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金芷君:《道藏》医籍分类研究实例举隅

金芷君2016年11月23日13:41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藏》医籍研究与校注”负责人、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员

大型综合性丛书《道藏》可以说是一部道教学说的百科全书,其内容涵盖中国古代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医药、化学、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是可以大力取资的古代文化科技宝库,正如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采摭诸书》(1556年)中《道藏经》条所概括的:“五千四百二十卷,三教九流靡不毕具。”

目前国内较为通行的《道藏》本子为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之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合刊补足本,共1476种,5485卷。其中收入了大量的医学理论、药物方剂、养生方法诸类著作,但由于它们被分布在以传统三洞四辅七部法(洞真、洞玄、洞神、太玄、太平、太清、正一)分类的皇皇巨编之中,欲系统完整地了解其概貌并非易事,且相当一部分医药养生篇章还分散交叉见于《道藏》其他类别经籍之中,甚至一些章节、方法在不同的经籍中拥有不同的名称,若非经过分门别类系统梳理,难以厘清其真实存在和流布情况并比较其异同,从而达到正确有效利用相关文献的目的。

兹以《道藏》所收载的出现频率颇高却分布不同部类、内容异同不一之黄庭内景脏腑吐纳补泻法相关经籍及篇章为例,通过提示其所在三洞四辅七部中的位置,比较其脏腑吐纳补泻法及脏腑神图、解剖图异同等一些基本内容的简述,借以管窥《道藏》医籍分类研究重要意义之一斑。

1.《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并序》,见洞玄部灵图类,唐代胡愔编述。书中较多引用了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修真精义杂论》中有关脏腑结构位置、生理功能、病理症候之文。其五脏六腑吐纳法依次为:肺呬为泻,心呵为泻,肝嘘为泻,脾呼为泻,肾吹为泻,胆嘻为泻;五脏六腑均以吸为补法。虽未言及脏腑神名,但绘有五脏六腑之神图。(图1)

2.《上清黄庭五脏六腑真人玉轴经》,见正一部,未署撰人,据肺神名“白虎”作“白兽”,推知应出于唐代(避唐太宗祖父李虎之讳)。其五脏六腑吐纳补泻法及次序同《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并序》。脏腑神名分别称白兽(肺)、朱鸟(心)、龙(肝)、凤(脾)、白鹿(肾)、龟蛇(胆),脏腑解剖形象则分别如悬磬(肺)、莲华(“华”同“花”)(心)、悬瓠(肝)、覆盆(脾)、圆石(肾)、悬瓠(胆),并绘有相应脏腑神图及解剖形象图。(图2)

3.《五脏玉轴图》,见《云笈七签》卷十四《三洞经教部》,属太玄部。其脏腑吐纳补泻法同上述二经,行文基本同《上清黄庭五脏六腑真人玉轴经》(肝脏形象作“悬匏”,按“匏”同“瓠”),脏腑神图则同《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并序》。(图3)

4.《四气摄生图》,见洞神部灵图类,不著撰人。据《崇文总目·道书类三》有著录且书中丸方未避北宋末钦宗赵桓之讳改作“圆”而仍作“丸”,疑不迟于北宋。序中“因幼慕道门,栖心澹薄,究《黄庭》之妙旨,穷五千(即《老子五千言》)之玄言。今则采掇方书,搜罗秘诀,四季避忌,一年修行,录之座隅,日可观览……”之句,与《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序之“幼慕玄门,炼志无为,栖心澹泊,览《黄庭》之妙理,穷碧简之遗文……今敢搜罗管见,罄竭謏闻,按据诸经,别为图式。先明脏腑,次说修行,并引病源、吐纳、除疾,旁罗药理、导引屈伸、察色寻证、月禁食忌……”体式极为相似。

本书所列脏腑次序为肝、心、肺、肾、脾、胆(与上述诸经有所不同),“六气法”中曰“上热呵心火,眼昏嘘自治,肺寒呬即效,耳病著心吹,脾胃常呼吸,三焦滞处嘻”(三焦属手少阳经,胆属足少阳经,为手、足同名经,经脉相连,经气互通,同名经对治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法则),谓“此六字去五脏诸疾”。脏腑神名及解剖形象名同《上清黄庭五脏六腑真人玉轴经》,但图画则巧妙地将脏神藏于解剖形象图内。(图4)

5.《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见《修真十书》卷五十四,属洞真部方法类。虽序文及内容基本同《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并序》,但又羼入了《上清黄庭五脏六腑真人玉轴经》的部分论述;而其“肺……为玉堂宫”“肝……为清泠宫”诸言则出于梁丘子注《黄庭内景玉经·常念章》“六府修治勿令故”所云“六府者,谓肺为玉堂宫尚书府……肝为清泠宫兰台府”之句。其吐纳补泻法同《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并序》而无脏腑神图。

6.《检时含景补泻图》,见《太上养生胎息气经》,属洞神部方法类。其文字内容、脏腑神名和解剖形象名与《上清黄庭五脏六腑真人玉轴经》相似而极简略,且图省阙。

其吐纳法颇为独特:虽泻法与上述诸经同,但补法却与诸经以“吸”为补之旨完全相异,似乎是运用了五行相生之理,即某脏之泻法为其相生之脏的补法(胆腑补法则用其相表里之肝脏的泻法),即:肺,呬为泻,呼为补;心,呵为泻,嘘为补;肝,嘘为泻,吹为补;脾,呼为泻,呵为补;肾,吹为泻,呬为补;胆,嘻为泻,嘘为补。兹依照五行相生顺序示其泻、补循环规律:

如上所述,仅一个黄庭内景系列的脏腑吐纳补泻法在《道藏》中就有如此众多的流布和异同不一的面貌;至于内容相同而在不同经籍中称谓不同者亦比比皆是,如见载于《上清修身要事经》的“太上黄素道士自按摩头面法”,在《上清修行经诀》中称“道士自按摩法”,《正一法文修真旨要》《修真十书·杂著捷径》《云笈七签·秘要诀法》中称“明耳目诀”,而在《枕中记》《摄养枕中方》中则称“导引(法)”。凡此种种,都是在对《道藏》医籍进行详尽分类梳理和充分探索研究的基础上才得以明晰厘清的。通过分类梳理研究,也为相关经籍的校勘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书证依据。

随着传统文化的日益回归,对本土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已是举国重视的工作;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医疗养生亦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丰富的样式。道教医学养生学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广泛的认同度和众多的健体术,可谓本民族得天独厚的宝藏,本文仅以一二种道教养生法的不同流传版本为例,展示《道藏》医籍分类研究特点和价值的冰山一角。

如何较为全面地观览《道藏》医药养生内容概貌,认识其在传统文化和疗病健体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在浩瀚繁复的文献中辨别具体理论方法的异同,则《道藏》医籍分类研究成果给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更多的思考、甄别和选择。

(责编:李叶、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