢,成品钢再进一步深加工成产品——钢结构。这条将废钢铁变成特殊钢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共涉及5家企业,而这一“变废为宝”过程全部在该区的重庆再生资源产业园里“一站式”完成。

——赴重庆再生资源交易中心调研再生资源线上线下交易情况

重庆再生资源交易中心由重庆中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筹建,重庆再生资源交易中心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废钢、炉料钢等再生资源现货交易以及相关信息发布、登记结算、物流配送等。

重庆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除了开展线下业务外,还将针对上下游企业开展线上服务,将成为集电子商务、担保、结算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重庆再生资源交易中心亮相后,可为从事废钢回收的各类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等服务,助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

2.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活动

为推进课题研究,集思广益,提高课题研究水平,本项目自2014年7月以来顺利开展1次较大型专题学术研讨会,1次中型学术研讨会,以及4次小型学术研讨会。这些学术活动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指南,大大推进了课题研究的进展。现将几次主要学术会议的基本情况和内容简要介绍。

——组织大型学术研讨会

2014年9月5日,本课题举行了2014年7月以来第1次大型学术研讨会。由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举办于重庆大学主教A区805会议室。来自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蒲勇健教授带领的团队和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的李蜀庆教授带领的团队数十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重庆大学法学院和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资源环境法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生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者从各自专业角度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顶层设计和产业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各个子课题的具体研究路径及思路架构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组织中型学术研讨会

2015年6月25日,本课题在重庆大学A校区举行了第2次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课题首席专家陈德敏教授及各个子课题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成员,以及协助参与课题研究的相关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共约25人。本次学术研讨会主要内容为总结汇报2014--2015年度各个子课题研究进展,以及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和任务,各个子课题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详细汇报,与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2015年9月组织四次小型学术研讨会

课题组在2015年6月25日召开第2次中型学术研讨会后,又紧接着在9月10日、9月12日、9月13日和17日在各个子课题承担单位先后就各自课题的研究进展或研究计划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参加会议的主要为各子课题组主要负责人和研究人员。

——参与境内外学术交流会

课题组初步预算赴国外开展相关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调研,但由于形式变化,课题组主要参与国内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实践会议,对于国外理论研究进展和实践工作推进进展,主要通过网上文献资料搜集,并借助国外学术平台进行相应沟通和了解。

陈德敏教授连续3年参加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大会,并作为特邀嘉宾就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法修改等阐述自身观点,子课题负责人杜欢政教授带领的团队分别于2015年11月27至12月2日和2015年6月22至24日参加“第九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日本)和“第七轮中美找略与经济对话”(美国)国际交流活动。李蜀庆教授带领的团队于2015年11月5日参加重庆市经信委“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研讨会”。详细参会情况请见附件材料。

(三)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1. 阶段性成果采用及宣传情况

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研究成果,部分已在《经济科学》、《科研管理》、《系统管理学报》、《中国软科学》、《产业经济研究》、《工业技术经济》等期刊上发表。如:《再生资源产业替代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中国省域经济视角的实证检验》、《再生资源产业替代如何影响区域节能空间大小?——中国省域经济视角的实证检验》、《保证金退还制度下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定价模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补贴政策优化、退出与税收规制》、《浅谈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标准创新路径》、《推动餐厨垃圾资源化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省》、《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对能源强度的影响》、《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分析》、《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分析》等20余篇学术论文。

2.《工作简报》及报送情况

为促进重庆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完成课题成果要报《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发展的建议》,并报送人大供决策参考。

尽管《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绿色发展的战略需求,但是由于该法在立法目的、立法框架的章节设置及相关立法概念方面存在不完善之处,导致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相关循环经济法律关系难以调节、循环经济发展法制保障不足等问题。因此,撰写专家意见《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修改与建议》。

针对白色污染严重的现状,撰写专家建议“探究白色污染的治本之策”。从白色污染的特征及其危害、白色污染的防治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基于堵疏结合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和研究。

以重庆市再生资源产业为分析案例,研究我国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构建,完成课题成果要报《构建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议》(拟报送),供政府及相关单位及研究人员决策参考。

定期向项目主管人汇报课题进展情况、获得成果情况简介。就项目进展等方面问题与项目主管人进行充分沟通。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1.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1)难以取得行业发展相关数据资料。本课题需要做大量的实证研究,在前期调研及数据资料查找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及数据资料,但这些资料不足以完整地反映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比如,有关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各类再生资源的历年回收情况、实际报废情况、废弃资源投放市场情况、全社会非法回收处理企业和商贩数量和分布状况等数据信息并无官方统计资料可查询。因此,在研究中,只能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质的数据进行局部分析和整体推测。

(2)再生资源行业管理机构不统一。当前涉及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有诸多管理部门,主要是商务、公安、工商、城管、环卫、街道、居委会等,管理体系混乱,缺乏健全和成套的产业政策体系。

(3)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管理职能不完善。在我国的再生资源运行机制中,由于缺乏对该行业统一、合理的管理体系,各地区再生资源管理部门上下级联系不紧密,而主要依托行业协会进行运作的机制尚不成熟。

2.研究心得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具备一定的发展优势与机会,但长期以来,再生资源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将再生资源产业放在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产业的重要位置上,在各时期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中没有对该产业进行长远规划,从而使产业发展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和定位。而在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提高了对资源的重视程度,并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作为节约资源、减少排放的重要切入点。在这个过程中,再生资源产业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我国已将再生资源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发展路径,创造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促进其加快发展,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通过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本课题的选题是正确而有意义的。然而,正是由于产业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以及由此带来的数据信息资料获取障碍,加之课题研究需要提出产业发展和建设相应的实际对策,因此,本课题也充满了一定的挑战性,在研究过程及调研跟进中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撑和政策资金支持。

3.意见建议

(1)建议加强再生资源产业的基础统计工作。依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协会,核算再生利用行业各类废旧物资的实际报废量和实际回收量,并纳入地方政府统计体系作为对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实际考核,以推动地方政府采取措施规范回收体系,积极发展再生资源利用行业。

(2)建议加强再生资源产业相关部门的衔接。将再生资源产业纳入环保部、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主导部门的规程制度,在履行各部门职责(环保护:环境污染、发改委:产业加工、商务部:回收、工信部:信息平台)的同时,加强部门的衔接力度,做到信息共享。

(3)建议加强对再生资源产业研究的支持。再生资源涉及领域较广,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调研工作和课题研究工作遇到困难较大,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再生资源产业研究工作的支持,譬如对课题调研工作的支持、对行业规范的倡导和建议等。尤为重要的是,经济新常态下,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既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亦是促进经济增长新动力的重要路径和方式。加强该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建议加强再生资源产业相关行业协会和学会指导。行业协会和相关学会在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提升价值。在实际研究中发现,现有的行业协会和学会较为散乱,不成体系和规则,各自为政,进而无法发挥其对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研究成果情况

注:2012年立项的项目主要填写2014年7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一)代表性成果简介:

1.《再生资源产业替代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中国省域经济视角的实证检验》(已发表于《经济科学》,2015年第1期)使用2005-2012年我国21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本文首次考察了再生资源产业替代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我们发现,再生资源产业替代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从曲线转折点值的变动情况看,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创新投入促使转折点后移,而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干预程度促使转折点前移;在2005-2012年间,我国80%以上省份位于“倒U型”曲线转折点之前,处于可持续的“支持型”发展状态,而天津、浙江、广东、安徽和湖南5省处于“限制型”地区,说明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2. 《再生资源产业替代如何影响区域节能空间大小?——中国省域经济视角的实证检验》(已发表于《经济科学》,2015年第5期)利用2005-2012年我国2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样本,基于随机边界面板生产函数测算了我国区域能源消费效率,并分别从数量和比率上计算各地区的节能空间;构建了我国节能空间与再生资源产业替代水平的状态分布图,并根据两个维度的高低取值划分出4种状态组合(HL、HH、LH和LL);采用SYS-GMM和DIF-GMM两种估计方法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与节能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识别,实证研究了再生资源产业替代对节能空间大小的影响。

3. 《保证金退还制度下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定价模型》(已发表于《科研管理》,2015年第8期)通过分析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市场保证金退还制度的作用机理,论文分别建立了不考虑劳动力机会成本和考虑劳动力机会成本两种情形下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定价模型,并比较了它们的结果。研究表明:(1)保证金对解决正规回收处理设备产能过剩以及补偿企业处理成本和劳动力机会成本有显著效果。(2)在其他变量取值不变的情况下,考虑劳动力机会成本时的回收价格要高于不考虑机会成本的回收价格。(3)两种定价模式下,正规回收再制造渠道的回收比例与回收价格的关系均为负相关;消费者在购买电器电子产品时缴纳的保证金越多,回收价格越高。(4)两种定价模式下回收再制造企业的利润保持不变,但是不同定价模式之间回收利润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4.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补贴政策优化、退出与税收规制》(已发表于《系统管理学报》,2016年第4期)从我国现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补贴政策入手,构建现行补贴模型并对其实施机制进行数学分析;引入竞争性激励因素,提出现行补贴政策的优化模型,分析比较二者分别在决策均衡时的政策效果;理论上推算出政府基金补贴政策的退出临界点(或终止点),推导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努力边界;并分析在补贴政策退出后的企业行为以及政府治理企业负外部性的税收规制机理。结果表明:补贴优化模型比现行补贴模型的政策效果更加明显;当补贴额度达到一定边界时,取消基金补贴政策,回收处理企业可以实现自主盈利;在政府基金补贴政策结束后,回收处理企业不会主动追加投资去实施环保拆解处理;为解决企业的负外部性,向其进行税收规制是该阶段政府的重点政策导向。

5.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分析》(已发表于《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年第10期)以2005~2012年中国21个省市再生资源产业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地区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7.3%,其中技术效率年均增长4.2%,技术进步年均增长为3.0%。而且,再生资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总体上中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最快,东部次之,西部最慢,其主要原因在于地区间技术效率增长率的不同。因此,提升再生资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

6.专家建议:针对重庆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企业数量多,回收网点多,报废汽车量少,拆解技术粗放,附加价值低,呈现“僧多粥少”的畸形市场态势,企业普遍处于保本或亏损的经营状态,经过充分调研,系统分析了重庆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和主要问题,在借鉴上海、成都报废汽车回收行业规范经营的有效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重庆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五项政策建议:改革完善行业发展思路,建立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创新报废汽车回收与运营模式;提高技术和环保“准入”门槛,加强行业日常监管;加大对报废汽车回收行业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报废汽车行业规章制度。。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