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文物考古所见西藏与中原关系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工作简报

2016年06月01日14:19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文物考古所见西藏与中原关系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工作简报

本期要目

一、年度工作述要

(一)成果获奖

1.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著作《吐蕃时代:考古新发现及其研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2.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赴京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会议并领取获奖证书

(二)课题组阶段性研讨会综述

(三)课题阶段成果总结与规划

二、学术活动

(一)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赴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学作学术报告

(二)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学术沙龙作学术报告

(三)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参加 “中国国际象雄文化国际研讨会”并作学术报告

(四)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参加“时代与思想”学术讨论会并作学术报告

(五)课题组成员吕红亮副教授接受《科学》杂志采访

(六)课题组成员张长虹、张延清副教授继续开设基础古典藏文文法和古典藏文研读课程

(七)题组成员张长虹、张延清、杨清凡副教授参加第六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作学术报告

(八)课题组成员朱德涛博士参加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历史研习营

三、学术交流

(一)国际著名藏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范德康先生向四川大学捐赠西藏佛教资源中心数据库资源

(二)国际著名藏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范德康先生继续开设藏文研读课程

(三)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夏格旺堆作学术讲座

(四)国际知名西藏艺术史学者杰夫·瓦特先生作学术讲座

(五)著名藏学家、我校讲座教授巴桑旺堆研究员继续讲学

(六)剑桥大学蒙古与内亚研究所所长、国际藏学会秘书长海德噶·丁伯格教授作学术讲座

四、其他科研活动

(一)课题组成员张延清副教授《吐蕃对丝绸之路文明的建构与传播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

(二)课题组成员吕红亮教授带队在西藏琼结县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

五、阶段成果

一、年度工作述要

(一)成果获奖

1.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著作《吐蕃时代:考古新发现及其研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所著《吐蕃时代:考古新发现其及研究》一书在获得2014年度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后,再次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该书是霍巍教授在对西藏吐蕃考古新发现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成果,代表了目前学术界的前沿水平。本书通过对吐蕃墓葬、棺板画、金银器、丝绸、佛教考古遗存及城堡居室等主要考古发现并结合文献材料进行了若干专题研究,对吐蕃考古与吐蕃文明之间的密切关系、出土资料所反映出的吐蕃与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等问题也做了研究论述,认识深刻。通过该书的研究,可以看到吐蕃与唐王朝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互动,与本课题的研究主题密切相关。

2.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赴京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会议并领取获奖证书

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霍巍教授赴京参加了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会议。期间,霍巍教授作为获奖代表还参加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颁奖大会”,由中宣部部长刘奇葆颁发了获奖证书。霍巍教授所著《西藏考古与西藏文明》一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2014年度成果文库,该书收录了霍巍教授二十多年来对西藏古代文明研究的重要成果,内容充实,选取了从新石器时代、吐蕃时代及吐蕃分治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涉及到西藏古代的经济文化、墓葬制度、中外交通、物质文明以及城堡、宫殿与佛教艺术等方面,勾勒出了西藏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该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西藏与内地间悠久而密切的历史联系,与本课题直接相关。

(二)课题组阶段性研讨会综述

为保证课题学术质量及进度的有序推进,同时加强课题组成员及时相互交流和沟通,本年度课题组主要成员多次召开课题阶段学术研讨会,取得了重要收获。

1.2015年3月3日下午三点在藏研所会议室召开课题组本年度第一次阶段性工作会,由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主持。本次会议主要是确定本课题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即目前主要工作应该全面转入到概说写作阶段。会议首先查看了负责各阶段课题组成员所拟定的概说写作大纲,对其中一些问题和结构进行了讨论。同时要求大家在概说写作中仍要不断的注意完善文物条目,确保作为最重要部分的基础资料的完善。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指出概说的写作应该特别注重考古文物材料的价值和重要性,文物考古材料是本课题的生命线;概说写作既要把握整体,同时要将某些现象、问题挖深,形成有深度的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推进。

2.2015年7月1日晚七点在藏研所会议室召开课题组研讨会,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主持会议。这次项目会议讨论的主题有两个,一是交代课题概说写作的规范和注意事项,二是对下阶段的工作进行规划和布置。首先霍巍教授对各阶段概说的写作进行了提示,指出概说的写作首先是对文物进行梳理,特别注意哪些文物考古材料能够反映西藏和中央关系?如何反映?然后通过对这些文物考古材料的研究来探讨西藏与中原的关系。课题成员应该力求作为课题基础的文物考古的完备和周祥,概说要将材料的价值和特点表现出来,概说成果应该要占领学术高地和学术前沿,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根据上一阶段的规划,现在概说应该形成了初步的成果,各课题组成员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通过文物考古材料来透物见人,以小见大。同时要求各阶段概说的写作应该注意统一格式,抓要点,目前时间紧,任务重,希望集体合作,集思广益。

3.2015年11月3日下午四点在藏研所会议室举行课题阶段性研讨会和初期成果汇报会,由首席专家霍巍教授主持。由于目前各阶段的图说文物条目已经基本完成,所以首先是对课题的文物条目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校对,就其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纠正,要求各组下来之后自行调整以符合最后标准。目前各阶段的概说写作也完成了大部分,但写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清朝在西藏的军事行动是该阶段西藏与中央关系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保存下来的材料却相对较少,如何将该部分专题进行深入写作,是需要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大家建议应该注意档案材料的收集,做将文献材料和文物材料合理结合,做到粗、细得当,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来考察和运用材料。目前宋元阶段的概说写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他们从施政方略、佛教管理制度、地方机构设置、汉藏文化交流、藏传佛教在内的存在和影响等方面入手,目前形成了10万字左右的成果。明代阶段形成了25万字左右的成果,吐蕃及史前阶段目前形成8万字左右的成果。根据现在的进度,要求下一阶段基本完成概说的初稿,然后进行查缺补漏,使各阶段的概说更加充实和完整。

4.2015年12月27日上午十点半在藏研所会议室举行课题阶段性研讨会。首先全面的核查上次已经要求修改的文物条目部分,然后通过讨论确定了条目的基本体例,如各阶段图说的图号规范,图片的大小,条目之间的间隔、引文字体的大小等,最后准备进行文物条目的汇总。由于各阶段的概说也基本完成初稿,故各阶段的概说进行了初步的审查,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相关的规范如注释、字体和格式进行了统一,要求各阶段概说写作者注意按照规范进行调整,以便于统稿。

5.2016年1月25日下午三点在藏研所会议室举行课题阶段性研讨会和成果汇报会,由霍巍教授主持。首先展示经过规范和调整后的条目,对其还存在的一些细小问题进行修正。同时各组已经完成概说的写作,初步展示后,接下来就要求各课题组成员将概说中用到的图片序号及各编中自己使用的图片的图号统一加入到概说中,确保概说的完整和规范。同时开始收集各阶段和各课题组成员已有的专题研究成果,最终集合成规范和统一的论著,充实后作为课题第三部分的专题研究成果。最后要求各组利用假期做好课题文物条目部分、概说部分及专题研究部分的最后审定,以便于在下学期进行项目成果的汇总和最后审定。

(二)课题阶段成果总结与规划

课题自2015年2月以来,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范围起自旧石器时代,止于清朝灭亡(1911年);研究对象为反映西藏与中原关系的文物考古资料。本课题目前已经形成的成果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物条目,第二部分为概说,第三部分为专题研究。文物条目是本课题的基础材料部分,课题组将收集的文物考古材料的基本信息如名称、时代、质地、此存、收藏地以及在西藏与中原关系中的地位和价值进行说明,并按照吐蕃、宋元、明代和清代四个阶段进行整理和编号。目前史前至吐蕃阶段的文物条目为六十一条;宋元阶段的文物条目为一百七十五条,明代阶段的条目共三百一十九条,清代阶段的条目有六百九十一条;共形成条目一千二百四十六条,图片约一千八余张,文字约三十万字四十二万六千三百〇八字。条目中选择出的这一千余件文物考古资料包括诏敕法令文书、印章牌符金册、典籍唐卡书画、造像、宗教礼仪用品、器具工艺品、服饰匹料、、器物、壁画、文书、碑刻、摩崖碑刻壁画、建筑等类型。概说部分是利用文物考古材料对各阶段西藏与中原关系进行综合性研究,按照时代顺序分为四编,分别是史前至吐蕃编、宋元编、明代编和清代编,史前至吐蕃编共十二万余字,宋元编共十三万余字,明代编共三十万余字,清代编共十八万余字,概说共七十三万余字。此外各编中还独立使用了图片约五十张。第三部分为专题研究,这部分内容主要为课题组成员的单篇研究论文组成,有一本著作,要求研究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研究主题明确,同时研究认识具有一定的深度。本课题目前形成的专题研究有论文共20篇,论著1本,文字约二十万字;其中大部分论文已经在C刊及以上的高等级刊物上公开发表,如《考古学报》、《历史研究》、《民族研究》、《考古》、《中国藏学》、《西藏大学学报》、《藏学学刊》等,已经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和关注。目前形成的概说和专题研究中有不少创新成果,如从文物考古看唐代生活习俗对吐蕃社会的影响、吐蕃时期汉藏佛教艺术的交流、元代藏传佛教在五台山的传播及其文物遗存、汉藏文化交流情境下的元代瓷器考察、文物考古所见明朝对藏传佛教的经营和管理、明朝与西藏地方的赏赐与纳贡、文物考古所见清代对西藏地区的军事活动、清代治藏制度的建设等;上述这些主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西藏与中原关系的认识,开拓了汉藏关系史研究的路径。在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协同努力,目前课题的条目部分已全部完成,概说部分的初稿也已经基本完成,专题研究成果已经汇集统稿,现在课题开始进入成果的全面汇集和格式统一阶段,为项目评审和结项做准备。除此之外,课题组仍在继续积累资料数据,购买相关书籍,为将来建设该课题的数据库做准备。

二、学术活动

(一)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赴港讲学

2015年2月24至3月19日,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以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客座教授身份赴港讲学,面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做西南考古、西藏考古、汉唐考古等专题讲座八讲,获得广泛好评。在西藏考古的专题讲座中,霍巍教授大量运用了他在“文物考古所见西藏与中原关系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课题研究所获得的最新认识和成果,如从文物考古的角度就唐代生活习俗对吐蕃社会的影响、吐蕃时期汉藏佛教艺术的交流等方面就西藏与中原关系进行了讲述,扩大了本课题的学术与社会影响。

(二)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参加藏研所沙龙并做学术报告

2015年4月3日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学术沙龙上做了题为“吐蕃告身制度的考古学初探”的学术报告。他首先对汉藏文献中关于吐蕃“告身”制度的材料和目前学界的认识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了吐蕃告身的特点、内容等,然后结合目前吐蕃的相关考古材料,认为吐蕃告身除了委任状形式的纸质文书、佩戴于服饰上的徽章外,还有一种可能是服饰上的装饰和饰件,如虎皮、革带等。他认为青海、西藏等地吐蕃墓葬中出土的金属牌饰可能就是文献所指称的一种“告身”,进一步指出吐蕃的“告身”制度受唐代官服制度的影响最为直接,同时吸收了北方和西方的因素。唐朝和吐蕃的章服制度都吸收了北方民族的服饰因素,所以两者的章服制度有相同之处,是二者文化相互交流的证明。这场学术报告的内容是霍巍教授主持和参与“文物考古所见西藏与中原关系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是本课题研究的创新认识。而后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又于6月22—24日在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第十五届“马长寿民族学讲座”上讲授了该主题,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关注。这两场学术讲座有利于扩大“文物考古所见西藏与中原关系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影响,体现了本课题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三)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参加“中国国际象雄文化国际研讨会”并作学术报告

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于2015年9月19-21日在北京参加“中国国际象雄文化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和西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北京象雄盛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协办。首席专家霍巍教授、课题组成员张长虹副教授参加了该会议。霍巍教授作了大会主题发言“西藏西部考古与象雄文明研究”,他从西藏西部发现的文物考古材料入手,结合藏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西藏西部的古代文明进行了探讨,就古象雄文明相关的考古遗存进行重点介绍,其中涉及到西藏西部发现的来源于汉地的丝绸,由此认为西藏西部虽然与中原地区隔绝甚远,但已经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是西藏与内地存在交流关系的反映。课题组成员张长虹副教授参与了会务组织并负责了大会考古组的论文摘要翻译和现场口译。霍巍教授的讲题与其主持和参与的“文物考古所见西藏与中原关系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课题关系密切,有利于扩大本课题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影响,是本课题学术意义和价值的体现。

(四)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参加“时代与思想”学术讨论会并作学术报告

2015年11月14—15日,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赴江西南昌参加由《历史研究》编辑部、江西师范大学主办的“时代与思想”学术讨论会,并在大会上作了“试论吐蕃文化的底色”学术报告,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并应邀主持了会议的分组讨论会兼学术评议人。霍巍教授从文物考古材料入手,结合汉、藏文献材料对吐蕃文化的特点进行了论述,指出吐蕃文化不仅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同时吸收了包括中原、北方、西方及南亚等周边的文化,其中更多的因素是受到来自东方汉文化圈的影响,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汉藏民族之间在哲学理念、思想观念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密切关系。讲座中霍巍教授利用文物考古材料并结合文献,从敦煌古藏文写卷中所见儒学的影响、吐蕃佛教思想中的汉地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实、具体和客观的论证,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讲座的内容是霍巍教授在主持和参与“文物考古所见西藏与中原关系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课题研究中的新成果,有助于扩大本课题在学界和社会的影响。

(五)课题组成员吕红亮教授接受《科学》杂志采访

2015年2月13日,课题组成员吕红亮教授接受了《科学》杂志采访。《科学》(Science)杂志推出Jane Qiu执笔的“焦点”,题为“谁是藏人(Who are the Tibetans)? ”(Vol. 347 no. 6223, pp.708-711, DOI: 10.1126/science.347.6223.708),就兰州大学陈发虎院士等于2014年11月2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文章“农业技术革新促使人类3600年前永久定居至青藏高原”(Agriculture Facilitated Permanent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fter 3,600 BP)做了采访报道。吕红亮教授接受了该焦点报道作者的采访,其对这一研究结论所表达的不同意见,被该文多次引述。吕红亮教授对此问题的详细回应和评论将于2016年在美国出版的《亚洲考古研究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杂志中全文刊出。吕红亮教授作为本课题组成员,主要关注西藏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其中涉及到西藏早期人群的来源以及藏民族的形成问题,他研究认为西藏早期人群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是从东部进入青藏高原的,如横断山脉,这就表明西藏史前文明与内地亦存在联系。吕红亮教授的研究成果被国际顶级杂志《科学》采用,有利于扩大本课题的国际影响力。

(六)课题组成员张长虹、张延清副教授继续开设基础古典藏文文法和古典藏文研读课程

为了让课题组部分成员及其他对西藏历史文化有兴趣的同学能够进一步了解西藏的历史文化,课题组成员张长虹、张延清副教授在2015年连续两个学期开设了基础古典藏文文法课程。语言和文字是打开一门新学问的钥匙,张长虹副教授的藏语课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藏语文和西藏历史文化的兴趣,有助于更多的同学去关注、了解和学习藏学。张长虹副教授能够利用汉、藏及英文资料进行西藏考古艺术研究,汉藏艺术文化交流是她研究的重要领域。张延清副教授主要面向已有藏文基础的学生开设藏文研读课程,比如敦煌文献、吐蕃摩崖碑刻、以及有关文成公主的藏文史料的研读。他们开设的藏文课程不仅有利于课题组成员更好的利用藏文文献来进行汉藏文化交流研究,为爱好藏学的同学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提高了本课题的影响。

(七)题组成员张长虹、张延清副教授和杨清凡博士参加第六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作学术报告

题组成员张长虹、张延清副教授和杨清凡博士参加了2015年10月16—20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第六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作学术报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目前国际国内关于藏区考古与艺术研究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迄今共举办了六届。本届会议由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浙江大学亚洲中心和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张长虹副教授提交了题为“西藏西部早期佛教石窟壁画题材的三个发展阶段”的会议论文并作了报告,她将西藏西部发现的后弘期早期的壁画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变化产生的原因。张延清副教授应提交了题为“莫高窟第158窟建窟年代新探”的会议论文并进行了报告,他根据近年新发现的石刻材料等指出公元783年后墀松德赞被全体吐蕃臣民尊称为“菩萨赞普”,为其摩崖刻石、树立记功碑,而且将墀松德赞赞普的形象勒石称颂,接受臣民的膜拜。这种风气也波及到了吐蕃统治下的宗教圣地敦煌;包括吐蕃僧侣在内的敦煌教团将墀松德赞的形象也绘于洞窟中,增加洞窟中的吐蕃元素;由此他认为158窟的开窟年代在783-797年之间。课题组成员杨清凡博士提交了题为“Sa tsa与ce ti:蕃时期擦擦的相关文献与遗存”的会议论文并进行了报告,她通过检索敦煌吐蕃写卷及吐蕃石刻铭文等文字记载中相关语词及内容,认为吐蕃时期不仅在敦煌、而且在西藏本土也已经开始制作擦擦,并推测吐蕃擦擦大致包括sa tsa与ce ti两种类型。青海都兰吐蕃时期墓葬中所出土擦擦的形态为按印浮雕小塔或佛像、及脱模圆雕塔两类,也印证了文献中的记述。此外,她还尝试对吐蕃时期制作擦擦的仪轨、以及吐蕃时期擦擦的功能与用途进行探讨,并与同时期敦煌、于阗出土类似遗物联系起来,从而对相关历史因素做出初步分析。三位课题组成员的学术报告都与本课题有一定的联系,是本课题创新成果的体现,有助于扩大本课题在学界和社会的影响。

(八)课题组成员朱德涛博士参加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历史研习营

2016年1月20至28日,课题组成员朱德涛博士应邀赴台参加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二十五届历史研习营。此次研习营以“‘物’的历史”为主题,研习营期间,学员们集中聆听了台湾学术界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学者们对于“物”的前沿研究,对于本课题利用文物考古材料研究汉藏关系,在研究方法和视野方面,均具有良多启发。研习营之余,朱博士还参观了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历史文物陈列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机构,搜集了许多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物档案材料,更加充实了本课题的研究材料。

三、学术交流

(一)国际著名藏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范德康先生向四川大学捐赠西藏佛教资源中心数据库资源

2015年6月1日下午,国际著名藏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范德康先生向四川大学捐赠西藏佛教资源中心数据库资源。TBRC(藏传佛教资料信息中心Tibetan Buddhist Resource Center,简称TBRC)目前已经收藏有数万卷藏文文献,包括宗教、哲学、医学、艺术、心理、星相、历算、诗学、历史等各方面的珍贵文献。此次捐赠的西藏佛教资源中心数据库资源是世界范围内藏学研究领域最为集中、丰富的藏文文献电子资源。目前TBRC电子资源保存于我所图书资料室,师生们可以免费查询使用。课题首席专家霍巍教授出席了捐赠仪式。该数据库中拥有丰富的藏文文献,势必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更多得文献支撑。

(二)国际著名藏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范德康先生继续开设藏文研读课程

为配合重大课题的国际化拓展,加强与海外藏学界的学术合作与交流,美国哈佛大学范德康教授(Prof. Leonard van der Kuijp)继续受聘于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进行驻所研究和讲学。范德康教授(Prof. Leonard W. J. van der Kuijp)系国际著名藏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自2009年首次到访四川大学以来,长期支持研究所藏学事业的发展,于2012年起受聘为我校高端外籍教师,多年来为全校师生开设高级古藏文文献研读《于阗教法史》、《日光王统记》、《贤者喜宴》等不同类型的课程20余门;高端珠峰藏学系列学术讲座20余场。从2015年5月起范教授继续应邀续聘为我校高端外籍教师,在本所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讲学与驻所研究。本年度,范教授在我校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两门高级古藏文文献研读课:《布顿印藏佛教史》和《拉喇嘛益西沃传记》研读;面向校内外的师生进行了两场高水平珠峰藏学系列学术讲座:“通向香巴拉之路:印度和西藏的佛教上师”和“西藏书籍发展史”,以满足不同学习阶段的学子们和校内外热爱藏学的师生们的知识渴求。

(三)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夏格旺堆作学术讲座

2015年10月26日晚七点,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夏格旺堆在四川大学藏学研究所会议室开展了题为“拉堆绛(La stod byang )梅曲(Mus chu)河流域考古调查新发现 ”的学术讲座。讲座中,夏格旺堆副研究员公布了近年在卫藏地区拉堆绛梅曲河流域的考古调查及新发现的司琼墓地、聂当大佛、林恩大佛等十三、十四世纪的文物遗存,为课题组成员了解藏族文化遗存,开展课题研究展示了新材料、开拓了视野。

(四)国际知名西藏艺术史学者杰夫·瓦特先生作学术讲座

为配合重大课题的国际化拓展,加强与海外藏学界的学术合作与交流,课题组邀请国际知名西藏艺术史学者杰夫·瓦特先生于2015年11月在我校讲授喜马拉雅艺术。杰夫·瓦特先生,是国际知名西藏艺术史学者,著名唐卡鉴赏专家,掌握英、藏、梵文等多种语言文字。杰夫·瓦特先生早年跟随德雄仁波且和萨迦只真仁波且学习,后来多年从事藏梵文献的翻译和藏传佛教艺术的研究。1999年至2007年,杰夫·瓦特先生任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RMA)馆长和首席策展人。1998年至今,杰夫·瓦特先生任喜马拉雅艺术资源中心(HAR)主任,该中心网站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喜马拉雅艺术和图像学研究最为丰富的资料库。杰夫·瓦特先生出版有多部高质量的学术论著,并举办过多场西藏艺术的专题展览。此次杰夫·瓦特先生受邀至我所,专题讲授喜马拉雅艺术,将就喜马拉雅艺术的绘画类型、构图、题材、图像、传承、宗教传统和艺术风格等分十一个专题进行讲授,系对喜马拉雅艺术,尤其是唐卡绘画的全面、深入、系统地解读。课题组成员在参与讲座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同时也获取了课题相关的资料,对于充实和完善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五)著名藏学家、我校讲座教授巴桑旺堆研究员继续讲学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著名藏学家、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我校讲座教授巴桑旺堆研究员继续应邀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进行为期两个个多月的驻所讲学。巴桑旺堆研究员既是我国著名藏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藏学家,在国内外藏学界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曾是奥地利科学院藏学佛学研究所、维也纳大学人类系、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的访问学者。2003年至2010年长达7年任国际藏学会理事。驻所期间,巴桑旺堆研究员为全校研究生开设了《藏族历史与文化文献研读》课程,为本科生开设了《藏族古代史研究》课程,提高了包括课题组成员在内的师生们解读古藏文文献的能力。巴桑旺堆研究员的课程以古代藏文文献概况、古金石碑刻藏文文献研读、最近九年来新发现的古藏文文献和古文物等专题展开,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新资料和新观点,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六)剑桥大学蒙古与内亚研究所所长、国际藏学会秘书长海德噶·丁伯格教授作学术讲座

为配合重大课题的国际化拓展,加强与海外藏学界的学术合作与交流,课题组邀请剑桥大学蒙古与内亚研究所所长、国际藏学会秘书长海德噶·丁伯格(Hildegard Diemberger)教授于2015年12月22至25日在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作了四场系列讲座,其中前三场题目分别为从公主到女活佛:“第一世桑定多吉帕姆的故事”、“Dba’bzhed:人类学视角对古老历史文书的解读”、“比较视野下的藏族亲属制度”。这三场讲座,丁伯格教授运用历史学、人类学、文献学等学科方法,发掘藏文史料,并结合自己野外调查,对藏族的女活佛、古老藏文文献中的“Dba’bzhed”,以及藏族亲属制度进行解读分析。该系列讲座使课题组成员受益匪浅,有助于本课题的研究在材料、方法和视野上开拓和深化。

四、其他科研活动

(一)课题组成员张延清副教授《吐蕃对丝绸之路文明的建构与传播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

课题组支持和鼓励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自主进行相关研究,张延清副教授在参与本课题吐蕃阶段西藏与中原关系研究,注意将课题研究与当前现实热点进行结合,以《吐蕃对丝绸之路文明的建构与传播研究》为题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最终立项,项目批准号为15XZS017。公元7-9世纪曾雄霸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曾一度与强大的唐王朝在祖国西北疆域接触、碰撞,在我国古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吐蕃控制西域近百年的时间里,维护和经营着丝绸之路,对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历史贡献。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宗教圣地和文化重镇,吐蕃占领敦煌期间,吐蕃本土大批有识之士远赴敦煌,将中原先进文化和文明成果翻译成藏文,通过高原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吐蕃本土,使封闭的青藏高原,紧跟世界文明的节拍。吐蕃在敦煌学习、吸收先进文明的同时,还在莫高窟、榆林窟等地开凿洞窟、传播文明。敦煌中唐洞窟及藏经洞出土藏、汉文文献,是吐蕃建构与传播丝绸之路文明的实物资料。近年来,青藏高原丝绸之路唐代摩崖碑刻及墓葬考古材料新发现,是吐蕃对丝绸之路文明塑造与建构的又一批实物资料。该课题将以“吐蕃对丝绸之路文明的建构与传播”为切入点,以吐蕃对丝绸之路文明的建构与传播以及吐蕃文化发展与丝绸之路之间的关系作为主题,力图有所突破。《吐蕃对丝绸之路文明的建构与传播研究》项目的成功申请是对本课题学术价值的认同,也是本课题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较强学术生命的体现;相信本课题以后还可以产生更多类似的新课题和研究主题。

(二)课题组成员吕红亮教授带队在西藏琼结县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

2015年7月15日至8月20日,由课题组成员吕红亮教授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陈祖军研究员为现场领队,考古系宋吉香副教授、藏学所杨锋博士及4名研究生在山南地区琼结县开展了考古调查与发掘。本年度的重点是开展琼结河谷的地表调查和邦嘎遗址的小型试掘;调查组通过研判地图,分组开展地表踏查,在琼结河谷新发现早期岩画、石丘墓以及多处吐蕃墓地。该项目试图通过田野考古手段在吐蕃文明的腹心地带获取相关文物考古资料,以丰富和充实本课题的资料和研究。

五、 阶段成果

1.霍巍:《论藏东吐蕃摩崖造像与吐蕃高僧益西央》,《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2.霍巍:《吐蕃王朝时期的佛寺遗存与汉地文化影响》,《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3.霍巍:《西藏西部的早期墓葬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北方民族考古》(第2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103—121页。

4.霍巍:《藏东吐蕃佛教摩崖造像背景初探》,《民族研究》2015年第5期。

5.李帅:《明朝颁赐藏僧象牙图章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6.霍巍、王煜、吕红亮著:《考古发现与西藏文明史?第一卷:史前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

7.何晓东著:《历史的见证——西藏博物馆藏历代中央政府治藏文物集萃》,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5年。

(课题组供稿)

(责编:李叶)