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民国新闻史研究动态(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暨工作会议专辑)2015第(6)期

民国新闻史多视角研究成果的新展示

——“第二届民国新闻史高层学术论坛”论文综述

2016年06月07日15:36

第二届“民国新闻史高层学术论坛”是继2014年5月“回归历史 探寻规律:民国新闻史的多视角研究”的首届学术论坛成功举办后,又一次“民国新闻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活动。论坛由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唯一的国家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承办。自2015年3月初发出征文通知后,得到新闻史学界同行学者的热烈响应,截止到7月底,组委会秘书处共征集论文68篇。经组委会邀请专家进行评审,选用48篇为参会论文并编入本文集。

根据入选论文的研讨主题,大致将其分为民国新闻史研究总论,新闻人物研究,新闻媒介研究,新闻事件研究,民族(地区)新闻史、新闻教育史及新闻业经营管理研究,新闻人思想及作品特征研究,广播史及其他方面研究七个方面。

(一)民国新闻史研究总论

从宏观视野观照民国新闻事业演进历程是本组论文共同特点。收录6篇论文的选题涉及多个层面。王润泽、肖江波在《国际传播:民族救亡中的另一个战场》中认为战争的胜利,不仅需要军事上艰苦卓绝的斗争和牺牲,更要获得国际舆论的大力支持和同情,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基础。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对国际传播均十分重视,做了大量工作。他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利用领导人、官方、民间报人、外国记者等的各种力量,共同推动了中国抗战的国际传播,争取获得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舆论支持。陈志强、陈李龙《近代国人报刊的新闻纸进口依赖与国产情结》则将研究视野转移到民国新闻业最基本物质资料——新闻纸的生产和使用。文章集中讨论了进口新闻纸在民国报业中垄断地位及国人数次尝试国产新闻纸的历史境遇,指出新闻纸的国产情结与实践既是近代报刊发展到一定阶段新闻纸需求增加的结果,也是实业救国背景下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但国产新闻纸质量满足不了报业需求,致使以国产取代进口的愿望难以实现。

民国新闻事业整体趋向受制于国内外社会政治环境。倪延年的《论民国初期新闻业态“起-降-起”现象及动因》和林婕的《1915年中国报刊关于国体问题的论争研究》是两篇关注民初新闻界与国内社会政治环境关系的文章。前者在“新闻业态”概念基础上,讨论了民国初期中国新闻业态“陡起”、“陡降”又“再起”的历史现象,从社会政治语境与新闻业内在规律的交叉视野探析新闻业兴衰规律。林婕的文章则以袁世凯复辟帝制前后中国报刊国体问题论争为对象,在对民初报刊与民众对国体问题意见的表达,报刊论争对政治舆论和民众意见走向的影响,国情民意与政治秩序整合关系等阐释有新的推进。梁骏的《在铭记和忘却的边缘:左翼文化运动下的新闻侧影》认为左翼新闻团体的意义是在国民党专制下创造出了具有灵活性、自主性、创造力和感召力的“新闻游击战”模式。马超的《民国报刊中的苏联新闻事业探析》以民国报刊对苏联新闻事业的介绍为分析对象,进而呈现民国报人对苏联新闻事业的态度及其对当时我国新闻业的影响。

(二)民国新闻人物研究

民国新闻人物研究既是民国新闻史的重要组成,也往往成为新闻专业知识大众化、普及化的枢纽。收录的7篇论文多属角度新颖、史料扎实之作,涉及三类新闻人物:一是在华办报的外国报人。邓绍根的《论民国时期美国东方报人领袖托马斯·密勒在华新闻业绩》系统梳理了美国新闻人托马斯·密勒在华新闻活动,认为密勒杰出的新闻业绩使其荣膺“中国通之父”,树立了美国在华“中国通”的价值观念。二是民国党政精英的新闻活动和思想,刘继忠的《蒋介石新闻操控的行为与思想初探》对蒋介石操控新闻传播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探讨,指出蒋介石的新闻操控思想具有功利主义色彩,终极目标是解决孙中山提出的“一盘散沙”时代命题。三是对民国职业新闻人的研究。钱承军的《<京报>鼎盛时期的吴定九》详细考述了吴定九对鼎盛时期《京报》的贡献,认为吴定九实为《京报》的经理、总编辑,他对该报的业务革新“应视为《京报》迈入鼎盛期的标志”。关梅的《胡道静与上海<通报>》讨论了胡道静创办、主编《通报》的过程,并对该报创刊时间进行新的考证。王继先的《春风和气自清师:马星野与朱自清的友谊初探》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马星野档案》基础上,对民国著名新闻学者、新闻教育家马星野与朱自清的关系进行探讨。柳竹的《黄远生新闻标题的关联——顺应性研究》运用语用学理论,讨论了黄远生的新闻标题艺术。徐庆华的《王火,民国晚期一位有影响的新闻人》使用口述史料还原了著名作家王火早年的新闻活动和贡献。

(三)民国时期新闻媒介研究

这一部分的8篇论文以个案研究方法,或是对以往研究中较为忽视的重要媒介,或是对民国名报大报相关问题的新阐释。万京华的《中共早期通讯社历史探析》选取中共新闻事业研究中较为忽视的中共早期通讯社这一论题,系统梳理了建党前后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短短几年间中共领导、创建通讯社的历史。李时新的《从滑稽到严肃——上海小报<晶报>媒介批评初探》聚焦民国著名小报《晶报》,认为该报媒介批评以1930年代初为界经历从滑稽到严肃,从琐碎、感性、居高临下到理性、平等对话和建设指导的转化。徐蓓蓓的《浅析<救亡情报>的媒介言论》探讨了全面抗战前夕上海《救亡情报》的创刊背景、言论取向、体裁等。卢河燕的《<台湾日日新报>研究初探》对台湾日治时期御用报纸《台湾日日新报》的创办、流变进行初步探讨。

对《申报》、《大公报》、《新青年》等名报大报的研究有新的进展。何村、叶俊的《统一战线旗帜下<重庆各报联合版>时期的<新华日报>》探讨了国民党舆论控制下《新华日报》的斗争策略,认为该报一方面积极参加“联合版”,另一方面利用“壁报”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展现了正确的斗争策略和高明的斗争艺术。王世清的《以客观态度,评论宇宙万象,以科学方法,报道世界消息——记197期的<申报>汉口版》探讨《申报》汉口版的发刊、发行、停刊的历史脉络,认为该报虽仅存半年多时间,但在揭露敌寇罪行,激发全国民众抗日决心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陈长松、杨惠的《“谋生的需要”?“惨淡地经营”?——对<新青年>前三卷创办经营中两个问题的商榷》针对学术界有关《新青年》前三卷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指出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并非“谋生的需要”,杂志也绝非简单地“沿袭”《甲寅》;前三卷虽然“普通”但其经营并不“惨淡”。陈媛媛的《解放战争时期<大公报>与国、共两党关系研究》以抗战后《大公报》对东北问题的报道为视点,探讨该报在解放战争时期与国共两党间的离合关系。

(四)民国时期新闻事件研究

夹杂着真实与虚构成分的诸多民国新闻事件是新闻媒体与政治派系、社会心态等复杂互动关系的直观反映,蕴含丰富,值得探索。这一部分的6篇论文多集中于抗日战争前后中外媒体的舆论较量。郑亚楠的《炮制的真相与真相的探寻——围绕国联调查团会见马占山报道的较量》围绕“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团会见马占山这一新闻事件,对比日本在华媒体与欧美职业记者的报道取向差异;指出日本在武装侵略的同时运用法西斯舆论手段炮制的种种“真相”,而欧美职业记者多本着报道事实的原则,选择了一条探险、思考、成名、合作的路。经盛鸿的《“不投降论”——中国新闻报刊在首都南京失陷后的反应与评论》梳理了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后中国报刊的观点和态度,指出中国报刊发出“不投降论”的激昂呐喊是报人在国家危难时所表现的爱国精神和凛然正气,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光辉篇章。马嘉的《民国时期东北日文报纸舆论导向研究》指出在“皇姑屯事件”中,日文报纸《满洲日报》试图把大众视线从事件本身引导至日本侨民权益保障、鼓吹日方应向我国东北增兵、合理插手东北事务等媒介议程,旨在蓄意制造混乱,为日本实施大陆政策提供舆论准备。郑保国的《<密勒氏评论报>对“巴黎和会”解释性报道的角度分析》关注美国在华媒体《密勒氏评论报》有关“巴黎和会”的解释性报道,着重分析密勒、董显光和老鲍威尔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新闻事件所作的解读,从而透视《密》的专业新闻团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伦理和激情。此外李敏的《图与文的触碰:新闻摄影变革视野下远东运动会报道研究》以上海远东运动会的报道为切入点,探讨新闻摄影技术变革语境下《申报》和《大公报》体育赛事报道方式的演进。刘洋的《抗日与知日:八一三时期“论语派”刊物的文化救亡》以淞沪会战期间林语堂等创办《非常时期联合旬刊》为个案,讨论“论语派”报刊“文化救亡”特质,认为此类报刊与一般抗日刊物不同,其在注重“抗日”宣传的同时,亦注重提升民众对于日军及日本的认知,可谓“文化救亡”。

(五)民族(地区)新闻史、新闻教育史、新闻业经营管理研究

这一组论文涉及民族(地区)新闻史、新闻教育史和新闻业经营研究三个方面。具体而言,荆琰清、白润生的《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对象和学术意义》和童清艳等的《中央苏区新闻事业史研究》属民国时期民族(地区)新闻史研究。前者较为系统的梳理了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对象及学术价值,认为民国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不仅充实了中国新闻史,而且能够为民国时期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研究提供丰富、具有实证价值的史料。后者则将目光转向中央苏区新闻事业,对苏区新闻事业源起、新闻出版机构特征、内容传播特点、发行策略及苏区新闻事业党性、战斗性、群众性等宣传特征进行了深入讨论。关于民国新闻教育的论文有3篇。其中殷强、李建新的《<燕京新闻>与燕京大学的新闻教育》在梳理燕大新闻系自办刊物《燕京新闻》发展历程基础上,侧重讨论《燕大新闻》与燕大新闻教育理念、实践等互动关系。刘泱育的《民国时期出现过“一流”的新闻教育吗?》以方汉奇先生就读的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为例,从师资力量、师生关系和同学情谊等维度探讨民国时期是否出现过“一流”的新闻教育,作者强调所谓“一流大学”中的“一流”实质上是一种文化霸权,可能遮蔽对于现状的认知,从而影响历史研究和书写。吴加峰的《根生土长的民国新闻教育——顾执中与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着重讨论顾执中创办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所秉持的“实用主义”办学理念及其贯彻和实施。

研究民国新闻业经营管理的论文有张立勤的《1927-1937年民营报纸的广告经营及其传播特色》和曾来海的《试论民国时期报业发行稽核思想的萌芽》。前者讨论民营报刊广告经营的策略运用、版面管理、传播特征等,认为由于积极吸纳西方报业的广告经营理念,1927—1937年民营报业在广告经营等方面领先于同期其他报业。后者在民国新闻学术文献梳理基础上,指出报业发行稽核思想与观念早在民国就已萌芽,诸多新闻学者针对国内报业发行中销数保密、“吃报”与“转卖”等乱象,曾提出过设立中国报业发行稽核局或会计师稽核等报业发行稽核的思想,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六)民国新闻人思想及作品特征研究

这一部分的7篇论文在民国新闻人新闻思想及作品研究方面均有所推进。徐新平的《论程沧波的新闻思想》较为全面阐述了国民党报人程沧波新闻思想内涵、特征及代表性,倡导记者要具有自由独立的精神;鼓励记者不仅要会拿笔杆子,还要善于经营;提倡党报记者应该为本党和政府辩护,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所建树。庞荣棣的《民国报人陈冷的办报活动及其办报思想》逐一研讨陈冷担任《申报》总编时期三个阶段中“时评”展现的办报思想,归纳出早期将报业视为第二生命,言论立场坚定;中期对动乱的社会局势与压力无所适从,言论显得隐晦;晚期对报业厌倦、消极,放弃挚爱职业等特点。钱珺的《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的新闻评论特色探究》以林语堂1924-1927年发表的时事评论文章为对象,认为其新闻评论既具有现代新闻评论的基本特征,又形成了幽默辛辣,形象说理的林氏评论风格。兰甲甲的《彭子冈新闻作品风格特征研究》认为彭子冈的通讯和特写虽不是直接报道前线战场,却以敏锐的目光、独到的见解报道战时后方社会的广阔面貌,其作品融合散文和文学笔法,具有独特的个性。

梁启超和陈独秀是中国新闻史上两位划时代的舆论界巨子,这部分有三篇论作从不同侧面讨论了他们的新闻思想及作品。张勇丽的《梁启超与陈独秀“开民智”新闻思想异同双面观》比较梁、陈关于报刊“开民智”功能的异同,认为陈“开民智”思想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梁的思想,但两者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读者策略、宣传方法等分歧明显。张朋的《舆论竞争与中共“二大”前后陈独秀报刊论政话语的转向》认为中共“二大”前后陈独秀等“联合战线”口号的提出和论证,恰是与胡适等主导的《努力》竞争、互动的结果,这反映了政论家底色的陈独秀领导下中共对舆论领导权重视。杨利强的《“梁启超卖国”论的形成与传播》细致梳理了巴黎和会前后关于“梁启超卖国”在舆论界的形成、传播的过程。

(七)民国广播史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这组论文中有3篇研究民国新闻广播史。其中艾红红的《略论民国时期新闻广播的贡献与局限》从宏观上探讨民国时期新闻广播的贡献及局限性。文章认为民国新闻广播在传递新闻、培养广播听众、推动语言标准化方面成效显著;但由于观念、制度、技术等限制,各电台的广播新闻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广播记者也未能升格为社会认可的独立职业。谢鼎新的《民国时期对广播娱乐节目的探析》将视角转移到民国广播娱乐节目,在史料发掘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的广播娱乐节目划定、播出状况与安排、政策监管及专业批评等进行探讨。齐辉的《抗战时期日本对华广播侵略与殖民宣传》在新发现的文献史料基础上探讨日本在“满洲国”广播侵略宣传的过程、策略及实施效果,为我们认识日本战时广播宣传提供丰富的历史细节。

这组中另外几篇论文涉及民国报人群体、民国画报的新闻图片等方面。 卜新章的《民国<良友>画报新闻图片来源探析》梳理了《良友》画报历年来新闻图片及其署名,从而探讨该报新闻图片的来源,以期对当今新闻传播实践中影像的获取与利用提供借鉴。曹爱民的《多变与依附:<时事新报>报人群体刍议》讨论《时事新报》历史上的三种报人群体,即非职业化式报人、企业化式报人、官僚买办式报人,认为该报报人群体的最突出特点是多变与依附。杨晓霞的《招摇的文化赞助人:邵洵美对三十年代上海出版业的贡献》认为邵洵美为三十年代的上海文学新人与窘迫的文人提供了慷慨的帮助,发挥了赞助上海文化出版的作用。王雪驹的《“大东亚共荣圈”的文化建设与国民意识的建构》以“二战”期间日本在华刊物《华文大阪每日》所谓“创刊四周年纪念大征文活动”为研讨对象,认为该文学活动的核心就是建构殖民地民众自觉自愿的国民意识,但这种“规训的文学活动”只是殖民者的一厢情愿而已。

如果说第一届民国新闻史的多视角研究高层学术论坛及论文集《民国新闻史研究(2014)》是国内“民国新闻史研究成果的第一次集体亮相”,那么本次论坛及会议论文集应该是民国新闻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是民国新闻史研究成果的一次“新展示”。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民国新闻史研究的某些特点和趋势。

其一,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事业及其战时舆论动员等研究论题引人瞩目。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学术界回顾与反思抗战历史的成果十分丰富。就民国新闻史研究而言,这一论题自然极其重要。从本届论坛收录的文章看,郑亚楠的《炮制的真相与真相的探寻——围绕国联调查团会见马占山报道的较量》等10篇论文直接研究了抗战时期新闻事业;如加上马嘉《民国时期东北日文报纸舆论导向研究》,总数达11篇,可谓本届论坛的热点议题。这些论文或以新闻媒介、新闻事件为对象,或深入挖掘媒体在战时舆论动员中的功能和作用,或揭示日本在华殖民宣传丑陋嘴脸,或展示中日在战争之外的舆论较量,从新闻史领域对抗战史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二,在民国新闻史新史料的发掘、整理和利用上有所突破。民国新闻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新史料的发掘至关重要。本届论坛不乏此方面的佳作,令人印象深刻。如《抗战时期日本对华广播侵略与殖民宣传》作者齐辉陆续在哈尔滨市图书馆、辽宁省档案馆等处发现战时日本广播文献,主要有满洲电报电话株式会社编制的《电电》、《放送》杂志、《满洲放送年鉴》,满洲国弘报处编印《满洲统计年报》、《弘宣月报》等,这些文献有助于清晰了解日本在东北的殖民宣传细节。再如王继先的《春风和气自清师:马星野与朱自清的友谊初探》运用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马星野档案》,可为研究民国时期国民党宣传骨干提供新的文献线索;而钱承军关于《京报》与吴定久关系的考述,则是综合使用常用文献与未刊文献,从而详尽展示吴定久对《京报》的贡献。

其三,研究队伍的学科多元化特征明显,一大批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民国新闻史探索。短短四十余年的民国新闻史可谓跌宕起伏、色彩斑斓,其间围绕着媒体话语权、舆论领导权的竞争与妥协则为学术探索提供了诸多课题。同时,民国新闻事业又在中外交涉、党派纷争、文化建设等方面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这就使民国新闻史探索不能局限于新闻史学领域,因之吸引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专家共同耕耘。从本届论坛的作者构成看,既有长期从事民国时期新闻史研究的诸多业内专家学者,也有长期致力于文献学、情报学的钱承军研究馆员对吴定久新闻业绩的考证,还有长期致力于民国政治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的经盛鸿教授对南京失陷后中国媒体言论趋向的梳理,更有一批包含中国近代史方向的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民国新闻史的研究。我们相信,随着民国新闻史研究成果的积累,会有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其间。

总之,此次“民国新闻史的多视角研究高层论坛”与会论文议题广泛,新材料、新视角、新观点层出不穷,学者专家们在“回归历史,探寻规律”学术氛围中将民国新闻史研究推向更深、更广的层次。我们有理由相信,民国新闻史研究在不久的将来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为中国新闻史学的整体推进贡献力量,也为探索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新闻传播理论奠定坚实的历史学基础。

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11月6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60余位学者参会。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潘百齐指出,民国时期,中国士大夫传统和知识分子精神相结合,在报刊领域形成了鲜明的“文人论证”风格,在“救亡图存”的总目标下,“启蒙、革命与追求国家现代化”成为报刊的主流三部曲。同时,在革命的洪流中,各种政治势力在言论战场上对峙,通过争夺媒介话语权来争取民众、建立法统。文化、社会和政治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交织,形成了民国新闻史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也为今天的新闻传播学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舞台。

“断代新闻史是中国新闻史研究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断代新闻史专著覆盖了从唐前、唐、宋、元、明、清前中期到晚清上下数千年的新闻史发展轨迹,但未见‘中华民国’的新闻史专著出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指出,由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倪延年领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计划出版国内第一套多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可能填补“中华民国时期”断代新闻史的空白。

会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吴廷俊、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和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方晓红分别以《脱敏、破题与叙事:“民国新闻史”的撰写》《时间与中国报刊史书写:以民国为例》《浅谈中国新闻史的研究转向》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当天下午,会议分民国新闻史综合研究、民国时期新闻人物研究、民国时期新闻媒体研究、民国时期新闻事件研究、民国时期新闻教育与其他研究、民国时期新闻人物相关研究、民国时期广播与其他研究等议题展开研讨。

据了解,南京拥有珍贵而丰富的民国新闻史料。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凭借“东道主”的优势,近年开展了民国新闻史研究,2013年,该院倪延年教授的团队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

以唯物史观指导民国新闻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 2015-11-09 14:52

中国社会科学报南京11月7日电(记者吴楠)11月6日,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举办。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倪延年表示,民国时期的新闻业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紧密相连,故研究民国新闻史,应将其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考察,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考察当时的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媒介等,科学全面地再现当时的新闻业态。

民国新闻史为广大新闻传播专业学者提供了研究空间。倪延年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领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其研究也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事业及战时舆论动员等研究引人瞩目,民国新闻史新史料的发掘、整理和利用有所突破,研究队伍的跨学科特征明显,研究视角逐渐从宏观层面的探讨转向中观和微观方面的研究。

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60余位学者参会。

〖凤凰网〗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南师大举行

时间:2015-11-09 来源:凤凰网 发布日期:2015/11/11 10:54:58

11月6日,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和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旦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顾问、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吴廷俊教授等全国知名高校代表出席论坛。来自国内数十家高校、科研机构及新闻出版单位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民国新闻史的多视角研究”主题展开研讨。

据了解,断代新闻史是中国新闻史研究一个重要方面。断代新闻史专著覆盖了从唐前、唐、宋、元、明、清前中期到晚清上下数千年的新闻史发展轨迹。但这一轨迹到“中华民国”就停止了。南京师范大学倪延年教授领衔的团队竞标成功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阶段性成果计划出10个左右分册的“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最终成果计划出国内第一套多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使若干年后填补“中华民国时期”断代新闻史空白成为可能。

作为主办方的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南京师范大学有两个源头:一是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即中央大学的前身;一是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即金陵大学的前身。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著名教育家李瑞清、郭秉文、陈鹤琴等曾先后在此主政,陶行知、吴贻芳、唐圭璋、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诸多名家大师曾在此执教。

南京师范大学校友的陈昌凤教授回归母校,感慨良多。南京师范大学的新闻学科被我国新闻学泰斗方汉奇先生誉为“国内新闻教育的第一方阵”,拥有全国省属大学中唯一的新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媒介与农村社会发展、新闻法学、民国新闻史研究逐渐形成了学术梯队和成果品牌。这些都为“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的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方晓红表示,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应分为事业史、发展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等几个方面,视线应从“精英话语”转向“非精英话语”,而视野应从“宏观的发展史”转向“中观的区域史”。

第二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

来源: 尚七网 作者: 尚玉 发布时间:2015-11-12

尚七网讯 11月6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和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新闻学学科组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潘百齐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学者近百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党委书记朱梅主持,新传院院长顾理平教授致开幕辞。陈昌凤在致辞中指出,作为新闻史学会会长,非常感谢南师大新传院为新闻史学界提供这样高水准的学术论坛,这充分说明了民国新闻史有着无穷的魅力。潘百齐在致辞回顾了“第一届民国新闻史高层学术论坛”盛况,对众多专家学者共襄论坛之举表示感谢,指出此次论坛对于促进民国新闻史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同时也彰显出我校在新闻史学,尤其是民国新闻史学界的影响和作用。

开幕式后的主题演讲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重大招标项目(第二批)“中华民国新闻史”首席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倪延年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学院吴廷俊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新闻传播学新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我校新传院方晓红教授分别作题为《脱敏、破题与叙事:“民国新闻史”的撰写》、《时间与中国报刊史书写:以民国为例》、《浅谈中国新闻史的研究转向》的学术演讲,就“民国新闻传播业从哪里来”和“民国新闻史的宏观呈现”问题、新报刊史书写研究中的改变时间观问题以及中国新闻史的研究转向问题作出精辟阐述。

主题演讲后举行了分论坛研讨,其中来自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新报刊史书写研究团队作了以“新报刊史书写:媒介实践中的关系重构”为主题的系列讨论。

论坛闭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晓锋教授主持。中国新闻史学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王润泽教授作会议总结。

此次论坛群贤毕至,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新闻史专家学者为我校师生奉献了一场文化上的饕餮盛宴,同时也标志着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及我校主办的“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步入系列化、定期化,成为民国新闻史研究的重要学术品牌。

第二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在我校举行

时间:2015-11-11 11:16:23;来源:南京师范大学阳光网;发布:张大华

11月6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和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我校随园校区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新闻学学科组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我校副校长潘百齐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学者近百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开幕式后的主题演讲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重大招标项目(第二批)“中华民国新闻史”首席专家、我校新传院倪延年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学院吴廷俊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新闻传播学新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我校新传院方晓红教授分别作题为《脱敏、破题与叙事:“民国新闻史”的撰写》、《时间与中国报刊史书写:以民国为例》、《浅谈中国新闻史的研究转向》的学术演讲,就“民国新闻传播业从哪里来”和“民国新闻史的宏观呈现”问题、新报刊史书写研究中的改变时间观问题以及中国新闻史的研究转向问题作出精辟阐述。

主题演讲后举行了分论坛研讨,其中来自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新报刊史书写研究团队作了以“新报刊史书写:媒介实践中的关系重构”为主题的系列讨论。

此次论坛群贤毕至,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新闻史专家学者为我校师生奉献了一场文化上的饕餮盛宴,同时也标志着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及我校主办的“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步入系列化、定期化,成为民国新闻史研究的重要学术品牌。

【编者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度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项目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于2015年11月7-8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秘书处根据会议讨论和议决精神起草了会议纪要,于2015年11月10日发至与会各位专家学者征求修改意见。现将根据返回意见修改定稿的会议纪要全文刊载如下,以项目组成员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共同依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

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项目组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度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批准号13&ZD154)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项目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于2015年11月7-8日在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学术顾问兼项目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顾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吴廷俊先生,项目组核心成员:倪延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王润泽(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何 村(渤海大学教授)、艾红红(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方晓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白润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韩丛耀(南京大学教授,博导)、李建新(上海大学教授)、刘 亚(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教授、博导)、徐新平(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李秀云(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立勤(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刘继忠(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副所长,博士)参加了会议。项目组核心成员万京华(新华通讯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邓绍根(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张晓锋(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因事请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学术顾问兼项目编纂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吴廷俊先生主持。会议分两个单元进行。

会议的第一个单元是讨论审读《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的相关分册书稿。与会人员首先听取了项目组核心成员中国传媒大学艾红红教授就《民国时期的新闻广播业》、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就《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新闻业》、上海大学李建新教授就《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华南师范大学张立勤副教授就《民国时期的新闻业经营管理》书稿撰写过程中有关事宜的说明。在听取有关同志的相关说明以后,与会人员就有关分册书稿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交流。经过认真热烈的讨论交流,会议就提交会议讨论审读的有关《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书稿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5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的时段必须统一,《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各分册尽可能按照“民国创立前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民国南京政府前期” “民国南京政府中期” “民国南京政府末期”这五个阶段组织内容,但也可以根据不同分册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时段的安排。

二、对“民国新闻史”的整体评价既应看到“民国时期的确发生、存在过不少与现代文明和民主法制不合拍的历史事实”,也应看到“民国新闻业在科学技术普及、进步力量努力、世界民主潮流推动及新闻事业规律共同发力下有了长足发展”的历史事实,努力全面、客观、辩证地再现民国时期新闻业态的真实情况、发展历程以及内在规律。同时应该关注到“习马会”后两岸历史、文化的对接更多,以及习近平提出两岸共同编写抗日战争史等发展,将为新闻史撰写提供更为宽松的语言与表达环境的变化。

三、在宏观上要力争突破传统的“革命史”叙述范畴,以“现代化架构”的基本思路,通过史料解读、内容布局以及表述方式等多种途径,尽可能客观、全面、辩证地再现民国时期新闻业态的发展历程及其内在规律,在史料、史实、史识的基础上,得出史论,阐释史观,体现“民国语境”和内容特色。

四、微观叙述上,对媒介要力求讲清经费、创办人的身份和政治角色、宗旨、形态以及影响等基本问题,但对社会影响力和受众的感召力等主观性色彩较浓厚部分的叙述必须言之有据,力戒主观。

五、在史料引用方面,强调引用公开出版文献中有依据的史料,并且对所引用的史料必须保证准确,转引的史料应明确标注。尤其是对网络上的史料必须谨慎,要避免在引用史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既不能犯政治错误,也不要出学术误差。

六、《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各分册是独立的专著,应再现民国新闻业中特定侧面的完整图景。分册内容的阶段划分可以根据内容及史料的实际情况,在上次会议议决框架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特约研究专题负责人在分册内容基础上撰写特约专题稿,成为和分册内容、观点一致,同时又和5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时段划分一致的“特约专题稿”(应是另一个文稿),作为最终成果5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各卷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七、《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各分册要强调叙述过程中的“民国语境”和时代特点,要通过全面、客观再现这一历史阶段中新闻业态的实际情况。以史料、史事和史事为基础客观再现这一阶段中各方面新闻业态

编纂委员会议第二个单元是讨论由渤海大学何村教授提交的《中华民国新闻史 第四卷:民国南京政府中期的新闻业》部分书稿。与会人员听取了何村教授就书稿事宜的相关说明。经过认真热烈的讨论交流,会议就项目最终成果《中华民国新闻史》的撰写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中华民国新闻史”是“中华民国”这一历史朝代(时期)的中国新闻业史,但不仅仅是中华民国政府认可的新闻业史,必须涵盖“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在“中国”地域上的所有“新闻业”(官办、民办、外人在华及其他如日满、日伪新闻业)的断代史性质的新闻业历程,是以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背景下的“中国新闻史”。

二、“中华民国新闻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的中国新闻史学者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研究视角和方法撰写的断代性质的中国新闻史著作,编撰者要科学妥善地处理“共产党员”与“新闻史学者”等各种关系,写出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能体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水平的“中华民国新闻史”,填补目前尚没有多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的学术空白。

三、“中华民国新闻史”应尽可能客观、全面、辩证地再现“中华民国时期”的新闻业态、发展历程及内在规律,以史料史事为基础,以史实史识为引领,以“史观”为灵魂,从当时的“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社会公德”、“事业进步”及“特定阶段”等不同视角,客观叙述、“零度阐释”、中肯评价“中华民国时期”的新闻媒介、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及新闻管理等内容,使《中华民国新闻史》努力达到中国新闻史学界最高水平的“高标准”。

四、要明确“史”和“志”区别,不能以报刊名称作为章节标题。尽可能地占有史料文献和已有成果。抗战时期的新闻业应按“国民党”、“共产党”、“日伪、日满”、“民营”分类。要抓住民国时期的民营新闻业处于合法存在状态、国民党新闻事业高位发展、官办新闻是主体;共产党新闻业从不合法到合法、从简单油印小报到铅印大报、单一媒体到完整媒介体系等鲜明特点,努力撰写出一部具有中国话语体系、中国学术风格、中国理论特色的“中华民国新闻史”。

五、“中华民国新闻史”区别于传统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史”的着眼点在于:(A)以中华民国创立及中央政府变更或中央政府重大决策为叙述背景;(B)探究“中华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因素对新闻业发展的影响及互动关系;(C)客观再现“中华民国时期”各方面新闻业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力求做出一部在海峡两岸乃至华人新闻史学界都能接受的《中华民国新闻史》。

六、经过与会人员认真讨论,会议决定:项目最终成果《中华民国新闻史》(5卷本)中各卷的内容体系仍然由“社会背景”、“新闻报业”、“其他新闻业”(新闻广播业、新闻通讯业、图像新闻业、军队新闻业、少数民族新闻业、外国在华新闻业、新闻经营管理、新闻管理体制、新闻教育、新闻学研究以及新闻职业精神、新闻业中外交流等)以及“本卷结语”四个板块结构组成。其中“社会背景”、“新闻报业”和“本卷结语”由该卷主编撰写,“其他新闻业”内容由特约专题稿组成。五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各卷的责任者署名将采用“X X X等著”,同时在该卷“后记”中说明各部分文稿的撰稿者,稿酬由撰稿者享有。

七、各卷应严格执行《〈中华民国新闻史〉和“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编撰要求》(原载《民国新闻史研究动态》2015年第2期)。引用文献一律采用页末注、圈标、肩标、每页单独计数标号的方式标示。

例:书稿“引文标识”和“页下注”示例(正文文字及页下注标示):

立宪运动兴起时,《申报》先持“反对中国设议政院”态度,但在清廷颁发“准备立宪”上谕后,于1906年9月匆匆联合《沪报》、《中外日报》、《时报》、《南方日报》等报馆举行“庆祝立宪大会”,并在报纸上特辟立宪专栏。 1911年4月,革命党人组织的“黄花岗起义”失败,《申报》以统治阶级口吻刊载《粤督电奏革党肇乱情形:总算是一场闹剧》 、《广州革命党电光一瞥:来得快,去得快》 及《广州革命党心尚未死:安得一鼓而歼之》 等新闻,并在时评中污蔑“何粤人之好乱也” 和赞扬清军对革命党人的镇压“匪乱歼尽,而闾阎不惊” 。

七、完整一卷《中华民国新闻史》应该包含目录、正文、按照汉语拼音编排的《本卷引用文献目录》(可分为:专著、报刊、档案、网站等部分,单篇论文不列入目录)及后记等部分,整体篇幅约在40-50万字之间。在控制整体篇幅的前提下,可对当时有较大影响的新闻媒体、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等做专门介绍。

“中华民国新闻史”项目组第二次工作会议由项目首席专家倪延年教授主持。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交流沟通各子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的进展情况。经过充分讨论,与会人员就下一步的工作进度事宜达成如下几点共识:

一、与会人员分析了本项目研究工作的现状、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认为本项目组具有实现本项目组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提交的《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投标书》承诺的“计划完成时间为2018年12月”的有利条件。会议确认“2018年12月完成各项研究工作,向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申请结项验收”的目标。

二、为了进一步推进本项目研究工作,以保证项目实现“2018年12月完成各项研究工作,形成提交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结项验收的成果资料”目标,会议确定2016年8月下旬召开项目组第三次工作会议,会议主题是审读定稿《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各分册书稿;商定第三次工作会议委托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会议经费由秘书处统筹)。具体事宜以正式通知为准。

三、按照2016年8月下旬召开第三次项目组工作会议的时间安排,已基本完成书稿并提交本次会议讨论的《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负责人,根据本次会议讨论决议,对书稿进行修改、充实、完善和规范,并商定《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新闻业》在2016年2月初左右、《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在2016年3月、《民国时期的新闻广播业》在2016年4月、《民国时期的新闻经营管理》在2016年5月,分别向倪延年同志返回根据本次会议决议精神修改后的文稿(并同时发给项目组核心成员),以便在会议前初步审读并提出修改意见,分册作者根据修改意见修改后提交工作会议讨论。其余分册著者应在2016年6月底前向秘书处提交完整书稿,以便秘书处做好会议准备工作。

四、与会人员重点讨论了渤海大学何村教授提前提交的《中华民国新闻史 第四卷:民国南京政府中期的新闻业》部分书稿,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何村教授表示这次会议讨论对他下一步的撰写书稿大有收益,感谢项目组各位专家开诚布公的讨论交流。为进一步推进项目最终成果《中华民国新闻史》的撰写工作,会议请何村教授在2016年8月第三次项目工作会议前完成本卷五章中的四章书稿(该卷80%的书稿),再次提交会议讨论。

五、初步考虑在2017年10月左右召开项目组第四次工作会议,审定特约专题稿和最终成果《中华民国新闻史》各卷书稿。在根据会议意见进行修改、充实、提高和规范,形成比较满意的最终成果5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书稿后, 2018年暑假期间召开“中华民国新闻史”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项目组第五次工作会议审定书稿,然后进入申请结项准备工作阶段。

六、根据项目投标书承诺,本项目提交申请验收结项的材料主要包括:(A)最终成果5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书稿;(B)阶段性成果《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10个左右分册)书稿;(C)公开发表的“中华民国新闻史”专题研究论文(不少于50篇);(D)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需要填写的有关表格(由秘书处具体负责填写)。请各子课题负责人按照上述成果目标,及早做好成果生产、资料积累等相关准备。

根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项目组2015年度研究工作计划》,项目组成员为会议召开作了充分准备。艾红红、李建新、张立勤、白润生等教授按计划提交了负责的《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书稿;何村教授提供了《中华民国新闻史:民国南京政府中期的新闻业》部分书稿供会议讨论,既为会议如期顺利举行做出了贡献,也为秘书处工作提供了直接支持,秘书处对此表示诚挚感谢;经过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本项目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项目组第二次工作会议实现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明确任务的预期目标。在会议筹备和举行过程中,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领导给予全力支持、热情欢迎和盛情接待;学院的部分新闻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承担了会务工作,为会议顺利召开和实现预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与会同志对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八日

《中华民国新闻史》和“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

编 撰 要 求

2014年5月项目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决定项目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于2015年下半年举行。据秘书处了解的情况,已有项目组成员着手进行文稿思考、谋篇布局及撰写工作。为便于各位专家推进工作,秘书处把曾在《民国新闻史研究动态》第3期(2014年9月编发)刊载征求意见,并根据有关意见进行修改定稿的《“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及〈中华民国新闻史〉编撰要求》刊载,以便项目组各位专家学者的工作。【此件曾在《民国新闻史研究动态》2014年第2期、2015年第2期上刊载。现应部分同志要求把此件再次刊载,以便项目组各位专家的工作】

一、内容体系需严格保持稳定

撰写各卷《中华民国新闻史》和“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文稿时,对项目组核心成员会议讨论决定的内容框架即“章”和“节”目录[即各卷目录中的第一、二节标题]最好不要改变,以保持各卷之间内容体系的相对统一最好能稳定。至于第三级标题即“节”中的“点”标题,则可由分卷主编或分册撰稿者根据实际需要作调整。

二、各卷篇幅需基本保持平衡

由于各卷的情况不完全一致,所以对每节的字数也不作硬性规定。首席专家对每卷篇幅采取“整体控制”的方针,具体由各卷著者(或主编)比较灵活地掌握。基本设想是《中华民国新闻史》每卷初稿的篇幅掌握在50-55万字左右,该卷中的各章及每一章中各节的字数相对平衡(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字数的篇幅差异最好能控制在20%左右),如以全书10章、每章5万字为基数,那就是说每章的字数控制在4万到6万之间;以每章5节为基数,那就是每节的字数在0.8万到1.2万之间。根据这个原则,《中华民国新闻史》5卷中也可能有的卷达不到50万字,也有的卷可能超过50万字,但设想是每卷最少的不少于45万字,最多的也不能多于55万字,以便保持整套书各卷篇幅上的相对平衡。

三、文本格式须严格执行

文本格式必须统一规范。也只有统一规范才能尽可能减少文稿审读、编辑和修改的重复劳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撰述性内容的表述格式

本书的撰述性内容按照章、节、目、点的次序依次展开。

“章”的标题居中。空一行。开首用“第”,接着是该“章”的“数序”码,再接着是“章”字。空一格。书写“章”标题的内容。在“章”标题下,空两行。用两三行文字(100-150字左右)概括本“章”的核心或主要内容作为引言,然后另起行,再空一行。书写“节”的标题。第一“节”的标题前统一用“一”作为序号,余类推。

“节”的标题也居中。开首用“第”,接着是该“节”的“数序”码,再接着是“节”字。空一格。书写“节”标题的内容。另起行。空一行。用一段文字(200-300字左右)概括本“节”的主要内容作为引言。另起行,不空行,空两格。书写“目”标题。第一“目”标题前统一用“一”作为序号,余类推。

在“目”标题下,不空行,空两格。用一段文字(200-300字左右)概括本“目”的主要内容。另起一行。然后再列出第一“点”标题,第一“点”标题前统一用“(一)”作为序号,余类推。

在“点”标题后用一短句概括本层次的内容主题,用句号句断。第一层次内容主题的前面统一用“1、”作为序号。后面文字不另起行。

在“层次”的内容中如还有必要分段落叙述,则用一短句概括内容主题,以句号句断。统一以“(1)”作为序号。后面的文字不另起行。

在“段落”中如果还需要分段叙述,则另起行,成一段,但不再编序号。

归纳起来:本书的序号结构体系是:

第一 章 XXXXXXXXX(居中)

(本章引言)

第一节 XXXXXXXX(居中)

(本节引言)

一、 XXXXXXXX

(本点引言)

(一)、XXXXXXXX(本目内容)。XXXXXXX……………

1.XXXXXXXXX(本层次内容)。………………

(1).XXXXXXXX(本段落内容)。

[注]上述序号体系,各分卷都须严格执行,以保持全书格式统一。如果内容的层级不需按照如此设置,可以简略层级较低的标示符号,但体系层级需严格执行,不得混用表示符号或格式,以免造成表述体系的混乱。

2、史料文献的统一格式

所有收录的新闻史料文献,应当尽可能地做到要素齐全。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献应当具有如下基本要素:

1、文献篇名(文献题名,副题名,外文题名,译名等);

2、文献责任者(著者、编者、译者、执笔者、起草者等;责任单位,如撰写发表时评的报馆、通过文件的组织或会议等)

3、文献正文内容(有代表性或史料价值的文献,或全文收录,或摘录其中某一段落。如是段落的摘录,应保证摘录的文字内容与原始文献记载的完全一致性。摘录者该作明确说明)

4、文献出处及具体表述。

专著文献: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时间,在整本文献中的起止页码;

单篇文献:文献题名,发表刊物或报纸,刊物的年卷期或报纸的出版日期,刊物中的起止页码或报纸上的版次。

档案文献:文献题名,收藏单位和案卷号。

5、转引(如转引的新闻史料文献应著录提供者直接的文献来源,或表明来自某收藏单位的原始文献,或表明转引自某一著作)。

关于《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内容及工作安排的决 议

(2014年5月10日)

2014年5月9-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举行项目组工作会议,专题讨论了项目阶段性成果“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有关分册的内容体系(章节目录)格局和工作安排。秘书处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起草了“会议纪要”(征求意见稿),发给项目组全体核心成员征求修改意见。秘书处根据返回意见对“会议纪要”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定稿,形成《关于“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内容及工作安排的决议》。【此件曾在《民国新闻史研究动态》2014年第2期、2015年第2期上刊载。现应部分同志要求把此件重新刊载,以便项目组各位专家的工作】

一、关于各分册内容

(1)《民国时期的新闻广播业》(承担者:艾红红)

第一是书名采用“新闻广播业”而不采用“广播业”的提法;第二是在“背景”部分建议考虑增加“收音技术发展和收音机普及”的内容;第三是在章标题中可省略“民族危机”、“抗日战争时期”、“政权更迭时期”等“革命范式”色彩比较鲜明的词汇,或改用平实客观的词汇;第四是在“抗战时期”内容中增加关于敌我双方“广播战”的内容;第五是适当提及特定阶段“广播研究”。

(2)《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新闻业》(承担者:白润生)

第一是该分册内容以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情况实际为基础,而不以共和国时期少数民族现状为依据;第二是第一章标题改为“民国初期的少数民族新闻业(1912.1-1916.6),” 以和学术界习惯相一致;第三是在“民国初期新闻业”这一章中增加“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业的溯源”一节,可以溯源到民国创立前。第四是对民国时期文献中对少数民族的称谓依照原文引用,但应用今义加以注明。第五是侧重于少数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报人创办的少数民族报刊和汉族报人创办的少数民族报刊,对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新闻教育、新闻通讯业、少数民族报人创办的(或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文报刊)及新闻图像业,本分册可以涉及,但一要侧重于展现“少数民族”特征属性,二要从略叙述,以免和其他分册重复。

(3)《民国时期的新闻通讯业》(承担者:万京华)

第一是本分册书名用“民国时期的新闻通讯业”而不用“民国时期的新闻通讯社”;第二是要以“新闻通讯业”视角叙述民国时期新闻通讯社发展变化为主线,突出历程和规律,不能成为通讯社基本信息的罗列性介绍;第三是在介绍新闻通讯社发展历史的基点上,要探讨新闻通讯社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新闻通讯社业务的发展和演变;新闻通讯社内部机构设置的演变、新闻通讯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拓展性内容;第四是民国时期的新闻通讯业应包括研究国人在海外创办的新闻通讯社,但应局限在中国人为服务于中国国内社会政治活动而创办和运行的新闻通讯社,华侨在当地创办以传播当地新闻、服务当地受众的新闻通讯社不再其列。第四是考虑到收集(国民党和共产党新闻通讯社以外)新闻通讯业史料的困难,本分册可以延迟半年或一年完成初稿。第五是建议把组稿和成稿两个过程分开,组稿时可以由专人按专题撰稿,各专题成稿后由分册主编按照和套书大体一致的阶段划分进行统稿,并撰写纳入5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的特约专题稿。

(4)《民国时期的军事新闻业》(承担者:刘亚)

第一是把书名调整为“民国时期的军队新闻业”。第二是把现在目录中的第一章《民国成立前的军事新闻业》取消单章设置,调整为在现在的第二章(调整后的第一章)《民国时期的军队新闻业》中的第一节“民国时期军队新闻业溯源”,时间可溯源到晚晴。第三是在现有的内容体系中增加“民国时期的敌伪军队新闻业”,以客观全面的记载和反映当时的军队新闻业。

(5)《民国时期的外国在华新闻业》(承担者:邓绍根)

第一是本分册的书名用《民国时期的外国在华新闻业》,而不用“外国在华新闻活动。第二是全分册应加强探究外国在华新闻业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影响和互动等内容。第三是把第二章改为“民国初期的外国在华新闻业”(以和会议决议一致);第四是把现在第二章第一节调入第一章,成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新闻业溯源”;第五是对民国时期外国新闻记者的在华新闻活动建议适当加强。

(6)《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业》(承担者:李建新)

第一是把书名改为《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和“民国时期”新闻学术研究、新闻业经营、新闻管理体制和新闻职业精神等一起纳入“实务系列”。第二是根据会议讨论意见对章节标题的表述进行调整,以和全套丛书统一。第三是建议突出民国时期新闻学教育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如1918年的北京大学新闻学会等);第四是建议选择代表性的新闻教育单位,阐述新闻教育支撑新闻业发展的内容。

(7)《民国时期的新闻学术研究》(承担者:徐新平)

第一是把书名调整为《民国时期的新闻学研究》,成为“实务研究”之一种。第二是把第一章《民国之前的新闻学研究》改为《民国时期新闻学研究的诞生》;对晚清时期的新闻学研究成果介绍放在“绪论”(导论)中介绍。第三是建议以民国时期的中国新闻学研究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提炼出有亮点的标题,但时间分段要大致清晰;第四是把第一、二章标题中的“中国”两字去掉,因为“民国时期的新闻学研究”本身就是讲的“中国”。第五是建议在第三章叙述中考虑国民党新闻理论研究中英美、德国乃至苏俄有关理论的影响;第六是在每个阶段注意对有影响的代表性新闻学研究者的介绍和研究(人物研究);第七是在把第一章的标题改为 “民国时期新闻学研究溯源及诞生” ,增加一节“民国成立初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新闻学研究”;第八是建议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章节中覆盖敌伪地区的新闻学研究,以求客观全面地反映这一史实。

(8)《民国时期的新闻业经营管理》(承担者:张立勤)

第一是本册的书名确定为《民国时期的新闻业经营》,舍去“管理”以免和“管理体制”分册由重复之嫌。第二是可以报业经营为主体和基点,但一定要兼顾覆盖整个“新闻业”,如广播、电台和通讯社等;第三是把第一章标题“民国时期新闻业的经营环境”改为“背景和条件”,以文实相符。第四是对“新闻业经营”的内涵表述要注意完整覆盖,不光要覆盖报业、广播、通讯社,还要涵盖“发行”、“广告”以及“资本经营”,当然可以有详略之分。第五是建议适当控制第一章的篇幅(即经营环境),不宜太长。第六是各章节的标题注意采用差异化表述,减少“经营”在标题中出现的频率。

(9)《民国时期的新闻管理体制》(承担者:方晓红)

第一是建议增加“思考”的内容,作为本书观点和提升;第二是建议在第四章增加“理论基础”的内容;第三是对国民党的战时新闻管理体制应该有集中的叙述,尤其是“新闻检查”应该有“节”这一层次的展现;第四是应该覆盖到民国时期出现的伪满、汪伪、租界等方面的管理体制;第五是建议增加“结语”,即对民国时期新闻管理体制的认识和评价。

(10)《民国时期的新闻职业精神》(承担者:张晓锋)

第一是各章的划分时间阶段以及称谓要与整套丛书相一致。第二是要拎出民国不同时期新闻人职业精神的发展脉络和在特定阶段中“变”的动因和表现;第三是要处理好“报刊业”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报刊业”也是当时新闻人生存环境的一个因素;第四是要注意挖掘新闻人对职业精神“行”的内容;第五是要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每一个阶段可以有代表人物,但不能写成代表人物职业精神介绍,而应该是对这个时代新闻职业精神研究和归纳;第六是要注意挖掘新闻人职业精神和国家、民族命运之间的关系。

二、关于“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的工作进度安排

根据项目招标书的设计,“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是本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按照设计的工作进程,阶段性成果应该在2016年12月底前完成书稿,经编撰委员会审定以后交出版社,在2018年12月底前出版。和最终成果5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成果打印稿)一起,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提出结项验收申请,否则就不能申请结项。

根据上述安排,秘书处计划在2015年11月前后,继续承办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和南京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结合高层论坛举行国家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第二次工作会议(编撰委员会工作会议),审读《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的分册书稿,请各分册的承担者按照项目招标书设计的进度安排,抓紧时间进行研究和撰稿。以期编撰委员会议能够如期举行并达成预期的目标。

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中的

“民国新闻史研究”文献汇编(2000-2002)

马超搜集整理,刘继忠审定

本次检索查阅了2000-2002年度国内公开出版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国内各类期刊73种(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25种,不含各类集刊、内刊、论文集),共发现125篇民国新闻史研究方面的论文。本次检索以CNIC中国期刊网为检索数据库,以新闻学期刊为主,其它学术期刊涉及到各大高校的学报。检索仍可能挂一漏万,特此说明。

一、文献在杂志、作者等方面的分布概况

刊登篇数在10篇以上的期刊有2家,即《新闻大学》(29)和《出版发行研究》(22)。5-10篇的期刊有7家,分别是《国际新闻界》(6)、《新闻与传播研究》(6)《传媒》(6)、《军事记者》(7)、《出版科学》(9)《国际新闻界》(6)《新闻记者》(5)。有8家期刊刊登均在4篇以下(含4篇),它们分别是《新闻与传播评论》(3)、《新闻知识》(3)《编辑之友》(2)、《现代传播》(2),《新闻与写作》、《编辑学刊》、《青年记者》、《新闻界》各一篇。

在论文作者方面,125篇论文涉及142位作者,其中,方汉奇3篇,赵晓恩5篇,有17篇论文2人或3人合写。

二、文献内容的主题分布概况

在研究主题方面,报人、报刊占据了主导地位,有36篇论文以报人为研究主题,其中研究毛泽东的3篇,研究刘少奇的2篇,研究梁启超的4篇,研究邵飘萍的3篇,另外还有邹韬奋、朱少屏等。有50篇论文以不同类型的报刊为研究主题,民营报刊新记《大公报》、《申报》及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报刊是研究的重点,红色报刊涉及到《新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此类文章占据了报刊研究的绝大部分,但国民党报刊、在华外人报刊、行业报刊、小报也有一些研究。其中,《大公报》的研究数量最多,有10篇论文以《大公报》为研究主题,内容包括了《大公报》的敢言传统、“小骂大帮忙”、儿童专刊的传播观念、与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化运动等等。研究角度上呈现多元化状态,主要有报刊的媒介呈现、政治动员、报道特色、报刊与城市文化、报纸广告、报刊业务等。其它主题主要是新闻教育、新闻法制、媒介经营、新闻团体、新闻自由、新闻广播、新闻统制、职业素养、地方新闻史、研究综述等。研究角度多侧重于人物的新闻思想、报刊活动、职业生涯,作品特色等。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是新千年,10月20 日至21 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外管理导报社联合发起召开了以“世界新闻传播 100 年”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总结了100年来中国和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对民国时期的新闻事业也有不少概括性的论述。方汉奇在《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一百年》中将晚清民国时期新闻业概括为第一阶段,包括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报业活动时期。白润生则总结了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

这三年研究成果中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研究深度不够,不少发表在期刊上的研究文章停留在介绍层面,对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挖掘不够。如发表在青年记者2000年第2期上的《邵飘萍智取独家新闻》,全文不到两百字,也没有署名作者,仅仅介绍了邵飘萍一次智取独家新闻的经过,而没有综合介绍邵飘萍智取新闻的情况,更没有总体分析邵飘萍智取的特点和采访艺术。

三、研究成果文献的具体信息

2000-2002年度国内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上刊载“民国新闻史研究”文献的作者、篇目、发表刊物以及卷期信息如下。

序号 作者 文章名 期刊名 期

1 朱正心 祖父朱少屏的报人生涯——悼念先烈就义60周年 新闻大学 2002.3

2 汤小薇 总司令和战地记者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诞生前后 军事记者 2001.7

3 施喆 自由主义职业报刊理念的探寻与游移——张季鸾新闻思想述评 新闻大学 2002.3

4 黄泓 追踪储安平的心路历程 新闻大学 2000.4

5 张颂甲 追忆采写溥仪一稿的见报过程 传媒 2001.5

6 著名记者徐凌霄遗世巨著 《古城返照记》问世 新闻与写作 2002.8

7 牛济 周恩来与张季鸾及《大公报》 新闻知识 2001.6

8 孙建华 终生捍卫新闻工作者的使命——记中国著名新闻学专家甘惜分教授 军事记者 2001.5

9 刘磊 中国早期报人社会地位的演进 传媒 2002.7

10 汪家熔 中国现代出版起源散议(一) 出版发行研究 2000.4

11 汪家熔 中国现代出版起源散议(二) 出版发行研究 2000.5

12 马荣宝 朱 屹 中国近代编辑出版活动与五四运动 出版发行研究 2000.2

13 单波

秦志希 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回顾(1921~2001年)——新闻学专家访谈录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1

14 宋素红 中国第一个女新闻工作者 新闻大学 2001.4

15 周葆华 质疑新记《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2.3

16 邹小站 章士钊《甲寅》时期自由主义政治思想评析 近代史研究 2000.1

17 王英 张竹平广告理念初探 新闻大学 2000.1

18 李艳 张元济的编辑思想 出版科学 2002.1

19 李兴国 杨新磊 早期学者视阈中的摄影艺术 现代传播 2002.4

20 史春风 原创性选题——商务印书馆早期经营管理的灵魂 出版发行研究 2001.10

21 袁武振 预报西安事变的美国女记者──海伦·斯诺西安事变前对张学良的采访 新闻知识 2001.5

22 冯波 由邵飘萍的新闻活动论新闻本位的回归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1.S2

23 赵达雄 影印宜止 比勘当行

——读蔡元培、袁同礼先生“对于影印《 四库全书》的建议”有感 出版发行研究 2001.8

24 赵晓恩 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一)1936-1947 出版发行研究 2001.1

25 赵晓恩 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五)1936-1947 出版发行研究 2001.5

26 赵晓恩 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四)1936-1947 出版发行研究 2001.4

27 赵晓恩 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三)1936-1947 出版发行研究 2001.3

28 赵晓恩 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二)1936-1947 出版发行研究 2001.2

29 丁法章 一面时代的镜子——贺《大公报》百年华诞 新闻记者 2002.7

30 范军 叶圣陶的书刊广告艺术 出版科学 2000.1

31 刘文俊 也论梁启超的编辑出版思想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2002.1

32 甘惜分 延安《解放日报》的遗产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1

33 丁凤麟 宣传辛亥革命的重要文献汇编——时事新报馆《革命文牍类编》评介 新闻大学 2001.3

34 沈全梅 徐铸成谈办报艺术 新闻大学 2002.2

35 杜永和 新闻报告《西行漫记》成名探因 军事记者 2001.10

36 徐新平 新闻“喉舌论”考述 湖南大学学报 2001.2

37 方勤 萧乾与《大公报》的《文艺》副刊 新闻大学 2002.2

38 查本恩 夏衍的报刊编辑思想探析 新闻大学 2001.3

39 黄旦 五四前后新闻思想的再认识 浙江大学学报 2000.4

40 艾以 我所知道的毕修勺先生 新闻大学 2000.3

41 毕修勺 我任《扫荡报》总编辑的始末 新闻大学 2000.3

42 薛建立 我国最早自我宣介的杂志——《出版周刊》 传媒 2001.8

43 庞荣棣 为历史留下一份可信的资料──纪念史量才诞辰120周年

新闻记者 2000.1

44 方汉奇 为《大公报》辨诬——应该摘掉《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帽子 新闻大学 2002.3

45 汤奇学 龚来国 汪康年与梁启超关系变化与《时务报》兴衰 安徽大学学报 2000.1

46 姜飞 皖南事变中的《新中华报》 新闻大学 2000.2

47 郑 霄 吴阳娟 郑澄桂 土地革命时期闽西苏区红色出版物述略 出版发行研究 2001.9

48 伍杰 韬奋精神与“入世” 出版科学 2002.2

49 沈荟 韬奋报刊活动与社会信用 新闻记者 2002.5

50 王建辉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出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1.2

51 关家铮 四十年代上海《神州日报》赵景深主编的《俗文学》周刊 山东大学学报 2000.6

52 陈凤姑 试论《新民丛报》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中的地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1.6

53 稂艳玲孟桂香 试论《清议报》的国民性改造宣传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2

54 赵晓恩 生活书店的经营之道和斗争艺术(六) 出版发行研究 2000.1

55 邵飘萍智取独家新闻 青年记者 2000.2

56 曾建华 王开 商务印书馆与东方图书馆 出版科学 2002.2

57 庞旸 筛子、镜子和轮子——忆萧乾 传媒 2001.9

58 李明山 清末著作权律出台前的民间反盗版活动 出版发行研究 2001.10

59 方平 清末上海民办报刊的兴起与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1.2

60 马飞孝 评王芸生的两次思想转变 新闻大学 2001.1

61 蓝鸿文 毛泽东怎样写军事新闻 军事记者 2002.2

62 胡文龙 毛泽东怎样精心写作社论 新闻界 2001.5

63 王杰锋 毛泽东题书的党报报头知多少? 军事记者 2002.1

64 徐新平 略论徐宝璜的新闻伦理观 新闻大学 2000.4

65 刘光磊 周行芬 论《时事公报》的立场、新闻与言论 新闻大学 2000.2

66 吴廷俊 范龙 论《大公报》的“敢言”传统 新闻大学 2002.3

67 范军 鲁迅先生的书刊广告艺术 出版科学 2002.1

68 刘铁生 鲁迅生前最后的照片 军事记者 2002.2

69 桂新秋 刘少奇与新闻出版(一) 出版发行研究 2000.4

70 桂新秋 刘少奇与新闻出版(二) 出版发行研究 2000.5

71 侯东阳 林语堂的新闻舆论观——评林语堂的《中国新闻舆论史》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1.2

72 秦志希 汪露 梁启超与李普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闻传播观 现代传播 2002.4

73 蔡国兆 梁启超新闻思想试析 新闻大学 2000.3

74 冯东书 可歌可泣的英雄──一本记录战争年代新闻战线英雄的书《热血铸丰碑》 新闻记者 2000.9

75 顾洁

鄢可然 抗战时期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 新闻大学 2001.2

76 王天定 旧上海的外国记者们——一个日本记者三十年代在上海与西方记者的交往 新闻大学 2000.2

77 郑祖安 旧上海报刊的香烟广告 传媒 2002.1

78 包礼祥 近代报业的畸形发展及其原因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2.3

79 冯英子 江右办报记 新闻大学 2001.1

80 韩辛茹 建党80周年评说《新华日报》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1.3

81 马艺 简述潘梓年对《新华日报》的历史贡献 新闻大学 2000.3

82 汤志钧 甲午战后的《镜海丛报》 近代史研究 2001.4

83 艾以 记冯英子的办报生涯 新闻大学 2001.1

84 毕胜 怀念丁一岚先生(上) 传媒 2002.11

85 单滨新 胡愈之的报刊工作与新闻思想 新闻大学 2000.2

86 曹光瓈; 关于邵飘萍政治身份之我见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2

87 徐志耕 朱有华 干净地出城——访军事新闻名篇《桌上的表》作者张明将军 军事记者 2001.5

88 吴迪 从《申报》“杨妹事件”看环境对新闻“把关人”的影响 新闻知识 2001.5

89 钟家伟 梁寿华 刍议苏区时期宣传群众工作的实践经验 江西社会科学 2000.1

90 胡清国 陈独秀早期新闻实践与中共建党 江西社会科学 2002.5

91 戴银凤 Civilization与“文明”——以《时务报》为例分析“文明”一词的使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2.3

92 方汉奇 中国新闻事业一百年 国际新闻界 2000.6

93 白润生 兴起发展繁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100年 国际新闻界 2000.6

94 许力以 五四运动时期的思想发展和报刊图书出版 编辑之友 2002.1

95 郑师渠 《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 近代史研究 2001.4

96 王鹏 《苏俄视察记》出版前后 新闻记者 2002.7

97 高强 《苏报》案与治外法权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4

98 宋素红 《时务报》的译报工作初探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1.2

99 肖良武 《民国日报》在二月民众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0.1

100 程曼丽 论百年新闻传播史上的两次飞跃 国际新闻界 2000.6

101 熊显长 林语堂的杂志观 编辑学刊 2001.5

102 夏洪艳 《救国时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新闻大学 2000.2

103 高金萍 回首百年沧桑 研讨世纪课题

“世界新闻传播100 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国际新闻界 2000.6

104 田海林 马树华 《独立评论》与抗日救亡 民国档案 2000.4

105 贾晓慧 《大公报》与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化运动 近代史研究 2001.6

106 尹韵公 《大公报》与红军长征落脚点之研究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2.3

107 陈彤旭 《大公报》儿童专刊的传播观念探析 新闻大学 2001.2

108 吴廷俊 范龙 《大公报》“敢言”传统的思想基础与文化底蕴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2.3

109 何扬鸣 郑建华 “衙前农运”及其新闻舆论宣传 新闻大学 2001.4

110 冯英子 “青记”当年 新闻大学 2002.1

111 庞亮 “九·一八”前后陶行知在《申报》的活动 新闻大学 2001.2

112 孙景峰 邹韬奋的出版广告思想与实践 出版发行研究 2000.10

113 赵晓兰 浙江近现代报刊史概述 出版发行研究 2002.6

114 余文焕 战地黄花分外香──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进步出版界(五) 出版发行研究 2000.1

115 吴永贵 一举成名天下知——中华书局创业经过及成功因素分析 出版科学 2002.3

116 马仲扬 韬奋精神再学习 出版发行研究 2002.8

117 吴永贵 商务印书馆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出版发行研究 2001.9

118 姬建敏 三十年代的杂志观 出版发行研究 2000.11

119 于雷鸣 张宝明 关于《新青年》编辑思想的回望 编辑之友 2000.2

120 王仿子 1937~1950年的香港出版业(下) 出版科学 2000.4

121 王仿子 1937~1949年的香港出版业(上) 出版科学 2000.3

122 陈日浓 宋庆龄新闻传播思想 国际新闻界 2001.3

123 方汉奇 美国记者的爱恨中国情结 —对100 年来美国记者有关中国报道的回顾与反思 国际新闻界 2002.2

124 蒋曙晨 “一大”前后党的出版工作 出版科学 2001.3

125 王益 84自述 出版发行研究 2001.10

(课题组供稿)民国新闻史研究动态(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暨工作会议专辑)2015第(6)期

民国新闻史多视角研究成果的新展示

——“第二届民国新闻史高层学术论坛”论文综述

第二届“民国新闻史高层学术论坛”是继2014年5月“回归历史 探寻规律:民国新闻史的多视角研究”的首届学术论坛成功举办后,又一次“民国新闻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活动。论坛由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唯一的国家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承办。自2015年3月初发出征文通知后,得到新闻史学界同行学者的热烈响应,截止到7月底,组委会秘书处共征集论文68篇。经组委会邀请专家进行评审,选用48篇为参会论文并编入本文集。

根据入选论文的研讨主题,大致将其分为民国新闻史研究总论,新闻人物研究,新闻媒介研究,新闻事件研究,民族(地区)新闻史、新闻教育史及新闻业经营管理研究,新闻人思想及作品特征研究,广播史及其他方面研究七个方面。

(一)民国新闻史研究总论

从宏观视野观照民国新闻事业演进历程是本组论文共同特点。收录6篇论文的选题涉及多个层面。王润泽、肖江波在《国际传播:民族救亡中的另一个战场》中认为战争的胜利,不仅需要军事上艰苦卓绝的斗争和牺牲,更要获得国际舆论的大力支持和同情,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基础。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对国际传播均十分重视,做了大量工作。他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利用领导人、官方、民间报人、外国记者等的各种力量,共同推动了中国抗战的国际传播,争取获得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舆论支持。陈志强、陈李龙《近代国人报刊的新闻纸进口依赖与国产情结》则将研究视野转移到民国新闻业最基本物质资料——新闻纸的生产和使用。文章集中讨论了进口新闻纸在民国报业中垄断地位及国人数次尝试国产新闻纸的历史境遇,指出新闻纸的国产情结与实践既是近代报刊发展到一定阶段新闻纸需求增加的结果,也是实业救国背景下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但国产新闻纸质量满足不了报业需求,致使以国产取代进口的愿望难以实现。

民国新闻事业整体趋向受制于国内外社会政治环境。倪延年的《论民国初期新闻业态“起-降-起”现象及动因》和林婕的《1915年中国报刊关于国体问题的论争研究》是两篇关注民初新闻界与国内社会政治环境关系的文章。前者在“新闻业态”概念基础上,讨论了民国初期中国新闻业态“陡起”、“陡降”又“再起”的历史现象,从社会政治语境与新闻业内在规律的交叉视野探析新闻业兴衰规律。林婕的文章则以袁世凯复辟帝制前后中国报刊国体问题论争为对象,在对民初报刊与民众对国体问题意见的表达,报刊论争对政治舆论和民众意见走向的影响,国情民意与政治秩序整合关系等阐释有新的推进。梁骏的《在铭记和忘却的边缘:左翼文化运动下的新闻侧影》认为左翼新闻团体的意义是在国民党专制下创造出了具有灵活性、自主性、创造力和感召力的“新闻游击战”模式。马超的《民国报刊中的苏联新闻事业探析》以民国报刊对苏联新闻事业的介绍为分析对象,进而呈现民国报人对苏联新闻事业的态度及其对当时我国新闻业的影响。

(二)民国新闻人物研究

民国新闻人物研究既是民国新闻史的重要组成,也往往成为新闻专业知识大众化、普及化的枢纽。收录的7篇论文多属角度新颖、史料扎实之作,涉及三类新闻人物:一是在华办报的外国报人。邓绍根的《论民国时期美国东方报人领袖托马斯·密勒在华新闻业绩》系统梳理了美国新闻人托马斯·密勒在华新闻活动,认为密勒杰出的新闻业绩使其荣膺“中国通之父”,树立了美国在华“中国通”的价值观念。二是民国党政精英的新闻活动和思想,刘继忠的《蒋介石新闻操控的行为与思想初探》对蒋介石操控新闻传播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探讨,指出蒋介石的新闻操控思想具有功利主义色彩,终极目标是解决孙中山提出的“一盘散沙”时代命题。三是对民国职业新闻人的研究。钱承军的《<京报>鼎盛时期的吴定九》详细考述了吴定九对鼎盛时期《京报》的贡献,认为吴定九实为《京报》的经理、总编辑,他对该报的业务革新“应视为《京报》迈入鼎盛期的标志”。关梅的《胡道静与上海<通报>》讨论了胡道静创办、主编《通报》的过程,并对该报创刊时间进行新的考证。王继先的《春风和气自清师:马星野与朱自清的友谊初探》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马星野档案》基础上,对民国著名新闻学者、新闻教育家马星野与朱自清的关系进行探讨。柳竹的《黄远生新闻标题的关联——顺应性研究》运用语用学理论,讨论了黄远生的新闻标题艺术。徐庆华的《王火,民国晚期一位有影响的新闻人》使用口述史料还原了著名作家王火早年的新闻活动和贡献。

(三)民国时期新闻媒介研究

这一部分的8篇论文以个案研究方法,或是对以往研究中较为忽视的重要媒介,或是对民国名报大报相关问题的新阐释。万京华的《中共早期通讯社历史探析》选取中共新闻事业研究中较为忽视的中共早期通讯社这一论题,系统梳理了建党前后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短短几年间中共领导、创建通讯社的历史。李时新的《从滑稽到严肃——上海小报<晶报>媒介批评初探》聚焦民国著名小报《晶报》,认为该报媒介批评以1930年代初为界经历从滑稽到严肃,从琐碎、感性、居高临下到理性、平等对话和建设指导的转化。徐蓓蓓的《浅析<救亡情报>的媒介言论》探讨了全面抗战前夕上海《救亡情报》的创刊背景、言论取向、体裁等。卢河燕的《<台湾日日新报>研究初探》对台湾日治时期御用报纸《台湾日日新报》的创办、流变进行初步探讨。

对《申报》、《大公报》、《新青年》等名报大报的研究有新的进展。何村、叶俊的《统一战线旗帜下<重庆各报联合版>时期的<新华日报>》探讨了国民党舆论控制下《新华日报》的斗争策略,认为该报一方面积极参加“联合版”,另一方面利用“壁报”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展现了正确的斗争策略和高明的斗争艺术。王世清的《以客观态度,评论宇宙万象,以科学方法,报道世界消息——记197期的<申报>汉口版》探讨《申报》汉口版的发刊、发行、停刊的历史脉络,认为该报虽仅存半年多时间,但在揭露敌寇罪行,激发全国民众抗日决心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陈长松、杨惠的《“谋生的需要”?“惨淡地经营”?——对<新青年>前三卷创办经营中两个问题的商榷》针对学术界有关《新青年》前三卷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指出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并非“谋生的需要”,杂志也绝非简单地“沿袭”《甲寅》;前三卷虽然“普通”但其经营并不“惨淡”。陈媛媛的《解放战争时期<大公报>与国、共两党关系研究》以抗战后《大公报》对东北问题的报道为视点,探讨该报在解放战争时期与国共两党间的离合关系。

(四)民国时期新闻事件研究

夹杂着真实与虚构成分的诸多民国新闻事件是新闻媒体与政治派系、社会心态等复杂互动关系的直观反映,蕴含丰富,值得探索。这一部分的6篇论文多集中于抗日战争前后中外媒体的舆论较量。郑亚楠的《炮制的真相与真相的探寻——围绕国联调查团会见马占山报道的较量》围绕“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团会见马占山这一新闻事件,对比日本在华媒体与欧美职业记者的报道取向差异;指出日本在武装侵略的同时运用法西斯舆论手段炮制的种种“真相”,而欧美职业记者多本着报道事实的原则,选择了一条探险、思考、成名、合作的路。经盛鸿的《“不投降论”——中国新闻报刊在首都南京失陷后的反应与评论》梳理了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后中国报刊的观点和态度,指出中国报刊发出“不投降论”的激昂呐喊是报人在国家危难时所表现的爱国精神和凛然正气,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光辉篇章。马嘉的《民国时期东北日文报纸舆论导向研究》指出在“皇姑屯事件”中,日文报纸《满洲日报》试图把大众视线从事件本身引导至日本侨民权益保障、鼓吹日方应向我国东北增兵、合理插手东北事务等媒介议程,旨在蓄意制造混乱,为日本实施大陆政策提供舆论准备。郑保国的《<密勒氏评论报>对“巴黎和会”解释性报道的角度分析》关注美国在华媒体《密勒氏评论报》有关“巴黎和会”的解释性报道,着重分析密勒、董显光和老鲍威尔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新闻事件所作的解读,从而透视《密》的专业新闻团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伦理和激情。此外李敏的《图与文的触碰:新闻摄影变革视野下远东运动会报道研究》以上海远东运动会的报道为切入点,探讨新闻摄影技术变革语境下《申报》和《大公报》体育赛事报道方式的演进。刘洋的《抗日与知日:八一三时期“论语派”刊物的文化救亡》以淞沪会战期间林语堂等创办《非常时期联合旬刊》为个案,讨论“论语派”报刊“文化救亡”特质,认为此类报刊与一般抗日刊物不同,其在注重“抗日”宣传的同时,亦注重提升民众对于日军及日本的认知,可谓“文化救亡”。

(五)民族(地区)新闻史、新闻教育史、新闻业经营管理研究

这一组论文涉及民族(地区)新闻史、新闻教育史和新闻业经营研究三个方面。具体而言,荆琰清、白润生的《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对象和学术意义》和童清艳等的《中央苏区新闻事业史研究》属民国时期民族(地区)新闻史研究。前者较为系统的梳理了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对象及学术价值,认为民国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不仅充实了中国新闻史,而且能够为民国时期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研究提供丰富、具有实证价值的史料。后者则将目光转向中央苏区新闻事业,对苏区新闻事业源起、新闻出版机构特征、内容传播特点、发行策略及苏区新闻事业党性、战斗性、群众性等宣传特征进行了深入讨论。关于民国新闻教育的论文有3篇。其中殷强、李建新的《<燕京新闻>与燕京大学的新闻教育》在梳理燕大新闻系自办刊物《燕京新闻》发展历程基础上,侧重讨论《燕大新闻》与燕大新闻教育理念、实践等互动关系。刘泱育的《民国时期出现过“一流”的新闻教育吗?》以方汉奇先生就读的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为例,从师资力量、师生关系和同学情谊等维度探讨民国时期是否出现过“一流”的新闻教育,作者强调所谓“一流大学”中的“一流”实质上是一种文化霸权,可能遮蔽对于现状的认知,从而影响历史研究和书写。吴加峰的《根生土长的民国新闻教育——顾执中与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着重讨论顾执中创办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所秉持的“实用主义”办学理念及其贯彻和实施。

研究民国新闻业经营管理的论文有张立勤的《1927-1937年民营报纸的广告经营及其传播特色》和曾来海的《试论民国时期报业发行稽核思想的萌芽》。前者讨论民营报刊广告经营的策略运用、版面管理、传播特征等,认为由于积极吸纳西方报业的广告经营理念,1927—1937年民营报业在广告经营等方面领先于同期其他报业。后者在民国新闻学术文献梳理基础上,指出报业发行稽核思想与观念早在民国就已萌芽,诸多新闻学者针对国内报业发行中销数保密、“吃报”与“转卖”等乱象,曾提出过设立中国报业发行稽核局或会计师稽核等报业发行稽核的思想,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六)民国新闻人思想及作品特征研究

这一部分的7篇论文在民国新闻人新闻思想及作品研究方面均有所推进。徐新平的《论程沧波的新闻思想》较为全面阐述了国民党报人程沧波新闻思想内涵、特征及代表性,倡导记者要具有自由独立的精神;鼓励记者不仅要会拿笔杆子,还要善于经营;提倡党报记者应该为本党和政府辩护,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所建树。庞荣棣的《民国报人陈冷的办报活动及其办报思想》逐一研讨陈冷担任《申报》总编时期三个阶段中“时评”展现的办报思想,归纳出早期将报业视为第二生命,言论立场坚定;中期对动乱的社会局势与压力无所适从,言论显得隐晦;晚期对报业厌倦、消极,放弃挚爱职业等特点。钱珺的《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的新闻评论特色探究》以林语堂1924-1927年发表的时事评论文章为对象,认为其新闻评论既具有现代新闻评论的基本特征,又形成了幽默辛辣,形象说理的林氏评论风格。兰甲甲的《彭子冈新闻作品风格特征研究》认为彭子冈的通讯和特写虽不是直接报道前线战场,却以敏锐的目光、独到的见解报道战时后方社会的广阔面貌,其作品融合散文和文学笔法,具有独特的个性。

梁启超和陈独秀是中国新闻史上两位划时代的舆论界巨子,这部分有三篇论作从不同侧面讨论了他们的新闻思想及作品。张勇丽的《梁启超与陈独秀“开民智”新闻思想异同双面观》比较梁、陈关于报刊“开民智”功能的异同,认为陈“开民智”思想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梁的思想,但两者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读者策略、宣传方法等分歧明显。张朋的《舆论竞争与中共“二大”前后陈独秀报刊论政话语的转向》认为中共“二大”前后陈独秀等“联合战线”口号的提出和论证,恰是与胡适等主导的《努力》竞争、互动的结果,这反映了政论家底色的陈独秀领导下中共对舆论领导权重视。杨利强的《“梁启超卖国”论的形成与传播》细致梳理了巴黎和会前后关于“梁启超卖国”在舆论界的形成、传播的过程。

(七)民国广播史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这组论文中有3篇研究民国新闻广播史。其中艾红红的《略论民国时期新闻广播的贡献与局限》从宏观上探讨民国时期新闻广播的贡献及局限性。文章认为民国新闻广播在传递新闻、培养广播听众、推动语言标准化方面成效显著;但由于观念、制度、技术等限制,各电台的广播新闻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广播记者也未能升格为社会认可的独立职业。谢鼎新的《民国时期对广播娱乐节目的探析》将视角转移到民国广播娱乐节目,在史料发掘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的广播娱乐节目划定、播出状况与安排、政策监管及专业批评等进行探讨。齐辉的《抗战时期日本对华广播侵略与殖民宣传》在新发现的文献史料基础上探讨日本在“满洲国”广播侵略宣传的过程、策略及实施效果,为我们认识日本战时广播宣传提供丰富的历史细节。

这组中另外几篇论文涉及民国报人群体、民国画报的新闻图片等方面。 卜新章的《民国<良友>画报新闻图片来源探析》梳理了《良友》画报历年来新闻图片及其署名,从而探讨该报新闻图片的来源,以期对当今新闻传播实践中影像的获取与利用提供借鉴。曹爱民的《多变与依附:<时事新报>报人群体刍议》讨论《时事新报》历史上的三种报人群体,即非职业化式报人、企业化式报人、官僚买办式报人,认为该报报人群体的最突出特点是多变与依附。杨晓霞的《招摇的文化赞助人:邵洵美对三十年代上海出版业的贡献》认为邵洵美为三十年代的上海文学新人与窘迫的文人提供了慷慨的帮助,发挥了赞助上海文化出版的作用。王雪驹的《“大东亚共荣圈”的文化建设与国民意识的建构》以“二战”期间日本在华刊物《华文大阪每日》所谓“创刊四周年纪念大征文活动”为研讨对象,认为该文学活动的核心就是建构殖民地民众自觉自愿的国民意识,但这种“规训的文学活动”只是殖民者的一厢情愿而已。

如果说第一届民国新闻史的多视角研究高层学术论坛及论文集《民国新闻史研究(2014)》是国内“民国新闻史研究成果的第一次集体亮相”,那么本次论坛及会议论文集应该是民国新闻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是民国新闻史研究成果的一次“新展示”。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民国新闻史研究的某些特点和趋势。

其一,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事业及其战时舆论动员等研究论题引人瞩目。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学术界回顾与反思抗战历史的成果十分丰富。就民国新闻史研究而言,这一论题自然极其重要。从本届论坛收录的文章看,郑亚楠的《炮制的真相与真相的探寻——围绕国联调查团会见马占山报道的较量》等10篇论文直接研究了抗战时期新闻事业;如加上马嘉《民国时期东北日文报纸舆论导向研究》,总数达11篇,可谓本届论坛的热点议题。这些论文或以新闻媒介、新闻事件为对象,或深入挖掘媒体在战时舆论动员中的功能和作用,或揭示日本在华殖民宣传丑陋嘴脸,或展示中日在战争之外的舆论较量,从新闻史领域对抗战史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二,在民国新闻史新史料的发掘、整理和利用上有所突破。民国新闻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新史料的发掘至关重要。本届论坛不乏此方面的佳作,令人印象深刻。如《抗战时期日本对华广播侵略与殖民宣传》作者齐辉陆续在哈尔滨市图书馆、辽宁省档案馆等处发现战时日本广播文献,主要有满洲电报电话株式会社编制的《电电》、《放送》杂志、《满洲放送年鉴》,满洲国弘报处编印《满洲统计年报》、《弘宣月报》等,这些文献有助于清晰了解日本在东北的殖民宣传细节。再如王继先的《春风和气自清师:马星野与朱自清的友谊初探》运用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马星野档案》,可为研究民国时期国民党宣传骨干提供新的文献线索;而钱承军关于《京报》与吴定久关系的考述,则是综合使用常用文献与未刊文献,从而详尽展示吴定久对《京报》的贡献。

其三,研究队伍的学科多元化特征明显,一大批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民国新闻史探索。短短四十余年的民国新闻史可谓跌宕起伏、色彩斑斓,其间围绕着媒体话语权、舆论领导权的竞争与妥协则为学术探索提供了诸多课题。同时,民国新闻事业又在中外交涉、党派纷争、文化建设等方面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这就使民国新闻史探索不能局限于新闻史学领域,因之吸引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专家共同耕耘。从本届论坛的作者构成看,既有长期从事民国时期新闻史研究的诸多业内专家学者,也有长期致力于文献学、情报学的钱承军研究馆员对吴定久新闻业绩的考证,还有长期致力于民国政治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的经盛鸿教授对南京失陷后中国媒体言论趋向的梳理,更有一批包含中国近代史方向的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民国新闻史的研究。我们相信,随着民国新闻史研究成果的积累,会有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其间。

总之,此次“民国新闻史的多视角研究高层论坛”与会论文议题广泛,新材料、新视角、新观点层出不穷,学者专家们在“回归历史,探寻规律”学术氛围中将民国新闻史研究推向更深、更广的层次。我们有理由相信,民国新闻史研究在不久的将来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为中国新闻史学的整体推进贡献力量,也为探索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新闻传播理论奠定坚实的历史学基础。

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11月6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60余位学者参会。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潘百齐指出,民国时期,中国士大夫传统和知识分子精神相结合,在报刊领域形成了鲜明的“文人论证”风格,在“救亡图存”的总目标下,“启蒙、革命与追求国家现代化”成为报刊的主流三部曲。同时,在革命的洪流中,各种政治势力在言论战场上对峙,通过争夺媒介话语权来争取民众、建立法统。文化、社会和政治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交织,形成了民国新闻史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也为今天的新闻传播学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舞台。

“断代新闻史是中国新闻史研究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断代新闻史专著覆盖了从唐前、唐、宋、元、明、清前中期到晚清上下数千年的新闻史发展轨迹,但未见‘中华民国’的新闻史专著出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指出,由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倪延年领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计划出版国内第一套多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可能填补“中华民国时期”断代新闻史的空白。

会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吴廷俊、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和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方晓红分别以《脱敏、破题与叙事:“民国新闻史”的撰写》《时间与中国报刊史书写:以民国为例》《浅谈中国新闻史的研究转向》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当天下午,会议分民国新闻史综合研究、民国时期新闻人物研究、民国时期新闻媒体研究、民国时期新闻事件研究、民国时期新闻教育与其他研究、民国时期新闻人物相关研究、民国时期广播与其他研究等议题展开研讨。

据了解,南京拥有珍贵而丰富的民国新闻史料。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凭借“东道主”的优势,近年开展了民国新闻史研究,2013年,该院倪延年教授的团队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

以唯物史观指导民国新闻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 2015-11-09 14:52

中国社会科学报南京11月7日电(记者吴楠)11月6日,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举办。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倪延年表示,民国时期的新闻业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紧密相连,故研究民国新闻史,应将其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考察,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考察当时的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媒介等,科学全面地再现当时的新闻业态。

民国新闻史为广大新闻传播专业学者提供了研究空间。倪延年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领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其研究也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抗日战争时期新闻事业及战时舆论动员等研究引人瞩目,民国新闻史新史料的发掘、整理和利用有所突破,研究队伍的跨学科特征明显,研究视角逐渐从宏观层面的探讨转向中观和微观方面的研究。

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60余位学者参会。

〖凤凰网〗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南师大举行

时间:2015-11-09 来源:凤凰网 发布日期:2015/11/11 10:54:58

11月6日,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和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旦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顾问、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吴廷俊教授等全国知名高校代表出席论坛。来自国内数十家高校、科研机构及新闻出版单位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民国新闻史的多视角研究”主题展开研讨。

据了解,断代新闻史是中国新闻史研究一个重要方面。断代新闻史专著覆盖了从唐前、唐、宋、元、明、清前中期到晚清上下数千年的新闻史发展轨迹。但这一轨迹到“中华民国”就停止了。南京师范大学倪延年教授领衔的团队竞标成功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阶段性成果计划出10个左右分册的“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最终成果计划出国内第一套多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使若干年后填补“中华民国时期”断代新闻史空白成为可能。

作为主办方的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南京师范大学有两个源头:一是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即中央大学的前身;一是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即金陵大学的前身。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著名教育家李瑞清、郭秉文、陈鹤琴等曾先后在此主政,陶行知、吴贻芳、唐圭璋、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诸多名家大师曾在此执教。

南京师范大学校友的陈昌凤教授回归母校,感慨良多。南京师范大学的新闻学科被我国新闻学泰斗方汉奇先生誉为“国内新闻教育的第一方阵”,拥有全国省属大学中唯一的新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媒介与农村社会发展、新闻法学、民国新闻史研究逐渐形成了学术梯队和成果品牌。这些都为“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的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方晓红表示,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应分为事业史、发展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等几个方面,视线应从“精英话语”转向“非精英话语”,而视野应从“宏观的发展史”转向“中观的区域史”。

第二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

来源: 尚七网 作者: 尚玉 发布时间:2015-11-12

尚七网讯 11月6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和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新闻学学科组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潘百齐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学者近百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党委书记朱梅主持,新传院院长顾理平教授致开幕辞。陈昌凤在致辞中指出,作为新闻史学会会长,非常感谢南师大新传院为新闻史学界提供这样高水准的学术论坛,这充分说明了民国新闻史有着无穷的魅力。潘百齐在致辞回顾了“第一届民国新闻史高层学术论坛”盛况,对众多专家学者共襄论坛之举表示感谢,指出此次论坛对于促进民国新闻史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同时也彰显出我校在新闻史学,尤其是民国新闻史学界的影响和作用。

开幕式后的主题演讲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重大招标项目(第二批)“中华民国新闻史”首席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倪延年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学院吴廷俊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新闻传播学新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我校新传院方晓红教授分别作题为《脱敏、破题与叙事:“民国新闻史”的撰写》、《时间与中国报刊史书写:以民国为例》、《浅谈中国新闻史的研究转向》的学术演讲,就“民国新闻传播业从哪里来”和“民国新闻史的宏观呈现”问题、新报刊史书写研究中的改变时间观问题以及中国新闻史的研究转向问题作出精辟阐述。

主题演讲后举行了分论坛研讨,其中来自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新报刊史书写研究团队作了以“新报刊史书写:媒介实践中的关系重构”为主题的系列讨论。

论坛闭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晓锋教授主持。中国新闻史学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王润泽教授作会议总结。

此次论坛群贤毕至,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新闻史专家学者为我校师生奉献了一场文化上的饕餮盛宴,同时也标志着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及我校主办的“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步入系列化、定期化,成为民国新闻史研究的重要学术品牌。

第二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在我校举行

时间:2015-11-11 11:16:23;来源:南京师范大学阳光网;发布:张大华

11月6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和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在我校随园校区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新闻学学科组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我校副校长潘百齐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学者近百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开幕式后的主题演讲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重大招标项目(第二批)“中华民国新闻史”首席专家、我校新传院倪延年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学院吴廷俊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新闻传播学新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我校新传院方晓红教授分别作题为《脱敏、破题与叙事:“民国新闻史”的撰写》、《时间与中国报刊史书写:以民国为例》、《浅谈中国新闻史的研究转向》的学术演讲,就“民国新闻传播业从哪里来”和“民国新闻史的宏观呈现”问题、新报刊史书写研究中的改变时间观问题以及中国新闻史的研究转向问题作出精辟阐述。

主题演讲后举行了分论坛研讨,其中来自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新报刊史书写研究团队作了以“新报刊史书写:媒介实践中的关系重构”为主题的系列讨论。

此次论坛群贤毕至,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新闻史专家学者为我校师生奉献了一场文化上的饕餮盛宴,同时也标志着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及我校主办的“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步入系列化、定期化,成为民国新闻史研究的重要学术品牌。

【编者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度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项目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于2015年11月7-8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秘书处根据会议讨论和议决精神起草了会议纪要,于2015年11月10日发至与会各位专家学者征求修改意见。现将根据返回意见修改定稿的会议纪要全文刊载如下,以项目组成员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共同依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

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项目组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度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批准号13&ZD154)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项目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于2015年11月7-8日在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学术顾问兼项目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顾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吴廷俊先生,项目组核心成员:倪延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王润泽(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何 村(渤海大学教授)、艾红红(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方晓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白润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韩丛耀(南京大学教授,博导)、李建新(上海大学教授)、刘 亚(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教授、博导)、徐新平(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李秀云(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立勤(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刘继忠(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副所长,博士)参加了会议。项目组核心成员万京华(新华通讯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邓绍根(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张晓锋(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因事请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学术顾问兼项目编纂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吴廷俊先生主持。会议分两个单元进行。

会议的第一个单元是讨论审读《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的相关分册书稿。与会人员首先听取了项目组核心成员中国传媒大学艾红红教授就《民国时期的新闻广播业》、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就《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新闻业》、上海大学李建新教授就《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华南师范大学张立勤副教授就《民国时期的新闻业经营管理》书稿撰写过程中有关事宜的说明。在听取有关同志的相关说明以后,与会人员就有关分册书稿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交流。经过认真热烈的讨论交流,会议就提交会议讨论审读的有关《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书稿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5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的时段必须统一,《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各分册尽可能按照“民国创立前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民国南京政府前期” “民国南京政府中期” “民国南京政府末期”这五个阶段组织内容,但也可以根据不同分册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时段的安排。

二、对“民国新闻史”的整体评价既应看到“民国时期的确发生、存在过不少与现代文明和民主法制不合拍的历史事实”,也应看到“民国新闻业在科学技术普及、进步力量努力、世界民主潮流推动及新闻事业规律共同发力下有了长足发展”的历史事实,努力全面、客观、辩证地再现民国时期新闻业态的真实情况、发展历程以及内在规律。同时应该关注到“习马会”后两岸历史、文化的对接更多,以及习近平提出两岸共同编写抗日战争史等发展,将为新闻史撰写提供更为宽松的语言与表达环境的变化。

三、在宏观上要力争突破传统的“革命史”叙述范畴,以“现代化架构”的基本思路,通过史料解读、内容布局以及表述方式等多种途径,尽可能客观、全面、辩证地再现民国时期新闻业态的发展历程及其内在规律,在史料、史实、史识的基础上,得出史论,阐释史观,体现“民国语境”和内容特色。

四、微观叙述上,对媒介要力求讲清经费、创办人的身份和政治角色、宗旨、形态以及影响等基本问题,但对社会影响力和受众的感召力等主观性色彩较浓厚部分的叙述必须言之有据,力戒主观。

五、在史料引用方面,强调引用公开出版文献中有依据的史料,并且对所引用的史料必须保证准确,转引的史料应明确标注。尤其是对网络上的史料必须谨慎,要避免在引用史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既不能犯政治错误,也不要出学术误差。

六、《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各分册是独立的专著,应再现民国新闻业中特定侧面的完整图景。分册内容的阶段划分可以根据内容及史料的实际情况,在上次会议议决框架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特约研究专题负责人在分册内容基础上撰写特约专题稿,成为和分册内容、观点一致,同时又和5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时段划分一致的“特约专题稿”(应是另一个文稿),作为最终成果5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各卷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七、《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各分册要强调叙述过程中的“民国语境”和时代特点,要通过全面、客观再现这一历史阶段中新闻业态的实际情况。以史料、史事和史事为基础客观再现这一阶段中各方面新闻业态

编纂委员会议第二个单元是讨论由渤海大学何村教授提交的《中华民国新闻史 第四卷:民国南京政府中期的新闻业》部分书稿。与会人员听取了何村教授就书稿事宜的相关说明。经过认真热烈的讨论交流,会议就项目最终成果《中华民国新闻史》的撰写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中华民国新闻史”是“中华民国”这一历史朝代(时期)的中国新闻业史,但不仅仅是中华民国政府认可的新闻业史,必须涵盖“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在“中国”地域上的所有“新闻业”(官办、民办、外人在华及其他如日满、日伪新闻业)的断代史性质的新闻业历程,是以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背景下的“中国新闻史”。

二、“中华民国新闻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的中国新闻史学者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研究视角和方法撰写的断代性质的中国新闻史著作,编撰者要科学妥善地处理“共产党员”与“新闻史学者”等各种关系,写出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能体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水平的“中华民国新闻史”,填补目前尚没有多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的学术空白。

三、“中华民国新闻史”应尽可能客观、全面、辩证地再现“中华民国时期”的新闻业态、发展历程及内在规律,以史料史事为基础,以史实史识为引领,以“史观”为灵魂,从当时的“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社会公德”、“事业进步”及“特定阶段”等不同视角,客观叙述、“零度阐释”、中肯评价“中华民国时期”的新闻媒介、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及新闻管理等内容,使《中华民国新闻史》努力达到中国新闻史学界最高水平的“高标准”。

四、要明确“史”和“志”区别,不能以报刊名称作为章节标题。尽可能地占有史料文献和已有成果。抗战时期的新闻业应按“国民党”、“共产党”、“日伪、日满”、“民营”分类。要抓住民国时期的民营新闻业处于合法存在状态、国民党新闻事业高位发展、官办新闻是主体;共产党新闻业从不合法到合法、从简单油印小报到铅印大报、单一媒体到完整媒介体系等鲜明特点,努力撰写出一部具有中国话语体系、中国学术风格、中国理论特色的“中华民国新闻史”。

五、“中华民国新闻史”区别于传统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史”的着眼点在于:(A)以中华民国创立及中央政府变更或中央政府重大决策为叙述背景;(B)探究“中华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因素对新闻业发展的影响及互动关系;(C)客观再现“中华民国时期”各方面新闻业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力求做出一部在海峡两岸乃至华人新闻史学界都能接受的《中华民国新闻史》。

六、经过与会人员认真讨论,会议决定:项目最终成果《中华民国新闻史》(5卷本)中各卷的内容体系仍然由“社会背景”、“新闻报业”、“其他新闻业”(新闻广播业、新闻通讯业、图像新闻业、军队新闻业、少数民族新闻业、外国在华新闻业、新闻经营管理、新闻管理体制、新闻教育、新闻学研究以及新闻职业精神、新闻业中外交流等)以及“本卷结语”四个板块结构组成。其中“社会背景”、“新闻报业”和“本卷结语”由该卷主编撰写,“其他新闻业”内容由特约专题稿组成。五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各卷的责任者署名将采用“X X X等著”,同时在该卷“后记”中说明各部分文稿的撰稿者,稿酬由撰稿者享有。

七、各卷应严格执行《〈中华民国新闻史〉和“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编撰要求》(原载《民国新闻史研究动态》2015年第2期)。引用文献一律采用页末注、圈标、肩标、每页单独计数标号的方式标示。

例:书稿“引文标识”和“页下注”示例(正文文字及页下注标示):

立宪运动兴起时,《申报》先持“反对中国设议政院”态度,但在清廷颁发“准备立宪”上谕后,于1906年9月匆匆联合《沪报》、《中外日报》、《时报》、《南方日报》等报馆举行“庆祝立宪大会”,并在报纸上特辟立宪专栏。 1911年4月,革命党人组织的“黄花岗起义”失败,《申报》以统治阶级口吻刊载《粤督电奏革党肇乱情形:总算是一场闹剧》 、《广州革命党电光一瞥:来得快,去得快》 及《广州革命党心尚未死:安得一鼓而歼之》 等新闻,并在时评中污蔑“何粤人之好乱也” 和赞扬清军对革命党人的镇压“匪乱歼尽,而闾阎不惊” 。

七、完整一卷《中华民国新闻史》应该包含目录、正文、按照汉语拼音编排的《本卷引用文献目录》(可分为:专著、报刊、档案、网站等部分,单篇论文不列入目录)及后记等部分,整体篇幅约在40-50万字之间。在控制整体篇幅的前提下,可对当时有较大影响的新闻媒体、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等做专门介绍。

“中华民国新闻史”项目组第二次工作会议由项目首席专家倪延年教授主持。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交流沟通各子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的进展情况。经过充分讨论,与会人员就下一步的工作进度事宜达成如下几点共识:

一、与会人员分析了本项目研究工作的现状、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认为本项目组具有实现本项目组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提交的《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投标书》承诺的“计划完成时间为2018年12月”的有利条件。会议确认“2018年12月完成各项研究工作,向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申请结项验收”的目标。

二、为了进一步推进本项目研究工作,以保证项目实现“2018年12月完成各项研究工作,形成提交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结项验收的成果资料”目标,会议确定2016年8月下旬召开项目组第三次工作会议,会议主题是审读定稿《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各分册书稿;商定第三次工作会议委托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会议经费由秘书处统筹)。具体事宜以正式通知为准。

三、按照2016年8月下旬召开第三次项目组工作会议的时间安排,已基本完成书稿并提交本次会议讨论的《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负责人,根据本次会议讨论决议,对书稿进行修改、充实、完善和规范,并商定《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新闻业》在2016年2月初左右、《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在2016年3月、《民国时期的新闻广播业》在2016年4月、《民国时期的新闻经营管理》在2016年5月,分别向倪延年同志返回根据本次会议决议精神修改后的文稿(并同时发给项目组核心成员),以便在会议前初步审读并提出修改意见,分册作者根据修改意见修改后提交工作会议讨论。其余分册著者应在2016年6月底前向秘书处提交完整书稿,以便秘书处做好会议准备工作。

四、与会人员重点讨论了渤海大学何村教授提前提交的《中华民国新闻史 第四卷:民国南京政府中期的新闻业》部分书稿,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何村教授表示这次会议讨论对他下一步的撰写书稿大有收益,感谢项目组各位专家开诚布公的讨论交流。为进一步推进项目最终成果《中华民国新闻史》的撰写工作,会议请何村教授在2016年8月第三次项目工作会议前完成本卷五章中的四章书稿(该卷80%的书稿),再次提交会议讨论。

五、初步考虑在2017年10月左右召开项目组第四次工作会议,审定特约专题稿和最终成果《中华民国新闻史》各卷书稿。在根据会议意见进行修改、充实、提高和规范,形成比较满意的最终成果5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书稿后, 2018年暑假期间召开“中华民国新闻史”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项目组第五次工作会议审定书稿,然后进入申请结项准备工作阶段。

六、根据项目投标书承诺,本项目提交申请验收结项的材料主要包括:(A)最终成果5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书稿;(B)阶段性成果《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10个左右分册)书稿;(C)公开发表的“中华民国新闻史”专题研究论文(不少于50篇);(D)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需要填写的有关表格(由秘书处具体负责填写)。请各子课题负责人按照上述成果目标,及早做好成果生产、资料积累等相关准备。

根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项目组2015年度研究工作计划》,项目组成员为会议召开作了充分准备。艾红红、李建新、张立勤、白润生等教授按计划提交了负责的《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书稿;何村教授提供了《中华民国新闻史:民国南京政府中期的新闻业》部分书稿供会议讨论,既为会议如期顺利举行做出了贡献,也为秘书处工作提供了直接支持,秘书处对此表示诚挚感谢;经过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本项目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项目组第二次工作会议实现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明确任务的预期目标。在会议筹备和举行过程中,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领导给予全力支持、热情欢迎和盛情接待;学院的部分新闻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承担了会务工作,为会议顺利召开和实现预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与会同志对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八日

《中华民国新闻史》和“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

编 撰 要 求

2014年5月项目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决定项目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于2015年下半年举行。据秘书处了解的情况,已有项目组成员着手进行文稿思考、谋篇布局及撰写工作。为便于各位专家推进工作,秘书处把曾在《民国新闻史研究动态》第3期(2014年9月编发)刊载征求意见,并根据有关意见进行修改定稿的《“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及〈中华民国新闻史〉编撰要求》刊载,以便项目组各位专家学者的工作。【此件曾在《民国新闻史研究动态》2014年第2期、2015年第2期上刊载。现应部分同志要求把此件再次刊载,以便项目组各位专家的工作】

一、内容体系需严格保持稳定

撰写各卷《中华民国新闻史》和“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文稿时,对项目组核心成员会议讨论决定的内容框架即“章”和“节”目录[即各卷目录中的第一、二节标题]最好不要改变,以保持各卷之间内容体系的相对统一最好能稳定。至于第三级标题即“节”中的“点”标题,则可由分卷主编或分册撰稿者根据实际需要作调整。

二、各卷篇幅需基本保持平衡

由于各卷的情况不完全一致,所以对每节的字数也不作硬性规定。首席专家对每卷篇幅采取“整体控制”的方针,具体由各卷著者(或主编)比较灵活地掌握。基本设想是《中华民国新闻史》每卷初稿的篇幅掌握在50-55万字左右,该卷中的各章及每一章中各节的字数相对平衡(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字数的篇幅差异最好能控制在20%左右),如以全书10章、每章5万字为基数,那就是说每章的字数控制在4万到6万之间;以每章5节为基数,那就是每节的字数在0.8万到1.2万之间。根据这个原则,《中华民国新闻史》5卷中也可能有的卷达不到50万字,也有的卷可能超过50万字,但设想是每卷最少的不少于45万字,最多的也不能多于55万字,以便保持整套书各卷篇幅上的相对平衡。

三、文本格式须严格执行

文本格式必须统一规范。也只有统一规范才能尽可能减少文稿审读、编辑和修改的重复劳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撰述性内容的表述格式

本书的撰述性内容按照章、节、目、点的次序依次展开。

“章”的标题居中。空一行。开首用“第”,接着是该“章”的“数序”码,再接着是“章”字。空一格。书写“章”标题的内容。在“章”标题下,空两行。用两三行文字(100-150字左右)概括本“章”的核心或主要内容作为引言,然后另起行,再空一行。书写“节”的标题。第一“节”的标题前统一用“一”作为序号,余类推。

“节”的标题也居中。开首用“第”,接着是该“节”的“数序”码,再接着是“节”字。空一格。书写“节”标题的内容。另起行。空一行。用一段文字(200-300字左右)概括本“节”的主要内容作为引言。另起行,不空行,空两格。书写“目”标题。第一“目”标题前统一用“一”作为序号,余类推。

在“目”标题下,不空行,空两格。用一段文字(200-300字左右)概括本“目”的主要内容。另起一行。然后再列出第一“点”标题,第一“点”标题前统一用“(一)”作为序号,余类推。

在“点”标题后用一短句概括本层次的内容主题,用句号句断。第一层次内容主题的前面统一用“1、”作为序号。后面文字不另起行。

在“层次”的内容中如还有必要分段落叙述,则用一短句概括内容主题,以句号句断。统一以“(1)”作为序号。后面的文字不另起行。

在“段落”中如果还需要分段叙述,则另起行,成一段,但不再编序号。

归纳起来:本书的序号结构体系是:

第一 章 XXXXXXXXX(居中)

(本章引言)

第一节 XXXXXXXX(居中)

(本节引言)

一、 XXXXXXXX

(本点引言)

(一)、XXXXXXXX(本目内容)。XXXXXXX……………

1.XXXXXXXXX(本层次内容)。………………

(1).XXXXXXXX(本段落内容)。

[注]上述序号体系,各分卷都须严格执行,以保持全书格式统一。如果内容的层级不需按照如此设置,可以简略层级较低的标示符号,但体系层级需严格执行,不得混用表示符号或格式,以免造成表述体系的混乱。

2、史料文献的统一格式

所有收录的新闻史料文献,应当尽可能地做到要素齐全。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献应当具有如下基本要素:

1、文献篇名(文献题名,副题名,外文题名,译名等);

2、文献责任者(著者、编者、译者、执笔者、起草者等;责任单位,如撰写发表时评的报馆、通过文件的组织或会议等)

3、文献正文内容(有代表性或史料价值的文献,或全文收录,或摘录其中某一段落。如是段落的摘录,应保证摘录的文字内容与原始文献记载的完全一致性。摘录者该作明确说明)

4、文献出处及具体表述。

专著文献: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时间,在整本文献中的起止页码;

单篇文献:文献题名,发表刊物或报纸,刊物的年卷期或报纸的出版日期,刊物中的起止页码或报纸上的版次。

档案文献:文献题名,收藏单位和案卷号。

5、转引(如转引的新闻史料文献应著录提供者直接的文献来源,或表明来自某收藏单位的原始文献,或表明转引自某一著作)。

关于《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内容及工作安排的决 议

(2014年5月10日)

2014年5月9-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举行项目组工作会议,专题讨论了项目阶段性成果“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有关分册的内容体系(章节目录)格局和工作安排。秘书处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起草了“会议纪要”(征求意见稿),发给项目组全体核心成员征求修改意见。秘书处根据返回意见对“会议纪要”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定稿,形成《关于“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分册内容及工作安排的决议》。【此件曾在《民国新闻史研究动态》2014年第2期、2015年第2期上刊载。现应部分同志要求把此件重新刊载,以便项目组各位专家的工作】

一、关于各分册内容

(1)《民国时期的新闻广播业》(承担者:艾红红)

第一是书名采用“新闻广播业”而不采用“广播业”的提法;第二是在“背景”部分建议考虑增加“收音技术发展和收音机普及”的内容;第三是在章标题中可省略“民族危机”、“抗日战争时期”、“政权更迭时期”等“革命范式”色彩比较鲜明的词汇,或改用平实客观的词汇;第四是在“抗战时期”内容中增加关于敌我双方“广播战”的内容;第五是适当提及特定阶段“广播研究”。

(2)《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新闻业》(承担者:白润生)

第一是该分册内容以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情况实际为基础,而不以共和国时期少数民族现状为依据;第二是第一章标题改为“民国初期的少数民族新闻业(1912.1-1916.6),” 以和学术界习惯相一致;第三是在“民国初期新闻业”这一章中增加“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业的溯源”一节,可以溯源到民国创立前。第四是对民国时期文献中对少数民族的称谓依照原文引用,但应用今义加以注明。第五是侧重于少数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报人创办的少数民族报刊和汉族报人创办的少数民族报刊,对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新闻教育、新闻通讯业、少数民族报人创办的(或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文报刊)及新闻图像业,本分册可以涉及,但一要侧重于展现“少数民族”特征属性,二要从略叙述,以免和其他分册重复。

(3)《民国时期的新闻通讯业》(承担者:万京华)

第一是本分册书名用“民国时期的新闻通讯业”而不用“民国时期的新闻通讯社”;第二是要以“新闻通讯业”视角叙述民国时期新闻通讯社发展变化为主线,突出历程和规律,不能成为通讯社基本信息的罗列性介绍;第三是在介绍新闻通讯社发展历史的基点上,要探讨新闻通讯社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新闻通讯社业务的发展和演变;新闻通讯社内部机构设置的演变、新闻通讯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拓展性内容;第四是民国时期的新闻通讯业应包括研究国人在海外创办的新闻通讯社,但应局限在中国人为服务于中国国内社会政治活动而创办和运行的新闻通讯社,华侨在当地创办以传播当地新闻、服务当地受众的新闻通讯社不再其列。第四是考虑到收集(国民党和共产党新闻通讯社以外)新闻通讯业史料的困难,本分册可以延迟半年或一年完成初稿。第五是建议把组稿和成稿两个过程分开,组稿时可以由专人按专题撰稿,各专题成稿后由分册主编按照和套书大体一致的阶段划分进行统稿,并撰写纳入5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的特约专题稿。

(4)《民国时期的军事新闻业》(承担者:刘亚)

第一是把书名调整为“民国时期的军队新闻业”。第二是把现在目录中的第一章《民国成立前的军事新闻业》取消单章设置,调整为在现在的第二章(调整后的第一章)《民国时期的军队新闻业》中的第一节“民国时期军队新闻业溯源”,时间可溯源到晚晴。第三是在现有的内容体系中增加“民国时期的敌伪军队新闻业”,以客观全面的记载和反映当时的军队新闻业。

(5)《民国时期的外国在华新闻业》(承担者:邓绍根)

第一是本分册的书名用《民国时期的外国在华新闻业》,而不用“外国在华新闻活动。第二是全分册应加强探究外国在华新闻业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影响和互动等内容。第三是把第二章改为“民国初期的外国在华新闻业”(以和会议决议一致);第四是把现在第二章第一节调入第一章,成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新闻业溯源”;第五是对民国时期外国新闻记者的在华新闻活动建议适当加强。

(6)《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业》(承担者:李建新)

第一是把书名改为《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和“民国时期”新闻学术研究、新闻业经营、新闻管理体制和新闻职业精神等一起纳入“实务系列”。第二是根据会议讨论意见对章节标题的表述进行调整,以和全套丛书统一。第三是建议突出民国时期新闻学教育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如1918年的北京大学新闻学会等);第四是建议选择代表性的新闻教育单位,阐述新闻教育支撑新闻业发展的内容。

(7)《民国时期的新闻学术研究》(承担者:徐新平)

第一是把书名调整为《民国时期的新闻学研究》,成为“实务研究”之一种。第二是把第一章《民国之前的新闻学研究》改为《民国时期新闻学研究的诞生》;对晚清时期的新闻学研究成果介绍放在“绪论”(导论)中介绍。第三是建议以民国时期的中国新闻学研究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提炼出有亮点的标题,但时间分段要大致清晰;第四是把第一、二章标题中的“中国”两字去掉,因为“民国时期的新闻学研究”本身就是讲的“中国”。第五是建议在第三章叙述中考虑国民党新闻理论研究中英美、德国乃至苏俄有关理论的影响;第六是在每个阶段注意对有影响的代表性新闻学研究者的介绍和研究(人物研究);第七是在把第一章的标题改为 “民国时期新闻学研究溯源及诞生” ,增加一节“民国成立初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新闻学研究”;第八是建议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章节中覆盖敌伪地区的新闻学研究,以求客观全面地反映这一史实。

(8)《民国时期的新闻业经营管理》(承担者:张立勤)

第一是本册的书名确定为《民国时期的新闻业经营》,舍去“管理”以免和“管理体制”分册由重复之嫌。第二是可以报业经营为主体和基点,但一定要兼顾覆盖整个“新闻业”,如广播、电台和通讯社等;第三是把第一章标题“民国时期新闻业的经营环境”改为“背景和条件”,以文实相符。第四是对“新闻业经营”的内涵表述要注意完整覆盖,不光要覆盖报业、广播、通讯社,还要涵盖“发行”、“广告”以及“资本经营”,当然可以有详略之分。第五是建议适当控制第一章的篇幅(即经营环境),不宜太长。第六是各章节的标题注意采用差异化表述,减少“经营”在标题中出现的频率。

(9)《民国时期的新闻管理体制》(承担者:方晓红)

第一是建议增加“思考”的内容,作为本书观点和提升;第二是建议在第四章增加“理论基础”的内容;第三是对国民党的战时新闻管理体制应该有集中的叙述,尤其是“新闻检查”应该有“节”这一层次的展现;第四是应该覆盖到民国时期出现的伪满、汪伪、租界等方面的管理体制;第五是建议增加“结语”,即对民国时期新闻管理体制的认识和评价。

(10)《民国时期的新闻职业精神》(承担者:张晓锋)

第一是各章的划分时间阶段以及称谓要与整套丛书相一致。第二是要拎出民国不同时期新闻人职业精神的发展脉络和在特定阶段中“变”的动因和表现;第三是要处理好“报刊业”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报刊业”也是当时新闻人生存环境的一个因素;第四是要注意挖掘新闻人对职业精神“行”的内容;第五是要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每一个阶段可以有代表人物,但不能写成代表人物职业精神介绍,而应该是对这个时代新闻职业精神研究和归纳;第六是要注意挖掘新闻人职业精神和国家、民族命运之间的关系。

二、关于“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的工作进度安排

根据项目招标书的设计,“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是本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按照设计的工作进程,阶段性成果应该在2016年12月底前完成书稿,经编撰委员会审定以后交出版社,在2018年12月底前出版。和最终成果5卷本《中华民国新闻史》(成果打印稿)一起,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提出结项验收申请,否则就不能申请结项。

根据上述安排,秘书处计划在2015年11月前后,继续承办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和南京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第二届民国新闻史研究高层论坛”。结合高层论坛举行国家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第二次工作会议(编撰委员会工作会议),审读《民国新闻专题史研究丛书》的分册书稿,请各分册的承担者按照项目招标书设计的进度安排,抓紧时间进行研究和撰稿。以期编撰委员会议能够如期举行并达成预期的目标。

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中的

“民国新闻史研究”文献汇编(2000-2002)

马超搜集整理,刘继忠审定

本次检索查阅了2000-2002年度国内公开出版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国内各类期刊73种(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25种,不含各类集刊、内刊、论文集),共发现125篇民国新闻史研究方面的论文。本次检索以CNIC中国期刊网为检索数据库,以新闻学期刊为主,其它学术期刊涉及到各大高校的学报。检索仍可能挂一漏万,特此说明。

一、文献在杂志、作者等方面的分布概况

刊登篇数在10篇以上的期刊有2家,即《新闻大学》(29)和《出版发行研究》(22)。5-10篇的期刊有7家,分别是《国际新闻界》(6)、《新闻与传播研究》(6)《传媒》(6)、《军事记者》(7)、《出版科学》(9)《国际新闻界》(6)《新闻记者》(5)。有8家期刊刊登均在4篇以下(含4篇),它们分别是《新闻与传播评论》(3)、《新闻知识》(3)《编辑之友》(2)、《现代传播》(2),《新闻与写作》、《编辑学刊》、《青年记者》、《新闻界》各一篇。

在论文作者方面,125篇论文涉及142位作者,其中,方汉奇3篇,赵晓恩5篇,有17篇论文2人或3人合写。

二、文献内容的主题分布概况

在研究主题方面,报人、报刊占据了主导地位,有36篇论文以报人为研究主题,其中研究毛泽东的3篇,研究刘少奇的2篇,研究梁启超的4篇,研究邵飘萍的3篇,另外还有邹韬奋、朱少屏等。有50篇论文以不同类型的报刊为研究主题,民营报刊新记《大公报》、《申报》及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报刊是研究的重点,红色报刊涉及到《新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此类文章占据了报刊研究的绝大部分,但国民党报刊、在华外人报刊、行业报刊、小报也有一些研究。其中,《大公报》的研究数量最多,有10篇论文以《大公报》为研究主题,内容包括了《大公报》的敢言传统、“小骂大帮忙”、儿童专刊的传播观念、与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化运动等等。研究角度上呈现多元化状态,主要有报刊的媒介呈现、政治动员、报道特色、报刊与城市文化、报纸广告、报刊业务等。其它主题主要是新闻教育、新闻法制、媒介经营、新闻团体、新闻自由、新闻广播、新闻统制、职业素养、地方新闻史、研究综述等。研究角度多侧重于人物的新闻思想、报刊活动、职业生涯,作品特色等。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是新千年,10月20 日至21 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外管理导报社联合发起召开了以“世界新闻传播 100 年”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总结了100年来中国和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对民国时期的新闻事业也有不少概括性的论述。方汉奇在《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一百年》中将晚清民国时期新闻业概括为第一阶段,包括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报业活动时期。白润生则总结了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

这三年研究成果中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研究深度不够,不少发表在期刊上的研究文章停留在介绍层面,对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挖掘不够。如发表在青年记者2000年第2期上的《邵飘萍智取独家新闻》,全文不到两百字,也没有署名作者,仅仅介绍了邵飘萍一次智取独家新闻的经过,而没有综合介绍邵飘萍智取新闻的情况,更没有总体分析邵飘萍智取的特点和采访艺术。

三、研究成果文献的具体信息

2000-2002年度国内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上刊载“民国新闻史研究”文献的作者、篇目、发表刊物以及卷期信息如下。

序号 作者 文章名 期刊名 期

1 朱正心 祖父朱少屏的报人生涯——悼念先烈就义60周年 新闻大学 2002.3

2 汤小薇 总司令和战地记者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诞生前后 军事记者 2001.7

3 施喆 自由主义职业报刊理念的探寻与游移——张季鸾新闻思想述评 新闻大学 2002.3

4 黄泓 追踪储安平的心路历程 新闻大学 2000.4

5 张颂甲 追忆采写溥仪一稿的见报过程 传媒 2001.5

6 著名记者徐凌霄遗世巨著 《古城返照记》问世 新闻与写作 2002.8

7 牛济 周恩来与张季鸾及《大公报》 新闻知识 2001.6

8 孙建华 终生捍卫新闻工作者的使命——记中国著名新闻学专家甘惜分教授 军事记者 2001.5

9 刘磊 中国早期报人社会地位的演进 传媒 2002.7

10 汪家熔 中国现代出版起源散议(一) 出版发行研究 2000.4

11 汪家熔 中国现代出版起源散议(二) 出版发行研究 2000.5

12 马荣宝 朱 屹 中国近代编辑出版活动与五四运动 出版发行研究 2000.2

13 单波

秦志希 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回顾(1921~2001年)——新闻学专家访谈录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1

14 宋素红 中国第一个女新闻工作者 新闻大学 2001.4

15 周葆华 质疑新记《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2.3

16 邹小站 章士钊《甲寅》时期自由主义政治思想评析 近代史研究 2000.1

17 王英 张竹平广告理念初探 新闻大学 2000.1

18 李艳 张元济的编辑思想 出版科学 2002.1

19 李兴国 杨新磊 早期学者视阈中的摄影艺术 现代传播 2002.4

20 史春风 原创性选题——商务印书馆早期经营管理的灵魂 出版发行研究 2001.10

21 袁武振 预报西安事变的美国女记者──海伦·斯诺西安事变前对张学良的采访 新闻知识 2001.5

22 冯波 由邵飘萍的新闻活动论新闻本位的回归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1.S2

23 赵达雄 影印宜止 比勘当行

——读蔡元培、袁同礼先生“对于影印《 四库全书》的建议”有感 出版发行研究 2001.8

24 赵晓恩 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一)1936-1947 出版发行研究 2001.1

25 赵晓恩 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五)1936-1947 出版发行研究 2001.5

26 赵晓恩 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四)1936-1947 出版发行研究 2001.4

27 赵晓恩 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三)1936-1947 出版发行研究 2001.3

28 赵晓恩 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二)1936-1947 出版发行研究 2001.2

29 丁法章 一面时代的镜子——贺《大公报》百年华诞 新闻记者 2002.7

30 范军 叶圣陶的书刊广告艺术 出版科学 2000.1

31 刘文俊 也论梁启超的编辑出版思想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2002.1

32 甘惜分 延安《解放日报》的遗产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1

33 丁凤麟 宣传辛亥革命的重要文献汇编——时事新报馆《革命文牍类编》评介 新闻大学 2001.3

34 沈全梅 徐铸成谈办报艺术 新闻大学 2002.2

35 杜永和 新闻报告《西行漫记》成名探因 军事记者 2001.10

36 徐新平 新闻“喉舌论”考述 湖南大学学报 2001.2

37 方勤 萧乾与《大公报》的《文艺》副刊 新闻大学 2002.2

38 查本恩 夏衍的报刊编辑思想探析 新闻大学 2001.3

39 黄旦 五四前后新闻思想的再认识 浙江大学学报 2000.4

40 艾以 我所知道的毕修勺先生 新闻大学 2000.3

41 毕修勺 我任《扫荡报》总编辑的始末 新闻大学 2000.3

42 薛建立 我国最早自我宣介的杂志——《出版周刊》 传媒 2001.8

43 庞荣棣 为历史留下一份可信的资料──纪念史量才诞辰120周年

新闻记者 2000.1

44 方汉奇 为《大公报》辨诬——应该摘掉《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帽子 新闻大学 2002.3

45 汤奇学 龚来国 汪康年与梁启超关系变化与《时务报》兴衰 安徽大学学报 2000.1

46 姜飞 皖南事变中的《新中华报》 新闻大学 2000.2

47 郑 霄 吴阳娟 郑澄桂 土地革命时期闽西苏区红色出版物述略 出版发行研究 2001.9

48 伍杰 韬奋精神与“入世” 出版科学 2002.2

49 沈荟 韬奋报刊活动与社会信用 新闻记者 2002.5

50 王建辉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出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1.2

51 关家铮 四十年代上海《神州日报》赵景深主编的《俗文学》周刊 山东大学学报 2000.6

52 陈凤姑 试论《新民丛报》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中的地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1.6

53 稂艳玲孟桂香 试论《清议报》的国民性改造宣传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2

54 赵晓恩 生活书店的经营之道和斗争艺术(六) 出版发行研究 2000.1

55 邵飘萍智取独家新闻 青年记者 2000.2

56 曾建华 王开 商务印书馆与东方图书馆 出版科学 2002.2

57 庞旸 筛子、镜子和轮子——忆萧乾 传媒 2001.9

58 李明山 清末著作权律出台前的民间反盗版活动 出版发行研究 2001.10

59 方平 清末上海民办报刊的兴起与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1.2

60 马飞孝 评王芸生的两次思想转变 新闻大学 2001.1

61 蓝鸿文 毛泽东怎样写军事新闻 军事记者 2002.2

62 胡文龙 毛泽东怎样精心写作社论 新闻界 2001.5

63 王杰锋 毛泽东题书的党报报头知多少? 军事记者 2002.1

64 徐新平 略论徐宝璜的新闻伦理观 新闻大学 2000.4

65 刘光磊 周行芬 论《时事公报》的立场、新闻与言论 新闻大学 2000.2

66 吴廷俊 范龙 论《大公报》的“敢言”传统 新闻大学 2002.3

67 范军 鲁迅先生的书刊广告艺术 出版科学 2002.1

68 刘铁生 鲁迅生前最后的照片 军事记者 2002.2

69 桂新秋 刘少奇与新闻出版(一) 出版发行研究 2000.4

70 桂新秋 刘少奇与新闻出版(二) 出版发行研究 2000.5

71 侯东阳 林语堂的新闻舆论观——评林语堂的《中国新闻舆论史》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1.2

72 秦志希 汪露 梁启超与李普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闻传播观 现代传播 2002.4

73 蔡国兆 梁启超新闻思想试析 新闻大学 2000.3

74 冯东书 可歌可泣的英雄──一本记录战争年代新闻战线英雄的书《热血铸丰碑》 新闻记者 2000.9

75 顾洁

鄢可然 抗战时期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 新闻大学 2001.2

76 王天定 旧上海的外国记者们——一个日本记者三十年代在上海与西方记者的交往 新闻大学 2000.2

77 郑祖安 旧上海报刊的香烟广告 传媒 2002.1

78 包礼祥 近代报业的畸形发展及其原因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2.3

79 冯英子 江右办报记 新闻大学 2001.1

80 韩辛茹 建党80周年评说《新华日报》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1.3

81 马艺 简述潘梓年对《新华日报》的历史贡献 新闻大学 2000.3

82 汤志钧 甲午战后的《镜海丛报》 近代史研究 2001.4

83 艾以 记冯英子的办报生涯 新闻大学 2001.1

84 毕胜 怀念丁一岚先生(上) 传媒 2002.11

85 单滨新 胡愈之的报刊工作与新闻思想 新闻大学 2000.2

86 曹光瓈; 关于邵飘萍政治身份之我见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2

87 徐志耕 朱有华 干净地出城——访军事新闻名篇《桌上的表》作者张明将军 军事记者 2001.5

88 吴迪 从《申报》“杨妹事件”看环境对新闻“把关人”的影响 新闻知识 2001.5

89 钟家伟 梁寿华 刍议苏区时期宣传群众工作的实践经验 江西社会科学 2000.1

90 胡清国 陈独秀早期新闻实践与中共建党 江西社会科学 2002.5

91 戴银凤 Civilization与“文明”——以《时务报》为例分析“文明”一词的使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2.3

92 方汉奇 中国新闻事业一百年 国际新闻界 2000.6

93 白润生 兴起发展繁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100年 国际新闻界 2000.6

94 许力以 五四运动时期的思想发展和报刊图书出版 编辑之友 2002.1

95 郑师渠 《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 近代史研究 2001.4

96 王鹏 《苏俄视察记》出版前后 新闻记者 2002.7

97 高强 《苏报》案与治外法权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4

98 宋素红 《时务报》的译报工作初探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1.2

99 肖良武 《民国日报》在二月民众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0.1

100 程曼丽 论百年新闻传播史上的两次飞跃 国际新闻界 2000.6

101 熊显长 林语堂的杂志观 编辑学刊 2001.5

102 夏洪艳 《救国时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新闻大学 2000.2

103 高金萍 回首百年沧桑 研讨世纪课题

“世界新闻传播100 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国际新闻界 2000.6

104 田海林 马树华 《独立评论》与抗日救亡 民国档案 2000.4

105 贾晓慧 《大公报》与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化运动 近代史研究 2001.6

106 尹韵公 《大公报》与红军长征落脚点之研究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2.3

107 陈彤旭 《大公报》儿童专刊的传播观念探析 新闻大学 2001.2

108 吴廷俊 范龙 《大公报》“敢言”传统的思想基础与文化底蕴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2.3

109 何扬鸣 郑建华 “衙前农运”及其新闻舆论宣传 新闻大学 2001.4

110 冯英子 “青记”当年 新闻大学 2002.1

111 庞亮 “九·一八”前后陶行知在《申报》的活动 新闻大学 2001.2

112 孙景峰 邹韬奋的出版广告思想与实践 出版发行研究 2000.10

113 赵晓兰 浙江近现代报刊史概述 出版发行研究 2002.6

114 余文焕 战地黄花分外香──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进步出版界(五) 出版发行研究 2000.1

115 吴永贵 一举成名天下知——中华书局创业经过及成功因素分析 出版科学 2002.3

116 马仲扬 韬奋精神再学习 出版发行研究 2002.8

117 吴永贵 商务印书馆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出版发行研究 2001.9

118 姬建敏 三十年代的杂志观 出版发行研究 2000.11

119 于雷鸣 张宝明 关于《新青年》编辑思想的回望 编辑之友 2000.2

120 王仿子 1937~1950年的香港出版业(下) 出版科学 2000.4

121 王仿子 1937~1949年的香港出版业(上) 出版科学 2000.3

122 陈日浓 宋庆龄新闻传播思想 国际新闻界 2001.3

123 方汉奇 美国记者的爱恨中国情结 —对100 年来美国记者有关中国报道的回顾与反思 国际新闻界 2002.2

124 蒋曙晨 “一大”前后党的出版工作 出版科学 2001.3

125 王益 84自述 出版发行研究 2001.10

(课题组供稿)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