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优化及运行机制研究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1月29日15:58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进展情况

1.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

自2014年7月以来,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课题组继续围绕一个基础: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关系机理;一个平台: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优化及运行的仿真平台;两条中枢: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区域内共生优化、跨区域协同优化和运行机制,按项目预定计划展开深入研究,其中,区域内共生优化机理、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协同优化机理,以及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机制及政策设计等,是本阶段研究的重点,取得一系列理论和应用成果,提出了的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结论,相关成果应邀在中国大学智库论坛报告,项目首席专家王文平教授多次应邀在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Services、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y Systems and Uncertain Analysis(GSUA) 等国际会议做大会特邀报告,发布课题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反响,并与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机制。学术论文发表于《中国软科学》、《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管理工程学报》、《Sustainability》、《COMPLEXITY》、《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等本学科权威及核心学术期刊共41篇,硕士论文4篇,博士论文2篇。其中,被CSSCI索引24篇,被SCI索引6篇,被SSCI索引1篇,被EI索引8篇。

在应用实践方面,以江苏省为对象开展了深入的实际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江苏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系统现状及对策建议》,得到江苏省经信委采纳应用,对指定产业节能降耗及优化升级的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项目组核心成员多项研究成果获省级优秀成果奖;多项成果获省长、省委书记批示。

在人才培养方面,在本课题支持下,本阶段培养硕士生4名,博士生两名。

2.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子课题1:我国产业系统经济发展与生态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现状、机理及关键因素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本阶段继续在省域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现状、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发展与生态化之间存在的问题、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发展与生态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动态演化规律等方面,进行了深化,并对扩展型EKC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扩展EKC曲线形成的内在本质,以及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等进行了重点分析。

1.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发展与生态化相互作用关系现状分析

1)将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发展与生态化相互作用关系的发展历程,概括性总结为四阶段。第一阶段:以经济发展为主,生态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撑,第二阶段:经济高速发展,生态问题初显,第三阶段:经济生态相互制约,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第四阶段:经济与生态初步进入优化与协调阶段。

2)对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省域资源禀赋现状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我国省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发展现状、经济社会资源禀赋、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环境现状与目标进行分析。其中,产业发展现状主要从优势产业、产业同构性和产业关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经济社会资源禀赋主要从劳动力资源、资本资源和科技资源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3)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三大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化水平不协调、区域生态化发展的实践和理论体系尚未健全、区域间发展有待进一步协同。 具体地:

(1)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化水平不协调。具体来说,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经济可发展方向与生态水平不协调;经济发达程度与污染程度不协调;产业结构与区域资源结构不协调。

(2)区域生态化发展的实践和理论体系未健全。包括:区域生态化发展的内涵不明确;生态化发展的路径不清晰;生态化发展的机制和政策不健全。

(3)区域间发展有待进一步协同。包括:区域间产业关联有待增强;区域间经济水平不平衡;区域间生态矛盾严重。

2.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化与经济发展间相互作用机理

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发展与生态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机理,是从相互作用关系的协调性和动态演化规律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1)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发展与生态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协调性。首先基于PSR理论框架,从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生态化两个维度构建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借助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的协调度函数和协调类型的方法,对省域生态—经济相互作用关系的协调度、协调模式进行了分析。

2)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发展与生态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动态演化规律。利用EKC理论对区域生态—经济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绩效评价结果,选取自变量为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因变量为产业生态化水平,并利用面板多项式进行拟合分析。

3. 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发展与生态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典型模式

借助Matlab对30省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生态化水平的面板数据进行面板多项式拟合,拟合采用多项式次数依次递增的方法,选择通过显著性检验并且拟合优度最好的拟合方式。生态—经济相互作用关系存在六种典型模式,分别为U型、倒U、N型、倒N、M型和W型。

4. 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发展与生态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内在机制

对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发展与生态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内在机制进行研究建模,并运用于典型模式的代表地区的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和分析中。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生态—经济相互作用关系的关键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子课题2: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优化模型体系及仿真平台构建

子课题2从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微观主体——企业入手,基于“自下而上”建模思想,分别从结构分析、区域内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系统优化模型体系、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优化模型体系,以及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仿真平台构建四部分展开研究,按课题预定计划进展良好。

1.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分析

为构建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优化的模型体系及系统动力学仿真平台,借鉴自然生态系统对物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机理,在国家统计局印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和对第四产业——静脉产业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产业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析了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关系,提出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产品流动形成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为后续研究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共生优化、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协同优化,以及系统动力学仿真平台构建奠定基础。 

2.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模型体系构建

1)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内在机理

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在微观层面表现为各类活动间关系的优化和活动单元的优化。活动通过消耗企业各类资源创造出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活动的组合构成了企业的边界。企业作为活动的集合是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的主体。企业共生关系的形成在于企业通过合作获得了共生收益(具体表现为经济收益、生态收益和创新收益)。企业从事各类活动(经济活动、生态活动和创新活动)不断地将资源转化为价值。在此过程中,企业通过自我完善和合作共生两种方式不断改进对环境(市场和政策)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强的持续发展、适应能力差的企业被淘汰,于是,企业自身的特征、企业与其它企业以及外部环境的交互决定了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共生绩效,推动着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发展。

2)基于Agent的多主体仿真模型构建

基于上述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的内在机理,构建了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的多主体仿真模型。模型包括四个主要部分:(1) 仿真目标。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的目标是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高水平协同创造,它在系统层面体现为:① 总量上,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持续改善;② 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利用单位资源创造尽可能多的经济价值和尽可能少的环境影响,即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发展效率提高;③ 经济价值总量增长与生态价值损失增长呈现脱钩态势。 (2) 主体及主体行为。企业是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的主体。不同类型的企业的差异在于:① 投资策略不同:不同类型企业将新增投资分配给经济活动、生态活动和创新活动时的优先性不同。② 合作策略不同:企业通过共生关系的建立获得三种收益,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创新收益。不同类型的企业在评估整体的共生收益时对经济收益、生态收益和创新收益赋予的权重不同。企业通过活动将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同时排放废弃物。经济活动是企业的主要活动,它同时利用物质性资源和非物质性资源生产产品同时产生废弃物。生态活动和创新活动仅利用非物质性资源。生态活动的作用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创新活动的作用是提高生产活动和生态活动的技术水平。(3) 主体之间的交互规则。如果企业 与企业 建立共生关系,企业 获得的共生收益包括三个部分,即经济收益、生态收益和创新收益。通过评估共生收益,企业 与企业 测算建立共生关系获得的效用,进而决定是否建立共生关系。(4) 主体与环境的互动。企业与其所处环境互动而表现出适应性。企业所处环境包括:企业所在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市场需求环境、政府政策等。对于资源禀赋优越的区域,企业获取相应资源的成本更低,这一方面有利于节约企业成本,但另一方面会使企业对该资源产生依赖而形成资源诅咒。相比环境承载力弱的区域,环境承载力强的区域对企业的环境表现的要求更低。市场需求通过向企业传达消费者偏好信息影响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化动态。政府政策对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同样存在重要影响,如:政府对废弃物排放实行强制性的高收费政策,会促使企业通过废弃物交换降低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冲击。

3.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协同优化模型体系构建

1)跨区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协同优化模型框架

依据跨区域产业协同优化的内涵,跨区域协同优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区域产业的经济、生态高水平协同发展,其本质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增长动力优化。由亚当·斯密、罗伯特·索洛等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指出了经济增长的规模性动因(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 以及拓扑性机制(产业结构、产业分工);后来的产业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马歇尔外部性理论则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拓扑性机制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产业关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将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外生“技术”因素,拓展为内生因素,将经济增长的源泉从劳动、资本扩展到技术、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更加强调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撑作用。

从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跨区域产业协同优化,首先需要发挥各个地理空间单元的资源禀赋优势,建立起适应产业生态化发展要求的产业结构,发挥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传统生产要素的作用;其次,各个地理空间单元的比较优势还需要结合区域产业的拓扑结构——跨区域产业空间关联,在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区域产业空间关联机制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要素”与“结构”双重支撑动力;第三,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协同优化,强调各空间单元产业的相互协作,并有机地整合成经济、生态高效协同发展的状态,其本质是依托于区域产业“结构”和“关联”基础上的“要素”流通与配置。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通配置是实现区域比较优势与产业拓扑结构的高效结合的途径,也是发挥地区经济增长双重动力的基本保障。

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本质之一“要素条件”,既反映了各地理区域内资源禀赋,即区域比较优势的来源,是各空间单元的产业参与跨区域产业协同合作的依据,也决定了各个空间单元的产业结构、区域产业分工;本质之二“拓扑条件”,是跨区域产业协同的“脉络”,不仅映射了各个空间单元各自的资源要素禀赋条件,更蕴含了相互间要素共享的协同路径,其外在表现为要素流动的区域经济联系;本质之三“要素流通与配置”,是“要素条件”与“拓扑条件”的结合。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型框架可以概括为“要素”——“拓扑结构”——“要素流通”,分别代表了区域比较优势、区域产业关联和区域产业协同三个层次。

2)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模型构建

在模型构建时,既充分考虑跨区域产业生产要素流通配置的实践背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也与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机制充分对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的“统筹兼顾”:一是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优化的经济、生态协调目标的兼顾;二是既要考虑到产业活动的系统复杂性,也要考虑空间的异质性属性,做到产业空间与区域空间的兼顾;三是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市场配置机制与政府协调手段的兼顾;四是产业活动的微观性和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宏观涌现的兼顾。

在跨区域产业系统生产要素配置模型设计方面,考虑如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跨区域产业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的动力基础是企业自身内部及其与区域空间条件之间的科学、高效耦合。推动跨区域产业空间分布优化,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而企业是市场主体。企业对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优化的反应主要体现为企业主体的跨区域选址决策。对企业而言,其决策内容主要包括:劳动力需求、产业用地需求(用地面积、用地成本)、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需求。企业的空间位置决策是在满足上述生产要素需求前提下,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从企业自身而言,企业所处产业链、产业价值阶段,对于其对空间区位的认识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实现科学、合理的跨区域空间分布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跨区域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的主要实现渠道是建设各个层级空间的产业功能区块。跨区域产业空间分布优化是在我国经济战略总体格局的大框架下,面向不同的区域空间条件,推进各个级别空间的产业区域集群模式。三是跨区域产业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的主要保障是完善的市场结构及完备的政府协调措施。促进企业在区域空间的自由流通,需要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作为支撑,企业在各个不同区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在市场的力量下推进,而另一方面,为有效地防止市场失衡,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同,以各自的区域空间条件为参考,把握好生态环境承载的限制。

上述平台的均衡策略提供了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目标的实现路径-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模式。生产要素的空间自由流通是实现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三个层面优化目标的基本条件,从微观主体到宏观布局体现、融合市场配置能力与政府调控手段的配置方式、统筹产业活动复杂性与空间异质性的跨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优化机制设计是生产要素空间配置策略的诞生基础。

本课题在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空间均衡优化中同时考虑上述空间经济“关联”与环境“溢出”的效应,这种空间综合效应将通过企业微观主体的异质性对宏观的跨区域产业生产要素配置优化产生影响。企业对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优化的反应主要体现为企业主体的跨区域选址决策,以企业的效用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对企业而言,其在优化过程中的主要决策内容包括:劳动力需求、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需求、产业用地需求(用地面积、用地成本)。从企业角度而言,空间选址决策主要以满足上述生产条件需求条件下,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目标。跨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空间经济活动“关联”与环境 “溢出”效应也会根据企业自身的内在属性不同而对企业选址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地方政府而言,其在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空间布局优化中的决策包括:产业用地资源的供给模式,包括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密度、产业用地开发成本控制、区域可容纳产业数量(依据产业类型、资源承载力等要素决定));区域间的协同策略制定(税收及转移支付政策的协调)。在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空间均衡优化过程中,各个地方政府以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生态协同性为决策目标,以产业发展的空间关联模式为参考依据,设置不同的税收比例。产业税率体现在企业主体的生产经营成本中,与劳动力成本、贸易成本一起,构成企业跨区域选址决策的约束条件。

传统的空间均衡模型中对市场结构的假设是基于产业部门的差异化展开的,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是体现在不同产业类型上。本课题针对空间结构的设置,将市场结构的假定对应于区域产业的空间“封闭”性上。设空间存在 个市场中心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在不同区域间自由迁移,达到均衡状态时,企业效用 外生,对应的企业数量 是内生变量;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区域空间的企业数量总数 维持不变,达到均衡状态时,不同区域空间上的企业效用平衡,企业效用 内生。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优化以资源配置的市场均衡为基本机制。均衡状态的实现,是在多个层面达成的,一是参与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优化的各主体达成的,满足各主体的优化目标及条件,二是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经济、生态协调性要求,即生态承载力约束,三是政府促进“公平”的调节目标。在上述三个层面的内涵下,均衡状态的内容一方面包含产业活动的生产要素配置,包括土地资源 、劳动力资源 另一方面则是不同空间生态承载力约束下的均衡状态属性,用各个区域空间上的产业发展容量 表示,代表该区域的企业主体的数量;而政府层面的税收调节机制则反映在产业用地成本 上面。

该模型在上述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优化机制基础上,研究不同产业活动空间关联模式下,不同要素的空间配置对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分布优化,是经济活动的各类参与主体,主要是企业、政府双方,结合自身的规划目标、选址效用,综合考虑环境承载、地区平衡等调节目标,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下达成的产业空间分布的均衡策略。

4.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平台构建

基于上述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分析,构建了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动力学仿真平台。

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动力学平台包括建模和仿真部分,其中建模过程包括:(1)系统优化目标确定。依据本项目所提出的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高水平协同创造的总目标,参考“十三五”规划等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从总体上、效率上以及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程度上来确定系统优化的目标,实现未来经济中高速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产业生态化发展效率显著提高,促进经济产出与生态压力之间的脱钩。(2)子系统划分。按照整个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进行子系统的划分,物质流动的最终价值体现在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体现在能源子系统中,如前文所述,模型中信息的具体表现为各类技术,并构成技术子系统。(3)关键变量的识别。根据系统目标,重点参照世界模型、T21中国模型等经典模型,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提取系统关键变量,具体请参见下表2。

废物处理率

(4)因果链路分析。经济子系统中体现了不同产业部门生产活动中各变量间的关联关系,以农业部门为例,其产值主要受农业技术进步、农业资本、农业劳动力及对农业的中间投入四个变量的影响,而农业部门产值的增加反过来又会造成农业资本、农业劳动力及对农业中间投入的增加,因此所有的反馈均属于加强型的正反馈,不同产业的关联关系主要通过部门间的中间投入来实现。仿真包括:(1)仿真平台功能分析。功能主要为:预测未来在不同情境下整个系统及各产业部门的经济价值创造和生态价值创造;测试不同的经济政策、环境政策分别对经济水平和生态化水平的影响,即政策变量的敏感度分析;寻找两类政策的优化方向,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规划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情景,并从多种政策情景中选择最优方案;通过对历史的模拟和未来的预测,寻找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协同创造的拐点。(2)模型算法设计及实现。(3)仿真平台测试及结果输出。

子课题3:我国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研究

子课题3围绕我国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共生优化问题,已展开了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理论框架的构建,我国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绩效评价及共生优化机制,面向共生优化的我国区域产业系统结构及布局优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具体如下:

1.界定了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的相关概念,包括产业共生的内涵、产业共生的生态-经济特征以及产业共生优化的内涵。产业共生是指各类产业的不同价值活动模块,通过经济联系和生态联系所形成的融合、互动,最终形成生态-经济相协调的发展状态。产业共生优化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高水平协同创造。从微观层面来看,产业共生优化表现为通过各类活动之间的有机连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价值的协同创造。产业共生优化包括总量优化和效率优化两个基本层次。产业共生优化在总量上的优化表现为经济价值总量增长与生态价值损失增长的脱钩。产业共生优化在效率上的优化表现为资源在各类活动间最优配置。

2.从企业共生关系的建立和共生收益的来源入手,分析了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的内在机理,构建了产业生态经济共生优化的多主体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共生优化的模式和路径。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的内在机理、产业共生优化的模式和路径共同构成区域产业共生经济系统共生优化的理论框架。

3.从“效率”和“脱钩”两个方面勾勒出我国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绩效的基本轮廓其中,效率即生态化发展效率体现了 “资源-价值”转换过程的有效性;脱钩即绿色脱钩指数体现了经济活动和生态活动耦合的协调性。具体地,①为了评估各个地区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发展效率,通过Nash讨价还价博弈得到一组经济和环境两个角度均认可的一组权重,利用这组权重计算了我国三十个地区2000-2011年间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发展效率。②运用混合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计算出“两横三纵”城市化地区三种生态化发展效率的得分(即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和生态效率),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两横三纵城市化地区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发展效率。③构建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两个账户用以核算生态资本损耗情况,进而分析了我国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面临的生态负荷。进而,运用Tapio脱钩指数构建了反映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经济产出与生态压力之间脱钩关系的绿色发展脱钩指数。

4.提出我国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提高效率”和“促进脱钩”的双轨优化机制。具体地,① 探讨了我国省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化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② 通过非效率分解分析了“两横三纵”城市化地区生态化发展效率缺失的内生影响因素及“两横三纵”城市化地区的发展模式特征,从而提出 “两横三纵”城市化地区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路径。④ 基于LMDI模型将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产生的生态压力变化分解为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及规模效应,从而解析清楚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脱钩优化机制。

5.针对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纵向涌现性”优化方式—产业结构优化和“横向协同化”优化方式—产业布局优化,分别基于生态化发展效率和绿色发展脱钩状态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行了优化分析。具体地,①根据产业自身特征和产业间关联特征将我国44个两位数行业分为优化发展组、限制发展组、自由发展组和重点发展组四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节能减排目标设计了若干产业结构调整路径并以生态化发展效率为基准识别出“十三五”期间的最优产业结构调整路径,进而分析了最优产业结构路径下的要素构成和产出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结构变迁效应。②运用偏离份额模型以提升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发展效率为基准得到有利于实现我国30个地区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高水平协同创造的产业结构体系。③根据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脱钩状态可以划分为良性互动状态和失调状态。对处于良性互动状态的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产业布局优化主要考虑在满足“十三五”规划中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实现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最大化;处于失调状态的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产业布局优化主要考虑满足“十三五”规划中经济增长和带动劳动就业前提下实现资源使用的最大化节约和环境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在这个产业布局原则下,利用多目标规划模型与Weaver-Thomas模型相结合对全国30省市优势产业群进行选择。

6.基于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仿真平台,对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相关政策进行了优化设计。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实证研究仅仅局限于省(市)域层面,而借助更为细分的数据显然能够得到更多有价值的结论。改进措施是抽样调查与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结合,从而平衡细分数据获取成本与研究结果适用性之间的矛盾。

子课题4:非平衡发展条件下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优化研究

围绕跨区域产业协同优化这一主题,主要完成了以生态效率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发展的现状评价分析、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协同优化内涵、优化机制框架以及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关联优化、生产要素跨区域流通配置建模等研究。

1. 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协同现状评价研究。从生态效率水平、生态效率空间均衡性以及产业空间关联现状三个方面,对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优化现状进行评价分析。

1)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效率水平评价研究。分别以中国的经济结构、生态结构为基础评价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率。相关的研究结果包括:以省份数据为基础的我国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效率;考虑地区经济基础差异的我国产业环境全要素生产效率;考虑生态承载力差异的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率。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效率水平空间均衡性评价;

2)分别以我国的经济结构、生态结构为基础,评价我国产业发展的经济、生态空间均衡性。运用绿色贡献系数(GCC)作为分辨外部公平性的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包括:以省份数据为基础的我国各区域间的生态效率空间均衡性;考虑地区经济基础差异的生态效率空间均衡性;考虑生态承载力差异的生态效率空间均衡性;

3)对我国的跨区域产业活动的空间关联进行了现状分析。依据跨区域投入产出表,从产业经济关联、环境效应两个角度,提炼不同类型产业对应的空间关联模式。包括产业间的关联度分析、产业间的前、后向关联分析、产业关联的区块模型分析;代表环境效应的产业环境效应的强、弱特征分析、产业环境效应的方向特征分析、31个省份的环境效应关联的特征分析以及环境效应关联的区块模型分析。

针对制造业产业转移优化措施,分析产业经济产出、环境污染的空间关联特征。分析“十五”至“十二五”规划期间已采取的产业活动跨区域优化措施对我国的区域产业经济、生态空间分布的影响,阐述我国“十五”至“十二五”规划期间,跨区域产业活动布局优化的经济、生态空间变化特征。

2.在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跨区域协同优化评价基础上,指出我国跨区域产业协同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界定了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协同优化的内涵。

3.将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定义为由多个相互关联、又具有差异性的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组成;每个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又包含产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以及技术子系统,界定了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框架。

4.从系统观点出发,依据区域产业内容及区域空间范围、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优化目标等,确定系统边界,分析区域产业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区域间产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作用,以及区域间产业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流通机制,构建了跨区域产业系统的协同优化机制。

5.以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特征出发,通过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建立系统优化的基础,提取系统协同水平的关键控制变量,考察关键序参量的作用下的系统演变趋势,分析对应的区域间产业专业分工合作模式——区域间产业关联模式的演化特征,并以系统优化目标为依据,提炼最佳的跨区域产业关联模式。最后,在区域结构优化、产业关联模式优化基础上,分析跨区域资源流通配置优化的方式。

6.基于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构建。用系统整体的观点,在考虑各空间单元产业系统的外部环境约束——经济发展需求、生态承载力、资源消耗总量约束等的基础上,以区域整体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目标,对各空间单元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具体构建了基于地方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多目标规划模型,以及考虑到各个地区的承载力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决策差异性、产业发展条件的变动等特征时的模糊多目标决策优化模型。

7.跨区域产业空间关联优化及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在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禀赋条件(各空间单元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产业发展的拓扑条件(产业关联),并在模型中纳入产业发展的非生产要素条件(技术因素),研究跨区域产业协同优化。技术进步方向、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匹配共同对跨区域产业关联产生影响,建立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空间关联优化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8.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研究。综合考虑了各个空间单元内参与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主体的利益,分析比较不同的外部条件(主要是不同产业关联模式、不同的资源条件下),各类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通配置方式,以及这些条件发生变化时,对应的生产要素配置状态的演变特征。

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一是模型验证的数据微观性不足。对于跨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协同优化模型,需要多种特征属性地区的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对数据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具有很高的要求。下一步的改进措施,是加大对不同属性特征区域的模型应用验证,提供更丰富多样的研究结论。

子课题5: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机制及政策措施的优化设计研究

本子课题针对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分别从系统运行机制、产业政策选择、政策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三部分展开研究。

1.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研究

本部分已按照研究计划,如期开展对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工作,同时广泛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及数据。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与协同优化研究目标,明确了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与结构,细化了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框架。另外,重点分析了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驱动机制和保障机制。研究进展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1)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与结构。

根据前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与协同优化的研究分析,此部分主要对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运行的机制进行研究。首先结合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特点、优化方式、运行目标以及系统运行机制的主要特征,分析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根据分析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可以简要概括为:在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中,各个构成要素的结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原理及其运行方式。其次,围绕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运行目标,结合系统科学相关理论,从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以及系统运行的驱动、保障、协调、反馈控制等主要功能角度出发,构建了产业生态经济系统机制链,包括驱动机制、保障机制、协调机制、反馈控制机制四个方面。同时,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各机制内涵,需根据产业生态经济系统涉及地方主体的利益关系特征以及污染行为活动受限的程度的不同,将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分为宽松—偏害、严限—偏害、宽松—共损和严限—共损四种类型,进行具体分析界定。各个机制之间的联系及包括的主要构成要素,如下图2:

2)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驱动机制。

随着资源成本上升和环境约束的强化,市场对绿色产品需求的增加,使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日益增强,这也是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在根本动力来源。对于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而言,经济高质量增长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内在根本驱动力;市场需求和政府引导是外部重要推动力;绿色技术发展是催化剂。本部分分别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并考虑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宽松—偏害、严限—偏害、宽松—共损和严限—共损四种类型的各自特征,研究了产业生态经济系统驱动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3)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保障机制

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保障机制是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根据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现状,本部分主要从资源供给、政府制度保障和绿色技术支撑等方面来描述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保障机制。其中资源供给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能源等重要资源的提供。制度保障可以分为法律制度、政府政策及管理制度、企业规章和消费行为规范等多个层次激励与约束政策,如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导向;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信贷等政策手段激励企业实现清洁生产的激励措施,以及污染减排和治理的约束性法律法规。绿色技术支撑可以分为绿色技术战略、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平台等,如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等。

2.产业生态经济系统政策选择

1)政策选择原则

通过对国家或地方政府发布的规划纲要、工作报告、政府网站等进行调研分析,对现有政策体系现状进行全面总结,权威报告主要有国家历次《五年规划纲要》、历次《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建设规划》、《中国制造2025》、《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等,同时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分析,系统梳理了现有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相关各类政策及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措施的优化设计需遵循以下原则:

(1)敏感性原则。敏感性主要是指通过测算各类政策对系统经济效益指标和生态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而从众多产业政策中找出对系统有重要影响的、有利于实现系统目标的敏感性政策。(2)功能性原则。不同政策在系统运行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既有注重行政管理职能的限制性、禁止性政策,也有突出市场手段的激励性、引导性政策。(3)可操作性原则。政策效果最终通过量化指标来体现,因此要注重所选政策的可执行性,即每项政策均可以量化衡量。(4)连续性原则。政策措施的优化设计必须基于前期实施的政策进行政策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以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产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平稳性。

2)产业政策归类及选择

对产业政策的归类主要从价值创造和功能体现两个维度进行:

当考虑系统内产业政策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时,将其划分为经济类和生态类,其中经济类主要包括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等,生态类主要包括环保投资政策、环保税费政策、排污上限政策、能源结构政策、能源价格政策等。

当考虑系统内产业政策政府和市场分别所扮演的角色时,将其划分为选择性产业政策和功能性产业政策,其中选择性产业政策更加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比如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环保投资政策、排污上限政策等,功能性产业政策注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所不同,比如环保税费政策、能源结构政策、能源价格政策等。

3. 政策措施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

针对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高水平协同创造的优化目标,设计政策措施优化调整的不同情景,具体地:在经济发展速度(高、中、低)和生态化水平设定(严格、中等、基准)的各种组合情境下,对不同政策体系进行仿真分析,确定选择的优化政策措施。

(1)时间维度。产业政策在不同的时段下有不同的政策效果,因此在情景设计时,从短期、中期、长期来体现政策的差异性,具体设计时以未来3个五年计划进行区分。(2)空间维度。考虑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承载力等差异,产业政策在不同区域的倾斜方向有所不同,在具体设计时,可根据区域经济和生态特征来进行选择。(3)产业维度。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主体是体现产业间的关联关系,不同产业间投资率的调整最终影响产业结构,在具体设计时,参考国家对某些产业的扶持政策进行重点调控。(4)政策情景的精炼。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等方法,去除多种情景的共线性特征,既减少工作量又不失其全面性。

3. 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 调查研究情况

本课题的调研主要为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优化和运行的机理研究和政策建议,提供实践背景和数据支持,并使理论研究为政府、企业等相关决策提供科学支持。采取的调研方法包括:资料搜集整理、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相关人员访谈等。

调研数据主要从统计年鉴、数据库和权威发布报告中获取,统计年鉴主要有《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等;数据库主要有国研网、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高校财经数据库;权威发布报告主要为《2011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国300个省市绿色经济与绿色GDP指数》等;主要统计数据设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数据用来测算我国区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发展效率和绿色脱钩指数,二者勾勒出我国区域产业共生经济系统共生绩效的基本轮廓。研究中从“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Elsevier”、“Springer”、“Ei”等数据库中广泛收集有关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共生优化的文献和书籍,为研究奠定了基础。

根据子课题的研究主题,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文献650余篇,并在相关政府网站(包括:国家发改委、环保局、财政局、江苏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物价局、科技厅、地方税务局等)、国内外各种环保机构、环保组织及各国环保局网站(如: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IPCC))等,广泛收集整理了与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优化运行机制相关的资料。

先后组织多次实地调研。课题组成员于2014年5月9日至12日,从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调研了苏南→苏中、苏中→苏北的跨区域产业转移、产业集群迁移以及企业搬迁等情况,以期明确跨区域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在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协同创造方面的主要问题与矛盾,为以后的理论研究提供数据与实际支撑。

课题组成员先后深入到镇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润州工业园区)、镇江市政府、镇江市城际商业圈、相关产业集群与大中小型企业等,针对苏南→苏中、苏中→苏北跨区域产业转移情况进行了充分调研,主要调查了镇江市承接苏南地区城市以及苏北地区城市承接镇江市跨区域转移产业、跨区域迁移产业集群、跨区域搬迁企业等具体情况。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王文平教授率项目组成员一行,针对江苏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制度、法律法规、产业经济政策,以及公众参与四个方面,多次进行实际调研和访谈,调研分析了江苏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系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形成调研报告《新形势下江苏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系统现状及对策研究》,提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和“绿色江苏”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为政府环境保护制度系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的决策支持,得到江苏省经信委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5年7月15日至7月18日,在首席专家王文平教授带领下,课题组六位成员,赴江苏省徐州市进行实际调研。徐州市作为全国交通重要枢纽城市,处于功能性城市化快速推进期和产业转型发展期,要实现生态化与经济发展高水平协同创造,面临城市待建区范围较大,建成区内老工业区、城中村、棚户区用地比重大,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欠账较大,产业层次低、亟需转型升级,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各类产业间的共生协同发展的实际,提炼产业系统优化的区域约束和优化目标。

2015年10月15日至10月17日,课题组成员陈娟副教授一行,针对泰州市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资源节约体系、循环经济体系等,以及兴化市戴南镇传统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现状展开调研,课题组成员通过座谈、走访企业及数据统计分析等,掌握大量一手资料,为项目深入开展提供了实践支撑,也为泰州市循环经济与绿色低碳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制订,以及戴南镇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保障。

2)学术交流及国际合作情况

2014年10月5-8课题负责人王文平应邀赴美国San Diego参加了201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国际会议,在会上宣读论文: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省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性研究、Research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transforming enterprise cooperation network based on G-AHP,并与国内外同行交流了项目的研究成果。

项目首席专家王文平教授及项目组成员于2014年10月17日-20日参加了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并宣读论文《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省域产业生经济系统协调性研究》。

课题于2014年 11月24日举行了课题进展总结报告会,王文平教授介绍了课题总体进展情况。来自江苏省委党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特邀专家、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及部分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还就代表性成果进行了汇报和交流。

2015年6月20日至21日,项目首席专家王文平教授参加了由Leverhulme Trust基金会资助的Leverhulme Trust灰色系统学术会议。会议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响应,来自英国De Montfort University、波兰Poz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余位教授、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王文平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大数据时代的不确定性分析——大数据与灰色系统》的大会主题报告。

2015年8月18-20日在英国De Montfort大学召开The 5th IEEE International Grey System and Intelligent Services,王文平教授应邀担任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并报告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阶段成果,受到与会学者关注和好评。

课题于2015年 12月4日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举行了年度成果总结报告会,王文平教授介绍了课题总体进展情况。来自江苏省委党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特邀专家、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及部分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还就代表性成果进行了汇报和交流。

课题负责人王文平于2016年7月6日至7日,邀请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商学院Shuya Yin作专题报告,并进行学术交流。

2016年8月8日至11日,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y Systems and Uncertain Analysis(GSUA) 在英国莱斯特召开,来自英国De Montfort University、Manchester university、波兰Poz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余位教授、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项目首席专家王文平教授应邀作了题为《Study on Spatial Correla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es between Different Major Functional Areas Based on Grey Target Theory》的大会主题报告。由中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波兰、西班牙和罗马尼亚等国,联合发起成立了全球性灰色系统学术组织国际灰色系统与不确定分析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rey System and Uncertain Analysis(GSUA)),王文平教授当选为国际灰色系统与不确定分析联合会Fellowship。

4. 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项目首席专家王文平教授应邀参加了2015年12月5日-6日,由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大学智库论坛与复旦大学承办的中国大学智库论坛。论坛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主题为《2020:从“四个全面”谋划中国发展》。王文平教授做了《以绿色创新推动绿色发展的新思路和政策建议》的分组报告,报告引起与会专家关注和热烈讨论,并收入论坛出版的中国大学智库论坛2015年年会咨询报告集。

2015年8月18-20日在英国De Montfort大学召开The 5th IEEE International Grey System and Intelligent Services,王文平教授应邀担任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并报告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阶段成果。所提交的论文“The Optimization Degree of Provincial Industrial Ecosystem and EKC of China—Based on the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被评选为会议优秀论文。

项目子课题4负责人及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获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子课题1负责人及本课题组成员的两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另外,项目组成员赵驰副研究员的研究成果《加快江苏小微企业持续性成长的对策建议》,获得到江苏省省长石泰峰批示。

二、研究成果情况

自2014年7月以来,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的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结论,相关成果应邀在中国大学智库论坛报告,首席专家王文平教授应邀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作主题报告,学术论文发表于《中国软科学》、《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管理工程学报》、《Sustainability》、《COMPLEXITY》、《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等本学科权威及核心学术期刊共41篇,硕士论文4篇,博士论文2篇。其中,被CSSCI索引24篇,被SCI索引6篇,被SSCI索引1篇,被EI索引8篇。

一、 代表性成果简介如下:

1. 陈黎明, 王文平, 王斌. “两横三纵”城市化地区的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和生态效率——基于混合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合图法的实证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5(2):96-109. (CSSCI索引)

运用混合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HDDF)对2011年"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62个重要节点城市的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和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62个城市的平均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和生态效率分别为0.66、0.40和0.42,仍然存在较大的效率改进空间。优化开发地区在三种效率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重点开发地区,扮演着"先进者"的角色。合图法分析结果表明,62个城市可以分为四类,分别对应四种经济发展模式,应该采用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策略。

该成果发表于《中国软科学》并被CSSCI收录,被下载719次,被引用2次。

2. 束慧, 王文平. 技术效率、资本规模对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影响[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5, 35(11):2785-2797. (CSSCI、EI索引)

以区域产业项目迁移为背景,融合产业资本规模异质性,建立区域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模型,利用离散随机变量仿真方法预测迁移项目的空间分布;以产业经济效益,能耗特征对产业进行分类,设定不同类型的产业技术效率发展方式,借助生产函数法和产业污染投影系统,仿真分析不同技术效率发展方式下的迁移产业产出和污染排放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利用环境基尼系数对迁移项目空间布局的经济、生态均衡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业资本规模异质性会有效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间的矛盾;相对于注重低能耗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单纯注重经济效益的产业技术发展方式会加剧区域经济、生态的非均衡性;在短期内,相比于低能耗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的规模化建设对区域整体的经济、生态均衡性影响更加显著。

该成果发表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并被CSSCI、EI收录,被下载196次。

3. 周甜甜, 王文平.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省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性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4(s1). (CSSCI索引)

在分析产业生态经济系统中产业经济发展与产业生态化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借助Lotka Volterra模型分别对全国30省域内产业经济和产业生态化的共生关系和共生协调度进行测算,然后根据共生关系和发展水平两个维度将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类型进行划分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省域间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生态化不平衡的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安徽省产业经济和产业生态化水平偏离最小,广东省偏离最大;辽宁、山东、浙江、海南和重庆为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黑龙江、四川、云南、青海、宁夏和新疆为相互抑制的竞争关系;重庆共生协调度最高,新疆最低;人均GDP、污染治理、自主研发能力、低能耗产业占比对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性均为正向影响,重工业占比和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量占比对系统协调为负向影响。

该成果发表于《中国管理科学》并被CSSCI收录,被下载170次,被引用2次。

4. 花磊, 王文平. 不同创新类型下的有效创新网络结构[J]. 管理工程学报, 2014, 28(3):110-119. (CSSCI索引)

通过构建知识在网络上流动、重组和选择的创新模型,研究了何种结构的创新网络能够最有效地促 进创新.在创新模型中设置不同参数,将创新分为探索式与利用式两种不同创新类型,进而以创新时间和成本为目标,研究提出不同创新类型下最有效的创新网络结 构,并将其划分为理想核心外围图族网络和改进对称轴星族网络,其中:理想核心外围图族位于探索式创新的时间-成本率前沿面上;改进对称轴星族位于利用式创 新的时间-成本率前沿面上.进一步研究指出,网络结构导致的交流机会、结构瓶颈和交流扰动是产生上述结果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增加交流机会和减少结 构瓶颈在两种创新类型下都会提高创新效率;增加交流扰动会提高探索式创新的创新效率,降低利用式创新的创新效率。

该成果发表于《管理工程学报》并被CSSCI收录,被下载492次,被引用6次。

5. Yue S, Yang Y, Hu Y.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Green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s Experience[J]. Sustainability, 2016, 8(2). (SSCI索引)

通过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构建绿色增长效率、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指数,实证分析2004-2011年中国104个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情况。结果发现:(1)各城市的绿色增长效率不同。深圳是绿色增长效率最高的城市。(2)总体来说,FDI对中国城市的绿色增长有积极影响。(3)进一步绿色增长效率分解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FDI通过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促进中国经济绿色增长。(4)不同行业的FDI作用各不相同。污染密集型行业中,FDI主要通过提高经济效率来实现绿色效率增加。其它行业中,FDI主要通过提高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来实现绿色效率增加。

该成果发表于《Sustainability》并被SSCI收录。

6. Hua L, Wang W. The impact of network structure on innovation efficiency: An agent-based study in the context of innovation networks[J]. Complexity, 2014, 21(2):111–122.(SCI索引)

本文通过构建创新过程的仿真模型,探讨了网络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节点间的路径长度越短,越有助于探索创新效率的提高,越有利于开发密集的集群创新效率的提高。小世界性越强越有利于这两种创新的混合效率的提高。此外,我们讨论了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创新和创新政策制定者。

该成果发表于《COMPLEXITY》并被SCI收录。

7.王文平. 以绿色创新推动绿色发展的新思路和政策建议. 中国大学智库论坛.2015年年会咨询报告集.

报告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特征和面临的严峻资源环境压力,提出要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需要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刚性和人口红利释放殆尽的背景下,抓住绿色创新这一着力点,通过创新生产要素供给和生态效率的提高,推动绿色发展。报告在对中国绿色发展绩效及“两横三纵” 经济轴带生态效率现状进行实际调研和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以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为重要内涵的绿色创新,改善或消除了工业革命以来许多科技创新的环境负外部性,具有提高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的双重功能,是化解经济中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矛盾,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的关键。绿色发展的本质是提高生态效率,绿色创新是提高生态效率的着力点;并提出了以绿色创新提高生态效率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该研究成果应邀在2015年12月5日-6日,由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大学智库论坛与复旦大学承办的中国大学智库论坛上报告,收入中国大学智库论坛2015年年会咨询报告集。

课题组供稿

(责编: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