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作简报

(第六期)

2016年06月02日15:49

一、课题研究工作及进展情况

1.继续开展了东巴经典古籍的国内外数字化信息采集、释读与编目工作

(1)在丽江进行数字化东巴古籍的释读和翻译

2015年8月3日至9月1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再次赴云南纳西族地区香格里拉白水台进行抢救和研究工作。此次前往的有课题1组组长:张旭,组员白枫、李子鹤;课题2组:丁春艳以及随队志愿者伍汶医生、姚进一行共六人。

对数字化采集的古籍进行了历时一个月的抢救性释读,共释读经书13本,其中有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东巴古籍《黑白征战》冲破鬼设的障碍的经书;压德鬼的咒语经书;把怪异的东西驱逐出去的除秽经书;向殉情鬼献食的祭风经书;驱逐端鬼的经书;祭畜神?献牲?献饭的经书;用于所有的大仪式的开卷经书;男神和女神多萨阿土和都哲休姆的故事等。

数字化古籍及其释读内容包括:曼彻斯特大学芮兰兹图书馆收藏的No.43《降魔杵经下卷》;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东巴古籍藏本中的咒语经书;英国国家图书馆H4《祭鬼·向勒丑鬼偿债》;德国国家图书馆东巴经书《祭天》等,并请老东巴为此做了书目。

兹吾村,习尚洪东巴祭司正式释读曼彻斯特大学芮兰兹图书馆收藏的No.43号东巴经书工作现场

(2)在丽江进行数字化东巴古籍的释读和翻译

课题组与子课题2组成员和力民研究员(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特约会面,沟通课题研究进展状况,并与和力民老师一起工作,讨论如何释读德国国家图书馆的数字版东巴古籍藏本和进行全本翻译,以及如何释读和翻译本课题承担单位-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收藏的成套古籍藏本和撰写编目的工作。

2. 丽江纳西族地域广泛调研

在此次历时一个月的调研活动中,课题组成员来到丽江,代表课题组与丽江文化研究会和纳西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国清老先生进行了会谈,交流课题研究进展近况,并讨论进一步合作与发展等事宜。

课题组在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与李德静院长就课题研究近况及田野调研的困难做了沟通,并探讨以后的主要研究方向等事宜。课题组在丽江拜访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院李锡院长,并得到李锡院长在学术调研方面的真诚帮助。李锡院长专门为课题组联络了丽江玉龙县图书馆,使本次在丽江进行东巴古籍藏本的调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云南省东巴古籍藏本调研

课题组在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院李锡院长介绍下到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图书馆调研,县文化局副局长王晓荣与县图书馆馆长李瑞山接待了课题组成员,调研得知,玉龙县图书馆现有馆藏东巴经书三千余本,神路图、神轴画等若干。双方就以后的东巴经书数字化以及研究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张旭代表课题组感谢李锡院长推荐并联络玉龙县图书馆。玉龙县图书馆希望对其藏品进行数字化,也正在申请资金支持。课题组建议图书馆尽快整理出其古籍手稿的书目,并愿意提供学术支持。

通过课题子课题2组李国文老师的联络,与云南省图书馆负责古籍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咨询,了解了其东巴古籍藏本的情况,并赴图书馆对东巴藏本的数量和质量做了实地调研。课题组得知,云南省图收藏有大约700本东巴古籍,目前尚未进行数字化工作。

课题组还在昆明拜访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国家重大项目课题组核心成员杨福泉副院长,交流此次云南调研成果以及关于传承纳西族东巴文化抢救的具体方案,并探讨关于课题的研究进展状况以及国际会议的筹备及文化艺术的传播等事宜。

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接受采访

2015年9月2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徐小力教授在办公室接受采访视频录制。

徐教授在采访中大致介绍了纳西族概况,东巴文化现况,面临的问题以及课题组的研究进展情况等。本课题作为跨学科综合研究主要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世界记忆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进行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国际东巴经典的数字化信息采集与释读过程音视频记录的研究与实践;国内外东巴经典象形文的释读、翻译与编目整理的研究;东巴经典的数字化加工、检索与网络化传播方式研究;东巴经典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建设方案及运行机制研究;东巴经典古籍的数据库与知识库建库、管理及利用研究等。

目前,根据课题研究进展,已完成大部分研究工作,也获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学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外收藏机构等广泛关注与赞许。

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研讨会

2015年10月22日,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小营校区西配楼会议室召开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研讨会。

参会人员:首席专家徐小力教授,子课题2组代表丁春艳,子课题3组代表陈若愚,子课题4组负责人吴国新副研究员,子课题5组代表王海燕以及贾旭、石守娟、张宁宁、李虹等研究生。

会议主要内容:

(1)各个子课题组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并结合总课题任务进展,研究讨论布置下一阶段将要完成工作计划;

(2)针对课题组开发建立的东巴文化网站核心内容,课题组人员研究讨论,进一步进行内容调整、共享途径、移动互联开发以及中英文对照翻译等项目研究工作;

(3)总结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以来所进行的国内外研究交流工作,并根据总课题研究任务,安排下一阶段将要开展的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同时,总结整理目前课题开展工作所得到的杂志社、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新闻报道等各媒体对于本项目研究工作的报道情况;

(4)对整体东巴国际共享平台网站技术进行设计架构总结,绘制示意框架图,对所使用的技术(如云存储、大数据库等)进行技术汇总,以便开展下一步研究工作;

(5)针对东巴经典古籍开发的检索系统,研究开发能够去除检索冗余、多主题检索、模糊检索等符合国际检索规范的东巴古籍查询系统;

(6)方便国内外交流使用,检索系统开发完善经书名称的用国际音标标示工作。

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国际交流活动

2015年10月26日至11月16日,“世界记忆遗产-东巴经典传承体系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建设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组与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法国远东学院等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在法国巴黎联合举办了东巴古籍图片展览《寻找东巴古籍》,并同期进行了国际研讨学术交流专题会议。该项国际交流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附件1:为项目责任单位的新闻报道)

(1)课题组拍摄的纪录片获得第十届巴黎中国电影节的最佳人文纪录片奖

影片放映前,课题合作单位之一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导演兼子课题1组负责人张旭代表国家重大课题摄制组向观众介绍影片制作背景,并展示东巴古籍经卷。

到2015年11月24日,为时15天的巴黎中国电影节在巴黎闭幕,课题组拍摄的《回归的东巴经卷》纪录片获得第十届巴黎中国电影节的最佳人文纪录片奖。

(2)课题组在法国继续调研并寻找古籍

在巴黎电影节结束后,课题组代表张旭和白枫又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在图书馆寻找东巴古籍的工作。他们先后去了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远东图书馆、法国吉美特博物馆、法国原始文化博物馆和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并在古籍数字化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收获。法国国家图书馆刚刚在拍卖会上购得一本东巴经书,洛朗先生告知,刚购买的那一本东巴古籍还沒有从拍卖行到达图书馆,一旦到达便会发给我们数字化版本。他还对今后继续支持国家课题项目组的抢救工作提出了新的合作意向。

课题组应邀在法国国国家图书馆调研,並与该馆中文处处长蒙曦女士和东方手稿部主任洛朗·赫里奇先生对翻译其东巴古籍藏本数字化进行了深度探讨。

在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珍本储藏室,苏灵女士向课题组代表逐一介绍其图书馆全部东巴经书收藏,并承诺再将三本经书数字化后传给课题组。

7.课题组参加2015纳西母语座谈会

2015年11月15日,课题组代表参加了由北京纳西学会主办的2015年纳西母语座谈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在京单位的学者及在校大学生共47人参加了会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组(“世界记忆遗产”东巴经典传承体系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建设研究(12&ZD234))子课题2组负责人、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国际纳西学会会长、北京纳西学会会长白庚胜提出:多学一种语言,等于多了一种智慧,一扇了解不同文化的窗口,古往今来的大学者大多是精通多门语言的。语言是解开人类历史文化基因的密码,也是我们更深入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途径。人类文化的精神、价值观是相通的,但其表现方式往往是民族的、方言的,如京腔与京剧,吴语与昆曲,纳西语与纳西民歌。语言维系民族文化的载体,根脉,根之不存,大树将萎。保护传承母语,不能仅停留在坐而论道的层面上,必须与时俱进,整合力量,达成共识,多管齐下,因地制宜,付诸于行动,制定出台保护母语政策、法律条令,培养师资力量,出版“有声辞典”、编写母语教材、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纳西语料库等。在校大学生不只是学好本民族的母语,也要多学习、了解不同民族国家的语言文化,要肩负起传承创新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组子课题2组成员丁春艳代表课题组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交流了包括截至现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开发的平台、网站等等并通报了近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东巴古籍图片展的消息。

8. 课题责任单位密切关注课题项目进展并在官方微信平台作专题报道

根据课题组研究成果,课题责任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宣传部进行了跟踪报告,推出系列专题报道。

9、开展了2015“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传承与跨学科数字化创新学术前沿论坛研讨活动

2015年12月25日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了“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传承与跨学科数字化创新的学术前沿论坛,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34东巴古籍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研究论坛;项目组承办了此次会议论坛。

此次论坛是课题组拍摄的影视人类学纪录片《纳西族传统造纸术与其传承的文化》和《回归的东巴经卷》获得2015年第十届巴黎中国电影节的最佳人文纪录片奖之后,在京承办的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2015·学术前沿论坛。

来自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北京戏曲学院、北京蓝深科创科技有限公司、光明日报等在京单位的专家学者及在校研究生共23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论坛主题是“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传承与跨学科数字化创新。主旨是面对流失海外的东巴古籍藏品的现状,面向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并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研究如何采用数字网络化技术进行东巴经典文化遗产抢救与传承相的新模式。面向在世界文化史上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纳西族东巴文化(纳西族是与藏族关系紧密的民族),探讨采用文理工学科交叉及国际合作的途径,抢救性采集分散在海内外的东巴经典古籍藏本的数据。在尚有老东巴存活的为数不多的时日内,把海外回归祖国的数字化古籍以及新发现搜集的民间古籍带给老东巴火速进行释读并翻译和编目,并对已经释读和翻译的东巴古典进行较系统的分类与保存,研究采用现代信息化创新手段构建面向东巴象形文字的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实现濒危状况下的东巴古籍及东巴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东巴文化促进会技术顾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34首席专家徐小力教授主持了此次论坛并发言。

徐教授首先代表课题组、论坛承办方感谢了与会的各位社科联学术部负责人、嘉宾、学者等。在接下来的发言中,徐教授说中国纳西族创造的东巴文是当今公认的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经典古籍是由具有独特图形及发音的东巴文写成,2003年纳西族东巴经典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遗产”,确立了中国纳西族东巴文化在世界及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大部分东巴经典广布世界各地,国内外东巴经典学术研究处于分散的状态且彼此沟通不便;目前能释读东巴经典的川、滇、藏区的几位老东巴祭司已年逾古稀,经典传承面临濒危现状;东巴经典传承面临跨学科综合研究的问题。鉴于东巴经典具有卓越价值及独特传承意义,针对东巴经典传承面临的问题,为实现东巴经典的遗产保护、资源共享、文化传承与学术交流,提出通过国际合作、跨学科(文理工)综合研究的方式构建一种东巴经典国际共享信息平台。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作为项目责任单位,联合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丽江分院)、迪庆纳西学会共同申请立项跨学科综合研究“世界记忆遗产”东巴经典传承体系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建设研究项目,项目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12&ZD234),研究工作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支持,并得到国际上相关研究机构的支持,比如:法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法国远东学院美国哈佛大学等收藏机构。

项目的研究目标是构建面向纳西经典古籍象形文字(复杂图像信息)的国际共享数字化信息平台,解决我国世界记忆遗产保护及传承面临的重大问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利用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实现东巴经典抢救及传承。研究提出的关键技术包括: 提出了复杂象形文字数字化采集、释读、识别及编码的方式;提供了经典古籍的信息检索、信息统计及传播的网络化方式;构建了东巴文化共享平台的软硬件框架及展示系统;构建了面向东巴象形文的数字化释读数据库及知识库等。

项目研究截至今日取得的进展是在国内进行了大量田野调研、资料收集及古籍释读工作;在国外多个代表性国家进行了经典古籍的收集、释读与编目,开展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出版《纳西学丛书》等著作共计10余部;发表论文共计40余篇;申请及获得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项;研究工作及成果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科技日报等数十家媒体报道。在研究基地建立了古籍图像非接触扫描、数字化处理及显示播放的实验研究平台。

目前项目研究在国家基金重大项目资助下(根据专家中期评估结果2014年度获得滚动资助),在在国家规划办、北京市规划办、北京社科联的支持下,在课题组成员及合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国际组织、国际合作人员、中国社会团体及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下,项目研究正在深入进行,期望共同努力实现预期的目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34综合组兼子课题4组负责人、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理事吴国新老师,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34信息化技术研究部分做了介绍,吴老师说,信息化研究主要针对东巴象形文字的图形识别、语音辨识、内容释读等对东巴象形文字的形、音、义等进行共轨研究;针对用东巴象形文字写成的东巴经典古籍保护与传承进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播研究,上面这两大部分就是国际化东巴经典传承体系的共享平台具体实现手段。

信息化技术研究具体内容:1、东巴经典的数字化加工、检索与网络化传播。完成情况:(1)数字化采集东巴经典的并进行规范化加工;(2)制定实现网络检索的元数据规范体系;(3)开发元数据标注实例;(4)实现元数据的存储及检索;(5)建立网络传播虚拟现实3D展现环境。

2、东巴经典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建设。完成情况:(1)数字网络化信息传播共享的运行环境建设;(2)东巴文字识别与东巴经典古籍的图像处理;(3)建立多类型信息传播展示方法;(4)建立多种终端实现的国际共享信息平台网站,共享平台网址:http://www.dbplat.com;。

3、东巴经典古籍的数据库与知识库建库、管理。完成情况:(1)建立东巴经典古籍数据库——字库、词库、句库;(2)制定实现数据库检索的管理规范;(3)开发东巴纳西文字的形态学输入方法;(4)开发纳西东巴经典古籍数字化词、句共享系统。

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东巴文化研究专家、中国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特邀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34子课题1组负责人张旭女士,围绕信息科技将使数字化的东巴古籍在国际平台上共享进行了发言,张会长说数字化人类的文化遗存,本身就是对什么都要全球化的观点的一个否决。数字化的可贵之处就是能够用数字记录的方式,延迟濒于灭绝的文化的形象,促使古代文明的形象与内容以新的生命力量融入当代文明,影响当今人们和未来人类的世界观,因而改变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张会长首先就今年8月课题组去云南调研一行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在香格里拉进行的邀请东巴祭司进行东巴经典古籍释读、音视频记录、东巴救助等;在丽江进行的邀请东巴祭司进行东巴经典古籍释读、音视频记录,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图书馆做东巴经典古籍调研;昆明省图书馆做东巴经典古籍调研等。

其次,张会长介绍了今年11月在法国巴黎进行的“寻找东巴古籍”图片展和研讨会的国际交流和学术成果。在研讨会上,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的苏灵教授和法国远东学院的刘达威先生分别演讲了对东巴古籍和东巴象形文字的研究。法国4个收藏东巴古籍的机构相关负责人都出席了研讨会,并对研究进展发表了意见。

张旭会长同时介绍了课题组受邀参加的第十届巴黎中国电影节。到2015年11月24日,为时15天的巴黎中国电影节在巴黎闭幕,拍摄的《纳西族传统造纸术与其传承的文化》及《回归的东巴经卷》纪录片同时获得第十届巴黎中国电影节的最佳人文纪录片奖。

第三,张会长介绍了在巴黎电影节结束后,课题组代表张旭会长和白枫老师在法国各图书馆寻找东巴古籍的工作。他们先后去了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远东图书馆、法国吉美特博物馆、法国原始文化博物馆和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进行数字化工作调研,并获取了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信息。法国国家图书馆,刚刚在拍卖会上购得一本东巴经书,洛朗先生告知,刚购买的那一本东巴古籍还沒有从拍卖行到达图书馆,一旦到达便会发给我们数字化版本。他还对今后继续支持国家课题项目组的抢救工作提出了新的合作研究意向。在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珍本储藏室,苏灵女士向课题组成员代表逐一介绍其图书馆全部东巴经书收藏,并承诺再将三本经书数字化后传给我们国家项目课题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网络文化与数字传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34子课题3组负责人李宁教授,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34子课题3组负责的东巴经典的数字化加工、检索与网络化传播方式研究进行了阐述。

李院长着重介绍了和演示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纳西族卷》的数字化成果,课题组把该书全面进行了数字化,可以通过关键词按卷(书籍类、铭刻类、文书类、讲唱类)或按主题(如祈福延寿类、禳鬼消灾类、丧葬超度类、占卜类、其他类)等线索进行检索,返回元数据标注的编目,该系统还将用于加入新发现的的资料编目。另一个演示系统是东巴文化研究学术文献检索系统,该系统可以按各个著录项联机或线下检索互联网上关于东巴/纳西学研究的全部学术文献。此外,课题组正在研究如何通过标准化的访问协议实现这些数字资源的共享。

会议特邀专家、原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虚拟现实北京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明全教授。长期以来从事计算机可视化技术、三维医学可视化技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技术。他主持和完成国家“九五”科技攻关、863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针对三维可视化的难点技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多项创造性成果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周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在保护东巴象形文中的跨学科研究中的学术前沿问题。

周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经历,他说首次知道东巴文化知道香格里拉是1993年在法国,因为有个法国朋友,是做东巴文化研究的,周教授就是受法国朋友的介绍,开始接触东巴文化,并从法国回来后,去云南进行了调研,进行东巴文化研究,并且非常感兴趣。自己本身是计算机专业的,但是对文化遗产保护有着较高的兴趣,并一直持续做文化遗产保护很多年了,高度强调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周教授说东巴文化讲的是人类和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这个对于环境保护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摒弃环境污染。东巴文化是人类最初的文化,是没有“污染”的文化,正是因为东巴文化的淳朴,才得以绵延至今,才得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到香格里拉一看,就会明白了。你们进行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东巴文化,传承东巴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现在是框架有了,共享平台也初具规模,接下来要进行文字识别系统研究,操作系统研究,字码库研究,可以借鉴国际上的一些系统,比如说台湾的东亚字码集,覆盖了大约24万字码集。下一步就是要把东巴文化的原著库、知识图库、字库等建立起来,考虑如何为世界服务,为国人服务,为世界文化服务,甚至是国际交流、旅游等,寻求一些支持、立项,文理工科联合交叉起来,申请一些资金援助支持,更好的进行东巴文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国际纳西学学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长、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顾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组负责人白庚胜(纳西族)先生,在此次论坛总结并做了发言。

白老师首先代表纳西族,国际纳西学会等对在座的各位老师表示了崇高的敬意。白老师说,因为咱们的课题项目,我相信纳西族东巴文化,东巴文字可能要产生一种历史性的转折。真正的国际纳西学研究,可能要以我们这个课题为基点,会复兴起来,自从洛克去世后,沉寂了太久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文理工科跨学科研究,肯定会复兴起来。

白老师提供了一些学术信息,包括明年在美国纽约要举行的展览;美国国会图书馆3000多卷东巴经典古籍全部数字化回国;英国北爱普顿大学在丽江建立艺术分校;明年在紫竹院公园进行为期一年的东巴文化展览正在策划中,分春夏秋冬篇,可以进行图片展览、学术讲座、文化交流等。

白老师说,一个高品质的、高文化的、高规格的纳西族东巴文化,随着各项宣布过目交流等活动,就要成型,展示给世人了。接下来,我们要规范纳西语的字库、音库、词库等,纳西族五个地方的口音腔调各不相同,差距太大,国际音标的记音能力略有不足,翻译成汉文的文献资料,语句不通顺、错误等较多等等,此类问题亟需去解决,我们要把一个真实的、不夸饰的纳西族东巴文化告诉给国人,告诉给世人,提供真实的内容给各位研究者学者。

论坛学术研究的方向与内容具有重要性、紧迫性与创新性,能够为解决世界记忆遗产传承的复杂性、前沿性及综合性重大问题提供方法。研究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对东巴经典进行抢救与传承,突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特点,体现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模式,为今后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条件。

会议论坛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网中英文等多家网络媒体报道了此次会议论坛(网络链接详见附件4)。

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情况

1、数字化东巴经典古籍纳西语注音翻译和整理为汉语编目成果

2015年8月3日至9月1日,课题组成员先后到云南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地村、丽江及昆明,实施了为期 30天的调研工作。2015年8月3日至21日在在香格里拉,课题组成员同香格里拉地区的两位老东巴祭司和志本、习尚洪一起对数字化古籍进行抢救性释读和翻译,主要内容是对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收藏的东巴经书数字化后,从中挑选出8本经书,对这8本都做了详细的数字化编目,其中一本MS.CHI.NAXI.12做了精翻。8月18日,在香格里拉三坝乡兹吾村,请习尚洪东巴祭司着东巴服装再一次释读了曼彻斯特大学芮兰兹图书馆收藏的No.43号数字化经书,并进行了数字化音视频记录。

课题组成员今年11月在欧洲调研中发现瑞典民族志博物馆收藏17本东巴古籍。课题组已经与该馆负责人取得联系,馆长已经回复确认,但是如何数字化等问题目前尚在沟通。

2、数字化东巴经典古籍纳西语注音精翻为国际音标-汉语成果

课题组完成的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东巴古籍手稿藏本的编目,其中最重要的是纳西族东巴古籍中著名的三大史诗之一《黑白争战》,内容是描述白部落在与黑部落争夺太阳的战争中如何清除鬼设置的障碍;主要用于祭胜利神和祭天仪式等。

所有数字版的东巴经书都是由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提供,其中《黑白争战》“冲破鬼的障碍”东巴古籍藏本曾经在2013年由课题组下乡进行过初次释读。为了学术上的严谨,这次是课题组于2015年8月到云南请老东巴进行的第二次释读,并与纳西学专家一起审校翻译后的编目。

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巴古籍数字化抢救与传承的成果

(1)完成东巴学术研究资料的检索为目标的网站,对东巴学术研究资料建立索引(收集器、索引器、检索引擎),并借助联合检索,实现网络资料的检索。网址是:www.dbplat.com

(2)制作介绍课题项目的宣传视频。

4、公开出版相关学术论著

截至目前课题成员已出版了一批代表性论著,主要包括:著作11部,学术论文32篇,报告文学2部,图册1部等。其中,一部分论文被EI、ISTP收录检索。

新增论著目录如下:

[1]Li Ning,Chen Dan. Structural recognition of ancient Chinese ideographic characters, 仪器仪表学报, 2014,35(12):233-237. EI检索号:20153001062086

[2]Wang Haiyan,WangHongjun. Construction of digitalized dongba manuscripts sharing platform based on SSH framework and ajax technology.ISTAI2014(Proceeding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utomation & Instrumentation), 2014(1):268-273.September 23-26,2014,Beijing China.(ISTP-WOS:000361159400048).

[3]Wu Guoxin,XuXiaoli,Zhang Xu,Wang Hongjun ,Ding Chunyan. Smart mobile terminal design of classic dongba culture international sharing platform.ISTAI2014(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utomation and Instrumentation), 2014:296-301.September 23-26,2014,Beijing China. (ISTP-WOS:000361159400053)

[4]Yang Meng,XuXiaoli,Wu Guoxin,Wang Hongjun,Ding Chunyan. Research on Dongba pictograph character recognition methods.ISTAI2014(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utomation and Instrumentation), 2014:302-307.September 23-26,2014,Beijing China.( ISTP-WOS:000361159400054)

[5]XuXiaoli,Zhang Xu,Wu Guoxin,Wang Hongjun,Yang Meng. Research on memory of the world classic Dongba culture international sharing informationplatform.ISTAI2014(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utomation and Instrumentation), 2014:308-313. September 23-26,2014,Beijing China.( ISTP-WOS:000361159400055)

[6][Ding Chunyan,Wu Guoxin,Yang Meng. Memory of the world-the ancient Dongba classics manuscripts catalog study.ISTAI2014(Proceeding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utomation & Instrumentation), 2014(1):314-319.September 23-26,2014,Beijing China.(ISTP-WOS:000361159400056)

[7]Chen Xiao,WangHongjun,XuXiaoli. Shape analysis of ancient Naxipictographs.ISTAI2014(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utomation and Instrumentation), 2014:320-324.September 23-26,2014,Beijing China. (ISTP-WOS:000361159400057)

[8]Tang Xiaoxia,Jiang Ke. Study of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of dongba classic sharing platform based on flat design.ISTAI2014(Proceeding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utomation & Instrumentation), 2014(1):325-329.September 23-26,2014,Beijing China .(ISTP-WOS:000361159400058)

[9] Chen Ruoyu. Metadata specification for the digitizing and sharing of Dongba manuscripts,ISTAI2014(Proceeding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utomation & Instrumentation), 2014(1):330-333.September 23-26,2014,Beijing China. (ISTP-WOS:000361159400059)

[10]XuZhan,ChengYabing,AnJianping,LiuZheng. Algorithm of frequency domain I/Q data compression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ISTAI2014(Proceeding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utomation & Instrumentation), 2014(1):334-338.September 23-26,2014,Beijing China.(ISTP-WOS:000361159400060)

[11]李志华,徐小力,王宁,吴国新.自适应中值滤波在东巴古籍图像去噪中的应用.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5):36-39

[12]王宁,徐小力,李志华,吴国新.东巴经典古籍释读数据库建立方法.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5):40-43

5、阶段性成果获奖情况

2015年11月24日,课题组摄制的纪录片《回归的东巴经卷》在法国荣获“第十届巴黎中国电影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奖”。

6、专利与软件著作权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

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

刊发或出版时间

1 一种东巴文献分类方法 李宁、

吕学强 发明

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

申请号:201510726507.X

2 东巴文献分类软件 北京信息科技

大学 软件

著作权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2015R11S213382

3 纳西东巴经典古籍数字化词、句共享系统 北京信息科技

大学

(王海燕、

王红军) 软件

著作权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2015SR152595

4 东巴文化3D展现系统 申闫春 软件

系统 2015年6月

5 东巴文献检索系统 陈玉敬、吕学强、李宁 软件

系统 2015年6月

6 东巴文献分类系统 陈玉敬、吕学强、李宁 软件

系统 2015年9月

7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纳西族卷)检索系统 王玉娇、李宁 软件

系统 2015年10月

(课题组供稿)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