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道路研究”

   课题组举行开题报告会

2016年06月07日14:08

11月23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道路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湖南师范大学红楼宾馆三楼会议室举行。专家组成员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徐长生教授、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刘霞辉研究员、金成武副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刘子兰教授,项目首席专家欧阳峣教授、校纪委书记唐贤清教授、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王铁钢等出席,课题组成员袁冬梅教授、汤凌霄教授、易先忠副教授、李君华副教授、蔡兴副教授、曹虹剑副教授、唐玲博士、郑辛迎博士、戴家武博士、张杨博士、范子杰博士等参加会议。

首席专家欧阳峣教授代表课题组做了开题报告,从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子课题结构和主要内容、研究进度和任务分工以及国家社科规划办反馈意见等方面作了介绍。该项目计划在3年内完成。预期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翻译出版《国家规模和经济增长译丛》;写作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0篇左右;为国家社科办《成果要报》提供2篇对策建议;撰写1部学术专著,并申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欧阳峣教授恳请各位专家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完善课题研究。

在专家组长徐长生教授的主持下,专家组成员围绕怎样完善研究思路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刘霞辉研究员认为,大国不仅是体量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异质性问题;大国经济不仅仅是经济学概念,而且应该是政治经济学问题,它需要追求经济的独立性、产业的完整性,需要有一套系统的创新。金成武副研究员提出,应该分析经济大国与经济强国、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以及发展阶段,认真研究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刘子兰教授认为,研究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也应该关注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徐长生教授提出,发展中大国的目标是要走向发达大国,所以需要研究发展中大国和发达大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要素方面看,应该研究制度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同时,要分析发展中大国的复杂性,包括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以及制度的路径依赖问题。各子项目负责人同专家组成员进行了交流,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商量了研究的思路、观点和方法。最后,专家组一致同意欧阳峣教授所做的开题报告,并且建议适当进行补充和完善,努力做出高质量的理论成果。

欧阳峣教授感谢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他表示将认真吸收专家们的意见,进一步规范研究对象,调整研究视角,抓住重点问题,希望各位专家能够继续给予帮助与指导。

(课题组供稿)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