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民国新闻史研究动态2016第(2)期总第17期

2016年06月07日15:38

一、工作动态通报

新记《大公报》专题研究文献汇编

一、研究概况

新记《大公报》是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上寿命较长、影响颇深的民营新闻报纸,相关研究始于上世纪50、60年代,至今盛而不衰。研究内容首先涉及《大公报》整体史研究,代表人物有周雨、吴廷俊、方汉奇等;其次为《大公报》专题史研究,包括言论、新闻报道、广告、专刊、相关人物、编辑业务、经营模式等方面,成果丰硕,但质量参差。此外,因该报历史地位与政治立场特殊,故涌现出一批围绕《大公报》政治属性和言论方针的文章著作,例如对该报“小骂大帮忙”标签是非去留问题的梳理和反思,以及以《大公报》为代表的“文人论政”办报逻辑或模式的辩证分析。总体而言,学界对新记《大公报》的研究对象既呈现出纷繁芜杂的特征,在研究方法与路径上又呈现出阶段内的相对一致性。

建国后至70年代末,海峡两岸的学界难以摆脱各自意识形态的影响,大公报研究以政党革命史、阶级斗争史为叙述主线,对抗色彩明显,报刊本位缺失,研究失之客观。改革开放前后,一群老报人纷纷撰写回忆文章,言论倾向发生转向,新闻史领域的《大公报》研究开始展开,1985年谢国明发表的《试论新记大公报的报业机制》成为大陆首篇对该报进行研究的文章。90年代以来,以盛沛林、吴廷俊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开始逐渐正视《大公报》在我国新闻史上的地位,相继出现为《大公报》“辩诬”的系列文章,文章数量不断上升,相关评价逐渐去意识形态化,研究领域也日益宽广,并开始出现以西方新闻理论关照《大公报》的参照视角,《大公报》整体史书写工作取得优异成果,周雨《大公报史》(1993)、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1994)成为《大公报》研究的奠基性著作;2000年以后,从文学史、文化史、外交史、社会史等角度考察新记《大公报》的文章和著作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从而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的代表作,如任桐《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大公报〉政治改良言论述评(1927-1937)》;贾晓慧《<大公报>新论——二十世纪三十年<大公报>与中国现代化》;刘淑玲《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等。同时,《大公报》整体史著作数量有显著上升,其中首推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主编的《<大公报>百年史》,该书梳理了自1902年英敛之初创该报至2002年整整百年的历史,首次完成对《大公报》历史全面完整地梳理。

总体而言,目前《大公报》研究相较于其他报刊史研究成果十分丰硕,近两年竟有再攀高峰之势,以俞凡、郭恩强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学者开始利用历史档案、西方社会学理论重新诠释《大公报》台前幕后、历史与当下的互动关系,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大公报》研究成果纵然主题丰富、数量庞大,但亦有不少老调重弹、毫无新意之作,许多文章主题、研究方法、乃至结论均有雷同乃至重复的现象,仅以“张季鸾”研究为例,有关其报恩思想的论述已然铺天盖地,后人视为当然,研究中缺乏严谨有效地分析。

为直观表现学界对《大公报》研究的整体情况,笔者以CNKI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搜索渠道,提取“大公报”为“篇名”搜索自1950-2015年以来相关研究成果(关键词搜索不准确,易出现无关内容)。数据显示,共有1060条文献篇名中直接包含“大公报”,以10年为一阶段划分,分别有1950-1960共7条;1960-1970 计12条;1970-1980 计7条;1980-1990 计29条;1990-2000计 89条;2000-2010计 536条;2010-2015计472条,可以发现自2000年以来,相关研究呈现井喷趋势,且这一趋势仍可能持续。

二、研究成果具体信息

笔者整理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学界对《大公报》研究的主要代表性著作、期刊文献以及硕博论文,入选标准主要依据被引频次、学者出生、刊物级别等要素。但可以肯定的是,统计仍不免挂一漏万,只能以待后续补充。研究成果具体信息如下表,其中,著作凡31部,期刊论文162篇,硕博论文16部:

主要代表性著作

序号 作者 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高郁雅 北方报纸舆论对北伐之反应——以天津《大公报》、北京《晨报》为代表的探讨 台湾学生书局 1981

2 李金铨 文人论政:民国知识份子与报刊 政治大学出版社 1986

3 周雨 大公报史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9

4 吴廷俊 新记《大公报》史稿 武汉出版社 1991

5 方汉奇 《大公报》百年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6 周雨 大公报人忆旧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1

7 王芸生、曹谷冰 1926-1949的旧大公报 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五至二十八辑) 中华书局 1993

8 孔昭恺 旧大公报坐科记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8

9 王芝琛、刘自立 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 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9

10 王芝琛 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9

11 王芝琛 一代报人王芸生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9

12 贾晓慧 大公报新论: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与中国现代化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13 《大公报一百周年报庆丛书》编委会 我与大公报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14 陈纪滢 抗战时期的大公报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2

15 陈纪滢 胡政之与大公报 香港掌故月刊社 2002

16 胡玫、王瑾 胡政之文集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17 胡玫、王瑾 回忆胡政之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18 徐铸成 报人张季鸾先生传 三联书店 2004

19 徐铸成 报海旧闻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0 杜素娟 沈从文与《大公报》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21 李秀云 《大公报》专刊研究 新华出版社 2007

22 张季鸾 张季鸾集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7

23 《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芸生文存 上海书店 2008

24 林绪武、邱少君 吴鼎昌文集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25 岳谦厚 媒体·社会与国家:《大公报》与20世纪初期之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6 王润泽 张季鸾与大公报 中华书局 2009

27 袁新洁 近现代报刊“文人论政”传统研究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9

28 李满星 张季鸾与民国社会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1

29 张育仁 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

30 任桐 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大公报》政治改良言论述评(1927-1937) 三联书店 2012

31 郭恩强 重构新闻社群:新记《大公报》与中国新闻业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主要代表性论文

序号 作者 文章名 期刊名 年期

1 刘光炎 抗战期大后方新闻界追忆

报学 1952.1

2 德山 旧大公报剖视 新闻战线 1958.1

3 王军余 追念同学张季鸾君 传记文学 1962.12

4 吴相湘 张季鸾先生 传记文学 1964.9

5 陈纪滢 一代论宗哀荣余墨(续) 传记文学 1972.1

6 彭学虞 陈布雷与张季鸾 传记文学 1972.11

7 于衡 沈阳的繁华梦 传记文学 1972.4

8 陈纪滢 一代论宗哀荣余墨(正) 传记文学 1972.9

9 陈纪滢 重庆时代的大公报 传记文学 1973.12

10 陈纪滢 三十年岁首献词与米苏里奖章 传记文学 1976.9

11 陈纪滢 范长江与大公报 传记文学 1977.6

12 陈纪滢 我对季鸾先生及大公报的体认 传记文学 1977.6

13 成舍我 我所接触的季鸾先生 传记文学 1977.6

14 胡健中 我对张季鸾先生的观感 传记文学 1977.6

15 沈云龙 从书生论政谈到报纸的企业经营 传记文学 1977.6

16 陶希圣 遨游于公卿之间的张季鸾先生 传记文学 1977.6

17 陶希圣 关于张季鸾与王芸生的几件事 传记文学 1977.6

18 杨尔瑛 季鸾先生的思想与轶事 传记文学 1977.6

19 程沧波 我所认识的张季鸾先生 传记文学 1977.6

20 刘光炎 一个新闻工作者对季鸾先生的印象 传记文学 1977.6

21 曾虚白 很少得我钦佩者中的一个人 传记文学 1977.6

22 卜少夫 张季鸾先生座谈会后 传记文学 1977.9

23 陈纪滢 张季鸾先生的逝世 传记文学 1978.4

24 陈纪滢 季鸾先生逝世后的大公报 传记文学 1978.5

25 姚保中 “重庆时代的大公报”别记 传记文学 1978.7

26 徐铸成 国闻通讯社和旧大公报 新闻研究资料 1979.1

27 陈纪滢 论大公报 传记文学 1979.1

28 陈纪滢 吴达诠先生与大公报 传记文学 1979.3

29 胡光尘 我记忆中的吴鼎昌(达诠)先生 传记文学 1979.3

30 陈纪滢 哀长江 传记文学 1979.5

31 林墨农 纪大公报(一) 传记文学 1980.1

32 陈纪滢 记王芸生(下) 传记文学 1980.1

33 陈纪滢 记徐盈子冈 传记文学 1980.11

34 林墨农 纪大公报(二) 传记文学 1980.3

35 林墨农 我怎样侧身大公报 传记文学 1980.8

36 陈纪滢 记王芸生(上) 传记文学 1980.9

37 张蓬舟 大公报大事记(1902—1966) 新闻研究资料 1981.2

38 杨纪 大公报香港版回忆 新闻研究资料 1981.2

39 王文彬 桂林大公报记事 新闻研究资料 1981.2

40 李秋生 我所知道的王芸生 传记文学 1981.2

41 林墨农 抗战前的大公报津馆 传记文学 1981.2

42 王文彬 上海《大公报》工作琐记 新闻研究资料 1983.1

43 王学曾 忆报人张季鸾先生 传记文学 1983.7

44 王学曾 吴鼎昌赠张季鸾诗(书简) 传记文学 1983.8

45 曹世瑛 大公报的资金究竟是谁的? 新闻研究资料 1984.1

46 金慎夫 回忆在文汇报、大公报的工作 新闻研究资料 1984.1

47 汪习麟 《大公报·现代儿童》纪略 新文学史料 1984.4

48 曹世瑛 《大公报》与胡政之 文史资料选辑 1985

49 谢国明 试论新记大公报的报业机制 新闻大学 1985.11

50 谢国明 论新记《大公报》的“四不主义” 新闻研究资料 1986.3

51 陈纪滢 张季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传记文学 1987.4

52 阮毅成 我与张季鸾先生的一面之缘 传记文学 1987.4

53 朱民威 张季鸾先生与先总统蒋公的关系 传记文学 1987.4

54 陈纪滢 一代报人张季鸾

中外杂志 1987.4

55 陈纪滢 张季鸾先生小传

报学 1987.6

56 张佛千 张季鸾先生公葬大典私记 传记文学 1987.8

57 萧乾 我与《大公报》 新闻研究资料 1988.4

58 冉茂华 费彝民之死 传记文学 1988.8

59 曹世瑛 新记《大公报》是托拉斯吗? 新闻研究资料 1989.3

60 郑仁佳 大公报三巨头之一胡霖 传记文学 1989.3

61 赖光临 评析中国独立报业 报学 1989.6

62 周雨 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公报杂记 新闻记者 1989.8

63 郑贞铭 张季鸾“报恩思想”的时代意义 近代中国 1990.1

64 周雨 大公报的经营之道——大公报杂忆之三 新闻记者 1990.11

65 王洪鈞 书生办报——张季鸾的风范 中外杂志 1990.12

66 周雨 王芸生的幸遇——大公报杂忆之二 新闻记者 1990.4

67 黄锡景 《大公报》育人用人之道 新闻爱好者 1991.5

68 袁尘影 张季鸾和《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 新闻爱好者 1991.8

69 周雨 大公报独家发表日伪“密约”经过——大公报杂忆之五 新闻记者 1991.9

70 关国煊 被打成右派的左派报人徐铸成 传记文学 1992.4

71 冯英子 长江为什么离开《大公报》? 新闻记者 1992.8

72 刘北汜 最后三年的《大公报·文艺》 新文学史料 1993.1

73 穆欣 四十年代《新华日报》和《大公报》三次论战述评 中共党史研究 1993.1

74 吴廷俊 开报纸社会服务版先河的《大公报·摩登》周刊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3.1

75 盛沛林 张季鸾与《大公报》 新闻爱好者 1994.1

76 盛沛林 小骂大帮忙的《大公报》——评析新记《大公报》办报的政治倾向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1995.2

77 李端生 沈从文与《大公报》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3

78 吴廷俊 杨刚与《大公报》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3

79 牛济 毛泽东眼中的张季鸾和《大公报》 新闻知识 1995.3

80 吴廷俊 评重庆谈判期间《大公报》的立场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4

81 吴廷俊 重庆谈判期间《大公报》评析 新闻大学 1997.1

82 石永贵 报纸因得人而异——试以申报、大公报、台湾新生报、中央日报为例 新闻镜周刊 1997.1

83 李朝津 由抗战胜利前后之大公报言论看美苏冷战的源起 中华军史学会会刊 1997.12

84 宋梅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总编辑──新纪大公报用人经验的借鉴与思考 现代传播 1997.5

85 袁暌九 敬悼文坛宿将陈纪滢 传记文学 1997.6

86 张鸿慰 漓水觅踪影 星岩历艰辛——记王文彬创办桂版《大公报》 新文化史料 1998.3

87 石建国 对皖南事变的另一种反应——《大公报》、《申报》有关报道评析 抗日战争研究 1998.3

88 穆欣 周恩来《致大公报书》发表前后——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上) 新闻界 1998.4

89 穆欣 周恩来《致大公报书》发表前后——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中) 新闻界 1998.5

90 穆欣 周恩来《致大公报书》发表前后——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下) 新闻界 1998.6

91 朱传誉 大公报阴魂不散,王芸生死不瞑目 传记文学 1998.7

92 张颂甲 为《大公报》讨还公道 新闻记者 1999.5

93 马飞孝 评王芸生的两次思想转变 新闻大学 2001.1

94 陈彤旭 《大公报》儿童专刊的传播观念探析 新闻大学 2001.2

95 穆欣 大公报何以成为中共党报的劲敌? 新闻爱好者 2001.6

96 穆欣 周恩来致大公报书(正) 新闻爱好者 2001.7

97 邵铭煌 掮客乎,闲棋乎:张季鸾在抗战期间的謃和角色 中华军史学会会刊 2001.8

98 穆欣 周恩来致大公报书(续) 新闻爱好者 2001.8

99 穆欣 与大公报论国是 新闻爱好者 2001.9

100 牛济 张季鸾与于右任 传记文学 2001.9

101 穆欣 大公报拥蒋反共的阶级根源 新闻爱好者 2002.1

102 汤小薇 风云激荡热血报国——大公报百年华诞忆旧 军事记者 2002.11

103 梁宏 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评新记《大公报》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2

104 舒展 国共两党斗争中的《大公报》 炎黄春秋 2002.2

105 谢泳 王芸生的历史感 文史精华 2002.2

106 方勤 萧乾与《大公报》的《文艺》副刊 新闻大学 2002.2

107 吴廷俊、范龙 《大公报》“敢言”传统的思想基础与文化底蕴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2.3

108 周葆华 质疑新记《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2.3

109 施喆 自由主义职业报刊理念的探寻与游移——张季鸾新闻思想述评 新闻大学 2002.3

110 尹韵公 《大公报》与红军长征落脚点之研究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2.3

111 吴廷俊、范龙 论《大公报》的“敢言”传统 新闻大学 2002.3

164 方汉奇 为《大公报》辨诬——应该摘掉《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帽子 新闻大学 2002.3

112 张颂甲 我所了解的《大公报》——纪念《大公报》创刊一百周年 百年潮 2002.4

113 张颂甲 我所了解的大公报 传媒 2002.5

114 任桐 论《大公报》和平裁兵言论的民本主义倾向 史学月刊 2002.6

115 丁法章 一面时代的镜子——贺《大公报》百年华诞 新闻记者 2002.7

116 贾晓慧 从20世纪30年代学界论争析《大公报》思想倾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3

117 周敏 《大公报》办报理念对当今报业的启示 新闻记者 2003.9

118 李桂生 文章报国亦千秋——《大公报》在九一八前后 江汉论坛 2004.12

119 陈建新 新记《大公报》学术史述略 求索 2004.3

120 熊锡阶 一片冰心为玉壶——记“大公王”王芸生的曲折人生 传记文学 2004.7

121 韩爱平 毋忘国耻大道为公——民国初年长沙《大公报》与同期天津《大公报》比较述略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5.1

122 方汉奇 一代报人胡政之 新闻与写作 2005.1

123 方汉奇 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公报(上) 青年记者 2005.12

124 沈洁 《大公报》与“西安事变” 新闻大学 2005.2

125 李伟 临风怀想报人徐铸成 传记文学 2005.3

126 文洁若 萧乾与大公报 传记文学 2005.4

163 蓝鸿文 抗战初期活跃在山西战场的大公报记者 采写编 2005.6

127 董锦瑞 抗战时期《大公报》与蒋介石的四次摩擦 党史纵览 2005.7

128 方汉奇 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公报(下) 青年记者 2006.1

129 邓绍根 密苏里新闻学院究竟授予《大公报》何奖? 新闻记者 2006.11

130 冯国雄 大公报的抗日宣传与舆论谋略 军事记者 2006.4

131 李时新 不只是“小骂大帮忙”——对《质疑新记<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的质疑 惠州学院学报 2006.4

132 徐树芝 关于旧《大公报》的评价及对我们的启示 理论学刊 2006.4

160 王润泽 揭秘张季鸾的秘使身份 国际新闻界 2006.4

133 李卓钧、李国平 1942年河南大灾中的《大公报》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7

134 衣薇 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实践——论解放战争时期《大公报》的新闻报道 新闻爱好者 2007.5

135 高郁雅 北伐情势下的北方报纸舆论(1926-1928)--以大公报、晨报为中心 中华军史学会会刊 2007.9

136 王润泽 《大公报》抗战胜利后的各版命运 读书文摘 2008.12

137 董谦 新记《大公报》人才培养成功之道剖析 新闻界 2008.3

138 文履平 《大公报》和张季鸾、王芸生 新闻导刊 2008.4

139 李群 解析西安事变善后阶段的《大公报》言论 社会科学战线 2008.6

140 石涛 从期望到绝望:舆论视野中的编遣运动——以《大公报》社评为中心的考察 兰州学刊 2008.8

141 王咏梅 试论胡政之新闻思想的核心 当代传播 2009.4

142 肖芃 客观主义的幻灭和《大公报》的历史话语 湖南社会科学 2009.4

143 李秀云 新记《大公报》的亚政治文化传播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5

144 王咏梅 胡政之与蒋介石的关系 国际新闻界 2009.6

145 李群 浅析1945-1946年间《大公报》的反苏言论 西伯利亚研究 2009.6

146 朱生柏 两种自由的对舞——《大公报》和《观察》所承载的“报刊自由主义”的异同 青年记者 2009.8

147 刘泱育 方汉奇先生与《大公报》相关研究的继思 国际新闻界 2010.1

148 袁新洁 “文人论政”传统形成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 社会科学家 2010.1

149 李满星 张季鸾与汪精卫的恩怨情仇 2010.11

150 张湛苹 胡政之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 新闻爱好者 2010.5

151 陈兮 论吴鼎昌与《大公报》的关系及其作用 求索 2011.12

162 刘宪阁 报人张季鸾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1.6

152 王鹏 《大公报》举足轻重的人物孔昭恺 世纪 2012.11

153 谢太平 文人论政的唯物辩证法——以新记《大公报》为切入点 编辑之友 2012.4

154 张涛甫、项一嵚 发现西北中国:范长江的视角 新闻大学 2012.4

155 俞凡 《青年与政治》真的是“违心之作”吗?——兼论王芸生与蒋介石、孔祥熙之关系 国际新闻界 2012.6

156 俞凡 也谈新记《大公报》的“不卖”原则——以20万美元官价外汇事件为中心的考察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2.8

157 俞凡 “九一八”事变后新记《大公报》“明耻教战”论考辨——以台北“国史馆”藏“蒋介石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国际新闻界 2013.4

158 宋暖、

张阳 1948年《大公报》关于自由主义的论争 求索 2013.4

159 俞凡 试论新记《大公报》与蒋政府之关系——以台北“国史馆”藏“蒋介石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5

161 梁忠翠 评析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民办大报中的中共形象——以《益世报》、《申报》、《大公报》为例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8

162 张洋 吴鼎昌与新记《大公报》关系的多维度分析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14.2

主要代表性硕博论文

序号 作者 论文名称 毕业院校 年份

1 车雄焕 战前平津地区知识分子对日本侵华反应之研究(1931-1937):以《独立评论》、《大公报》、《国闻周报》为中心之探讨 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 1995

2 郑静敏 九一八事变后张季鸾的社评-三〇年代文人论政研究之一 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 1996

3 高郁雅 北方报纸舆论对北伐之反应——以天津《大公报》、北京《晨报》为代表的探讨 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 1996

4 高郁雅 国民党的新闻宣传与战后中国政局变动 1945-1949 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 2001

5 周占武 新记大公报公共关系研究 暨南大学 2003

6 唐小兵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以《大公报》“星期论文”为历史的考察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7 王咏梅 新闻巨子胡政之 中国人民大学 2008

8 张敏 新记《大公报》政治立场的历史分析—— 兼论自由主义的权威诉求(1926-1945) 复旦大学 2008

9 吴斌 《大公报》宪政言论分析 中国政法大学 2009

10 刘宪阁 报人张季鸾与抗战前后的中日关系 北京大学 2009

11 田拥军 新记《大公报》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 中南大学 2009

12 钟雪艳 《大公报》舆论建构途径研究(1925-1932) 江西师范大学 2011

13 曹炎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舆论宣传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14 郭恩强 重塑新闻共同体:新记《大公报》职业意识研究 复旦大学 2012

15 马腾 建国前后王芸生的心路历程 华中科技大学 2013

16 王晓东 抗战胜利前后《大公报》舆论立场转变研究——基于《大公报》与《新华日报》论战分析 西南大学 2014

前期研究成果选载

《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民国时期的新闻对外交流业》子课题参加者、本项目组核心成员、南京师范大学民国新闻史研究所所长倪延年教授撰写的《论民国前国人的对外新闻交流及其特征》一文,将于2016年公开发表【标注“国家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编号:13&ZD154)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研究”(编号13AXW003)研究成果】。现经本人同意在“前期研究成果选载”栏目刊发,以飨各位同行朋友。

论民国前国人的对外新闻交流及其特征

[摘 要]民国时期的新闻业对外交流是中华民国时期新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国前的新闻业对外交流则是民国时期新闻业对外交流的基础。探寻民国前中国新闻业对外交流活动的起源、发展及其特征是研究民国新闻业对外交流的基本前提。本文首次从中国人对外新闻交流的开端、中国政治人物在海外的新闻活动、国人与外国新闻界的交往活动等方面系统梳理了民国前中国新闻界对外交流活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了民国前中国新闻界对外交流的四个主要特点。

[关键词] ① 新闻业对外交流; ②民国新闻史; ③中国新闻史研究

中国新闻界在民国前的对外交流,既包括中国新闻界与外国新闻界的交流,也包括外国新闻界与中国新闻界的交流。本文重点探讨这一阶段中国新闻界与外国新闻界的交流。外国新闻界与中国新闻界的交流拟另文探讨。

一、民国前中国人对外新闻交流的开端

最早在外国进行新闻活动并通过新闻活动介绍中国历史、地理和文化的是身在境外的华侨或华人。文献记载最早在海外进行新闻活动的是中国留学生李根(Lee Kau)和他参与编辑的《金山日新录》。

一、第一种由中国人参与编辑的中英文报刊《金山日新录》

1854年4月22日,基督教牧师(一说美国商人)威廉.霍华德(William Howard)在旧金山(旧称加利科尔埠)创办了美国最早的中文报刊《金山日新录》 (The Golden Hill’News。《公启》称“《华夷日新录》”)。石印,周二报,每期4页。报馆设在旧金山企李街163号。中英文出版,第1页评论和新闻(“评论”为英文,“中外新闻”为文言文和粤语方言)。第2页“中西工商广告”,第3页“国内外船期”;第4页“货物行情和杂俎”。 虽然还没发现文献明确记载李根参与编辑《金山日新录》。但从《金山日新录》和《东涯新录》都是中英文合璧;都是石印;都刊载来自中国的新闻;创刊词中都有旧金山“四方云集之区”而“唐人独不行焉”句——“今加利科尔一埠,乃四方云集之区,各国均有新文(闻)附刊,而唐人独不行焉”(《金山日新录》)或“本埠名为散泛思歌,乃四方云集之区,重客馆垣之地,各国均有新闻录刊,而唐人独不行焉(《东涯新录》)”——内容和文风及遣词造句都极相似。加之《金山日新录》创办者是本土美国人威廉.霍华德,而该报“中外新闻”用“文言文和粤语方言”,澳门马礼逊学院通晓中英文的李根被聘为《金山日新录》的中文编辑,也在情理之中。因此由专家认定“李根可能也是《金山日新录》的编辑”。 李根既是世界上最早的华人报人 之一,也是从事新闻交流的首位中国人。

二、海外第一份由中国人主编的中英文报刊《东涯新录》

1855年1月4日,中文报刊《东涯新录》(Tung-Ngai Sanluk,或Oriental)在旧金山创刊,创办人是华人基督教长老会牧师威廉.士比亚(Wiliian Speer)。主编为广东华侨、容闳的同学李根 。周三报。周二、六全中文;周四中英文各半。主要报道“一、金山正埠之新闻并国家规矩(即法令制度)。因唐人多有未明花旗(美国)规矩,间有做事不合国法者。今诸君看之,规矩自明,遵而行之,庶免人轻视也;一、录唐山东边带来新闻之事;一、纸内常云及本埠货物行情,无论唐番有何货物沽发者,随时刊派。庶可共晓货物之多寡,物价之贵贱,则操纵自有权衡,免被棍徒之欺蔽。” 后因经费困难将华文版改为周刊,英文版改为月刊,维持到1856年底,因威廉.士比亚患病而停刊。

三、海外第一份由华侨创办的中文报刊《沙架免度新录》

1856年12月,美国“最早的中文日报” 《沙架免度新录》(Chinese Daily News)在美国加州省会沙加缅度(Sacramento,今萨克拉门托)创刊。广东四邑华侨司徒源(Ze Too Yune)鉴于《金山日新录》和《东涯新录》“虽有华人在其中工作,但老板毕竟是美国人,不可能无条件地为华人说话,便独资创办并主持《沙架免度新录》” ,创刊时为日报,后改周三刊,再又不定期出版,1858年停刊。司徒源创办《沙架免度新录》在中国新闻对外交流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首先该报是中国人走出国门在外国领土上创办的第一种新闻报纸;其次该报是第一种由华侨创办且为“无条件为华人讲话”的新闻报纸;再则该报在新闻选择、报道角度及行文语气等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征;第四是“该报不仅是第一份真正的华侨报纸,而且是世界上第一份华文日报”,和《金山日新录》、《东涯日新录》等一起,“以世界上最早的一批近代中文报纸而载入报刊史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四、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新闻通讯社

在海外最早创办新闻通讯社的是中国驻比利时使馆的王慕陶(字侃叔),1909年他在布鲁塞尔创设“远东通讯社”。该社表面由王侃叔私人创办,实际是官办,其原因是为了当通讯社与他国产生抵触时,不牵涉清政府。 该社组织比较松散,开始参与采访、搜集新闻和写稿的人不多,也没明确社址在哪里。汪康年写好新闻稿寄到布鲁塞尔,由王慕陶向欧洲各国报纸发布。内容主要是有关国内政治、外交及对国际事务表示国人立场的文稿。 后来规模渐具,北京通讯由汪康年、黄远庸供给,上海稿件由雷奋、陈景韩寄送,而且也渐向国内外各报双向供稿,京沪各报都有采用。1911年初,时任清廷奉天盐运使兼东三省财政正监理官、东三省屯垦局会办、奉天造印厂总办 的熊希龄致信汪康年,以“王侃叔曾以相托”为名,企图以“环球通报社”吞并远东通讯社。这一图谋因汪康年和王侃叔等坚决抵制未能得逞。

远东通讯社在中国新闻对外交流史上具有多重意义。首先是独立向欧洲各国报纸发稿,突破了英国路透社据“三社四边”协定对中国新闻发布权的垄断和封锁,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其次由中国人采集和撰写有关“朝中政治、国际交涉之应向国外宣布及申说”的新闻稿独立向欧洲各国报纸发稿,使外国新闻受众听到“原汁原味”的中国声音;再则是远东通讯社为国人开展对外新闻交流积累了初步经验,开了国人在国外创办通讯社并独立发布新闻的先河。

二、民国前中国政治人物在海外的新闻活动

中国必须改变且须有大的改变才能避免亡国灭种,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保皇及立宪)派的共同认识。差别在于革命派认为必须推翻清政府中国才能大变;维新(保皇)派则认为只须进行维新改良中国就能大变。为争取华侨华人及各国支持、同情和帮助,两派都在海外进行新闻宣传和政治观点传播。

一、民国成立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海外的政治新闻活动

1893年7月18日,孙中山参与发行的澳门《镜海丛报》(周刊)正式创刊,包括“中文版”和“普文版”,中文版每期6页,铅印,每期约一万余字。葡文版,每期4页,但也刊载中文的商业广告。“丛报主人”澳门土生葡萄牙人飞南第(Francisco H.Fernades)曾任香港法院翻译,与在香港学医的孙中山结识并成为挚友。孙中山把他的广州“双门底圣教书楼”、“石歧西门东西药局”作为《镜海丛报》的“代派纸之处” ,《镜海丛报》则代刊孙中山行医的广告及广州反清起义有关新闻。

1894年6月,孙中山由沪抵津上书李鸿章改革未被采纳。9月中日黄海大战中国失利。孙中山“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能不稍易以强迫” ,从希望维新改变现状转向以革命“强迫手段”改变现状。同年秋前往美国檀香山。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发起创立兴中会,并把当地华侨报纸《隆记檀山新报》的经理、编撰人员全部吸收进兴中会,并以报馆为机关,秘密聚议,筹商进行。该报言论从言商转为言政,进行爱国救亡宣传。

1895年2月,广州反清武装起义因泄密失败。孙中山在广州码头“搭上开往澳门的船”,在澳门羁留二十四小时,得到葡萄牙朋友佛兰德斯的照顾, 乘船返回香港。广州起义失败第3天《镜海丛报》在《本澳新闻》栏中用“谣言四起”标题报道了起义的准备过程; 1895年11月6日《镜海丛报》在《本澳新闻》栏“要电汇登”中叙述广州起义失败过程。1895年11月27日《镜海丛报》又在《本澳新闻》栏用“事必再发”标题报道起义者的活动,如“在河南开张生理西商”、“在附省近处制造炸药” 等,传播广州起义有关消息。

1900年1月25日,兴中会机关报《中国日报》在香港创刊。报馆设在香港中环士丹利街24号。该报日出4开一张半,大张包括论说、国内新闻、外国新闻、广东新闻、香港新闻、来稿和来件等内容;小张则登广告和货价船期表。并“日撰英文论说一篇,附录报纸,俾供洋人快睹”。 《中国日报》关于爱国救亡、排满、抨击清政府封建专制统制、揭露和反击保皇党对革命党人的诬蔑及宣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等内容,一方面是对国内人们具有启蒙和鼓动作用,另一方面为在香港外国人了解中国政治动态提供了信息渠道。

1905年 7月30日,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 的“中国同盟会”。原定同盟会机关报《二十世纪之支那》被日本警方查禁,另注册《民报》作为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大型政论时事性刊物《民报》设有论说、时评、谈丛、纪事、译丛等栏目,每期6-7万字。编辑与发行人署张继,实际主持胡汉民。自第6期起由“苏报案”出狱后到东京的章炳麟主持。《民报》创刊前后,革命派与保皇派矛盾发展到了高潮,发生了以《民报》为首的革命派报刊和以《新民丛报》为首的改良派报刊“关于中国前途问题”的论战。

二、民国成立前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海外的新闻活动

康有为是第一个提出“党报”、“机关报”的人,一生创办的报刊在7种以上,受他控制和指挥的报刊则有数十种之多。 因得到皇帝支持,所以在北京、上海创办报刊公开宣传变法。1896年1月20日北京强学会被查禁,《中外纪闻》(原名《万国公报》)及上海强学会的《强学报》随之停刊后,才指使康广仁、何廷光、徐勤、何树龄等人1896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办《知新报》。因在清政府管不到的澳门,所以变法失败后《知新报》仍能继续出版,1901年1月20日停刊。

戊戌政变失败,康有为先在英国军舰保护下抵达香港,后又乘船赴日本。梁启超在日本驻北京公馆帮助下也逃到日本。 光绪皇帝被禁瀛台,六君子血洒菜市口,清廷仍发布“查禁报馆,捉拿主笔”上谕,判定改良派报刊主笔“皆斯文败类,不顾廉耻,即饬地方官严行访拿,从重惩治,以息邪说而靖人心”。 回国必死又不甘死,梁启超主编的《清议报》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该报以“拥帝反后”鼓吹改良为目标,宗旨有“维持支那之清议”、“增长支那人之学识”、“交通支那、日本两国之声气”及“发明东亚学术” 。“交通支那、日本两国之声气”的宗旨,表明梁启超通过《清议报》向日本读者宣传“拥帝反后”政治立场的追求。后因火灾停刊。

1902年2月8日,梁启超主编和撰稿的《新民丛报》在横滨创刊,继续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界寻找武器向中国民众进行说教的“新民”工作。1903年正月,美洲保皇会邀请梁启超游历美洲。 同年12月从美洲回到横滨后,认为资产阶级革命“不得幸福,而得乱亡”公开反对革命;谓“今日中国国民,只可以受专制,不可以享自由” ,表示“共和共和”,“吾与汝长别矣!”《新民丛报》“言论”随之“大变”,由“新民”转为“改良的鼓噪” ,导致发生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涉及问题之多、斗争之激烈”、“双方投入这场论争的国内外报刊有几十种之多”的“全面大论战”。

三、民国前中国人与外国新闻界的交往

民国前中国新闻界与外国新闻界的交往主要包括引进外国新闻学著作、出去学习新闻经验及接待来华访问交流的外国新闻界同行等方面。

一、中国人“引进”外国新闻学著作

学界大多认为“中国出版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 是日本学者松本君平的《新闻学》。但实际上外国传进中国的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应是《泰西新报源流表》,比松本君平《新闻学》早5年左右。

《泰西新报源流表》被著录在徐维则辑、顾燮光补的《增版东西学书录》“报章二十九”最后,为顾燮光所补。记载“为《岭学报》本”即《岭学报》馆印。甘韩所辑《皇朝经世文新编续辑》第二十一卷“杂纂”收录《泰西新报源流表并序》。“序言”介绍该“表”分“中国纪年”、“地名”、“报名”、“纪事”、“西历”等五栏,记载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到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共240年间在德国、比利时、英国、法国、瑞典、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丹麦等9个国家41种报纸创刊和刊行情况,其中英国最多,24种。从文献内容丰富和准确来看,在整个19世纪无出其右者,当是据相关西文著作编译成。 《岭学报》创刊于1898年2月10日(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二十日),旬刊,出至第16册在 1898年7月20日左右停刊。《泰西新报源流表》既由《岭学报》馆译印,出版时间当不迟于1898年7月20日。

1903年10月,日本学者松本君平的《新闻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此前该书就已引起我国新闻界人士关注。梁启超在《清议报》第100 册(1901年12月21日出版)发表《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报馆之势力及其责任”中称:“日本松本君平氏著《新闻学》一书,其送报馆之功德也,曰:‘彼如豫言者,驱国民之运命;彼如裁判官,断国民之疑狱;彼如大立法家,判定律令;彼如大哲学家,教育国民;彼如大圣贤,弹骇国民之罪恶;彼如救世主,察国民之无告苦痛而与以救济之。’谅哉言乎!” 章士钊任主编的上海《国民日日报》发刊词说:“以吾《国民日日报》区区之组织,詹詹之小言,而谓将解脱‘国民’二字,以饷我同胞,则非能如裁判官,能如救世主(松本君平之所颂新闻记者),诚未之敢望。” 。可见松本君平的《新闻学》,无论是对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报人,还是对资产阶级革命派报人,都是有影响的。

1904年,《南洋官报》节译出版新闻史译著《报章源流》。此书著录于顾燮光《译书经眼录》“报章”部分。“提要”介绍“英姑连氏原著,南洋官报馆节译。是书作于十九世纪, 原名《报章沿革》,书欧美各国报章沿革言之极详。按西国报章,始于罗马,由官主持,以当文告,未有论说,迄罗马分裂以后,言论自由之说出, 而流弊益滋。读是书者, 知文明诸国于报章定以专律,此民志所由定,而国政所由立者矣。”大英图书馆所藏十九世纪作品目录中有名为The Newspaper press:Its Origin,Progerss and persent Position.的著作。二卷,1871年出版,作者为James Grant(1802—1879)。因书名、出版时间及题目所显示内容与上述《报章源流》情况十分吻合,且 Grant与“姑连”音近, 估计此书即为《报章源流》一书翻译所据的英文原本。因《南洋官报》出版于1903年,估计《报章源流》出版于1903-1904年 。《南洋官报》创刊于1904年2月16日 ,所以《报章源流》的出版时间应在1904年2月16日之后,而不是1903年。

二、中国新闻人“走出去”的新闻交流活动

第一个把眼光看向海外的是林则徐。他受命广东禁烟钦差大臣后于1839年3月抵达广州。为“采访夷情”,“定控制之方”,他派人搜集澳门出版的外文报刊,翻译编印“澳门新闻纸”共六册。内容是1839年7月23日到1840年11月7日澳门报纸上与禁烟、抗英作战相关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尤其是对禁烟措施、施行政策的反映,以向有关人员介绍国外的新闻动态——中国人迈出了“走出去”看世界第一步。

第一个为“学习办报经验”而“走出去”的是《申报》第二任总主笔钱昕伯。美查创办《申报》前,香港《中外日报》已发行到上海,王韬常以“天南遯叟”笔名发表文章。美查就派与王韬相识的钱昕伯去香港学习办报经验。钱昕伯学习回来后,美查便在公元一八七一年(清同治十年)着手进行筹备工作 。

第一个“走出去”新闻交流的新闻人是《时务报》总理汪康年。1898年1月汪康年和翻译曾广铨以农学会成员身份赴日访问。期间与日本新闻界交流,考察日本报业发展情况,拜访日本新闻界名人,参观日本新闻机构朝日新闻社。回国后,汪康年应约把《时务报》寄给朝日新闻社,《朝日新闻》在报上向日本读者介绍《时务报》并转载部分内容 。《大阪日报》也以《上海时务报》为题介绍《时务报》;日本精神社的《中外讨论》月刊和《时论》周刊刊登“社告”为日本读者代购中国《时务报》和《知新报》;日本的《日本日报》和天津《国闻报》、澳门《知新报》,日本的《日本人》和湖南《湘报》建立了交换关系。

第一个参加国际新闻记者会议的是王慕陶(侃叔)。1910年7月24日,世界新闻记者公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万国记者大会”。时任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翻译的王慕陶,作为中国(远东通讯社)记者代表参加这次世界新闻界同人盛会,并应邀出任常年会员 。这是中国新闻界“代表”首次参加新闻记者国际会议,更是中国新闻界“代表”首次出任世界新闻记者团体常任会员。后来,王慕陶(侃叔)介绍曾任《时务报》总理的汪康年、《北京日报》主笔朱淇、著名记者黄远庸(远生)、上海《申报》主笔陈景韩等人参加世界记者公会。

三、中国新闻界与外国新闻同行交流的开始

1905年3月13日,上海《时报》发表《宜创通国报馆记者同盟会说》一文首倡组建报界同业组织。首倡虽出自上海报界,却因上海报界“内部矛盾丛丛,各报馆意见不一” 未能建立报界同业团体。1906年6月27日,被《大公报》投资人推为“董其事” 的英敛之和天津《北洋日报》足立传一郎(日本人)、《北支那每日新闻》木村笃(日本人)、《天津日日新闻》方若、津村宣光(日本人)等联合发表《告天津各报大主笔》,以“东西文明之国,莫不有报馆俱乐部之设,以为集思广益之地。犹如中国各帮中皆有公所,各业皆有会所馆”为由, 倡言建立天津报馆俱乐部。同年7月1日,“天津报馆俱乐部”在日本租界旭街芙蓉馆举行第一次会议宣告成立。

1909年4月北京各报开会欢迎美国《希露报》主笔欧路来京访问。“美国希露报主笔欧路君日前来京时,曾由京师各报馆开会欢迎,兹于二十一日由欧路君假座六国饭店酬答各中报主笔。时日与会者为朱季箴诸君,并由欧路君提议中美交谊各问题,应有中美各报担负责任,鼓吹提倡,以期直达目的” 。不知何因,北京报界公会1908年正式成立,参加欢迎会的报馆都是“北京报界公会”成员,但这次活动却没以“北京报界公会”而以“各报馆”名义举办。

1910年3月,《盛京时报》和《东三省日报》“以扩见闻”为由发起“游东(洋)考察政学农共商观光团”,组成以《东山省日报》主笔汪洋为团长的东三省赴日观光团。4月11日抵达日本,考察了商品陈列馆、大学和专门学校,报社、博物馆、动物园、工厂、监狱、美术馆和银行等,收获颇多。 4月25日,东京各报馆主笔与各通讯社联合设宴欢迎观光团,《盛京时报》中西正树、《东京朝日新闻》池边,《时事新报》石川、《国民新闻》德富等三十余名日本记者参加了欢迎宴会。

1910年4月,日本实业界组织由日本邮船会社社长近藤谦平任团长的“赴清游历团”赴中国考察,并去南京参加劝业会 ,当年5月底抵达北京。北京报界公会于5月31日设宴欢迎日本考察团。《北京日报》、《帝国日报》、《中国报》、《帝京新闻》、《英文北京日报》、《宪志日刊》和《顺天时报》等七家报馆代表出席欢迎宴会。北京报界公会会长、《北京日报》主笔朱淇代表北京报界公会致了欢迎词 。参加欢迎宴会的还有北京《帝国日报》陆鸿逵,《中国报》黎宗獄,北京报界公会副会长、《帝京新闻》康士铎,《英文北京日报》罗星楼,《宪志日刊》孟昭常及《顺天时报》上野岩太郎等人。

三、民国前中国新闻业对外交流的主要特点

第一、中国人的海外新闻活动迟于西人在华新闻活动。民国成立前,外国传教士创办《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开始的对华新闻活动已近百年,而李根1854年才参与编辑《金山日新录》。外国传教士为“进入”中国服务的对华新闻“交流”在鸦片战争前就出现,中国人对外新闻交流则是在鸦片战争后才出现。

第二,中国人海外新闻活动多以个人出现且主要是为他人提供“便民”信息,外国传教士对华新闻交流多以教会作依托,以自身利益或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或传教以“耶稣”开化中国“愚民”;或宣传西方先进美好摧毁中国人“傲慢和自大”;或是作为资本投资经营而发“新闻财”。

第三、中国新闻界对外交流属于被动适应。外国传教士来华办报,中国人学着在海外办报;外国租界中国政府管不着,革命党人就到清政府管不着的海外或租界办报;外国人组团来中国“游历”,中国报界也组团出国考察。这一是因中国近代新闻业处于模仿学习阶段,也因国家主权受到严重践踏、东西方列强在华横行无阻,新闻界只能弱势被动态势开展对外交流。

第四、中国新闻界对外交流启动于受西方文明影响的人群。第一个在美国参与编辑中文报刊《金山日新录》和《东涯新录》的李根,第一个在美国创办中文报纸《沙架免度新录》的华侨司徒源,第一个在国外创办通讯社的王慕陶,第一个出国考察新闻业的汪康年,第一个在澳门参加报刊活动的孙中山;第一个倡议并组建中国报馆团体的英敛之等等,都是较早接受西方文明影响的群体成员。

尽管民国前新闻界与外国新闻界交流的规模有限,交流效果也没明显显示出来,但中国新闻界在对外交流中“取鉴异域,藉此扩充识力” ,不但对促进新闻业发展有积极意义,而且为民国时期新闻对外交流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本文引用文献: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